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01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02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17页。

    专题11: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画眉鸟
    欧阳修(宋)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崔诗首联的内容_____________。
    2.欧诗运用了___________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请描绘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
    4.诗歌题目中的“行”是全诗的线索,请简要概括本诗围绕“行”写了哪些内容。

    阅读《黄鹤楼》,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颈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6.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用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甲)诗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涵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乙)诗“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D.两首诗均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赛诗之名作。
    8.《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选出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里的山与水,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充分表现出诗人内心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喜悦之情。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10.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写出了诗人由川入楚,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B.领联描写,诗人用一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
    C.颈联运用了衬托手法,以水中明月如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般的云彩衬托江岸的辽阔和天空的高远。
    D.尾联抒情,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古诗词阅读
    (甲)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外里送行舟。
    (乙)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两首诗都反映了一个相同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
    12.两诗虽同为李白所作,但展现的艺术特点各有千秋,请简要概括各自的典型的艺术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诗歌颈联因其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费为“千古壮观”,请结合具体内容,任选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14.请从意象选用的角度,概括王维“征蓬出汉塞”与文天样“身世浮沉雨打萍”在表情达意上的共同点。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苍茫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16.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黄鹤楼》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18.日暮黄昏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也常常成为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下列诗句中,借“日暮”表达的情感和本诗一致的一项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9.为了增加韵律美,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叠字的诗句,除了《黄鹤楼》这首诗外,你读过的诗句还有“_______”。(填出一句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抒发诗人远离故土的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所传诵。
    2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人”一句,借古代传说,表达岁月不在、古人不见之遗憾。
    B.“白云千载空悠悠”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也侧面烘托出黄鹤楼高耸入云之雄壮。
    C.“晴川”一联描写了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明丽江景,为尾联之思乡做铺垫。
    D.整首诗情调消极,充满了封建神话,应当批判。
    2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24.阅读《野望》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5.《野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6.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
    27.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野望的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情。“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与颈联承接“望”字,紧扣“薄暮”描写野望之景。颔联写动态、远景,侧重细致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颈联描绘牧人猎马暮归图。诗人见牧人皆有所归,而“我”却独无,恬淡自然的暮归景象反而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冷清的色彩。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29.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0.诗的首联交代了“野望”的时间和地点,并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其中“_______”点明地点,“__________”点明时间。
    31.诗的颔联和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秋晚归图”,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联诗。











    参考答案
    1.人去楼空
    2.对比
    【分析】
    1.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这个内容和情景可用成语“人去楼空”来概括。
    2.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画眉鸟》一诗的意思是: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诗的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一种自由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鸟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这样与前二句描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由此抒发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据此可填写作答。
    3.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大意对即可)
    4.先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接着写仰视所见的暖树上莺燕争春,俯视所见的花草迎春,最后写游览终点湖东和杨柳阴下的白沙堤。(大概意思对即可)
    【分析】
    3.考查描绘诗中画面的能力。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原诗的主要景物有“早莺”“暖树”“新燕”“春泥”,画面是:莺争树,燕啄泥,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莺燕的形、色、动态及其活动的树木、土地等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4.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标题“钱塘湖春行”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用“行”字串起全诗所见,诗中以“孤山寺北贾亭西”两地为观景起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为终点,依次写了“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湖上风光,再写了抬头所见到的“早莺”“新燕”的争春,接着又写了低头看到的“乱花”“浅草”迎春,描绘了湖边勃勃的春意,最后驻足于“湖东”的“白沙堤”,这儿有“绿杨阴”。依次分析整理即可。
    5.示例: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6.“愁”字。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描绘。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解答。“乡关”指自己的家乡。“烟波”是江上一片迷雾。“愁”是乡愁。“愁”字就点出了作者的感情,是一种缠绵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尾联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以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望不见归乡之路,诗人不仅引发乡愁。又以“愁”字结尾,将诗人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7.B
    8.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抒写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或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分析】
    7.B项“蕴涵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的赏析错误。这首诗颔联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传达出内心幽微难言的抑郁激愤之情。故B错误。故选B。
    8.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在作者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结合诗歌内容,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边塞所见风光,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感情。
    9.A
    10.D
    【解析】
    9.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的理解。
    A.《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诗。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并非“意境清雅,风格纤细”;故选A。
    10.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的理解。
    D.尾联写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故选D。
    11.思乡怀亲
    12.《渡荆门送别》全诗融情于景,想象奇特,显露出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峨眉山月歌》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诗词主题的理解。甲诗中的“仍怜故乡水,外里送行舟”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乙诗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出对亲友的思念,可根据以上内容进行作答。
    12.本题考查古诗赏析。《渡荆门送别》一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想象奇特,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峨眉山月歌》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3.示例一:颈联写的景物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营造了一种雄浑旷远、苍凉悲壮的意境,(诗人巧妙运用大、孤、直、长、圆等词,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真可谓是“千古奇观”。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对仗工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突出了边境的荒凉。同时侧面烘托了成边将士艰苦生活。凸显将士们不畏艰苦,保卫边疆的精神。
    14.都表达出漂泊无定之感。“征蓬”指随风飘荡的蓬草,王维借“征蓬”的意象来自喻,写出了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文天祥则借用水中浮萍的意象来比喻自己坎坷的身世漂泊无定。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一个“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生动而又传神。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能力。“征蓬出汉塞”中,诗人以“征蓬”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身世浮沉雨打萍”中,作者以“浮萍”为喻,概括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一生。
    15.D
    16.示例:“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尾联情景交融,以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望不见归乡之路,引发乡愁。又以“愁”字结尾,将诗人百感茫茫的的乡愁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
    15.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作者借日暮黄昏、浩渺的烟波营造了惆怅的氛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的思念之情,而不是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故D错误。选D。
    16.本题考查炼字。1)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字一般是题眼,是情感最浓郁的字眼,因此是“愁”字。2)结合全诗。本诗一二联写楼中所想,由历史传说写起,给人世事茫茫、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感,奠定了愁绪。第三联写楼中所看,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尾联水到渠成,在日暮黄昏之时,借烟波浩渺的水势,通过“乡关”二字直白的表达了思乡之情,并且把浩渺的烟波和思乡的愁绪联系在一起,使思乡之情具有茫茫无尽之感,余味悠长。

    17.“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18.C
    19.示例:蒹葭苍苍(萋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只要是叠字均可,有错别字不得分)
    【分析】
    17.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这首诗的前四句是作者登楼所感,有物是人非的感伤;这首诗的后四句是登楼所见,见到“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景,引发了思乡之情。故全诗围绕“愁”字展开。
    (2)尾联翻译: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描绘的是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的景象。“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18.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描绘了牧歌式的田园风光,没有表现思乡之情;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描绘了奇异、壮阔的塞外风光,温暖而又苍凉,并无思乡之情;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断肠人”一词写出了身份是漂泊天涯的游子,流露思乡之情;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描绘了非常辽远而宽广的画面,没有思乡之情;
    故选C。
    19.本题考查文学积累。答题思路:运用叠字的诗句,只一句。示例:关关雎鸠,脉脉不得语。
    20.B
    21.“愁”。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
    【分析】
    20.B. 理解分析不正确。“萋萋”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芳草萋萋鹦鹉洲”指鹦鹉洲上芳草繁茂。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诗人感情。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想念自己的家乡却有家难归,为此充满迷离之愁绪,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所以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
    22.D
    23.尾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分析】
    22.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叙写作者的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虽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但是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铺垫的。在诗中,作者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把乡愁情怀抒发得波澜壮阔、豪迈昂扬。据此可知,D项“整首诗情调消极,充满了封建神话,应当批判”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D。
    23.考查对诗文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叙写了夕阳西下,烟波飘渺,游子却望不见归乡之路,诗人将绵绵的“乡愁”与“日幕”“烟波”之景相交融,采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将乡愁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4.描绘了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染上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恬静的画面。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孤苦无依、苦闷抑郁的心情和追怀隐逸之士避世退隐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画面和情感的理解。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山山、树树,秋色、落晖中展现的画面是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作者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表达了作者在现实生活里的苦闷、孤独、惆怅和抑郁。
    25.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附近所见的田园风光。(写出山野秋景即可)
    26.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27.在闲逸的情调中,作者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这首诗中“东皋”交代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点题,领起中间两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诗歌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一切都呈现出浓浓的秋意。
    2.本题考查画面描述能力。描绘画面不能等同于翻译诗句,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把握诗歌展现的氛围,再抓住“树”“山”等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形象地语言进行描写。
    示例:树木叶子变黄,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叠叠的山岭,全都笼罩在落日的余光之中。
    3.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整体法把握诗歌的意思;其次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意象;第三要看诗歌运用的写作方法,是否运用了典故等。这首诗的第一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题,交代了时间、地点;第二句“徙倚欲何依”中“徒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美好而热闹的场景图;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表达诗人在现实中的孤独无依、苦闷惆怅。
    28.B
    29.①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②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③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解析】
    28.B.颔联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静态、远景;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动态、近景。故选B。
    29.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诗人辞官还乡后,身处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却得不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彷徨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

    30.东皋薄暮
    31.动静结合(远景与近景相结合或白描手法)。远处静谧的山林披着落日余晖,近处热闹的牧人放牧回家、猎人带着猎物回归,情景交融,自然流露出了诗人孤独抑郁心情。
    【分析】
    30.“东皋薄暮望”意为: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其中“东皋”二字点明了地点。“薄暮”点明了时间。
    31.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为远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为动景,也是近景,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这两句写景并无过多修饰,纯用白描写法,自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抑郁之情。

    相关学案

    专题12:写作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2:写作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19页。

    专题09:记叙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记叙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37页。

    专题05: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5: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14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1: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