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1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2
    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美术湘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作品概览(五)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作品概览(五)教案,共3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 材 分 析_长河漫步,教 材 目 标,教 学 思 路,教 学 选 择,教 学 建 议,教 学 资 料,作业评价,评漫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课  长河漫步
    一、教 材 分 析_长河漫步
    课题《长河漫步》明示了编者的意图。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兵马俑以及古代绘画的欣赏,长河漫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漫步”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长河漫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门类和不同形式。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彩陶纹样的分析,帮助学生揭示艺术起源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青铜器和兵马俑的介绍,将象征和写实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的社会性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审美体验;古代绘画部分尽可能地选用了不同形式、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风俗画和文人画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
    以下将课本呈现的材料作简略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1. 彩陶纹与青铜器纹饰之间的联系
    彩陶纹样内容分别和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关系,如猪纹、鸟纹之于河姆渡人,鱼纹、人面纹之于半坡人那样。彩陶纹样中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纹样,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抽象纹样大多是写实纹样变化的结果;青铜器纹样中的饕餮、夔、龙、凤等为想像中的神异动物,这些纹样更具有装饰性,常常对称排列,教材上的鸟纹和凤纹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铜器也有和彩陶纹相同的几何纹,如云雷纹、圆涡纹、回纹以及方格、三角等纹饰,常常作为陪衬的底纹。
    2. 彩陶、青铜器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与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比较
    彩陶、青铜器的纹饰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性,一是纹饰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彩陶纹样与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发生关系,带有神秘色彩,表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青铜器纹饰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这些纹饰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特点。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秦陵兵马俑则不同,它没有诉诸巫术鬼神的作用,而是通过强大的军阵逼真的塑造,来显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3. 古代绘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
    在教材呈现的绘画作品中,用线的特点各有不同。如《朝元图》的圆浑稳健,《芙蓉锦鸡图》的细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鸟图》的淋漓酣畅。帮助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风范,体会其中的气质、韵律,加深对传统绘画用线的理解。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4. 象征意义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人物龙凤帛画》中的龙凤引导死者的灵魂生天。《芙蓉锦鸡图》以锦鸡斑斓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扬封建的伦理思想。《荷花水鸟图》“白眼向人”的鸟,鲜明地传达出画家傲兀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二马图》则以寓意手法抨击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传统艺术理论是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内容材料是在历史线索中点状呈现的,但始终以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线造型的主要手段和气韵生动贯穿其中。用古代绘画理论进行提示和归纳,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六法论”的简单介绍,使学生的感性知识能上升到初浅的理论层面。
    教学活动的设置各有所侧重:活动一从图形和构成方法的分辨入手,旨在通过细节的研究,加强学生对纹样的体验和感受。活动二则是形式语言、思想情感、政治态度以及写作能力的综合运用。在具体造型细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升华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评论和文化认知的多方面素养。
    评价建议栏目设置了有关短文撰写的评价内容,对写作重点做出了提示。
    教材在资料库栏目中介绍了“谢赫六法”和画家朱耷,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线索和查询资料的方法。
    学习大空间栏目更大范围地拓展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范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欣赏方法的一般掌握,力求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大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此激发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 材 目 标
    *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历史源流、不同时期的美术现象以及审美特点,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通过欣赏活动,感悟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使之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内容的确定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包含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教材意图,把握和控制难度,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材的内容材料多,跨度大,一味照本宣科必然拖沓。所以,对材料进行选择处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沿历史发展线索进入,强调不同时代的渊源关系,对作品表现风格的演变以及社会功用做出判断。课本中彩陶、青铜器和兵马俑部分较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线索,教学中应该考虑的内容有:陶器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彩陶纹样中所蕴含的早期人类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关系;彩陶纹样与青铜器纹饰在造型表现上的异同;象征意义的图式与写实表现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等等。
    2)从造型表现特点的探究入手,抓住传统美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讲究气韵生动的特征,对不同表现形式和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具体作品感悟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课本中古代绘画部分呈现的材料较多,应该有所侧重,关联其他。围绕一个主题,旁及多幅作品是可取的方法。
    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兼容造型表现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以造型表现特点为主题的教学也要阐明历史背景,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两者兼顾,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
    2.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从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除熟悉与作品有关的内容外,还须精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和有关知识。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3. 教学策略
    确定教学重点,理顺线索,依照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从历史发展线索和造型表现特点两个方面入手,划分为彩陶、青铜器、兵马俑和古代绘画两个部分。彩陶、青铜器、兵马俑部分围绕美术与社会这一主题,将图形的欣赏、研究与历史的发展、变革紧密联系,展开生动活泼的讨论。为此,课前要周密地设计若干选题,选题的内容应该步步贴近教学目标,把学习引向深入。古代绘画部分围绕传统美术的造型特点,一方面对课本材料进行对照比较,归纳和概括其共同特点;另一方面提取重点欣赏的作品进行研究,以点带面,探讨传统绘画的精神特质。
    学习活动的设置需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活动一的目标取向是通过细节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纹样的构成形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鉴赏的方法和眼界。根据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考虑加入对图形意义的分析和研究,使教学活动趋于完整。活动二的重点在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时间限制,可以把写作部分安排在课后,课堂上通过议论和交流的形式,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欣赏评论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评价穿插于每个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和讨论,应及时归纳并给予评价。对于有积极意义的想法和理解,应帮助其完善并给予肯定。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应通过提示进行引导,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四、教 学 选 择
    教学课时的安排可以酌情处理,分为两课时或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的安排参照参考教案;三课时的安排适当加入彩陶和青铜器的内容,划分为1.彩陶;2.青铜器和兵马俑;3.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组织方式以讨论、分析为主,根据学生情况恰当地调整指标。运用教学提示对讨论进行引导和调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适当加入彩陶和青铜器的内容,弥补教材因版面限制带来的不足。增加和删减内容应该把握教材呈现的意图,抓住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这一要点,联系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线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教学内容可以分类进行群组编排,使教学阶段的主题清晰,主次分明。如美术的起源;美术与社会;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美术作品的象征意义等等。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以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体现的社会文化内涵,艺术与自然、与生活的联系,给予他们分析的依据和联想的空间。如:想像原始人类的生活;氏族部落的兼并和战争;神秘的祭祀活动;古老的神话传说;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的巨大工程的建造等等。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课堂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不可游离教学内容成为赘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讲,话题的进入可以是贴近生活,自然而浅显的,然后,层层深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逼教学目标。同时要发挥教学提示的引导作用,把知识加以概括、归纳,使之系统化,使之重点突出。
    作品分析研究结合动手训练,通过尝试和体验能够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这一类的作业包括方法分析和临摹,如教材中对纹样构成的分析。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组织,要注意图片和文字清晰简洁、准确无误;演示内容和讲解内容的一致性;演示时机的选择,要与内容进度相贴切;演示的速度适中等等。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除以讨论、分析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外,根据当地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博物馆、历史遗迹、互联网等;举办小型展览和专题讲座,选择主题编撰图文并茂的美术文集,在校园网上提供一定规模、数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供学生浏览等等。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使整个欣赏过程明晰、有条理,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
    六、教 学 资 料
    舞蹈纹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盆内绘有五人一组的三队舞蹈者在手舞足蹈,气氛热烈。人物都带有头饰和尾饰,表明他们正在操演某种原始祭祀活动。
    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殖崇拜的象征,鱼在仰韶文化陶绘中是出现最多的图像之一。《人面鱼纹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有人把它看做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龙或夔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

    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如龙一足。
    秦陵兵马俑
    人物、山水、花鸟
    中国古代人物画一直遵循着“以形写神”的表现原则,战国时代的“形具而神生”论,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到南齐谢赫在品评人物画的“六法”中把人物的“气韵生动”摆在首要的地位和作为最高的准则,因此,在中国人物画中突出揭示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神情气质。
    中国古代山水画主要以描绘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观为表现对象,但绝不是这些景物的简单再现。中国山水画以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珍宝。早在山水画的萌芽阶段,人们就强调山水画的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艺术家面对大自然的想像活动,进行“至情”和“意境”的创造,追求“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以达到“畅神抒怀”的目的。这种审美特征一直贯穿在历代山水画作品中,也成为山水画家自觉遵循的美学原则。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从画史所载及实物资料来印证,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为山水画的萌芽期;隋唐为山水画的独立发展期;宋元为山水画的成熟高峰期;明清为山水画的笔墨程式巩固完善期。
    中国花鸟画的描绘对象,不仅仅指花和鸟,而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竹石、蔬果、翎毛、鱼虫、走兽、博古等类。描绘各种动植物也不仅仅是让人了解其外表形状和生物的特征,而是通过这些具有生命活力的实体,来揭示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同构心理因素,借物抒情,以传达人们的愿望和理想。“状物”与“抒情”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马图》画后题记:“予吏事之余,偶图肥瘠二马,肥者骨骼权奇,萦一索而立峻坡,虽有厌饫刍豆之荣,宁无羊肠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剥落,啮枯草而立风霜,虽有终身摈斥之状,而无晨驰夜秣之劳。甚矣哉,物情之不类也如此。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污滥之耻欤?按图索骥,得不愧于心乎?”
     
     
    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三课 静物有声
    一、教 材 分 析 ——静物有声
    静物画(静物有声)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艺术家出于对表现人的生活的兴趣,把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同时,静物有声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于训练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静物有声根据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有关内容,教材以静物画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自己摆静物、描绘静物、改画、赏析作品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静物画的创作过程,理解画家通过形、光、色、质、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的处理,赋予作品以某种意味,有意识地表达情感。
    教材以首页三幅作品的欣赏入手,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静物画表达情感。《冠军的象征》一画以饱满的构图,细腻地刻画了那些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排球,叙述了中国女排冠军之路的艰辛;《高更的椅子》以高更曾经坐过的椅子为主体,椅子上没有影子的烛光,给人以脱离现实之感,传达了病中的画家忧郁悲凉和思念友人的心情;《纪念贝多芬诞辰215周年》描绘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石膏像、小提琴和乐谱等,表达作者对贝多芬的纪念与崇拜。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静物画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教材中呈现的苏巴朗的《有壶的静物》和塞尚的《静物》,主要是介绍静物画中的两种常见的构图形式:水平线构图和三角形构图。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感觉,适合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理解构图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天伦之乐》及其教学提示,帮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理解静物画要想做到“静物有声”,要能表达一定的主题与情感。
    教材中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主要是让学生分小组摆静物,并用铅笔作构图练习。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选择描绘对象,确定构图组合和画稿练习来完成一幅静物画的构思过程;活动二是参照一幅静物画作品,从不同的主题进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改画,在临摹方法的辅助下,降低难度,达到运用静物画表达情感的目的。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
    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欣赏和评述、构思构图、作业效果分析三个方面提出了学生自我检测的要求,强调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技能的运用。
    资料库中介绍了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的历史、什么是构思、构图,作为本单元学习的参考和补充。
    学习大空间作为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侧重从静物画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风格和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欣赏分析、摆放静物学习构思构图知识和改画表现等学习活动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情感的关键手段;在绘画尝试练习中运用构图知识来表达主题。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
    二、教 学 目 标
    *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情感的关键手段,并能就静物画作品结合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特见解;
    *了解绘画造型基本要素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构图和改画的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确定
    教材选用了丰富的材料,应有所侧重,从不同角度进入。欣赏分析本课首页的三幅静物画作品,感受画面表现的不同情绪和主题,围绕作品中有意义的线索进行归纳,找出其中的联系:如《冠军的象征》满幅残破的排球、艰苦卓越、进取向上的寓意;《高更的椅子》宁静环境中的烛台和椅子、强烈的色彩对比、不眠之夜的伤感和思念;《纪念贝多芬诞辰215周年》黑白分割的画面、贝多芬塑像和小提琴、黑暗与光明的象征意义等等。
    从构图知识的学习进入,分析苏巴朗和塞尚的静物作品,感受画面效果,体会和研究不同的构图形式并找出规律。
    《天伦之乐》表现祖孙同堂的幸福生活。根据教材所作的提示,引导学生综合前面欣赏方法,揭示作品主题。
    活动一摆放静物,铅笔构图练习承接以上欣赏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思构图训练;
    活动二参照作品改画,尝试运用静物画表达情感和主题。
    2. 教学组织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各种学习用品、体育用品或自己喜爱的物品,以及搜集自己喜欢的静物画。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作品分析图示以及学生作品。
    教学时可分若干小组,准备若干静物台及静物、衬布等。
    3. 教学策略
    用本课首页的三幅静物画作品进行教学导入。围绕作品描绘物品的象征意义,画面效果给人的感受,以及形、光、色、质、构图与空间等造型要素的运用等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议论。教师通过提示导向,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环节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达到初步了解静物画,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表现的欲望的目的。
    接下来从学习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等内容入手,运用对比欣赏、改变构图的演示、实物摆放等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前面情境导入时所提到的问题,请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就如何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如何处理背景与主体的关系以及光线角度、形状色彩的利用谈谈自己具体的想法。
    活动一分小组摆静物,并用铅笔作构图练习。各组确定一个主题如“表现一位旅行者的生活”、“表现一位乐手的生活”等等,来选择静物进行摆放和描绘,此活动的目的是静物的选择、组织与构图训练。学生合作摆放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帮助和指导。静物摆放强调大小组合、色彩配置、质感区别以及前后关系等,特别注意运用所学构图知识。各组选派代表,讲解本组静物的构思。构图练习中对形状的描绘不作太高要求,强调画面整体效果。
    第二课时主要是按照活动二设置的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改画练习。改动其中的物体或背景均可,素描或铅笔淡彩等形式不限,重点让学生体验一幅作品中的某些物品或背景改变,其主题与情感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对象组织在画面中至关重要,选择哪些物品、如何摆放、主次关系如何、处在什么样的背景中、大小疏密怎样、表现什么样的情感等问题都是进行静物画创作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学生的作业更多地考虑构思、立意与构图,对于形体的表现则应相对淡化。
    4. 教学评价
    在欣赏评述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构思构图能够明确地反映所表现的主题;作业效果反映了知识技能的运用。
    四、教 学 选 择
    学生生活有地域差别,静物的选择也会反映出有地方特点的主题,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为改画习作设置不同难度的要求,以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教学导入部分可以一幅作品为主,旁及其他。对于主要欣赏的作品,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挖掘,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其他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解决欣赏活动中的问题。也可以采用泛泛而谈,抓住诸多作品的共同特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赏析,让学生对静物画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中活动二设置的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活动一绘制的草图为主要素材,把教师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作为作业的参照和摹本,改动其中的物体或背景。衬布的褶皱表现难度较高,摆放时尽量避免,只求色彩的利用。
    可以考虑模仿和改画的方式,临摹主体,改变主题;或模仿主题,改变主体。如“爸爸的椅子”“草丛中的排球”等等。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课题导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设置情境,比如,假如你是一位画家,如何以静物画方式表现“儿时的玩具”、“体育课后”、“我的书桌”、“校园午餐”等主题。
    在欣赏过程中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身临其境地欣赏作品。如学习的艰辛、与好友离别的时刻、儿时与祖辈嬉戏的情景等等,设身处地地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程序可根据学情灵活安排:如理解作品主题导入教学→静物摆放?熏表现主题→摆放静物与画家作品比较,进行造型要素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图练习→作品欣赏,体会情感,绘画练习。把欣赏活动按梯次贯穿于知识学习和实践尝试过程之中,建立在一定的感性认识上。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静物的选择要注意形状整体、不过于复杂,大小搭配合适,便于学生表现。
    摆放静物的活动中,可以考虑替换不同色彩的衬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色彩关系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运用数码相机及时展示摆放效果,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便于指导和评价。
    5.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调整摆放静物时使用取景框进行观察,简便实用,感受也不同,更利于整体把握构图。注意提示学生,取景框在眼睛和物品之间滑动时,感受物体在画面中的放大和缩小,制造不同的构图效果。
    六、教 学 资 料
    静物画
    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通常以油画、水粉、水彩或素描为描绘手段。静物画成为独立的绘画样式是从16世纪开始的,在此之前,它只是作为宗教画或肖像画背景上的点缀。到17世纪,静物画在北欧?穴主要是荷兰、佛兰德斯?雪渐趋普遍,逐步成为完全独立的绘画艺术样式。在近现代,静物画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旨在训练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如描绘面包、酒、水隐寓耶稣受难,描绘骷髅、计时用的水漏或沙漏、蜡烛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描绘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时令变化、四季转换等。静物画体裁的产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当时艺术家对于表现人的生活的兴趣,其中有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构图
    在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塞尚画静物
    因为画模特儿时人会动,这使塞尚很恼火,所以他多画静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起,借以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谐。塞尚在摆静物时也是十分讲究的,有位青年画家在看到他摆静物的过程曾写道?押“他把衬景布很轻地铺在台面上,显得很自然。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个水果的色调形成对比,造成互补色的震动感,把绿色放在红色上,黄色压在蓝色上,斜放着,转过来,如果需要把水果放稳,就用钱币把它垫起来。他在做这一工作时是非常仔细和十分谨慎的;人们会以为他是在给他的眼睛摆宴席。”这席话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地理解塞尚的静物画。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4课 凝固的音乐
    [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 材 分 析
    凝固的音乐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综合“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凝固的音乐,本单元凝固的音乐采用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以建筑为教学题材,通过欣赏、制作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凝固的音乐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素养。
    课题《凝固的音乐》应理解为:建筑艺术和音乐一样,能够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教材从欣赏进入,以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为对象,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以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用体积、空间的认识方式感受优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
    两个教学活动按梯次由浅入深展开,从简单形体的制作尝试中理解建筑的某个部分,进而丰富学生的想像,通过合作学习,完成较完整的建筑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立体构成的制作技法,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
    资料库提供的术语解释: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与造型艺术通用的术语,结合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建筑在造型结构与空间上的艺术表现。
    学习大空间是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分别从生活中构成形式的运用、中国古代建筑等方面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教材综合欣赏和制作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应以形体空间感受和认识为主线,联系建筑艺术的人文精神和立体制作的技能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与表现、知识与技能方面都能够有所获得。根据学生能力条件设置模型制作的难度水平及要求,注意活动之间的梯次关系,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力求做出较完整的作品。
    二、教 学 目 标
    *赏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体会和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制作简单的形体,并构想建筑模型,画出设计草图,根据设计草图,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首页图片用于欣赏活动,感受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以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教学运用中应该有所侧重,能够让学生了解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
    布达拉宫随山势耸峙,俯瞰山峦环抱的一片广袤的平原,宏伟壮观;色彩搭配单纯、简洁,错落的组合给人丰富的视觉感受。可以比较下图加拿大蒙特利尔某住宅,同样是直线造型,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
    天坛祈年殿层层台基和重重屈檐以平稳的节奏,造成向上的动感,表现与天相接,突出“天”的肃穆崇高。
    悉尼歌剧院富有诗意的建筑群,重复的壳体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让人联想到出海的白帆、盛开的百合。比较上海体育场飞扬的曲线造型,用以启发学生对建筑构图的认识。
    教学提示启发学生对建筑作品进行联想,引入对简单形体的思考。活动一设置的教学任务可以作为制作活动的第一阶段,让学生从简单形体的制作中学习基本方法,逐步完善建筑模型的构思。第16页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想像的参照。
    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创意制作,教材为此呈现挖切、折叠和粘合等制作技法详细的步骤图和相应的学生作业。创意制作应该在简单形体制作的基础上丰富和完整,体现教学的延续性。
    2. 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用纸张、工具刀、尺子、铅笔垫板、直尺、圆规、胶棒等;分小组制作模型;明确制作过程中安全、卫生以及爱护公物等注意事项。
    3. 教学策略
    从建筑艺术给人的视觉、形体和空间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凝固的音乐”:即好的建筑不仅仅是用于遮风避雨的构筑物,它还像音乐一样,使我们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华。
    欣赏过程注重视觉效果的感受,启发对生活的联想,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从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于对建筑作品的评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能够对建筑作品做出积极的?穴或许是独特的?雪反应,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制作活动分两个部分,安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
    第一课时:结合欣赏活动,参照图片中屋顶和墙体的造型,经过剪切、折叠、粘合,用纸做一个简单的造型;转动这个造型,从不同角度观察感受形体和明暗的变化;基于这个造型,设想添加其余部分后的小建筑模型,画出草图,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按设计风格进行小组组合。通过演示讲解折叠、挖切、粘合等制作方法。依据经典作品,讨论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曲直、虚实对比关系的处理和运用,进一步理解作品和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设计选择相应的方法,为小组制作提出建议。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不同能力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对教学做出总结,师生结合经典作品交谈制作体会。为进一步了解建筑艺术提供教学资源。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注意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评价内容包括视觉效果感受、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分别对教学过程中视觉意识的表现、创意和制作水平做出评价;辅导过程中及时对制作工序、方法以及良好习惯等细节做出点评。
    四、教 学 选 择
    两个活动设置形成梯次又相对独立,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活动一的重点在认识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结合欣赏教学,在几何体制作的基础上稍加丰富和组合,便能成为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使教学活动相对完整,便于在时间、材料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单独实施。活动二应该建立在活动一的基础上,相对时间长,可以利用课时之间的空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两个活动之间建立知识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根据地域特点,可以考虑采用建筑写生的方法进入:运用前面所学的透视知识,对当地有特点的建筑进行写生,通过作业讲评,结合欣赏获得有关建筑的知识,再进入制作,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课堂欣赏的图片材料有主次之分,不宜平均对待。从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进入,运用直线和曲线造型、节奏与韵律、重复与再现、环境等要素进行分类,举一反三,直接指向知识内核。
    强调综合学习的必要性,在欣赏活动中了解建筑体现的人文精神,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等等。
    为了加强欣赏和制作之间的联系,增加重复与再现、虚实关系等内容。如采用悉尼歌剧院的重复形状的方法,而不一定模仿形状;挖切可以体现墙体的虚实关系,而不仅仅是为了做窗户等等。
    模型制作尽量减少繁杂的表面处理,比如挖切很多的窗户。多采用体积组合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音乐运用于教学情境的烘托,不失为最佳手段,但其难度也不容忽视。建筑作品是时代的产物,蕴含着历史、宗教、地域和民族等复杂的文化内涵,音乐背景的运用主要是启发学生对人文主题的联想,如布达拉宫可以让人联想到宗教仪式上的大号、喇嘛、藏族服饰、蓝天雪山等等,与建筑的挺拔、宏伟相对应的音乐效果应该是浑厚、宽广的;而悉尼歌剧院让人联想更多的是阳光、海风、远航,悠扬抒情的女高音比较适合这种舒展、明快的建筑风格。针对学生对建筑和音乐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可以考虑在课前组织一次评选活动,让学生为教材中的某件作品选配一段背景音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用意,促使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创设他们认可的教学情境。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为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有机结合,随机调整师生的主从关系,把更多的学习空间留给学生。如:设置“阳光下的悉尼歌剧院”、“世界屋脊上的神殿”、“建筑的直线和曲线”等话题,让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描述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感受;点评突出的制作,让学生介绍制作方法与体会等。诸如此类,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拍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图片运用于教学,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形成观察习惯。
    注重运用示意图归纳形体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作品;强调动手演示的作用,直观感受更有利于制作技巧的传授;制作几何体的展开平面图,供学生随时查阅。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字,利用校园网络或橱窗,举办“建筑博览会”;通过征文的活动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欣赏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缓解课时不足的压力。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几何体体积和它展开平面的形状有很大区别,帮助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转换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利用几何模型教具,从各个角度观察其平面投影。对学生而言,更简便的方法如:拆开一个旧包装纸盒,即可获得展开平面图。
    六、教 学 资 料
    建筑与音乐
    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因为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例如创造出庄严、雄伟、幽暗、明朗的气氛,使人产生崇敬、自豪、压抑、欢快等等情绪。建筑与音乐的联系突出体现在节奏和韵律、重复和再现以及对比等概念与方法上。
    节奏和韵律在音乐和美术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筑?熏不论是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熏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处都有运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
    在音乐中某一主旋律的重复或再现,通常有助于整个乐曲的和谐统一。在建筑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主题的重复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一般说来,重复或再现总是同对比和变化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凡对称都必然包含着对比和重复这两种因素。中国古代建筑中常把对称的格局称为“排偶”,偶是成对的意思,也就是两两重复地出现。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还可以造成一种韵律节奏感。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祈年殿、故宫角楼的屋顶和香港力宝大厦等。
    建筑形式美法则
    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建筑形体的几何关系
    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圆、正方形、正三角形这样一些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统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
    抽象的一致性指这些形状有确定的几何关系。例如圆周上的任意一点距圆心的长度是相等的,圆周的长度是直径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体的各边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等长,三个角相等,顶端处于对边的中线上。这些形状既然有明确、肯定的几何关系,就可以避免任意性。这种观点对建筑构图影响很大。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作品不论是平面形状、体形组合,乃至细部处理,都以上述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构图的依据?熏从而获得了高度的完整统一性。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统一。参看希腊巴特农神庙、卢浮宫金字塔、台方斯大拱门等。
    直和曲的对比
    直线能给人以刚劲挺拔的感觉,曲线则显示出柔和活泼。巧妙地运用这两种线型,通过刚柔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筑构图富有变化。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拱柱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举折变化都是运用直曲对比变化的范例。现代建筑运用直曲对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特别是采用壳体或悬索结构的建筑,可利用直曲之间的对比加强建筑的表现力。如:悉尼歌剧院、上海东方之珠、上海体育馆。
    虚和实的对比
    利用孔、洞、窗、廊同坚实的墙垛、柱之间的虚实对比将有助于创造出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的建筑形象。如:朗香教堂的窗孔使厚实墙体显得和谐而富有变化。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5课 走进微观世界
    一、《走进微观世界》教 材 分 析
    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的基本理念,《走进微观世界》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穴或许还应该是独特的?雪反应,《走进微观世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熏提高综合思维水平,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教材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了这一单元的课程,通过微观世界的形式美感的启迪,学习和运用艺术造型的基本知识。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5课 走进微观世界
    学习活动的设置分三个步骤展开: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通过语言描述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或通过显微摄影图片,感受微观世界的现象,并通过记录、想像、设计基本形,组合形状构图等一系列的工作,进一步发现和探究图形的奥秘;采用绘画或计算机辅助绘画以及制作立体模型等造型方法进行艺术表现,在不断认识、想像的基础上,运用构成方法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评价建议”从对图形的想像和创意、空间意识的形成以及绘制水平和动手能力几个方面展开,便于学生自评或互评。
    “资料库”摘录了有关名词术语的解释。
    “学习大空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列举了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的图片,讲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帮助学生更广泛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形象。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开拓新的视角,启发他们关注自然形态,开阔视野,发挥想像,探究和思考图形结构的规律。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认识自然,对丰富的视觉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力求帮助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艺术创造的造型要素之间找到某种联系,并归纳出方法,用以创造新的图形。
    二、教 学 目 标
    *发现和欣赏微观世界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探究自然结构与图形结构的共同规律;根据自然现象进行想像和表现,创造性地运用简单元素构成图形。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教材呈现的显微摄影图片注重体现和谐、秩序两个特点。图片中可以找到等距排列、对称、重复以及空间结构、运动变化等形式,呈现了自然形态的基本特点。与艺术作品比较,说明人工形态的创造都是基于对自然形态生成和变化的认识、理解。
    基本形体的设计与变化组合的学习活动,引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一般方法,通过绘图和制作的技能学习,掌握分割、集聚、插接等造型技能,体会自然形不仅可以作为模仿的对象,而且还可以作为功能、构造和美的形式(对称、比例、调和、平衡、对比)的范例。从而领悟研究自然形态的生成过程,即可了解形态的本质的道理。
    2. 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包括教学所需图片文字、动画示意,最好有影片资料,学生用绘画或立体制作的工具材料等。欣赏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立体制作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教学过程中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每组选定负责人。
    3. 教学策略
    按照学习活动的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从关于“形态”的话题开始,运用实例解释“形态”的词义,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议论的形式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微观图片中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和情感两条线索进行思考:
    1)了解和归纳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以及构成形式和规律,形式上的简单或复杂、平面或立体、空间和层次、秩序或自由、集聚或分割、点线面的组合变化;
    2)画面呈现的视觉效果,如:动荡或平静、粗犷或细腻、坚硬或柔弱等等。
    通过议论启发联想,综合科学知识,进一步归纳大自然的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原子的结构与裂变、细胞的繁殖与泯灭、生命的成长与延续,一切事物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由此对应艺术形态的创造规律:艺术的造型也是由基本元素构成,它们被简单或复杂地组织在一起,构成美的图形、体积和空间,使形不断分割,最终得到点、线、面,所有的形都是由点、线、面集聚而成的。人类根据不同的认识建构不同的形态,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以上教学过程中,穿插小训练,用简要的点线图示归纳课本上微观图片呈现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更真切地感受微观世界的现象。通过记录、想像、设计基本形,组合形状构图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发现和探究图形的奥秘,从观察、体验和想像、创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课时结束之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杂志和报刊、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更多的图片资料,为下节课确定表现形式,为制作和绘画准备设计创意草图以及必备的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进行创作,可根据条件选择绘画、计算机辅助绘画以及制作立体模型等造型方式进行表现。作业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点和线的构成,设计单元形进行组合,构成图画或立体模型。教材选用了不同单元形构成的画面和插接的方法制作的构成模型,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首先让个别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和过程,共同商榷改进办法。通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创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创作作品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在课堂辅导中,对学生的构思和制作细节进行启发,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展示和评价,利用评价的方式对学习进行导向。最后,展示学生作品,对教学做出总结。
    4. 教学评价
    从参与态度、制作水平、创意表现的独特性等方面给予评价,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要求;通过自评、互评和建议参考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积极参与中发展自己的表现能力。
    四、教 学 选 择
    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时间条件、教学条件和学生水平差异筛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时量。教材提供的图片可以直接作为平面设计的素材,用铅笔和彩色铅笔绘制,或运用剪贴方法制作;立体制作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材料。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运用显微摄影图片与艺术作品对应联系,说明艺术创造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印象。“原子”和“神经细胞网络”呈现不同的形象,但结构方式相同,和“大脑神经网络”“灯心草细胞结构”“原子博物馆”“装置”“插接模型”大同小异。
    “浮游生物”“纳米管”和“形成细胞团的过程”联系构成中的单位要素,用以说明物质变化丰富的造型和动态形式,从奇妙的变化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灵感。
    “设计”等平面作品作为不同的基本形和谐地组织画面的范式,相同的例子在其他图片中均有体现。用以讲解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的基本知识,说明造型中的美是在变化统一的矛盾中寻求的,是一个既丰富又有秩序、紧张而又调和的世界。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教学中联系生活实例,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如:“形态”的术语解释,讲解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之间的联系等等。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是本单元教学情境创设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感受、理解、创意以及知识的获得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欣赏、创意、设计制作过程中及时提示,媒体运用方面也应加以考虑。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创意设计习作设置有趣的命题,如:“穿越神经细胞网络”“血管中的旅行”“细胞的一生”“另一个宇宙”等等,也可以为小组活动安排组画形式的创作。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对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教学辅导中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单元形的设计要生动有趣,富于想像力。平面作品一般使用抽象造型,如随意形、几何形的添加或挖切,电脑绘画可利用图片素材的某个局部等等;注意色彩的整体搭配,根据画面的主体选用颜色;如果采用拼贴的形式,要注意材质的表现,建议使用拓印、揉纸等方法制作纹理。立体插接构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设计的形状要简单,也可以按照教材的范式事先准备,注意采取合作的方式。
    帮助学生了解观察自然形态的多种方法,如变换不同的角度,扩大、缩小和观察剖面等等。在观察过程中强调发现自然形态的特性,可以依循以下思路:
    a. 从不同角度去把握形态的特性;
    b. 捕捉其构造的规则性;
    c. 作为动的或变化成长的形态去研究。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理想的媒材是精选的图片资料和影片资料,为教学提供充分的依据;显微镜也是非常重要的媒体,从显微镜中观察的视觉感受是图片无法替代的。请教生物老师,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名词术语,搜集显微摄影图片以及有关资料。为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途径,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活动方式,教师应提供图片素材;小组分工有利于合作学习,应该在观察活动和制作活动时采用。设计一些小课题,便于小组研究性学习使用。如:怎样表现灯心草细胞结构的立体空间?怎样表现细胞繁殖的过程?等等。集体研究、制定方案,协作分工完成制作。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举一反三,用简单的方法引出学生丰富的想像,如:用挂图拼贴进行演示,讲解不同元素在画面中的和谐安排。教师先完成一种元素的拼贴,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其他由学生完成;然后再感受效果,进行评价。类似方法、规律的教学都可以事先设置路径,引导学生进入,鼓励他们尝试、探索。
    除插接方式外,构成立体空间的简便方法还有很多,如装在纸盒内松散的纸条,树枝搭建的类似鸟巢的构造,细铁丝夹杂小纸团变化出的多种样式。总之,用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观察,会发现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形象。
    六、教学资料
    微观世界 跟宏观世界相对应,指分子、原子、电子等极微小的物质粒子的领域。
    形状 指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形象 能引起人们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形状或姿态。
    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 现实形态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而人工形态的创造都是基于对自然形态生成和变化的认识、理解。由于造型的动机(魔法巫术、宗教、传达、审美)不同,人类不仅把自然形态作为模仿的对象,而且还作为功能、构造和美的形式(对称、比例、调和、平衡、对比)的范例。所以,研究自然形态的生成过程,即可了解形态的本质。

     
     
    [资料]悉尼歌剧院设计者32年后获表彰
      歌剧院落成前他与澳政府闹翻离澳88岁的他从没见过歌剧院
      据新华社电 澳大利亚著名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人约恩·乌松当年在歌剧院落成启用仪式上甚至连名字都没被提及,如今32年过去了,乌松迎来了一份“迟到的荣誉”,他将在13日歌剧院新西柱廊启用仪式上受到特别褒奖。
      据澳大利亚《太阳-先驱报》报道,悉尼歌剧院1973年10月落成启用,在此几年前,乌松就因抱怨澳政府干涉歌剧院的设计工作导致双方闹翻而离开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歌剧院落成启用仪式上也没有提及乌松的姓名。
      现年88岁的乌松后来再也没有回到澳大利亚,但他设计的风帆形的悉尼歌剧院却成了世界知名建筑之一。乌松1999年与悉尼当局达成和解,又设汁了悉尼歌剧院的新西柱廊,柱廊将于13日启用。正在澳大利亚准备参加英联邦国家运动会的伊丽莎白二世将主持启用仪式,这一次她将对乌松的贡献予以表彰。
      报道说,乌松表示,他本人可能去不了悉尼,但他的儿子扬·乌松将前往悉尼歌剧院,代他接受伊丽莎白二世的公开表彰。扬说,他的父亲对女王将承认他的工作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他从来没有想到歌剧院能够成为如此著名的一个标志,他很高兴歌剧院在澳大利亚人心里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乌松本人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建成后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于1956年开始建造,自建成以来, 一直以其造型新颖、风姿绰约著称于世。悉尼歌剧院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并作为“人类创造性的天才代表作”于今年被提名入选世界遗产名单。
     
     
     
    课目
    第6课 以形写神
    9年级上册
    执教
    一、教 材 分 析 《 以形写神》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以形写神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以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教材以形写神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6课 以形写神
    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关的提示,为尝试表现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教材为学习提出了技法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要求。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尝试表现,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途径。
    “资料库”:介绍传统绘画理论和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学习大空间”:介绍工笔画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二、教 学 目 标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叶浅予的作品《藏族舞蹈》运用纯熟的线条,勾画出灵动的舞蹈动作。中国画表现人物要求一气呵成,所以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深刻理解便成为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使学生理解造型基础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
    韩羽的作品《戏剧人物》运用泼墨技法,表现了舞台上的张飞刚毅、憨直的艺术形象,造型夸张,气势非凡。墨色浓厚苍润,用笔洒脱飞扬。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仔细观察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和体会墨色的不同层次。
    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图》,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微睁双目、喃喃吟颂的面部表情,以及简约造型中空白的处理,体会诗人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动一”设置了读画、临画的学习任务,并为此选择了其他人物画作品。这一部分的学习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简洁的笔墨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参考。让学生通过读画细心品味人物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笔墨运用特点,通过临摹学习体会人物造型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活动二”围绕一定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而设置。教材选用了《学步》和《相马图》两幅作品作为范式,从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道具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为临摹范本使用。
    2. 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以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为主。多媒体课件应考虑提供放大的作品局部画面;演示和作业用的工具应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模仿。作业用纸的尺寸应适合在课桌上使用,可以考虑选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纸。课堂组织形式仍旧以单独作业为主。教学过程中注意习惯的培养,对工具的摆放、使用以及卫生事项做出具体要求,如注意笔洗的摆放;用手指捏挤去除毛笔多余的水分,不要随便乱甩等等。
    3. 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活动设置,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活动和临摹尝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水墨表现简单的人物。第二课时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欣赏导入,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从整体感受线条的表现特点、水墨效果、构图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抒发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尝试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试一试将作品与题材、性格对号,进一步体会笔墨与情感的联系。
    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活动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穿插笔墨的练习,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临摹,切身体验用水墨画人物的过程,并让学生交谈感受。欣赏、分析《太白行吟图》,对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动态塑造、身份举止的表现以及关联绘画主题表现的其他问题,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归纳要点,对教学做出评价,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进行人物画创作,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参考课本列举的不同形式的人物画作品,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首先复习上节课归纳的要点,让个别学生简短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由此启发更多的同学。通过对课本中的若干范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启迪他们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深意,围绕主题刻画人物。注意利用人物的衣着打扮,呈现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道具,省去多余的罗列。在创作过程中,随时展示学生作品并予评价和辅导。
    4. 教学评价
    评价的范围可以是理解水平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的,这样做能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获得。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通过各方面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理解中国画人物的神态和意境、运用水墨工具进行人物画表现等方面对学习做出评价。
    熟练地掌握水墨技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本单元的直接目标,作业不需强求形似,重在通过尝试体会感受,评价指标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侧重。
    四、教 学 选 择
    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
    临摹的方法有多种,如局部临摹;摹写铅笔稿,再用水墨勾画;模仿笔墨画法等等,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中国画人物的神态是通过各个方面表现的,包括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教材选择的图片都各有侧重,教学中可以分门别类加以使用。
    欣赏内容贯穿于始终,教材关于作品的描述可以视为提示,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
    技法的学习以临摹为主,即使是表现主题的习作,也可以借助临摹完成,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可以烘托气氛;《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用戏剧影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可以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
    画面效果的感受结合表现方法分析,也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欣赏的内容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讲解抽象的笔墨形式时,尽可能地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张飞、李逵、钟馗等个性张扬的人物;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仕女、杨柳等等。通过不同的例证,让学生贴切地理解笔墨运用和情感表现的关系。
    笔墨练习重在体验和感受,如:中锋运笔和侧锋运笔所产生的效果;流畅的线条和疾涩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面上产生的层次等等,通过经验的积累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
    人物画创作首先要理解所画的人物,在选择创作题材的同时,自然考虑到表现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避免公式化的表现。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的直接演示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在技法学习环节中至关重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不同的演示内容。如不同的运笔产生的效果,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等完全可以做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的演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分工画成语故事组画的活动形式。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对学生产生永久的影响,诸如执笔运笔的方法、毛笔中不同浓淡水墨的分配、宣纸特性的把握等等,都是演示和辅导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某一细节有所感悟,也是很好的收获。
    细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中国画为了表现主题,往往对人物神态进行夸张,如果能在一幅作品中抓住被夸张的关键所在,即能够较容易地领悟画家的表现意图和观察方法,同时,我们会发现其他人物画中也有类似手段。
    六、教 学 资 料
    梁楷 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原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为人豪宕不羁,嗜酒自乐,曾把皇帝赐给的金带挂于院内,不受而去。由于他豪放的个性和作风,故有“梁风(疯)子”的别号。梁楷善画人物、山水、佛道、鬼神、花鸟,绘画风格多样而有变化。他的绘画对后来元明清的文人画,甚至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可染(1907~1989) 中国现代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他的写意人物画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关良(1900~1986) 中国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油画。他以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戏剧人物,创水墨戏剧人物画,以新颖别致的笔墨,独步画坛。
    叶浅予 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叶浅予的中国画?熏主要靠自学?熏曾一度从师张大千。画风工细,有装饰味,作品富有时代精神。
    韩羽  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动画片《三个和尚》的主要作者。
    卢沉(1935— )中国现代画家,主张融合中西之长,在现代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走水墨画现代化之路。作品或取自历史题材,或将日常生活所见、所思,赋之于画,画风多变,时有新意。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现代画家。中国女性画家中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作品在平凡的人物中开掘更深沉的精神内涵。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课前准备: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关于课题“以形写神”的谈话:
    1. 词义理解的讨论。(出处参照“资料库”)
    2. 以《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为例展开讨论,理解形和神的概念。
    小结:“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个性与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其品格,反映其社会属性,并给予或尝试新的审美判断。
    →《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
    →字幕
    二、欣赏分析
    《太白行吟图》欣赏要点:
    1. 画面感受:简约造型和空白的处理所营造的气氛。
    2. 诗人的神态: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
    3. 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
    →《太白行吟图》以及局部
    三、临摹体会
    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学生选择教材提供的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体会运用笔墨的感受和人物神态的表现。
    →古典音乐背景
    四、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交谈临摹过程中的体会和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五、赏析作品、讲解创作表现方法
    赏析提示:(作为学生讨论的参考导向)
    小孩和小乌龟描绘画题明示的事件,认真的神态表现儿童的天真幼稚;植物的点缀表现季节和院落环境;大片空白营造了凉爽活跃的氛围,留给我们想像的空间。
    伯乐的眼神与“相马”的主题;
    衣着打扮与人物身份;
    构图:人物、马和款识的位置关系,改变它们效果会怎样?
    笔墨运用特点:线条与大块水墨形成对比;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用线自由,不拘形似。
    小结。(参照教材24页的提示)
    →《学步》
    →《相马图》
    六、尝试创作
    1. 学生议论:画什么?怎样画?
    2. 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活动任务
    七、作业评价
    评价内容:
    1. 主题表现;
    2. 人物神态;
    3. 画面效果。
    总结。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6课 以形写神
    一、教 材 分 析 《 以形写神》
    依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以形写神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以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教材以形写神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6课 以形写神
    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关的提示,为尝试表现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教材为学习提出了技法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要求。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尝试表现,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途径。
    “资料库”:介绍传统绘画理论和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学习大空间”:介绍工笔画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二、教 学 目 标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叶浅予的作品《藏族舞蹈》运用纯熟的线条,勾画出灵动的舞蹈动作。中国画表现人物要求一气呵成,所以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深刻理解便成为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使学生理解造型基础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
    韩羽的作品《戏剧人物》运用泼墨技法,表现了舞台上的张飞刚毅、憨直的艺术形象,造型夸张,气势非凡。墨色浓厚苍润,用笔洒脱飞扬。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仔细观察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和体会墨色的不同层次。
    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图》,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微睁双目、喃喃吟颂的面部表情,以及简约造型中空白的处理,体会诗人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动一”设置了读画、临画的学习任务,并为此选择了其他人物画作品。这一部分的学习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简洁的笔墨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参考。让学生通过读画细心品味人物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笔墨运用特点,通过临摹学习体会人物造型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活动二”围绕一定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而设置。教材选用了《学步》和《相马图》两幅作品作为范式,从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道具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为临摹范本使用。
    2. 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以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为主。多媒体课件应考虑提供放大的作品局部画面;演示和作业用的工具应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模仿。作业用纸的尺寸应适合在课桌上使用,可以考虑选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纸。课堂组织形式仍旧以单独作业为主。教学过程中注意习惯的培养,对工具的摆放、使用以及卫生事项做出具体要求,如注意笔洗的摆放;用手指捏挤去除毛笔多余的水分,不要随便乱甩等等。
    3. 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活动设置,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活动和临摹尝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水墨表现简单的人物。第二课时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欣赏导入,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从整体感受线条的表现特点、水墨效果、构图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抒发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尝试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试一试将作品与题材、性格对号,进一步体会笔墨与情感的联系。
    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活动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穿插笔墨的练习,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临摹,切身体验用水墨画人物的过程,并让学生交谈感受。欣赏、分析《太白行吟图》,对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动态塑造、身份举止的表现以及关联绘画主题表现的其他问题,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归纳要点,对教学做出评价,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进行人物画创作,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参考课本列举的不同形式的人物画作品,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首先复习上节课归纳的要点,让个别学生简短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由此启发更多的同学。通过对课本中的若干范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启迪他们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深意,围绕主题刻画人物。注意利用人物的衣着打扮,呈现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道具,省去多余的罗列。在创作过程中,随时展示学生作品并予评价和辅导。
    4. 教学评价
    评价的范围可以是理解水平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的,这样做能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获得。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通过各方面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理解中国画人物的神态和意境、运用水墨工具进行人物画表现等方面对学习做出评价。
    熟练地掌握水墨技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本单元的直接目标,作业不需强求形似,重在通过尝试体会感受,评价指标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侧重。
    四、教 学 选 择
    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
    临摹的方法有多种,如局部临摹;摹写铅笔稿,再用水墨勾画;模仿笔墨画法等等,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中国画人物的神态是通过各个方面表现的,包括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教材选择的图片都各有侧重,教学中可以分门别类加以使用。
    欣赏内容贯穿于始终,教材关于作品的描述可以视为提示,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
    技法的学习以临摹为主,即使是表现主题的习作,也可以借助临摹完成,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可以烘托气氛;《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用戏剧影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可以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
    画面效果的感受结合表现方法分析,也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欣赏的内容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讲解抽象的笔墨形式时,尽可能地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张飞、李逵、钟馗等个性张扬的人物;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仕女、杨柳等等。通过不同的例证,让学生贴切地理解笔墨运用和情感表现的关系。
    笔墨练习重在体验和感受,如:中锋运笔和侧锋运笔所产生的效果;流畅的线条和疾涩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面上产生的层次等等,通过经验的积累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
    人物画创作首先要理解所画的人物,在选择创作题材的同时,自然考虑到表现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避免公式化的表现。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的直接演示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在技法学习环节中至关重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不同的演示内容。如不同的运笔产生的效果,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等完全可以做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的演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分工画成语故事组画的活动形式。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对学生产生永久的影响,诸如执笔运笔的方法、毛笔中不同浓淡水墨的分配、宣纸特性的把握等等,都是演示和辅导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某一细节有所感悟,也是很好的收获。
    细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中国画为了表现主题,往往对人物神态进行夸张,如果能在一幅作品中抓住被夸张的关键所在,即能够较容易地领悟画家的表现意图和观察方法,同时,我们会发现其他人物画中也有类似手段。
    六、教 学 资 料
    梁楷 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原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为人豪宕不羁,嗜酒自乐,曾把皇帝赐给的金带挂于院内,不受而去。由于他豪放的个性和作风,故有“梁风(疯)子”的别号。梁楷善画人物、山水、佛道、鬼神、花鸟,绘画风格多样而有变化。他的绘画对后来元明清的文人画,甚至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可染(1907~1989) 中国现代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他的写意人物画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关良(1900~1986) 中国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油画。他以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戏剧人物,创水墨戏剧人物画,以新颖别致的笔墨,独步画坛。
    叶浅予 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叶浅予的中国画?熏主要靠自学?熏曾一度从师张大千。画风工细,有装饰味,作品富有时代精神。
    韩羽  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动画片《三个和尚》的主要作者。
    卢沉(1935— )中国现代画家,主张融合中西之长,在现代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走水墨画现代化之路。作品或取自历史题材,或将日常生活所见、所思,赋之于画,画风多变,时有新意。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现代画家。中国女性画家中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作品在平凡的人物中开掘更深沉的精神内涵。
    [教案]
    课目
    第6课 以形写神
    年级
    9年级上册
    执教
    赵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课前准备: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关于课题“以形写神”的谈话:
    1. 词义理解的讨论。(出处参照“资料库”)
    2. 以《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为例展开讨论,理解形和神的概念。
    小结:“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个性与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其品格,反映其社会属性,并给予或尝试新的审美判断。
    →《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
    →字幕
    二、欣赏分析
    《太白行吟图》欣赏要点:
    1. 画面感受:简约造型和空白的处理所营造的气氛。
    2. 诗人的神态: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
    3. 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
    →《太白行吟图》以及局部
    三、临摹体会
    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学生选择教材提供的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体会运用笔墨的感受和人物神态的表现。
    →古典音乐背景
    四、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交谈临摹过程中的体会和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五、赏析作品、讲解创作表现方法
    赏析提示:(作为学生讨论的参考导向)
    小孩和小乌龟描绘画题明示的事件,认真的神态表现儿童的天真幼稚;植物的点缀表现季节和院落环境;大片空白营造了凉爽活跃的氛围,留给我们想像的空间。
    伯乐的眼神与“相马”的主题;
    衣着打扮与人物身份;
    构图:人物、马和款识的位置关系,改变它们效果会怎样?
    笔墨运用特点:线条与大块水墨形成对比;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用线自由,不拘形似。
    小结。(参照教材24页的提示)
    →《学步》
    →《相马图》
    六、尝试创作
    1. 学生议论:画什么?怎样画?
    2. 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活动任务
    七、作业评价
    评价内容:
    1. 主题表现;
    2. 人物神态;
    3. 画面效果。
    总结。
     







    [资料]图片资料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7课 幽默与智慧
    一、教 材 分 析 《幽默与智慧》
    漫画是人们喜爱的绘画形式,“幽默与智慧”高度体现它的特征。根据初三年级学生喜爱探究、喜好自主学习的特点,教材以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为呈现方式,力图通过精选的漫画图例,全面展示漫画的特征、形式及表现手法;《幽默与智慧》通过活动、学习提示、资料库等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漫画的知识和漫画创作的方法,提高漫画表现的技能,而且从中体验和品味漫画创作的乐趣,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幽默的健康品格,《幽默与智慧》以及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并对社会、对人生进行积极的关注和思考。
    图例的选择,尽可能地展示了漫画的丰富的种类、广泛的题材、巧妙的构思方法和多样的艺术风格。
    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了“猜一猜”、“谈一谈”、“续续看”、“联想接力画”等内容;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由相对简单的“续续看”、“联想接力画”到单项的专题训练,再到漫画创作;从漫画的创作规律及过程出发,活动设计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的培养;对活动的选择不做硬性的规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找到自己学习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幽默与智慧》
    “学习提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漫画学习和表现的方法。
    “评价建议”的设计仍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合,采用问卷和表格形式设计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都可感觉到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和提高,增强学习的信心,找出自己的不足。其中表格选项内容的设计,基本上展示了学习漫画创作的过程与环节,体现了教科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评价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反思也会有一定帮助。
    “资料库”中的图例“生活中的形象与漫画人物的造型”比较,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漫画表现中出现的技法困难。文字内容,除必要的名词解释外,还补充了相关的词句,如:“相声是立体的漫画,漫画是平面的相声”等内容,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漫画与其他艺术、漫画与生活的联系起引导作用。
    “学习大空间”的内容,不仅注意到学习范围的拓展和延伸,而且为对漫画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还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供了健康有益的形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漫画这一美术表现形式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能够运用漫画语言观察、思考社会生活现象,能够用漫画较幽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二、教 学 目 标
    *品味漫画的乐趣,了解漫画的知识以及创作的方法,尝试漫画创作;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并引起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积极的关注和思考。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新装》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当时的重大时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进入21世纪的崭新面貌的歌颂,用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无题》和《新式学堂》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幽默的想像;《令人着迷的书》选自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丛书《父与子》,表现一对可爱的父子因一本书引发的小故事,巧妙的构思、生动的细节刻画和幽默的人物造型反映了漫画大师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鲁迅》是一幅漫画肖像,刻画了大文豪构思文章时的神情,简洁鲜明的造型让人联想到他那深刻而犀利的文笔;《武大郎开店》《百鬼斩尽 此精独留》两幅借助典故,对不良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给大脑加油》《反向思维》给予我们关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启示;《戏改古诗》《画白居易诗意》《出门证》《文明窗口》《无题》等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对社会现象给予讽刺。根据教学提示针对性地运用这些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漫画的学习方法和表现手段,从中学会观察生活,风趣幽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由于漫画与时事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教学中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尤其是作品的选用,应该着重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两个教学提示分别对应作品,从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给予指导,也是教学设计的主线。
    教学活动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从思维方法、知识技能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等方面得到发展,各方面相互融合、循序渐进。
    2. 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教师精选图例制作课件。可按漫画的不同类别(形式、内容、手法)组合。没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制作小型漫画展在各个教室巡回展出。学生收集的漫画和相关资料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兴趣所在,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品位,把握“幽默”一词的准确含义,避免与低俗的笑话混同,更不能允许出现同学之间的恶意攻击。
    3. 教学策略
    依据教材设置的教学活动,沿着理解作品→思考生活现象→思维小训练→运用所学知识画漫画路径逐步展开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
    a. 理解作品:从作品表达的主题入手,以交谈的方式联系生活中相似的现象,发现作者把握的典型特点。如《五大郎开店》一画巧用个头高矮和人才招聘的话题,针砭了社会上嫉贤妒能的不良现象;《新式学堂》在现代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之间寻求到一种奇巧的对比,幽默地表现了时代进步给人带来的启示;《出门证》和《文明窗口》用简单的文字点题,巧妙地引导观者想像画面背后的人物,揭示了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分析作者的表现意图和表现手法,并提出用其他方法表现的可能性。
    b. 思考生活现象: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联想身边的事情,和学生一道交谈生活中幽默可笑的事情。列举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或叙述事件,或编撰加工成小故事进行讲述,或借用有趣的笑话、成语、典故为题材,讲述身边的故事等等,并尝试发现其中的普遍意义和深刻内涵,力求完整、生动,为画一幅漫画寻找题材和表现方法。
    c. 思维小训练:选择“活动一”提供的联想游戏,进行思维小训练,体会发散、联想的乐趣,领悟适合漫画表现的方式。如“联想接力画”对不同事物形状的联想;“猜一猜”画中视觉惯性的利用;“续续看”画中对事物发展的判断等等。参考教材提供的方式,在教学中变化运用。尝试运用夸张、比喻、巧合、反常等手法,对人物造型、事物变化进行处理,达到幽默诙谐的表现效果。如人物形象和各种水果的形状进行接力变化,人物动作的夸张变形,利用线条的共用和省略产生形的联想(“猜一猜”),设置意想不到的结果(卜劳恩《救火》)等等。
    d. 画漫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画一幅漫画。绘画形式可以采用单幅和多幅,工具采用铅笔、钢笔或加以简单的色彩,力求主题的完整和较好的表现效果。
    4. 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敏锐地发现作品中和社会生活现象中的深刻意义给予肯定的评价,促进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肯定成长性因素,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一定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不同学生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拥有自信。
    四、教 学 选 择
    依据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本课安排两课时的教学,也可以根据学情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在课时内完成欣赏教学的内容,穿插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手段,把漫画创作留到课外,通过征集作品、资料汇编等方式,在校内刊物、网站和橱窗举办漫画展览,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五、教 学 建 议
    有针对性地选择欣赏作品,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按不同类型的思维、表现方式归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建议增加简单有趣的漫画人物画法,为学生的表现创造必要条件。建议增加对人物形象的想像训练,如头部形象与苹果、梨、香蕉等,满足漫画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
    可以考虑把联想接力活动作为教学导入,再从《无题》对太阳的联想进入欣赏。用游戏开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同时明示了幽默与智慧的主题。
    启发学生思维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对事物进行漫画式的联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种联想也需要把握分寸,不够则不能尽意,过头也会索然无味。P28页的两幅《无题》都运用了巧合的手法,一是直杆和弯道的巧合,一是惯性与救护车的巧合,两种巧合本身就是夸张,不过是一种合理的夸张,如果车上的人直接飞进医院,就过头了。教学中可以用“度”的把握来训练学生,对一个主题反复进行不同的手法和不同程度的尝试,把精选的材料用够。另外,欣赏作品时联系身边的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六、教 学 资 料
    关于幽默 (选摘自方成《漫画与幽默》)
    按照我的理解,将幽默在理论上归纳出以下几条:
    1. 幽默源出于语言,因此是语言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曲折、含蓄,引人意会,即使人思而得之。
    2. 在艺术方法上,可用“奇巧”二字做简略的概括。“奇”是出奇,就是出乎意料,是主观想法和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矛盾。“巧”是在矛盾之中又存在合情理、合逻辑的同一性,因此人们可理解;或是巧合得出奇,但也有情理可通,人可理解。
    3. 矛盾是引人发笑的重要原因。其中最明显的是不协调,即不相称的矛盾,由此造成滑稽。滑稽是幽默之中的一个特点。尴尬相也是由矛盾造成的,也会造成滑稽感。
    4. 讽刺在艺术方法上与幽默相通,使讽刺也具有幽默感。
    5. 幽默和滑稽的区分,在于幽默是语言方式,滑稽仅是逗笑而已。而语言都有一定含义。
    6. 幽默和讽刺可以说是用滑稽方式发言。
    7. 幽默中常含讽刺意义,讽刺也含幽默。幽默和讽刺不能截然两分。
    ●推荐书目:
    *《漫画与幽默》 方成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7课 幽默与智慧
    *《中国漫画》杂志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委员会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办
    [教案]
    课目
    第7课 幽默与智慧
    年级
    9年级上册
    执教
    赵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品味漫画的乐趣,了解漫画的知识以及创作的方法,尝试漫画创作;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并引起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积极的关注和思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漫画和相关资料,简便的绘画工具等。
    一、看漫画
    漫画欣赏从作品表达的主题入手,以交谈的方式联系生活中相似的现象,发现作者把握的典型特点。分析作者的表现意图和表现手法,并提出用其他方法表现的可能性。
    →漫画作品
    二、说漫画
    1. 总结漫画的种类,探讨漫画的功能。
    漫画的功能:歌颂、讽刺、传播、娱乐等。
    漫画的种类:独幅、多幅、连环等(形式),政治漫画、新闻漫画、科学漫画、哲理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故事漫画等(内容)。
    2. 找出你喜欢的漫画作品并谈谈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漫画学习需要观察生活和锻炼思维。
    3. 从笑话、故事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发现和寻找漫画素材,提高筛选漫画素材的能力。
     
    三、画漫画
    在认识思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接力画练习创作和专题练习。以书、电脑、足球等生活学习中常见物品做漫画练习。
     
    四、评价
    总结本课教学。
     
    (第二课时)
    五、看漫画
    以艺术的表现手法为重点的欣赏。
    →漫画作品
    六、说漫画
    1. 结合图例,师生共同分析漫画家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外国漫画《无题》构思的夸张(内容和情节的夸张),做到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如《武大郎开店》、《百鬼斩尽 此精独留》、《画白居易诗意》等灵活借用人们熟悉的事件、诗句、典故,创造和虚构了新颖、有趣的情节,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如车祸后的伤者直接进了救护车的漫画是运用巧合手法制造出的新奇效果……
    2. 学生将经过自己寻找、筛选后的漫画素材,转化为漫画点子(艺术手法),并说给大家听,做创作的构思准备。也可以先画出草图,请老师和同学提意见。
     
    七、画漫画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构思大胆表现出来,完成漫画的创作。
    作业的安排,以每人能够完成1—2幅漫画为宜。形式和内容可多样化,不应过多限制,使不同程度、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作业辅导应侧重构思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启发和引导。
    →绘画工具、材料
    八、评漫画
    采用随堂展览的方式,选定一个“小展漫画”的组织评选班子。由学生确定自选参展的作品,并围绕参展作品,模拟展评形式,开展观摩、讨论和评价活动。
    →学生课堂作业







    [资料]图片资料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8课 过大年
    一、教 材 分 析 《过大年》
    依据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精神和有关学习建议,本课《过大年》以过年为题材,设置了民间美术的学习内容,《过大年》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方法,领悟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8课 过大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喜庆节日,其间穿插大量民俗民间活动,这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选择了陕北农民贴窗花、舞狮、划旱船等图片营造出节日的热烈气氛。在特定的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个教学活动的设置,相对独立又统一在同一题材中,为不同地域学校的教学提供选择。戴上自己制作的罗汉头,表演一段有趣的节目,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和成就感;通过调查活动寻找、发现身边被忽略的民间美术活动,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面;学习剪纸窗花的折、剪等技能方法,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特点,表达节日的喜庆心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古老的民间美术一样可以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资料库”中给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对学生构思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习大空间”里的年画和灯彩是学生轻易想到的民间美术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展民间美术知识。
    教学实施过程应该着眼于如下方面: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气息等内容、特点,体现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质。
    二、教 学 目 标
    *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法,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策划、表演等活动表现节日的喜庆心情。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题材
    有关节日活动的图片用做情境设置的提示和参考,在教学中可根据条件加入图片或影视资料补充,将教学引入喜庆、热烈的环境气氛中;
    罗汉头制作结合游戏进行,可以考虑模拟节日民间活动的节目或作为新年联欢会的准备,以感受节日气氛为主要目的,穿插有关民俗的知识内容;
    调查活动安排在课余展开,应为学生提供资源和路径以及调查研究的方法(参考七年级上册《门》);
    设计、剪刻窗花的学习活动结合民间剪纸的一般知识,以对折、剪刻技法为主要内容,教学中可以根据当地资源优势进行调整。在技能训练、创意表现等方面应该始终围绕喜庆吉祥等民俗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难度,使学习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含量。
    2. 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实物、服装、道具以及作业用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工具。罗汉头制作活动要考虑游戏的场地和时间,最好安排在室外或课余活动时间进行,以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剪纸活动分组围坐,便于制作时交流;涉及社会调查的活动也应分组进行;对活动纪律、工具使用、安全、卫生等事项等提出要求。
    3. 教学策略
    营造喜庆吉祥的氛围,用热情愉快的语言带领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情境,顺利导入教学活动。结合教材补充的图片资料,师生互动,畅谈自己曾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感受。总结、归纳节日民俗活动的主题:纳福迎祥、驱灾辟邪、喜庆祝寿等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畅谈自己在过大年时参与或见过的一些民俗活动,如吃年饭,放焰火,贴对联、门神、年画,挂花灯等,引入罗汉头或窗花的活动内容。
    制作罗汉头的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操作,需要注意对细节的提示,启发学生对头饰的设计进行变化;戴上自制头饰表演一段与过年有关的小节目,巧妙地把其他民俗活动融于表演之中;对表演和制作水平做出评价。
    按小组分工,制定计划,进行了解民间民俗的社会调查,利用互联网、有关书籍刊物、图片文字资料;运用摄影、速写、翻录电视节目等手段,汇集整理,分类成册;利用获得成果,在校园内(网站或橱窗)举办展览。
    制作窗花的教学活动以介绍剪纸作品导入,介绍窗花、门笺、墙花、炕围花、顶棚团花、灯花、喜花,甚至是刺绣用的花样剪纸类型。通过演示折剪双喜字或其他较简单的内容开始,让学生对剪纸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认识。提供一定素材,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节日气氛,布置新年准备,大家动手以剪纸的形式装饰“大家庭”(教室),制作红包或小礼物。引导学生研究设计和剪刻的方法,分析窗花设计种种有关造型要素的运用,制作表现喜庆、祥和的剪纸图案;作业过程中及时点评、提示,表扬和鼓励大胆的创意和巧妙的设计;用作业布置教室,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介绍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4. 教学评价
    以布置教室的方式进行作业展示,在观赏作品时进行学生互评,教师在评价中对大家的看法进行归类、总结。评价内容着重于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在设计中造型要素的运用,大胆、巧妙的创意以及认真细致的制作等。
    四、教 学 选 择
    教学活动可以有所选择,以适应于地域和学校的资源环境。“活动二”的内容有助于其他活动的开展,可以考虑安排在前;罗汉头制作可以考虑作为节日联欢的节目准备,安排在课余进行;窗花制作为本单元的重点,用一至两课时完成。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应该增加窗花制作活动的知识内容,以补充教材的不足。如阴刻、阳刻以及剪纸的多种表现手段,民间美术形式语言的运用以及造型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等,本教参在参考资料中给予补充。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教室环境的布置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可以视为本课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届时于冬季期末,新年、春节期间,配合学校的联欢活动,将学习环境布置一新,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也为教学营造了相应的情境。也可以考虑将教室环境的布置作为作业展示的方式,将教学活动置于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中。
    借用节日民俗习惯安排教学活动细节,使学习适合于喜庆祥和的氛围。如罗汉头表演借助于秧歌、旱船形式,剪纸运用于窗花、礼品、红包等等。
    使用相关主题的音乐背景烘托气氛。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对民间美术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通过社会调查、作品分析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汇集资料、分析造型规律和运用综合知识理解民间艺术的方法,促进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问题设置的排序要考虑学习方法的过程,资料汇集要注重分类的方法等等。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想法,鼓励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及时点评学生的创意和制作,并给予合适的建议。教学示范应考虑使用直观的演示,可以由教师演示,也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师生教学角色的变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学媒材主要用于营造情境,除充分运用多媒体和影视课件以外,不可忽视其他媒材的利用,如演示、演出、展示用的道具,民间美术作品实物以及工具材料等。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窗花制作可以考虑一种方法进入,多种题材分小组进行的形式,在课时内做出不同品种的作品;也可以参照七年级上册《花圃》的展示方法,采用规定尺寸和折叠方法,将不同表现主题的作品,拼成大图案,增强视觉效果。
    民间美术的调查,可以采用分组分类的办法收集材料,根据学生的条件,自由组合,分头采用不同途径搜集,最后整理汇总。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帮助学生掌握窗花剪刻的对折变化方法,用一个图案造型,让几个学生分别用不同折法进行剪刻后向全班展示,对折引起的图形变化便一目了然。运用造型要素的图示对应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剪纸作品的表现方法,可以起到好的效果。结合成语、俗语以及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对民间美术中的表现内容加以解释,可以使学习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教 学 资 料
    民间美术的分类
    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并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①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②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④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⑧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 棕编、纸编等。{11}食品。包括面花面点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
    ●推荐书刊:
    *《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中国民间美术造型》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民间工艺》 浙江教育出版社
    [教案]
    课目
    第8课 过大年
    年级
    9年级上册
    执教
    向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目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民间剪纸的表现方法,完成一件剪纸作品,表现节日的喜庆心情。
     
    一、导入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族人民都以最隆重的形式来庆祝。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背景音乐《欢乐中国年》
    欢度春节的各种活动:划旱船、舞龙、贴窗花。
    二、剪纸的基本类型(以讲解为主的教学)
    剪纸是我们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剪纸的类型多样,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用于岁时节日民俗,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形式上则要求热闹、火红、有看头,起着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让我们先来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
    阴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刻(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
    阳刻:将图案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分别用阴刻、阳刻方法剪出来的剪纸图案。
    阴刻、阳刻效果相结合的剪纸图案。
    三、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其用途)
    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1. 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较硬。
    2. 鱼鳞纹:用来表现鱼鳞、波浪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柔和,具有动感。
    3.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皱、头发纹路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4. 云纹:用来表现云朵、花朵、波浪等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锯齿纹、鱼鳞纹、云纹、月牙纹的图例。
    四、探究与表现的学习活动(蝴蝶的表情)
    1. 传说故事:讲有关蝴蝶的民间传说,欣赏蝴蝶剪纸。
    2. 讨论、分析:交谈的感受,讨论点、线、面不同组合表现的不同美感。
    点:散,像礼花,有闪烁感。
    线:有方向感,动感。
    面:饱满,富贵。
    3. 学生表演高兴与愤怒的表情,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表情的面部特征。
    高兴的表情:具有面部结构舒展、线条弯曲等特点。
    愤怒的表情:具有面部结构紧张、线条聚集、呈直线状等特点。
    结合以上结论,从外形、装饰纹样运用等方面分析表情蝶用的变形手法。
    浏览其他变形效果的蝴蝶剪纸。
    4. 设计与制作
    学生根据黑板上已画好的蝴蝶外形进行装饰设计,教师针对设计中出现的剪断问题进行纠正。
    讲解设计、剪刻步骤,自形设计制作剪纸图形。
    多媒体动画
    由点、线、面装饰的蝴蝶剪纸。
    面部表情示意图
    表现喜庆的蝴蝶剪纸
    蝴蝶的组合变形图形
    五、展示、评价
    1. 将学生作业贴在花灯上进行展示;讲一讲自己的作品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2. 学习拓展:剪纸的用途,彩色剪纸。
    3. 教师对学习活动做出评价。
    下课:让我们用智慧与双手来美化我们新年中的每一天。
    彩色剪纸,剪纸的更多用途。







    [资料]图片资料
     
     
     
    [教案]综合·探索课
    (一) 显性目标:引导学生参与、传承、交流、感受丰富多彩的年文化。体验“年”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从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美好情趣。
    (二) 隐性目标:通过一系列年文化的渲染,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珍爱。
    本课重点:了解、感受、体验丰富多彩的年文化。并用喜欢的方式材料加以表现。
    本课难点:尝试如何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年文化的丰富性。
    教学过程:
    一、发现
    学生观察,教师(在步步高的音乐烘托下,贴春联儿,挂挂签儿、书写福字)等表演,请学猜出节日——春节。
    引出课题——过大年
    二、探究
    1、启发回忆
    (1) 年的来历、年的故事。(学生自由回报资料。)
    (2) 怎样过年。(老师与学生畅谈过年时的风俗,习惯。)
    2、 制送礼物 (教师边演示边送祝福)
    (1) 糖葫芦—愿所有的吉祥、如意串在一起象糖葫芦一样好运连连。
    (2) 鞭炮---愿鞭炮声送走所有不开心,迎来今年的喜气洋洋。
    (3) 饺子---放花生,预示着长寿;放桂圆,预示着富贵、团圆;放糖块,预示着日子甜蜜;放铜钱,则预示着新年发大财。
    (4) 新衣---把一身喜气带给你。
    3、 影片有感——百年春节
    附影片解说词
    1.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到1902年2月8日,这一年是光绪二十八年曾月初一,画面中所反映的是湘乡大户曾国藩祖孙三代在神祖祀祖的情景。2.到了1912年元旦,孙虽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下令定阴历15日补祝新年那时人们的生活怎样,只要看看“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便知分晓”。3.1937年日本侵占东北这一年,中国沦陷了当时有一首儿歌这样写到,新年到、放鞭炮、虽热闹、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4.但在延安却和北平的春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敏在回忆(我的父亲朱德)一文中提到虽然前方战火连天,但延安的春节还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鞭炮声断断续续从初一响到初三。5.这张照片是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新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将农立作为法定春节,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当时我国还不富裕,办年货还要凭票购货,这便是当时各种物品的供应票。7.历史的车轮进入了80年代,过年已不再是放鞭炮、穿新衣、吃好的这样简单了,在北京人们用长跑的形式来迎接新年的曝光。8.1999年的春节是值得庆祝的春节,北京、香港、澳门无不沉尽在一片笑语欢歌之中。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当千禧龙年钟声敲响时,全国人民沸腾了全世界华人激动了,那是为春节是中国人最亲的节,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节。
    你对新旧春节的不同感受。
    三、创造。(出示日历——年三十)
    1、 利用美术工具及美术技法怎样表现年。
    2、 出示年画,激发创作欲望。
    3、 分组合作,自我选择。
    (1) 布置新家
    (2) 装扮自己
    (3) 制作饭菜
    (4) 异想天开——想为新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4、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四、展评,送红包
    五、听钟声,送祝福。
        新的一年来到了,今年是鸡年,老师送给同学们三只鸡。希望你们象大公鸡一样,能够一鸣惊人、问鸡起舞;象老母鸡一样,勤勤恳恳、走好人生每一步;象可爱的小鸡一样,快乐、开心每一天。 孩子们,过年了。

    相关教案

    湘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主要措施,具体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案,共4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同忆,交流与思考,构思, 构思,考察安排,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案: 这是一份湘美版七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概况,教学目的,教学措施,教学的重难点,完成任务的措施,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