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学案01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学案02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学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颗颗“相思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 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 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相关学案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谚语归类: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谚语归类,共12页。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文学百科: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文学百科,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权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歇后语: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知识集锦之歇后语,共1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