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华)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
加入物质 | 淀粉溶液/毫升 | 4 | 4 | 4 | 4 |
蒸馏水/毫升 | 2 | 0 | 0 | 0 | |
唾液稀释液/毫升 | 0 | 2 | 2 | 2 | |
保存温度/℃ | 37 | 37 | 100 | 0 | |
保存时间/分 | 10 | 10 | 10 | 10 | |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1 ;
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1 ;
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1 。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1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2 。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1 ,得出结论。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1 .(答出一个即可)
A同学从乡下亲戚家采得色黄质硬的新鲜杮子,想带回家待其熟透再吃。考虑到杮子数量与食用速度问题,需让杮子在不同时段成熟。A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苹果产生的乙烯对杮子有催熟作用。于是,他将杮子均分成甲、乙两组,然后在乙组放入一个熟苹果,甲组放入一个与苹果大小相似的新鲜杮子,按如图所示分别装入两个保鲜袋中。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时间 | 甲组 | 乙组 |
10月7日 | 8个黄色硬杮子 | 7个黄色硬杮子+1个熟苹果 |
10月8日 | 几乎没有变化 | 1个杮子变红,2个变橙色 |
10月9日 | 1个杮子变橙色 | 3个杮子变红,2个杮子变橙色 |
10月10日 | 1个杮子变红,2个变橙色 | 7个杮子都变红,其中3个杮子变软能食用 |
10月11日 | 3个杮子变红,3个杮子变橙色 | 7个杮子都能食用 |
本实验应控制不变的量有 1 。(至少写两点)
请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 。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 80mL、60mL、40mL、20mL 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 A、B、C、D 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 50 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 1~5 组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 1 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 ▲ ,将 5 个组同时放置于 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 24 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⑤7 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下表所示。
组号 | 1 | 2 | 3 | 4 | 5 |
种子发芽率 | 90% | 60% | 50% | 30% | 10% |
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明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平
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小明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系列实验,记录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 。
小晨根据实验得出初步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45°成绩最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1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
①以45°角左右向前跳出; ②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③ 1 。
(2016•绍兴)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实验中,通过观察 1 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 1 进行对比.
材料 | 铜 | 铝 | 钨 | 镍铬合金 |
电阻(欧) | 0.0175 | 0.029 | 0.053 | 1.0 |
要进一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电流是否有关,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1 (允许改变元件位置,更换元件等,只要求写出一种).
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的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下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
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 1 。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
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1×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
编号 | SO2浓度 (克/升) |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分) | |||
出现黄斑 | 较多黄斑 | 大面积变黄 | 整体变黄 | ||
1 | 0.28 | 3/17/13 | 6/25/20 | 10/32/24 | 20/46/31 |
2 | 0.42 | 2/7/11 | 4/22/18 | 9/28/22 | 15/34/28 |
3 | 0.56 | 1/5/6 | 3/10/12 | 7/15/16 | 13/24/20 |
4 | 0 | --- | --- | --- | --- |
4号瓶的作用是 1 。
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 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 1 有关。
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SO2浓度的是 1 。
(2013•宁波)幼苗得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的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种植深度 | 6cm | 11cm | 18cm | 25cm |
出土幼苗数量 | 29棵 | 30棵 | 26棵 | 20棵 |
未出土幼苗生长情况 | 1棵种子未萌发 | /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
幼苗叶子大小 | 较大 | 较小 | 只有痕迹 | 只有痕迹 |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 1 ,根本原因是 2 .
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含量,则 1 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开通组卷VIP,300万试题解析任意看,还享7折组卷优惠,10大VIP特权立即开通
本次下载 免费 (首次下载后15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账户剩余: 0 学贝
试卷生成中
注册成功
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学校管理员续费,本次下载所需学贝将从您的个人账户扣除。
当日云校通个人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本次下载所需学贝将从您的个人账户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