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高一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湘教版(2019)必修一、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高一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湘教版(2019)必修一、二)01
    2022年高一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湘教版(2019)必修一、二)02
    2022年高一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湘教版(2019)必修一、二)03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一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湘教版(2019)必修一、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一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湘教版(2019)必修一、二),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宇宙的概念,中国人口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的所有时间和的空间的结合。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宇宙的性质:
    (1)物质性——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①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质量、体积都很大
    ②其它天体:行星 、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人造天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
    (2)运动性——天体系统
    ①概念:距离较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低)到大(高)的排列,有以下4个层次

    ③太阳系概况: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行体、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三. 特殊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就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而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2)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高级生命
    (1)外部环境:①太阳是单颗、中年恒星,太阳光稳定;
    ②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2)自身条件:③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短——适宜的温度(平均温度15℃);
    ④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和氧为主);
    ⑤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使水汽凝结,形成原始海洋——液态的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光热(按波长分可见光、红外区、紫外区)。
    2.太阳辐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即太阳通过质量的损耗而放出光和热。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①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
    ②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世界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就全年总量看,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辐射强弱及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日照长、晴天多、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6.典型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分析:
    ①世界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
    成因: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②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成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多;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间长。
    ③我国太阳辐射最少地区:四川盆地(重庆市有“雾都”之称)、其次是云贵高原。
    成因: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地形封闭,阴天雾日多,晴天少,照时间短,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④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也较强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汽少,晴天多,夏季白昼长。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
    (1)太阳的外部结构——光球、色球、日冕
    (2)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
    (3)太阳活动周期性: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①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
    ②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震和地震波
    1.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 地震波特征
    ①纵波(P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播;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传播形式是上下。
    ②横波(S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传播形式是左右。
    3.地震波的应用:油田开发,工程探伤等。
    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2.不连续界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又叫界面)。

    界面
    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
    分界意义
    莫霍面
    平均:17;陆地:33;海洋:6;
    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地壳与地幔
    古登堡面
    2900
    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幔与地核
    3.内部圈层
    ①地壳:从地表至莫霍界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②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组成;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③岩石圈:从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括上地幔顶部。
    ④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厚度为2000-3000千米,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2.水圈:地球表层各种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生物水。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和生存环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最活跃的圈层。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化石
    ①概念: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生物的遗体或者遗迹。
    ②特点: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③环境特征:红色岩层指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含有黄铁矿指还原环境;珊瑚化石指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破碎的贝壳指滨海环境。
    二.地球的演化史
    1.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在宙之下分出代,在代之下分出纪。

    2.冰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大间冰期。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流水地貌
    一.流水侵蚀地貌
    1.流水侵蚀类型
    河流的侵蚀地貌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1)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2)下蚀:侵蚀垂直于地面,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发展
    (3)侧蚀: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2.流水侵蚀地貌形成过程
    时期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初期
    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铺,
    沟谷(季节性有水)→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型河谷(河流上游峡谷地区)
    中期
    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曲流)
    成熟期
    以侧蚀作用为主
    河谷进一步展宽,呈“U”型也叫槽形谷
    3.牛轭湖裁弯取直的形成原理
    (1)平直的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2)弯曲的河道——受流水惯性影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
    (3)a凹岸:建港口(侵蚀作用强,水深 )
    b凸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①聚落、②农业、③淘金、④挖沙
    二.流水堆积地貌
    1..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的形成(以华北平原为例)
    (1)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的组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

    洪积-冲积平原
    (缓斜平原)
    河漫滩平原
    (冲积低平原)
    三角洲平原
    (滨海平原)
    分布
    山前(山麓)
    河流中下游
    入海口的海滨
    地貌类型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
    由各河冲积物组成的古三角洲,是冲积平原的主体部分;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地势由扇顶向扇缘倾斜,颗粒由粗到细
    宏观上地势平坦、宽广,微观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古河堤)和洼地(古河床)
    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夏季多积水,是盐碱化和旱涝严重的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不稳定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下水丰富,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
    多呈三角形,地势极为低平(4米),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土壤肥沃,但海水侵渍的严重,易导致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3)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三.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
    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形成条件: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少;工程建设频繁。
    (二)泥石流
    1.概念:在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3.形成条件: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地形陡峭,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4.泥石流避灾措施:①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②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③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④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
    5.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多发,原因是什么?(自然、人为原因)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坡度较大;
    ②地质条件-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地表松散物多。
    ③植被条件-植被稀少,地面缺少保护
    ④气象条件-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   
    ⑤人类活动: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对植被、地形破坏较大。 
    第二节:风成地貌
    1.风成地貌概念: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一.风蚀地貌
    1.风蚀作用;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的作用。
    2.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①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②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3.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城堡、戈壁、裸岩荒漠、新疆的雅丹地貌
    二.风积地貌
    1.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2.地貌类型:沙丘;基本形态:新月形沙丘
    3.地貌:沙丘(新月形、长垄状、蜂窝状)、沙垄和沙、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①破坏建筑物;②降低土壤肥力;③掩埋房屋、农田、道路;
    ④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⑤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治:①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②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3.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①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②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4.说出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①(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②侵蚀路基;
    ③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④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2.喀斯特溶蚀地貌
    ①溶沟: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②峰林: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100米。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③溶斗: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
    ④地下溶洞:富含CO2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
    3.喀斯特沉积地貌
    ①钙化:富含Ca(HCO₃)₂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₃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
    ②石钟乳、石笋、石柱:在溶洞内,含Ca(HCO₃)₂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2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₃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
    3.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就省份来看,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云南。
    二.海岸地貌
    1.海岸带:指陆地和海洋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和沙(泥)质海岸。
    2.海岸地貌: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3.海蚀地貌:海岸凹蚀为海蚀穴;海岸陡峭为海蚀崖;海蚀穴穿孔后为海蚀拱桥;海蚀拱桥崩塌残留在海中或岸边的部分为海蚀柱,还有海蚀平台、海岸礁石等。
    4.海积地貌:海岸转折处海浪沉积形成沙嘴;海浪携带的物质在海岸处沉积形成海滩;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的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三.冰川地貌
    1.冰川: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2.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
    3.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4.冰川地貌: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①冰蚀地貌:金字塔形尖峰的角峰,刀刃状的山脊的刃 脊,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外形呈马蹄状的冰斗,还有“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湖,峡湾、冰蚀洼地等广泛分布于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欧洲芬兰的湖泊、北美五大湖。
    ②冰碛地貌:冰川搬运和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冰碛湖、冰碛平原、冰碛丘陵。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组成: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志三部分组成。
    2.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①氮气:78%,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②氧气:21%,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和反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④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面受过量紫外线伤害。
    3.水汽
    ①在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②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4.杂质
    ①陆上多于海上 ②城市多于农村 ③冬季多于夏季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对流层: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①位置:大气圈底部(平均0-12km)
    ②组成:干结空气的3/4,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和大部分污染物
    ③温度变化: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地面是热源)
    ④大气运动:对流运动为主(上冷下热)
    ⑤与人类关系: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⑥对流层高度的变化情况: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
    3.平流层
    ①位置:大气圈中间位置(平均12-50km)
    ②组成:存在臭氧层(15-35千米)
    ③温度变化:随高度升高而上升(臭氧吸收紫外线)
    ④大气运动: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
    ⑤与人类关系:“地球生命保护伞”;适合飞机飞行
    4.高层大气
    ①位置:大气圈最上层(50km以上)
    ②组成:氮和氧
    ③温度变化:随高度先下降后上升(中部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获得热量)
    ④大气运动:逃离地球(高度电离)
    ⑤与人类关系: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①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近地面)
    ②特点:无选择性
    ③影响反射作用强弱的因素:天气状况——阴晴、雨雪、雾霾、沙尘天气等;云层薄厚、云量多少对反射作用尤为显著。
    ④现象:白天晴朗,气温高;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联想:夏季的遮阳伞,树荫!
    散射作用。
    2.散射作用
    ①参与的大气成分:大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②特点:具有选择性,例如红光不易散射,蓝光容易被散射。
    ③现象:a.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b.朝霞和晚霞绚丽多彩;c.用红灯表示停止,因为红光不易被散射;d.日落后、日出前天空依然明亮;e.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3.吸收作用
    ①参与的大气成分:平流层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②特点:具有选择性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尝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3.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4.在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有何作用?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轻作物冻害
    第三节:热力环流
    1.成因:

    2.垂直运动:受热上升,遇冷下沉;水平方向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
    3..类型

    近地面风向
    图示
    影响
    海陆风
    白天形成海风;
    夜晚形成陆风;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增多
    山谷风
    白天形成谷风;
    夜间形成山风;

    夜雨的形成
    城市风
    郊区吹向城市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一.水的行星
    1.水圈的组成:
    由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
    2.主要的水体:
    (1)海洋水:水体的主体,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2)陆地水。
    ①组成: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
    ②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③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3)大气水:数量少,以水汽的形态存在。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
    ①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海;
    ②陆地内循环:陆地→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陆地;
    ③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水资源。
    2.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1)对地表太阳辐射重新分配,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2)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3)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4.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
    (1)洪水灾害: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起的河湖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河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3.防御: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
    (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①工程措施。

    ②非工程措施。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建立统一的防洪减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d.组织灾前水利建设与防洪减灾科技研究。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
    2.海洋表层水温的影响因素及表现:
    太阳辐射(最主要):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些,高纬度低些。
    季节: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洋流: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3.水温的垂直变化:
    (1)总体变化:由表层向深层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2)区域差异。
    4.影响:
    (1)海水能调节大气温度:夏季海水会使沿海地区升温变缓,冬季会使沿海地区降温变缓。
    (2)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①表层水温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水温度明显升高,致使浮游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二、 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
    (1)主要表现: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2)主要影响因素:
    ①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②洋流:暖流的盐度较高,寒流的盐度较低 ③河流: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降低。
    3.海水盐度的垂向分层:
    (1)总体状况:
    ①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
    ②盐跃层: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化。
    ③深水层: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
    (2)不同海域的差异:
    ①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
    ②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三.海水的密度

    1.主要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
    2.大洋表层:
    (1)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2)主要表现:随纬度的增加密度增大。
    3.垂向变化:
    (1)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2)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变化很小。
    二.海水的运动
    (一)波浪
    1.常见的波浪:
    (1)形成:主要由风力作用产生。
    (2)类型:①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②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涌浪常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
    2.波浪的影响:
    (1)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波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4)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二)潮汐
    概念: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成因: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
    规律: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应用: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
    (三)洋流
    1.定义: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分类:按水温高于或低于流经海区分为暖流和寒流。
    3.影响:
    (1)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等都有影响。
    4.世界洋流分布图

    5.洋流的判断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方面: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大陆沿岸的暖流增温增湿,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大陆沿岸的寒流降温减湿,如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②海洋生物方面: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③海洋航行方面: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④海洋污染方面: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轮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1)定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2)影响: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②可以从中提取有效成分。
    2.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油气资源。
    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2)可燃冰。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3.海洋空间资源:
    包括交通空间、生产空间、通讯空间、储藏空间、娱乐空间等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2.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3.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4.海洋环境保护: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一.主要植被
    1.植被: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植被分类: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森林:
    (1)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2)主要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4.草原:
    (1)分布: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
    二.植被与环境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大尺度。
    ①影响因素: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
    ②植被的变化:
    a.从赤道向两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植被呈带状分布。
    b.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随水分条件的变化,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
    (2)中尺度。
    ①影响因素:地形。
    ②植被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减少。
    (2)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发生改变。
    (3)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趋于贫瘠化。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一.土壤
    1.定义: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
    二.成土因素
    1.成土母质:
    (1)定义: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
    (2)特点: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3)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气候:
    (1)作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影响:
    ①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温暖湿润的气候,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③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3.生物:
    (1)作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4.其他因素:
    (1)地形。
    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陡峭的山坡: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不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容易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2)时间:
    ①反映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
    ②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
    (3) 人类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土壤剖面
    1.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
    2.土层:
    有机层:植物残体堆积,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土壤腐殖质积累,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
    淀积层: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必修2: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
    (3)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
    (4)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低地平原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1.从气候条件看,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从地形条件看,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大。
    4.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
    5.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开发,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
    6.人类可以通过适度改变生活习性,如缝衣销鞋、建造房屋等方式,来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改善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
    (二)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1.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是因为
    (1)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2)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2.社会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3.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4.政治、军事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可分别举例,如我国深圳在设立经济特区后,深圳市的人口快速增长,这是政治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总之,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就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概念: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2.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原因
    (1)人口迁入的原因(“拉力”因素):
    ①经济发达; ②劳力短缺; ③较好生活条件;
    ④较多的就业机会; ⑤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2)人口迁出的原因(“推力”因素):
    ①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 ②经济发展慢;
    ③生活条件差; ④环境恶劣。
    3.分类
    (1)按地理范围分:
    ①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
    流向不同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即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迁出、迁入的地区不同
    主要迁出地区是欧洲,主要迁入地区是南、北美洲,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劳工迁出,以及非洲黑人的贩卖;
    除去北美洲、大洋洲仍为迁入地区外,欧洲则由原来的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则由原来的迁入变为迁出。
    移民的性质不同
    人口的迁移以定居为主,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较少;
    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大量增加,定居移民减少。
    迁移的原因不同
    为了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积累,掠夺迁入地区资源、贩卖奴隶而进行的人口迁移;
    为了获得更多就业的机会和较高的待遇而进行的人口迁移;
    4.中国人口迁移
    (1)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①开始时期:秦汉时期
    ②迁移特点:频率高、规模大、数量多
    ③迁移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④迁移方向:由黄河中下游平原(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扩散
    ⑤迁移结果: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
    阶段项目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规模
    特点
    规模小,频率低,流动量小。
    流动人口数量大增,以自发性移动为主
    原因
    ①计划经济;
    ②严格的户籍管理;
    ③不允许农民进城的政策
    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
    ②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影响和户籍政策放宽;
    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最根本原因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人口迁出地
    人口迁入地
    有利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③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④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⑤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①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有利于荒地的开垦、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②促进商品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
    ③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④促进人才和科技交流、文化扩散和传播及新文化区的形成,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了国防。
    不利
    ①劳动力和人才外流,造成迁出地劳动力短缺;
    ②产生农村养老(空巢老人)问题、儿童教育管理(留守子女)问题、土地抛荒问题等。
    ①大量人口的涌人,增加城市的交通、住房等压力;
    ②加剧城市和工矿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③加大教育、卫生、住房、就业、交通压力,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④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⑤城市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短缺,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2)对社会经济的影晌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 ②影响人口年龄结构。
    ③影响经济、文化发展。 ④改变环境人口容量和资源开发利用。
    ⑤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⑦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等。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2.历史阶段:①工业革命之前:增长比较缓慢;②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增长。
    ③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归根结底:生产力发展水平(注意:生产力高不一定人口增长快)
    4.人口增长
    (1)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入率-净迁出率
    (2)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资源环境限制性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①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3.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①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
    ②环境承载力:指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
    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4.人口合理容量的特征:①临界性:如果某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②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合理容量也是不相同;③警戒性: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精确的虚数值,但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①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正相关)
    ②科技水平越高,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获取的资源数量越多、利用率越高,越注重环境保护,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正相关)
    ③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对资源需求量越大,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
    一、城乡土地利用
    1 我国士地利用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2. 在士地利用方式上,城镇与乡村明显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
    空间功能差异:乡村以农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
    二、城乡空间结构
    1.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和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三大功能区
    居住区:形态: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最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特征: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商业区: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特征: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等。
    工业区:形态:集聚成片。特征: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三、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政治、 军事、 宗教和文化等。这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3.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城镇 区位的主要因素也不断变化。军事、 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人文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 等。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 的文化内涵、 价值观、审美观。
    三、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1.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2.民居建筑材料的选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于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四、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4.城乡建设的建筑风格是在各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生动反映了人与白然的关系。
    5.保护地域文化,需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融人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和谐。
    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1.城镇是现代化经济的地域载体,也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载体。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一个渐进过程,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打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3.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尤为密切;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
    4.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目前,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主要特征是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
    5.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滞后城镇化”,即城镇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
    6.我国的城镇化: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影响: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7.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b: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人,给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
    c:城镇化并非单纯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如何降低城镇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为此,人们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1.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基本要素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置身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3.农业区位因素一般分析思路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分布;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集中成片,便于耕作,但不利于多种经营;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分布在河谷),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的立体农业。
    ②气候:通过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气候要素及气象灾害影响影响农业;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农业产量主要受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③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土壤肥沃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宜种茶树、马尾松、柑橘,而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枸杞;
    ④水源:靠近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充足的地区,灌溉便利,水源充足,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①交通运输:交通通达度、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主要影响商品农业。
    ②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市场距离,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③科技:改良耕作制度、提高机械化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培育良种使单产量提高;科技通过改造不利自然条件,影响社会经济条件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④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影响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规模。
    ⑤政府政策:影响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
    ⑥土地: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种植单产高的农作物;
    ⑦工业:工业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及电力;
    ⑧历史基础、传统耕作经验、饮食习惯
    4.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评价——有利和不利
    (1)有利:按农业区位条件逐一分析
    (2)不利:①限制性条件;②灾害
    5.农业布局:农业布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它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主要因素

    (2)变化: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3.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1)原料指向型: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2)市场指向型:面包厂等。
    (3)动力指向型:炼铝厂、钢铁厂等。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服装厂、电子装配厂等。
    (5)技术指向型: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4.工业集聚的优势
    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二、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
    2.意义: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3.工业区的分类
    (1)分类: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2)举例: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4.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1)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
    (2)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一、服务业概述
    1.概念:指生产服务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2.特点
    (1)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涵盖范围广。
    (3)区位选择灵活多样。
    3.分类
    类型
    含义
    内容
    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
    指主要为生产、商务等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
    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等
    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关联性强、服务范围广等
    生活性服务业
    指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行业
    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
    服务对象以家庭
    和居民为主、行业种类繁多等
    公共
    服务业
    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
    公益性、非营利性、遍在性等
    4.作用: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服务业为例
    1.金融服务业: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
    2.分类
    (1)银行: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2)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公司债券、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市场。
    (3)信托: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
    (4)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
    3.特点:高度的流动性、明显的地域集中性。
    4.金融中心
    (1)含义:能够为众多金融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交易和中介服务,并成为全球性、国家性或区域性资金集散地和金融结算地的城市或区域。
    (2)区位因素
    优越的经济、政治、地理条件、先进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3)目前主要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香港、上海、新加坡等。
    5.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地及其优势
    (1)区位选择地:大城市。
    (2)区位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③先进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
    ④灵活创新的制度与环境;
    ⑤发达的科技水平与研发能力;
    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⑦广阔的市场需求等。
    三、生活性服务业——以商业服务业为例
    1.商业服务业:指以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服务行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影响因素:与交通、市场、行政等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3.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2)由于各级中心地门槛的差异,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
    (3)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彼此距离、六边形数目的关系: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服务职能
    彼此距离
    六边形数目










    (4)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嵌套网络商业服务等级体系。
    4.生活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1)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
    (2)更加注重区位条件的变化。
    (3)更加强调网络的支撑。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交通运输
    (1)概念: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北方:陆路交通为主
    南方:水运发达
    (2)作用: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2.交通运输方式


    (1)古代


    (2)现代
    ①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②发展趋势:高速度、网络化。
    ③带来的变化:大幅度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3.特点: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另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2)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城市格局,如京杭运河沿线的城市。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即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类型
    特点
    举例
    沿海型
    经济带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河型
    经济带
    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
    沿路型
    经济带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陇海—兰新经济带
    复合型
    经济带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经济带的类型和特点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要求: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3)新时期
    ①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②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③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3.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4.生态环境问题
    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江流域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5.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4.发展定位
    (1)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体”,传统市场向河北转移,科技企业抢滩天津和河北。
    (2)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
    (3)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着力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雄安新区。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一、海洋权益
    1.概念: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2.范围: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3.管辖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可以将管辖海域范围从3海里或12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宽大陆架国家还可以主张超出200海里范围的大陆架。
    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1.战略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海洋强国: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3.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
    (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3.创新海洋科技。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5.维护海洋权益。
    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重要图表
    1.各类海域的划分














    2.各类海域的相关权益
    海域名称
    划分
    相关权益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的一面海域,包括沿海国领海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与陆地领土的地位相同,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毗连区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大陆架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专属
    经济区
    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及保全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和安全的活动
    公海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国际海底区域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

    3.海洋强国战略
    战略布局
    具体内容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运大通道。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一是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二是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三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创新海洋科技
    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维护海洋权益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类型
    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主要类型
    表现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产生的原因
    (1)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2)工农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二、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2.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
    (2)后果: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
    (1)概念: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2)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
    污染
    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
    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重要图表
    1.环境问题的产生
    从产生的机理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造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的枯竭。
    (2)生态破坏
    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及实例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猎,如珍稀动物的减少
    (3)环境污染
    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
    大气、水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
    噪声污染
    工矿企业生产、交通工具行驶产生的噪声
    放射性污染
    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海洋污染
    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石油泄漏
    3.环境问题的分布
    (1)城市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主要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
    地区
    以环境污染为主,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度集中,造成污染物的过度集中
    乡村
    地区
    以生态破坏为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主要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
    国家
    以生态破坏为主
    ①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能源,同时排放的污染物占世界的75%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
    产生原因
    采集—狩猎社会 
    原始的平衡关系
    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农业社会
    不协调
    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
    工业社会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口数量剧增,环境问题愈发严峻
    信息社会
    (后工业社会)
    走向协调,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发展
    当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一系列变革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转变措施
    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环境污染的治理。③生态保护。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的持续供给,环境的自我调节,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法律的有效约束,经济活动的良好组织,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
    重要图表
    1.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滥垦草地、过度放牧
    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不合理灌溉
    土地盐渍化
    改良灌溉方式
    开矿
    产生废弃地
    覆土复垦
    非农用地的扩大
    耕地面积减少
    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3)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
    问题
    成因
    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
    向海洋中倾倒废弃物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向海洋中排放冷却水
    冷却水处理后再排放
    杀虫剂随雨水进入海洋
    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海上石油泄漏
    清除海上石油污染
    生态破坏
    过度捕捞
    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
    盲目围海造田
    科学论证围海造田
    毁坏滩涂
    保护滩涂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其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表所示。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原则
    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的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含义
     
    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
    具体
    形式
    工业:
    清洁
    生产
    含义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生产
    模式
    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具体
    形式
    农业:
    生态
    农业
    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
    方式
    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生产、多样化经营,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的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典型
    代表
    北京“留民营”模式;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相关试卷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专家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专家B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 考前速背【必修一】核心知识点——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01 考前速背【必修一】核心知识点——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专项复习(上海专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阳活动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电离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一地理仿真模拟试题(五): 这是一份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一地理仿真模拟试题(五),共2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