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国鼎立》课堂训练(含解析)

    2022-03-22 14:26:42 640次浏览 作者:历史资源组
    99%的老师看了都会下载的成套备课资料: 2024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全套)
    前往下载

    image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

    1.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刘备称帝 ④卫温、诸葛直帅万人船队到达台湾 ⑤南中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有人这样描述一场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发生在公元三世纪初期”,“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他描述的这次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乱 D.赤壁之战

    4.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地区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5.“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是为了纪念(  )
    A.诸葛亮 B.周瑜 C.刘备 D.孙权

    6.在今天的成语词典中,有许多成语故事来自从春秋到三国这段时间。下列成语故事与三国中的人物有关的是(  )
    A.卧薪尝胆 B.三顾茅庐
    C.围魏救赵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恢复和发展 B.胡汉民族的交融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统一局面的形成

    8.某班同学需要了解三国时期历史发展情况,以下材料中最为可靠的是(  )
    A.

    司马迁《史记》 B.after 陈寿《三国志》 C.after 罗贯中《三国演义》 D.after 电视剧《三国演义》

    9.电视剧《三国》在各大卫视的热播,“三国热”再次升温,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B.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魏蜀吴三国实现区域性统一,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0.“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
    A.诸葛亮   B.孙权    C.曹操    D.周瑜

     

     

     

     

    问答题

    11.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请回答;比较战前袁绍和曹超各方面的实力,分析战争过程中两人的所作所为,总结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
     

    12.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是历史的停滞、倒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题

    13.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三 “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材料一、二所赞颂的人是谁?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
    2)材料一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是他给谁提的什么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
     

    14.阅读下列材料: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三国志》

    请回答:

    1材料描述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哪次战争

    (2)根据材料概括在这次战争中曹操战败的原因。

    (3)这次战争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C 3.D 4.A 5.A 6.B 7.D 8.B 9.D 10.A    
    11. 战前袁绍拥兵十万,曹操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产生骄傲轻敌情绪,拒绝谋士正确建议,谋士投奔曹操。曹操善于用人,采纳谋士建议,派兵袭击袁军的囤粮处,袁军没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军败退河北。
    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确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但在分裂的同时,局部地区的统一仍然存在,人们的生活相对安定,各民族人民接触频繁,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江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开发,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说这一时期是历史的停滞、倒退是不正确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
    故答案为:
    不同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但局部地区的统一仍然存在,人们的生活相对安定,各民族人民接触频繁,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江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开发,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
    13.(1)由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和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判断是诸葛亮最能高度概括诸葛亮功劳的是“功盖三分国”  
    (2)材料一中“取西蜀”指的是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协助刘备进入四川并占领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了联和江东的孙权抗击北方的曹操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指的是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以火攻曹军战船,大败曹操,是历史上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3)由材料三“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知,这是诸葛亮给刘备提供的建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这一建议是正确的,因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故答案为:
    (1)诸葛亮“功盖三分国”   
    (2)“取西蜀”是指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进占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联孙抗曹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火烧曹军
    (3)刘备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正确,因为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14. (1)年代:208年;战争:赤壁之战
    (2)原因:曹军中流行疾病;孙刘联军采用火攻
    (3)重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解析】
    1. ①200年,官渡之战②208年,赤壁之战③221年,刘备称帝 ④230年卫温、诸葛直帅万人船队到达台湾⑤南中地区的开发发生在221年蜀汉建立后三国时期开始于220年,魏国建立,结束于280年西晋灭吴正确答案是③⑤⑥
    故选D.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知道三国时期开始于220年,魏国建立,结束于280年西晋灭吴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这是历史上称为赤壁之战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故选C.
    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注意准确识记赤壁之战的时间及影响
    3. 从题干“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可知是公元前208年孙刘联军采取火攻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故选D.
    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知道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4. 依据所学,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故选A.
    本题以曹操和袁绍为切入点,考查官渡之战
    本题以官渡之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 据题干“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可知,题干说的是诸葛亮,“取西蜀”指的是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协助刘备进入四川并占领四川;“东和北拒”是指确定了联和江东的孙权抗击北方的曹操的战略“水面偏能用火攻”指的是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以火攻曹军战船,大败曹操,是历史上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副对联是为了纪念诸葛亮
    故选A.
    本题考查诸葛亮
    本题考查诸葛亮,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6. 三顾茅庐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上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其复兴汉室一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刘备生活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故与三国中的人物有关的是三顾茅庐
    故选B.
    本题考查刘备三顾茅庐,知道东汉末年刘备三次上门拜访诸葛亮
    本题考查刘备三顾茅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和南北朝很多政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迁移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统一局面的形成
    故选D.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考查了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8. 《史记》记述的是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不包括三国时期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电视剧《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不可信《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
    故选B.
    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获取三国时期历史知识的方式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如何能获取真实历史知识的途径了解,我们获取历史知识最常用的一个途径就是阅读正规的史书
    9.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魏蜀吴三国实现区域性统一,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形成的理解
    本题以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1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的《蜀相》,前一句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他复兴汉室后一句写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和刘禅,以图完成大业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有关诸葛亮的相关知识
    此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并知道相关的历史典故
    11. 本题考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袁绍和曹操都是北方的大军阀,袁绍主要 占据河北一带,粮草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曹操主要占据河南一带,实力相对袁绍而言处于下风。但曹操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本人雄才大略;非常重视人才,用人不疑。反观袁绍则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气量狭小,十分轻敌。对于谋士(如许攸)的正确谏言不予采纳,结果促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取了许攸的建议,派出奇兵突袭乌巢(袁绍囤积粮草之处)。袁军于是军心动摇,曹操乘势进攻,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12. 本题考查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国家分裂的认识,理解这一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理解这一时期社会进步的原因
    13.
    (1)本题考查诸葛亮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诸葛亮的历史功绩
    (3)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东汉末年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4. (1)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准确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决战,发生了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可知,曹军中流行疾病;根据“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可知,孙刘联军采用火攻。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影响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image

    

    材料题:三国鼎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这是诸葛亮对什么时候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材料二: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老臣指的是谁?此诗包含的典故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是什么事?依据材料说明此事取得了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1.(1)东汉末年。(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3)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1)诸葛亮。三顾茅庐。 (2)曹操募民屯田。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阅读全文

    精品成套资料

    七年级上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