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1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2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3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4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5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6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7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政治高考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探究活动落实素养,课标要求,学习清单,核心素养,背景材料,思维解码,备考猜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1.描述与分类:①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②真理和谬误两个概念,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三个表现。2.解释与论证:①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阐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分析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3.预测与选择:①立足实践,获取真知,提升素养。②崇尚真理,为追求真理不懈奋斗。4.辨析与评价:①辨析“公理是衡量科研成果是否有意义的标准”。②评析“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合理性。
    1.政治认同: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科学精神: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地尊法、守法、护法。4.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精梳细理——重基础]
    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1)感性认识的含义与形式: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的含义与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3.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4.实践的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5.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想一想】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而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 对。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实践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提示 (1)实践具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点。一方面,实践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2)实践过程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想一想】你是如何理解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易混易错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社会活动是不存在的。提示×。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并不排斥所有单个人的活动。3.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提示×。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有利于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4.认识的发展推动实践的发展。提示×。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5.学习新发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提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学习新发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表现,不是实践活动。6.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提示×。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博闻广积——提能力]
    1.准确理解实践的含义(1)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不是整个世界。(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所谓“改造”,即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4)“物质性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特别提醒 ①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③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是认识活动。
    3.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区别①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识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因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②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其原因在于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
    (2)联系①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渗透的。意识的目的性、创造性都是以客观物质性为基础的,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又渗透着主观能动性。②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则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要求,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或者机械唯物主义。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特别提醒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注意不能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起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最终都来源于实践。可见,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不同的。
    5.正确理解认识的来源、基础、目的、获得途径、对象、认识规律及检验标准(1)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目的都是实践。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认为认识可由人脑凭空产生则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的获得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从根本上讲都来源于实践,要真正地理解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实践。①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都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而获得认识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实践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区别开来。②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在人们获得认识的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认识。
    (3)客观事物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认识客观事物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4)认识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相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微研深究——明方法]
    命题点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例题❶】 (2020·山东卷)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解析 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都以主观脱离客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故选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错误;题干告诉我们要坚持真理,发扬科学精神,故选③;以错误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④错误。
    对点金题1(2020·江苏卷)“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发展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表明发展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既没有涉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没有体现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排除①④。
    命题点二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例题❷】 (2020·全国Ⅲ卷)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解析 本题以门捷列夫周期律为背景,考查真理、认识与实践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其推断和预言被实验证实,体现了②③;科学发现源于人的实践活动,①错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错误。
    解题指导 【易错点】混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对点金题2(2019·全国Ⅲ卷)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创新的知识,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困扰”推动人们积极思考和实践,体现了①;转变思路,反复试验,最终成功,表明了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②观点正确。观念创新不起决定作用,③观点错误;实践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④观点错误,排除。
    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想一想】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观点对吗?
    提示 错误。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客体分别来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发展(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易混易错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提示×。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2.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提示×。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以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主观性。提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4.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说明真理以谬误为基础。提示×。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这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5.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提示×。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6.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提示×。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7.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提示×。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实践与认识的顺序不能调换。8.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提示×。(1)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2)“有用”的认识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是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10.真理不断发展意味着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运动变化中发展真理,这正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但不能由此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
    11.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是否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提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性认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理解真理的概念,需要注意如下两点:第一,真理是一种认识,也就是说,真理是属于思想意识领域的东西。第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是正确认识。
    2.正确理解真理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是确定不变的,这可以看出真理是绝对的;但真理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并不断向前发展和进一步深化,真理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联系
    特别提醒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属于认识的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4.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范畴,与物质相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范畴,与实践相对应。意识与认识都有正确、错误之分。(2)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真理是一种认识,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3)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就形成了科学理论,所以科学理论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不一定是科学理论。
    5.正确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特别提醒 真理不断发展≠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运动变化中发展真理,这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2)但不能由此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着错误的内容,或真理已经被推翻了。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内,永远是真理。
    6.运用图示法巧辨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命题点一 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例题❶】 (2020·全国Ⅱ卷)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 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辩证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表明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①③正确;②错误,理论不仅能反映过去和当前的经济事实,而且还能预测未来;④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现实的理论不一定就具有真理性,还需实践检验其同客观是否相符合。故选B项。
    解题指导 【命题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命题点二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例题❷】 (2020·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诊疗实践为基础,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指导诊疗实践又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推理和论证、探究与建构等方面的能力,渗透公共参与和责任担当的学科素养。本题从认识论切入,要求分析“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解答时要解读和提炼诊疗体系的各方面内容,采用演绎思维方式,先准确阐述认识论原理,然后扣住原理,依据诊疗方案的变化,阐释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对点金题(2020·天津卷)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B.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D.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D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A项错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C项不选。
    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三期试验启动2020年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视频会议方式同步举行,阿联酋卫生部部长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颁发了临床试验批准文件。这是中国原创的疫苗首次在国际上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开启了新冠疫苗国际合作新篇章,对于推动疫苗早日投入使用、造福人类,迈出了关键一步。9月5—9日在北京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拿出了研制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特异免疫球蛋白,引来全场乃至全球关注!据悉,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公开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样本人群现已覆盖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均全球领先。
    而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却无视中国在抗击疫情和疫苗研发方面的成绩,在病毒源头上无端甩锅中国,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此,有国际舆论指出:“某些国际政客甩锅中国的行为,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再次制造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
    (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我们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某些国际政客将新冠病毒甩锅中国的行为是荒谬至极的,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其实质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混淆视听。(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中国对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化,疫苗研发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并通过临床试验检测其效果,最终是为了抗击疫情,造福人类。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类进行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今天,人们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尽早研发成功,为人类提供保护。但新冠疫苗的研发,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障碍。新冠病毒是过去18年里第3种通过跨物种传播导致人类大规模感染的冠状病毒,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RNA病毒,这意味着它容易变身,导致疫苗失效。不过,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进展顺利。2020年6月23日,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试验启动,这是中国新冠疫苗在海外开展的第一个临床试验,为推动疫苗早日投入使用、造福人类,迈出了关键一步。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说明(  )①探究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认识对象的具体形态的复杂性決定了人类认识的反复性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认识过程随着实践的成功走向终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C解析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①说法错误;新冠病毒的复杂性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多次反复的过程,②符合题意;虽然新冠疫苗的研发,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进展顺利,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④说法错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本来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吹哨国,中国是第一个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发布新冠病毒基因系列的国家!面对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当务之急是团结合作、战胜疫情。但是个别国家无视这些信息,耽误疫情应对和拯救生命,却反称被中国“延误”,在病毒源头上无端甩锅中国,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新冠病毒是人类未知的新病毒,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研究,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科学结论,有国际舆论指出:“某些国际政客甩锅中国的行为,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再次制造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对某些国际政客企图将新冠病毒甩锅中国的行为加以批驳。
    答案 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我们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②某些国际政客将新冠病毒甩锅中国是荒谬至极的,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其实质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混淆视听。我们绝不容许随意甩锅、抹黑中国,正告某些国际政客要尊重科学,服从真理,把精力放在国内抗疫上面。同时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世界人民一道抗击疫情,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相关课件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这是一份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突破考点,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课件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课件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探究活动落实素养,课标要求,学习清单,核心素养,背景材料,思维解码,备考猜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这是一份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背知识,命题预测,知识补充,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真理的含义和特点,真题探究,强化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