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1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2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3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4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5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6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7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总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第一章走近细胞,生物的代谢类型,典型例题选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主线——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生命系统的层次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细胞系统的功能
    细胞系统的发展和变化
    组成细胞的分子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器
    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的增殖(含生长)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细胞
    代谢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功能
    组成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组成细胞的分子
    分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发展变化
    细胞的生命历程
    建立
    细胞学说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形态
    人生物圈到细胞
    层次
    第一章走近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实例)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宏观认识)
    走近细胞
    观察细胞(感性认识)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理性比较)
    细胞学说的建立(建立学说)
    从生物圈到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结构
    考点一:了解病毒、类病毒和阮病毒
    第一章 走近细胞
    考点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考点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考点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考点五: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梳理
    考点一:了解病毒、类病毒和阮病毒
    一、病毒
    1、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有严整结构。
    2、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3、不具有完全独立的代谢酶系及核糖体。
    4、活细胞内专性寄生。
    6. 宿主范围:噬菌体(细菌)、植物病毒(植物)、动物病毒(动物)。
    5、不能分裂增殖,靠复制增殖。
    7、常见病毒举例
    病毒侵染细胞的动态过程
    二、类病毒
    3、活细胞内专性寄生。
    1、无细胞 结构,但有严整的结构。
    2、无蛋白质外壳,只含环状单链RNA分子 。
    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
    如: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菊花矮缩病类病毒、菊花绿斑病类病毒、柑橘剥皮病类病毒等 。
    三、朊病毒
    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朊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1、无细胞结构。
    2、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有人认为含有小分子的核酸片段)。
    如:疯牛病的病原体。
    1.SARS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能使人致病     B.具有细胞结构    C.由有机物组成    D.能产生后代
    D
    考点演练
    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HIV病毒      B.草履虫    C.蓝藻     D.酵母菌
    A
    返回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结构、功能、代谢、生长与发育、遗传(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的基本单位;
    考点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的个体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5、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植物花粉和动物精子都是经减数分裂而来的生殖细胞。
    考点演练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但其繁殖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
    2)单细胞生物可以进行相应的各种生理活动。
    3)低等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结构基础上进行。
    4)高等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精子、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而来。个体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5)反射活动由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由神经细胞构成。
    2、下列做为生命系统最小的层次是( )
    A、原子 B、分子 C、个体 D、细胞
    D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个体 D细胞
    D
    返回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考点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高等动物的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结缔组织:血液、软骨和骨、、脂肪组织等。
    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是无细胞核的活细胞。
    2)植物组织的类型如下表:
    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保护组织:表皮等。基本组织:叶肉、果肉等。机械组织:叶脉、木纤维(死细胞)等。输导组织:导管(死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无核的活细胞,运输有机养料)等。分泌结构:蜜腺等。
    3)高等生物的结构层次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4)器官和系统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人的八大系统:运动、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生殖、内分泌系统。
    5)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种群
    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组织
    器官
    系统
    1.一片森林中松树苗、小松树和大松树组成一个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池塘中的一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考点演练
    A
    C
    3.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项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 )A.个体    B.细胞    C.种群     D.生态系统
    4.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B.能够独立生活 C.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D
    B
    5、下列哪个选项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 )①水分子 ②石头 ③迁徙中的一群大雁 ④变形虫 ⑤病毒 ⑥生物圈 ⑦恐龙化石 ⑧蛋白质 ⑨跳动的心脏 ⑩运输营养的导管 A. ① ③ ⑧ ⑨ B. ② ④ ⑥ ⑦ C. ⑤ ⑦ ⑧ ⑩ D. ③ ④ ⑤ ⑥
    D
    6. 请就下面的实例,指出所属生命系统中相应的结构层次 血液( ) 牙齿( ) 神经元( ) 水塘中的一群鲫鱼( )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 一棵树( ) 心脏、血管和血液( ) 一座城市( )
    结缔组织
    器官
    细胞
    种群
    群落
    个体
    循环系统
    生态系统
    7.校园内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8.木棉的结构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系统→组织→器官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C.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D
    9.以一只乌龟为例,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_____→器官→系统→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_____ 。 10.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组织
     个体 
    种群和群落 
    生物圈   
    细胞
    11、某生物学家要研究一片草原中的生物群落,他应该研究(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草原上的全部动物 C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D 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12、下列事例中,属于生物种群的是( ) A某水库中所有的鱼类 B蛇岛上的所有腹蛇 C鸟岛上的所有鸟类 D 一块水田中的所有动物
    C
    B
    返回
    1、细胞
    考点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形态、结构和功能多样。 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的统一性:一般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
    2、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DNA裸露),有拟核;除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
    较大(一般为20~30 μm)
    无真正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有拟核(裸露的DNA)
    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较小(一般为1~10 μm)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绝大多数)
    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植物、动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细菌(乳酸菌、…杆菌、…球菌、…弧或螺旋菌);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5、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科学发现需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离不开技术支持;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结合。细胞学说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的过程。
    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叶肉细胞与大肠杆菌细胞比较,其主要的差别是 ( ) A.有细胞壁     B.有细胞膜    C.有细胞质      D.有细胞核膜 2.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     B.蓝藻和绿藻    C.噬菌体和HIV     D.草履虫和变形虫 3.下列生物中,没有染色体的是 ( )A.酵母菌、草履虫 B.乳酸菌、蓝藻 C.水螅、团藻 D.蚯蚓、蛔虫
    D
    D
    B
    考点演练
    4.蓝藻细胞与蛔虫细胞中都没有的构造是: ( )A.染色体 B.核膜 C.线粒体 D.核糖体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繁殖后代            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蛋白质、核酸不具有生命    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不是生命系统
    C
    B
    6.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7.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
    D
    C
    8.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把它作为一类植物,因为它具有( ) A. 蛋白质 B. 核酸 C. 糖类 D. 光合作用色素
    D
    9.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它三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B
    10.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 11._____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细胞内只有______这种细胞器,结构简单。例如:_____、_____都是属于这类生物。 12._____生物有细胞核,细胞核外有_ _ _ 包被,细胞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细胞器。例如:_____、_____都是属于这类生物。
    病毒
    原核
    核糖体
    细菌
    蓝藻
    真核
    核膜
    酵母菌

    13、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A ① ⑦ ⑧ B ① ② ⑥ ⑧ C ① ③ ④ ⑧ D ① ② ⑥ ⑦ ⑧
    A
    14、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
    15.关于细胞学说的论述错误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C
    16.以下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老细胞可以从新细胞中产生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
    返回
    一、显微镜的结构
    考点五: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离载物台越近。
    4、放大倍数的计算
    面积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2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低倍物镜、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放大倍数越小,观察的范围越大,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
    3、载物(放置标本):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4、调焦与低倍镜下观察:向后先粗调,看清物像为止,再细调。
    5、高倍镜下观察:1)将低倍镜下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在哪,载玻片就往那移。成像原理:成反向倒立放大的虚像。
    2)直接转动转换器,调细准焦螺旋。
    实战演练
    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1)如果观察到一行细胞有16个,转换物镜以后,能观察到几个?
    (2)转换物镜以后,视野明暗程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了看得更清楚应怎样进行调节?
    4个
    为了增加光线的进入,应换用大光圈以及将反光镜换为凹面镜。
    B
    三、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
    切片:
    涂片:
    装片: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
    用从生物体上取下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等制成的。
    依来源分
    依时间分
    永久玻片标本
    临时玻片标本
    四、临时装片的制作
    物镜
    镜筒
    镜臂
    镜座
    载物台
    压片夹
    反光镜
    遮光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镜柱
    1、指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目镜
    考点演练
    2、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较亮,放大的倍数小。3、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观察的范围大,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4、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既不容易观察到物像,又容易压坏玻片。
    5、制作临时装片时,取了材料再滴清水,还是滴了清水再取材料?先滴清水再取材料。6、在观察前,要先对光,需要转动物镜对准通光孔。用于对光的物镜应该是低倍物镜还是高倍物镜?低倍物镜。7、对光后再放玻片标本,还是放了玻片标本再对光?先对光,再放标本。8、看到细胞的物象在视野左上角,在转高倍之前,要把这个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向左上方移动。
    9、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____,另一只手______。
    握镜臂
    托住镜座
    10、对光时要让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__cm的距离。

    2
    11、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C
    12、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A
    14、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前,需把显微镜外表_____,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呈___字形偏到______。
    擦拭干净

    前侧
    15、对一些实验材料必须做成切片,其目的是要让观察的标本呈_____状,因为要使光线___标本才能观察到。
    16、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_反光镜,二是将 调大。
    透明

    凹面
    光圈
    透过
    D
    17、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18、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B、面积放大了400×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A
    19、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D
    C
    21.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C
    22.当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均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A
    23.一个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象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D
    24、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25、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 目镜 B 物镜 C 光圈 D 反光镜
    B
    D
    2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膜27、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D
    D
    28、在一台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 ) A.目镜(15×)和物镜(45 × ) B.目镜(15×)和物镜(10 × ) C.目镜(5×) 和物镜(10 × ) D.目镜(5×)和物镜(45 × )
    B
    返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 )才能生存。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 ( )、( )、( ) 、( )( )、( )、( )。4、血液属于( )层次,皮肤属于( )5、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 )层次,又可化做( )层次。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活细胞
    基本单位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组织
    器官层次
    系统
    细胞
    个体
    细胞
    知识梳理
    7、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8、 转动( ),换上高倍镜。9、调节( )和( ),使视野亮度适宜。10、调节( ),使物象清晰。1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 )。12、高倍镜:物象( ),视野( ),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 ),视野( ),看到的细胞数( )。
    视野中央
    转换器
    光圈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放大光圈
    使用凹面镜






    13、物镜:( )螺纹,镜筒越( ),放大倍数越大。目镜: ( )螺纹,镜筒越( ),放大倍数越大。14、 蓝藻,含有( )和( ),可进行光合作用。15、细菌 有( )。放线菌有( )。真菌: ( )等。




    藻蓝素
    叶绿素
    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链霉菌
    酵母菌,蘑菇
    较小1μm~10μm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无核膜,无核仁。
    有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成。   
    只是裸露的DNA分子,无染色体。   
    只有游离的核糖体
    较大10μm~100μm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
    有复杂的细胞器 
    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等。
    真菌、动物、植物。
    16、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比较:
    16、细胞学说创立者: ( )内容要点:揭示问题:揭示了:
    施莱登,施旺
    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返回
    7、常见病毒举例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三、遗传物质和能源物质
    考点一: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元 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与矿素元素
    考点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一、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考点三:细胞中的水
    考点四:无机盐的重要作用举例
    考点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返回
    C、H、O、N、P、S、K、Ca、Mg
    B、Fe、Mn、Zn、Cu、Mo
    考点一: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元 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与矿素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矿质元素(灰分元素,N不在)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必需元素
    2、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不同的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
    3、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是根据元素的含量而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量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不能用其它元素来代替,如果缺乏某种元素就会得相应的“缺乏症”)。
    1、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 ,最基本的元素是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C、H、O、N
    C
    O
    C
    4、基本元素和主要元素是从其对生物体的作用而言的。
    5、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是因为碳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而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说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知识网络
    化学元素
    功能
    化合物
    无机物
    无机盐

    存在形式
    功能
    有机物
    种类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最基本元素
    糖 类
    脂 质
    蛋白质
    核 酸
    元素组成
    分 类
    功 能
    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生物合成分子结构主要功能
    生命的基本特征
    物质基础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应激性
    生长.发育.生殖
    遗传.变异
    适应性
    四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主要元素
    基本元素
    矿质元素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
    统一性
    差异性
    1、如图所示: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 等元素占全部元素的98%,其中又以 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 ,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 元素。
    C、H、O、N 、P、S、K、Ca、Mg
    C、H、O、N
    55.99%。
    最基本
    考点演练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是(  )A. S、K、Ca、Mg B. C、P、B、KC. H、N、Ca、Cu  D. Mg、Zn、Cu、Mn
    A
    3、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缺Mn的植物,因不能激活硝酸还原酶,无法利用硝酸盐。这一事实说明Mn(   )A.是生命疃的物质基础   B.能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C.能影响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D.属于主要元素
    C
    4、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人机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B
    5、科学家对鸡和鸭两种动物体内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每100克中的毫克数)
    此表说明: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却差别很大。
    6、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溶液配方:
    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微量元素的是:7、人类有一种大脖子病,是由于地方性缺碘造成的,而碘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极少的。由此说明什么问题?反映了化学元素的什么功能?
    H、O、N、P、S、K、Ca、Mg
    Fe、Cl。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这个例子反应出化学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功能。
    8、组成家兔和狗尾草细胞的主要元素有( ) A . C、H、O、N、P、Ca B . H、O、K、S、P、Mg C . C、P、O、S、H、N D. N、P、K、Ca、S、Zn
    C
    9、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 A N、P、K、S B C、H、O、N C C、H、O、S D C、H、O、P
    B
    10.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生活在珊瑚礁中美丽的珊瑚鱼,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 ) A、差异很大 B、有些差异 C.大体相同 D.没有一定标准
    C
    11、一个足球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剧烈运动时,突然发生抽搐现象,这是因为他的血液中可能是下列哪项含量太低引起的( ) A 蛋白质 B 钙盐 C 铁 D 镁
    B
    12、写出N、P、Mg三种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N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素和各种酶的成分
    形成ATP需要磷
    叶绿素的成分
    13.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 A.Fe、Mn、Zn、Mg B.Zn、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
    C
    返回
    考点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3)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所特有;4)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2)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组成自身的物质;3)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活的有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是因为(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自然界都存在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有新陈代谢
    C
    1、相同种类、相同含量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表现为生命现象,在自然界中则不能。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  )A.统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差异性
    D
    考点演练
    3、C、H、N3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这三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组成元素完全不同 
    B
    4、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 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没有区别 B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B
    返回
    水:85%-90%
    无机盐: 1%-1.5%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糖类
    脂类: 1%-1.5%
    蛋白质: 7%-10%
    核酸
    1%-1.5%
    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 ;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蛋白质
    考点3: 细胞中的水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自由水和结合水。
    有两层含义:①水的含量;最多85—90%②不同的水的相对含量
    ①结合水(组成)②自由水(良好的溶剂)
    4、水的功能:
    2、水的存在形式:
    3、水的含量:
    考点3: 细胞中的水
    自由水与结合水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
    5、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例增加时: 细胞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自由水/结合水的比例下降时: 代谢强度下降,抗逆性增强。
    自由水为细胞提供了代谢环境,有利于新陈代谢的进行。
    5、知识网络

    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与散失;水与光合作用、矿质营养、呼吸作用、人体内环境稳态、生物的分布。
    1、细胞鲜重中, 含量最多,它存在的两种形式是 ,当温度适当升高,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时,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 。产生水的反应有 。

    自由水、结合水
    升高
    脱水缩合,暗反应,呼吸作用等
    考点演练
    2、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 A.各种化学元素 B.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C.各种化合物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D
    3、农民贮存稻种前,要将收获的稻种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如果晒的时间不够,稻种在堆放时会发热以至霉烂,根据研究发现这种发热与种子消耗氧气成正比关系。种水稻时,农民又要将稻种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产热速度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一段时间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水稻种子内的水分含量达到了峰值。(1)农民晒种时晒出的水是以____ 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2)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稻种变“甜”了,这种“甜”味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生物含水量与细胞的________ 有着密切关系。
    自由水
    淀粉分解形成了麦芽糖
    新陈代谢
    4、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是( ) A 为各种离子分子的良好溶剂 B 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液体环境 C 吸收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D 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之一
    D
    5、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 A 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 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 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D 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不变
    C
    6、下表是血液和心脏的比较,两者含水量非常接近,为什么血液是流动的,心肌是坚实的?
    血液含自由水较多,心脏结合水较多。
    自由水。
    7、晒干后用来储藏的种子不会发芽,但浸水后又会萌发,这与细胞中哪种物质有关?
    不能,失去了结合水,破坏了细胞的结构。
    8、烘干后的种子浸水后还能萌发吗?其原因是?
    10、比较新鲜种子和干种子谁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11、同体积的水和与水同体积的果汁放入冰箱中谁最先结冰?12、根据问题11,自由水多还是结合水多生物体的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
    结合水含量越高,抗性相对较强。
    新鲜种子,一般而言,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高。
    水。
    1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A、蛋白质 B、淀粉 C、水 D、糖原14、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可充当( )A、溶剂 B、催化剂 C、还原剂 D、载体
    C
    A
    15、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D
    16、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而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应该改正的错误是( )A.两个花盆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都放在黑暗的地方C.两个花盆的位置不一样高D.两个花盆都应该浇给充足的水
    D
    17、如果某细胞的代谢加快,则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定量分析的曲线。
    自由水
    结合水
    (1)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2)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 )(3)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 (4)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无关( )



    ×
    18、从下表中的数据分析,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返回
    考点4:无机盐的重要作用举例
    (1)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主要成分;(2)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Fe2+是血红蛋白、Mg2+ 是叶绿素、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
    如:哺乳动物血液中缺Ca2+会出现抽搐、油菜缺B花而不实、植物缺Zn得小叶病和丛叶。
    主要是离子态。
    1—1.5%。
    3、功能:
    1、存在形式:
    2、含量:
    (3)维持渗透压;(4)维持酸碱平衡。
    如:HCO3ˉ。
    如:Na2+对维持内环境渗透压有重要作用(高渗溶液—比血浆渗透压高的溶液;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如5%的葡萄糖溶液和0.9%的NaCl溶液;低渗溶液—比血浆渗透压低的溶液);K+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4、植物矿质元素的利用
    呈离子态:K+
    形成不稳定化合物: N、P、Mg
    形成稳定化合物: Ca、Fe等
    可移动元素—多次利用(缺乏时老叶受损)
    不可移动元素—一次利用 (缺乏时幼叶受损)
    缺少Na+时,会引起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2、下列离子中哪项不是细胞需要的( )A、Cl- B、Fe2+ C、S042- D、Pb2+
    1、下面有关水和无机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线粒体中发生的反应也有水的生成B.经常喝淡盐水主要是为了补充盐分C.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该过程在遗传学上叫翻译D.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
    考点演练
    D
    3、红细胞中Fe 含量降低时,其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相应减弱。这个事实说明铁离子的作用是( ) A 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PH B 与载体作用相同 C 调节离子平衡 D 细胞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
    D
    返回
    1、实验原理比较
    斐林试剂
    苏丹Ⅲ/苏丹Ⅳ
    双缩脲试剂
    碘液
    砖红色
    橘黄色/红色
    紫色
    蓝色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0.1g/mlNaOH0.05g/mlCuSO4
    0.1g/mlNaOH0.01g/mlCuSO4
    先混合再加入,需加热
    依次加入,不需加热
    Cu(OH)2被还原
    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反应
    考点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0.1g/m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
    0.1g/ml的NaOH溶液
    0.01g/ml的CuSO4溶液
    混合均匀现配现用加热
    先A后B
    注意事项:
    3、实验材料的比较
    苹果、梨
    花生种子
    鸡蛋清、豆浆
    4、还原糖的鉴定
    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叫还原性糖,而蔗糖的分子中没有,因此叫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淡蓝色的Cu(OH) 2)与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如用50-650C水浴加热,Cu2O沉淀颗粒较大,呈现砖红色;如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u2O沉淀颗粒较小,呈现黄色。
    还原性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乳糖、果糖、麦芽糖。 非还原性糖:蔗糖、纤维素、淀粉。
    取材→研磨→过滤→ 染色→观察
    方法步骤: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颜色变化:
    5、脂肪的鉴定
    方法步骤:取材→切片→染色 →酒精洗去浮色→制片→ 显微镜观察
    颜色变化:
    橘黄色或红色
    方法步骤:取材→研磨→过滤→染色→观察。
    6、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变化:
    紫色。
    注意事项:①先加 ,再加 ② 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A液1ml
    B液4滴
    1.两试管各盛0.015mol/L氯化钠溶液5mL
    2.A试管溶解DNA
    7、DNA的鉴定
    3.两试管各加入二苯胺试剂4ml,振荡均匀
    4.两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A管呈蓝色
    1、完成下表: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苏丹Ⅳ
    二苯胺
    先混匀再加入、水浴加热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染色
    混匀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紫色物质
    橘黄色、红色
    蓝色
    考点演练
    2、下列实验中需要加热的是( )①鉴定脂肪 ②鉴定还原性糖 ③鉴定DNA ④鉴定蛋白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蛋白质时,为防止蛋白质高温下变性,注意水浴加热B.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多肽不可以C.甘蔗茎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D.检测脂肪和观察DNA、RNA分布的实验中都用到了显微镜
    D
    4、检测生物组织中含有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所用的化学试剂依次是( ) ①双缩脲试剂 ②斐林试剂 ③稀碘液 ④苏丹Ⅲ染液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④ ③ C ① ③ ② ④ D ② ③ ① ④
    D
    返回
    考点3: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的种类
    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考点2:氨基酸结构特点
    考点6:相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计算
    考点4: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考点5: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
    考点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返回
    组成元素
    C、H、O、N(P、S、Fe)
    导致
    氨基酸
    种类:20种
    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通式:
    特点:至少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
    脱水缩合
    多肽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
    折叠盘旋
    蛋白质
    结构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构成生物体,如结构蛋白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催化作用,如酶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
    导致
    导致
    知识网络结构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考点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2、蛋白质组成元素:
    C、H、O、N(P、S、Fe)
    3、氨基酸的种类:20种
    必需氨基酸:8种。非必需氨基酸:12种。
    1、为什么有些食品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从外界获得。因此,食品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考点演练
    返回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依次是( ) A 蛋白质、水 B 蛋白质、无机盐 C 核酸、水 D 脂质、水
    A
    氨基酸的种类由 决定。
    R基(侧链基团)
    考点二:氨基酸结构特点
    1、通式:
    2、特点:至少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且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
    有的氨基酸有2个氨基或2个羧基,另一氨基可羧基在R基中。
    1、每种氨基酸分子   都含有    (   )  和     (    )。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上。 氨基酸分子不同,就不同在 。
    至少
    一个氨基
    —NH2
    一个羧基
    —COOH
    同一个碳原子
    R基
    考点演练
    2、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4、4 B.5、4 C.4、5 D.5、5
    B
    4、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核区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的差异取决于R基不同B.赖氨酸(C6H14O2N2)的R基为-C4H9N C.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主要是破坏了蛋白质结构中的肽键D.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也是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
    A
    5、请写出下面两种氨基酸的R基?
    6、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1)NH2-CH2-COOH
    (2)NH2-CH2-CH2OH
    (3)NH2-CH-CH2-COOH
    COOH
    (4)NH2-CH-CH2-COOH
    (5)NH2-CH-(CH2)4-NH2
    NH2
    COOH
    A.2,2,2 B.3,3,2 C.4,3,3 D.3,4,3
    A
    返回
    考点三、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的种类
    1、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肽键。
    缩 合
    H2O

    肽键
    二肽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的结合方式。
    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并盘曲、折叠。
    C-
    C-
    H
    C-
    N-
    O
    R3
    n H2O
    H
    O
    C-
    H
    N-
    H
    R2
    C-
    H
    C-
    N-
    O
    R4
    H
    C-
    O
    C-
    H
    N-
    H
    R1
    N
    H
    C-
    O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质量分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
    2、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组成肽链。二级结构:多肽链自身的折叠和盘绕方式。三级结构:具有二级结构的多肽链借助氢键和其他化学键进一步卷曲、折叠形成的空间构象。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借助氢键和其他化学键形成一定的空间排列。
    一级结构为化学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3、氨基酸组成多肽的种类
    假如有A、B、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成多肽情况可分2种:
    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
    形成3肽的种类:
    形成2肽的种类:
    2)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目只有一个。
    形成3肽的种类:
    形成2肽的种类:
    33=27种
    3×2×1=6种
    32=9种
    3×2=6种
    1、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该图示_____肽化合物;含_____个肽键。(2)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 B._____ C._____(3)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________。


    氨基
    肽键
    羧基
    缩合
    考点演练
    (1)该图中, ①表示    ,③表示     , ⑦表示           。
    氨基
    肽键
    羧基
    2、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         反应。


    脱水缩合
    2、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3)该化合物含有       个肽键,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          。
    四肽(多肽)

    2、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    。
    R基
    666
    2、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3、2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分子水中的氢来自( )A.羧基 B.氨基C.羧基和氨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C
    4、下列面料中,从物质组成的主要化学成分上看,不属于同类的是( )A.毛织品 B.丝织品 C.棉麻织品 D.皮革制品
    C
    5、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A.C3H3NS B.C3H5ONS C.C3H7O2NS D.C3H3O2NS
    C
    返回
    考点4、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1、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1)氨基酸种类不同;
    2)氨基酸数目不同;
    3)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4)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两个蛋白质只要具备以上的一点,这两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就不同。
    2、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主要承担者。
    免疫作用
    调节作用
    运输作用
    催化作用
    结构功能
    举例
    功能
    噬菌体的外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等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等
    抗体、干扰素等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
    识别作用
    糖蛋白受体等
    3、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
    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决定
    决定
    决定
    组成
    1、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蛋白质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A
    考点演练
    2、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CO2进入叶绿体 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D.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
    B
    3、据报载,华人科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利分校生物学教授石家兴发现,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他与荷兰一家疯牛病专业检测机构联合进行的试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元素组成 B.基本结构单位 C.空间结构 D.功能
    C
    4、同一草场上的牛和羊吃了同样的草,可牛肉和羊肉的口味却有差异,这是由于( )A.同种植物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不同B.牛和羊的消化功能强弱有差异C.牛和羊的蛋白质结构存在差异D.牛和羊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C
    5、下列各项与蛋白质无关的是( )A.催化与调节 B.运动 C.运送物质 D.贮存遗传信息
    D
    6、下列叙述中,哪项是对蛋白质功能的高度概括( )A.细胞和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B.收缩、运输、免疫等活动的物质基础C.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D.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7、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是在于蛋白质( )A.含有的氨基酸更多 B.空间结构更复杂C.相对分子质量更大 D.能水解成多种氨基酸
    D
    B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以一定方式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B.蛋白质是酶C.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D.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0、N、S、P、Fe等元素
    9、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A
    C
    10、鉴定蛋白质样品时加双缩脲试剂的正确做法是 ( ) A 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B液摇匀后观察 B 先加B液,混合后再加A液摇匀后观察 C A、B液混合后加入,摇匀后观察 D A、B液同时加入样液,摇匀后观察
    A
    11、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有机成分是( ) A 蛋白质和核酸 B 水和蛋白质 C 蛋白质和无机盐 D 水和核酸
    A
    返回
    考点5、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
    1、两性:-NH2具有碱性,-COOH具有酸性,所以蛋白质具有酸碱两性。
    2、盐析: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加入浓的盐溶液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盐析作用主要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蛋白质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固定的一层水),所以当盐析沉淀出的蛋白质重新用水处理时,沉淀重新溶解,性质不变,所以盐析是可逆的。 利用此法可以分离提取蛋白质。
    3、变性和凝固: 蛋白质分子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这个变化叫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就失去了生理功能,再也不溶于水,从溶液中凝结沉淀出来,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凝固。 高温灭菌消毒,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从而使细胞死亡。
    4、显色反应: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例如分子中有苯环的蛋白质与硝酸作用时呈黄色;蛋白质与茚三酮的应显紫色等。
    1.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你知道为什么吗?
    (3)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最好煮熟后再食用。
    (2)加酶的洗衣粉不宜用开水溶解。
    (1)沾有血渍、牛奶的衣服不易用热水洗净。
    血渍、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般温度下,蛋白质能以胶体的形态溶解于水中,一旦受热,它就会凝固起来,不易溶解于水。
    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成分,蛋白质在高温时会变性,失去蛋白酶的功能。
    加热以后,具备一定空间结构的螺旋形蛋白质分子链会松开,这是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变性后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
    考点演练
    返回
    考点6:相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计算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质量分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
    1、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
    计算规律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n·a-18(n-m)a代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
    1、某蛋白质含m条肽链,n个氨基酸,平均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⑴含n个氨基酸的肽链称为 肽;⑵此蛋白质至少有 个氨基, 个羧基;⑶脱水数目 肽键数目= ;⑷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⑸控制合成此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 个碱基,其相应的mRNA至少含 个碱基,需要 个tRNA。
    n
    m
    m

    n-m
    128n-18(n-m)
    6n
    3n
    n
    考点演练
    2、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3、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 )A. 12800      B.  11018 C. 11036      D.  8800 
    C
    4、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A. 1024 B. 898 C. 880 D. 862
    C
    5、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 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52、52    B.  50、50 C.52、50    D.  50、49
    解析:氨基酸分子形成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脱去了水,据此可知,肽键数=脱水数=900÷18=50,依上述关系式,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50+2=52。
    C
    6、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 4条
    C
    7、现有一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已知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中有一个含2个氨基,另一个含3个氨基,则该多肽化合物水解时最多消耗多少个水分子?
    13
    解析: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多肽水解消耗水分子数=多肽形成时生成水分子数;其次,要知道,要使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分子数最多,只有当氨基酸数最多和肽链数最少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会发生。已知的2个氨基酸共有5个N原子,所以剩余的12个N原子最多可组成12个氨基酸(由于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NH2),即该多肽化合物最多可由14个氨基酸形成;肽链数最少即为1条,所以该化合物水解时最多消耗水分子数=14−1=13。
    8、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测得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646,试判断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和肽链数依次是 ( ) A . 51和1 B. 51和2 C. 44和1 D. 44和2
    解析:蛋白质的分子量确定后,氨基酸的数量与肽链的数量存在着必然的函数关系,如设氨基酸的数量与肽链的条数分别为x和y,则有      128x−18(x−y)=5646  尽管1个方程包含2个未知数,但x和y必须都为符合题意的整数解,这样可解得:x=51,y=2,答案为B。
    B
    2、肽链数目与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
    每一条直链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判断图中的肽链数看端头数,每一条直链肽链有2个端头。 直链肽链数=全部游离氨基(或羧基)数-R基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
    1、某蛋白质分子含有4条肽链,共有96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COOH和-NH2的数目分别为 ( )A. 4、 100 B. 4、 4 C. 100、100 D. 96、96
    B
    考点演练
    2、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364个氨基酸形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含有的-COOH和-NH2 数目至少分别为 ( ) A . 366、366 B. 362、362 C . 4、 4 D. 无法判断
    C
    3、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364个氨基酸形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含有的-COOH和-NH2 数目分别为 ( ) A . 366、366 B. 362、362 C . 4、 4 D. 无法判断
    D
    3、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的计算
    例1、今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完全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⑴该多肽是多少肽?⑵该多肽进行水解后,需 个水分子,得到 个甘氨酸分子, 个丙氨酸分子。
    10肽。
    9
    1
    2
    解析:⑴ 从该多肽水解后得到的4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每种氨基酸都仅含有一个N原子,而此多肽中共含有10个N原子,所以该多肽是由10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因而为10肽。
    ⑵ 10肽水解显然需要9个水分子。 根据4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可分别写出它们的分子式:甘氨酸为C2H5O2N,丙氨酸为C3H7O2N,苯丙氨酸为C9H11O2N,谷氨酸为C5H9O4N,由于该多肽形成时失去9个水分子,所以10个氨基酸中共有:C原子55个,H原子88个(70+2× 9),O原子28个(19+19 ×1),N原子10个。设此多肽中这四种氨基酸的数目分别为a、b、c、d个,则有C:2a+3b+9c+5d=55,H:5a+7b+11C+9d=88,O:2a+2b+2c+4d=28,N:a+b+c+d=10。解得,a=1,b=2,即该多肽水解后得到1个甘氨酸分子,2个丙氨酸分子。
    4、有关蛋白质含氮量的计算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通过测定生物体的含氮量可以粗略地推知蛋白质的含量。
    2、由n个碱基对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A.na/6 B.na/3-18(n/3-1) C.na-18(n-1) D.na/6-18(n/6-1)
    B
    1、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 996、1016、1046 B. 999、4、4C. 996、24、54 D. 999、1024、1054
    C
    考点演练
    3、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的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 145和144 B 145和145 C 145和146 D 146和145 4、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分子量( ) A 12800 B 12544 C 11036 D 12288
    D
    C
    5、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n条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O原子的个数是( )A.2m B.m-n C.m D.m+n
    D
    6、人体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D
    7、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C
    8、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多肽链,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据此回答:(1)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 个—COOH.(2)糖尿病病人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胰岛素的原因什么?
    2
    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在消化道里以蛋白质的形式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胰岛素的功能。
    返回
    三、遗传物质与能源物质
    考点1:DNA和RNA的比较
    考点2:核酸的功能
    考点3:比较蛋白质和核酸
    考点4: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考点5: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考点6: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返回
    核酸
    组成元素:
    C、H、O、N、P
    组成物质:
    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碱基
    基本单位: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功能
    1种
    2种
    5种
    (8种)
    知识网络结构
    携带遗传信息,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核酸
    DNA
    RNA

    蛋白质
    染色体
    基因:控制遗传性状的DNA片段。
    双链
    脱氧核糖核苷酸
    单链
    核糖核苷酸
    碱基
    脱氧核糖
    磷酸
    ATGC
    碱基
    核糖
    磷酸
    AUGC
    概念: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4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A、 C、 G、 T四种
    磷酸
    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规则双链螺旋结构
    4种核糖核苷酸
    核糖
    A、 C 、G、 U四种
    磷酸
    细胞质(主要)细胞核
    单链
    考点1:DNA和RNA的比较
    8种核苷酸
    A、G、C、T、U五种
    由几十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5、DNA的结构
    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基因:控制遗传性状的DNA片段。
    DNA的结构
    RNA—由4种核苷酸聚合形成单链结构。
    7、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比率和排列顺序不同。
    特异性:不同生物个体具有不同的DNA。
    绝大多数生物,其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DNA双链上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
    例: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的DNA分子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的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即 4 种)
    n
    8、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2、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3、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染色体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
    实验试剂:1、0.9%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渗透压)。2、8%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现用现配)。
    方法步骤:
    0.9%生理盐水
    人口腔上皮细胞
    8%盐酸
    蒸馏水
    30℃水浴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制片
    水解
    冲洗
    染色
    观察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显微镜观察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叶绿体。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
    DNA的分布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主要在细胞核中
    少量细胞质内
    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的结合体。
    1、下列哪一项不宜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方法( ) 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
    2、下列关于DNA和RNA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的DNA和RNA不同B.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中DNA和RNA不同C.DNA在细胞中含量相对稳定,RNA含量有所变化D.细胞生物体内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不是RNA
    D
    B
    考点演练
    4、SARS病毒、噬菌体、蘑菇和小白兔各自体内的核酸所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 A.4、4、5、5和4、4、8、8 B.4、4、4、5和4、4、4、8 C.4、4、4、8和5、4、4、8 D.4、5、5、5和4、4、8、8
    3、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式为B.DNA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核糖构成C.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D.噬菌体含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
    A
    C
    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或试剂的说明,正确的是( )A.为方便观察实验,应单独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对DNA、RNA进行染色 B.实验中没有用到酒精灯、酒精和生理盐水C.用8%的盐酸处理过的口腔上皮细胞仍然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 D.冲洗涂片时,一定要用蒸馏水缓慢的冲
    D
    6、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取决于( ) A 五碳糖的种类 B 含氮碱基的种类 C 磷酸分子的多少 D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
    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里,下列哪项不是加入盐酸的作用( ) A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 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 C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 有利于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D
    8、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 A 4,8,4 和 4,8,4 B 4,5,4 和 4,5,4 C 4,5,4 和 4,8,4 D 4,8,4 和 4,5,4
    C
    返回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体内的各种遗传特性,以一定方式储存在核酸分子中,所以核酸是携带 的物质。由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核酸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从而表达出相应的遗传信息。
    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遗传信息
    考点2:核酸的功能
    有细胞生物
    非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DNA和RNA)
    原核生物(DNA和RNA)
    大多数病毒如噬菌体(DNA)
    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RNA)
    遗传物质是DNA
    遗传物质是RNA
    一切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大多数病毒(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少数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返回
    知识网络结构
    决定 基因表达
    蛋白质
    C、H O、N
    元素
    组成 单位
    氨基酸
    H ︱ NH2—C—COOH ︱ R
    结构
    催化
    运输
    调节
    免疫
    肌 酶 血红 胰 抗 蛋 蛋白 岛 体 白 素
    核酸
    C、H O、N、P
    元素
    组成 单位
    DNA R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少数病毒:RNA 大多数生物:DNA
    考点3:比较蛋白质和核酸
    五碳糖
    碱基
    脱水缩合(相应的结构和数量计算)
    相互关系
    核酸控制合成蛋白质;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要有酶的参与,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影响核酸的代谢。
    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核苷酸 D、核糖核酸
    2、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 A、4120 B、1204 C、460 D、6043、在玉米根毛细胞所含的核苷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 ) A、4种 B、5种 C、7种 D、8种
    C
    C
    A
    考点演练
    4、100个核苷酸所含的五碳糖的个数是( ) A、100 B、200 C、300 D、4005、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的种类数是( ) A、5,2,8 B、4,2,2 C、5,2,2 D、4,4,8
    A
    A
    6、玉米根细胞中的DNA分布在下列哪些结构中( )①细胞核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细胞质基质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B
    7、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在真核细胞内,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内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8种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8、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是( )A.8 B.5 C.6 D.3
    C
    B
    9、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A
    核苷酸
    核酸
    核糖核苷酸
    (   种)
    核糖核苷酸链
    核糖核酸( )
    脱氧(核糖)核苷酸
    ( 种)
    脱氧核苷酸链
    ( 条)
    脱氧核糖核酸 ( )
    ( 条)
    4
    DNA
    1
    4
    2
    RNA
    8




    判断下列生物中所含核苷酸的种类与数量:①噬菌体:(  )种,为②烟草花叶病毒:(  )种,为③烟草细胞:(  )种,为
    核糖
    脱氧(核糖)
    4
    4
    8
    4种脱氧(核糖)
    4种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
    核苷酸
    核苷酸
    10、完成下列各空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___种)
    3)核苷酸的结构:五碳糖(_____、________)+ 含氮碱基(__、__、__、__、___) + 磷酸
    1)核酸种类:____、____
    核糖 脱氧核糖
    A G C T U
    DNA RNA
    8
    4)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各有 种
    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种类各有 种
    核苷酸的种类有 种
    4
    4
    8
    核酸的碱基的种类有 种
    5
    11、完成下列各空
    12、由1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一条DNA单链最多有_______不同种类。
    410
    13、遗传信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4、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 A.核酸 B.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 核糖核酸
    15、下列有可能只含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 A.小麦  B.酵母菌 C.病毒  D.变形虫
    A
    C
    1)核酸、DNA、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2)核苷酸是由几分子构成?化学元素?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三分子组成:C、H、O、N、P
    16、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构成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式分别如何?4)高分子化合物有那些?
    脱氧核苷酸五碳糖比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少一个氧原子。
    蛋白质和核酸。
    返回
    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组成核酸
    水解成葡萄糖﹢果糖
    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
    水解成葡萄糖﹢半乳糖
    重要的储能物质
    重要的储能物质
    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动植物均有
    植物特有
    动物特有
    植物特有
    动物特有
    考点4: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C6H10O5)n
    C12H22O11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
    三大类有机物的消化
    肠、胰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唾液淀粉酶
    肠、胰麦芽糖酶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
    胆汁 乳化作用
    肠、胰 脂肪酶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胃、胰蛋白酶
    肠肽酶
    1、下列物质中含糖类物质的是( )A.性激素 B.氨基酸 C.碱基 D.脱氧核苷酸
    D
    2、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元,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能利用淀粉和葡萄糖 D.麦芽糖、葡萄糖均具有还原性
    C
    考点演练
    3、医生给患急性肠炎病人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目的是为了( ) A 防止病人脱水,及时补充水分 B 补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物质 C 供给病人全面营养 D 维持病人细胞渗透压平衡
    B
    4、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 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D
    返回
    主要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
    构成生物膜的成分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运输血脂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促进Ca、P的吸收
    考点5: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分布
    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及动物的脂肪组织
    动物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
    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内脏
    性腺分泌
    动物卵黄;
    C、H、O、N、P、S元素
    糖类
    脂质
    相互转化
    单糖
    二糖
    多糖
    脂肪
    类脂
    固醇
    能源物质 ……
    储能物质 ……
    葡萄糖 核糖 脱氧核糖
    蔗糖 麦芽糖乳糖
    淀粉 纤维素糖元
    1、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C
    考点演练
    2、关于下列化学物质中,说法正确的是( )A.碳是生物体的核心元素,它总在每种物质结构的中央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少的氧气C.淀粉、糖原、蔗糖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形成过程中要脱去一些水分子
    D
    3、下列关于脂质与糖类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 A C、H、O三种元素的比例不同 B 有些脂质含有N、P等元素 C 脂质中O元素比例高 D 脂质中H元素比例高
    C
    返回
    考点6: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生物大分子以 为骨架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例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因此,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碳链
    1、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所以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B.生物群落中,碳以CO2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C.合成ATP、D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N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
    D
    考点演练
    C、H、O
    C、H、O、(N、P)
    脂肪比淀粉含H多、含O少
    C、H、O、N(P、S、Fe)
    C、H、O、N、P
    2、填写下列空格
    3、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原 B.蛋白质 C.脂质 D.水
    B
    4、填写下表中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内容
    3H标记氨基酸
    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14C标记CO2
    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15N标记脱氧核苷酸
    5、下列物质都属于含N生物大分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脂肪酶 B.淀粉、性激素、糖原 C.氨基酸、维生素D、RNA D.血红蛋白、生长激素、胰岛素
    D
    6、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C
    返回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 细胞膜与细胞核
    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知识好像砂石下面的泉水
    一、细胞膜与细胞核
    考点1: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
    考点2:细胞膜的成分与其结构、功能特性的关系
    考点3: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考点4:细胞核的功能研究
    好问无须脸红,无知才应羞耻
    考点5:细胞核的结构
    考点6:判定细胞死活的方法
    返回
    细胞膜
    分子结构
    成分
    结构
    特点
    流动性
    主要功能
    特点
    选择透过性
    功能
    物质交换方式
    知识网络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内吞作用) 胞吐(外排作用)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贯穿。糖被、糖脂。
    磷脂 蛋白质多糖胆固醇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基本骨架
    亲水端-“头”部
    疏水端-“尾”部
    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也同以通过。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功能特性: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1、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原理: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选材:
    原因:
    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
    差速离心法。
    细节:
    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考点1: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
    方法步骤:制临时装片→高倍镜观察→滴蒸馏水→再观察
    2、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主要是磷脂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蛋白质分子: 覆盖、镶嵌、贯穿在基本骨架上。
    细胞膜
    少量糖类:→糖蛋白(糖被);→糖脂。胆固醇
    糖蛋白(糖被):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作用是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3、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胞间连丝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
    垂体对甲状腺的控制
    4、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是胎儿肝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糖蛋白,它是胎儿血清的正常成分,临床上发现肝癌细胞能合成甲胎蛋白,因此,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近期常用放射免疫法(RIA)定量测定甲胎蛋白,肝癌阳性率;达90%左右。
    癌胚抗原为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含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但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又可发现其含量有异常升高。它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复发判断有意义。
    5、研究细胞膜成分的分析方法
    关于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最初是用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细胞膜来确定的。
    1)若用脂质溶剂处理细胞,发现细胞膜被溶解,脂质分子进入到溶剂中,说明膜中含有脂质分子。2)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也能破坏膜结构,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中有蛋白质。
    对于一些具体的组成成分,可采用相应酶的处理来确定。如用卵磷脂酶处理细胞可破坏细胞膜,证明膜中有卵磷脂存在。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考点演练
    3、下列各项中,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A.磷脂 B.蛋白质 C.糖类 D.胆固醇
    B
    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B
    5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 B. 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 C. 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 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
    D
    6、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会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 .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 .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 升温使生物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 .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C
    7、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 A 磷脂含量 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 糖的种类 D 水含量
    B
    8、下列细胞结构中,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大液泡 D 细胞核
    B
    9、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都含有大量的磷脂( )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C
    10、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 A 蛋白质和糖类 B 脂质和蛋白质 C 脂质和糖类 D 蛋白质、磷脂和糖类
    B
    11、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
    12、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C
    13、 两位科学家在1970年做了如下实验(1)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2)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3)把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融合开始后的一半细胞(人细胞)发红色荧光,另一半(鼠细胞)发绿色荧光,细胞在37。C培养40分钟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融合细胞的表面。说明(1)两种颜色均匀分布是由于 。 (2)实验证明 。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返回
    考点2:细胞膜的成分与其结构、功能特性的关系
    磷脂+蛋白质+糖类 结构 功能分子 分子
    磷 脂 双 分 子 层
    覆盖镶嵌贯穿
    糖被
    部分
    分布
    组成
    物质交换+细胞识别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流动性
    保证
    物质交换正常进行
    体现
    选择透过性
    组成
    1、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还有少量的多糖和胆固醇。2、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被。4、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数目的不同,决定了出入细胞物质种类和数目的不同,体现出细胞膜在物质交换中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壁成分
    植物:
    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
    肽聚糖。
    作用:
    支持和保护。
    考点3: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细胞壁的特性:全透性。
    青霉素杀菌作用原理:青霉素能使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细菌溶解死亡。
    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 纤维素和蛋白质 B 磷脂和蛋白质 C 纤维素和磷脂 D 纤维素和果胶
    D
    2、制备哺乳动物细胞膜时,在高倍镜下看到红细胞的变化是( ) A 细胞吸水 B 细胞膨胀,凹陷消失,以至破裂 C 细胞皱缩 D 细胞核逐渐退化
    B
    考点演练
    3、各种膜的物质含量如下表所示:⑴ 要制备细胞膜,从上表中选取 做实验,原因是 。⑵ 上表反映出膜的主要成分是 。⑶ 据上表数据,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 。
    人成熟的红细胞
    无细胞壁;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脂质、蛋白质
    有无糖蛋白
    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为细胞膜外B.细胞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D.③的两头为疏水区,中间为亲水区
    D
    5、用水洗涤菜叶类蔬菜时,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绿,其原因是( )A.加温增强了细胞壁的流动性B.加温增强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加温使细胞膜和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
    6、下列生理活动没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减少B.垂体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C.精子和卵细胞识别后才会融合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A
    7、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变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决定的( )
    A、结构特点 B、选择透过性C、专一性 D、具有物质运输能力
    6、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等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A
    A
    返回
    结构
    核膜: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外膜上有核糖体。
    核仁:
    匀质球形小体,与某种RNA合成及核糖体形成有关。
    核孔:
    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基因)的主要载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功能:
    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知识网络
    细胞核
    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考点4:细胞核的功能研究
    1、细胞核功能的实验研究
    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黑色个体
    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分裂、分化。
    头发丝
    无核一半:停止分裂。
    有核一半:继续分裂。
    将细胞核挤到无核一半。
    这一半也开始分裂。
    这一半发育速度慢。
    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3)变形虫切割实验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与细胞质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4)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细胞核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构建有关。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核
    多莉羊的诞生
    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活,决定着细胞的性状,它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蛋白质
    DNA
    [间期]
    [分裂期]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染色体
    外膜
    内膜
    核孔
    螺旋浓缩
    解旋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基因)的主要载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考点5: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NA上贮存着遗传信息(控制遗传、代谢)。
    2、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体(染色质)=DNA+蛋白质
    3、无细胞核的生物
    病毒、原核生物、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有 、 ,染色体由_ 和 构成
    无 、 和 ,有环状的DNA
    细胞核
    较大 ( 10-100 um )
    较小 ( 1-10 um )
    细胞大小
    实例
    叶绿体
    蓝藻有光合片层(上有叶绿素a)
    光合结构
    _ 和 有DNA
    细菌有
    核外DNA
    有各种细胞器
    只有
    细胞器
    成分是 和
    主要成分是
    细胞壁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项目
    肽聚糖
    纤维素
    果胶
    核膜
    核仁
    染色体
    核膜
    核仁
    DNA
    蛋白质
    核糖体
    质粒DNA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真菌、动物、植物
    4、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构
    功能
    调控
    与外界的联系
    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通。
    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细胞内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各部分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与外界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成熟红细胞和精子及人工去核的细胞寿命都很短。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考点6:判定细胞死活的方法
    1、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或其他非活性染色剂)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出细胞的死活。 原理: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2、观察细胞质是否流动:活细胞由于不断进行代谢,细胞质是流动的,而死细胞的细胞质是不会流动的。
    3、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会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在低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死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1、核孔的作用是(   ) A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遗传信息的载体 C 沟通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2、细胞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 A 具有边界—细胞膜 B 线粒体供能 C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D 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D
    考点演练
    3、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
    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
    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
    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
    核,这个变形虫生活正常
    (
    如图所示
    )
    1
    、正常细胞中核与质的关系是

    2
    、去核后的变形虫仍能生活一段时间,其原因


    3
    、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发挥作用
    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A DNA和RNA B DNA和蛋白质 C RNA和糖类 D DNA和蛋白质
    B
    5、下列哪项研究能证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和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 ) A 袁隆平等人培育的超级水稻 B 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的抗虫棉 C 试管婴儿 D 用克隆技术培育的多利羊
    D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看到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A
    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 D.具有双层膜结构
    A
    8、人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遗传因素的影响C.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影响
    D
    9、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C
    10、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C
    11、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植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和性别分别为( ) 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A
    12.细胞核是下列哪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 )A.蛋白质合成 B.有氧呼吸C.DNA的储存和复制 D. DNA的复制
    C
    13.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通道是( ) A.胞间连丝 B.外连丝 C.核孔 D.核膜
    C
    14.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A.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C.控制细胞代谢活动中心 D.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
    B
    15.用动物的受精卵做以下实验:⑴提取受精卵的细胞核,将核单独培养,不久核退化消失。⑵把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细胞质不久也消失了。⑶把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重新移植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还能进行细胞繁殖。以上实验说明了( )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核缺少营养供应 C、细胞的完整性 D、细胞质内没有遗传物质
    C
    返回
    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考点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考点2:细胞器归纳总结分类
    考点3: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为例)
    考点4: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考点5:对“细胞器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理解
    考点6: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返回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器官。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细胞质
    知识网络
    细胞骨架: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还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中心体
    叶绿体
    线粒体(供能)
    氨基酸
    核糖体(合成蛋白)
    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糖基化)
    高尔基体(再加工)
    细胞膜
    分泌蛋白
    小泡
    小泡
    双层膜细胞器并能产生ATP
    无膜细胞器
    单层膜细胞器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
    液泡
    溶酶体
    知识网络
    线粒体(双层膜)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
    叶绿体(双层膜)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考点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2、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比较

    不同点
    同点
    都含磷脂、蛋白质、DNA、RNA,双层膜,含核糖体结构
    都是能量转换器,都能合成ATP,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性
    3、相对独立的遗传性: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体系(DNA、RNA、核糖体及有关的酶等),因而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但不能合成自身的全部蛋白质,有一部分蛋白质是由细胞核内DNA控制合成的,而且它们的DNA的复制与表达还要受到细胞核DNA的控制。
    4、数量的增减:
    线粒体和叶绿的数量随着细胞的新陈代谢强度而变化。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它们数量会通过复制分裂而增多;在代谢减弱的细胞中,它们的数量会减少。其数量的增减与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人类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原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的,健那绿染液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和分布。
    方法步骤:制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再观察
    1)为什么用健那绿染液染色?2)健那绿染液为什么要溶于生理盐水中?3)实验材料为什么要用藓叶?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线粒体可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藓类植物(如葫芦藓、墙藓、黑藻)的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片小叶制片。
    3)实验现象与结论:⑴ 叶绿体的颜色是 色的,形态是 。⑵ 叶绿体的分布与光照的关系:⑶ 健那绿染料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 细胞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出 色。⑷ 线粒体的形态为 。
    绿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蓝绿
    短棒状、粒状
    1.植物细胞中由两层膜与细胞质分开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C.线粒体和细胞核 D.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A
    考点演练
    2、水稻根细胞中,含有少量DNA,并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核糖体
    B
    3、人体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 A 、染色体;  B 、叶绿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
    D
    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苏丹Ⅲ鉴定花生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除用盐酸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外,还需用到显微镜B.健那绿是活体染料,专一性地将线粒体染成绿色C.观察叶绿体时,可不用染色,且实验中一定要保持叶绿体的活性D.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0.3g/mLKNO3溶液代替30%蔗糖溶液
    C
    返回
    考点2:细胞器归纳总结分类
    双层膜
    单层膜
    无膜结构


    动植
    动植
    动低植
    基粒、基质、酶、色素、DNA
    嵴、基质、酶、DNA
    色素、糖类无机盐等。
    光合作用的场所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参与细胞分泌
    水和养料的仓库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有机物合成的车间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参与细胞有丝分裂
    溶酶体
    水解酶的仓库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粗面内质网),及脂质合成(滑面内质网)的“车间”。
    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
    核糖体:有附着型的、有游离型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白细胞的溶酶体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原生动物借助溶体消化摄入的食物。
    与生活的联系:
    新宰的畜、禽,如果马上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口味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溶酶体有关。
    职业病—硅肺,因为溶酶体内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结构。
    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调节植物内环境,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坚挺。
    液泡
    细胞液
    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中心体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1、 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A 核酸  B 多糖  C 氨基酸  D 多肽
    考点演练
    D
    2、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纤维素③淀粉 ④消化酶⑤K +的载体⑥胰岛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D
    3、细胞内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的结构是( ) A 内质网 B 细胞膜 C 叶绿体 D 高尔基体
    A
    4.关于细胞器的界定,目前有两种意见,其中之一认为,细胞器是细胞内以膜和细胞质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根据这种界定,下列哪种结构不能称为细胞器 (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B
    5.细胞中许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在化学组成上很相似,其中与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C
    7、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中心体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6、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
    A 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 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 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 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B
    B
    8、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 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下面哪种物质是由这种核糖体合成的?( ) A 血红蛋白 B 有氧呼吸酶 C 胃蛋白酶 D 性激素
    C
    9、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下列哪一选项不能作为此图分类依据( )A.是否属于生物膜系统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D.是否普遍存在于高等动植物细胞中
    A
    10、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的是( )①心肌细胞 ②细菌细胞 ③叶肉细胞 ④根尖分生区细胞 ⑤团藻细胞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⑤
    D
    11、人体在进行抗感染免疫时相关的细胞器有( )①核糖体 ②高尔基体 ③线粒体 ④溶酶体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C
    蓝藻、蛔虫、水稻、衣藻
    12、研究人员从衣藻、硝化细菌、乳酸菌、蓝藻、蛔虫、水稻六种生物中,取出4种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请判断甲、乙、丙、丁4种细胞依次取自哪类生物。
    13.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C.中心体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B
    14.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 )A.血红蛋白 B.性激素C.胃蛋白酶原 D.呼吸氧化酶
    C
    返回
    核糖体—
    将氨基酸合成多肽(肽链)。
    进入
    内质网—
    初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
    转移(小囊泡)
    高尔基体—
    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
    细胞膜—
    胞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运输(小囊泡)
    考点3: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为例)
    细胞核—
    基因的转录,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
    线粒体
    供能
    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脂质的合成、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场所。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C
    考点演练
    2 、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转移到另一细胞器的方式是( ) 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到达特定部位 从高尔基体到内质网 C. 从内质网直接到达细胞膜D. 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囊泡而转移
    D
    3、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酶原颗粒的大致过程。请据图3-5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上的 ;将酶蛋白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 。
    图3-5
    1
    核糖体
    内质网
    3、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酶原颗粒的大致过程。请据图3-5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图3-5
    (2)对酶蛋白进行加工组装的场所是[ ] ;直接参与酶原颗粒的分泌过程的结构还[ ] 。
    3
    高尔基体
    4
    细胞膜
    3、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酶原颗粒的大致过程。请据图3-5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图3-5
    (3)酶原颗粒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是以 形式进行的;其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与能量的生成关系密切的细胞器是[ ] 。
    囊泡
    5
    线粒体
    4、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C
    5、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 ( ) A.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7、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与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C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
    6、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形成过程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D.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8 .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1、2、3、4、5、6、7、8部位。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7]是 __________, [1]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在[ ]________中合成糖蛋白。 [3]是来自_____________。(2) 在图中[4]________中形成的是成熟蛋白,[7]是以___________方式分泌出细胞.
    分泌蛋白
    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的小泡
    高尔基体
    胞吐(外排)
    2 内质网
    8 .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的1、2、3、4、5、6、7、8部位。请据图回答。
    (3) [7]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的大量能量由[ ]_______供给。(4)此动物细胞对[7]具有__________ 功能。
    8 线粒体
    合成和分泌
    9、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人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累积,最可能的解释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射性氨基酸继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蛋白质进入内质网
    细胞质基质
    10、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 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细胞膜内的小泡及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a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 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
    核糖体
    在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内质网
    线粒体
    C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11、将用15N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引入某种绿色植物细胞内,一段时间后,下列各组结构中,放射性较强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膜、核糖体、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12、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在合成并分泌抗体时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A、B、C分别代表:
    返回
    考点4: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找出图中的错误
    高尔基体
    内质网
    中心粒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线粒体
    核仁
    叶绿体
    考点演练
    2、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⑴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⑵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 ;⑶结构5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 形成有关;⑷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
    低等植物
    9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壁
    8 内质网
    14
    核膜
    ⑸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⑹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⑺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 ,它与 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形态;⑻图中7所示结构是 主要化学组成为 。
    4 叶绿休
    13 中心体
    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
    细胞壁
    纤维素和果胶
    3、噬菌体、酵母菌和蓝藻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4、下列哪种生物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区别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D
    B
    5、水稻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D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
    返回
    考点5:对“细胞器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理解
    细胞器是一种动态结构,随生命活动的改变和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会有变化。
    1、线粒体: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均匀分布,但它可以根据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需要自由地移动,往往在代谢旺盛、需要能量较多的部位集中分布。如卵细胞分裂面上就分布较多。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也不同。如正常人的一个肝细胞中,大约有500-1000个线粒体,而在甲亢病人的肝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更多(因为甲亢病人神经系统兴奋性高,新陈代谢快,从而耗能多)。
    2、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随着细胞质的流动也在不断运动,在向光一侧分布较集中。
    3、高尔基体:分泌功能强的的细胞(如胰腺细胞)比一般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多。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会较多聚集在细胞板处(参与新细胞壁的形成)。
    4、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含量多;若细胞分泌物含蛋白质,其细胞中粗面内质网(上面附着核糖体)发达。
    5、中心体:数量较稳定。未复制时(在间期的S期复制),细胞中只有一个中心体,复制后有两个中心体。前期,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丝附着于着点的两侧;中期,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后期,纺锤丝收缩牵引分开的姐妹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末期,随细胞的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与有丝分裂有关。
    1、成人的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B
    考点演练
    2、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
    3、下列个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含核糖体与高尔基体较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胰岛细胞 C 汗腺细胞 D 人体生发层细胞
    B
    4、汗腺细胞和肠腺细胞相比较含核糖体多的应该是( ) A 汗腺细胞  B 肠腺细胞   C 一样多  D无法比较
    B
    5、人进食后,哪一现象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加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联系加强C.细胞核中DNA加快复制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C
    返回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考点6: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连成一个整体。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与生活中的联系:透析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膜
    考点演练
    1.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形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D
    2、生物膜化学组成的表达最全面的是( ) A蛋白质、糖类、类脂 B糖蛋白、类脂 C蛋白质、糖类、脂类 D糖蛋白、脂类
    C
    3、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 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D
    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有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4、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 ) A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生物膜 B细胞内的所有生物膜 C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B
    C
    1)上述人工透析膜是模拟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__性,当病人的血液流过人工肾再返回病人体内时,血液中的成分发生_________的变化。2)为防止盐类等有用的物质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以及渗透压应与____________中的基本相同。
    6.人工肾能部分代替真正的肾起作用,如上图所示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透析液(一种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某些物质从中空纤维管进入到层析液中。请回答:
    选择透过
    尿素减少
    血液
    7、真核细胞中,细胞骨架的作用是( ) A 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结构的有序性 B 将细胞分成许多区域,有利于生物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C 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 能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A
    返回
    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点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考点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考点3:糖蛋白
    考点4: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考点5: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考点6: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分析
    考点7: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考点8: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返回
    19世纪末
    欧文顿
    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
    膜由脂质组成
    1925年
    两位荷兰科学家
    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
    罗伯特森
    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
    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1970年
    弗雷和埃迪登
    荧光染料标记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20世纪初
    某科学家
    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细胞膜,并分析其成分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考点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欧文顿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来提出假说的?
    根据该实验,欧文顿提出什么假说?
    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所以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推理分析。
    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1、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以你现有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你能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能被胃蛋白酶等分解,或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变紫色。
    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其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B
    “罗伯特森电镜实验”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式图-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蛋白质分子覆盖在脂质两边。

      罗伯特森的细胞膜静态结构能说明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细胞分裂、细胞的质壁分裂与复原现象等生命现象吗?
    单位膜结构模型有什么缺陷?
    把生物膜描述成静态的结构。
    不能。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考点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基本骨架。其中脂质包括:磷脂(主要的)、胆固醇、糖脂。
    2、膜蛋白(蛋白质分子):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蛋白镶嵌、覆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3、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基本骨架
    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结构特点: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可通过。其它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膜。
    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流动性:蛋白质、磷脂分子、膜整体结构具有流动性。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均与之相关。
    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质构成。
    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
    蛋白质极性:多肽链的极性区(R基带电荷或有极性,具亲水性)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R基不带电或极性微弱,具疏水性)埋在脂双层内部,故蛋白质分子与水溶性和脂溶性分子都具有亲和性。
    考点3:糖蛋白(糖被) 组成:
    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保护润滑: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 蛋白。
    血型鉴定:
    免疫反应:
    细胞识别:糖被是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
    作用
    考点演练
    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 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B 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被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B
    2、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A
    3、细胞膜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 磷脂排成双分子层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 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D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C.具有半透膜的功能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D
    5、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能不断改变身体的形态,这是由下列哪一项所决定的 ( ) A.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的 B.膜结构上的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 C.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膜结构上的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
    C
    6.下列哪一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 )A细胞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叶绿体膜
    B
    7、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 ) A.6 B.12 C.18 D.16
    B
    8、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 5 B 6 C 7 D 8
    B
    9、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 ) A.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B.细胞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 D. 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C
    10、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C
    11、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 C、H、O、P D. C、H、O、N、P
    D
    1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
    B
    13、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A 维生素D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
    D
    14、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膜的不同物质分子间排布关系的是:( ) A. 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 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 C. 膜两侧的物质分子排布对称 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
    C
    15、下面关于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B 磷脂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梳水的C 双层磷脂分子是“头部”在外侧,“尾部”在内侧D 双层磷脂分子是“头部”在内侧,“尾部”在外侧
    16、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 ) A 维生素D 本身就是载体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维生素D是小分子
    B
    D
    17、下列有关细胞膜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C.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   D.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侧表面都有亲水性
    B
    18、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海水淡化,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A、流动性的特点   B、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C、主动性的特点   D、渗透性的特点
    B
    19、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 )A 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D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
    B
    返回
    考点4: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1、吸胀吸水与渗透吸水
    2、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联系
    区别
    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渗透作用
    溶液浓度


    水分流动方向
    水势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
    注:1)溶液的浓度指溶质的浓度(而不讲溶剂的浓度)。 2)水势:推动水分移动的强度因素。即水移动的趋势。水总是由高水势处自发流向低水势处,直到两处水势相等为止。纯水的水势为零。溶液的浓度越大,水势越低。
    3、半透膜和生物膜
    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如玻璃纸、鸡蛋膜等。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
    半透膜具有相对性: 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据膜种类的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例如,对于鸡蛋的膜来说,葡萄糖分子就是大分子物质;而对于透析管来说,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对于肠衣来说,碘以及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而淀粉是大分子物质。 所有半透膜的孔隙直径都大于水分子直径,即水分子都能通过。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半透膜有鸡蛋膜、鸡的嗉囊、鱼鳔、蚕豆种皮、玻璃纸、青蛙皮、动物膀胱、肠衣、蛋白质胶膜,火棉胶膜以及其他一些可从生物体上剥离的薄膜类物质。 生物膜只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它所选择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透过,生物膜相当于半透膜,即可以做为半透膜使用。但核膜上有核孔不能做为半透膜。细胞死亡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能力丧失。
    4、渗透作用、扩散作用、自由扩散的关系
    扩散作用
    自由扩散
    渗透作用
    物质(溶质或溶剂)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与过膜与否无关)。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物质(溶质或溶剂)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通过半透膜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
    考点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外界液浓度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原理:渗透作用。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动态平衡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1、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失水皱缩
    正常红细胞
    2、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具有大液泡;具有细胞壁。
    2)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因:①成熟的活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其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③细胞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有浓度差。
    细胞置于0.3g/mL(30%)的蔗糖溶液中时 ,细胞会失水而缩小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
    3、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处于清水中
    细胞吸水恢复原状即质壁分离复原
    吸水
    注意:1、动物细胞,植物根分生区细、种子细胞,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体)的伸缩性小得多。3、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以用来判断细胞的死活。 4、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5、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有角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6、诱导质壁分离常用的溶液是0.3g/mL(30%)的蔗糖溶液。7、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所讲的“浓度”实指“摩尔浓度”,即单位体积内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
    4、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表达与交流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预期结果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进行实验
    1、制作临时装片:取紫色洋葱外表皮,用刀片划一0.5 cm见方的“井”字。用尖嘴镊从“井”字中央的一角小心慢慢地将洋平铺在载玻片中央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下观察:紫色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3、诱导质壁分离: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吸引,重复几次。4、低倍镜下观察: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缓慢收缩,逐渐出现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细胞大小基本不变。5、诱导质壁分离复原: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收,重复几次。6、低倍镜下观察:液泡逐渐变大,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位置,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稍变小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变小
    变深
    恢复原状、稍变大
    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变大
    变浅
    实验现象:
    1、为什么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2、为什么选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而不用50%的蔗糖溶液、30%盐酸?3、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 ,内因是 , 。4、此实验中如果将30%蔗糖溶液换成KNO3溶液或尿素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请依次描述所涉及到的跨膜运输方式。5、此实验能应用于 。
    具有紫色大液泡, 观察现象明显。
    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①伸缩性:原生质层>细胞壁;
    发生质壁分离后又会自动复原。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验证细胞死活、渗透作用、伸缩性大小
    ②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1、番茄和水稻吸收矿质离子的比较
    考点6: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和其它离子较多,吸收Ca2+和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运输的。碘是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20 —25倍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其细胞内的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250mg/L
    血液中碘的浓度
    I-
    3)水分子的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甲状腺细胞
    3、微生物吸收矿物质的特点
    4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几种微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
    4. 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2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跨膜运输,有的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被动运输),有的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主动运输)。
    1)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而其它的离子 、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 )细胞对于物质输入和输出的选择性是通过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的。
    1.下列物质中,只能通过核膜上的核孔出入细胞核 的是 ( ) A.水和脂质分子 B.组蛋白和RNA分子 C.离子和小分子 D.O2、CO2等气体分子
    B
    2.细胞膜既能保证细胞选择吸收所需的物质,又能 排除细胞内的有害物质,这是因为细胞膜( ) A.是层半透膜 B.具有保护作用 C.具有选透过性 D.具有透过性
    C
    考点演练
    3.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 A.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 B.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通过细胞膜
    B
    4、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D
    5、如右图所示,在U形管中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大分子的蛋白质)水溶液(呈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
    A.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b侧为红色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a侧为红色 C. a液面低于b侧面, b侧为红色 D. a液面高于b侧面, a侧为红色
    D
    6.将马铃薯块挖一个凹穴,放在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30%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 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示。
    (1)液体A是__ __ ___ __ __ __ ,液体B是______。(2)在图甲中,C处细胞___ 水,D处细胞 __水。在图乙中C处细胞____水,D处细胞____水。
    30%的蔗糖溶液
    清水




    7、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B
    C
    D
    8、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B
    9、对质壁分离的正确理解是 ( )A.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分离C.原生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D
    10、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D
    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大而醒目的液泡
    D
    13、将新鲜的绿色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 ( )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
    B
    1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B
    15、如图,E、F为体积相同的半透膜小袋,e、f为相同的玻璃管。最初e、f管内液面高度一样,三种同溶质溶液的浓度关系为甲<乙<丙。表示管内液面变化的曲线是( )
    A
    16、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 )A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B 新鲜萝卜放在清水中变硬C 干大豆种子,没在水中逐渐涨大D 春天放在空气中的NaCl的潮解17、在浓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蛙的红细胞C 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D 洋葱的表皮细胞
    B
    D
    18、根毛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则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 )A 逐层降低 B 逐层升高 C 不变 D 取决于土壤液浓度
    B
    D
    19、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是( )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 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C K+通过原生质层 D 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21、把体积相同的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其水分子运动的特点是( )A 因浓度相同,水分子移动处于平衡状态B 水分子由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比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多C 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D 水分子不移动
    A
    C
    20、原生质层是指( )A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B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液泡中的细胞液C 液泡膜和细胞壁之间的细胞质D 由液泡的细胞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2、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甲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均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_____ ,细胞液水势________。
    23、 (1999.上海)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渗出
    变小
    (2)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水势将______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_ __ _ _ _ 。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 ______ 中。
    不变
    清水
    23、 (1999.上海)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3)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 __________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水势___________。
    降低
    乙二醇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____。
    大型液泡
    24、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据表回答:
    (1)该营养液若用于植物培养,在培养的初期,植物生长正常,培养一星期后瓶中植株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__ __ ___ __ __ ___ ___ ___ __ ____ __ __,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植株正常生长,培养液中至少还应加入 _ _ 种必需元素。
    蒸腾作用失水,导致营养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加水稀释营养液
    5
    24、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据表回答:
    (3)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将培养液中的MgSO4 除去,则瓶中植株上幼叶呈________色素的颜色。若除去Fe(NO3)2 ,瓶中植株上先受影响的叶片是________(a 幼叶 ;b 老叶)(4)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圆褐固氮菌,则培养液的成分应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素
    a
    补充有机物 ,除去NO3—
    25、将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浸入1mol/L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会自动复原,复原后细胞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前细胞液的浓度相比较( ) A.一样大     B.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大C.质壁分离前的细胞液浓度大 D.无法比较
    B
    实验一说明__ _ __ __ __ ___ __ __ _ __ _ _ _ __ __ _。实验二说明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26、(2002 天津)“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蒸腾拉力,是促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根部生理活动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运动的压力
    26、(2002 天津)“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动力有何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不但有蒸腾拉力,还有根部产生的向上压力。
    (1)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人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用以促进               ,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要使该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              和                。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0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             有关。
    根的有氧呼吸
    光照 CO2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性
    27、(1999 上海)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 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3)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0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                   的合成。 (4)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微量元素是               。
    叶绿素
    N、P、K、Ca、Mg、S
    Fe、Cl
    27、(1999 上海)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 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 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28、 (2004 广东)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A
     
    (3)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
    N
    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无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影响根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氧呼吸过多消耗养料,且中间产物少,使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生命活动缺少原料;无氧呼吸合成的ATP量较少,导致植物根系因缺少能量而减少了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量。
    28、 (2004 广东)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29、水稻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是( )A 根尖的分生区; B 根尖的伸长区;C 成熟区表皮细胞; D 根冠区的细胞。
    C
    30、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 )A 光合作用 B 西瓜果实膨大C 瓜蔓生长 D 气孔的水分蒸腾
    D
    31、右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A 甲>乙>丙;B 甲<乙<丙;C 甲>乙且乙<丙;D 甲<乙且乙>丙。
    B
    32、根内的水分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到土壤中?这对植物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盐碱地或一次施肥过多等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根内的水分就会进入到土壤中。 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量的丢失,就会造成植株萎蔫(也叫“烧苗”),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能导致死亡。
    返回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胞吞
    胞吐
    顺浓度梯度
    被动运输
    高→低
    高→低
    低→高
    不要
    需要
    需要
    不要
    不要
    需要
    CO2、O2等气体;水、苯、乙醇、维生素;甘油、脂肪酸、胆固醇等脂质小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全部无机盐;所有氨基酸;绝大多数葡萄糖。
    考点7: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高→低
    特征:高→低,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特征: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特征:高→低,不需载体和能量。
    三种跨膜方式的图例
    被动运输:顺相对含量(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主动运输:
    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性地进行物质交换。(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特征:1)、逆相对含量(浓度)梯度运输; 2)、需要载体; 3)、需要消耗能量。
    载体具有特异性(专一性)和饱和现象(数量有限)。
    三种跨膜方式的比较曲线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
    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内吞作用,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外排作用)。
    考点8: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浓度差和载体的种类与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1)载体
    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 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已经达到饱和, 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一速度不再增大。
    2)能量:凡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 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运输速率
    物质浓度
    自由扩散
    运输速率
    协助扩散
    运输速率
    O2浓度
    主动运输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
    物质浓度
    运输速率
    O2浓度
    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O
    O
    1.下列最容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是 ( ) A.淀粉 B.脂肪酸 C.葡萄糖 D.蛋白质
    2.下列物质通过红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内能量的 是 ( ) A.甘油 B.CO2 C.水 D.Na+
    B
    D
    3. 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 质的方式是 (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胞吞和胞吐
    A
    考点演练
    4 . 某细胞能从环境中吸收物质M。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①当溶液中M的浓度低于细胞液中的浓度值,也会发生对M的吸收;②只在有氧时,才发生M的吸收;③物质M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而且有一最适温度。哪些实验可以说明M的吸收不是以扩散为主的 ( ) A. ①和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③
    A
    5 . 右图中,纵坐标表示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率。请回答:
    (1)红细胞吸收O2、K+的方式依次是 (填坐标图的字母)图中b出现了BC平区的主要原因是 。(2)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原因是 ;(3)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 K+的吸收均受到显著影响,原因是 。
    a、b
    细胞中运输K+的载体数有限
    毒素作用运输Ca2+的载体,而没有作用于运输K+的载体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抑制了主动运输的进行
    6.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蛋白质
    (1)A代表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D代表_____.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有________. (4)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一定的流动性
    b、c、d
    b
    a
    7、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 )A 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 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C 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8、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B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吸收C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的浓度不断降低
    A
    C
    9、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颉氨酸(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饮作用
    10、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 A 胆固醇 B 多糖 C 蛋白质 D 磷脂
    B
    C
    NO3-
    11、图中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KNO3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B
    A
    C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C 载体数量、离子 浓度D 能量、离子浓度
    含氧量
    运输速度
    B
    13、肾小管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说明肾小管的功能与哪种吸收方式有关( )
    A、主动运输 B、滤过作用 C、重吸收作用 D、自由扩散
    12、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是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渗透作用 D、内吞作用
    A
    B
    14、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全部为扩散作用C.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B
    15、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C
    17、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A
    1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
    18、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某个条件)。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B
    19、(2004 上海)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                           
    C
    20、在肾小管的细胞内可以见到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与下列哪项运输方式有关(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C
    21、海洋中有种枪乌贼的软体动物,它有巨大的神经细胞,该细胞能像红细胞一样不断从海水中吸收K+。科学人员曾做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使其神经细胞中毒,其泵入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一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不断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回答:(1)科学人员注入的物质是 ,该实验说明 。(2)文中的“泵”入和吸收K+的方式是 。
    吸收K+必须有ATP为能量供应
    主动运输
    ATP
    A
    22、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的水稻吸收硅离子多,而蕃茄几乎不吸收,这个例子说明( )A 物质的跨膜运输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是有选择的B 物质的跨膜运输总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C 物质的跨膜运输总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D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相对含量无关
    23、下列生理功能不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 )A 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 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K+C 鲨鱼将血液中的多余盐分通过鳃排除体外D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24、下列物质中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是( ) A 水分子和脂质小分子 B 胃蛋白酶C 葡萄糖分子和K+ D 氨基酸和C2H5OH
    B
    A
    25、在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 )A 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B 是否需要载体协助C 是否顺浓度梯度运输 D 是否逆浓度梯度运输26、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往侧芽部位积累。生长素的这种运输方式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①载体蛋白 ② ATP供能 ③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④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A ① B ① ②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④
    B
    A
    返回
    再见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点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考点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考点3:糖蛋白
    考点4: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考点5: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考点6: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分析
    考点7: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考点8: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19世纪末
    欧文顿
    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
    膜由脂质组成
    1925年
    两位荷兰科学家
    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
    罗伯特森
    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
    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1970年
    弗雷和埃迪登
    荧光染料标记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20世纪初
    某科学家
    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细胞膜,并分析其成分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考点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欧文顿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来提出假说的?
    根据该实验,欧文顿提出什么假说?
    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所以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推理分析。
    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1、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以你现有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你能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能被胃蛋白酶等分解,或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变紫色。
    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其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B
    “罗伯特森电镜实验”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式图-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蛋白质分子覆盖在脂质两边。

      罗伯特森的细胞膜静态结构能说明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细胞分裂、细胞的质壁分裂与复原现象等生命现象吗?
    单位膜结构模型有什么缺陷?
    把生物膜描述成静态的结构。
    不能。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考点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基本骨架。其中脂质包括:磷脂(主要的)、胆固醇、糖脂。
    2、膜蛋白(蛋白质分子):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蛋白镶嵌、覆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3、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基本骨架
    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以流动,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结构特点: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可通过。其它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膜。
    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流动性:蛋白质、磷脂分子、膜整体结构具有流动性。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均与之相关。
    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质构成。
    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
    蛋白质极性:多肽链的极性区(R基带电荷或有极性,具亲水性)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R基不带电或极性微弱,具疏水性)埋在脂双层内部,故蛋白质分子与水溶性和脂溶性分子都具有亲和性。
    考点3:糖蛋白(糖被) 组成:
    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保护润滑: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 蛋白。
    血型鉴定:
    免疫反应:
    细胞识别:糖被是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
    作用
    考点演练
    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 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B 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被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B
    2、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A
    3、细胞膜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 磷脂排成双分子层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 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D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C.具有半透膜的功能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D
    5、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能不断改变身体的形态,这是由下列哪一项所决定的 ( ) A.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的 B.膜结构上的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 C.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膜结构上的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
    C
    6.下列哪一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 )A细胞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叶绿体膜
    B
    7、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 ) A.6 B.12 C.18 D.16
    B
    8、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 5 B 6 C 7 D 8
    B
    9、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 ) A.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B.细胞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 D. 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C
    10、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C
    11、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 C、H、O、P D. C、H、O、N、P
    D
    1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
    B
    13、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A 维生素D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
    D
    14、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膜的不同物质分子间排布关系的是:( ) A. 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 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 C. 膜两侧的物质分子排布对称 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
    C
    15、下面关于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B 磷脂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梳水的C 双层磷脂分子是“头部”在外侧,“尾部”在内侧D 双层磷脂分子是“头部”在内侧,“尾部”在外侧
    16、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 ) A 维生素D 本身就是载体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维生素D是小分子
    B
    D
    17、下列有关细胞膜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C.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   D.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侧表面都有亲水性
    B
    18、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海水淡化,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A、流动性的特点   B、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C、主动性的特点   D、渗透性的特点
    B
    19、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 )A 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D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
    B
    返回
    考点4: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1、吸胀吸水与渗透吸水
    2、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联系
    区别
    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渗透作用
    溶液浓度


    水分流动方向
    水势


    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
    注:1)溶液的浓度指溶质的浓度(而不讲溶剂的浓度)。 2)水势:推动水分移动的强度因素。即水移动的趋势。水总是由高水势处自发流向低水势处,直到两处水势相等为止。纯水的水势为零。溶液的浓度越大,水势越低。
    3、半透膜和生物膜
    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如玻璃纸、鸡蛋膜等。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
    半透膜具有相对性: 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据膜种类的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例如,对于鸡蛋的膜来说,葡萄糖分子就是大分子物质;而对于透析管来说,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对于肠衣来说,碘以及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而淀粉是大分子物质。 所有半透膜的孔隙直径都大于水分子直径,即水分子都能通过。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半透膜有鸡蛋膜、鸡的嗉囊、鱼鳔、蚕豆种皮、玻璃纸、青蛙皮、动物膀胱、肠衣、蛋白质胶膜,火棉胶膜以及其他一些可从生物体上剥离的薄膜类物质。 生物膜只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它所选择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透过,生物膜相当于半透膜,即可以做为半透膜使用。但核膜上有核孔不能做为半透膜。细胞死亡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能力丧失。
    4、渗透作用、扩散作用、自由扩散的关系
    扩散作用
    自由扩散
    渗透作用
    物质(溶质或溶剂)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与过膜与否无关)。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物质(溶质或溶剂)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通过半透膜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
    考点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外界液浓度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原理:渗透作用。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动态平衡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1、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失水皱缩
    正常红细胞
    2、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具有大液泡;具有细胞壁。
    2)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因:①成熟的活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其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③细胞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有浓度差。
    细胞置于0.3g/mL(30%)的蔗糖溶液中时 ,细胞会失水而缩小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即质壁分离
    3、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处于清水中
    细胞吸水恢复原状即质壁分离复原
    吸水
    注意:1、动物细胞,植物根分生区细、种子细胞,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体)的伸缩性小得多。3、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以用来判断细胞的死活。 4、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5、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有角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6、诱导质壁分离常用的溶液是0.3g/mL(30%)的蔗糖溶液。7、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所讲的“浓度”实指“摩尔浓度”,即单位体积内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
    4、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表达与交流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方案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预期结果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
    进行实验
    1、制作临时装片:取紫色洋葱外表皮,用刀片划一0.5 cm见方的“井”字。用尖嘴镊从“井”字中央的一角小心慢慢地将洋平铺在载玻片中央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下观察:紫色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3、诱导质壁分离: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吸引,重复几次。4、低倍镜下观察: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缓慢收缩,逐渐出现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细胞大小基本不变。5、诱导质壁分离复原: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收,重复几次。6、低倍镜下观察:液泡逐渐变大,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位置,细胞大小基本不变。
    稍变小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变小
    变深
    恢复原状、稍变大
    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变大
    变浅
    实验现象:
    1、为什么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2、为什么选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而不用50%的蔗糖溶液、30%盐酸?3、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 ,内因是 , 。4、此实验中如果将30%蔗糖溶液换成KNO3溶液或尿素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请依次描述所涉及到的跨膜运输方式。5、此实验能应用于 。
    具有紫色大液泡, 观察现象明显。
    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①伸缩性:原生质层>细胞壁;
    发生质壁分离后又会自动复原。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验证细胞死活、渗透作用、伸缩性大小
    ②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1、番茄和水稻吸收矿质离子的比较
    考点6: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和其它离子较多,吸收Ca2+和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和水一样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运输的。碘是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20 —25倍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其细胞内的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250mg/L
    血液中碘的浓度
    I-
    3)水分子的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甲状腺细胞
    3、微生物吸收矿物质的特点
    4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几种微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
    4. 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2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跨膜运输,有的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被动运输),有的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主动运输)。
    1)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而其它的离子 、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 )细胞对于物质输入和输出的选择性是通过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的。
    1.下列物质中,只能通过核膜上的核孔出入细胞核 的是 ( ) A.水和脂质分子 B.组蛋白和RNA分子 C.离子和小分子 D.O2、CO2等气体分子
    B
    2.细胞膜既能保证细胞选择吸收所需的物质,又能 排除细胞内的有害物质,这是因为细胞膜( ) A.是层半透膜 B.具有保护作用 C.具有选透过性 D.具有透过性
    C
    考点演练
    3.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 A.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 B.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通过细胞膜
    B
    4、以下可以发生渗透作用的是( ).A.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D
    5、如右图所示,在U形管中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大分子的蛋白质)水溶液(呈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
    A.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b侧为红色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a侧为红色 C. a液面低于b侧面, b侧为红色 D. a液面高于b侧面, a侧为红色
    D
    6.将马铃薯块挖一个凹穴,放在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30%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 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示。
    (1)液体A是__ __ ___ __ __ __ ,液体B是______。(2)在图甲中,C处细胞___ 水,D处细胞 __水。在图乙中C处细胞____水,D处细胞____水。
    30%的蔗糖溶液
    清水




    7、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B
    C
    D
    8、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B
    9、对质壁分离的正确理解是 ( )A.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壁发生分离C.原生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D
    10、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D
    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大而醒目的液泡
    D
    13、将新鲜的绿色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 ( )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
    B
    1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B
    15、如图,E、F为体积相同的半透膜小袋,e、f为相同的玻璃管。最初e、f管内液面高度一样,三种同溶质溶液的浓度关系为甲<乙<丙。表示管内液面变化的曲线是( )
    A
    16、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 )A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B 新鲜萝卜放在清水中变硬C 干大豆种子,没在水中逐渐涨大D 春天放在空气中的NaCl的潮解17、在浓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蛙的红细胞C 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D 洋葱的表皮细胞
    B
    D
    18、根毛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则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 )A 逐层降低 B 逐层升高 C 不变 D 取决于土壤液浓度
    B
    D
    19、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是( )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 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C K+通过原生质层 D 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21、把体积相同的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其水分子运动的特点是( )A 因浓度相同,水分子移动处于平衡状态B 水分子由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比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多C 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D 水分子不移动
    A
    C
    20、原生质层是指( )A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B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液泡中的细胞液C 液泡膜和细胞壁之间的细胞质D 由液泡的细胞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2、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甲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均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_____ ,细胞液水势________。
    23、 (1999.上海)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渗出
    变小
    (2)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水势将______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_ __ _ _ _ 。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 ______ 中。
    不变
    清水
    23、 (1999.上海)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3)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 __________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水势___________。
    降低
    乙二醇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____。
    大型液泡
    24、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据表回答:
    (1)该营养液若用于植物培养,在培养的初期,植物生长正常,培养一星期后瓶中植株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__ __ ___ __ __ ___ ___ ___ __ ____ __ __,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植株正常生长,培养液中至少还应加入 _ _ 种必需元素。
    蒸腾作用失水,导致营养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加水稀释营养液
    5
    24、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据表回答:
    (3)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将培养液中的MgSO4 除去,则瓶中植株上幼叶呈________色素的颜色。若除去Fe(NO3)2 ,瓶中植株上先受影响的叶片是________(a 幼叶 ;b 老叶)(4)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圆褐固氮菌,则培养液的成分应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素
    a
    补充有机物 ,除去NO3—
    25、将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浸入1mol/L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会自动复原,复原后细胞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前细胞液的浓度相比较( ) A.一样大     B.复原后细胞液浓度大C.质壁分离前的细胞液浓度大 D.无法比较
    B
    实验一说明__ _ __ __ __ ___ __ __ _ __ _ _ _ __ __ _。实验二说明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26、(2002 天津)“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蒸腾拉力,是促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根部生理活动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运动的压力
    26、(2002 天津)“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动力有何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不但有蒸腾拉力,还有根部产生的向上压力。
    (1)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人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用以促进               ,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要使该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              和                。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0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             有关。
    根的有氧呼吸
    光照 CO2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性
    27、(1999 上海)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 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3)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0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                   的合成。 (4)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微量元素是               。
    叶绿素
    N、P、K、Ca、Mg、S
    Fe、Cl
    27、(1999 上海)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 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 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28、 (2004 广东)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A
     
    (3)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
    N
    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无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影响根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氧呼吸过多消耗养料,且中间产物少,使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生命活动缺少原料;无氧呼吸合成的ATP量较少,导致植物根系因缺少能量而减少了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量。
    28、 (2004 广东)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29、水稻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是( )A 根尖的分生区; B 根尖的伸长区;C 成熟区表皮细胞; D 根冠区的细胞。
    C
    30、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 )A 光合作用 B 西瓜果实膨大C 瓜蔓生长 D 气孔的水分蒸腾
    D
    31、右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A 甲>乙>丙;B 甲<乙<丙;C 甲>乙且乙<丙;D 甲<乙且乙>丙。
    B
    32、根内的水分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到土壤中?这对植物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盐碱地或一次施肥过多等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根内的水分就会进入到土壤中。 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量的丢失,就会造成植株萎蔫(也叫“烧苗”),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能导致死亡。
    返回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胞吞
    胞吐
    顺浓度梯度
    被动运输
    高→低
    高→低
    低→高
    不要
    需要
    需要
    不要
    不要
    需要
    CO2、O2等气体;水、苯、乙醇、维生素;甘油、脂肪酸、胆固醇等脂质小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全部无机盐;所有氨基酸;绝大多数葡萄糖。
    考点7: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高→低
    特征:高→低,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特征: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特征:高→低,不需载体和能量。
    三种跨膜方式的图例
    被动运输:顺相对含量(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主动运输:
    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性地进行物质交换。(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特征:1)、逆相对含量(浓度)梯度运输; 2)、需要载体; 3)、需要消耗能量。
    载体具有特异性(专一性)和饱和现象(数量有限)。
    三种跨膜方式的比较曲线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
    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内吞作用,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外排作用)。
    考点8: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浓度差和载体的种类与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1)载体
    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 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已经达到饱和, 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一速度不再增大。
    2)能量:凡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 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运输速率
    物质浓度
    自由扩散
    运输速率
    协助扩散
    运输速率
    O2浓度
    主动运输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
    物质浓度
    运输速率
    O2浓度
    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O
    O
    1.下列最容易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是 ( ) A.淀粉 B.脂肪酸 C.葡萄糖 D.蛋白质
    2.下列物质通过红细胞时,需要消耗细胞内能量的 是 ( ) A.甘油 B.CO2 C.水 D.Na+
    B
    D
    3. 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 质的方式是 (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胞吞和胞吐
    A
    考点演练
    4 . 某细胞能从环境中吸收物质M。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①当溶液中M的浓度低于细胞液中的浓度值,也会发生对M的吸收;②只在有氧时,才发生M的吸收;③物质M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而且有一最适温度。哪些实验可以说明M的吸收不是以扩散为主的 ( ) A. ①和②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③
    A
    5 . 右图中,纵坐标表示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率。请回答:
    (1)红细胞吸收O2、K+的方式依次是 (填坐标图的字母)图中b出现了BC平区的主要原因是 。(2)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原因是 ;(3)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 K+的吸收均受到显著影响,原因是 。
    a、b
    细胞中运输K+的载体数有限
    毒素作用运输Ca2+的载体,而没有作用于运输K+的载体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抑制了主动运输的进行
    6.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蛋白质
    (1)A代表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D代表_____.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有________. (4)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一定的流动性
    b、c、d
    b
    a
    7、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 )A 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 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C 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8、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B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吸收C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的浓度不断降低
    A
    C
    9、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颉氨酸(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饮作用
    10、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 A 胆固醇 B 多糖 C 蛋白质 D 磷脂
    B
    C
    NO3-
    11、图中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KNO3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B
    A
    C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C 载体数量、离子 浓度D 能量、离子浓度
    含氧量
    运输速度
    B
    13、肾小管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说明肾小管的功能与哪种吸收方式有关( )
    A、主动运输 B、滤过作用 C、重吸收作用 D、自由扩散
    12、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是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渗透作用 D、内吞作用
    A
    B
    14、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 )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全部为扩散作用C.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
    B
    15、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C
    17、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A
    1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B
    18、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某个条件)。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B
    19、(2004 上海)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 )                           
    C
    20、在肾小管的细胞内可以见到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与下列哪项运输方式有关(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C
    21、海洋中有种枪乌贼的软体动物,它有巨大的神经细胞,该细胞能像红细胞一样不断从海水中吸收K+。科学人员曾做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使其神经细胞中毒,其泵入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一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不断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回答:(1)科学人员注入的物质是 ,该实验说明 。(2)文中的“泵”入和吸收K+的方式是 。
    吸收K+必须有ATP为能量供应
    主动运输
    ATP
    A
    22、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的水稻吸收硅离子多,而蕃茄几乎不吸收,这个例子说明( )A 物质的跨膜运输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是有选择的B 物质的跨膜运输总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C 物质的跨膜运输总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D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相对含量无关
    23、下列生理功能不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 )A 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 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K+C 鲨鱼将血液中的多余盐分通过鳃排除体外D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24、下列物质中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是( ) A 水分子和脂质小分子 B 胃蛋白酶C 葡萄糖分子和K+ D 氨基酸和C2H5OH
    B
    A
    25、在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 )A 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B 是否需要载体协助C 是否顺浓度梯度运输 D 是否逆浓度梯度运输26、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往侧芽部位积累。生长素的这种运输方式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①载体蛋白 ② ATP供能 ③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④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A ① B ① ②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④
    B
    A
    返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二、细胞呼吸与ATP
    三、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返回
    考点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比较
    考点2: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
    考点3: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
    考点4: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考点5:“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
    新陈代谢概念
    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即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过程。
    同化作用(合成代谢)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合成自身物质
    贮存能量
    分解自身物质,排出代谢终产物
    释放能量
    知识网络
    1、细胞代谢的概念:
    2、酶的发现:
    3、酶的概念及本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5、酶的特性:
    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知识网络
    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的统称。
    4、酶的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生物催化剂。同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
    底物浓度:
    酶浓度:
    pH :
    温度: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6、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成为活化能。
    强酸、强碱可使酶变性失活。
    高温使酶变性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利于酶保存。
    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知识网络
    考点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比较
    1、共性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并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为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如过氧化氢酶与Fe3+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要高得多。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而对蛋白质等物质的水解无效,而Fe3+则可以作为多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3)作用条件温和(易失活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值等,且易受活化剂或抑制剂的影响。相比而言,无机催化剂不易受影响,如同样加热到1000C,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而Fe3+仍可起催化作用。
    3、酶的催化特性的实验验证
    H202酶H202→H20+02
    Fe3+H202→H20+02
    燃烧检验,酶作用强,铁离子作用弱
     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淀粉酶蔗糖→无
    砖红色沉淀,无
    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有关
    低高温下酶的催化情况,过酸过碱酶的催化情况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高效性
    专一性
    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的化学本质探究。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酶是蛋白质
    巴斯德
    李比希
    毕希纳
    萨姆纳
    考点2: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
    2、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出现红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反应。
    也可用蛋白酶或RNA酶来处理,看是否会被水解来进行判断。
    1、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考点3: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
    2、催化机理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在催化反应中,只需较少的能量就可以使反应物进入“活化态”。
    考点4: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1、表示酶高效性
    1)加快反应速度,酶的催化效率高。2)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并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2、表示酶专一性
    在反应物A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而加入酶B和未加酶反应速率相同。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酶有最适宜的温度和PH。
    2)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而不破坏酶分子结构,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恢复。
    3)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4、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在酶量一定、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但当底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1、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考点5:“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
    2、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控制变量
    4、对照实验
    1、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在37摄氏度的温水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麦芽酶、胃蛋白酶、多肽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2、将胃液的PH从10降到2的过程中,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活性的变化是( ) A 一直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A
    B
    考点演练
    3、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沸水溶解,这说明了酶的作用( )A 适于低温下催化 B 具有高效性 C 具有专一性 D 需要适宜的温度4、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说明酶有( )A 高效性 B 专一性 C 多样性 D 稳定性
    D
    B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 酶以相同的能量能使更多的分子活化,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C 酶加速反应的进行,使给反应物提供能量D 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能力显著
    C
    6、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a、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c、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d、酶多数是蛋白质 e、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f、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g、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h、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cdh B、abe C、cfg D、agh
    A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大多数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少数的酶是RNA C.每种酶都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D.酶都具有消化功能
    D
    8、(2006 江苏卷)新陈代谢是指( ) A.生物体内的同化作用 B.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 C.生物体内的异化作用 D.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D
    9、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低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B
    10.下图是设想的一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意图,若把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酶的微生物置于含X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微生物内有大量的M和L,但没有Z。试问基因突变发影响到下列哪种酶( )A.E酶 B.B酶C.C酶 D.A酶和D酶
    C
    11、(2005·江苏理综·4)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鲜猪肝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 ( )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适应性
    C
    12、(2003上海高考题)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
    B
    蛋白质是奶渍和血渍的主要成分,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因此,加酶洗衣粉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时需要使用温水。 
    13.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使用这种洗衣粉时为什么需要用温水?
    14.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功能是什么?
    多酶片中的三种酶可以分别水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所以多酶片具有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功能。
    15.下列关于酶的化学成分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一般地说,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酶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D.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是蛋白质
    B
    16.酶具有极强的催化能力,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B.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C.提供了反应开始时所需得活化能。D.降低了反应分子的活化能。
    D
    17. 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有的酶(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B
    18.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的场所是( ) A.细胞质 B. 线粒体 C.核糖体 D. 内质网
    C
    19.在一个合成连锁反应中:如果E4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细菌能正常生长,我们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 ) A. X B. A C. X和C D. Y
    D
    20、将牛肉(主要含肌肉蛋白质)分别放入具有等量混合消化液的烧杯中,牛肉片能迅速被分解的只有( )A.胰液和肠液 B.胃液和胰液C .胃液和肠液 D .胃液、胰液和肠液
    A
    21.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后,置于0OC到80OC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OC到0OC的环境中处理,其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应为 ( )
    B
    A B C D
    返回
    二、细胞呼吸与ATP
    返回
    考点1:生物体内能源物质的相互关系及能量代谢过程
    考点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
    考点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考点4:根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
    考点5: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考点6: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二、结构简式:
    一、什么是ATP?
    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动物和人
    绿色植物: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A-P~P~P
    四、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
    ADP + Pi+ 能量
    ATP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知识网络
    有机物
    有机物,某些无机物
    糖类
    ATP
    动物脂肪 糖元
    淀粉植物脂肪
    淀粉、脂肪 糖元等
    ATP磷酸肌酸 等
    ATPNADPH 等
    ATP等
    1、生物体内几种能源物质
    考点1:生物体内能源物质的相互关系及能量代谢过程
    转化
    呼吸作用
    ATP过多
    ATP过少
    运动过程中
    合成
    肝糖元、脂肪等
    (贮备的能量物质)
    ATP
    (直接的能量来源)
    葡萄糖
    (主要的能量物质)
    磷酸肌酸
    (辅助能源来源)
    太阳能
    (根本的能源物质)
    肌糖元
    (肌肉中的能源物质)
    转化
    分解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糖类等有机物
    电能
    ATP
    2、各种能源物质之间的关系
    3、能量代谢的过程
    光能
    ATP等化合物中活泼的化学能
    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
    热能(散失)
    ATP中的化学能
    机械能(肌肉收缩)电能(生物电、神经传导)光能、热能化学能(物质合成所需的能量)渗透能(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
    细胞呼吸
    ATP的利用
    1、ATP的结构简式
    A—P ~ P ~ P
    腺苷
    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
    腺嘌呤核糖核甘酸(AMP)
    ADP
    考点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
    ATP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P~P~P
    A-P~P
    +Pi
    + 能量
    ATP水解酶
    ATP合成酶
    1)方程从左到右,表示能量的利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2)方程从右到左,表示能量的转移。
    1)反应条件:酶不同。
    2)能量来源:能量不可逆(而物质可逆)。
    3)合成与分解场所:不同。
    结论:不是可逆反应。
    3、ATP与ADP的转变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可逆,并不表示化学上的可逆反应。
    4、ATP与ADP之间转化的生理意义
    1)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只有ATP在细胞内转化十分迅速,才能使细胞内ATP的含量总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供能极其重要。从而确保生物体生命活动能及时得到能量的供应,保证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如细胞分裂、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新物质的合成、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和生物电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来自ATP的水解。
    1、ATP的中文名是什么?
    2、ATP的结构简式是:(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3、ATP简式中A、P、~别代表什么?
    4、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哪个位置?
    三磷酸腺苷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5、为什么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考点演练
    腺苷、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
    高能磷酸化合物: 是指水解1mol该物质能释放20.92千焦以上能量的磷酸化合物。
    1mol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千焦,所以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6、ATP水解是哪一个高能磷酸键先发生水解?
    7、ATP水解会形成游离的( )放出(  ),ATP就转化为(   )。
    8、ADP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远离A的那个
    Pi
    能量
    ADP
    二磷酸腺苷
    9、ATP和ADP在细胞中含量都很少,但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24h内竟有40kg的ATP发生转化,这说明(   )A.ATP在人体细胞中分布广泛  B.ATP容易分解为ADPC.ADP容易合成ATP贮存起来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

    12、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不可能来自(  )A.光合作用   B.生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
    11、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   )
    13、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是由(   )提供的?
    10、下列过程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A.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细胞C.氧气进入组织细胞 D.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ATP
    共性
    15、绿色植物细胞中,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有( )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4、( )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来源。A.脂肪 B.蛋白质 C.葡萄糖 D.ATP


    16、关于细胞中ATP的正确叙述是 ( ) A.ATP在细胞中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它条件下直接形成 B.ATP和ADP之间的反应在生物体内是完全可逆的 C.ATP结构中有三个高能磷酸键,因此称高能化合物 D.ATP在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D
    17、对“ATP ADP + Pi + 能量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向左或向右进行所需的酶都是一样的 B.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向左进行时储存能量 C.该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因而存在一种动态平衡 D.动植物细胞发生这个反应的生理过程都一样
    B
    18、在活细胞中,如右图所示循环永不停止地进行着,请分析回答: (1)ATP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______ __ __ ,在②过程中是由于__________断裂而释放出能量。
    (2)在动物细胞内与①相应的生理活动是在______和__________中进行。在细胞吸收葡萄糖时进行的是____过程;在光合作用的①过程中,E1是来自于________。 (3)A1和A2具有___ __作用,在图中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促进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能源
    高能磷酸键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太阳光
    催化
    ATP的合成和水解
    此图说明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使生物体内部总保持一种稳定的供能环境。(原因是ATP和ADP相互的转化很快)
    19、科学家在研究细胞ATP的含量时得到如下图的实验结果,此图说明了什么?
    ATP含量
    O2含量
    A
    B
    20、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入A、B两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暗处,结果看到的现象是。
    15min
    荧光消失
    无荧光出现
    暗处
    有荧光出现
    2ml葡萄糖溶液
    2mlATP溶液
    以上现象说明了:(1) ;(2) ;(3) 。
    ATP能直接使荧光物质发光
    葡萄糖不能直接使荧光物质发光
    ATP是萤火虫发出荧光的直接能源
    21、10个ATP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目是(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D
    21、海洋中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 )A,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B,由热能转变而来;C,由光能转变而来;D,由ATP转变面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22、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ATP( )个。A,10 B,20 C,30 D,60
    D
    B
    22、人和动物体内发生ADP+磷酸肌酸 ATP+肌酸的反应条件是 ( )A.肌肉组织缺氧 B.机体消耗ATP过多C.机体进行有氧呼吸 D.机体进行厌氧呼吸
    B
    23、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B、线粒体内[H]与O2结合 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 D、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
    D
    24、下图中能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
    B
    (1)图解中过程①是_________,过程②是_________,过程③是__________。(2)过程④和⑥只发生在高等动物和人的肌肉细胞中。在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以过程 ___ ___ ____ __ ___ __ 来维持ATP的数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3)图解过程⑤如果发生在高等动物体内,那么葡萄糖转化为多糖的变化主要是在______和______中进行。
    光反应
    暗反应
    呼吸作用
    肝脏
    肌肉
    2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概念: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细胞质基质

    2丙酮酸+4[H]+2ATP
    有氧呼吸
    2线粒体基质

    3线粒体内膜

    总反应式:

    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
    C6H12O6

    产生乳酸:
    C6H12O6

    发生生物:
    发生生物:
    反应场所:
    6CO2+20[H]+2ATP
    2丙酮酸+6H2O
    12H2O+34ATP
    24[H] +6O2
    6CO2 +6H2O +38ATP
    C6H12O6 +6O2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2乳酸+少量能量
    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知识网络
    注意:1、菌类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2、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3、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
    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
    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考点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方式
    二、有氧呼吸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1、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6H12O6
    6CO2
    12H2O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2、有氧呼吸的过程
    能量去向(2870kj/mol):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1709kJ/mol,约60%);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1161kJ/mol,约40%)。
    3、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细胞质基质
    主要是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2个ATP
    丙酮酸、H2O
    CO2、[H]
    少量2个ATP
    [H]、O2
    H2O
    大量34个ATP
    4、总反应式:
    细胞内
    + 糖 类
    +水
    能量
    呼吸作用(本质)
    5、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和呼吸作用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
    呼吸: 机体与环境之间O2和CO2交换的过程。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三、无氧呼吸
    活细胞可以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成为乙醇或乳酸等,同时释放较少能量,这个过程叫无氧呼吸或厌氧呼吸。
    1、无氧呼吸的概念
    2、无氧呼吸的生理意义:
    增强生物适应短时无氧条件的能力。
    3、无氧呼吸的过程
    4、无氧呼吸的特点:
    氧气的存在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
    注:1、酵母菌为兼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2、乳酸菌为严格的厌氧型,只能在无氧条件生活。
    5、不同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
    C3H6O3、少量能量
    C2H5OH、CO2、少量能量
    乳酸发酵
    C2H5OH、CO2、少量能量
    C3H6O3、少量能量
    条件
    供应能量方式
    产物
    骨骼肌细胞

    红细胞
    高等动物
    玉米胚、马
    铃薯块茎等


    大多数植物
    酵母菌



    乳酸菌
    缺氧
    释 能
    产 物
    条 件
    场 所
    联 系
    区别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类型项目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需氧、酶等
    不需氧、需酶
    ①两者第一阶段相同即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糖酵解)
    ②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氧化碳和水
    氧化彻底
    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
    氧化不彻底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考点4:根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
    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重要依据。
    1、无CO2释放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
    2、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容器内气体体积可增大;
    3、当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化;
    4、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时时,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方式。
    1)若VCO2/VO2=4/3,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
    2)若VCO2/VO2>4/3,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
    3)若VCO2/VO2<4/3,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考点5: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温度
    温度能影响细胞呼吸,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呼吸作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与温度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曲线特征一致。
    植物最适25-30℃。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而延长保存时间。
    O2:贮藏水果时下降到____最有利贮藏。CO2:增加CO2浓度,降低O2浓度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a点
    2、氧气:
    1)对无氧呼吸:随O2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强度受抑制,O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2)对有氧呼吸:随O2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强度也增加,但O2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将不再随O2浓度增加而增加。些时限制因素主要是酶的活性和呼吸底物浓度。
    3、二氧化碳
    CO2浓度高会抑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CO2浓度增高,会降低细胞内PH值,使呼吸酶的活性降低。低浓度的CO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胞呼吸。
    4、水分
    水是原料,也是产物,细胞呼吸过程必须在细胞内的水环境中才能完成。
    5、含水量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考点6: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 在酿酒业上的应用: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使其数量增加;然后隔绝空气,使其发酵,产生酒精。
    2 . 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及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3 . 在医学上:利用氧气驱蛔、抑制破伤风等厌氧型细菌的繁殖。
    4 . 在物质的储存时:控制氧气的浓度,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生物体吸收的O2用于( )A 在线粒体中合成CO2 B 在细胞质中与H结合生成水C 部分形成CO2,部分 与[H]结合成水D 在线粒体中与[H]结合成水2、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摩尔CO2,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 )A A/3摩尔 B A/6摩尔 C 3A 摩尔 D 6A摩尔
    D
    C
    考点演练
    3、下列哪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不是直接依赖于ATP的水解( )A 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B 细胞的有丝分裂 C 细胞的生长 D 矿质元素的吸收4、生物体内既能储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 葡萄糖 B 糖原 C ATP D 脂肪5、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A 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 小肠吸收氨基酸 D 神经冲动在中枢传导
    A
    C
    B
    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度温室中移至5度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C 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D 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青蛙的耗氧量减少7、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A CO2、H2O、酒精、ATP B H2O 、乳酸C 乳酸、ATP D CO2、H2O、乳酸、ATP
    D
    D
    8、人体吸入18O标记的氧气后,检验其体内代谢产物,可从下列中找到18O的是( )A 丙酮酸 B CO2 C ATP D 尿液和汗液9、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A 血浆内 B 肺泡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10、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 一定是无氧呼吸 B 一定是有氧呼吸 C 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 一定不是乳酸发酵11、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是( )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
    C
    D
    A
    12、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均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进行四项独立实验(见右图)(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乙 、丙 。 (2)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是:甲 、乙 、丙 。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甲 、乙 、丙 。
    丙酮酸
    无反应
    CO2和H2O
    无反应
    CO2和H2O
    CO2和H2O
    酒精和CO2
    无反应
    酒精和CO2
    13、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比为1︰2,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
    14、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都有能量的释放,但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第________阶段;第____阶段需要O2,氧的作用是________;第____阶段产生[H]最多;丙酮酸是第___阶段的产物。
    第三阶段
    二、三


    氧化[H]

    15、 现有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CO2和吸收的O2之比是 ( ) A.3:1 B.1:2 C.4:3 D.2:3
    C
    16、 下列5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 ) ①葡萄糖+已破裂的细胞 ②葡萄糖+线粒体 ③丙酮酸+线粒体 ④葡萄糖+细胞质基质(隔 绝空气) ⑤丙酮酸+细胞质基质(隔绝空气)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7、右图表示在储存蔬菜、水果时,大气中O2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分析: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
    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 (2)由A到B, 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小,其原因是 。 (3)由B到C, 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到C点以后CO2的释放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随O2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随氧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无氧呼吸
    受线粒体数量限制,有氧呼吸不再加强
    18、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 )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④①
    D
    19、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产生CO2 B.一定产生CO2 C.不形成ATP D.物质氧化分解不彻底
    D
    20、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训练,从他的大腿肌肉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 ,其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 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
    B
    锻炼时间(分)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21、右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存白菜的地窖,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
    (1)A~B段O2的消耗量很大, 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 呼吸。(2)C~D段O2浓度接近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 呼吸。(3)B~C段O2浓度已很低, 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 .
    有氧
    无氧
    氧气浓度很低,有氧呼吸十分微弱,而无氧呼吸仍处于抑制状态
    21、右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存白菜的地窖,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
    (4)从哪点开始,O2浓度的高低成为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_____  (5)为了有利于较长时间地贮存大白菜,应把地窖的氧气控制在 段范围内。
    B点
    B ~ C
    返回
    三、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返回
    考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考点2: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
    考点3:光合作用的有关计算
    考点4:[H]和ATP来源、去路的比较
    考点5: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知识网络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 黄 素
    蓝绿色
    黄绿色
    橙黄色
    黄 色
    占3/4
    吸收蓝紫光红光
    吸收蓝紫光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这些色素都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占1/4
    考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中心色素
    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辅助色素(天线色素)
    吸收光能、传递光能给中心色素。
    1、绿叶中的色素
    反应中心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光能转换成电能示意图
    图注:A代表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B代表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C和D代表传递电子的物质。
    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传递给特殊状态的叶绿体a(中心色素),然后被激发(激发态)而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 成为强氧化剂,最终从水中夺得电子而恢复原状态。 NADP+(辅酶Ⅱ)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很容易跟氢(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结合而被还原为NADPH(即[H]), NADPH有很容易分离出氢,去还原别的物质,也就以为着电能在这里以化学能的形式积蓄起来,所以NADPH是携带一定能量的还原剂。
    叶绿素a和NADP+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2、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叶绿素中的吸收光谱
    0
    400
    500
    600
    700 nm
    50
    100
    叶绿素b
    叶绿素a
    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较大,对黄绿光的吸收量较少,但并非不吸收,其中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呈绿色。
    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吸收量较大,对其他光吸收量较少,但并非不吸收。
    3、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
    1)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通过不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
    2)叶绿素对绿光吸收量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
    光合效率:白光>红光>蓝紫光>绿光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或高温,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片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一)提取色素:
    1)研磨
    材料:5g鲜叶
    药品
    SiO2—使研磨充分
    CaCO3 —防止色素 破坏
    无水酒精—溶解色素
    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或酒精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
    5、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获取绿色滤液。
    1)准备滤纸条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滤液细线
    画滤液细线
    要求:细而齐, 重复2—3次
    原理: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二)分离色素
    剪去两角、画铅笔细线、滤液细胞细而齐:使色素带整齐。
    2)分离色素:
    插滤纸条
    层析液
    培养皿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普利斯特利
    英格豪斯
    R.梅耶
    萨克斯
    恩格尔曼
    鲁宾 卡门
    卡尔文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以更新空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考点2:光合作用过程分析
    叶绿体色素
    叶绿体色素
    ADP +Pi
    ATP
    多种酶参加催化
    还原
    C6H12O6
    暗反应
    光反应
    叶绿体色素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2、光合作用的过程
    场所
    过程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条件
    色素、光、酶
    酶、ATP、[H]
    6H2O
    光合磷酸化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
    6CO2 + 12H2O
    光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C6H12O6 + 6O2 + 6H2O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类囊体薄膜上
    光、色素、酶
    ①水→ O2 +[H]②ATP的合成
    ①CO2的固定和还原②ATP→ ADP + Pi
    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葡萄糖中稳定化学能
    叶绿体基质中
    多种酶、ATP、[H]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4、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5、[H]、ATP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CO2供应不变
    光照不变
    条件
    项目
    1、把新鲜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是( )A 红光部分 B 红橙光与蓝紫光部分 C 绿光部分 D 紫光部分
    B
    2、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A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 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C
    考点演练
    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出氧以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 )A 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B 水和二氧化碳 C叶绿素,水和光能 D二氧化碳、水和光能
    C
    4、如果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
    C5
    5、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 )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的基质与基粒上
    6、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宽的一条颜色是( )A 橙黄色 B 黄色 C 蓝绿色 D 黄绿色7、检查植物光合作用速度是否增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水量 B 二氧化碳的耗用量C 植物叶绿素含量 D 植物体葡萄糖的氧化量
    B
    C
    8、在同一光照下,一株高等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内,使光合 作用产生氧气最多的实验处理是( )A 白光照射 B滤去红光和蓝光 C滤去紫光 D滤去黄光和绿光9、将一株植物培养在H218O中进行光照,过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A 光合作用生成的水中 B 仅在周围的 水蒸气中C 仅在植物释放的氧气中D 植物释放的氧气和周围的水蒸气中
    A
    D
    10、将一叶绿体研磨后,基质与基粒便释放出来,在去掉基粒后,只对叶绿体的基质照光,再通入14CO2,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 [H]和ATP B 含14C的淀粉 C 含14C的三碳化合物 D含14C的(CH2O)
    C
    11、向玉米、甘蔗等植物提供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 CO2,一段时间后,放射性同位素14C在C3和C4化合物中的变化情况是( )A、C3、C4中都不变 B、C3、C4中都渐多C、C3中渐多,C4中渐少 D、C3中渐少,C4中渐多
    C

    12、(2004年江苏)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A、传递光能、传递电子 B、传递光能、转变光能C、吸收光能、转变光能 D、吸收光能、传递光能13、(2003年江苏卷)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7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暗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 绿光区 B 红光区和绿光区C 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D
    D
    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14、用C18O2作为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段时间后在放射性18O将出现在( )(1)C6H12O6 (2)H2O (3)O2A、 (1) B、 (1) (2)C、 (1) (3) D、 (1) (2) (3)

    D
    15、(2004江苏)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A、C6H12O6、NADPH、ATP B、NADPH、CO2、ATP C、NADPH、O2、ATP D、C6H12O6、CO2、H2O16、(2003江苏)C4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方式是( )A、CO2+ C5 C3 B、CO2+C3 C4C、CO2+ C4 C5 D、CO2+C4 C3
    C
    B
    17、(2004年上海)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下图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 。(2)请据图回答:A、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C5的浓度变化如图 ;C3的浓度变化如图 。B、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C3的浓度的变化如图 。
    2C3
    NADPH
    NADP+
    ATP
    ADP+Pi
    (CH2O)
    叶绿体基质
    D
    C

    A
    18、(2003·江苏)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如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最先浮起的是 ( )
    C
    19、(2006年江苏)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H]和ATP B.C5化合物 C.H2O和O2 D.O2和C3化合物
    A
    返回
    考点3:光合作用的有关计算
    1、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有关物质的计算
    这类计算同化学知识中根据反应式的计算是相同的。通常是根据反应物中CO2的量或生成物C6H12O6或O2量来进行计算。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计算
    有光和无光条件下,植物都进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总产氧量)=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净产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2)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 = 实测的CO2消耗 量 + 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3)实际光合作用葡萄糖生产量 = 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 + 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4)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或实测的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强度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光合速率表示。
    考点4:[H]和ATP来源、去路的比较
    [H]
    ATP
    考点5: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1)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数量。
    2)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3)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2的量。
    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②光照时间
    ①光的波长: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白光光合作用最强。
    ③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速率
    Time of day (h)
    C3
    C4
    ④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炎热的夏天,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因气孔关闭而造成CO2供给不足。
    在生产上的应用:a、适当提高光照强度;b、延长光照时间;c、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正常的光照强度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但提高温度也会促进呼吸作用。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2)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生产上的应用:a、适时播种;b、温室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c、植物“午休”原因之一。
    (3)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O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
    在生产上的应用:a、施用有机肥,使植物吸收的CO2增多;b、温室可释放干冰,增加CO2浓度。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降低CO2补偿点,增大CO2饱和点。
    1)光合器官的组成成分。 N、Mg—叶绿素,Fe、Cu—光合链电子递体。2)参与酶活性的调节。 Mn、Cl和Ca与放O2有关。3)参与光合磷酸化。P—ATP。4)参与光合碳循环与产物运转。P、K、B5) 调节气孔开闭,K+对光合作用影响也很大。
    (4)矿质元素和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生产上的应用:a、预防干旱,及时灌溉。b、合理施肥。
    (5)叶面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生产上的应用:a、合理密植;b、间种、套种;c、适当间苗、适当修剪,避免徒长。
    段为幼叶, 段为壮叶, 段为老叶。
    OA
    AB
    BC
    (6)叶面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生产上的应用:适当摘除老叶、残叶。
    考点6:化能合成作用
    自然界中的某些细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称化能合成作用。
    2NH3 + 3O2
    2HNO2 + 2H2O + 能量
    2HNO2 + O2
    2HNO3 + 能量
    (CH2O )+ O2
    考点7:生物的代谢类型
    区别:能量来源不同
    光合作用
    化 能 合成 作 用
    类型
    共同点:将无机物合成有 机物,并储存能量
    生物: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铁细菌、 硫细菌等
    异养型
    动物和人类;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生物的代谢类型
    自养型
    同化作用的代谢型
    异化作用的代谢型
    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暂时的、部分的无氧呼吸。
    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氧气的存在抑制其呼吸作用。
    (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
    1、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A 增大氧气浓度 B 增大二氧化碳浓度C 增强光照强度 D 调节室温2、对某植物做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MIN,(乙)光照5S后再黑暗处理5S,连续交替进行20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A 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 甲和乙相等 D 无法确定
    A
    B
    考点演练
    3、上图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被测植物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的曲线。据图回答:(1)在该实验条件下,植物体中有机物增加量最快的温度是 左右。(2)在该实验条件下,植物体中有机物开始减少的温度是 。 (3)请在图中画出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的变化曲线。
    250C
    370C
    (1)预计乙图Q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 以用 图来说明,其具体解释是: 。(3)小麦灌浆期如遇连绵阴雨会减产,其原因由 图信息可以说明;温室大棚作物如遇阴雨天,为避免减产,可以适当降温,原因是 。
    都会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干旱初期因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光照弱,光合速率低,适当降温不影响光合作用却可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一般来说,光照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原因是( )
    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不足
    6、下列各生物中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是( )A 海带 B 衣藻 C 硝化细菌 D 大肠杆菌
    C
    典型例题选讲:
    7、一株菠菜和一株苋菜,分别置于大小相同的、密闭的两个钟罩内。每天光照12小时,一星期后,菠菜死亡,苋菜依旧存活。原因是( ) A、苋菜在夜间的呼吸需氧较少 B、苋菜能够从土壤中得到需要的养料,而菠菜不能 C、苋菜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少于菠菜 D、苋菜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菠菜不能
    D
    8、如图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CO2的吸收量表示,单位为mg/cm2/h)的关系图。据图回答:(1)曲线B所表示的是_____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点表示__________
    (3)叶面积为25cm2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净合成量为______mg。 
    (4)将该阳生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为Q时)12h,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射前一样,则需光照_____小时。
    0
    4
    8
    12
    CO2mg/100cm2/小时
    Q
    V
    W
    X
    Z
    b
    A
    B
    -4
    a
    阴生
    光补偿点
    3
    6
    Y
    9、(2006年四川卷)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右移,b点右移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
    D
    10、(2004江苏)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是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将_____. (2)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略有下降
    植株过密,叶片接受光照不足;通风透气差,CO2供应不足
    11、、如图是一个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实验前溶液中加入ADP、磷酸盐、叶绿体等。实验时按图示控制条件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合成率,用此数据绘成曲线。请你用已学的光合作用知识,解释曲线形成的原因。     ⑴AB段:     ⑵BC段:     ⑶CD段:    
    因无CO2,只进行光反应,无有机物的积累。
    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充足的条件(ATP、[H]等),加上CO2供给使暗反应得以进行,有机物合成率迅速上升。
    随着光反应产物的不断消耗,暗反应逐渐减弱,有机物的合成率下降。
    B
    高温干旱 晴天 多云 阴天
    12、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水稻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 )
    13、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是( )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D
    返回
    太阳能(最终的能源物质)
    肝糖元、脂肪等(贮备的能源物质)
    葡萄糖(主要的能源物质)
      ATP(直接的能源物质)
    磷酸肌酸(动物辅助的能源物质)
    肌糖元(肌肉中的能源物质)
    转化
    呼吸作用
    氧化分解
    氧化分解
    光合作用
    光反应
    ATP含量过高
    ATP含量过少
    2、如果在光合作用的实验所用的水中有10%的水分子含有18O。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的比例为( ) A、1%    B、10%   C、19%     D、20%
        解析:在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10%的水分子含有18O,故每个氧分子中两个氧原子都不是18O的比例为90% × 90% = 81%,故含有18O的比例应为19%。
    C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细胞的增殖
    二、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增殖
    考点1:细胞周期的顺序及表达方式
    考点2:染色体的组成和形态
    考点3: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 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考点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考点5:细胞器与细胞有丝分裂的关系
    返回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知识网络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限制因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相对表面积)
    细胞核(DNA)与细胞质之比(核质比)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主要)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体细胞分裂方式
    生殖细胞分裂方式
    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质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太大,使细胞核的负担过重。
    三、有 丝 分 裂
    1、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不同点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五、无丝分裂
    特点:
    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一次分裂开始到分裂结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1、细胞周期的概念:
    在一次分裂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物质准备阶段。
    连续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考点1:细胞周期的顺序及表达方式
    2、细胞周期的表达方式
    乙→乙
    c→e
    思考判断: 1、下图是连续分裂的一个细胞的几个不同时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_____其中代表细胞分裂后期的是图中的____段。
    b~g
    e f
    2、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 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乙 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C.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 甲的全过程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 乙的全过程
    D
    3、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植物为例):
    1)分裂间期
    ②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①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着丝点
    G1期: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S期:DNA复制。
    G2期: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 纺锤丝形成作准备。
    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分裂间期(M期)
    中期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染色体
    纺锤丝
    纺锤体
    着丝点
    姐妹染色单体
    赤道板
    (与纺锤体中轴相垂直的平面)
    子染色体
    后期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4、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考点2:染色体的组成和形态
    一个染色体含一个DNA,不含染色单体。
    一个染色体含两个DNA,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一个染色体
    一个染色体
    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考点3: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的数量与染色单体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N
    0→4N
    2N →4N
    2N
    4N
    4N
    4N
    0
    4N
    2N
    0
    2N
    2N
    0
    2N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考点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不同点
    考点5:细胞器与细胞有丝分裂的关系
    考点6: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高倍镜—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各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着色。方法步骤: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先低倍后高倍 4.绘图(中期)
    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分裂间期
    分裂中期
    分裂前期
    讨论: 1.你视野中哪一期细胞最多?为什么? 2.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1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 活动的细胞器有 ( )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高尔基体 ④内质网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A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 数量之比为1:2:2时所处的分裂期应是( ) A.前期和末期 B.前期和中期 C.后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B
    考点演练
    3.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数44条,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实际个数是( ) A.44 B.88 C.22 D.11
    C
    4.观察马蛔虫受精卵装片时,辨认染色体数目的 最佳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B
    5.下列哪一项叙述足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A.核糖体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 C.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明显增加
    C
    6.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 是 ( ) ①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②染色体复制方式不 同 ③DNA数量变化规律不同 ④形成子细胞 的方式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8.下图是具有6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B所示分裂的时期是____,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_____.(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图。(4)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和活动都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染色体的活动决定于_______的作用。(5)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图。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A
    B
    C
    D
    C、D
    D
    染色体、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纺锤体
    A
    9.右图是细胞核中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线段BC属于___期。 (2)CD段属于____期。(3)图中的第二个细胞周期指的是_____段。(4)染色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发生在_______段。DNA和染色体的加倍分别发生在_______段。(5)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的关系是______,其原因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裂
    E~H
    Ⅱ、Ⅴ
    Ⅰ、Ⅳ
    相同的
    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0.下列哪组结构能在高等动物同一个细胞周期的同一 时期被发现(  ) A.细胞板、中心体 B.细胞板、星射线 C.染色体、染色质 D.纺缍体、中心体
    11.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  ) A.形成细胞板 B.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C.形成细胞核 D.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D
    D
    12.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时间要长 C.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比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多 D.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没有染色单体
    D
    13.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征之一是出现了赤道板 B.从进化角度上看,有丝分裂是从减数分裂演变而来的 C.有丝分裂实现了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这里的“遗 传物质”不包括细胞质的DNA D.细菌细胞无中心粒,所以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14.基因型为Ee的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 细胞,其基因型(  ) A.一个为E另一个为e B.两个都是E C.两个都是e D.两个都是Ee
    C
    D
    1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母细胞遗传物质向子细胞的分配状况是(  ) A.两个子细胞获得的核物质是均等的,但核基因的组合类型可能不同 B.每个子细胞(植物)获得的质体数量不等,但均含有三种质体 C.母细胞的线粒体向两个子细胞的分配是随机的 D.变形虫细胞中含有的DNA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C
    16、右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C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_________。 理由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细胞
    具细胞壁
    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
    ⑵ A图细胞处于___期,处于该时期的细胞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共有染色体__条,DNA分子__个,染色单体___个,该种类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条。
    16、右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成的两组子染色体分别两极移动
    8
    8
    0
    4
    ⑶ B图是_______细胞,细胞中含染色体_____条, DNA分子_____个,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 成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 ______条。
    16、右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动物
    8
    8
    2
    4
    17、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可能处于哪个时期(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A、B
    18、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显微镜中观察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下面哪个图( )
    A
    二、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
    考点1:细胞分化
    考点2:细胞全能性
    考点3:细胞衰老
    考点4:细胞的癌变特征与机理
    考点5:细胞的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考点6: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返回
    考点7:干细胞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知识网络
    考点1: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
    持久性:细胞分化是一种稳定性的变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普遍发生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不可逆性:一般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
    小肠上皮细胞
    神经细胞
    肌肉细胞
    上皮细胞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3、图解
    各方面相同的细胞
    首先出现化学成分上的不同,如酶的不同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不同(染色体数、核DNA彼此相同)
    4、细胞分化的遗传学基础(分化的原因):
    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没发生变化,但遗传物质的表达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细胞分化的结果
    产生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6、细胞分化的意义: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组织器官形成)的基础。
    7、细胞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比较:
    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生物体生长的基础。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增加
    相同
    不变
    差异
    遗传信息都不变
    共同完成生物个体发育过程
    考点2:细胞全能性
    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着本物种固有的DNA分子(全部的遗传信息)。
    1、细胞全能性概念:
    1958年美国斯图尔德的实验(组织培养):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
    含植物激素、无机盐、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
    新的细胞群
    新的胡萝卜植株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3、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这种全能性。
    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的细胞,叫干细胞。
    4、动物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干细胞类型: 1、全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克隆人体; 2、多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3、专功能干细胞:
    如:造血干细胞,它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皮肤干细胞,它能产生各种类型的皮肤细胞。 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和代替受损脑组织的有效方法, 能重建部分环路和功能。
    5、全能性与细胞分化程度的联系
    1)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2)一般情况下,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二者呈负相关。同一生物体内细胞的全能性的高低为: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增殖细胞>停止增殖细胞。
    1.利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的卵 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成功培育了“多 利”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C. “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 D. “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
    D
    考点演练
    2.植物学家将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此过程依据的原理和技术分别是( ) A.细胞分裂和细胞工程 B.细胞分化和基因工程 C.细胞的全能性和组织培养 D.花药离体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C
    3.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不能使细胞的数量增多 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 变化,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 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 定,不能逆转 D.动物细胞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D
    4.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来自外胚层,乳腺细 胞能够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 唾液腺细胞正相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A.唾液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 B.乳腺细胞没有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C.两种细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和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D.两种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D
    5.右图示某种植株的形成层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已知该植株有10对染色体。请回答: (1)愈伤组织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 和小分子有机物。 (2)试管苗的细胞核中有_____个DNA (3)该试管苗的形成经历了 __ _ __ __ __ __ __ __ _ ____ ____ _____ _____ 等几个过程。
    水、无机盐
    20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新个体的形成
    4.右图是美国科学家的实验,请据图分析: (1)分离出来的单个细胞成为细胞团是通过________来完成的;细胞团在发育成胚状体和新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逐渐向不同方向变化,这种现象称_______。 (2)该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3)根据该实验推测,一个动物细胞是否能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能。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全能性
    考点3:细胞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每时每刻都有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新增的细胞来补充它们。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死亡和个体的死亡并不是同步的。
    2、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形态上的变化: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②结构上的变化: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溶酶体数增加或体积增大,内质网排列无序。
    ③功能上的变化:线粒体数目减少,呼吸速率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逐渐积累。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通透性增强),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原因
    1)自由基学说:生物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含有未配对电子,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因此可以破坏细胞膜,也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发生衰老。
    2)端粒学说:端粒DNA序列(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缩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使正常基因序列受到损伤,使细胞活动异常。
    4、细胞的凋亡
    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细胞凋亡的意义:
    ①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②调节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发育。
    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④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
    细胞的坏死与细胞的凋亡的区别:
    细胞的死亡是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使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则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它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生理过程。
    非正常死亡细胞内容物释放、炎症
    正常死亡 表面有凋亡小体、无炎症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1.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 酶的催化效率极低,该细胞正在( )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C
    2.人的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时,头发就会 变白。其原因是(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细胞膜通透性降低 D.细胞的呼吸苏联减慢
    B
    考点演练
    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B.衰老细胞的体积缩小,核体积增大 C.衰老细胞的内部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速 度减慢 D.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脂褐素等色 素的大量积累
    D
    4.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沉着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率减慢 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A.①③⑥⑧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C
    5、细胞凋亡是哪项决定? ( )
    A、 染色体 B、 DNAC、 基因 D、脱氧核苷酸
    C
    6.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①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③细胞坏死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 程序性调控 ④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④
    D
    7、关于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B衰老的生物体内,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C年幼的生物体内,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D从总体上看,个体的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D
    8、下列有关细胞衰老主要特征的描述,属于结构改变并且是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减少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C核孔是离子、水分子等的运输通道D人的衰老细胞萎缩,体积变大
    D
    9.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个小白鼠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为A、B、C,然后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量,其比例为1.3 :1.2 :1.0。据此分析: (1)年龄最大的是____,其中CO2的释放量不同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减弱所致 (2)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_____。 (3)三块骨骼肌细胞内,代谢废物沉积最多的是_____。
    C
    线粒体
    A
    C
    C
    1、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①能无限增殖(能迅速生长、分裂、无限增殖);
    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变成球形);
    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使之容易分散转移。
    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
    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
    黏着性下降的“扩散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考点4:细胞的癌变特征与机理
    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维持机体正常活动必需基因。
    原癌基因
    癌基因
    抑癌基因
    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细胞形成。
    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
    正常细胞
    癌细胞
    基因突变
    癌细胞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细胞癌变的原因及其致癌因子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考点5:细胞的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考点6: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衰老的控制不仅在细胞内部,同时也与外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 对人类来说,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有益于延缓衰老。
    2、正常的细胞凋亡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不正常的细胞凋亡会导致许多疾病。肿瘤的发生、自身免疫疾病等与细胞凋亡不足有关,而帕金氏综合症(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与细胞凋亡过盛有关。
    1、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的原始细胞,叫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考点7:干细胞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2、干细胞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二种是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高,是全能干细胞,而成体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低,是多能或单能干细胞。
    干细胞类型: 1)、全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克隆人体; 2)、多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3)、专功能干细胞:
    如:造血干细胞,它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皮肤干细胞,它能产生各种类型的皮肤细胞。 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修复和代替受损脑组织的有效方法, 能重建部分环路和功能。
    3、应用:为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癌症、癫痫、糖尿病的根治带来了希望。
    1.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 ( ) 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 B.核增大,染色加深 C.膜通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 D.酶活性降低
    A
    2.癌症发生的原因是 ( ) A.细胞分裂受阻 B.细胞分化受阻 C.原癌基因激活 D.细胞生长受阻
    C
    考点演练
    3.二战后,在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其 原因可能是 (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A
    4.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D
    5、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无限增殖   B.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D.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
    D
    6、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的原因是( ) A.煤焦油黏着在肺泡壁上,使肺泡失去弹性 B.煤焦油能导致机体产生原癌基因 C.煤焦油能激活原癌基因,使之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D.吸入的一氧化碳使肺泡变薄
    C
    7、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D
    8、癌症患者晚期发生癌细胞扩散,主要原因是(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C.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使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D.癌细胞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C
    9.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广泛的传代使用的“海拉细胞系”是从黑人妇女海拉的宫颈癌细胞中分离建立的,奋力出来的癌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能无限的传代下去,这说明癌细胞能 。这些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其原因是 。若使这些癌细胞变为正常细胞,从遗传角度来看,应使癌基因 。
    无限增殖
    从激活状态变成抑制状态
    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优质课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温升高,温度水,郁闭度,光照强度,综合性,气温降低,气候干旱,死亡率,种内竞争,捕食对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评优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亚硝酸盐,3~05g,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浓度越高颜色越深,操作提示,酒的种类,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试讲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边缘效应,互利共生,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统计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