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一等奖

    2022-03-20 06:42:47 494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有的人

     

    教材简说: 194910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1日写就了此诗。

    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鲁迅资料;

    2预习本课,加上自己的批注。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以读代讲;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鲁迅知道多少?(抽生说)

    是的,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被誉为我们的民族魂。要写一位如此伟大的人物,是很难的,而要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更是难上加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初识鲁迅的最后一篇课文,它恰恰就是通过一首诗去歌颂鲁迅的。这就是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大家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1、鲁迅图片及《自嘲》诗。

    2、诗人臧克家简介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本文是初识鲁迅这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鲁迅有了不少了解,本课导入,由旧知识引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前面课文的复习。)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正确。

    课件出示:课文全文。

    三分诗,七分读。请大家走进这7个小节28行诗中,把诗读正确读流利。(生读)

    汇报自读情况。(抽生读前6小节,最后一小节齐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当当小评委,来评价一下。(师示范读)

    学生评价,说说怎样读好这首诗。

    (设计意图:是诗歌教学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在学生初读后,教师的范读能起到较好的示范指导作用。)

    三、小组合作,自学诗歌。

    四人小组合作读读课文,交流自己的读书体验。并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1文中写了几种人?是哪几种人?为什么要写这另种人?

    2由此看出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学生合作学习,汇报。

    (设计意图:按要求自读自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四、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一小节。

    指名读第一小节。

    (板书:)两个,两个,意思一样吗?(生答)

    那你就读出这种不一样来吧。

    是的,有的人虽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永存。

    齐读,读出感情。

    (二)、品读二、三、四小节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我们就来看看,活着已经死了的人,都干了什么? (找句子,读一读,谈体会。)

    那么,死了却还活在人民心中的人又为人民做了什么呢?(找句子,读一读,谈体会。)

    男女生对比朗读二至四小节。

    (三)、品读五、六、七小节。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清楚,谁是他们的敌人,谁是他们的朋友。对于这两种人,他们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敌人,人民怎么做?(找句子,读一读,谈体会。)

    对于像鲁迅这样的人,人民又是怎么做的?(找句子,读一读,谈体会。)

    难怪鲁迅被誉为民族魂,我们来看看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评价。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结构清晰,运用找句子,对比读等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以及人民对待他们的区别。)

    五、品读课题,感悟做人的真谛。

    我们在短短几行诗中读到了这么多,这叫把诗读厚了。完整读题目,这首诗是写给谁的?

    再读。那为什么不直接以鲁迅赞”“赞鲁迅”“鲁迅颂为题呢?

    这首诗还可以献给历史上的哪些人?(学生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焦裕禄、孔繁森为人民积劳成疾,这就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让全中国人民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这就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他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也是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让全中国人民更好地活……

    是啊,想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涌现出了多少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民的朋友和恩人啊,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堪称一个伟大的民族。

    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感激,再次齐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有的人,指的是不同的两类人,品读课题部分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打开思路,明白做人要做对人民有好处、有价值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作业设计。

    练习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有的人

     

          (虽生如死)

     

          (虽死犹生)

    阅读全文

    精品成套资料

    六年级上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添加客服微信 获取1对1服务
    微信扫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