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1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2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3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4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5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6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7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08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主导学,规律方法探究,考点梳理,书写步骤,自主测试,归类示例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归类示例二,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1)定律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守恒。(2)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指实际参加了化学反应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3)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应用(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4)进行各物质间量的计算。
    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3.读法(以4P+5O2 2P2O5为例)(1)质的方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2)量的方面:①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②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注意(1)化学方程式必须尊重客观事实。(2)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3)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反应条件,缺少条件的化学反应一般是不能发生的;在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时要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号。
    6.配平化学方程式(1)依据。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2)方法。①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②最小公倍数法:选择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分类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2.计算的步骤:“设、写、找、列、求、答”,即:第一,设出未知数;第二,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第四,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第五,求出未知数;第六,写出简明答案。为了便于记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编成如下口诀: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错;准确找到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须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3.基本题型:第一,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含杂质物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第三,溶液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四,过量计算;第五,无数据(或缺数据)计算;第六,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
    1.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答案:D
    2.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②③⑤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故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而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此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改变。答案:B
    3.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B.COC.CO2D.H2答案:A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解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Cl3)和水,故A错误;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错误;硝酸钾与氯化钙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答案:B
    5.从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在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故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不会发生反应。答案:B
    6.在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数据如下表,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 gB.丙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的质量=(25 g+15 g+1 g+5 g)-(11 g+1 g+22 g)=12 g,A项错误;丙的质量不变,因此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项错误;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14 g,因此甲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了17 g,因此丁是生成物,乙物质减少了3 g,因此乙是反应物,因此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项错误。答案:D
    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B.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1个单质的分子和2个相同化合物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2个相同的新化合物的分子,B项错误。答案:B
    8.(1)运动会上“发令枪”里火药的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 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1)①氯酸钾受热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氯化钾和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l2;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x+(-2)=0 解得x=+1。(3)根据题意知,反应物为MgH2和水,生成物为一种碱和氢气,因此该碱应该是氢氧化镁,因此该反应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3)MgH2+2H2O══Mg(OH)2↓+2H2↑
    【例1】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中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分别以A、B、C、D表示: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两个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请分析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解析:(1)因为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因此气球胀大,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而待锥形瓶冷却后,气球缩小,因此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2)C实验能够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是由于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B实验中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使反应后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减小,因此天平不平衡;D实验中镁条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天平不平衡。
    答案:(1)后一种 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气体受热膨胀,气球胀大使受到的浮力增大,使得天平不平衡(2)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反应后生成的CO2逸出,物质的质量减小 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例2】 利用工业煤制乙二醇(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该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造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制备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合成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钢铁。请写出合成气与Fe2O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且原子利用率为100%,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草酸(HOOCCOOH)B.甲醇(CH3OH)C.尿素[CO(NH2)2](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 
    (2)CO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H2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H2O;(3)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得到草酸和含氮元素的尿素;(4)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AC(4)化学能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例3】 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下列反应的分类错误的是(  )
    解析:反应8Al+3Fe3O4 4Al2O3+9Fe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答案:A
    【例4】 向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H2SO4的质量是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1)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2NaOH+MgSO4══Mg(OH)2↓+Na2SO480 58x 8.7 g
    (2)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H2SO4的质量为y,2NaOH + H2SO4══Na2SO4+2H2O80 9880 g×30% y
    解得y=29.4 g答:(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H2SO4的质量为29.4 g。
    相关课件

    中考化学一轮单元总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单元总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含答案),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建构脉络图,主干回顾·厚积知识力,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化学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碳和氧气,二氧化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件: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徽中考考情,思维导图·建体系,知识清单·理脉络,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各物质反应物,化学式,化学反应,意义与读法,客观事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置换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