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01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02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共8页。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01  百家争鸣        

    考点02  汉代儒学        

    考点03  宋明理学        

    考点0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01  百家争鸣

    1 20211浙江选考)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 “齐物”;“逍遥”

    B. “天行有常”;“仁政”

    C.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 “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指的是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指的是孟子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D项正确;A是道家的,排除A;天行有常没有突出人的地位,排除BC是法家与墨家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220194浙江选考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体现的是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正确。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的是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正确。孔子、孟子、荀子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正确,①②③正确,A选项排除,C选项符合题意。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的说法与材料反映时代特征不符错误,BD选项排除。

    3201811月浙江选考)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420184月浙江选考)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B

    【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5201711月浙江选考)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材料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反映的是主体情感上的好恶,同样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活动,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人的认识应当力避,要排除私心干扰,吸收其他思想家的长处,故C项正确;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

    【名师点睛】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主要考查两种能力,其一是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借助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巧解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要注意借助最为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切入正题。(1)重要的虚词,如则、非等,这些词后的语句一般就是解答题目的核心句。(2)重要的历史人物信息,如称谓、官职、人名等。(3)时间信息,本信息既包括文言文材料中的时间描述,也包括引文出处的时间等等。(4)所选文献的出处、名称、作者等等。

    620216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法者,宽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引自《韩非子》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郡县为历文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选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若干战国法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法家学派在汉代以来的命运。(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分析说明郡县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5分)

    【答案】(1)代表: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

    命运:逐渐消失;法治思想被儒学吸收;维护统治的工具。

    2)影响:王室衰做,诸侯兼并区别: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作用:根本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立;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解析】(1)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有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命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在汉代以后的命运可从逐渐消失、法治思想被儒学吸收及维护统治的工具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崩乐坏在政治上的直接表现是王室衰做,诸侯兼并。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同分封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实现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根本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立;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72020年浙江7月选考28,节选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引自《墨子》

    1三表法是墨子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仔细阅读材料一,分析指出墨子上述认识的立足点。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孔子及其后的屈原与墨子价值立场相近的理论主张与思考。5

    【答案】(1)立足点:人民立场(或小生产者百姓)。主张与思考:仁学德治思想;关心爱护百姓;美政。

    【解析】

    【详解】(1)立足点:根据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可得了出其代表人民立场。主张与思考:材料体现的是墨子的立足点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和德治的思想、关心爱护百姓和屈原主张美政的思想均与墨子思想接近。

     

     

    考点02  汉代儒学

    120216月浙江选考)《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      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期间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令各郡国建立学校,由此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B正确;科举制开创于隋朝,故A错误;汉武帝即位后改无为有为,一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故C错误;D项错在重新确立

    2201711月浙江选考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武帝培养《五经》博士有利于推动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故A项正确。中央官学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但没有从根本上结束这种局面,故B项错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也不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故CD项错误。

     

    考点03  宋明理学

    1. 20211浙江选考)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 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 B. 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D.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于人生日常处通过内心反省来明理,因此C正确;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A排除;BD是程朱理学的成就,排除。故选C

     

    2201811月浙江选考)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

    B.本心即天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答案】D

    【解析】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要通过每日接触、了解事物,多思考,才能把握理而有所得,故强调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故D项正确;AB两项是心学的内容,C项是明朝李贽的思想,故排除ABC三项。

    320184月浙江选考)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重建儒学信仰

    人人都有良知

    无私则无心

    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由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以得出,由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可以得出;故选D;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重建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而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与题意不符;无私则无心是指人都是自私的,私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心学的否定,故也与题意不一致。

    【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

    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考点0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20216月浙江选考)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  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天地之化日新

    【答案】D

    【解析】王夫之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由此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即宇宙间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着的,故D正确;心外无理是王阳明的思想,故A错误;宇宙便是吾心是陆九渊的思想,故B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格拉的思想主张,故C错误。

    220194月浙江选考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根据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经世致用,A选项符合题意。人心一点灵明体现的是心为天地万物之主,B选项排除。循天下之公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D选项排除。

    320174月浙江选考)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具有民主启蒙意识,有利于中国思想的近代化,故A项符合题意;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排除B项;尽管明清封建制度在走向衰落,但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在不断被强化,排除C项;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具有民主启蒙性质,不属于新的理学体系,排除D项。

     

    相关试卷

    专题21 史研方法与素养——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21 史研方法与素养——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共4页。

    专题21 史研方法与素养——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21 史研方法与素养——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共5页。

    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共1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五年(2017-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