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二语文人教版《逍遥游》精选试题及答案

    2022-03-22 00:30:58 921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image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下载地址:第06周逍遥游-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



    image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A.芥舟(jiè)  学(jiū)    晦朔(huì)    

    B.问(jí)    坳堂(āo)      翱翔(áo)

    C.加(zǔ)   北(mínɡ)    迁(xǐ)     

    D.齐(xié)   莽苍(mǎnɡ)   (x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B项,坳:àoC项,沮:D项,奚: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

    A.①其翼垂天之云             ②君既见录,不久望君来    

    B.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彭泽去家百里

    C.①然后图南,且南冥也       ②舟行临汝         

    D.①小知不大知               ②农人告余以春

    答案C

    image②“及”意为 “到”。

    3.下列句子中,与“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A.以五百岁为春                  

    B.以八千岁为春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D.农人告余以春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的“以”是介词,“凭借”。A项,介词,“把”。B项,介词,“把”。C项,介词,“凭借”。D项,介词,引出对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A项,生物,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总称。B项,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或做事时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C项,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D项,果然,古义:饱的样子。今义: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5.下列对《逍遥游》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A.篇首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B.文章以譬喻的手法,以水浅不能承大舟,风九万里之厚才能负大翼,解说大鹏高飞九万里的缘故,说理完全寓于形象之中。

    C.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举出了野马、尘埃、蜩和学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D.作者批判了一些目光短浅的庸人,认为世人都称赞的宋荣子的修养还不够,而赞扬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

    答案D

    image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有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B.庄周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逍遥游》是最具代表性的。庄子所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

    C.在两汉诸子散文中,庄周的作品想象丰富,言辞瑰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说《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D.庄周思想也含有辩证法因素。毛泽东曾指出:“庄子的《天下篇》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C项,应为先秦诸子散文。

    7.宋荣子为什么“犹然笑”那四种人?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A.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B.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C.他们确有相当才智、善行、德行、能力,但他们和斥一样自视很高,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那四种人都是在某个方面特别突出的人,宋荣之“笑”的原因是他们和斥一样所见甚小。

    8.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所推崇的绝对精神自由的人。

    B.反衬“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需御风。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所追求的无所待、无所限,绝对精神自由的理想的境界。

    答案A

    image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义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析乱而已。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选自《汉书·艺文志》,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          寖衰:逐渐衰微

    B.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薄厚:刻薄亲厚的人

    C.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殊涂:途径不一样

    D.各推所长,穷知究虑                  穷知:完全知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D项,,智慧。穷知,用尽了智慧。

    2.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B.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C.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D.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

    答案B

    image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诸子百家中,儒家能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在各派中地位最为崇高。

    B.法家的长处在于奖赏有信用,处罚必施行,而舍去仁爱,专用刑法,则是刻薄之人对其的扭曲。

    C.孔子认为,使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独当一面、应对进退的能力,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

    D.圣明的君主如果能修明六艺的学说,对诸子百家学说取长补短,就可以通达治国之术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理解有误。

    误区警示

    1.无中生有。即主观地添加原文中没有的内容。这类干扰项中的其人其事并非文中固有的,而是命题者为了迷惑考生故意“杜撰”出来的。

    2.混淆内容。就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内容混淆在一起,形成干扰。

    3.张冠李戴。把本来不是甲的语言、行为移植到甲身上去。

    4.曲解文意。掩盖事情的实质,而就其表面现象做出判断,混淆表里内容,牵强附会,造成表意上的曲解。

    5.遗漏信息。选项对有关内容的表述不全面,遗漏了其中一些重要信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2)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答案1)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2)等到眼光浅短的人来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推广兼爱的旨意,却不知道分别亲疏远近。

    image 

    【参考译文】

    儒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司徒官,他们是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的人。儒家思想蕴含在六经的文章当中,特别注意仁义之间的事务,远遵尧舜的道统,近守周文王、周武王的礼法,以孔子为宗师,来突出他言论的重要性,在各派当中地位最为崇高。孔子说:如果对别人有所称赞,就一定先对他有所试验。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业,是已经经过试验而有成效的。但是不聪明的人已经不知道(儒家经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辟的人又追随世俗任意曲解附会经书的道理,违背、离开了圣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哗的言论来博取尊崇。后来的学者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衰微了。这就是那些邪辟的儒者所留下来的祸患。

    道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他们连续记载成功失败、生存灭亡、灾祸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后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这想法)符合尧的能够退让,《易经》上所说的谦虚,一种谦虚可以得到四种好处,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狂放无守的人来实行道家学术,就想断绝了礼仪,抛弃了仁义,说只要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阴阳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职,他们恭敬地顺从上天,观测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严肃认真地教导人民农作的时间,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拘泥固执的人来实行阴阳家的学术,就被禁忌牵制,拘泥于占卜问卦的小技术,舍弃了人事而迷信鬼神。

    法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法官,他们奖赏很有信用,处罚必然施行,来辅助礼仪制度的推行。《易经》上说前代君王用很严明的刑罚来整饬法律,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刻薄的人来实行法家的学术,就不要教化,舍去了仁爱,专门用刑法而想要以此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以致残害了最亲近的人,伤害了对自己有恩的人,刻薄了(应该)亲厚的人。

    名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礼仪的官职。古代身份地位不一样,所用的礼节也就有区别。孔子说:一定要来端正名分啊!名分不端正,那么所说的话就不顺当,所说的话不顺当,那么所做的事就不成功。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挑剔的人来实行名家的学术,就只会卖弄一些支离破碎、错杂的言辞罢了。

    墨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宗庙的官职。他们住在茅草盖顶、以采木为椽的房子里,所以注重节俭;奉养年老更事致仕的人,所以主张兼爱;以大射礼选拔人才,所以崇尚贤人;尊崇祭祀尊敬祖先,所以崇敬鬼神;顺从四时做事,所以不相信命运;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眼光浅短的人来实行墨家学术,只看到节俭的好处,因此就反对礼节,推广兼爱的旨意,却不知道分别亲疏远近。

    纵横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外交官。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国外去,不能独当一面应对进退,虽然学了很多又有何用呢?孔子又说:使者呀,使者呀!说一个使者应该权衡事情的利害得失而做适当的处置,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邪恶的人来实行纵横家的学术,那么就崇尚欺诈而背弃了应该遵守的诚信。

    《易经》上说:天下(学问)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归宿是相同的,思虑虽然很繁杂但是目标一致。现在各家的学者各自推崇他们学说的长处,用尽了智慧和思虑,来阐明他们学说的要旨,虽然各自有偏见短处,但是综合他们的主要归趋,发现他们也都是从《六经》分支出来的。假使让他们遇到圣明的君王,能公正地采用他们的主张,那么他们都可以成为辅佐君王的人才啊。孔子说过:礼仪散失了要到乡野去寻找。如今距离圣人的时代很久远了,圣人的道术残缺废弃,没有地方再去加以追求了,采用他们九家的学术,不是胜过去乡野找来吗?如果能修明六艺的学说,再观察参考这九家言论,舍弃短处取用长处,就可以通达治理国家的各种方法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不材:不成材

    B.于故人之家                       舍:寄宿

    C.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            明日:第二天

    D.弟子                             志:志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志:通”,记住。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答案B

    image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看来只有处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

    B.山木和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就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

    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可得而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处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错,原文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才能免于累。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答案1)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

    2)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

    解析翻译句子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第(1)句关键词:其一、请、奚;第(2)句关键词:物物、于、胡、累。  

    【参考译文】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

    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天道却并非真正与天道相合,因此还是不能免于受累。至于掌握了天道天德,活动就不会有所拖累。对赞誉与诋毁都无所谓,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和顺为标准,活动于虚无的境界,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习俗,就不是这样的。你想聚合,别人就使你离;你想成功,别人就要破坏;你穷困,别人就压抑你;你尊贵,别人就非议你;你要有所作为,别人就要损害你;你贤,别人就会谋算你;你不肖,别人就欺负你:怎么能得到并一定如愿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只有天道无为的境界才是最美好的。


    下载地址:第06周逍遥游-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讲解,巩固练习:第06讲《 逍遥游》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5试题:第06课逍遥游(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同步检测:(6)逍遥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