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诗歌鉴赏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诗歌鉴赏 试卷01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诗歌鉴赏 试卷02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诗歌鉴赏 试卷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诗歌鉴赏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诗歌鉴赏,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诗歌鉴赏
    (2022春·北京西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①______”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颔联既描写了村外山间水畔的景色,又蕴含哲理,后人常用“山重水复”借指______②,用“柳暗花明”借指转机或希望;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描摹了山西村的风俗画卷;在尾联中,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山西村的③______之情。
    2.花草树木是古诗词的常见意象。历代诗人常以“柳”入诗,借此传达不同的情感。从下面诗句中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简要说明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注释】①折柳:这里指汉代乐府名曲《折杨柳》
    (2022春·北京朝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登飞来峰》,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登飞来峰》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诗人首先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极言塔的①______,登上飞来峰顶的这座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后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用“②______”的典故,表现了诗人③______。
    4.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本诗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就是如此。请简要解释它们后来衍生的意义。
    (2022春·北京通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本诗的作者杜甫是①____朝诗人,被后世尊称为“②____”。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与本诗“荡胸生曾云”都写到了云,请你分别谈谈对两首诗中“云”的理解。
    7.现实生活中,哪种情况下可以用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请举出具体事例。
    (2022春·北京东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诗人远望泰山,以“_______”描绘了泰山山色苍翠没有尽头的景象;近望泰山,以“钟”“割”二字分别突出了泰山_______和巍峨雄壮的特点;细望泰山,以“荡胸”“决眦”表现了他对泰山的_______之情。
    9.由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可以联想到许多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从内容或写法方面简要说明这样联想的原因。(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诗句: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
    10.(2022春·北京顺义·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望岳》,完成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望岳》这首诗,开篇两句写的是远望泰山,以问答的形式,展现泰山①_____的气势;接下来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近望,写出了泰山②_____的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则是细望: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长时间细望以至眼眶似有决裂。结尾两句写出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山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体现了诗人③_____的精神风貌。
    (2)古诗中经常借“云”来表达不同的情境或情感。这首诗中画线句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都写到了“云”。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首诗中作者借“云”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境或情感。
    (2022春·北京海淀·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1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山西村的见闻和感受,诗句无一“游”字,却处处扣“游”,表现出诗人的游兴十足。
    B.首联以农家劝留客人的口吻起笔,“腊酒浑”和“足鸡豚”等内容,写出了农家在丰年之中待客的热情真诚。
    C.颈联写村中欢天喜地举行春社活动,以及活动中人们粗陋的衣着,体现了当地民风的质朴和村民们生活的艰辛。
    D.“拄杖无时夜叩门”一句,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山西村的优美自然风光和淳厚人文气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12.明代杨植在《升庵诗话》中评价“宋人诗主理”,意思是说宋代的诗歌富含哲理。请结合两首诗歌的画线句,分别谈谈你对其哲理的理解。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2春·北京延庆·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全诗紧紧扣住题目中“①________”字写景,多角度描写了泰山之②________。其中“阴阳割昏晓”,用一个“③________”字,便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14.请你结合诗句,说说本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每有登临必有诗作。下列诗句中和杜甫“登高望岳”时的心情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6.(2022春·北京·七年级校考期末)阅读《游山西村》和《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两首诗都交代了农家主人盛情待客的情况,《游山西村》诗中农家“_____”(填写原文诗句或短语),《过故人庄》诗中故人“_____”(填写原文诗句或短语)。主人尽其所有,也正反映了他们 _____的品质。两首诗歌都流露了作者 _____之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先描绘本句诗中呈现的画面,然后领略其中的哲理。
    (3)对上面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山西村》诗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
    B.《游山西村》诗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极力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迷信和落后。
    C.《过故人庄》诗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
    D.两首诗的尾联,都表现了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
    参考答案:
    1. 足 困境(绝境、困难等) 向往(喜爱、热爱等) 2.示例一:(1)句将柳树拟人化为亭亭玉立的美人,将轻柔的柳条比作少女绿色的丝织裙带,写出了早春时节柳树的动人风韵,表达了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2)句诗中“折柳”含有惜别的意味。远游在外的诗人在深夜听到哀怨动人的《折杨柳》曲,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首联意为: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所上之菜很是充足,能尽其所有,非常热情。
    山重水复:意思是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常比喻为遇到的困难,遭遇到的困境。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向往农村,喜欢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1)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高高的柳树看上去如同那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多姿,千万枝柳树枝条从树上垂落下来,就像那绿色的丝带一样。诗人将柳树当作亭亭玉立的美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柔和的柳树条比作少女绿色的丝织裙带,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时节柳树的婷婷袅袅的风姿,表达了在早春美景中诗人的喜悦快乐之情。
    (2)句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此句,诗人由景到情,由听到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进而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3. 高峻 浮云 答案示例:坚定的理想和远大的报负 4.苏轼诗: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王安石诗:掌握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解析】3.考查诗句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寻”是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之高峻。
    “不畏浮云遮望眼”,用典。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作者根本就不怕那些奸邪小人阻挡自己变法图新。因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已经站在了最高处。“不畏”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和远大的报负。
    4.考查诗句赏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告诉我们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5. 唐 诗圣 6.示例:“浮云”喻指奸邪小人或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曾云”指山腰间层出不穷的团团云气,诗人借此表达心情的激荡。 7.示例:朋友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想要放弃,我可以用这两句诗来鼓励他。
    【解析】5.考查文学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根据此作答即可。
    6.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的意思是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浮云”会遮挡望远的视线,因此可以视为障碍、困难等。诗句中的“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据此可知,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云”喻指奸邪小人或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荡胸生曾云”一句的意思是: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写的是诗人细望泰山,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据此可知,本诗“荡胸生曾云”中的“曾云”指山腰间层出不穷的团团云气,诗人借此表达心情的激荡。
    7.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运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据此可知,我们可以在立志实现远大理想时激励自己,也可以在定下一个目标时,用这句诗给自己加油打气,表达自己对实现理想或目标时有信心。还可以遇到困难、挫折时,用这句诗体现自己不怕困难、挫折,要勇往直前、勇于攀登的决心和气概。
    示例:在自己立志实现远大理想时,用这两句诗来激励自己。
    8. 青未了 神奇秀丽 喜爱 9. 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因: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答案示例二:
    诗句:①政入万山围子里 ②一山放出一山拦
    原因:都寄寓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答案示例三:
    诗句:①遥知兄弟登高处 ②遍插茱萸少一人
    原因:都借助了想象来表情达意。
    【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主旨。
    结合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可知,诗意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啊,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一脉横亘的苍莽的青色没有尽头;诗人远望泰山,用“青未了”描绘了泰山山色苍翠没有尽头的景象;
    结合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可知,这是诗人近望泰山的景象,“钟”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夸张地表现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结合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可知,这是细望泰山,诗人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诗人用动态的画面进一步描写泰山的高大雄伟,并写出了诗人长久凝望泰山的神态与“爱岳”(对泰山的喜爱)的情怀。
    9.本题考查赏析诗句与名篇积累。
    结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析,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由此可知, 这两句诗在内容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还寄寓了耐人寻味的哲理;在写法上,诗人借助想象来表情达意。据此来选取名句完成填空并说明理由。
    示例:
    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因:都寄寓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10.(1) 雄伟阔大 巍峨秀丽 勇于攀登、俯视一切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要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大地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用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巍峨秀丽的形象;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生动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11.C 12.示例:①陆诗画线句写诗人面对重叠的青山和曲折的水路,疑心前面无路可走,突然看到了一个柳荫浓密、鲜花明艳的村庄,蕴含着坚持不懈终会走出困境的哲理。②苏诗画线句写正面看庐山连绵起伏,侧面看则山峰耸立,从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看到的山势各不相同,体现出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会有不同的道理。(或:要认识事物的全貌,必须打破局限,摆脱主观成见)
    【解析】11.本题考查诗意理解。C.衣冠简朴古风存: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简朴”写出的是村民们的穿着简朴、充满古风,而不是“人们粗陋的衣着”;由首联“丰年留客足鸡豚”可知,村民们生活富足,并非“生活的艰辛”。故选C。
    1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通过这句诗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而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这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结合后两句可知,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3. 望 高大(壮美) 割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的意思是:我一定会登上泰山的顶峰,从最高峰浏览群山的渺小,这句话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抒发了作者对实现理想强大的信心。体现了作者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心,抒发了他的豪情壮志。 15.B
    【解析】13.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结合诗句可知,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泰山,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凝望(细望)泰山,诗人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俯望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多角度地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壮美)。
    “阴阳割昏晓”意思是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与遮天蔽日的形象。
    14.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意为我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诗人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5.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情感。
    结合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杜甫“登高望岳”时的心情是豪迈开怀的,充满了豪情壮志,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A.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B.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C.表现了诗人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之情,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表达了诗人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的思想感情。
    故选B。
    16.(1) 足鸡豚或腊酒浑(莫笑农家腊酒浑或丰年留客足鸡豚) 具鸡黍 善良(敦厚淳朴或诚挚好客或热情好客等) 赞美或对淳朴民风的赞美(欣赏等)
    (2)示例:画面:这里青山连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绿柳繁茂荫浓,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
    哲理:在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
    (3)B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比较阅读。
    一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故《游山西村》中交代农家主人盛情待客情况的词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酒浑/足鸡豚。
    二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意思是: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故人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盛情。故《过故人庄》中交代农家主人盛情待客情况的词句是:故人具鸡黍/具鸡黍。
    三四空:主人尽其所有款待客人,反映了农家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游山西村》中,“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过故人庄》中,故人“邀”而作者“至”,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显示了民风的淳朴。故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间水畔的景色,让人仿佛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据此理解作答。
    (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B.《游山西村》诗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箫鼓追随春社近社”,写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衣冠简朴古风存”,诗人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故选B。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古诗文阅读: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3古诗文阅读,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阅读,诗歌鉴赏,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7作文: 这是一份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7作文,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选材构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4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北京市七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春期末汇编-04文言文阅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