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咏物言志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咏物言志类01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咏物言志类02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咏物言志类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咏物言志类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咏物言志类,共14页。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荀鹤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雪,主要描写了下雪之前的情景,条理清晰。

    B.颔联通过飞禽无影、竹枝折断从侧面烘托了雪之大、雪之厚。

    C.颈联写景由高到低,写出了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的情景。

    D.本诗没有一个雪字,但雪又无处不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功力。

    2.诗歌尾联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的三篇课文《<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见孤松成咏

    张宣明

    孤松郁山椒,肃爽凌清霄。

    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

    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

    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

    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

    【注】山椒:山顶。落落:高超、卓异的样子。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字意为茂盛,总领对松的描写,二到六句都是对它的具体描述。

    B千丈百尺以夸张手法写孤松的高大,与其他松之弱小形成鲜明对比。

    C青青句写松生命力强,落落句写松不同凡响,字里行间寓赞颂之意。

    D.末四句写这棵孤松虽然无人招,却依然凌冬不凋,保持着昂扬的气概。

    4.七、八两句是理解本诗的关键,请对其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蝉

    唐·赵嘏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注】作者一说贾岛甑,炊具。

    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句用白描手法写出秋夜、秋风中寒蝉带来的特有秋声,表现其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

    B.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虫声有足引心。客居之人对物候变化很敏感,几声蝉鸣便可引发思乡之情。

    C噪轩高树合句与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句表意并不相同,这里写的是蝉在高处的鸣叫惊醒了枕上的客居之人。

    D.由于诗人的主观感情同他的境遇息息相关,诗人借蝉听处无人见的境地来表明自己蝉蜕于浊秽的高洁品质。

    6.后人曾用清迥”“悲苦来形容赵嘏的诗风,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临江仙·柳絮

    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柳絮》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是《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所作。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卷得均匀一句,既表现了春风的徐缓之特点,又表现了柳絮的舞姿柔美之形状,言简义丰。

    B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运用比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字,尤其传神。

    C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埋下伏笔。

    D.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实际上则是薛宝钗这位开朗豪放的封建淑女自我个性的写照。

    8.宝钗在拿出她这首词之前,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俗套。”“柳絮无根无绊,这一意象一般有何寓意?说说这首词在这方面是如何不落俗套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南轩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①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②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前两句将松树与其他树作对比,从体态和颜色上衬托出松树独有的形象特点。

    B.李诗写南轩松树荫下生出古苔,上下辉映,绿染秋空,侧面表现松树的古久茂盛。

    C.李诗起笔平淡,交代松树的位置和状貌,而在诗行推进中逐渐体现出不凡的气象。

    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10.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从两首写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庆历三年,范仲淹力主改革被贬,无人敢言,余靖以卑微之职上书皇帝,为其申辩,亦被贬。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残春之景,以声衬静,一春”“万古以夸张手法突出子规啼声之悲。

    B.诗人听到子规啼鸣后眼泪哭干,伤魂断魄,与首联声声万古冤形成呼应。

    C.尾联看似表达诗人被功名束缚的悔意及归乡之愿,实则隐含了难以言说的痛。

    D.诗人缘事而发,借物咏怀,于诗中融入个人的身世遭际,给人凝练厚重之感。

    12.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白居易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惜牡丹花(其二)

    白居易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注释】色相:佛教语,指万物的形貌。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皆闻白居易信奉佛教,其诗中也多含禅意,这一特点在第一首诗中表现突出。

    B.第一首诗语言简明扼要,不加修饰,通俗易懂,这与白居易一贯的语言风格相符。

    C.第二首诗以寂寞开篇,点出落花的冷落处境,借残花表达对社会冷漠的不满和批判。

    D.第二首诗最后两句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极尽渲染了残花衰败之凄清。

    14.两首诗中均提及残花,但白居易面对残花的态度却不相同,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幽兰

    【唐】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崔涂,唐,(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漂泊,仕途不畅,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漂泊生活为题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幽兰常生于山野、谷畔,但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突出其芳洁不被人识的处境。

    B.颈联写幽兰因生于山林,寒露早至,先期零落;春光晚顾,又晚得佳期,一迟一早,写出凄惨境遇。

    C.尾联写幽兰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产生了疑虑与困惑:被弃掷路侧,形同荒草,那么自开自芳又有何用?

    D.本诗诗意昂扬,气概恢宏,写出幽兰几遭侵凌却春心不死的柔韧之质,表现了诗人独立不群的情怀。

    16.对于咏物诗,要不即不离,即既要与所咏之物相切合,又不能局限于所咏之物,请结合本诗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此诗是大观园儿女海棠诗社第二次活动时,林黛玉吟咏之作。评章:评说、议论,亦借指吟咏。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象诗魔附体似的,从早到晚执着沉迷,绕篱倚石低吟不断。这恰符合所有人的创作经验。

    B.颔联,人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体现了黛玉的才气与潇洒。

    C.颈联,素怨即秋怨,秋心,两词互文,写出了黛玉无人理解的苦闷与自怨自怜的性格。

    D.尾联,写自从品评菊花之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千年以来一直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18.本诗构思独特,不落俗套。题为咏菊,正文不着一字,却能处处体现咏菊主题,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菊杂书四首•其二

    司空图

    四面云屏一带天,是非断得自翛然[注]。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白菊

    魏野

    浓露繁霜著似无,几多光彩照庭除。

    何须更待萤兼雪,便好丛边夜读书。

    [注]翛(xiāo)然:自在悠闲的样子。

    1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诗写诗人身处四面云屏的开阔环境,可观天如锦带的壮美画面。

    B.魏诗中”“取自囊萤、映雪的典故,用典自然,无雕琢之痕。

    C.魏诗构思精巧,全诗未着一字,却展现了白菊晶莹光洁的形象。

    D.司诗避开描写白菊形象,魏诗则极尽笔墨描写白菊白之特征。

    20.两首诗都以白菊为咏物对象,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A    2推己及人。《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本诗中劝说穿着棉袍的公子不要说冷,因为路上还有光着脚丫的樵夫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怜悯之心。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说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看到樵夫在寒冷的冬天光着脚丫心生怜悯,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亲民思想。《大学之道》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同情劳动人民,关心民众疾苦,是亲民的体现。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主要描写了下雪之前的情景说法错误。本诗主要写了雪之后的情景。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尾联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意思是穿着锦衣华服的公子哥们,你们不要再抱怨天寒地冻了,你们没看到,那樵夫衣衫单薄正赤着脚在雪上行走马?这两句诗,是作者的想象,拥袍公子”“言冷樵夫跣足行构成鲜明的对比;且拥袍公子”“言冷紧扣诗的题目,照应首联中寒骨生的雪寒特征。拥袍公子樵夫一着,一跣足,揭示了不同的阶层生活境遇悬殊的社会现实,休言冷,表达出诗人对此的不平之感并寄寓了他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从体现儒家思想角度分析,诗人设身处地为贫苦人民着想。所以,诗中首先是表现出推己及人的儒家思想。《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所包含的意思就是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两者所表达思想是一致的。

    其次,作者在看到樵夫在寒冷的冬天光着脚丫时,用一句休言冷,表达出诗人对此的不平之感并寄寓了他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可以说是心生怜悯,正如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诗人在诗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最后,作者写普通百姓的贫困,寄寓了他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是儒家亲民思想的体现。孟子在《大学之道》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找到并弘扬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光亮的德行,在亲近民众。所以,作为一位儒者,诗人同情劳动人民,关心民众疾苦,表现出儒家亲民的特点。

    3B    4这两句是说大厦已经建造好了,可惜孤松这样的好木材没人要了。言外之意是英雄枉自才干卓著,已经无人赏识,失去了用武之地。这两句托物言志,它承上文对孤松的描写,以孤松之命运比贤士之命运,生动形象,委婉含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也有对无人赏识但仍保有高洁情操的英雄的称许。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与其他松之弱小形成鲜明对比错,诗中并没有提到其他松弱小。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字面意思是,大厦已经建造好了,可惜孤松这样的好木材没人要了。无人招就是无人赏识之意,语含惋惜之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分析比喻及其表达效果,这是以孤松比贤士,孤松没有用,就是贤士没有了用武之地,委婉地表达怀才不遇之情。

    综合以上,作者借孤松高大、有才而不得重用的境遇表达贤才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的感慨;末四句写这棵孤松虽然无人招,却依然凌冬不凋,保持着昂扬的气概,表达了对无人赏识但仍保有高洁情操的英雄的赞美。

    5D    6诗人借秋风萧瑟,高树相合,暮山远横,秋声相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明旷远的画面,颇具清迥之风;

    诗人通过描摹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寒蝉意象表达自己羁旅他乡的人生困顿;

    诗人以身独行”“无人见来抒发自己仕途未达、思念故园的愁绪,足见悲苦之情。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诗人借蝉听处无人见的境地来表明自己蝉蜕于浊秽的高洁品质错误。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意在表达作者身在异乡,只身一人的孤苦之情。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句首联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秋风萧飒,寒蝉从早到晚不停地哀鸣。它整夜陪伴着漂泊的羁客,送来了阵阵凄凄切切的秋声。颈联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高树合写近景,树木葱茏,掩盖着蝉的身影;暮山横是远景,写夕阳中的山的剪影。秋风萧瑟,高树相合,暮山远横,秋声相伴,用白描手法写出一幅清明旷远的画面,颇具清迥的萧杀西风。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写出秋夜、秋风中寒蝉带来的特有秋声,表现其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蝉在高处的鸣叫惊醒了枕上的客居之人。诗人通过描摹夏生秋死的寒蝉意象表达自己羁旅他乡的人生困顿。

    水边身独行”“听处无人见中的身独行”“无人见营造了空寂无人的境界,抒发了作者仕途未达、思念故园的愁绪,足见悲苦之情。

    7B    8.柳絮无根无绊一般象征飘零、漂泊。而薛宝钗的《柳絮词》以舞姿优美、舒卷均匀的柳絮自比,柳絮在洁净华美的白玉堂前舞动身姿,高贵优雅;它既不随水而逝,也不沦落芳尘。词人直接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抒发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所以不落俗套。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运用比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错误。此处蜂蝶为实写,描绘了一群群蜂儿蝶儿,团团翻飞,追随着柳絮的画面。不存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及思想内容的能力。

    柳絮无根无绊一般象征飘零、漂泊。首句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白玉华堂前面,春风轻拂,漫天飞絮,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节奏均匀适度。柳絮飘飞的地点,已不是黛玉笔下那触目愁肠的百花洲燕子楼,而是换成了充满着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柳絮飘飞的姿态,虽然也仍是一团团逐对成毬,却已没有黛玉词中那种空缱倦,说风流的幽恨,一变而为欢快轻盈、均匀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

    中间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何曾随水逝去?怎会堕入尘土?这两句表面上借用了苏轼咏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句意,却又在活用的基础上翻出一层,另辟新意,用何曾”“岂必的反问句式,使苏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发生逆转,化消极的情调为积极的精神,表达了不愿意随波逐流、飘坠尘埃的志向。

    可见,薛宝钗的《柳絮词》以舞姿优美、舒卷均匀的柳絮自比,柳絮在洁净华美的白玉堂前舞动身姿,高贵优雅;它既不随水而逝,也不沦落芳尘。结尾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莫讥笑,春絮儿无根无柢无依附;不断借助好风力,送我直上青云去!词人直接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抒发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所以不落俗套。

    9D    10.杜诗中以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形象,暗喻诗人卓然不群、超然脱俗的形象特征,为存千年而觅霜根的做法,体现了诗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李诗中描绘南轩孤松枝叶绵密茂盛、昂首天外,既展现诗人孤傲潇洒、超然物外的特点,又写出其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的形象。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错误,杜诗并非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前两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松树形象,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寻觅小松树栽种的来意。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杜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两句,诗人称赞松树落落出群”“青青不朽,与榉柳杨梅截然不同,高超出群的形象,其实暗喻了诗人自己卓尔不群的形象;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写诗人想要追求松树千年留存而从小小松树养起的行为,可见诗人有凌云壮志,而又愿意从小处做起,体现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

    再看李诗。李白的诗歌中,描写一棵孤松枝叶绵密,在清风中恣意摇曳,潇洒终日的姿态,流露出诗人孤傲洒脱、超然物外的性情;而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又写出诗人的凌云壮志,刚正不阿。

    11A    12.颔联叠用名词,将烟、月、树、雨、花、村六个意象巧妙组合,构成一幅烟笼明月、细雨微茫、花落山村的春残之景,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寄寓诗人内心冤屈无人申诉的哀伤怨愤。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以声衬静错。首联写杜鹃的声声嘶鸣,凄切动人,蕴含着自己的万古冤屈。突出杜鹃啼叫的悲惨,不是要表现环境的寂静。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颔联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这一联是写景。颔联写杜鹃生活之环境,明月笼罩之下的树木朦胧,加上暮霭,更加迷蒙;残春之下的村庄在微雨中更显迷蒙,落花无声,春已将尽。

    诗人叠用六个名词,烟、月、树、雨、花、村,采用裂锦的手法,营造出了雾霭弥漫、烟雨迷茫、明月凄清、落花遍地的客观环境。这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曲折反映,现实世界知音难觅,诗人内心的冤屈无人可以申诉,也无人可以分担。

     

     

    13C    14第一首诗,诗人借残花表达了顿悟、豁达的心情。芍药花开之时明艳美丽,还想着与别的花争妍斗艳,可直到凋零才知道此身只如幻象。诗人通过芍药花的花开花落来比喻人生之无常,一切终归于虚无,不如看开一切,让心境淡泊平和。

    第二首诗,牡丹花经受风吹雨淋后飘零于泥泞之中,诗人将残花的处境写得极其凄惨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花朵零落的感伤。抒发了诗人对牡丹凋零的怜悯之情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借残花表达对社会冷漠的不满和批判说法错误,借残花表达的是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感慨。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

    第一首诗,诗人借残花表达了顿悟、豁达的心情。这首诗的大意是今天台阶前的红色芍药,有多少花将要衰老,多少花是刚刚才开的呢?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的距离?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诗人通过芍药花的花开花落来比喻人生之无常,人与人之间常常相互争执、嫉妒、斤斤计较,想要胜过别人,这些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到最后大家都是一样,一切终归于无,不如看开一些,不要执著,让心境淡泊平和,安然无虑地度过一生。

    第二首诗,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写出当牡丹花期过后,真的到了花萼低垂、冷雨萧瑟、花瓣飘落、随风飞散之际,就不会有人前来赞赏她曾有的富贵妩媚,或者关注她如今的凄凉处境。白居易用两个字寂寞,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这其间的不幸。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具体细微地刻画了风雨过后落红满地的景象,先说哪怕在是风和日丽的情况下,开败的牡丹随风飘落也会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进而强调眼前所见,当初在枝头上或含苞待放,或笑靥迎人的花瓣已经开败,何况又纷纷飘零在风雨过后的泥土中,那种惨状,那份凄凉,让人惨不忍睹。诗人将残花的处境写得极其凄惨可怜,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15D    16诗人对兰的禀赋特征体察入微,自己的思想情调又与之相契,物性与人情,各自昭然,又妙合如一,诗中所言皆为兰,又无一不是诗人的自道,正可用不即不离来评价此诗。

    诗歌从幽兰的芳质,不被人识的客观处境、惨凄境遇、被弃摔路侧等塑造了生于草野,当风离披的幽兰抒情形象。

    诗歌又抓住人情进行抒怀,诗人借曲幽兰抒不遇之情,表现了诗人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写出诗人无限悲苦,塑造了一个落拓不遇、抑郁难伸的贤士形象。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 .“诗意昂扬,气概恢宏……独立不群的情怀错,此诗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哀伤的抑郁情怀。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此诗运用传统的芳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由于作者对兰的禀赋特征体察入微,自己的思想情调又与之相契,物性与人情,各自昭然,又妙合如一。诗中所言皆为兰,又无一不是作者的自道。作为借物抒情的作品,它体物幽微表现细腻。诗情如一根不绝的丝缕,柔细绵长,欲断又续。既写出幽兰几遭侵凌,生机欲断,却期待不已、春心不死的柔韧之质;又表现了作者虽郁塞难伸,却执着人生追求不舍的深挚沉郁、无限凄苦之情,哀婉幽怨缠绵不尽。

    诗歌开篇先自剖高洁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幽兰常常生于山野、谷畔,但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这两句写兰的芳质,又突出了兰幽植孤生,芬芳不被人识的客观处境。但幽植二句除自剖之外,还暗责世俗不识芳洁,一笔两开,诗意半含半露,奠定了全篇顾盼、低回的韵调。自无君子佩承首句,未是国香衰承次句。崔涂这两句,从主体客体两面着笔:兰花芳节香质不稍减,可君子却置之不顾。这是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更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

    诗篇不仅咏物抒情相融相映,一笔两到,在具体表达中,用笔又始终是一语双关,言己言他,叹恨如一。使人一面感到幽兰的悲诉、哀凄,一面又感到世人的冷漠、霜露之无情,在鲜明的对比中,揭露了现实的严酷。总之,崔涂这首诗通过咏写兰的贞芳幽独,寄托自己孤高而又哀伤的抑郁情怀,在咏兰诗中是偏于感伤的一类。诗篇兴寄鲜明,旨在抒情,所以诗人对兰不作描绘,而是集中笔墨,诉说兰花自持芬芳却遭风雨侵凌又被弃如路草的悲惨命运,以自伤不遇。诗篇写得质实、深婉,恰如一株飘零的幽兰,质而芳,柔而韧,顾盼自哀,低回不已。表现了诗人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写出诗人无限悲苦,塑造了一个落拓不遇、抑郁难伸的贤士形象。

    17D    18.与一般的咏物诗不同,本诗并未直接状菊,而重点刻画咏菊之人,构思巧妙,写法独到。一是妙用衬托手法,先以吟诗之人的感受和动作来侧面烘托菊之迷人,然后以霜与月来衬托菊的丰姿和神韵。二是用典,以陶渊明事,突出菊的高洁风骨。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千年以来一直受到了人们的赞扬错误,诗句意思是菊花自从经过陶渊明的品评后,高尚的品格一直被人称道。据此看出其志向高洁,借陶渊明的典故既表达了对菊花高风亮节的赞美,也是黛玉的自我精神写照。不是赞扬陶渊明。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妙用衬托手法。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以吟诗之人的感受和动作来侧面烘托菊之迷人;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以霜与月来衬托菊的丰姿和神韵。

    用典。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用典,以陶渊明事,突出菊的高洁风骨。

    可见本诗与一般的咏物诗不同,本诗并未直接状菊,而重点刻画咏菊之人,构思巧妙,写法独到。

    19A    20.同:对白菊的喜爱和赞赏。

    不同:司诗通过赞美白菊表达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隐逸的情 怀。魏诗表达自己赏菊读书、陶冶性灵的独特的文人雅趣和高洁的文人品质。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开阔环境错。第一首诗前两句是说,天空中的云层像屏风一样厚实紧密,只留下像一条带子一样的天空,给人以一种较为压抑的感觉,但诗人心中却因对尘世间的是是非非能有清楚的判断而显得悠然自得。由此可知,开阔环境错,应为压抑环境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司空图诗里白菊其实只是一个引子,诗人要表达的是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天空中的云层像屏风一样厚实紧密,只留下像一条带子一样的天空,给人以一种较为压抑的感觉,但诗人心中却因对尘世间的是是非非能有清楚的判断而显得悠然自得。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白菊花盛开的时候,自己却心事重重,不能顺利入睡。其原因是,诗人此生更看重的是赏菊吟诗、陶冶性灵,没能在菊花开放的时候写一首好诗,总觉得像是欠了别人的债务一样,难怪诗人内心里难以安宁了。这首诗中,白菊花虽然只是一个引子,但诗人对之的喜爱、赞赏之情表露无遗。

    浓露繁霜著似无,几多光彩照庭除可知,魏野在《白菊》中写深秋时节菊花盛放的景象,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由何须更待萤兼雪,便好从边夜读书可知,魏诗表达自己赏菊读书、陶冶性灵的独特的文人雅趣和高洁的文人品质。

    故两首诗都对白菊的喜爱和赞赏。而司诗通过赞美白菊表达了自己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隐逸的情怀;魏诗表达自己赏菊读书、陶冶性灵的独特的文人雅趣和高洁的文人品质。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咏物言志类(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咏物言志类(含解析),共30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咏物言志类: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咏物言志类,共29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_咏物言志诗歌: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_咏物言志诗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红楼梦》中写到,湘云先笑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