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01
    (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02
    (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21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霜夭晓角·梅
    范成大
    晚睛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
    B.“数枝雪”,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又用雪来借代梅,突出梅之洁白。
    C.“胜绝,愁亦绝”,这两句中的“绝”字重叠,就更加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
    D.景愈美而愁愈甚,致使词中主人公“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更衬出了悲愁的深度。
    16.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俞陛云认为最后三句“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最为擅胜(意蕴丰富,技法巧妙)。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B
    16.①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愁情。②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③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④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传此愁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3点可得6分。意思答对即可。)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 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二句描写万籁俱寂的春光和吹得强劲猛烈的春风,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春风的喜爱之情,为后文表情达意做铺垫。
    B.“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两句侧面表现出海棠花的艳丽,词人赏花的初衷与惜花的情感也包蕴其中。
    C.下阕词人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人心目中的地位。
    D.词的标题中说“赏海棠作”,但整首词却没描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而是借赏花来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耐人寻味。
    16.本词“殷勤”以下三句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赏析。
    【参考答案·解析】
    15.A
    16.(1)“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
    (2)运用拟人手法,与东风进行对话,委婉地表达自己内心排解不了的忧愁。
    (3)词人寓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自然和谐且恰到好处。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对春光、春风的喜爱之情”错误,“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体现了春天、春风对花的薄情,作者并不喜爱。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结构上:本词上片写“海棠花底东风恶”,“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相呼应,结构严谨,并且紧扣题目“赏海棠作”。
    手法上:“与东风约”,把“东风”人格化,词人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相约交谈,运用了拟人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排解不了的忧愁;
    “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是词人对海棠花的“规劝”: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想想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词人寓情于景,把内心活动蕴含于客观景物之中,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来源:成都22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渚宫乱后作
    郑谷
    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
    白社①已应无故老,清江依旧绕空城。
    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
    牢落②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
    【注】①白社: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南,诗人年轻时曾居于此。②牢落:稀疏零落。
    1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既呼应标题又总领全诗,一“来”一“问”,交代了写作缘由,奠定了沉郁忧伤的情感基调。
    B. 颔联紧承乱后楚荆境况之问,写诗人未及乡人回答就早已有所预料,借江水依旧衬托人事无常。
    C. 颈联两句笔锋一转,先写驻守军队齐如山树,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的杀敌斗志。
    D. 本诗结构清晰完整,乡人所述内容由家乡周围状况渐说至诗人故居,场景转换有序,情感愈浓。
    15. 有诗家评论这首诗“家国之痛弥合无间”,请结合诗句,谈谈该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参考答案·解析】
    14. C
    15. ①首联由家及国,从个人的离乱之情转及关心楚荆时局。②颔联由家及国,从白社恐无故老的丧亲丧友之痛,转至清江绕空城的国家动乱之痛。③颈联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在大兴兵戈的动荡之中写渔家尽被占为野营的家事之痛。④尾联写诗人故居破败的家痛,而又用“灰烬”隐含国痛。由此将家国之痛弥合无间。
    【来源:广东省六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
    远游①
    杜甫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雟②,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④间。
    弊裘苏季子⑤,历国未知还。
    [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雟(xī),古郡名,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进扰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
    ④猿啼失木,指猿因失去栖息地而哀鸣。⑤弊裘苏子,指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所见之景,画面富有层次,由近及远,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
    B.颔联描写了越雟与荆蛮的气候现象,沙尘飞扬,风雨交加,意在表现当地气候恶劣。
    C.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雁衔芦草,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漂泊无依的现实处境。
    D.全诗写山水,写边境,写雁猿,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用典等艺术手法表达复杂情感。
    16.后人多用“沉郁顿挫”评价杜甫的诗风,清人吴瞻泰认为“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请结合吴瞻泰的观点简要分析这首诗如何体现杜甫的“沉郁顿挫”之风?
    【参考答案·解析】
    15.B(解析:“意在表现当地气候恶劣”错误。诗的颔联描写越雟与荆蛮的尘沙风雨,意在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
    16.①诗歌内容深广。本诗既借“弊裘苏季子”写出自己流离失所的现状,也用“尘沙”“风雨”写出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 分)
    ②诗歌情感深沉。本诗既抒发了个人的漂泊之苦,也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2 分)
    ③诗句含义有转折。首联写壮景,颔联由景入情,写到对国家的忧思,颈联和尾联写百姓和自己的悲苦现状。(2 分)
    ④抒情方式回旋纡折。本诗以壮景言愁情,形成回旋激荡的文势;利用双关词、典故抒情,使情感蕴藉其中。(2 分)
    (总分 6 分,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学生答“意境雄浑”“表达方式回旋纡折”“词句、声调有停顿、 转折” 也可酌情给分)
    【诗歌参考译文】
    广阔的江面上浮现高高的楼阁,云朵聚在陡峭壁立的高山上。
    越雟、荆蛮之地,沙尘飞扬,风雨交加,犹如当下动荡不安的时局。
    大雁衔芦自卫奋力飞翔,猿猴失去栖息地哀鸣不已,犹如悲苦的百姓。
    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而我亦是奔波劳碌、无家可依。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届天河区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种柳戏题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①,惭无惠化传。
    [注]思人树,语出《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召公有惠于民,他死后,人们作诗怀念他,还自觉地爱护他生前种的树,称其为“思人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当写于被贬柳州期间,诗人虽不得志,但仍有济世救民之心。
    B.首联用四个“柳”字,有诙谐自嘲之意,切合诗题中的“戏”字。
    C.虽是“戏题”,但诗人却不由得越写越庄重,思想随之渐趋严肃。
    D.诗人写柳树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寓含了对自己终将被重用的信心。
    16.在这首诗中,现实和未来自然转换,无缝衔接。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特点。(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D(“寓含了对自己终将被重用的信心”理解有误,诗人想象柳树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是希望它造福于民)
    16.先叙写自己现实中种柳的事,(2分)然后想象未来的人会笑谈今天种柳的佳话,(1分)又想象未来长大的柳树会造福于民,(1分)最后又回到现实,表达自己能对百姓有恩惠和教化的希望。(2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归
    鲍溶①
    塞草黄来见雁稀,陇云白后少人归。
    新丝强入未衰鬓,别泪应沾独宿衣。
    几夕精诚拜初月,每秋河汉对空机。
    更看出猎相思苦,不射秋田朝雉飞②。
    注:①鲍溶,中唐诗人。②晋代崔豹《古今注》:“《雉朝飞》者,犊木子所作也,齐处士,泯宣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之操,以自伤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的“见雁稀”,既指边塞秋雁南飞,也暗示征夫长期守边、思家念亲的境况。
    B.第三句写出征人思乡念家、愁添白发的情状。“强入”二字,极为形象,富有表现力。
    C.第三联“空”与“精诚”相对照,表达了征人愿望落空的无奈,“空”字意蕴丰厚。
    D.诗歌最后化用典故,猎人不射雌雄相逐的雉鸟的做法,更加触动相思之人内心的愁苦。
    16.评论者认为,本诗具有中唐边塞诗“苍凉沉郁”的基调。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C(思妇拜祷初月,希望月圆人圆,可自己连织女都不如,只能空叹。)
    16.①边塞环境的“苍凉”:塞草枯黄,大雁南飞,行人稀少,场景荒芜悲凉。②征夫心情的抑郁苦闷:独守边塞,触景生情,思乡难归。③想像中妻子的空叹无奈:盼月圆人圆,但愿望总是落空。(每点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①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调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注】①窦叔向:唐代诗人,交好率相常兖(729年—783年),常兖失势后,出贬溧水县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从夏夜美景入题,夜合花开,满院芳香扑鼻,细雨蒙蒙,凉爽宜人。
    B.第三句中“何曾”应为“不曾”意,暗示了时代纷乱,彼此消息不通。
    C.颈联写当年的孩童已长大成人,令人感喟:亲友纷纷离世,令人情伤。
    D.尾联写诗人见到桥头亲友为送别饯饮搭起的青色幔帐,不禁更添愁绪。
    16.后人评价此诗“情文兼至”,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解析】
    15.D
    16.(6分)①这首诗感情深草,久别重逢的欣喜、人事坎坷的感慨、短聚再别的不舍,交织在一起,特别容易引起读者共鸣。(2分)②在表现手法上,一、四联侧重写景,虚实结合:中间两联紧扣“话旧”,娓娓道来。语言不事雕琢,亲切自然。(2分)③全诗思想感情自然流露,语言风格平易近人,实为“情文兼至”的佳作。(2分)

    【来源:天津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1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橘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冷色调的,烘托出作者内心无尽的凄凉和思念。
    C.三、四句“忆”字引发往事联想,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D.末句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与古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5.有人说本诗的诗眼是“凉”字,请简析其妙处。
    16.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结合本诗三、四两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解析】
    14.C
    15.“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即,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应,该字将情景融合到一起了,所以“凉”是诗的诗眼。
    16.这两句诗运用虚写的手法,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忆’字引发往事联想”错误,“忆”指想象,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所以不是“联想”。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凉”字指江风把细雨吹进小舟,顿让人感觉丝丝寒凉。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此句因“凉”字寓情于景,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营造了全诗凄凉氛围,切合离别的感伤之情。所以“凉”是诗的诗眼。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指本诗后半部分的虚写的艺术效果,这是本题的答题方向。
    三四句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来源: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辛弃疾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注。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注〕玉友:此处指酒;溪毛:溪边的野菜。
    13.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村居即事B.早春喜雨C.山居春雨D.田园杂兴
    14.下列对本词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豪放雄阔B.质朴清雅C.含蓄隽永D.绮丽飘逸
    15.下阕紧扣“野老相邀”展开描写,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解析】
    13.A
    14.B
    15.下阕围绕野老邀我作客展开描写。先描写饭桌上老人劝酒夹菜,突显老人待客的热诚;再写老人拄着藜杖出门迎接“我”,在雨中躲避着行人辨认“我”,等看清后已然过了桥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描写展现待客、迎客场景,把野老相邀作客的过程表现得极具画面感且富有生趣。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恭谒孝陵正韵①
    [明]徐渭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抓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②。
    当时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③说与听。
    注:①诗前原有小序:“汉高仿佛皇祖,而以少文终其身。……是日陵监略陈先事。”
    ②桥山指黄帝的葬地。传说黄帝死后,有龙迎他上天。③中官:守孝陵的太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生”即“老童生”。明清时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其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之前,都称为童生。
    B.“西京”是封建王朝国都的“京号”,意为西边的京城,通常指长安。诗中借此指明孝陵所在地南京。
    C.“青衫”,诗中指微贱者的服饰,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与它意义相同。
    D.“亭长”,秦汉时所设的低级行政建制长官。诗中“亭长”是指刘邦,诗人以此来代指明太祖朱元璋。
    16.有人评价这首诗中的情绪“自哀和自负相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C(古代学子着青衫,也指微贱者的服饰。《琵琶行》中的“青衫”是指唐代低阶官员的服饰。)
    16.①“白头落魄”、“破帽青衫”写诗人一生落魄、未有功名的悲哀;②“疲驴狭路愁官长”写出因身份低微、不得不给官长让道的屈辱;③“亭长一抓终马上”借刘邦之典暗示朱元璋少文无才,同时委婉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肯定;④“当时事业难身遇”表面写无法亲历明初开国大业,实写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是自哀也是自负。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越台怀古①
    【元】萨都剌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班斑。
    【注】①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萨都剌工诗词,擅书画,后人推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时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知事,在职一年半,因弹劾权贵被降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通过怀念汉闽越王,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抑郁不舒的苦闷。
    B.首联写远景,当年的闽越国古都实为形胜之地,四周群山包围,山中云气蒸腾,笼罩着虎豹雄关。
    C.颈联是全诗的“诗眼”,互文见义,委婉表达出对一时人物和千古英雄或随烟尘飘没于九霄云外或埋没于荒烟蔓草之间的深沉感慨。
    D.尾联再次点出“日暮”,意在加深衬托对昔日繁华逝去的哀婉之情。又借“鹧鸪、荒苔、野竹”等眼前景物,烘托苍茫、悲凉的意绪。
    16.有人评价说颔联“用象征性的场景勾画出闽越国灭亡后遗址的萧索、孤寂寥落”,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C 解析:“委婉”不对,应该是直接抒发。
    16.①铜兽是王族宫殿才能使用的装饰,是高阶层地位的象征,如今却暗随着秋露而落泪,古今对比,勾画出闽越国灭亡后遗址的萧索、孤寂寥落,读来令人黯然神伤。②用“秋露、夕阳”这凄凉、冷峻的字眼象征时序变迁、人事代谢。③用“暗、泣、背、还”这些阴森、悲苦的词语隐指繁华盛世的没落与千年间王朝的更替。(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鹳雀楼
    畅诸①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注】①畅诸,唐玄宗开元初进士擢第,九年(721)中拔萃科,后官至许昌尉,长期仕途淹滞,有志不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境都很壮阔,但王诗达到美和哲理的统一,独步天下。
    B.这首诗的首联写登高饮酒以见豪情,诗人极口赞美鹳雀楼的高峻,正显示出登攀的豪气。
    C.这首诗的颔联写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不禁感谢世间造物的伟大。
    D.这首诗结尾两句写“菊花事”以明别意;亦寓含以菊之高洁自励自况,见出诗人脱俗情志。
    16.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的中间四句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而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请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加以赏析。(6分)
    15.C (“不禁感谢世间造物的伟大”错误,“谢”此处为“告辞”之意,表达诗人遗世独立,超脱尘俗之意)
    16.①颔联写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表现手法看,以飞鸟之低衬托楼阁之高,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大有高蹈出世之想。(3分)②颈联写天然形势似本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样描写,既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也托物言志(或“寓情于景”),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虽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但志不苟俗,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3 分)


    【来源: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事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回京之前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西湖景色之秀美,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B.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湖水澄澈、千山苍翠、明月如珠、早稻新发,如此美景让诗人留恋。
    C.这首诗善用比喻,如颈联写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贴切又新颖。
    D.“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写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飘曳的裙带,以少女劳动之美映衬了春日的西湖之美。
    16.有人评价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D 这一句是比喻,写新生的蒲草在风中摇曳,就像是少女的身上的罗带,并非实写少女的劳作之美。
    16.①尾联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美景如画,是诗人不舍离开杭州的原因之一;②而“言外余情”则与诗人的遭遇有关,与其回到京城朋党倾轧的官场,不如在杭州任上做点实事。(一点3分)
    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诗人因何“不舍”,为何又说“一半勾留”?从诗歌内容来看,西湖美景正是这不舍的原因之一;“言外余情”又是什么?则要结合注释,知人论世。白居易到杭州是因为“国事日荒,民生日困,而自请外任”所以他留恋杭州的另一原因自然是不愿回到朋党倾轧的官场,想要在杭州任上再为百姓做点实事。

    【来源:江苏省苏北四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发赵屯,得风宿杨林池,是日行二百里
    杨万里
    动地风来觉地浮,拍天浪起带天流。
    舞翻柳树知何喜?拜杀芦花未肯休。
    两岸万山如走马,一帆千里送归舟。
    出笼病鹤孤飞后,回首金笼始欲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地浮”“天流”,语意夸张,极言风大浪高;而诗人此日能行二百里,也有赖动地强风之力。
    B.颈联将“两岸”的“万山”比作奔跑的快马,写出了舟行迅捷,也暗示了诗人返乡途中的愉悦心情。
    C.尾联诗人以“病鹤”“金笼”作比,这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意相当。
    D.全诗除了颌联、颈联之外,首联也用对仗,且对仗工整,却不见雕琢痕迹,自然清丽,令人叹服。
    16.杨万里创立的“诚斋体”具有活泼自然、通俗浅近、饶有趣味等特点,请分析本诗颌联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3分)C(本诗尾联较陶诗诗意更进一层,不仅写出了脱身官场生活的欢喜,也写出了回首官宦生涯的不堪)
    16.(6分)①以“舞”“拜”二字形容柳树、芦花在风中起伏的姿态,活泼而逼真;②“拜杀”一句用一个“杀”字,口语入诗,语言通俗浅近;③不直写自己心情欢畅,却说柳树知我有喜,芦花不停拜贺,显得饶有趣味。(每点2分)

    【来源: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春光好
    五代·和凝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经。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暗。红粉相随南消晚,几含情。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船轻”中的“轻”字,让人感到主人公身处画船中,全词虽然没有人的出现,却时时有人的气息。
    B.词中运用鸳鸯、绿汀、棹歌声等意象,写出了湖中的所见所闻,视听结合,有声有色,节奏和谐而平缓。
    C.“无风无浪”意在表现湖水光滑如镜,“半雨半晴”写出空气清新怡人,也让人隐约感到宾主融洽的气氛。
    D.这是一首抒写早春时节漫湖的词作,在时间与空间的变换中尽显感情的怡悦舒展,给人以美的享受。
    16.结尾的“几含情”在表达方式上和前面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没有人的出现”错,词中的“红粉”就是代指女子。
    16. 参考答案:①“几含情”是打情,前面都是描写。②用了这一抒情之句,总括了前面早春游湖的心理感受。③不加渲染,不作夸张地写出了对江南春光的赞美,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表达方式”的不同,应该回答出不同,并分析作用。这首词写春游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棹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二句,连用两个“春”字,两个“无”字,两个“半”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红粉相随”。这首词写得明快,有生活气息,摆脱了浓厚的富贵味,堪称佳词。
    【白话诗歌】
    水上柔嫩的颜叶,衬着岸边明艳的杏花;翠红美丽的鸳鸯,拖着长长的绿漪浮漾。一叶轻盈的画船摇出,添几阕情韵袅袅的棹歌。
    春光,轻灵摇荡,明媚可人!水,好在无风无浪;天,好在半雨半晴。在疏淡的暮霭中,伴红粉知己泛舟南浦,更多了几分含蕴不露的情意!

    【来源: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雨后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C.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不仅意指鬓发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
    15、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4.C项,“颈联虚写”错。颈联从上文的忆想回到现实,是实写。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晖,也是作者的所见之景。故选C。
    15.(1)意境营造: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②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2)章法结构:①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②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①
    姜夔
    吏部②梅花八咏,夔次韵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③,岁岁长吟想。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注)①此词为作者居家杭州时所作。②吏部:指曾三聘,他时任考功郎(属吏部)。③金舆:皇帝车辇。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为姜夔唱和之作,上阕“多少梅花样”写出了西村梅花的种类繁多。
    B.“细草”句指当年皇帝亲临赏梅,车辇停留草地的情景,至今令词人沉吟回想。
    C.“枝上”句写小鸟的嘤嘤,仿佛宫女的歌唱,这一静态场景给人以优美画面感。
    D.本词撷取若干意象,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来表达词人独特的情感。
    15.请分析“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解析】
    14.C
    15.姜夔“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指梅花竞相开放,却无人欣赏,其中还寄予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意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学生综合鉴赏诗词的能力。
    C.“这一静态场景”说法错误,小鸟的嘤嘤歌声应该是动态场景。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情感的能力。
    姜夔早年多次考试不中,一直辗转于江湖,漂泊不定。虽与当朝名仕结交,但一生清贫,“开遍无人赏”“惆怅”都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意味,表面写梅花,史记是在写自己的境遇。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梅花正是陆游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洁志行。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俭梳妆:“俭”同“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穿着打扮。②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女自我感伤待嫁之年却没有媒人前来提亲,主要原因是她出身的贫穷。
    B.贫女的装扮过于奇特而不被世俗所喜爱,但这恰恰体现了她高尚的情操。
    C.尾联富有生活哲理,既是贫女的慨叹,也是诗人的自叹,蕴含社会意义。
    D.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以未嫁贫女自叙口吻,塑造了一个内蕴丰富的形象。
    15.前人评价这首诗是“语为贫士写照”,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刻画了怎样的贫士形象。
    【参考答案·解析】
    14.B
    15.①“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②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修美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格调。③ “为他人做嫁衣裳”,写出了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形象。
    【解析】
    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贫女的装扮过于奇特而不被世俗所喜爱”错。“俭梳妆”是当时流行的装扮,不是贫女的打扮。
    故选B。
    15.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
    此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为他人作嫁衣裳”,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点睛】
    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属于前者只要求概括形象,所以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的内容可有可没有,写上也不占分数。这里按照第二类提供答案,权当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了。

    【来源:山东济南市2022年1月高三年级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雨①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
    【注】①此诗写于1130年夏,抗金形势略有好转。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②洗甲兵: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点明诗人处境,因国破家亡而颠沛流离,寓居异乡。
    B. 第四句“送”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词句明净,意蕴丰富。
    C. 诗歌渲染了用来时和雨后的气势,视听结合,描绘山中暴雨壮阔之景。
    D. 尾联化用杜甫的诗句,并用典,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的爱国情怀。
    16. 本诗被称为“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巧妙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请你结合前两联,谈谈诗歌运用这一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解析】
    15.C C项“雨后”错,诗歌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渲染了雨前和雨中的气势,没有写雨后。
    16. “阴晴”“云”“雨”一语双关,既是自然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整个国家风云翻涌、颠覆播迁的形势。表面虽然写的是自然云雨,但却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
    【解析】诗歌首联意思是,老态龙钟的隐士不熟悉农事耕作,却大开窗户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阴晴变化。“阴晴”运用双关,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是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

    颔联意思是,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语意双关。
    首联和颔联运用双关修辞,把眼前的自然现象、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感与对现实的焦灼而深刻的思虑天衣无缝般地有机融为一炉,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内涵。

    【来源: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收心卷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诗人晚年只是喜好清静,对身外之事变得漠不关心,过着安逸的隐居生活。
    B.诗人自知没有好的计策改变现状,徒然地明白自己只能返回旧日隐居之所。
    C.诗人在松林中迎着清风解衣敞怀,在明月相伴下独坐弹琴,自有一份清闲。
    D.诗歌第三联抓住隐逸生活的典型场景,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隐居生活画卷。
    16.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评价王维诗歌“近而不空,远而不尽”,以意象具体、意境深远而含蓄不尽著称,请结合本诗尾联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解析】
    15.A 【解析】选项中说诗人晚年只喜欢安静,对万事都漠不关心。结合下文“自顾无长策”可以看出,诗人并不是不关心万事,否则就不会有“无长策”的判断。“好静”也只是诗人在“无长策”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
    16.尾联下句“渔歌入浦深”,意象具体(2分),借用“渔歌”的典故,以渔歌入浦的场景委婉含蓄地回应了张少府的提问(2分),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自身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景语作结,意境悠远。(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相关试卷

    (08)题壁抒怀+托物言志-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这是一份(08)题壁抒怀+托物言志-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4)爱情闺怨+边塞军旅-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这是一份(04)爱情闺怨+边塞军旅-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八句用比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这是一份(0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1)各地名校诗歌鉴赏汇编-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分类专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