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专项突破:数轴动点类和角度的旋转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专项突破:数轴动点类和角度的旋转   解析版0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专项突破:数轴动点类和角度的旋转   解析版0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专项突破:数轴动点类和角度的旋转   解析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专项突破:数轴动点类和角度的旋转 解析版

    展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专项突破
    数轴动点类和角度的旋转
    数轴动点:
    1.点A,B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3,a3=﹣8.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若点C为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其对应的数记为x,试猜想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点C到A点的距离与点C到B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3)若P,Q为数轴上的两个动点(Q点在P点右侧),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m,当点P到A点的距离与点Q到B点的距离之和有最小值4时,m的值为   .






    2.已知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a,b,c.

    (1)填空:abc   0,a+b   0:(填“>”,“=”或“<”)
    (2)若a=﹣2且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
    ①当b2=16时,求c的值;
    ②P是数轴上B,C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bx+cx+|x﹣c|﹣10|x+a|的值保持不变,则b的值为   .






    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8和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若规定: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3倍时,我们就称点P是关于A→B的“好点”.

    (1)若点P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P到点B的距离时,求点P表示的数是多少;
    (2)①若点P运动到原点O时,此时点P   关于A→B的“好点”(填是或者不是);
    ②若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原点O开始向右运动,当点P是关于A→B的“好点”时,求点P的运动时间;
    (3)若点P在原点的左边(即点P对应的数为负数),且点P,A,B中,其中有一个点是关于其它任意两个点的“好点”,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表示的数.




    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0,点B表示11,点C表示1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2)在点Q出发后到达点B之前,求t为何值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
    (3)在点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N是AP的中点,在点P到达点C之前,求2CN﹣PC的值.





    5.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4,点B位于点A的左侧,与点A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
    (1)点B表示的数是   ,并在数轴上将点B表示出来.
    (2)动点P从点B出发,沿着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经过多少秒点P与点A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
    (3)在(2)的条件下,点P出发的同时,点Q也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的负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经过多少秒,点Q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2倍?




    6.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是﹣3,已知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点A表示的数﹣3,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2)如果点A表示的数3,将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3)如果点A表示的数x,将点A向右移动p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n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7.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
    (1)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多少时间?
    (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求当t为何值时,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

    8.阅读下面的材料:
    如图1,在数轴上A点所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
    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1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2cm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7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
    (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
    (2)点C到点A的距离CA=   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的数为   ;
    (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4)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角度的旋转:
    9.已知O为直线AB上的一点,∠COE是直角,OF平分∠AOE(图中所说的角都是小于平角的角).

    (1)如图1,若∠COF=58°,求∠BOE的度数;
    (2)将∠COE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若∠COF=m°,求∠BOE的度数(用含字母m的代数式表示).





    10.如图,以点O为端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作射线OA、OB、OC、OD.
    (1)若∠AOC、∠BOD都是直角,∠BOC=60°,求∠AOB和∠DOC的度数.
    (2)若∠BOD=100°,∠AOC=110°,且∠AOD=∠BOC+70°,求∠COD的度数.
    (3)若∠AOC=∠BOD=α,当α为多少度时,∠AOD和∠BOC互余?并说明理由.








    11.已知∠AOB=90°,OC是一条可以绕点O转动的射线,ON平分∠AOC,OM平分∠BOC.
    (1)当射线OC转动到∠AOB的内部时,如图1,求∠MON的度数.
    (2)当射线OC转动到∠AOB的外时(90°<∠BOC<∠180°),如图2,∠MON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变或者不变均说明理由.



    12.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板(∠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经过t秒后,OM恰好平分∠BOC.求t的值;并判断此时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
    (2)在(1)问的基础上,若三角板在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13.如图,已知∠AOC=∠BOD=120°,∠BOC=∠AOD.
    (1)求∠AOD的度数;
    (2)若射线OB绕点O以每秒旋转2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同时射线OC以每秒旋转1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秒(0<t<6),试求当∠BOC=20°时t的值;
    (3)若∠AOB绕点O以每秒旋转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同时∠COD绕点O以每秒旋转10°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秒(0<t<18),OM平分∠AOC,ON平分∠BOD,在旋转的过程中,∠MON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



    14. 已知∠AOB=90°,∠COD=60°,按如图1所示摆放,将OA、OC边重合在直线MN上,OB、OD边在直线MN的两侧:

    (1)保持∠AOB不动,将∠COD绕点O旋转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则
    ①∠AOC+∠BOD=   ;
    ②∠BOC﹣∠AOD=   .
    (2)若∠COD按每分钟5°的速度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AOB按每分钟2°的速度也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OC旋转到射线ON上时都停止运动,设旋转t分钟,计算∠MOC﹣∠AOD(用t的代数式表示).
    (3)保持∠AOB不动,将∠COD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n°(n≤360),若射线OE平分∠AOC,射线OF平分∠BOD,求∠EOF的大小.


    15.已知直角三角板ABC和直角三角板DEF,∠ACB=∠EDF=90°,∠ABC=60°,∠DEF=45°.
    (1)如图1.将顶点C和顶点D重合.保持三角板ABC不动,将三角板DEF绕点C旋转,当CF平分∠ACB时,求∠ACE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继续旋转三角板DEF,猜想∠ACE与∠BC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利用图2所给的情形说明理由;
    (3)如图3,将顶点C和顶点E重合,保持三角板ABC不动,将三角板DEF绕点C旋转.当CA落在∠DCF内部时,直接写出∠ACD与∠BCF之间的数量关系.


    16.已知:O为直线AB上的一点,以O为观察中心,射线OA表示正北方向,ON表示正东方向(即AB⊥MN),射线OC,射线OE的方向如各图所示.
    (1)如图1所示,当∠COE=90°时:
    ①若∠AOE=20°,则射线OE的方向是   .
    ②∠AOE与∠CON的关系为   .
    ③∠AOC与∠EON的关系为   .
    (2)若将射线OC,射线OE绕点O旋转至图2的位置,另一条射线OF恰好平分∠COM,旋转中始终保持∠COE=90°.
    ①若∠AOF=24°,则∠EOF=   度.
    ②若∠AOF=β,则∠CON=   (用含β的代数式表示).
    (3)若将射线OC,射线OE绕点O旋转至图3的位置,射线OF仍然平分∠COM,旋转中始终保持∠COE=90°,则∠CON与∠AOF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数轴动点
    1.解:(1)∵a3=﹣8.
    ∴a=﹣2,
    ∴AB=|3﹣(﹣2)|=5;
    (2)点C到A的距离为|x+2|,点C到B的距离为|x﹣3|,
    ∴点C到A点的距离与点C到B点的距离之和为|x+2|+|x﹣3|,
    当距离之和|x+2|+|x﹣3|的值最小,﹣2<x<3,
    此时的最小值为3﹣(﹣2)=5,
    ∴当﹣2<x<3时,点C到A点的距离与点C到B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最小值为5;
    (3)设点P所表示的数为x,
    ∵PQ=m,Q点在P点右侧,
    ∴点Q所表示的数为x+m,
    ∴PA=|x+2|,QB=|x+m﹣3|
    ∴点P到A点的距离与点Q到B点的距离之和为:PA+QB=|x+2|+|x+m﹣3|
    当x在﹣2与3﹣m之间时,|x+2|+|x+m﹣3|最小,最小值为|﹣2﹣(3﹣m)|=4,
    ①﹣2﹣(3﹣m)=4,解得,m=9,
    ②(3﹣m)﹣(﹣2)=4时,解得,m=1,
    故答案为:1或9.
    2.解:(1)由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0<b<c,
    ∴abc<0,a+b>0,
    故答案为:<>,
    (2)①b2=16,b>0,
    ∴b=4,
    ∵a=﹣2,BC=AB,
    ∴c﹣4=4﹣(﹣2),
    ∴c=10;
    ②设点P表示的数为x,点P在BC上,因此b<x<c,
    ∴bx+cx+|x﹣c|﹣10|x+a|=bx+cx+c﹣x﹣10x﹣10a=(b+c﹣10﹣1)x+c﹣10a,
    ∵结果与x无关,
    ∴b+c=11,
    又∵c﹣b=b+2,即,c=2b+2,
    ∴b=3,
    故答案为:3.
    3.解:(1)∵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8和4,
    ∴AB=4﹣(﹣8)=12,
    ∵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P为AB的中点,
    ∴BP=PA=AB=6,
    ∴点P表示的数是﹣2;
    (2)①当点P运动到原点O时,PA=8,PB=4,
    ∵PA≠3PB,
    ∴点P不是关于A→B的“好点”;
    故答案为:不是;
    ②根据题意可知: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PA=t+8,PB=|4﹣t|,
    ∴t+8=3|4﹣t|,
    解得t=1或t=10,
    所以点P的运动时间为1秒或10秒;
    (3)根据题意可知:设点P表示的数为n,
    PA=n+8或﹣n﹣8,PB=4﹣n,AB=12,
    分五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点A是关于P→B的“好点”时,
    |PA|=3|AB|,
    即﹣n﹣8=36,解得n=﹣44;
    ②当点A是关于B→P的“好点”时,
    |AB|=3|AP|,
    即3(﹣n﹣8)=12,解得n=﹣12;
    或3(n+8)=12,解得n=﹣4;
    ③当点P是关于A→B的“好点”时,
    |PA|=3|PB|,
    即﹣n﹣8=3(4﹣n)或n+8=3(4﹣n),解得n=10或1(不符合题意,舍去);
    ④当点P是关于B→A的“好点”时,
    |PB|=3|AP|,
    即4﹣n=3(n+8),解得n=﹣5;
    或4﹣n=3(﹣n﹣8),解得n=﹣14;
    ⑤当点B是关于P→A的“好点”时,
    |PB|=3|AB|,
    即4﹣n=36,解得n=﹣32.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表示的数是:﹣4,﹣5,﹣12,﹣14,﹣32,﹣44.
    4.解:(1)根据题意得2t+t=28,
    解得t=,
    ∴AM=>10,
    ∴M在O的右侧,且OM=﹣10=,
    ∴当t=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
    (2)由题意得,t的值大于0且小于7.
    若点P在点O的左边,则10﹣2t=7﹣t,解得t=3.
    若点P在点O的右边,则2t﹣10=7﹣t,解得t=.
    综上所述,t的值为3或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
    (3)∵N是AP的中点,
    ∴AN=PN=AP=t,
    ∴CN=AC﹣AN=28﹣t,PC=28﹣AP=28﹣2t,
    2CN﹣PC=2(28﹣t)﹣(28﹣2t)=28.
    5.解:(1)10﹣4=6,
    ∵点B位于点A的左侧,
    ∴点B表示的数是﹣6,
    故答案为:﹣6.
    在数轴上将点B表示如图所示:
    (2)设经过多少秒点P与点A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
    ∴2t+2=10或2t﹣2=10
    ∴t=4或t=6
    ∴经过4秒或6秒点P与点A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
    (3)设经过t秒,点Q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2倍,
    ∴2(10﹣2t)=10﹣t或2(2t﹣10)=10﹣t
    ∴t=或t=6
    ∴经过秒或6秒,点Q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2倍.

    6.解:(1)∵﹣3+5=2,
    ∴B表示的数为2,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5,
    故答案为:2,5;

    (2)∵3﹣3+6=6,
    ∴B表示的数为6,A、B两点间的距离为6﹣3=3,
    故答案为:6,3;

    (3)根据题意,点B表示的数为x+p﹣n,A、B两点间的距离为|x+p﹣n﹣x|=|p﹣n|,
    故答案为:x+p﹣n,|p﹣n|.
    7.解:(1)点P运动至点C时,所需时间t=10÷2+10÷1+8÷2=19(秒),
    (2)由题可知,P、Q两点相遇在线段OB上于M处,设OM=x.
    则10÷2+x÷1=8÷1+(10﹣x)÷2,
    解得x=.
    故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
    (3)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有4种可能:
    ①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AO上,则:8﹣t=10﹣2t,解得:t=2.
    ②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OB上,则:8﹣t=(t﹣5)×1,解得:t=6.5.
    ③动点Q在BO上,动点P在OB上,则:2(t﹣8)=(t﹣5)×1,解得:t=11.
    ④动点Q在OA上,动点P在BC上,则:10+2(t﹣15)=t﹣13+10,解得:t=17.
    综上所述:t的值为2、6.5、11或17.
    8.解:(1)如图所示:
    (2)CA=4﹣(﹣1)=4+1=5(cm);
    设D表示的数为a,
    ∵AD=4,
    ∴|﹣1﹣a|=4,
    解得:a=﹣5或3,
    ∴点D表示的数为﹣5或3;
    故答案为:5,﹣5或3;
    (3)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
    故答案为:﹣1+x;
    (4)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
    根据题意得:CA=(4+4t)﹣(﹣1+t)=5+3t,AB=(﹣1+t)﹣(﹣3﹣2t)=2+3t,
    ∴CA﹣AB=(5+3t)﹣(2+3t)=3,
    ∴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角度的旋转
    9.解:(1)∵∠COE是直角,∠COF=58°,
    ∴∠EOF=90°﹣58°=32°.
    ∵OF平分∠AOE,
    ∴∠AOE=2∠EOF=64°,
    ∴∠BOE=180°﹣64°=116°.
    答:∠BOE的度数为116°;
    (2)∵∠COF=m°,
    ∴∠EOF=m°﹣90°.
    又∵OF平分∠AOE,
    ∴∠AOE=2∠EOF=2m°﹣180°,
    ∴∠BOE=180°﹣(2m°﹣180°)=360°﹣2m°.
    答:∠BOE的度数为360°﹣2m°.
    10.解:(1)∵∠AOC=90°,∠BOD=90°,∠BOC=60°,
    ∴∠AOB=∠AOC﹣∠BOC=90°﹣60°=30°,
    ∠DOC=∠BOD﹣∠BOC=90°﹣60°=30°;
    (2)设∠COD=x°,则∠BOC=100°﹣x°,
    ∵∠AOC=110°,
    ∴∠AOB=110°﹣(100°﹣x°)=x°+10°,
    ∵∠AOD=∠BOC+70°,
    ∴100°+10°+x°=100°﹣x°+70°,
    解得:x=30
    即,∠COD=30°;
    (3)当α=45°时,∠AOD与∠BOC互余;
    理由是:
    要使∠AOD与∠BOC互余,即∠AOD+∠BOC=90°,
    ∴∠AOB+∠BOC+∠COD+∠BOC=90°,
    即∠AOC+∠BOD=90°,
    ∵∠AOC=∠BOD=α,
    ∴∠AOC=∠BOD=45°,
    即α=45°,
    ∴当α=45°时,∠AOD与∠BOC互余.

    11.解:(1)如图1所示:

    ∵ON平分∠AOC,
    ∴∠CON=,
    又∵OM平分∠BOC,
    ∴∠COM=,
    又∵∠AOB=∠AOC+∠BOC=90°,
    ∴∠MON=∠CON+∠COM


    =45°;
    (2)∠MON的大小不变,如图2所示,理由如下:

    ∵OM平分∠BOC,
    ∴∠MOC=,
    又∵ON平分∠AOC,
    ∴∠AON=,
    又∵∠MON=∠AON+∠AOM,
    ∴∠MON=


    =45°.
    12.解:(1)旋转前∠MOC=90°﹣∠AOC=60°,
    当OM平分∠BOC时,,
    3t=75°﹣60°,
    t=5s,
    结论:ON平分∠AOC,
    理由:∵∠CON=90°﹣∠MOC,∠AOC=180°﹣∠BOC=2(90°﹣∠MOC),
    ∴∠AOC=2∠CON,
    ∴ON平分∠AOC

    (2)∠MOC=∠AOM﹣∠AOC=(3t+90°)﹣(30°+6t)=60°﹣3t
    若OC平分∠MON
    则,
    ∴60°﹣3t=45°,
    ∴t=5.
    13.解:如图所示:

    (1)设∠AOD=5x°,
    ∵∠BOC=∠AOD
    ∴∠BOC=•5x°=3x°
    又∵∠AOC=∠AOB+∠BOC,∠BOD=∠DOC+∠BOC,
    ∠AOD=∠AOB+∠BOC+∠DOC,
    ∴∠AOC+∠BOD=∠AOD+∠BOC,
    又∵∠AOC=∠BOD=120°,
    ∴5x+3x=240
    解得:x=30°
    ∴∠AOD=150°;
    (2)∵∠AOD=150°,∠BOC=∠AOD,
    ∴∠BOC=90°,
    ①若线段OB、OC重合前相差20°,则有:
    20t+15t+20=90,
    解得:t=2,
    ②若线段OB、OC重合后相差20°,则有:
    20t+15t﹣90=20
    解得:,
    又∵0<t<6,
    ∴t=2或t=;
    (3)∠MON的度数不会发生改变,∠MON=30°,理由如下:
    ∵旋转t秒后,∠AOD=150°﹣5t°,∠AOC=120°﹣5t°,∠BOD=120°﹣5t°
    ∵OM、ON分别平分∠AOC、∠BOD
    ∴∠AOM=∠AOC=,
    ∠DON==
    ∴∠MON=∠AOD﹣∠AOM﹣∠DON
    =150°﹣5t°﹣﹣
    =30°.
    14.解:(1)①∠AOC+∠BOD
    =∠AOC+∠AOD+∠AOB
    =∠COD+∠AOB
    =60°+90°
    =150°;
    ②∠BOC﹣∠AOD
    =(∠AOB﹣∠AOC)﹣(∠COD﹣∠AOC)
    =∠AOB﹣∠AOC﹣∠COD+∠AOC
    =∠AOB﹣∠COD
    =90°﹣60°
    =30°;
    故答案为:150°、30°;

    (2)设运动时间为t秒,0<t≤36,∠MOC=(5t)°,
    ①0<t≤20时,OD与OA相遇前,∠AOD=(60+2t﹣5t)°=(60﹣3t)°,
    ∴∠MOC﹣∠AOD=(8t﹣60)°;
    ②20<t≤36时,OD与OA相遇后,∠AOD=[5t﹣(60+2t)]°=(3t﹣60)°,
    ∴∠MOC﹣∠AOD=(2t+60)°;

    (3)设OC绕点O逆时针旋转n°,则OD也绕点O逆时针旋转n°,
    ①0<n°≤150°时,如图4,

    射线OE、OF在射线OB同侧,在直线MN同侧,
    ∵∠BOF=[90°﹣(n﹣60°)]=(150﹣n)°,∠BOE=(90﹣n)°=(180﹣n)°,
    ∴∠EOF=∠BOE﹣∠BOF=15°;
    ②150°<n°≤180°时,如图5,

    射线OE、OF在射线OB异侧,在直线MN同侧,
    ∵°,∠BOE=(90﹣n)°=(180﹣n)°,
    ∴∠EOF=∠BOE+∠BOF=15°;
    ③180°<n°≤330°时,如图6,

    射线OE、OF在射线OB异侧,在直线MN异侧,
    ∵°,°,
    ∴∠EOF=∠DOF+∠COD+∠COE=165°;
    ④330°<n°≤360°时,如图7,

    射线OE、OF在射线OB同侧,在直线MN异侧,
    ∵∠DOF=[360﹣(n﹣150)]°=(510﹣n)°,°,
    ∴∠EOF=∠DOF﹣∠COD﹣∠COE=15°;
    综上,∠EOF=15°或165°.
    15.解:(1)∵CF平分∠ACB,
    ∴∠BCF=∠ACF=∠ACB=×90°=45°,
    ∴∠ACE=∠ECF﹣∠ACF=90°﹣45°=45°;
    (2)∠ACE=∠BCF,
    ∵∠BCF+∠ACF=90°=∠ACE+ACF,
    ∴∠ACE=∠BCF;
    (3)∠BCF﹣∠ACD=45°,
    ∵∠ACF+∠BCF=90°,∠ACD+∠ACF=∠DCF=45°,
    ∴(∠ACF+∠BCF)﹣(∠ACD+∠ACF)=90°﹣45°,
    即:∠BCF﹣∠ACD=45°.
    16.解:(1)如图1①由方位角的表示方法得,射线OE的方向是北偏东20°,故答案为:北偏东20°;
    ②∵∠AOE+∠EON=∠CON+∠EON=90°,
    ∴∠AOE=∠CON;
    故答案为:∠AOE=∠CON;
    ③∵∠AOE+∠EON=∠CON+∠BOC,
    ∴∠EON=∠BOC,
    ∵∠AOC+∠BOC=180°,
    ∴∠AOC+∠EON=180°,
    故答案为:∠AOC+∠EON=180°,
    (2)如图2,①∵∠COE=90°.
    ∴∠AOC+∠AOE=90°=∠AOE+∠EOM,
    ∴∠AOC=∠EOM,
    ∵OF恰好平分∠COM,
    ∴∠MOF=∠OCF,即:∠MOE+∠EOF=∠AOC+∠AOF,
    ∴∠EOF=∠AOF=24°
    故答案为:24°
    ②∵∠CON+∠AOC=90°=∠AOC+∠AOE,
    ∴∠CON=∠AOE,
    ∵∠EOF=∠AOF=β,
    ∴∠CON=2∠AOF=2β;
    故答案为:2β.
    (3)如图3,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OM=∠BOE,
    ∴∠CON=∠AOE,
    ∵OF平分∠COM,
    ∴∠COF=∠MOF,
    ∴∠CON=∠AOE=2∠COF+2∠AOC=2∠AOF,
    ∴∠CON=2∠AOF.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