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01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02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划线句描写环境有何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学期高考期中模拟评估卷(五)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闲适和散(sǎn)漫的心境是迥异的。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流连倘徉,内心宁静而澄澈;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在外物的世界东抓西摸,内心烦乱而浑(hùn)浊。
    B.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们将印度在近代以来衰落的原因,归咎(jiū)于穆斯林和英国人的略夺。而对此表示反对的印度历史学家,会收到恐吓(hè)邮件或死亡威胁。
    C.这本书把生与死、血与痛、勇敢与蛮横(hènɡ)、信仰与迷狂、卑鄙(bǐ)与聪明、善良与软弱审美化,把人性中最野蛮与最不可思议的东西写得如此难以置信又难以不信,这是很不寻常的。
    D.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荞麦宛如处(chù)子,伫(zhù)立天陲,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辉,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浑浊”的“浑”应读hún,“倘徉”的“倘”应为“徜”;
    B.“归咎”的“咎”应读jiù,“略夺”的“略”应为“掠”;
    D.“处子”的“处”应读chǔ,“夕辉”的“辉”应为“晖”。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是诗歌的语言,不外乎这么几种:深深的话,浅浅地说;深深的话,深深地说;浅浅的话,浅浅地说;浅浅的话,深深地说。
    窃以为,在上述几种表达中,深深的话,浅浅地说,是最高境界,也是最难的。(乙)古往今来那些流传千古的作品,像《诗经》里的名作,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名篇。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创作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大多属于此种情况。(丙)想让人喜欢,要流传得广,首先你得让人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得让不管哪个层次的人,多多少少都能觉得我懂。这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创作者有相当深厚的语言功力,甚至是需要一些天赋的。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唯有真正的创作者才知道其中的艰难,所以才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才有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悲喜;才有了“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传 B.脍炙人口 C.功力 D.甚至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答案】2.C 3.C
    【分析】
    2.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此处用于指“古往今来那些传下来或传播开的千古的作品”,使用正确。
    B.“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此处用于指苏东坡创作的那些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使用正确。
    C. “功力”,指功夫和力量,多指在技艺或学术上的造诣。此处指“创作者有相当深厚的语言的基本功的底子”,故使用不当,应改为“功底”。
    D.“甚至”, 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强调事例突出。此处指更进一层的意思,使用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多多少少都能觉得我懂”中“我懂”在此处表示强调,故应在“我懂”处加引号表示强调。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相关部门将于近期上线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及时处置和受理问题线索,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确保防沉迷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B.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已于北京时间16日8时56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随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
    C.“冬病夏治”的适应症,广义上包括一切冬季寒冷时节容易发作或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缠绵难愈,如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怕冷、体虚易感等。
    D.据负责人介绍,22家参展企业中,有1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隐形冠军企业,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充分展示了浙江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成果。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处置和受理”语序不当,应先“受理”,然后“处置”,“处置”和“受理”位置应互换。
    C.“缠绵难愈”重复赘余, “缠绵”指牢牢缠住,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即久病不愈,和“难愈”重复赘余。
    D.表意不明,因为前面有“‘小巨人’企业”,还有“隐形冠军企业”,所以“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主语不明确。
    故选B。
    5.下列几种情境中,引用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小夏留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B.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C.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勇于实践,努力攀登,最终才能达到山顶,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D.“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边塞雄奇壮美的风景,照亮了岑参建功立业的理想。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译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这是勉励暮年之人要老当益壮,自强不息,放在青春学子身上不正确。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译为: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好像近在眼前,语境指李明给朋友张华说的,正确。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译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语境说“只有勇于实践,努力攀登,最终才能达到山顶”句意一致,正确。
    D.“‘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景,且在冬天。正确
    故选A。
    6.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一种黏稠的液体,它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
    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的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脂。
    (1)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给“松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4分)
    (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二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在方框或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6个字。(2分)
    【答案】
    (1)松脂是松树中含有的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被用作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的一种黏稠液体。
    (2)①有机化合物(糖类物质)②生物化学反应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找出“松脂”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的一些句子。如“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树脂”这是“松脂”的特征;“它是一种黏稠的液体”这是“松脂”的性质;“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要原料”这是“松脂”的功用。然后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即“松脂是……一种黏稠液体”的形式,把“松脂”的性质、特征和功用的一些句子换成定语的形式放到单句中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以及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根据“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可概括出松脂形成的关键步骤是:松树叶中的叶绿体先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可知生成的糖类要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才能生成松脂。
    最后根据流程图中已经提供出的步骤进行补充,①补充有机化合物(糖类物质),②补充生物化学反应。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10分)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年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顶层设计,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
    虽然都是关注“三农”工作,与过去的一号文件多讲当年或近年工作部署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具体部署了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县有管长远的作用。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辅以精准脱贫、体制改革、人才支撑等要点,《意见》从方方面面对乡村振兴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又是一个管全面的“三农”工作部署安排。
    (摘录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


    (摘录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2017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对媒体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时说,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含金量非常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如果单纯地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韩俊说,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求我们改变关于城乡关系的一系列旧认识,树立新观念,首先则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进一步扩大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摘录自《南方周末》)
    材料四:
    永联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
    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在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
    (摘录自《搜狐财经》)
    7.下列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出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B.同是关注“三农”工作,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是部署近期工作,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却是立足长远部署目标任务。
    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D.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到2018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将达到1500万人以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以图表形式概括了关于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目标任务的相关情况,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
    B.材料三指出,城市发展解决不了农村问题,要敢于打破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C.材料四列举了永联村和高家堂村都实现了脱贫致富的事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D.《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以及时间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9.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同是乡村振兴典型的永联村和高家堂村,在实现乡村振兴途径上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7.C 8.B
    9.①永联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领导作用,走以企带村的路子,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
    ②高家堂村立足本村山林面积大、竹林资源丰富的实际,走生态立村的路子,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其中文化振兴是根本”错误,原文无此信息,材料二的图表显示这五个方面都重要,“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城市发展解决不了农村问题,要敢于打破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错误,因果关系分析错误。材料三中说“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并没有说这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同是乡村振兴典型的永联村和高家堂村,在实现乡村振兴途径上有什么不同”,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考生需要先找到永联村和高家堂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做法,然后比较其不同。
    这两个例子都源自材料四,先看“永联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收益颇丰”“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
    再看“高家堂村”,“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在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20分)
    秦琼卖马
    谈歌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噪,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王超杰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
    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
    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杨成岳道:“请随我来。”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真是嗓子作痒了。”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10.划线句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4分)
    11.请概括杨成岳人物形象。(4分)
    12.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在文中找出依据,说说结尾为什么又在情理之中。(6分)
    13.探究小说标题的意蕴。(6分)
    【答案】
    10.①开篇写立秋这天的知了鸣叫,交待故事发生的季节。秋意已起。②结尾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束,与开头写景相照应,借秋意加深传达了人世的苍凉之感。③结尾写景,烘托了主人公雪中送炭不图回报的高大洒脱形象。
    11.杨成岳是有鉴别力、买假不卖假的古董行家,更是看淡钱财、古道热肠、慷慨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侠士。
    12.①“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此时杨成岳已经看出瓷器是赝品,只是不好说破,只装痴作呆;
    ②当王超杰道出是生计所迫,“滑过一丝失望”时,杨成岳说“容我再想想”,在暗示杨成岳知道瓷器是赝品,“容我再想想”是在考虑是否要因恻隐之心而买下赝品。
    ③杨成岳为王超杰安排上等客栈食宿,直到王超杰唱《秦琼卖马》,杨成岳“沉吟了一下”“想了想”最终说,明天到店钱货两讫。
    13.①秦琼卖马是小说中人物王超杰所唱的一段戏,暗示曾经的名角王超杰卖掉自己钟爱的瓷器是因为处境落寞,为生计所迫。
    ②秦琼卖马的历史故事中有单雄信出手助英雄脱困的情节,小说中暗指杨成岳明知瓷器并不值钱却出巨资买下以资助王超杰的情节。
    ③以秦琼卖马的历史佳话做标题富有深意,极具吸引力。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这是一种自然环境的描写,出现在小说的开头,“立秋”“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也是一句自然环境的描写,出现在小说的结尾,结合前文的情节,主人公杨成岳看淡钱财、古道热肠、慷慨救助落魄的王超杰,“秋风一片”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首尾都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首尾呼应,借“秋”来渲染人世的苍凉之感,这样构思行文使文章主题的传达更耐人寻味。
    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杨成岳造就看破这些瓷器是赝品,但碍于王超杰心爱此物,并没有点破,后来用三千块钱买下瓷器后,才掸落,摔在地上,碎了。说明杨成岳已经看出瓷器是赝品,只是不好说破,是有鉴别力的古董行家。
    结合“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我们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可知,杨成岳是一位真侠士,他看淡钱财、古道热肠,买假不卖假,在王超杰落难之时慷慨救助,不图回报。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和艺术构思的能力。
    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分析结尾符合情理之处,要结合前文的铺垫和伏笔。
    如王超杰拿出瓷器时,“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这一细节描写暗示我们杨成岳已经看出瓷器是赝品;
    如“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在王超杰表露出失望时,暗示杨成岳动了恻隐之心,有了犹豫心理;
    如“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杨成岳沉吟了一下”“想了想”留吃饭、留宿、唱“秦琼卖马”这出戏,这些情节和细节描写暗示我们杨成岳是同情王超杰的遭遇的,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心理。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从塑造人物看,小说题目是“秦琼卖马”,阅读原文“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可知,“秦琼卖马”是王超杰所唱的一段戏词,戏中秦琼困居客店,店主索房饭钱,秦琼忍痛欲卖黄骠马。由此可知,小说用“秦琼卖马”暗示王超杰也是因为落魄不得已卖掉心爱的瓷器,二人在境遇上有相似之处;
    从情节展开看,由“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可知,“秦琼卖马”戏文中恰遇单雄信出手救助,暗示小说中杨成岳因同情其遭遇而施以援手的情节,题目有暗示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从艺术效果看,“秦琼卖马”是一段著名的戏文,蕴含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这一标题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有吸引读者阅读的效果。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魏武帝论
    (宋)苏轼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昔者晋荀息知虢公必不能用宫之奇,齐鲍叔知鲁君必不能用施伯,薛公知黥布必不出于上策,此三者皆危道也,而直犯之。彼不知用其所长,又不知出吾之所忌,是故可以冒害而就利。自三代之亡,天下以诈力相并,其道术政教无以相过,而能者得之。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
    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审乎计之得失 审:明白,详知
    B.则必有所格 格:纠正
    C.释此时不取 释:放弃
    D.而不可以缓图 图:图谋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是有时而穷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B.有所轻为而至于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此三者皆危道也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天下以诈力相并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作者的论述可知,曹操虽然擅长分析判断事,但他对于判断人却不在行;而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不能重事轻人,需要“权之以人”。
    B.在苏轼看来,曹操在攻打孙权的时候过于草率,在攻打刘备的时候又过于谨慎,应该趁着蜀地民心未稳的时候攻打,这样方可取得胜利。
    C.苏轼认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是攻打孙权时倚仗声威气势恐吓,导致自己的水军全线溃败,不得不日行三百里来逃命。
    D.全篇围绕“天下利害”这一主题展开,高屋建瓴,气势雄劲,没有简单地尊刘抑曹,而是将曹操的功过放在具体历史中评论,客观中肯。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
    (2)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
    【答案】14.A 15.D 16.C
    17.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
    18.(1)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然而天下终于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结束,也未能统一。(2)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能知道,但仅仅知道这个,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斟酌使用,所以魏武帝有时胜,有时败。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审:明白,详知”错误。句意: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审:审查、仔细考量。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或不译;人称代词,他;
    B.连词,承接关系,从而;连词,递进关系,进而;
    C.代词,指代做法;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者山水”;
    D.两个都是介词,凭借。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不得不日行三百里来逃命”错误。“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的意思是: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使用计谋。轻视敌人会导致失败,过于看重敌人往往又丧失成功的机会。
    “古之所谓大智者”中“者”表示句中的停顿;
    “而权之以人”“而卒以成大功者”中“而”均为连词,引出下句,置于句首,之前停顿;
    “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中的“是故”,因此、所以,引出结论,之前断开;
    “此以其人权之”,属于判断句,“此”一般放在句首;
    “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结构相近,之间断开.
    综合以上信息,断句为: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固”,本来、当然;“敌”,抗衡;“讫”,结束;“一”,数次活用为动词,统一。
    (2)“举”,全都;“权”,权衡、斟酌;“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状语后置句;“纷纷”,多而杂乱,情况不一;“焉”,词尾助词;“或”,有时。
    参考译文:
    世人所说的智者,能知道天下的利与害,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如此而已。这样的智慧,也有不能应付的时候。只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在有的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不会尽得天下之利。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使用计谋。轻视敌人会导致失败,过于看重敌人往往又丧失成功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做事情总想着万无一失,必然会影响成功。所以,知道我如何战胜别人,而别人不知道如何战胜我,这种人没有谁能战胜他。
    从前晋国的荀息知道虢公一定不会任用宫之奇,齐国的鲍叔知道鲁国的国君一定不能任用施伯,薛公知道黥布一定不会采取上策,这三种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三人却直接冒这个险。对方不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攻击我的软肋,所以,我就可以冒险取利。自夏商周三代灭亡之后,天下便凭着诈术和武力彼此攻伐,在道、术、政令、教化方面,谁也没有绝对优势,有能力的人就可以取胜。当汉室衰微,豪杰并起,争夺天下,二袁、董卓、吕布,争相攻杀,而孙权、刘备,又屈居在一个角落里,他们在用兵取胜方面,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然而天下终于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结束,也未能统一。
    就这件事,试着发表点意见。魏武帝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因此,有时做事过于慎重,丧失了成功的机会,有时做事又有些草率,从而导致失败。刘备有盖世的才能,却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机智。当他刚刚打败刘璋,占领益州的时候,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一日有四五次哗变,斩杀也无法控制局面。放弃这个机会不攻取他,后来就发展到不敢加兵攻打的地步,一直到死都是这种情况。孙权英勇而有谋略,这就不能依靠人多势众来攻取他。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魏武帝犯了两个会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所以在赤壁损兵折将,而使东吴强大起来。 攻取刘备贵在神速,不应该放长线。当蜀人不信任他,民心未附的时候,卷起铠甲快速追赶他,虽然犯兵家大忌,也可以达到目的。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用人多势众来强攻,想用刚刚投降的荆州士兵,乘胜拿下孙权。魏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件事难,只是寄希望于侥幸孙权不敢抵抗。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占领的西蜀,可以取得成功。 所以说,魏武帝在攻打刘备这件事上过于谨慎,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这不就是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的过失吗?
    唉!事情的利与害,计谋的得与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能知道,但仅仅知道这个,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斟酌使用,所以魏武帝有时胜,有时败,争雄一生,却没有看到他统一天下。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杂诗三首(其三)
    (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②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绛:春秋时人,曾以和戎政策消除晋国边患。②燕然: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19.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___。第二首诗既可称为边塞诗,也可依其写作目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0.两首诗歌都以征战为背景,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异同。(6分)
    【答案】
    19. 五言律诗(五律、律诗) 送别诗(赠别诗)
    20.相同点:
    借景抒情。沈诗借照耀闺中与营中的同一轮明月传达了征夫与少妇的两地相思。陈诗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雁山位置之重要与飞狐塞地势之险峻,表达了对魏大此行责任重大的激励。
    或:用典。沈诗借龙城的典故,表达了希望有良将在,一举克敌,早日结束两地分离之苦的期待;陈诗借魏绛和戎的典故,抒发了对魏大从军、保家卫国的赞赏(又借汉代将军窦宪的典故,希望魏大将战功记录在燕然山上)。
    不同点:
    沈诗借事抒情,借(听闻)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表达了强烈的怨战情绪。
    陈诗直抒胸臆,“怅别”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分析】
    1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题材和内容的能力。
    第一空两首诗都是五言八句,并且押韵,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特点,所以可以填:五言律诗。
    第二空由题目“送魏大从军”可知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或者赠别诗。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
    注意问的是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情与景的关系还有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托物言志、借助典故抒情、和引用抒情。
    相同点: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沈诗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
    陈诗颈联“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表达了对魏大此行的激励。
    都运用了典故:
    沈诗尾联“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运用了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典故。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也有人认为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作者借典故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的痛苦。
    陈诗尾联“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运用了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不同点:
    沈诗借事抒情,首联“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语言平易似娓娓道来,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不解”与“频年”连用,增强语势,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深思。作者借(听闻)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表达了强烈的怨战情绪。
    陈诗直抒胸臆,“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诗人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怅别”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21.(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1分)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1分)
    22.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试举例分析。(4分)
    【答案】
    2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如:①乡原,德之贼也,②巧言令色,鲜矣仁。
    22.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为“古之贤人”;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
    【分析】
    21.(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颜渊、季路侍”章中相关内容为: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故此处应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恶人”即厌恶别人。此处可理解为孔子认为不好的否定的人或者事。比如“小人穷斯滥矣”,小人遭受困厄就会胡作非为;“乡原,德之贼也”,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相关观点的能力。
    观点是讲仁爱的人,能够使人有好名声,使人有恶名声。可理解为仁者本身有号召力,能得到人们的信服。故此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比如孔子评定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称赞颜回贤德;
    孔子评论子产说:在他身上体现了君子的四种道德准则:“他约束自己行为谦恭严谨,他事奉君主敬业负责,他爱护百姓以实惠,他调度百姓遵循法度。” 说明“君子”决不是“老好人”的称谓,更是做实事、会做事、做好事的代名词;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此为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节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案】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舸舰迷津 青雀黄龙之舳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舸”“舳”“樽”“匏”“豗”“砯”。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也有人说,没有负重,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
    对此,你是如何思考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字数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详解】
    本题属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引语类材料。
    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考生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就要深层次挖掘话语的含义。材料先引用昆德拉的生活不能承受之重的观点,指出生活的重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人常常是负重前行的。接着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不能没有压力、负担和责任,不能没有理想,因为是这个“重”让人能脚踏实地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材料中的“轻”和“重”可以做两方面的解读。生活轻松、轻快、轻柔……当然会让人感觉到快乐,但如果是轻浮、轻薄、轻狂……又当如何?“重”可以是生活的沉重,但也可以是生活的充实和丰富。考生可立足于对自己生活的审视,反思当下紧张的高中生活,也可以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注重辩证思考和理性表达。
    从文体和行文构思来看,本题要求写作论述类文章,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抓住“重”来写,认可“重”的作用和意义,用“轻”来反衬“重”,凸显“重”在生命中的价值。
    【参考立意】
    (1)人生需要负“重”。
    (2)生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3)负“重”前行,方能行稳致远。
    (4)如何正确的看待“轻”和“重”。


    相关试卷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三)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三)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作者安排第⑦自然段有何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共25页。

    天津市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二)含解析,共25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浙江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评估卷(五)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