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01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02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17题详解,18题详解,专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索引
    考点01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考点02 内力作用与地形形态
    考点03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微专题01 板块构造理论
    微专题02 地质剖面图
    微专题03 流水作用与地貌
    微专题04 风力作用与地貌
    微专题05 冰川作用与地貌
    微专题06 海浪作用与地貌
    考点01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高考解密】 在近几年的浙江高考地理题中,本专题的命题数量较少,重点往往主要集中在岩石的类型、特点和成因、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等知识点上,本专题要求关注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岩石,要求的重点却落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上,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这就要求学会阅读和理解已有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还要能够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另外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了解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还要掌握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真题探究】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图中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答案】5.B 6.A
    【解析】
    5.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故选B。
    6.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
    【点睛】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生物死亡之后的遗体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后来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由于遗体是被沉积物掩埋,所以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核心精要】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矿产: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被人们利用就是矿产。
    岩石: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岩石。
    矿床:矿产富集的地段叫矿床。
    地壳中的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矿石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总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矿物。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并且能被人们利用就是矿产。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岩石。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大理岩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各类岩石的特点:
    二、地壳物质循环: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地面岩石嶙峋,广泛发育溶洞、石林等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板块边界甲的类型及其对应的宏观地形分别是( )
    A.生长边界--海岭B.生长边界--海岸山脉C.消亡边界--洋中脊D.消亡边界--褶皱山脉
    2.喀斯特高原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成因是( )
    A.花岗岩--岩浆侵入B.玄武岩--岩浆喷发C.石灰岩--沉积作用D.大理岩--沉积作用
    【答案】1.D 2.C
    【解析】1.海岭又称海脊,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大洋中脊,处在生长边界,AC错误;海岸山脉或者褶皱山脉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下方形成的隆起或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处在消亡边界,B错误,D正确。故选D。
    2.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石灰岩为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C正确;花岗岩与玄武岩为岩浆岩,不易被流水溶蚀,AB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受变质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C。
    【点睛】五种外力作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搬运作用中搬运的物质是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产物,所以它承上与风化、侵蚀作用相连;搬运途中由于搬运动力速度降低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质逐渐沉积,沉积物不断累积,形成沉积岩。
    考点02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解密】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越来越大,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综合试题很少,难度系数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浙江高考地理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该考点是高频考点,主要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事件、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分析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自然现象等。
    【真题探究】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11、12题图
    1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
    1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1.D 12.C
    【解析】
    11.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故D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
    12.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综合起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发生,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 生长边界海岭 B. 消亡边界海沟 C. 消亡边界海岭D. 生长边界海沟
    5. 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4. A 5. D
    【解析】
    读图,根据马尔代夫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两板块拉伸,易形成海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由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破坏对低地岛国的影响不大,①错误,AC错误。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球性的问题,②错误,B错误。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上升,全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低地岛国被淹没,③④正确,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溪流( )
    A. 流向为自南向北B. 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 晚于白垩纪形成D. 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18. 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18题详解】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正确,C错误。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错误。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点睛】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 )
    A.海沟B.海岭C.海盆D.裂谷
    【答案】5.A
    【分析】5.独特可知,图中板块边界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以下,海底形成很深的海沟。故选A。
    【核心精要】
    一、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岩石圈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含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南北二岛)、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以海沟(碰撞,消亡边界)或海岭(张裂,生长边界)为分界线。赤道穿过全球六大板块。
    2、特征: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3、塑造地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高大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都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海岸山脉、岛弧,如东亚岛弧(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板块张裂—裂谷和海洋,如大西洋(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红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4、变化趋势:消亡边界--面积会缩小(如地中海、太平洋),海拔会升高(如青藏高原);生长边界—面积会增大(如红海、大西洋)。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2、常见的地质构造:
    (1)褶皱—分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和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2)断层—分为地垒(两侧断裂下降,中间抬升的部位)和地堑(两侧断裂上升,中间下沉的部位)。
    3、特征:背斜岩石中间老、两翼新,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向斜岩石中间新、两翼老,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易沉积形成山地。地垒形成块状山地,如泰山、庐山、华山等。地堑形成谷地或盆地,如渭河谷地(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等。
    4、应用: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存构造(油气密度小于水)和隧道施工构造(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安全稳定,工程难度小,防止积水);向斜是地下水的储藏构造(水的密度大于油气,向低处汇集);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构造(下渗量大,漏水,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3.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为( )
    A.B.C.D.
    4.下列地质作用与图中板块运动能量相同的有( )
    ①岩浆活动②风化作用③风力作用④变质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3.A 4.D
    【解析】3.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地势较低,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在消亡边界隆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排除BCD,选A。
    4.板块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四个选项中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属于内力作用。所以①④正确;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②③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考点03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解密】
    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真题探究】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
    A.B.
    C.D.
    【答案】1.B
    【解析】
    1.据材料,图中拍摄的是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观察4幅图片可知,①是新月形沙丘地貌,②是宽广的谷地,谷中可见大小不一的石块,可推断为冰川槽谷, ③是石林地貌 ④是雅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4. 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角峰,刃脊,是冰川侵蚀地貌;②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③是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④是岩石裂隙,风化作用形成的。因此②④正确,①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D. 流水沉积
    【答案】1.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黄土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错误。故选B。
    【核心精要】
    一、外力作用的表现
    1、风化作用:岩石破碎形成碎屑物,即风化壳,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2、侵蚀作用:分为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雅丹地貌,如戈壁、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流水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如河流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瀑布、喀斯特地貌等)、冰川侵蚀(高山高纬地区,如冰斗、角峰、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加拿大的湖泊、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湖泊等)。
    3、沉积作用:分为冰川沉积(颗粒不分粗细,杂乱无章)、流水沉积(上粗下细,出山口的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平原)、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层)。
    二、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三、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变式演练】
    (2021·浙江·模拟预测)峰林是指在基岩上发育形成的聚峰成林的景观。湖南是我国峰林景观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喀斯特峰林、花岗岩峰林、丹霞峰林以及石英砂岩峰林,应有尽有,精彩纷呈。下图为宁远县九嶷山南部“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湖南省集齐多种峰林地貌的主要条件是( )
    ①不同岩层齐备,且均达相当厚度②岩层水平节理裂隙发育③岩层垂直节理裂隙发育④气候湿润,地表水流充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推测“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剥蚀一流水差异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差异侵蚀—外力剥蚀
    C.地壳抬升—外力剥蚀一流水差异侵蚀—岩浆喷出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剥蚀一流水差异侵蚀
    【答案】5.C 6.D
    【解析】5.由材料可知,各类峰林的地貌发育形成得益于各类岩层齐备,且厚度较大,①符合;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有利于形成峰林形态,③符合②错误;湖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地表径流丰富,有利于侵蚀形成峰林,④符合。故①③④正确,答案选C。
    6.由图,花岗岩峰林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地下形成,A、C错;后由于地壳抬升,岩层上覆物质被剥蚀后,岩石出露地表,在流水侵蚀下,难以被侵蚀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峰林,B错,D对。故答案选D。
    【点睛】岩浆岩包括两大类:侵入岩如花岗岩,致密坚固;喷出岩如玄武岩,具有气孔构造。
    微专题01 板块构造理论
    【专题讲解】
    1、板块边界的判读
    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玛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其他边界为生长边界。
    2、 六大板块的常考区域
    东非大裂谷、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冰岛的火山: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
    喜玛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发生板块碰撞。
    青藏高原: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
    大西洋: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
    安第斯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3、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1)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如青藏高原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隆起形成的。
    (2)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
    (3)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变式演练】
    (2022·浙江绍兴·二模)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巨大云团冲至近20千米高空,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汤加多火山爆发的原因是地处(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8.此次火山喷发,短期内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有( )
    ①通讯联络不畅②掩埋农田,粮食减产③水质型水短缺④发生海啸,威胁生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7.B 8.B
    【解析】7.考查区域位置的判断,结合图中经纬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判断,汤加多火山爆发的位置位于20°S,180°经线附近,且位于澳大利亚的东部海洋以及新西兰北部的海洋地区,根据全球板块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 该区域位于该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地区,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频发,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考查火山频发短期内对居民产生的影响,火山喷发会破坏岛上的生产生活设施,比如导致短期内通讯的中断,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以及气体等,会污染水源,导致短期内水质型水短缺,①③正确;火山喷发,掩埋农田,导致一段时间内田地无法耕种,属于长期的影响,而火山喷发引发海啸,威胁人民的生命属于瞬间的影响,不属于短期内的影响,因此②④错误,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微专题02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专题讲解】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①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上图中沉积岩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Ⅱ。
    ②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Ⅰ和沉积岩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其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
    ①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皱或断层。
    ②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如上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断层谷、陡崖等。
    (3)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①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
    ③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上图甲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Ⅰ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⑤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
    【变式演练】
    (2021·浙江·海亮高级中学模拟预测)读下图某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区域发生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火山喷发→断裂作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B.断裂作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C.沉积作用→断裂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D.沉积作用→侵蚀作用→火山喷发→沉积作用→断裂作用
    10.下列关于甲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含有化石B.有片理结构C.多气孔D.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
    【答案】9.C 10.C
    【解析】9.图示区域中玄武岩切穿了所有岩层,所以火山喷发最晚发生,断层切穿了灰岩层、页岩层、粉砂岩层,说明断层在灰岩层、页岩层、粉砂岩层形成之后,灰岩层、页岩层、粉砂岩层都是沉积岩,所以最先是沉积作用形成各类沉积岩,然后是断裂作用,在粉砂岩上方有个侵蚀面,说明断裂之后有侵蚀作用,再沉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是火山喷发形成玄武岩。故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应为沉积作用→断裂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
    10.甲处岩石是玄武岩,是喷出岩,表面常有气孔,C选项正确。化石在沉积岩中,并不在岩浆岩中,A选项错误。片理结构是变质岩的构造,B选项错误。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在没有发生地层倒转的前提下,岩层的形成顺序,一般遵循以下规则:①下老上新(沉积岩):下面的岩层老,上面的岩层新;②先形成后侵入:侵入岩会切断原有的岩层,原有岩层老,侵入岩新;③先形成后断裂:断裂会切断原有的岩层,原有岩层老,断层新。
    微专题03 流水作用与地貌
    【专题讲解】
    1.水蚀作用
    2.流水侵蚀地貌
    (1)峡谷(V字形河谷):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字形。
    (2)河床:河谷中被水流常年或季节淹没的部分。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3)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是流水堆积地貌。
    (4)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3、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常见喀斯特地貌及景观特点
    4.流水沉积作用
    (1)含义: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会发生机械沉积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
    (2)特点
    ①河流可挟带的碎屑颗粒粗细与河流流速呈正相关关系。
    ②河流流速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物逐渐变细。
    ③在构造沉降区,河流可形成冲积平原。
    5.流水堆积地貌
    (1)冲积扇: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
    (2)洪积扇: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3)沙洲和冲积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
    (4)三角洲:河流挟带较多的泥沙入海时,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而成。
    (5)江心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变式演练】
    (2022·浙江·模拟预测)沿北纬30°自东向西集中分布着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下图)。在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形成各种景观,称钙华景观。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区域内排成了一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喀斯特地貌自西向东演化分布的规律是( )
    A.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B.平原—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
    C.溶蚀山地—孤峰—峰林峰丛—平原D.平原—峰林峰丛—孤峰—溶蚀山地
    12.造就青藏高原东缘钙华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和堆积B.流水溶蚀和堆积C.风力侵蚀和堆积D.海浪侵蚀和堆积
    【答案】11.A 12.B
    【分析】11.图中自西向东受流水溶蚀作用的时间长、强度大,地势逐渐降低,依次分布为溶蚀山地、峰林峰丛、孤峰、平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本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地质作用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下的钙华地貌景观。钙华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流水溶蚀、流水堆积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可溶性是指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这种物质在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之后会形成碳酸氢钙,后者能够溶解于水,这就使岩石逐渐被水溶蚀,形成形态各异的溶洞与地表地貌。喀斯特地貌大多数是流水侵蚀和流水化学溶蚀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石笋、钟乳石、钙化华池等景观是含有可溶性岩石的流水沉积的结果。
    微专题04 风力作用与地貌
    【专题讲解】
    1.风蚀作用
    (1)含义:指风力对地表岩土的破坏作用。
    (2)类型
    ①吹蚀作用:指地表的松散沙粒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在气流作用下被吹扬。
    ②磨蚀作用:指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在运动过程中,沙粒对地表物体进行撞击和摩擦,或者在岩石裂隙和凹坑内进行旋磨。
    2.风蚀地貌
    (1)概念: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2)主要类型: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壁龛、风蚀残丘、风蚀沟槽等。
    3.风积作用
    (1)含义:指风所搬运的沙粒由于条件改变而发生堆积。
    (2)过程:在风沙搬运的过程中,当风力变弱,或遇到障碍物,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会对风沙流产生影响,导致沙粒从气流中跌落堆积,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沙丘。
    4.风积地貌——沙丘
    (1)概念: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2)形成不同形态的影响因素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植被沙源
    (3)新月形沙丘——最基本的形态
    【变式演练】
    (2022·浙江金华·模拟预测)在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分布有全世界唯一的形似羽毛状的沙丘。读新月形沙丘发展为羽毛状沙丘演变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当地的盛行风为( )
    A.西南风和东风B.东北风和西北风C.东北风和东风D.西北风和东风
    14.除新月形沙丘演变模式外,羽毛状沙丘的形成机制还有可能是( )
    A.在西南-东北方向上地壳不断抬升B.盛行风向突变,西北风变为东风
    C.受局部地貌影响,流沙覆盖其上D.沙源供应不充分,双翼发育不足
    【答案】13.C 14.C
    【解析】13.新月形沙丘缓坡朝向的是迎风坡,由图可知其缓坡主要面向偏东和偏东北方向,所以判断当地盛行风是东风或东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新月形沙丘主要是外力作用,地壳抬升是内力作用,A错误。原本此处盛行风主要是偏东风,并且缓坡朝向没有发生改变,判断盛行风没有发生突变,B错误。如果遇到阻碍,局部地区风力受到阻挡,风速降低,沙子沉积,从而覆盖形成,C正确。由图可知,两侧特别是北侧沙丘很宽厚,D错误。故选C。
    【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微专题05 冰川作用与地貌
    【专题讲解】
    1.冰川
    (1)概念: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2)类型
    (3)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2.冰川地貌
    (1)概念及其类型: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常见的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2)现代冰川地貌
    ①分布: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②典型地貌:冰蚀湖、峡湾等。
    ③作用:研究环境演变的依据。
    【变式演练】
    (2021·浙江·高三期中)海洋性冰川是海洋性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冰川。这类冰川的冰温较高、活动性强,冰舌常能伸延到山地海拔较低的森林带内(如下图),形成冰川与森林交错共生的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5.山地上冰川与森林交错共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B.降水多C.坡度小D.海拔低
    16.我国最有可能存在海洋性冰川的地区是( )
    A.东南丘陵B.吉林长白山C.甘肃祁连山D.西南横断山脉
    【答案】15.B 16.D
    【分析】15.根据材料海洋性冰川是海洋性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冰川,海洋性冰川易形成山地上冰川与森林交错共生,所以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6.东南丘陵纬度较低,海拔较低不可能有冰川,A错误;吉林长白山也没在冰川分布,B错误;甘肃祁连山,地处内陆,形成的大陆性冰川,C错误;西南横断山脉海拔高,降水丰富,可能发育有海洋性冰川,D正确。所以选D。
    【点睛】海洋性冰川是海洋性气候条件影响下发育的冰川,它的主要标志是冰川恒温层海洋性冰川海洋性冰川 的温度接近零度或压力融点。这类冰川的冰温较高,故又称为"温性"冰川。由于气候湿润、降雪量大与负温较高而雪线较低,海洋性冰川的收入多支出也多,活动性强,冰舌常能伸延到海拔较低的森林带内,形成冰川与森林交错共生的奇观。欧洲的阿尔卑斯、我国的西藏东南部与横断山系的冰川,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
    微专题06 海浪作用与地貌
    【专题讲解】
    1.海岸带: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
    2.海岸地貌: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3.主要类型
    (1)海蚀地貌
    ①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②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③海蚀柱: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的。
    (2)海积地貌: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各种地貌,包括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变式演练】
    (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河北昌黎县海岸有一条狭窄的、由不规则沙丘与洼地组成的沙丘带,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下图是沙丘带位置图和沙丘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7.促使昌黎海岸沙丘带形成的风向是( )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北风
    18.昌黎县利用海岸沙丘带发展旅游,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B.海水污染程度加剧C.海洋生物多样性破坏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答案】17.B 18.A
    【分析】17.由图可知,河北昌黎县海岸附近没有河流,因此海岸沙丘的物质不可能来自河流沉积,离西北沙源地远,也不可能是内陆风沙吹来的物质,因此海岸沙漠的来源是海滩沉积物(风化或海水搬运),随着潮汐变化,海岸沉积物出露水面,容易被风力侵蚀、搬运。由于昌黎沙丘位于渤海西岸,且东侧形成缓坡,因此把沙子搬运而来的风向为偏东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由于沙丘面积较小,容纳旅游人群能力有限。利用海岸沙丘发展旅游业,势必对沙丘周边的土地植被会产生践踏、破坏,导致沙丘扩散,土地荒漠化加剧,A正确。利用沙丘旅游,对海水影响较小,BC错误,海岸沙丘远离城市,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核心考点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分布
    命题预测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沉积岩中的化石
    1.以循环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圈类型与特征。
    2.以景观图、剖面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以景观图、剖面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某地地质构造类型、构造地貌及其成因。
    4.根据不同区域地质作用的差异,分析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地壳物质循环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沉积岩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岩石类型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板块构造和海底地形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构造地貌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海底地形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断层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底地形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河谷成因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地貌的判读
    (2021月1月浙江高考真题)地貌的判读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黄土高原的地貌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谷地的成因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河谷成因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岸地貌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湖盆地貌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类型
    含义
    对地貌的影响
    下切
    侵蚀
    指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
    加深河床或沟床,在山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
    溯源
    侵蚀
    指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
    使沟谷或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
    侧向
    侵蚀
    指受横向环流的作用,弯曲河段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而崩塌后退,形成陡峻的河岸。同时,凸岸堆积,导致河流侧向发展
    在山区,河流侧向发展可使河谷不断展宽。在平原地区,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河床发生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名称
    形成或景观特点
    溶沟
    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
    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峰林
    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孤峰
    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溶斗
    ①又称喀斯特漏斗,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②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不足百米,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千米;
    ③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易被堵塞而积水成池
    溶洞
    富含CO2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的,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钙华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
    划分依据
    类型
    分布
    按冰川的
    形态和规模
    大陆冰川
    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
    山岳冰川
    发育在高山上,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相关教案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10工业专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10工业专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专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9农业专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9农业专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专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6地域分异规律(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6地域分异规律(Word版附解析),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专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2地质作用规律(Word版附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