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3 期末考试模拟(一) (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3 期末考试模拟(一)(解析版).docx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01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02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03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01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02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文件包含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3期末考试模拟一解析版docx、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3期末考试模拟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7年级上册期末培优冲刺 13 期末考试模拟(一)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2分)
    1.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⑥                                C. ②④                                D. 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①用酒精灯的正确加热方法就是外焰加热,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会使试管炸裂;
    ②如果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由于水和玻璃的性质差异,此时试管会受热不均,从而使试管炸裂;
    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此时液体可能会产生飞溅,但不会使试管炸裂;
    ⑤在集中加热液体时,要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使试管里的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伤人 ,所以加热时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不会使试管炸裂;
    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故②③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2017七上·鄞州月考)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为(    )
    A. 0.8秒                                  B. 0.08秒                                  C. 0.6秒                                  D. 1.33秒
    【答案】 A
    【解析】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脉搏每分钟75次可知心脏1分钟也跳动75次,跳动一次所用时间= 60秒75次  =0.8秒,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图1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D
    【解析】据分析可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象来看,视野中出现了很多气泡,这是在盖盖玻片时产生失误造成的.故选:D
    4.(2020七上·滨江期中)如图所示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属于原生植物
    B. 草展虫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 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D. 草履虫属于高等生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答案】 B
    【解析】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能把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口沟进入体内,B符合题意;
    C、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不属于高等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 漏斗                                  B. 烧杯                                  C. 酒精灯                                  D. 玻璃棒
    【答案】 C
    【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组成.
    A、过滤时需用漏斗制作过滤器,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
    B、过滤时需用烧杯盛放液体,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
    C、过滤时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酒精灯,故选项正确.
    D、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该仪器过滤时需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
    6.(2021七下·拱墅开学考)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枇杷属于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    )
    A. 白果与枇杷的甜度            B. 叶的形状            C.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D. 白果与枇杷的颜色
    【答案】 C
    【解析】银杏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枇杷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如果用下图表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所示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B




    C
    植物体
    植物器官
    植物组织
    细胞
    D
    人体系统
    器官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解析】由图可知,1包含2、3、4;2包含3、4;3包含4;
    A、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
    B、门包含纲;故B错误;
    C、植物体包含器官、组织、细胞;器官包含组织、细胞;组织包含细胞;故C正确;
    D、上皮组织与肌肉组织是并列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干燥的热天在地面上洒水我们会感觉凉快,这主要是因为水分( )
    A. 升华 吸热                          B. 熔化 放热                          C. 蒸发 吸热                          D. 液化 放热
    【答案】 C
    【解析】干燥的热天在地面上洒水我们会感觉凉快,这主要是因为水分蒸发成水蒸气,蒸发的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能说明木炭跟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
    A. 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                                B. 发出明亮的白光
    C. 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集气瓶变热
    【答案】 C
    【解析】A、木炭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只说明木炭有剩余;故选项错误;
    B、发出明亮的白光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
    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正确;
    D、集气瓶变热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10.武文杰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待区分的生物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类别1
    青蛙、大雁、野兔
    类别2
    蝗虫、蚯蚓、蜘蛛
    A. 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答案】 C
    【解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表格中的类群1:青蛙、大雁、野兔,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类群2:蝗虫、蚯蚓、蜘蛛,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故答案为:C。
    11.测定小金属块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小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③将小金属块放在天平方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⑤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A. ②①④⑤③                       B. ④③⑤①②                       C. ⑤①③②④                       D. ④⑤③②①
    【答案】 D
    【解析】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调节好天平,用其测出固体的质量m,再在量筒中倒入适量(适量的含义是:没放入金属块前水的液面超过最小刻度值,放入金属块后液面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水,读出体积为V1 , 再将金属块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液面刻度为V2 , 金属块体积V=V1-V2 , 密度 ;故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③②①。故选D。
    12.(2020·平阳模拟)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为了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他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 向左下角移动装片,使物像处在视野中央           B.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C.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答案】 A
    【解析】如图从视野“甲”可看到细胞的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直接换用高倍镜的情况下是找不到细胞的B选项错误。只有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用高倍镜才能在视野中看到放大的细胞的像。所以他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向左下角移动装片,使物像处在视野中央,A选项正确,C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这是换用高倍镜后看到模糊像后的操作,C错误。D 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这是换用高倍镜后的操作,D错误。故选A
    13.(2020七上·杭州期末)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小应总结了下列几条,其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乘船出海,会看到港口的灯塔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②如果在山上遭遇石流,应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上跑。
    ③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来。
    ④日本多地震是因为该地区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导致。
    ⑤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⑥⑦                         C. ①②③④⑥⑦                         D. ①②③⑦
    【答案】 D
    【解析】①如果乘船出海,会看到港口的灯塔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海洋是一个曲面,所以灯塔会从下往上一次消失;故正确;
    ②如果在山上遭遇石流,应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上跑,泥石流的破坏力巨大,朝泥石流垂直方向的高处逃生是正确的;故正确;
    ③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来,大理岩是一种变质岩,是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故正确;
    ④日本多地震是因为该地区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导致,地震是由板块的运动导致的,是内力作用,故错误;
    ⑤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全球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故错误;
    ⑥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板块是漂浮在软流层上;故错误;
    ⑦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故答案为:D。
    14.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设计合理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B. 探究结果需要反复实验验证
    C. 探究内容必须是大家发现并提出的问题               D. 实验探究式唯一的有效途径
    【答案】 B
    【解析】A、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A错误;
    B、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探究结果需要反复实验论证,B正确;
    C、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可以是研究者自己发现并提出的,也可以是别人或前人提出的,C错误;
    D、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D错误.故选:B.
    15.(2020七上·杭州期末)小应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 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B. A处比B处海拔高  C. E处是山脊   D. 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答案】 A
    【解析】A、由图可知,CB的等高线比DB的等高线密集,因此CB的坡度比DB的坡度陡;故A正确;
    B、A处位于海拔300米等高线内,而B处位于350米等高线内,因此B处海拔比A高;故B错误;
    C、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是山谷;故C错误;
    D、由BD的等高线数据可知,BD的相对高度是100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里约奥运奖牌的制作过程有以下几个重要步骤,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手工制作金属模具        B. 模具扫描输入电脑制作        C. 显微镜下仔细检查        D. 铸造厂电镀合成
    【答案】 D
    【解析】A、手工制作金属模具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模具扫描输入电脑制作,只是将其扫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只是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铸造厂电镀合成,是将其电镀其它金属,合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17.(2019八上·宁波期中)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 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都为10kg时,甲的体积为2m3 , 乙的体积为8m3 , 因此乙的体积大,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都为4m3时,甲的质量为20kg,乙的质量为5kg,因此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
    甲的密度为:ρ甲=m甲V甲=20kg4m3=5kg/m3 , 乙的密度为ρ乙=m乙V乙=8kg4m3=2kg/m3 , 那么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8kg/m3:2kg/m3=4:1 , 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18.(2020七上·台州期末)冬天早晨,爸爸送小柯上学。开了一段路后,小柯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发雾变模糊;爸爸开启除雾装置,一会就变得清晰了。关于以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车内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挡风玻璃变得模糊,是车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启动车外的雨刮器可以除雾
    D. 除雾装置加速了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
    【答案】 D
    【解析】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温度很低,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放热而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水雾,故A、B错误;
    水雾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侧,而雨刮器在玻璃的外侧,故C错误;
    开启除雾装置后,玻璃上的小水珠吸热从液体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而消失,故D正确。 故选D。
    19.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所示),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生长                                     B. 分裂                                    C. 分化                                     D. 分类
    【答案】 C
    【解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故选:C
    20.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现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 , 已知ρ1>ρ2。现在,向两容器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且都倒满。倒入方法: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设此时A容器的总质量为mA , B容器的总质量为mB , 则mA、mB的关系为(  )

    A. mA=mB                      B. mA>mB                      C. mA<mB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A容器中倒入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混合液的密度ρA=mAV=mAmA2ρ1+mA2ρ2=2ρ1ρ2ρ1+ρ2;B容器中倒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混合液的密度ρB=mBV=ρ1×v2+ρ2×v2v=12(ρ1+ρ2);
    ρA-ρB=4ρ1ρ2-(ρ1+ρ2)22(ρ1+ρ2)=-(ρ1-ρ2)22(ρ1+ρ2)<0 , 所以ρA<ρB;,因为两容器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可知:mA 21.(2020七上·杭州期末)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突遇渔船机械故障。某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事发地点营救。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 D
    【解析】某渔政船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 (10°N,117°E)附近海域救援,(20°N,110°E)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10°N,117°E)在北半球、东半球,以渔政船为坐标,事故发生地在其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D。
    22.对如图所示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
    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因为雪汽化为水蒸气
    C. 刚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放出了热
    D. 天冷时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
    【答案】 A
    【解析】A、冰袋降温是让冰熔化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正确.
    B、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固态的雪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错误.
    C、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错误.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错误.故选A.
    23.(2021七上·柯桥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平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解析】A.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时,示数偏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木尺受潮膨胀,则长度标准变大,根据“测量值=真实值长度标准”可知,测出物体的长度偏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沸水的温度为100℃,外界气温远远小于沸水的温度,因此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头发没有绕紧,那么测量值包括空隙的长度,即测量结果会偏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4.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   )
    A. 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B. 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
    C. 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 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答案】 D
    【解析】固体的分子是运动最缓慢的,它们之间要发生扩散现象时间是很长的,故此题选D。
    该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由于固体的分子运动得缓慢,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扩散现象,因此它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在一起。
    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
    25.(2019七上·南浔期中)秋季是感冒多发季节,这几日小楠头疼咳嗽,便决定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
    (1)体温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小楠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的体温是      。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分别应是      。(填字母)
    A. 36.8℃和38.1℃                B. 37.3℃和38.1℃                C. 36.8℃和37.3℃                D. 都为37.3℃
    【答案】 (1)液体的热胀冷缩(2)37.5℃(3)B
    【解析】(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由图片中可以发现体温计的温度应该是37 ℃ 加上0.5 ℃ ,因为图片中放大有5格,每一个是0.1,那么就是0.5。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7.3℃,若没有甩过,体温计的示数是37.3℃,用此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6.8℃的病人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7.3℃;用示数是37.3℃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8.1℃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1℃。
    26.(2018七上·嘉兴期中)读如图的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这是              引起的。
    A. 地壳运动                         B. 海平面上升                         C. 海平面下降                         D. 大陆漂移
    (2)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属于      层。
    (3)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 在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 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 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 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答案】 (1)A(2)地壳(3)B
    【解析】(1)由图可知,海平面的高度没有发生改变,且曾经的陆地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只能是地壳运动导致的;故A符合;
    (2)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0-17km属于地壳层;故答案为:地壳;
    (3)A.地震时不能跳窗,因为地震时容易掉落建筑材料,更容易受伤;故A错误;
    B.在室内要保护好头部,在墙角里建筑物塌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三角区域相对安全;故B正确;
    C.室外的电线杆在地震时容易倒塌,抱住电线杆容易被砸伤;故C错误;
    D.地震时建筑物容易倒塌,所以要远离建筑物;故D错误;  
    27.(2018七上·湖州期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者常用的观察器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 若视野中出现了污点,移动目镜、物镜,都没变化,那么污点最有可能存在的部位是      .
    (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100倍;在如图甲的四个镜头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哪两个      。
    【答案】 (1)q;装片(2)BC
    【解析】(1)由于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倒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 ,字母“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q 。首先要明确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那么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若是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但是却不会出现在视野中,因此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那么应该先移动载玻片之后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点都没有移动,就说明污点不在载玻片和目镜上,说明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移动目镜和物镜,若是污点均不动,则说明污点在装片上。
      (2)这是因为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的镜臂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的镜臂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的,物镜离玻片距离越近.并且如图所示镜头中没有螺纹的是目镜,带螺纹的是物镜.因此在如图四个镜头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BC。
    28.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 石块的质量是      。(石块密度2.6×103kg/m3)

    【答案】 250cm3;0.65kg
    【解析】(1)0.2kg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0.2kg1000kg/m3=2×10-4m3 ,石块总体积:V石=V瓶-V水=450×10-6m3-2×10-4m3=2.5×10-4m3=250cm3;(2)瓶内石块的总质量:m石=ρ石V石=2.6×103kg/m3×2.5×10-4m3=0.65kg,
    29.(2017九下·乐清模拟)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均匀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Q甲      Q乙(选填“>”、“<”或“=”);若要选择一种液体作为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应选择液态      (选填“甲”或“乙”)。

    【答案】 <;甲
    【解析】(1)甲、乙质量相等,因为甲晶体与乙晶体的熔点不相同,虽然甲的熔点要高于乙的熔点,但甲晶体在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比乙熔化过程所用时间短,所以可知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Q甲<Q乙。
    (2)由图形可知当甲乙两种晶体熔化为液体后,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甲升高的温度少,所以甲的比
    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大,更适合做散热器中的冷却液。
    30.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CD、DE段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锡的凝固点为________℃.C点的内能________ B点的内能(选”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液态;232;大于
    【解析】(1)晶体熔化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由图可知,锡为晶体,且的熔点是232℃,同一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则锡的凝固点为232℃.
    AB段是熔化前,故锡所处的状态为固态;CD、DE段表示熔化完毕和凝固之前,故锡所处的状态为液态,(2)锡在BC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大,故C点的内能大于B点的内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36分)
    31.(2020七上·杭州期末)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态在持续的改变中。如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扳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不断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造成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图示最能代表从链状火山岛屿(2、3、4)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年龄分布情形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与文中这些科学家的观点相矛盾的是__________。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说明大陆可能是在移动的
    B.大陆架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是不可能的
    C.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位于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地区
    D.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故无法移动
    E.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
    【答案】 (1)B(2)B,D
    【解析】(1)根据材料的叙述可知,距离主岛1越近的岛屿,形成的时间越晚,距离越远的岛屿形成的时间越早,因此由2到4,岛屿的年龄越来越古老;故B符合题意;
    (2)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由此可以说明大陆是会发生移动的,不然无法解释现在分居两岸之间生物的亲缘关系;故A错误;
    BD、由材料的叙述可知,大陆是可移动的,因此认为大陆不可移动的观点,与这些科学家的观点是矛盾的;故BD正确;
    C、南极洲存在大量的煤矿,说明南极洲以前存在着大量的森林植被,其环境是温暖潮湿的,不然植被无法生存,即南极洲以前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故C错误;
    E、现在的南极北极在很早之前是不在现在的位置,是经历的漫长的移动后形成的;故E错误;
    32.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 如图甲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答案】 (1)81.4;40;1.1;酸奶倒入量筒中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的体积偏小
    (2)实验过程: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
    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
    酸奶密度的表达式: ρ奶=m2-m0m1-m0ρ水 .
    【解析】(1)①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50g+20g+10g+1.4g=81.4g
    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cm3.
    酸奶的质量为m=81.4g-37.4g=44g
    根据 ρ=mV=44g40cm3=1.1g/cm3 ②由题意知,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所以所测酸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公式 ρ=mV ,所测的密度偏大.(2)先测出有盖玻璃瓶的质量m0 , 在玻璃瓶中倒满水,测出水和瓶的质量m1 , 从而可以计算出水的体积(即玻璃瓶的容积) V=m1-m0ρ水 ,然后倒满出水,在玻璃瓶中倒满酸奶,测出瓶和酸奶的质量m2,酸奶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及测出的数据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ρ=m2-m0V=m2-m0m1-m0ρ水 .
    33.(2019七下·上虞期中)  2019年3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大学专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来讲解如何科学“撸串”。下表为该实验组通过科学实验所记录的数据(注:苯并芘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
    序号
    烤制方式
    烤制时间(min)
    苯并芘含量(μg/kg)
    1
    180℃电烤
    10
    未检出
    2
    20
    1.2
    3
    30
    3.6
    4
    230℃电烤
    10
    未检出
    5
    20
    2
    6
    30
    5.4
    7
    生鸡翅
    0
    未检出
    (1)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
    (2)序号“7”这组实验起      作用
    (3)实验人员进一步实验:在180度的电烤炉下,鸡翅经过约18分钟烤制已烤熟,在230度的电烤炉下,鸡翅经过约12分钟烤制已烤熟,鸡翅刚烤熟时均未检出苯并芘。从以上实验来看,能给你什么启示?      。
    【答案】 (1)烤制时间越久,苯并芘含量越多(2)对照(3)不要长时间烤制
    【解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0℃和230℃时,随着烤制时间的增加,两种烤制方式烤出的鸡翅,均检测出苯并芘,且时间越长, 苯并芘 含量越高;
    (2)序号7这组实验是生鸡翅,没有烤制,可以发现没有检测出 苯并芘 ,因此生鸡翅是用来作对照组使用的; (3)由实验人员的进一步实验可知,在两种温度下烤制的鸡翅,在刚熟的时候,均未检测出 苯并芘 ,因此为了避免 苯并芘 的产生,烧烤的食品不能长时间烤制,这样食用时更加健康;
    34.(2019七上·余杭期末)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操作错误:      ;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该同学再次实验时采取两项措施节省了加热时间,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能体现那两项措施的图线。
    【答案】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2)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停止加热(4)
    【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错误操作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2)根据图乙可知,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9℃不变,因此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减小加热时间,其实就是减小吸收的热量,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和提高水的初温。
    ①提高水的初温,即时间为0时,纵轴上的温度要比0大;
    ②减小水的质量,那么水升温的速度肯定加快,即图像上倾斜角度增大。如下图所示:

    3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各滴上1滴酒精,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右边的玻璃片。

    (1)由图可知,该同学在研究________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在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时,他在2块玻璃上各滴加1滴酒精,并使酒精面积大致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3)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时,他在1片玻璃上滴加1滴酒精,另1片上滴加2滴酒精,其他条件相同。请判断他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________。
    【答案】 (1)温度(2)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吹(或用扇子扇)其中一块玻璃板上的酒精
    (3)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因为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应该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改变液面表面积,而不是酒精的质量(或体积)。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左边的酒精没有被加热,右边的酒精用酒精灯加热,则二者的温度不同,那么该同学在研究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速的关系时,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而改变酒精上方空气的流速,那么接下来的操作为: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吹(或用扇子扇)其中一块玻璃板上的酒精。
    (3)该同学的方案不合理,理由为: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应该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改变液面表面积,而不是酒精的质量(或体积)。
    36.(2018七上·台州期中)“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七(6)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的泡泡,特别开心。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结合实验记录表,该同学作出的猜想是:      。
    (2)于是他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
    (3)除上述因素外你认为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说出一种)      
    【答案】 (1)肥皂泡产生情况与管子直径大小有关
    (2)肥皂泡产生情况与管子直径大小有关,管子直径越小越容易产生
    (3)肥皂液浓度大小、肥皂种类等(合理均可)
    【解析】(1)结合实验记录表,该同学作出的猜想是:肥皂泡产生情况与管子直径大小有关。
    (2)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肥皂泡产生情况与管子直径大小有关,管子直径越小越容易产生。 (3)泡泡产生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还可能是: 肥皂液浓度大小、肥皂种类 。
    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37.(2020七上·温州期中)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较高温度的液体,它的结构如图甲,利用它测得某物质温度如图乙。

    (1)图乙中酒精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2)酒精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3)酒精是无色液体,而温度计中的酒精一般添加了红色的染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若用图丙中的a、b、c 三个容器制成温度计,为了使温度计的精确度更高,应选择哪种容器?并说明理由。
    【答案】 (1)-40℃(2)酒精的热胀冷缩(3)使液柱的高度变化显示更明显,便于读数
    (4)选择b 同体积液体膨胀,管径细的上升高,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液柱的长度变化更大,精确度高,因此a、b比c精确度高。
    同管径时,液体越多,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上升越多,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液柱的长度变化更大,精确度高,因此b比a精确度高。
    【解析】(1)根据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实际温度在0℃以下,那么示数为-40℃。 (2)酒精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酒精的热胀冷缩。
    (3)酒精是无色液体,而温度计中的酒精一般添加了红色的染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液柱的高度变化显示更明显,便于读数。
    (4)为了使温度计的精确度更高,则应该选b容器,理由是:①同体积液体膨胀,管径细的上升高,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液柱的长度变化更大,精确度高,因此a、b比c精确度高。
    ②同管径时,液体越多,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上升越多,相同的温度变化引起液柱的长度变化更大,精确度高,因此b比a精确度高。
    38.(2018七上·天台月考)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

    (1)量杯的质量是________g;
    (2)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 ,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为________吨。
    【答案】 (1)40(2)2.8(3)84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cm3时总质量为40g;因为这时液体的质量为0g,所以量杯的质量是40g;
    (2)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20cm3时总质量是60g;
    液体的质量:m=m总-m杯=60g-40g=20g;
    液体的密度:ρ=mV=20g20cm3=1g/cm3;
    (3)样品的体积为:V样=V2-V1=150ml-100ml=50ml=50cm3;
    样品的密度:ρ样=m样V样=140g50cm3=2.8g/cm3;
    碑石的密度:ρ碑=ρ样=2.8g/cm3=2.8×103kg/m3;
    碑石的质量:m碑=ρ碑V碑=2.8×103kg/m3×30m3=8.4×104kg=84t。



    相关试卷

    【期末满分冲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4《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冲刺: 这是一份【期末满分冲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4《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冲刺,文件包含专题14高频考查解答题解析版docx、专题14高频考查解答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满分冲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3《高频考查实验探究题》期末培优冲刺: 这是一份【期末满分冲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3《高频考查实验探究题》期末培优冲刺,文件包含专题13高频考查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专题13高频考查实验探究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满分冲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填空题》期末培优冲刺: 这是一份【期末满分冲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填空题》期末培优冲刺,文件包含专题12高频考查填空题解析版docx、专题12高频考查填空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期末培优冲刺】2022-2023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2《高频考查解答题》期末培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