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1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2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同步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2《六国论》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选文(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取材于苏洵《六国论》,有删节)
    选文(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节,固已见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夫横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与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猲【1】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取材于《战国策》,有删节)
    注:【1】猲:恐吓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B.始速祸焉                    速:招致
    C.诚不得已                    诚:实在
    D.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            窃:私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吾与点也
    B.至丹以荆卿为计                董之以严刑
    C.当与秦相较                    不待两军相当
    D.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        吾其还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苏秦从燕之赵                    杳不知其所之也
    C.立为天子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D.内度其士卒之众寡                度义而后动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洎牧以谗诛
    A.斯用兵之效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戍卒叫,函谷举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分析问题见解深刻,切中要害。选文(一)中认为贿赂秦国,实际上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助长了敌人的侵略野心。
    B.苏洵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选文(一)中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加以分析论证。
    C.苏洵论说语言生动形象。如选文(一)中用“如弃草芥”形容诸侯割让土地毫不在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苏秦游说很注意演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选文(二)指出尧、舜、汤、武是在成就功业之后才获得治国安邦正道的。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2)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
    7.在两段选文中,苏洵和苏秦都认为六国有可能打败秦国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有删减)
    (三)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四)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奥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泰,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奉无强大之名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仪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事
    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韩国、魏国阻挡在秦国(向东进攻)的要道上,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国家
    B.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秦国)没有对韩魏两国的顾虑,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
    C.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就能够在秦与韩魏之间保全自己的国家
    D.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10.选出下列对课文《六国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的过程中,作者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人们在分析战争成败时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运用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秦之得、诸侯之失,祖父之艰难、子孙之不甚惜,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
    C.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期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的论点。
    D.第三段总结齐国、燕国、赵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并假设这三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他们三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就不能被轻易判定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忠,固不在战矣。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2.①苏洵、苏辙、杜牧认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②六国灭亡的原因还可能与秦国实力大增有关。请结合《谏逐客书》分析秦国实力大增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15.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可谓智力孤危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6.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B.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C.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D.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避席,古代交往礼节,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座席(古人席地而坐)而伏于地。
    C.足下,对对方的称呼。一般用于上称下或同辈相称,含有瞧不起的意思。
    D.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鞫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鞫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21.田光为何自刎而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太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秦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夫韩、 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有删减)
    (三)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四)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仪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事
    2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韩国、魏国阻挡在秦国(向东进攻)的要道上,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国家
    B.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秦国)没有对韩魏两国的顾虑,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
    C.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就能够在秦与韩魏之间保全自己的国家
    D.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24.选出下列对课文《六国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的过程中,作者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人们在分析战争成败时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运用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秦之得、诸侯之失,祖父之艰难、子孙之不甚惜,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
    C.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期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的论点。
    D.第三段总结齐国、燕国、赵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并假设这三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他们三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就不能被轻易判定了。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6.①苏洵、苏辙、杜牧认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②六国灭亡的原因还可能与秦国实力大增有关。请结合《谏逐客书》内容分析秦国实力大增的原因。
    二、语言表达
    27.判断句式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文:( )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译文:( )
    (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 )
    (4)赵尝五战于秦( )译文:( )
    (5)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 译文:( )
    (6)苟以天下之大( )译文:( )
    28.通假字: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暴霜露( )
    (2)暴秦之欲无厌( )
    29.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古义(语境义)。
    (1)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即父亲的父亲
    (3)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之后
    (4)至于颠覆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
    (5)率赂秦耶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率领;不慎重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表示又一次
    30.三苏:
    因________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________”,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31.词类活用: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2)理固宜然( )
    (3)以地事秦( )
    32.重点虚词

    (1)不赂者以赂者丧( )
    (2)秦以攻取之外( )
    (3)以有尺寸之地( )
    (4)举以予人( )
    (5)以地事秦( )
    (6)洎牧以馋诛( )
    (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8)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2)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 )
    (3)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 )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烛之武退秦师》)( )
    (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 )
    33.翻译: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4.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35.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不能独完 ⑤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③
    3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为轮,其曲中规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故为之文以志
    D.而秦兵又至矣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7.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确定
    C.胜负之数  数:次数
    D.始速祸焉  速:招致
    38.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  不敢言而敢怒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夫大国,难测也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选自《嘉祐集笺注》,作者字明允,他人号之老泉。
    B.《六国论》总结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讽喻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C.《六国论》和《过秦论》一样都是史论。史论是作者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某一史料进行研究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文体。
    D.《六国论》语言颇具特色,句子长短相间,句式丰富多彩;论证语言有正面说,有反面说,有直接说,有隐含说,相映成趣。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D    
    6.(1)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2)现在各国将要被秦国灭亡,却面朝西方共同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    
    7.苏洵和苏秦认为六国必须要合纵抗秦,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举六国之力以抗强秦。
    8.C    9.B    10.D    
    11.(1)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2)(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12.(1)苏洵的观点: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争相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苏辙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便不会至于此地。
    杜牧的观点:六国荒淫奢靡,不能爱民。
    (2)秦国实力大增的原因是:充分地利用了各国的人力和物力。
    13.A    14.B    15.B    16.D 17.A    18.C    19.B    
    20.(1)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
    (2)如果真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    
    21.因为对太子的承诺,谈论的国家大事不能泄露。
    22.C    23.B    24.D    
    25.(1)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2)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26.(1)苏洵的观点: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争相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苏辙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便不会至于此地。
    杜牧的观点:六国荒淫奢靡,不能爱民。
    (2)秦国实力大增的原因是:充分地利用了各国的人力和物力。

    27. 判断句。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判断句。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     被动句。     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介宾短语后置句。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被动句。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定语后置句。     如果凭借偌大国家。
    28. “暴”通“曝” 冒着     “厌”通“餍” 满足
    29. 古义:那实际上     祖辈父辈     这样以后     到了……的地步     一概,全都     两次
    30. 苏洵     苏轼     苏辙     老苏
    31. 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     名词作状语        按道理     名词作动词        侍奉
    32. 因为     凭借或者用     连词,相当于“而”     把     用     因为     用     凭借     <连>况且,表递进关系     <副>将要;将近     <副>暂且;姑且     <副>尚;尚且     <连>而且;况且;并且。表示递进关系。     <连>即使;即或。表示假设关系、让步关系。     <连>表并列
    33.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34.A 35.B 36.D 37.C 38.D 39.A

    相关试卷

    语文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优秀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六国论 教案,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非选择类,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后复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