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01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02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03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发现,科学研究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一
    一.实验探究题(共30小题)
    1.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天,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U/mg)
    脂肪酶活性(U/mg)
    淀粉酶活性(U/mg)
    对照组
    1.09
    0.08
    0.12
    实验组
    1.71
    0.10
    0.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
    (2)为使植酸酶活性不受影响,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
    (3)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不同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
    (3)本实验中,运用了    法进行研究;
    (4)[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3.科学家发现:土壤和某些生物体内存在解钾微生物,能将土壤中的不溶性钾分解产生可溶性钾,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板结。哪些因素会影响解钾微生物的生长呢?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4只相同的培养皿,配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培养基,高温灭菌后接种等量的解钾微生物。
    ②将4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25℃、30℃、35℃、40℃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周,测量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
    ③实验数据见下表。
    组号
    1
    2
    3
    4
    温度/℃
    25
    30
    35
    40
    培养时间
    7天
    7天
    7天
    7天
    光密度值
    2.9
    7.5
    7.7
    6
    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1)本实验通过    反映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表格可得出结论: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培养才能获得最大数量解钾微生物    。
    4.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理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剂;
    ②选出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组,A、B、C组小白鼠按如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置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mL)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结果分析】

    (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甲、乙同学用了两种不同的图标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    。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    作用,而心得安具有    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5.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上述实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若有请写出改进方法.   .
    (5)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
    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
    6.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的结果。
    为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甲图 A 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甲图 B 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
    (2)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甲、乙、丙、丁。
    ②甲组只在胚芽鞘的 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    ,丁组不做处理。
    ③四组都置于不透光纸盒中,给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如乙图所示。
    (3)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丙组直立生长,乙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    (填“尖端”、“尖端下一段”)。
    ②若    ,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
    ③若丙组直立生长,甲、乙、丁三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下的一段。

    7.萤火虫是一种发光甲壳虫,具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荧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ATP是生物体的一种直接供能物质,为反应提供能量),并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发出荧光。某同学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蛋白酶、ATP等溶液为实验材料,在体外模拟萤火虫发光,实验设置及结果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备注:“底物”是指实验中事先已具备的等量物质)
    组别
    底物

    能源
    结果

    荧光素
    不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荧光索酶
    ATP
    发出荧光

    荧光素
    高温处理的荧光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蛋白酶
    ATP
    未发出荧光
    (1)设置实验①的目的是为了    。
    (2)比较实验②和④的结果可得出酶具有    性。
    (3)实验③的结果未发出荧光的可能原因是    。
    8.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会分泌肾上腺素,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体表颜色变浅,而其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药品及用具】:同种鲫鱼若干条、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玻璃缸若干个。
    【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   的鲫鱼若干条,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背光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
    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2)C组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需相同    。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0.小科根据植物生理作用的示意图(图甲),设计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的实验装置(图乙)进行探究活动。

    (1)若图甲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是    。
    (2)若用图乙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小科在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并将整个装置移到黑暗处。为了使实验更严谨,应选用“有孔”还是“无孔”隔板,并说明理由    。
    (3)为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小科将图乙中的小烧杯移走,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    ,则证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11.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将若干蚕豆叶片分组,进行相应的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开放程度(详见如表)。
    分组
    实验处理
    气孔开放程度
    完全开放(%)
    半开放(%)
    关闭(%)
    A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40.0
    42.0
    18.0
    B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1.0
    11.0
    88.0
    C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21.0
    42.0
    37.0
    D
    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15.0
    25.0
    60.0
    备注:上述溶液体积及离子浓度均相同。
    (1)据表分析,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有    。
    (2)若需要进一步探究K+和Ca2+对蚕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共同影响,设计思路为:   。
    12.柿子晾晒成柿饼的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柿霜(如图)。为了探究影响柿子出霜量的因素,某科研小组利用电子天平、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同种新鲜柿子60个,削去表皮。
    ②按一定方式处理成含水量为高、中、低的三类柿子,每类20个。
    ③再将含水量高的柿子均分成四组,分别对每组的柿子揉捏0、1、3、5次,另两类柿子处理同上。
    ④然后将12组柿子一同置于3℃下冷藏,观察并记录50天后柿子表面的出霜情况如下表。
    含水量
    出霜情况
    揉捏次数



    0

    ++
    +
    1

    +++
    ++
    3

    ++++
    +++
    5

    ++++
    +++
    注:表中“+”越多表示出霜量越多。
    舍水量高、中、低分别指处理后的柿子质量占虾重的、、。
    (1)本实验探究出霜量的影响因素有    。
    (2)利用上述提供的器材制备一个实验中含水量高的柿子应如何操作?   。
    (3)根据实验结果,生产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柿霜,最合理的制作建议是    。

    13.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食用茶多酚真的有减肥效果吗?小叶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食用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效果。
    【实验步骤】
    (1)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
    (2)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3)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见表)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2)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其变量是   ,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在本实验中,确定茶多酚的减肥效果是通过比较   来体现的。
    14.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某学校科技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得到了如图中的实验结果。

    (1)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它的种子是由    发育来的。
    (2)播种时进行松土、浇水并最后用地膜覆盖的目的是    。
    (3)本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4)为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
    15.继马里亚纳海沟检测到微塑料之后,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峰项附近也发现了微塑料。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只小鼠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连续28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只小鼠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连续28天
    基本消失
    ﹣0.12
    (1)甲组是对照组,其饲喂方式为    。
    (2)如果每组小鼠数量3只,则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
    (3)由实验结果可知导致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增长值均比甲小的原因是    。
    16.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其目的是    。
    (3)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
    (4)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
    17.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使老鼠“返老还童”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把幼龄老鼠的血液注射到老龄老鼠的体内.某兴趣小组针对以上报道,为了探究幼龄老鼠的血液是否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A组
    B组
    C组
    实验准备
    分别抽取血型、大小相同的3月龄老鼠和18月龄老鼠的血液若干毫升
    实验材料
    18月龄老鼠20只
    18月龄老鼠20只
    3月龄老鼠20只
    实验步骤
    注射等量18月龄老鼠血液,其余条件均和其他组保持一致
    注射等量3月龄老鼠血液,其余条件均和其他组保持一致
    注射等量18月龄老鼠血液,其余条件均和其他组保持一致
    (1)该兴趣小组的实验假设是:   。
    (2)该实验设计    组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应在方案中去掉。
    (3)要让该实验设计更具有说服力,体现科学性,你的修改建议是    。
    18.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向甲中A烧杯内倒入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中B烧杯倒入    。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龙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   。

    19.近些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为探究雾霾造成的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小琳作出“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烧杯中装入清水,向内连续吹气3分钟,再分装等体积清水至3个玻璃瓶中。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叶上打出直径1厘米的圆形叶片30片,各取10片浸没在3个玻璃瓶的清水中,并密封。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丙3个密闭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乙装置内点燃1支卫生香,丙装置内点燃2支卫生香,如图所示。
    ⑤打开台灯30分钟,观察到甲、乙、丙装置内圆形叶浮起的数量依次为10片、4片和2片。
    (1)步骤①,小琳往清水中吹气是为了让清水富含    (填气体名称)。
    (2)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   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
    (3)步骤⑤,圆形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填气体名称),使叶片浮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装置   中的菠菜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实验结果能否支持小琳的假设?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   。

    20.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组:
    ②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
    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组。
    (3)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   生殖。
    (4)选用的桂花枝条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目的是   。

    21.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_
    不同
    _
    _
    _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
    【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系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22.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   。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不作处理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如图。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交流评价】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根据耗氧量变化,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2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
    根据实验回答:
    (1)小敏根据    现象得出实验一的结论。
    (2)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是:   。
    (3)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4.“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注:c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1)专家是基于什么问题进行这项研究的?   。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   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未经过高温杀菌
    B.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    ( 多/少),证明使用公筷   (能/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   。
    25.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____,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多名”运动员,其目的与下列   相同。
    A.测量某一植物的株高时,要“多次”测量
    B.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要取用“多粒”种子
    C,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要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
    (2)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2的空白处应填   。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   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为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小科利用铜片、锌片作电极的水果电池(图甲)和电压传感器(精密电压测量仪)等器材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组别
    水果种类
    电极插入深度/cm
    电极之间距离/cm
    测得电压/V
    1
    哈密瓜
    1.0
    2.0
    0.886
    2
    哈密瓜
    1.0
    4.0
    0.885
    3
    哈密瓜
    1.0
    6.0
    0.886
    4
    苹果
    1.0
    2.0
    1.009
    5
    苹果
    1.5
    2.0
    1.011
    6
    苹果
    2.0
    2.0
    1.010
    (1)为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应选用实验   (填组别)进行对比。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干电池与水果电池原理类似,其结构如图乙。若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根据本实验的结论,你的做法是   。

    27.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 1%
    NaCl溶液
    5mL 3%
    NaCl溶液
    5mL 5%
    NaCl溶液
    5mL 7%
    NaCl溶液
    5mL 9%
    NaCl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   。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   。
    (3)因为酶的活性与   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28.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_,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克•升﹣1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1
    A组
    33.6
    0.7
    B组
    38.1
    _____
    (1)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
    (2)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29.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小明和小丽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越高,反应加快。
    (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
    (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   。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30.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2023年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30小题)
    1.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天,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U/mg)
    脂肪酶活性(U/mg)
    淀粉酶活性(U/mg)
    对照组
    1.09
    0.08
    0.12
    实验组
    1.71
    0.10
    0.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
    (2)为使植酸酶活性不受影响,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温度不能过高 ;
    (3)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植酸酶能促进鲈鱼生长;植酸酶能增强蛋白酶的活性,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解答】解:(1)由“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可知,本题要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鱼苗生长较快,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较为明显地观察效果,而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2)由“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可知,本题还要探究植酸酶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所以为使植酸酶活性不受影响,在烘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植酸酶会因高温处理而失去活性。
    (3)由“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可知,食用植酸酶饲料的实验组的鱼的生长状况更好,说明植酸酶能促进鲈鱼生长;由表格可知,实验组的蛋白酶活性明显比对照组的蛋白酶活性高,而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则相近,说明植酸酶能增强蛋白酶的活性,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2)温度不能过高;
    (3)植酸酶能促进鲈鱼生长;植酸酶能增强蛋白酶的活性,但对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概念、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学会从题干获取有用信息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不同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作对照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节菱孢霉菌 ;
    (3)本实验中,运用了  实验 法进行研究;
    (4)[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作对照。
    (2)根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与人中毒症状对比,小鼠中毒组数最多,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
    (3)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本实验中,运用了实验法进行研究;
    (4)甘蔗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系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因此食品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榨汁后,毒素仍然存在,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是正确的。
    故选:B。
    故答案为:
    (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
    (3)实验;
    (4)B。
    【点评】此题综合性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3.科学家发现:土壤和某些生物体内存在解钾微生物,能将土壤中的不溶性钾分解产生可溶性钾,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板结。哪些因素会影响解钾微生物的生长呢?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4只相同的培养皿,配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培养基,高温灭菌后接种等量的解钾微生物。
    ②将4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25℃、30℃、35℃、40℃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周,测量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
    ③实验数据见下表。
    组号
    1
    2
    3
    4
    温度/℃
    25
    30
    35
    40
    培养时间
    7天
    7天
    7天
    7天
    光密度值
    2.9
    7.5
    7.7
    6
    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1)本实验通过  光密度值大小 反映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表格可得出结论: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培养才能获得最大数量解钾微生物  在35℃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解:(1)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所以,本实验通过光密度值大小反映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2)依据实验数据图表,在25﹣35℃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密度值增大,解钾微生物越多,在35﹣4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密度值减小,解钾微生物减少,所以,可得出结论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
    (3)依据“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图,在相对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可溶性淀粉中,光密度值最高,解钾微生物最多,所以,要想获得最大数量解钾微生物需在35℃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
    故答案为:(1)光密度值大小。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解钾微生物的生长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
    (3)在35℃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
    【点评】解题关键是具备图解分析能力。
    4.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理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剂;
    ②选出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组,A、B、C组小白鼠按如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等量的生理盐水 。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置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mL)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

    1.7
    B

    +
    2.5
    C
    +
    +
    2.1
    D


    2.0
    【结果分析】

    (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甲、乙同学用了两种不同的图标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  甲 。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  促进 作用,而心得安具有  抑制 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分析】由本实验的过程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心脏活动、心率)的影响。注意实验变量的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中要设计好对照试验。
    【解答】解:②根据表格信息,实验分为4组,则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20只,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上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其中A组注射心得安,B组注射肾上腺素,C组注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将每只小鼠分别放入装置中,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1)与乙图比较,柱状图更直观。所以甲图更合理。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A、D对照表明心得安具有降低耗氧量的作用,B、D对照说明肾上腺素提高耗氧量的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
    故答案为:②等量的生理盐水;
    (1)甲;
    (2)促进;抑制
    【点评】本题以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物为素材,考查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5.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
    (4)上述实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若有请写出改进方法. 增加4号培养皿,加入等量的清水. .
    (5)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 CD .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
    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3)该兴趣小组的探究的是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时观察并记录蛙卵的孵化情况.
    (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都是对照试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因此改进建议:增加4号培养皿,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与1、2、3号培养皿形成对照试验.
    (5)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卵生.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同时青蛙依靠皮肤辅助呼吸,需要保持湿润.可见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3)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增加4号培养皿,加入等量的清水.
    (5)C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6.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的结果。
    为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甲图 A 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甲图 B 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
    (2)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甲、乙、丙、丁。
    ②甲组只在胚芽鞘的 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  在A区、B区都插入云母片 ,丁组不做处理。
    ③四组都置于不透光纸盒中,给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如乙图所示。
    (3)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丙组直立生长,乙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  尖端 (填“尖端”、“尖端下一段”)。
    ②若  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 ,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
    ③若丙组直立生长,甲、乙、丁三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下的一段。

    【分析】(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2)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
    【解答】解:(2)②由于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如图甲A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如图甲B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因而设置四组实验:甲组在胚芽鞘的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在胚芽鞘的 A 区、B 区都插入云母片,丁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具体位置如图: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组和丙组直立生长,乙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尖端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
    ②“若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尖端向下一段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
    故答案为:(2)②在 A 区、B 区都插入云母片。
    (3)①尖端。
    ②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
    7.萤火虫是一种发光甲壳虫,具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荧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ATP是生物体的一种直接供能物质,为反应提供能量),并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发出荧光。某同学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蛋白酶、ATP等溶液为实验材料,在体外模拟萤火虫发光,实验设置及结果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备注:“底物”是指实验中事先已具备的等量物质)
    组别
    底物

    能源
    结果

    荧光素
    不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荧光索酶
    ATP
    发出荧光

    荧光素
    高温处理的荧光素酶
    ATP
    未发出荧光

    荧光素
    蛋白酶
    ATP
    未发出荧光
    (1)设置实验①的目的是为了  作对照 。
    (2)比较实验②和④的结果可得出酶具有  专一 性。
    (3)实验③的结果未发出荧光的可能原因是  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
    【分析】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解答】解:(1)实验①不加酶,设置实验①的目的是为了作对照。
    (2)比较实验②和④的结果可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3)通过高温处理的荧光素酶未发出荧光,实验③的结果未发出荧光的可能原因是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故答案为:
    (1)作对照
    (2)专一
    (3)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点评】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8.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会分泌肾上腺素,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体表颜色变浅,而其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药品及用具】:同种鲫鱼若干条、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玻璃缸若干个。
    【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 健康的大小一致 的鲫鱼若干条,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等量的肾上腺素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等量的鱼用生理盐水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背光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甲、丙、乙 。
    【分析】由题意知,肾上腺素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体表颜色变浅,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使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则体表颜色会加深。
    【解答】解:第一步:选取健康的大小一致的鲫鱼若干条,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只能改变注入液体的成分,不能改变注入液体的体积,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则乙组鲫鱼腹腔中应注入等量的肾上腺素,丙组则注入等量的鱼用生理盐水作对照。
    第三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注入的液体,因变量为鱼的体色深浅,而有光时,鱼会通过自身神经体液调节来调节体色,导致因变量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培养条件应为背光或无光,结合的题意,理论上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应是甲、丙、乙。
    故答案为:健康的大小一致;等量的肾上腺素;等量的鱼用生理盐水;甲、丙、乙
    【点评】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
    (2)C组在此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需相同  要相同 。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没有菌落生长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细菌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C组没有在手心取样,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3)探究实验要求变量唯一性,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共目的是保持变量的唯一性,排除取样面积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C组由于均已经消毒,理论上没有接种到细菌和真菌,因此应该是没有菌落生长。
    (5)由实验现象说明: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对照。
    (3)要相同。
    (4)没有菌落生长。
    (5)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理解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菌落的特点。
    10.小科根据植物生理作用的示意图(图甲),设计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的实验装置(图乙)进行探究活动。

    (1)若图甲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是  二氧化碳 。
    (2)若用图乙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小科在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并将整个装置移到黑暗处。为了使实验更严谨,应选用“有孔”还是“无孔”隔板,并说明理由  选择无孔隔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孔隙进入钟罩内,影响实验结果 。
    (3)为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小科将图乙中的小烧杯移走,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  钟罩内表面有小水珠 ,则证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根据图甲中箭头可判断,当此图表示光合作用时,气体①表示二氧化碳,气体②表示氧气;当此图表示呼吸作用时。气体①表示氧气,气体②表示二氧化碳。
    (2)图示乙,从实验装置来看,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因小烧杯里的液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实验目的:当小烧杯里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时,是为了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当小烧杯里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时,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所以,若图甲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2)为了使实验更严谨,该同学应选用“无孔”隔板,理由是如果选择有孔隔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孔隙进入钟罩内,影响实验结果。
    (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些水蒸气遇到罩在植物外面的钟罩后,会凝聚成小水珠。所以,小科将图乙中的小烧杯移走,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钟罩内表面有小水珠,则证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
    (2)选择无孔隔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孔隙进入钟罩内,影响实验结果
    (3)钟罩内表面有小水珠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1.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将若干蚕豆叶片分组,进行相应的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开放程度(详见如表)。
    分组
    实验处理
    气孔开放程度
    完全开放(%)
    半开放(%)
    关闭(%)
    A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40.0
    42.0
    18.0
    B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1.0
    11.0
    88.0
    C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21.0
    42.0
    37.0
    D
    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15.0
    25.0
    60.0
    备注:上述溶液体积及离子浓度均相同。
    (1)据表分析,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有  离子种类、pH和光照 。
    (2)若需要进一步探究K+和Ca2+对蚕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共同影响,设计思路为: 从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三等分后分别置入三个烧杯:②再往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含K+、Ca2+、K+和Ca2+溶液,编号;③控制上述溶液的体积、离子浓度均相同且pH为7,并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④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气孔的开放程度,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信息来分析;
    (2)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以及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据表分析,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有离子种类、pH和光照;故答案为:离子种类、pH和光照;
    (2)若需要进一步探究K+和Ca2+对蚕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共同影响,设计思路如下:①从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三等分后分别置入三个烧杯:②再往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含K+、Ca2+、K+和Ca2+溶液,编号;③控制上述溶液的体积、离子浓度均相同且pH为7,并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④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气孔的开放程度,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故答案为:①从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三等分后分别置入三个烧杯:②再往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含K+、Ca2+、K+和Ca2+溶液,编号;③控制上述溶液的体积、离子浓度均相同且pH为7,并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④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气孔的开放程度,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12.柿子晾晒成柿饼的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柿霜(如图)。为了探究影响柿子出霜量的因素,某科研小组利用电子天平、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同种新鲜柿子60个,削去表皮。
    ②按一定方式处理成含水量为高、中、低的三类柿子,每类20个。
    ③再将含水量高的柿子均分成四组,分别对每组的柿子揉捏0、1、3、5次,另两类柿子处理同上。
    ④然后将12组柿子一同置于3℃下冷藏,观察并记录50天后柿子表面的出霜情况如下表。
    含水量
    出霜情况
    揉捏次数



    0

    ++
    +
    1

    +++
    ++
    3

    ++++
    +++
    5

    ++++
    +++
    注:表中“+”越多表示出霜量越多。
    舍水量高、中、低分别指处理后的柿子质量占虾重的、、。
    (1)本实验探究出霜量的影响因素有  含水量和揉捏次数 。
    (2)利用上述提供的器材制备一个实验中含水量高的柿子应如何操作? 使用恒温鼓风干燥箱对其进行干燥的时长缩短一些 。
    (3)根据实验结果,生产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柿霜,最合理的制作建议是  将柿子的含水量保持在中等,并且加以适度的揉捏 。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1)根据实验记录表格可知,含水量高的柿子做成柿饼后不出霜,含水量低和中的柿子做成柿饼后出霜,说明影响出霜量的因素有柿子的含水量。而在含水量低和中的柿子中,在一定范围内,揉捏次数越多,出霜量越多,说明柿饼的出霜量的影响因素有柿子的含水量和揉捏次数。
    (2)题干中提供了恒温鼓风干燥箱,说明要造成含水量的差异需要控制恒温鼓风干燥箱对柿子的处理时长,故得到含水量高的柿子需要缩短用恒温鼓风干燥箱对其干燥的时长。
    (3)根据(1)中的结论可知,含水量中等的柿子加以揉捏出霜量可以达到最高,生产中,要得到更多的柿霜,最合理的操作应是,将柿子的含水量保持在中等,并且加以适度的揉捏。
    故答案为:
    (1)含水量和揉捏次数
    (2)使用恒温鼓风干燥箱对其进行干燥的时长缩短一些
    (3)将柿子的含水量保持在中等,并且加以适度的揉捏
    【点评】仔细阅读材料,掌握相关原理,灵活运用即可。
    13.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食用茶多酚真的有减肥效果吗?小叶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食用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效果。
    【实验步骤】
    (1)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
    (2)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3)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见表)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
    (2)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其变量是 茶多酚 ,能得出的结论是 茶多酚具有减肥作用 。
    (3)在本实验中,确定茶多酚的减肥效果是通过比较 各组小白鼠的体重 来体现的。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茶多酚,据表中数据可见:茶多酚具有减肥作用。
    (3)在本实验中,确定茶多酚的减肥效果是通过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重来体现的。
    故答案为:(1)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2)茶多酚;茶多酚具有减肥作用
    (3)各组小白鼠的体重
    【点评】“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14.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某学校科技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得到了如图中的实验结果。

    (1)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它的种子是由  胚珠 发育来的。
    (2)播种时进行松土、浇水并最后用地膜覆盖的目的是  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
    (3)本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
    (4)为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再设置4组对照组,1个是不进行机械破损直接播种,另外把第2、3、4组的0.05%赤霉素溶液改为等量、等温的清水进行对照实验。 。
    【分析】(1)一朵花经传粉、受精后发育发图所示:

    (2)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
    (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解答】解:(1)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它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2)播种时进行松土,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浇水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用地膜覆盖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3)根据图中各组的处理方法,以及种子的萌发率的结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4)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需要增设几组对照组,再设置4组对照组,1个是不进行机械破损直接播种,另外把第2、3、4组的0.05%赤霉素溶液改为等量、等温的清水进行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胚珠。
    (2)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3)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4)再设置4组对照组,1个是不进行机械破损直接播种,另外把第2、3、4组的0.05%赤霉素溶液改为等量、等温的清水进行对照实验。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5.继马里亚纳海沟检测到微塑料之后,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峰项附近也发现了微塑料。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只小鼠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连续28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只小鼠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连续28天
    基本消失
    ﹣0.12
    (1)甲组是对照组,其饲喂方式为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8天 。
    (2)如果每组小鼠数量3只,则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增大实验的误差,导致实验结论不可信 。
    (3)由实验结果可知导致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增长值均比甲小的原因是  微塑料导致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该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所以甲组的饲喂方式是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8天,甲组起对照作用。
    (2)实验过程中每组选用多20只小白鼠,而不是一只小白鼠的原因是;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如果每组小鼠数量3只也会增大实验的误差,增大实验的误差,导致实验结论不可信。
    (3)据表中的数据可见: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乙组增长较慢,而丙组体重下降,可见浓度较大的微塑料对小鼠的消化系统伤害较大。
    故答案为:(1)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8天。
    (2)增大实验的误差,导致实验结论不可信。
    (3)微塑料导致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点评】此题综合性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16.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去除杂菌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其目的是  探究温度对制酸奶的影响 。
    (3)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 。
    (4)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杀死乳酸菌 。
    【分析】(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菌,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3)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温度,所以1号瓶和2号瓶对照,其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制酸奶的影响;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变量是空气,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
    (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杀死乳酸菌。
    故答案为:
    (1)去除杂菌。
    (2)探究温度对制酸奶的影响。
    (3)空气抑制酸奶的形成。
    (4)杀死乳酸菌。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17.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使老鼠“返老还童”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把幼龄老鼠的血液注射到老龄老鼠的体内.某兴趣小组针对以上报道,为了探究幼龄老鼠的血液是否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A组
    B组
    C组
    实验准备
    分别抽取血型、大小相同的3月龄老鼠和18月龄老鼠的血液若干毫升
    实验材料
    18月龄老鼠20只
    18月龄老鼠20只
    3月龄老鼠20只
    实验步骤
    注射等量18月龄老鼠血液,其余条件均和其他组保持一致
    注射等量3月龄老鼠血液,其余条件均和其他组保持一致
    注射等量18月龄老鼠血液,其余条件均和其他组保持一致
    (1)该兴趣小组的实验假设是: 幼龄老鼠的血液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 。
    (2)该实验设计  C 组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应在方案中去掉。
    (3)要让该实验设计更具有说服力,体现科学性,你的修改建议是  多次重复实验 。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如A与B以年轻鼠的血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年轻鼠的血液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A与C以不同年龄的鼠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年老鼠的血液会对年轻鼠产生影响。
    【解答】解:(1)要探究“年轻老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老鼠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因此可作出的假设是:幼龄老鼠的血液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
    (2)为探究年轻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A与B以年轻鼠的血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A组是对照组,目的是探究年轻鼠的血液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因此该实验设计C组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应在方案中去掉。
    (3)要让该实验设计更具有说服力,体现科学性,应该多次重复实验。
    故答案为:
    (1)幼龄老鼠的血液会对老龄老鼠产生影响;
    (2)C;
    (3)多次重复实验。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要求唯一变量,其它量相同。
    18.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向甲中A烧杯内倒入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中B烧杯倒入  20mL清水 。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龙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 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解:(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烧杯内的A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乙烧杯内的B为等量的清水。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乐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
    故答案为:(1)20mL清水;
    (2)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3)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有氧呼吸以及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对物质变化的分析,理解实验变化的实质。
    19.近些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为探究雾霾造成的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小琳作出“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烧杯中装入清水,向内连续吹气3分钟,再分装等体积清水至3个玻璃瓶中。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叶上打出直径1厘米的圆形叶片30片,各取10片浸没在3个玻璃瓶的清水中,并密封。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丙3个密闭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乙装置内点燃1支卫生香,丙装置内点燃2支卫生香,如图所示。
    ⑤打开台灯30分钟,观察到甲、乙、丙装置内圆形叶浮起的数量依次为10片、4片和2片。
    (1)步骤①,小琳往清水中吹气是为了让清水富含 二氧化碳  (填气体名称)。
    (2)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 雾霾 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对照 。
    (3)步骤⑤,圆形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氧气  (填气体名称),使叶片浮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装置 甲 中的菠菜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实验结果能否支持小琳的假设? 不能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 避免偶然性 。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此题考查的是雾霾天气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实验,甲组实验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据此解答。
    【解答】解:(1)步骤①往清水中吹气是为了让清水富含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叶片内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2)卫生香燃烧放出大量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2.5大量增加,其中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所以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雾霾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3)在步骤⑤各装置中的圆形叶片上浮,是因为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叶片上浮,甲装置的,叶片上浮的多,说明甲装置释放的氧气量最多,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小琳作出“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实验结果是“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所以实验结果不能支持小琳的假设;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雾霾;对照;
    (3)氧气;甲
    (4)不能;避免偶然性。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探究实验的实验过程。
    20.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组:
    ②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
    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NAA溶液的浓度 。
    (2)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D 组。
    (3)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 无性 生殖。
    (4)选用的桂花枝条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解答】解:(1)从题中信息可知,实验探究的是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以变量就是不同NAA溶液的浓度。
    (2)从生根数曲线图可知一定浓度的NAA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当NAA溶液达到300mg/L时,生根数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即D组的NAA溶液是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发育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繁殖。枝条是植物体的一部分,所以枝条扦插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繁殖。
    (4)选用的桂花枝条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故答案为:
    (1)NAA溶液浓度;
    (2)D;
    (3)无性(营养);
    (4)控制单一变量。
    【点评】握对照试验的要求,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
    21.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_
    不同
    _
    _
    _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作对照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节菱孢霉菌 。
    【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系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作对照。
    (2)根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与人中毒症状对比,小鼠中毒组数最多,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
    甘蔗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系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因此食品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毒素仍然存在,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B
    【点评】此题综合性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22.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 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影响成年鼠耗氧量 。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甲组
    乙组
    丙组
    切除甲状腺
    不作处理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如图。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交流评价】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根据耗氧量变化,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促进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体几乎全部细胞,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
    【解答】解:【建立猜想】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的影响,因此建立的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影响成年鼠耗氧量;
    【交流评价】(1)由表格可知,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即甲状腺激素,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2)切除甲状腺的小鼠耗氧量降低,而额外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小鼠耗氧量则会增加,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故答案为: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影响成年鼠耗氧量;
    (1)控制变量法;
    (2)促进。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2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
    根据实验回答:
    (1)小敏根据  乙图中的蜡烛燃烧时间比甲图中长 现象得出实验一的结论。
    (2)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是: 增加一组实验,与图乙实验器材相同,将蜡烛点燃和植物一起放入玻璃罩,遮光处理,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并记录 。
    (3)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  指示氧气产生的位置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场所 。

    【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解:(1)蜡烛燃烧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而实验一中得出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是因为放有植物的蜡烛燃烧的时间比没有放植物的时间长;
    (2)实验二中缺乏了对照实验,实验二的结论是有光植物产生了氧气,要额外设置一组除没有光照外其他均相同的实验进行对照;
    (3)好氧细菌会具有产生氧气的部位,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可以知道产生氧气的位置;由实验三可知,好氧细菌分布在有光照的叶绿体周围,说明叶绿体是植物产生氧气的场所。
    故答案为:
    (1)乙图中的蜡烛燃烧时间比甲图中长;
    (2)增加一组实验,与图乙实验器材相同,将蜡烛点燃和植物一起放入玻璃罩,遮光处理,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并记录;
    (3)指示氧气产生的位置;叶绿体是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场所。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24.“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注:c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1)专家是基于什么问题进行这项研究的? 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 对照 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A.未经过高温杀菌
    B.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 少  ( 多/少),证明使用公筷 能 (能/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 倡议使用公筷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原因是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
    (4)由表中数据可见: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少,由此说明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所以倡议大家使用公筷。
    故答案为:(1)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2)对照;
    (3)A
    (4)少;能;倡议使用公筷或支持使用公筷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25.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____,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多名”运动员,其目的与下列 B 相同。
    A.测量某一植物的株高时,要“多次”测量
    B.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要取用“多粒”种子
    C,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要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
    (2)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 。
    (3)实验2的空白处应填 丙酸盐 。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 大于 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数量少具有偶然性,研究人员选取“多名”运动员,目的就是避免偶然性,故与B相同。
    (2)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说明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
    (3)实验2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所以根据对照实验要求实验2的空白处应填丙酸盐。
    (4)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大于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
    故答案为:(1)B
    (2)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
    (3)丙酸盐
    (4)大于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26.为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小科利用铜片、锌片作电极的水果电池(图甲)和电压传感器(精密电压测量仪)等器材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组别
    水果种类
    电极插入深度/cm
    电极之间距离/cm
    测得电压/V
    1
    哈密瓜
    1.0
    2.0
    0.886
    2
    哈密瓜
    1.0
    4.0
    0.885
    3
    哈密瓜
    1.0
    6.0
    0.886
    4
    苹果
    1.0
    2.0
    1.009
    5
    苹果
    1.5
    2.0
    1.011
    6
    苹果
    2.0
    2.0
    1.010
    (1)为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应选用实验 1、2、3 (填组别)进行对比。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电极材料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距离无关 。
    (3)干电池与水果电池原理类似,其结构如图乙。若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根据本实验的结论,你的做法是 改变化学填充剂的成分 。

    【分析】(1)为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3)根据结论分析改变电压的方法。
    【解答】解:(1)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水果的种类相同、插入电极的深度相同,改变电极之间的距离,所以需要对比1、2、3的实验数据;
    (2)根据1、2、3的数据可知,水果的种类相同、插入电极的深度相同,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测量的电压近似相同,忽略误差,可以认为电压相同,即电压大小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无关;
    根据1、4的数据可知,水果的种类不相同,插入电极的深度和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电压不相同,这表明电压大小与水果的种类有关;
    根据4、5、6的数据可知,水果的种类相同、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插入电极的深度不同,测量的电压近似相同,忽略误差,可以认为电压相同,即电压大小与插入电极的深度无关;
    故结论为:电极材料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距离无关;
    (3)由于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水果的种类有关,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填充剂的成分来改变电压的大小。
    故答案为:(1)1、2、3;(2)电极材料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距离无关;(3)改变化学填充剂的成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什么因素有关,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7.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 1%
    NaCl溶液
    5mL 3%
    NaCl溶液
    5mL 5%
    NaCl溶液
    5mL 7%
    NaCl溶液
    5mL 9%
    NaCl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 5ml清水 。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 3% 。
    (3)因为酶的活性与 温度 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分析】根据对照实验设计原理,酶是一类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分析题意解答。
    【解答】解:(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5ml清水,分别与2、3、4、5、6号形成5组对照。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3%。
    (3)因为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故答案为:(1)5ml清水;
    (2)3%;
    (3)温度。
    【点评】直接考查对各种消化酶的理解认识,熟记各类消化酶的功能是解题关键。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28.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_,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克•升﹣1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1
    A组
    33.6
    0.7
    B组
    38.1
    _____
    (1)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 。
    (2)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0.4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其它条件相同时,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比无氧条件下要快 。
    (4)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保持温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唯一变量是氧的有无,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
    (2)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A组放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分解速率为0.7,B组放在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的分解速率为(44.1﹣38.1)/15=0.4;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比无氧条件下要快;
    (4)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保持温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
    故答案为:(1)各加入5毫升酵母菌葡萄糖液并密封;
    (2)0.4;
    (3)其它条件相同时,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比无氧条件下要快;
    (4)保持温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9.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小明和小丽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越高,反应加快。
    (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 。
    (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 减少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反应生成的硫酸锰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
    【分析】(1)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分析;
    (2)根据实验探究的方法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在不断地降低,所以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不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故填: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
    (2)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减少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锰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填:减少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生成的硫酸锰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点评】本题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实验现象和催化剂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
    30.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Ⅰ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 。
    【分析】该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等量的烟丝中加入不同量的蒸馏水,其浸出液的浓度不同;蒸馏水越多,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低)中的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目的是验证烟草浸出液对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的影响。
    【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其中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的不同,第Ⅰ组加清水的作用是对照。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取平均值,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烟草浸出液浓度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即在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为减少实验的误差、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故答案为:(1)Ⅰ;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3)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及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关试卷

    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一——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这是一份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一——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发现,科学研究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五——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这是一份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五——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共5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乐通过图示实验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四——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这是一份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四——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共4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