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01
    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02
    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1页。

    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试卷
    语  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3.2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 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 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 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 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 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天命惟德”的理念使得周人解决了自己统治的合理性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道德看得比命运更重要。
    B. 人类所做的种种抉择有道德因素的参与,这会改变命运的走向,由此可见《易经》对命运的理解不完全是盲目的。
    C. 尽管孔子认为“仁”是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成为“仁人君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D. 孔子将“道”能否施行与“天命”“天意” 相联系,表明天命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个人努力的作用不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孔子对天命作出了重新解释,在《论语》中它不是政治天命而是个人天命,这也许是理解为何“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础。
    B. 郭店文书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因为《性自命出》中“天”的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
    C. 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
    D. 冯友兰认为,“知命”的人当仁不让地遵行了自己的义务本身就意味着在表象上的成功,这样行事就永远不会失败。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是非穷通皆有定”
    C.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儒家对命、性、仁三者关系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在《论命运》中说:“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归根到底植根于我们神秘的内在,因为所有存在之谜确实最终就在我们自身。”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家这个词
    乔 叶
    一条窄窄的砂石土路从主路上岔开,往右手边的山坡里蜿蜒而去。老原车速更慢,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说:“顺着这条路进去,就是咱原家坟。”
    这块地看着还挺新。我指着砂石路和主路之间的那片夹角空地,问:“平出来没多久吧?”“嗯,得有半年了。打算做停车场的。等将来村子红了,来的车多了,就得停这儿。”老原又感叹,还是乡下天大地大,随便就能整出一块地方。我说可别瞎扯,这可是地,哪有那么随便,地在农村哪是值钱不值钱的事儿;农村人活的就是地,宅基地,耕地,林地,哪儿能离得开地,最能让人较真的也就是地。
    “回——来——啦——”
    循着声,便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前方的一个石墩上坐着,手里握着一根拐杖,戴着一顶黑帽子,穿着一件黑底起红花的中式棉袄,脑后盘着一个圆圆的发髻。暗黄的面皮,很瘦,却像松柏似的,有一股子硬实在里头。
    “哦——回来啦! ”
    老原也大声应,把车速放得很慢,快到老太太跟前时停下,半开车门喊道:“九奶,咱回吧?我捎你啊。”
    老太太眯着眼睛看着他,括号般的皱纹里颤颤巍巍的,兜着点儿笑意,就那么看着老原,直待老原又问了她一遍,她方才摆了摆手,说,一会儿回。老原方才上车继续前行。
    问她是谁,老原说:“没听见我喊嘛,是九奶。”“搁哪儿排的第九?”“张家。”“那么多儿子?”“几支一起排的,显得门户大。”“那跟你们原家不沾啊。”“姓上不沾,另有一路沾法。她是我父亲的干娘,顺下来,可不就是我的干奶奶?这还不算沾?”“嗯,沾,很沾。多大年纪了?”“九十四五吧。”听老原介绍,早年间,九奶可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接生婆,可以说,现如今,周边村里五十岁靠上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她接生的。周边几个村里,没有比她更老的人了。她很年轻时就没了丈夫,一辈子没孩子,一直孤寡到现在。
    老原把车靠边儿停下,点了一支烟说,论起来,这干奶奶比多少人的亲奶奶都亲呢。要不是她,原家早就在村里没了地方。这事儿说来话长。简述起来就是,从他记事时起,父亲每次带他们回来上坟都不进村。他十八岁那年清明节,跟着父亲回来上坟时,九奶在桥头候住了他们,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九奶。那时她好像就已经是这么老了。九奶跷了跷脚尖,伸出手去摸他的脸,被他闪避了过去。然后,九奶对他父亲说:“福久,你得回来把房子修一修。都快塌了。”
    “塌就塌了呗。”
    “宅地基都有人瞄上了,快成别人家的了。”
    “谁想要就给谁呗。
    “要是哪天想回来,就没有了站脚的地方。”
    “不回来了。”
    “人家就会说,村里没原家了。原家没老家了。”
    “就叫他们说去。”
    “你这些话,能叫坟里的先人听?”
    “坟里的先人,也不知道个啥,也听不见个啥。”
    “那你还回来上啥坟哩。”
    老原说,这句话父亲没接住。那天,九奶撂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给你占着地方, 迟早等你回来。”
    我笑着说:“你说你家都放弃了的老宅,你干奶奶还拼命给你们占着,这地是值钱还是不值钱?”老原求饶道:“姑奶奶我错了还不行嘛。”又叹口气道:“老家的事还真是说不清。”
    “然后呢?你父亲就很快回村翻盖老宅了?”“没有。”他说,父亲还是没进村。到底也没进村。可从那以后,他三不五时地就会念叨起九奶的话,像被下了蛊。直到他五年后被查出了晚期肺癌,住院后更像是中了魔,在病床上一遍两遍翻来覆去地叮嘱老原,说他是不中用了,等他死了,老原得回去盯着。老原是长子,得在村里顶门立户。原家的房子不能倒,也不能比谁家的低一砖。咱不能叫门势塌掉。不求比人强,也不能落人后。叫他们知道,咱原家的人都一茬茬长着,原家的香火没有断,原家的日子还长着呢。
    烟灰轻弹,不及落地便被风吹得没了影踪。父亲去世后,老原和两个弟弟送父亲的骨灰回去安葬。他说,也是在刚才那个地方,九奶就在那里等着。我问:“九奶怎么知道的?”“九奶说,梦见了。”九奶说这句话时,泪就噙在眼窝里。老原侧背着我,看不清他的表情。那天,老原他们跟着九奶,捧着父亲的骨灰先回了老宅,让村里人帮忙去打墓。老宅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种着花,种着菜,一看就是一直住人的样子。也不知道怎么了,老原当时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大哭了一场。从那时起,老原的脑子里第一次升腾出了老家的意识,就认下了这个老家。
    重新上车,缓缓前行。我突然想起有一次和报社的同事聊起老家,大家纷争起该怎么定义老家这个概念,一个平日里爱写诗的编辑以读诗的口气吟诵道:“什么是老家? 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在世的老人在那里生活,等着我们回去。去世的老人在那里安息,等着我们回去。”老家啊,就是很老很老的家,老得寸步难行的家,于是,那片土地,那个村庄,那座房子,那些亲人,都只能待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所谓的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啊。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开头写往山坡里蜿蜒而去的一条窄窄的砂石土路,很自然地引出“原家坟”,用笔简洁,且有深深的用意。
    B. 老原父亲在临终时,嘱托“咱不能叫门势塌掉”“原家的香火没有断”,说明老原父亲有很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
    C. 送父亲骨灰归葬老家时,老原“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大哭了一场”,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对老家的真正认可。
    D. 小说结尾写“我”与同事定义“老家”,不仅交代了“我”的身份,而且具有诗化的理性色彩,深化了小说主旨。
    7. 关于文中涉及“地”的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农村,即便是夹角的空地,也能发挥作用,比如可做停车场接待来客。
    B. “随便就能整出一块地方”,老原得意于农村人没有眼光,他有好眼光。
    C. 土地是农村人“最能较真的”,在村民心中,土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D. 乡村的土地“只能待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可见土地是乡民之“根”。
    8. 九奶是“能立起来的形象”。小说是如何塑造九奶这个“能立起来的形象”的?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关于这部作品,乔叶曾说:“乡村蕴藏的其实是一部丰沛丰满的小说。”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①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曰:“虞卿能尽知秦力之所至乎?诚不知秦力之所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诚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楼缓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楼缓之言告。虞卿曰:“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王必勿予。”王曰:“诺。”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逃去。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注】 ① 楼缓:赵人,仕于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B.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C.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D.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诺,在文中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成语“唯唯诺诺”中的“诺”字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B. 爱,文中指怜恤,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意思不同。
    C. 是助秦自攻也,运用了倒装句式,与《屈原列传》中的“举贤以自佐”属于同一类型。
    D. 诚,文中指确实、的确,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诚能见可欲”的“诚”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秦国在攻破赵国城邑长平后,派使者索要城池作为讲和条件,赵王拿不定主张,先后征询楼缓、虞卿的意见。
    B. 赵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秦国一定是会不遗余力攻打赵国的,秦国攻破赵国城池却主动撤兵应该另有原因。
    C. 楼缓告诉赵王,如果不清楚敌人的实力,又不肯舍弃不算大的土地,那么最终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D. 虞卿主动请求去见齐王,商讨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在虞卿回到赵国之前,秦国已经又派使者来到赵国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司马迁曾评价虞卿对事情的判断非常精准(“虞卿料事揣情,何其工也”),请根据本文内容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②前。
    送崔九
    裴 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 ① 接舆: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躬耕为食,佯狂不仕。②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诗首联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凸显山水之美。远山苍翠,极富色彩感染力;流水潺潺,极具音乐流动美。
    B. 王诗颈联将两处景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画趣盎然,体现诗人高超的构图技巧,契合“诗中有画”这一评价。
    C. 王诗尾联巧借接舆和陶渊明两个典故,表明了自己和裴迪与古人的精神相互映照,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
    D. 裴诗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友人既然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语气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
    16. 试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裴迪这一人物形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展现了一幅壮观的金陵江山图。
    (2) 姚鼐《登泰山记》中,表现因气候恶劣而难以攀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其实啸只是一种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啸”兴盛于魏晋,如“________________” ;唐宋时期,文人的吟啸已经不多了,但仍能听到一丝余音,如“________________”。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大勤苦。小时候记得写字,老师冷不防地从你脑后把你抽走的毛笔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有的还会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摇动笔管只觉头重脚轻。这道理是和国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__①__,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__②__了。
    “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 《心经》就有困难。字写得坚挺俊俏,所用大概是尖毫。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最妙者无过于某公之一笔虎,八尺的宣纸,布满了一个虎字,__③__,一气呵成。尤其是那像一根杉木似的笔直得顶天立地煞是吓人的一直竖。据说,这是有特别办法的,法用马弁一名,牵着纸端,在写到那一竖的时候把笔顿好,喊一声“拉”,马弁牵着纸就往后扯,笔直的一竖自然完成。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短语),可以改变语序、标点符号,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不少人会说:“吃粗粮虽然比吃细粮好,但是粗粮究竟没有细粮好吃呀!”营养专家说,白米白面比粗粮容易做,好吃些,但是人们觉得白米白面好吃,有一部分还是由于老的习惯。__①__,觉得好吃不好吃的标准也是可以逐渐改变的。况且,粗粮如果能稍稍加以精制和调和,也可以使它更适合人们的口味。除了粗粮,日常饮食还应增添一些蔬菜、瘦肉、鸡蛋、豆类和油类。在冬季,绿叶菜比较少,可以多吃豆芽和甜薯,这两种食物都含很丰富的维生素C。
    我们知道维生素都是有机酸,它们都很怕碱,所以做饭、做菜都不要加碱,免得维生素受到破坏。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都是容易溶解在水里的,它们又都怕热,__②__,应该先洗后切,切好马上下锅。洗米次数也不要太多,要使这些维生素少受损失。把米和其他食物放在不透气的蒸锅里蒸,不用火焰直接煮,是一个很好的烹饪方法,蒸汽的压力不但能使食物熟得快,__③__。
    2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早在童年时,看到虹我们几个都会脱口而出“美极了”。
    B. 改革开放后,我们都学会了积极主动地放眼看世界。
    C. 当晚,我们来到他书房聊天,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D. 约翰说:“ 在我们国家,驱除病房里的异味,应该用鲜花。”
    22. 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人应当有三种品质。敢于承认: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面对:不惧眼前的困难;敢于担当:勇挑时代重任。
    你更欣赏这三种品质中的哪一种?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试卷(扬州)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D (“认为天命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个人努力的作用不大”,文中无此意)
    2. A (B项,含义不完全一致;C项,这是“知命”的表现;D项,这里的成功是道德层面的成功,不是世俗所说的外表上的成功)
    3. C (A项是强调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B项只强调了人之命运是固定的;D项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这三项不能直接证明材料二观点)
    4. ①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仁是人性的本质。②人只有秉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每点2分,如果答“三者是一个整体”层面,给1分)
    5. ①“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1分)②“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则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1分)③全句是说命运是外在的,不能为人力所左右,但是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2分)
    6. B (“有很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错,老原父亲临终时的嘱托说明他有浓厚的老家情怀)
    7. B (“得意于农村人没有眼光,他有好眼光”错,老原说这句话时的心态是农村地多,找块地不难)
    8. ①运用外貌描写。描写九奶穿中式棉袄、盘圆圆的发髻,面皮像松柏似的,皱纹如括号般等,笔墨简约而传神,一个传统而硬实的农村老太太形象矗立于画面中。②运用侧面描写。九奶一辈子做接生婆、动员老原父亲修老宅、帮助打理原家老宅等,都是通过老原之口表现的,大量的讲述进一步丰富了九奶善良能干的形象。③运用细节描写。如九奶梦见了老原父亲去世,并且在说话时“泪就噙在眼窝里”,这一细节有力刻画了九奶真诚而通透的形象,感人至深。(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其他如“运用语言描写”等合理答案亦可)
    9. ①人物众多:乡村有九奶、老原父亲、老原,还有爱土地的广大村民,他们数量众多、个性鲜明,共同构建了乡村的人情世界;②故事丰富:乡村有接生、排行、宅基地纷争等,全方面地展示了乡村丰富的日常生活;③民俗多样:乡村有认干亲、建房门势不能低、亡人归葬祖坟、村民帮忙打墓等民俗,这些民俗有力培育了乡村的人文底蕴;④情感丰沛:既有对九奶这种人物的赞美,也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有对乡土文化可能受到冲击的担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10. B
    11. D (文中的“诚”指假如。与“诚能见可欲”的“诚”意思相同)
    12. D (不是虞卿主动请求会见齐王)
    13. (1) 假如秦国明年再来攻打大王,大王恐怕要割让赵国内地的城邑去讲和吧?(“令”“得无……乎”“媾”、句意各1分)
    (2) 如今束手听任秦国的摆布,秦兵不受损耗就得到大量土地,这是在使秦国强大而使赵国衰弱啊。(“听”“敝”、使动用法、判断句各1分)
    14. 对楼缓的话是虚饰之辞的准确判断;对割地赂秦后果的合理揣测;对秦国贪得无厌的深刻认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秦军在长平进攻赵军,把赵军打得大败,随即率兵回国。秦王就派使者到赵国索要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赵王还未拿定主意。楼缓刚从秦国前来,赵王和楼缓商量道:“把城割给秦国好呢,还是不割的好?”楼缓推辞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虽然是这样,但是你还是谈谈个人的看法吧。”楼缓说:“如今我刚从秦国来,要是说不割城吧,那不是好办法;要是说割城吧,恐怕大王又认为我是在替秦国说话。所以不敢回答。如果我可以为大王考虑的话,不如给秦国。”赵王说:“好。”
    虞卿听说这件事,入宫拜见赵王,赵王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这是伪装的游说之辞。”赵王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虞卿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疲惫而退兵呢?还是大王认为他们还有力量进攻,只是因为怜恤大王才停止进攻呢?”赵王说:“秦国攻打我们,已经不遗余力了,一定是因为疲惫不堪才撤军的。”虞卿说:“秦国用他们的兵力攻打他们不能攻取的地方,因疲惫而撤军。大王却拿他们用兵力攻不下来的地方去资助他们,这是帮助秦国攻打我们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大王,大王就没有办法自救了。”
    赵王又把虞卿的话告诉楼缓。楼缓说:“虞卿完全了解秦国兵力能打到哪里吗?如果他不知道秦军能打到哪里,这点弹丸之地又不肯给,假如秦国明年再来攻打大王,大王恐怕要割让赵国内地的城邑去讲和吧?”赵王说:“假如听了你的意见割地,你能保证明年秦国不再来攻打我们吗?”楼缓说:“这不是我敢担保的事情。”
    赵王又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说:“明年秦国再要求割地,大王准备给它吗?如果不给,就会前功尽弃而挑起秦国进攻的祸端;如果给它,那么却没有土地供给了。如今束手听任秦国的摆布,秦兵不受损耗就得到大量土地,这是在使秦国强大而使赵国衰弱啊。以更加强大的秦国,来宰割愈加弱小的赵国,秦国侵夺赵国的计谋一定不会停止了。再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没有一点礼仪之心。它的欲求没有止境,可是大王的土地有限。把有限的土地割让给贪欲没有尽头的秦国,那形势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赵国灭亡了。大王一定不要割地给秦。”赵王说:“好。”于是派虞卿到东方去见齐王,和他商量对付秦国的策略。
    虞卿还没有从齐国返回,秦国派来的使者就已到了赵国。楼缓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忙逃走了。
    15. D (“蕴含深刻的哲理”错,应是蕴含着浓郁的朋友情谊)
    16. ①个性狂放:从“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可见;②热爱自然(厌恶世俗):从“归山深浅去,须尽沟壑美”可见;③关心朋友:从裴迪对朋友的劝勉可以看出。
    17. (1)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2) 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3) 登东皋以长啸 扣舷独啸/弹琴复长啸/何妨吟啸且徐行/仰天长啸……
    18. ①身轻如燕 ②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一挥而就) ③气势磅礴(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9. 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地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你)是要受处罚的。(每处1分)
    20. 尤其是那一直竖,顶天立地的笔直,一根杉木似的,煞是吓人。(每句1分)
    21. B (文中画线处的“我们”和B项均为泛指,A、C、D项均为特指)
    22. ①这种习惯可以逐渐改变 ②所以不要用热水洗菜 ③而且也能够保存食物的营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3. 略







    相关试卷

    语文-2022-2023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考试版): 这是一份语文-2022-2023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考试版),共12页。

    2023南京、盐城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南京、盐城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1页。

    2023南通等五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南通等五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0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扬州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