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4.古诗三首.pptx
    • 音频
      课文朗读.mp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5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6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7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08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古诗三首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古诗三首课前预习课件ppt,文件包含4古诗三首pptx、课文朗读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秋天已经来到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觉得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
    径 斜 赠 刘 残 犹 傲 君 橙 橘 挑
    “木”子靠左边,“矛”在“冏”上站。
    尽:达到极端,这里指凋谢。
    擎雨盖:擎:向上托。在这里指荷叶。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山行》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夜书所见》讲述了作者在孤寂的夜里书写自己所思念的景象。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绵长。“斜”字写出了山路的高缓。“有人家”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这两句诗写出了停车欣赏的原因:喜爱这傍晚的枫林。
    秋天给人的感觉往往都是悲凉的,那么这两句诗你认为是在写秋天的悲凉气氛吗?
    诗人通过后两句诗,向我们展现了枫叶如火、嫣红满目、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虽是深秋但不萧条冷落。
    想一想:诗人通过什么顺序观察的?
    由远及近,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作者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说明诗人描写的景物就在眼前,是近处。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残菊”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斗寒的景象。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思考:“傲霜”写出了菊花怎样的品格?
    写出了菊花不怕霜冻,坚贞不屈的品格。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两句诗揭示了增势的目的。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
    思考:“橙黄橘绿”有什么深意?
    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写尽了深秋的凄清
    “萧萧”反衬出秋天的静,接着用“送”字引出了“寒声”。
    “江上秋风” 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思考: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诗人身在异乡?站在秋风阵阵的江边,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客”字可以看出诗人身在他乡,诗人的心情是孤独、凄凉的,他十分思念亲人。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深秋夜晚的灯火让人想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深”“灯明”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所听——梧叶送寒声 所感——秋风动客情 所见——篱落一灯明 所想——儿童挑促织 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
    想一想:诗的题目虽然是“所见”,但其中还有作者的所听、所感、所想,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梧叶送寒 秋风动情
    儿童促织 篱落灯明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1.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坐下 B 因为 (1)停车坐爱枫林晚( )。 A 坐下 B 举,向上托 (2)荷叶已无擎雨盖( )。
    2.选择正确读音。 tiā tiǎ(1)大家每天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水。(2)哥哥用树枝挑( )起了地上的毛毛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首古诗感情真挚,朗读时要想象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并读出古诗的味道来。
    例:《山行》朗读的总体基调应是明快的。 《赠刘景文》前两句的朗读语调宜平直舒缓。 《夜书所见》前两句朗读时语调舒缓;后两句语气明快一些,最后一句语调上扬。
    ②背诵课文
    《山行》可抓住“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这几个词语进行背诵。《赠刘景文》可以借助“荷叶、擎雨盖、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这几个词语进行背诵。《夜书所见》可抓住“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等重点词语来背诵。
    ③默写山行
    默写时,注意古诗的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斜”的右边是“斗”,不要写成“十”;“停”不要写成“亭”;“坐”不要写成“座”。
    2.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从《山行》一诗中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霜叶(秋霜打过的枫叶)”可以看出是秋天。从《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傲霜(傲寒斗霜)”“橙黄橘绿(橙子、橘子成熟)”可以看出是秋天。从《夜书所见》第二句中的“秋风”可以知道是秋天。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我停下车子不走了,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相关课件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一等奖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会组词,盖住瓶盖,赠送赠给,残留残存,君子君王,橙色橙子,菊花赏菊,再读诗词注意停顿,荷尽已无擎雨盖,擎举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夜书所见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夜书所见公开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我会组词,挑拨单挑,萧萧萧条,绍兴介绍,促膝长谈,篱笆篱下,再读诗词注意停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行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行完美版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会组词,小径路径,寒风寒冷,倾斜斜线,冰霜霜冻,再读诗词注意停顿,远上寒山石径斜,深秋时的山,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升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PPT课件+素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