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1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2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3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4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5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6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7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08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题课件(35张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信息类文本整体阅读,回顾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先读标题,预测内容二、圈点标注,研读文本三、初步概括,提炼段意四、前后勾连,整体把握
    如何高效整体阅读论述类文本
    理清段落层次、论述思路把握主要观点、论证方法
    一、理清全文和局部结构(一)理清全文结构的方法1.抓住两类关键词句一类是点明观点的关键词句,这样的词句有标题、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及其他能揭示文意的词语、句子,一般置于文首、文尾或段首、段尾的句子。另一类是层次标志性词句,如过渡词句,特别注意两种关键词:①关联词,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时”;表递进的“不仅如此,而且……、甚至、更进一步讲”;表转折的“然而、不过、其实、与其相反”;表因果的“因此、所以、总而言之”。②顺序词,表示材料的主次轻重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
    一、理清全文和局部结构(一)理清全文结构的方法1.抓住两类关键词句2.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议论文的论证部分段落较多,应思考它们之间是不是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3.切分层次,把握层次大意在概括出段意的基础上,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同一关系取其“一”,并列关系取其“和”,总分关系取其“总”,偏正关系取其“主”。
    一、理清全文和局部结构(二)理清局部层次的方法1.标句数,分叙议 议论文的段落如果较长,阅读时要先标出句数,然后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类关系无外乎引出句、分析句、解证句、举例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另外,可根据表达类型切分层次。论述类文本的语段多是议论段和叙述段。议论段往往是论点或分论点,或提出分论点,或分析总结。叙述段是论据,围绕中心句按一定逻辑展开。
    一、理清全文和局部结构(二)理清局部层次的方法2.抓中心,找标志 分析段落结构,如果段落有中心句,首先找准中心句。然后根据语句之间的关系、叙议之间的关系切分出层次。论述类文本,为了论述的严密,段落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间的逻辑关系,如“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段落层次的突破口。3.看疏密,辨关系 有些段落,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属于同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是段落的另一个层次。
    二、准确区分论证手法常见的论证手法如下,要准确判断与区分。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实例论证观点。2.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3.对比论证: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4.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事例的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5.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阐释道理或说明事理、论证观点的方法。6.因果论证:根据原因推出结果,或根据结果推断原因,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7.归谬法:为了反驳对方论点,先假设其正确,据此得出荒谬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错误,己方观点正确的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论证分析题(理清结构,关注手法)”,考查的是对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关系的把握,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采用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手法。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议论文的要素和常见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手法,要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行文脉络 结构是指作者对文章材料组织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的表现形式。 论证思路是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也就是逻辑内容。 文章的结构反映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靠文章的结构表现出来。 行文脉络,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也就是指的是论点索贯穿全文的内容。
    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行文脉络 答题格式基本一致:★重难点·特别强调:论证结构,要首先指出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递进式、对比式、总分式。行文脉络和论证思路可省了这一步。首先:提出…论点/引出…论题 通过…的事例,引出…论点 通过引用名言/传说、故事等引出…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角度,用(举例、道理、比喻、因果、类比、 归谬法)论证方法阐述[论述/分析]…观点/论题最后:得出结论,阐明…论点 重申论点,得出…结论 总结全文,归纳论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照应开篇论点/论题
    [2021·新I卷]材料一:朱光潜《诗论》/材料二:钱锺书《读‹拉奥孔›》,1870字。
    [2021·新Ⅰ卷]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2021·新Ⅱ卷]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600字。
    [2021·新Ⅱ卷]4. 请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2020·新I卷]材料一: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900字。
    [2020·新Ⅰ卷]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2021·新I卷]材料一: ①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②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③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④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诗画异质”
    ②、③通过特洛伊之战引出拉奥孔的雕像,以此来解释为何提出“诗画异质”
    ⑤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⑥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⑦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④、⑤段则详细描述了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⑥、⑦做出推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⑧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⑨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⑩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⑧、⑨、⑩水到渠成地作出结论:“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材料二: ①《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①开门见山点出中心观点“《拉奥孔》的主要论点在于‘诗画异质”。
    ②列举了三个事例作为论据: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唐代小说中有关王维和《按乐图》的论述,认为是无稽之谈。徐凝在《观钓台画困》中感慨,即使挖空心思,仍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
    ②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2021·新Ⅰ卷]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解题方法:首先,通读全文。其次,概括每一段段意。最后,结合答题术语,组织答案。
    解题方法:首先,通读全文:中心观点为莱辛的“诗画异质”,诗画各有其擅长的题材空间。其次,概括每一段段意。材料一: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诗画异质”。②、③段通过特洛伊之战引出拉奥孔的雕像,以此来解释为何提出“诗画异质”。④、⑤段则详细描述了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⑥、⑦做出推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⑧、⑨、⑩水到渠成地作出结论:“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材料二:①开门见山点出中心观点“《拉奥孔》的主要论点在于‘诗画异质”,为了论证这一观点。②列举了三个事例作为论据: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唐代小说中有关王维和《按乐图》的论述,认为是无稽之谈。徐凝在《观钓台画困》中感慨,即使挖空心思,仍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最后,结合答题术语,组织答案。
    作答术语:首先:提出…论点/引出…论题 通过…的事例,得出…论点 通过引用名言/传说、故事等引出… 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角度,用(举例、道理、 比喻、因果、类比、归谬法)论证方 法阐述[论述/分析]…观点/论题最后:得出结论,阐明…论点 重申论点,得出…结论 总结全文,归纳论点/提出希望,发 出号召 照应开篇论点/论题
    [2021·新Ⅰ卷]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答:①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画异质”的论点,接着通过对比拉奥孔在诗歌和雕塑中的不同形象,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得出“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的结论,最后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②材料二先通过《拉奥孔》所讲的绘画与诗歌的区别引出了中国古人对该问题的看法,接着通过沈括、徐凝对相关问题的分析间接论证了该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应通读材料,梳理材料行文思路,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阅读材料一可知,材料一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第1段由《拉奥孔》引出本文的论点,即“诗画异质”说; 第2-8段分别介绍了史诗中的拉奥孔和雕塑中的拉奥孔,通过对比史诗和雕塑中拉奥孔形象的不同,论证了“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前文详细分析了“诗画异质”后,第9段作者发出“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的疑问,并进一步指出图画也可以叙述动作,诗也可以描写静物。 阅读材料二可知,材料二第1段首先介绍了《拉奥孔》的主要观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引出了中国古人对该问题的看法,介绍了陆机和邵雍对此问题的相关论述; 第2段指出莱辛的议论更加透彻,将绘画、诗歌与时间、空间联系了起来,并通过沈括批驳唐代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佐证了这一观点。
    [2021·新Ⅱ卷]①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②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通常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①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
    ②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引导青年人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
    ③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地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③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
    ④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④、⑤接着从“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⑤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的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2021·新Ⅱ卷]4. 请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答: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①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②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③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④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作答术语:论证结构,要首先指出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递进式、对比式、总分式首先:提出…论点/引出…论题 通过…的事例,得出…论点 通过引用名言/传说、故事等引出… 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角度,用(举例、道理、 比喻、因果、类比、归谬法)论证方 法阐述[论述/分析]…观点/论题最后:得出结论,阐明…论点 重申论点,得出…结论 总结全文,归纳论点/提出希望,发 出号召 照应开篇论点/论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应通读材料,梳理材料行文思路,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2020·新I卷]材料一:①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②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③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①是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
    ②介绍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这两部古代地理著作。
    ③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④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⑤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对比。
    ⑥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ricalGe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⑥指出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依托现代科学,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0·新Ⅰ卷]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答: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关课件

    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题(含答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题(含答案)课件PPT,共33页。

    文内观点的论证与分析(分析论证方法与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信息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课件PPT: 这是一份文内观点的论证与分析(分析论证方法与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信息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课件PPT,共42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特点及解题策略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特点及解题策略 课件,共3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