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含解析)01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含解析)02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含解析)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含解析)

    展开
    辽宁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鞍山)“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降低天竺葵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2.(2020•鞍山)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的实验变量是(  )
    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
    B.水中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
    C.不同的温度
    D.不同的饵料
    3.(2020•鞍山)如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血管①是小动脉
    B.血管③是小静脉
    C.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其乱跳
    4.(2019•葫芦岛)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1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  )

    A.1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碘液
    B.2毫升唾液和2毫升碘液
    C.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
    D.2毫升唾液和1毫升清水
    5.(2019•盘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19•葫芦岛)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欲将②移至视野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B.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②的数量会增多
    C.①②④中数量最多的是④,过少会引起贫血
    D.人体受伤流血时,①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7.(2018•盘锦)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动脉血管 B.②是静脉血管
    C.③是毛细血管 D.③比①的血流速度快
    8.(2018•盘锦)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置阴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做对照
    9.(2018•沈阳)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用于检验淀粉的是(  )
    A.酒精 B.燃烧的火柴
    C.碘液 D.澄清的石灰水
    10.(2018•鞍山)甲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图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象,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
    B.①是毛细血管
    C.③是小静脉
    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2019•锦州)小明同学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具体实验设置如下图,3小时后,发现甲烧瓶上原来被挤瘪了的气球鼓了起来,乙烧瓶上的气球并没有鼓起来。请分析实验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2)甲烧瓶上的气球鼓起来是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将白糖分解产生了   。
    (3)根据实验现象,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4)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比较,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   。
    (5)酵母菌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列举一例:   。

    12.(2019•锦州)请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此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
    (3)大棚种植农作物时,常通过延长   时间、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田生产多采取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来提高光照的利用率,增强   作用。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5)丙装置可用来验证   ,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在低温下贮藏蔬菜、水果和粮食,目的是抑制   作用。
    (6)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则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   。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小题)
    13.(2020•鞍山)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甲组
    10粒
    有光、适量的水、25℃
    10粒
    乙组
    10粒
    ①、适量的水、②℃
    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①应为   ,②应为   ℃。
    (2)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   ,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   ;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适宜且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光照对该种子萌发   。
    14.(2020•营口)连花清瘟胶囊多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抗病毒药物。连花清瘟胶囊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是否有效?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人带领团队开展这项研究。请根据下表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分组
    连花清瘟治疗组
    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患者人数
    142例
    142例
    治疗天数
    14天
    14天
    总体症状治愈率
    91.5%
    82.4%
    (1)实验设计:研究纳入了284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单独的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与连花清瘟胶囊的组合治疗(连花清瘟治疗组)。单独的常规治疗组起   作用。
    (2)实验变量是   ,其他条件都   。
    (3)实验结果:治疗14天后,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明显   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4)得出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够有效   总体症状治愈率。
    15.(2020•辽阳)某同学对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进行如下探究,请根据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加入物质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馒头屑+唾液2mL
    37℃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唾液2mL
    10℃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水2mL
    37℃
    10min
    碘液2滴
    (1)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   组和   组实验。
    (2)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3)由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淀粉被消化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和适宜的温度。
    16.(2020•辽阳)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瓶中,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玉米种子,戊瓶中放入20粒煮熟后并冷却的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   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   和   (填编号)。
    (3)丁瓶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这一条件,戊瓶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理由是   。
    (5)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共有   组对照实验。
    17.(2019•抚顺)通常人们认为大蒜具有抑菌作用。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某生物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取等大的10片滤纸片,5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10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操作如下: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培养条件
    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实验现象
    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乙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每组使用了5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   。它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因此大肠杆菌常被用作实验材料。
    18.(2019•沈阳)入春以来,降雨量少,农民播种在土壤中的种子迟迟没有出苗。近期,由于降雨量的增加,旱情得到缓解,农民及时进行补种,以确保今年的粮食产量不受影响,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生物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设置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前提下,应选择   两组实验装置。
    (2)不能选择   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连续六天,每天定时观察甲、乙、丙三组种子萌发的情况,并进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分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甲组种子的发芽数
    0
    0
    0
    0
    0
    0
    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3
    32
    45
    49
    49
    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2
    33
    44
    46
    48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①   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②   不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4)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中的   。
    19.(2019•鞍山)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培养皿
    种子所处环境
    萌发数
    A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酒清水,置于25℃橱柜中
    90粒
    B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pH=5.5的模拟酸雨,置于25℃橱柜中
    75粒
    C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酒pH=4的模拟酸雨,置于25℃橱柜中
    0粒
    (1)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若探究“酸雨”的酸性强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可选择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根据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
    (3)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A组有10粒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20.(2019•丹东)某小组同学想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他们准备了多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足量的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多支相同的试管。他们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以外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请根据准备的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组别
    玉米幼苗所处的环境条件
    甲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30毫升蒸馏水的试管中
    有光照
    乙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①的试管中
    有光照
    丙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②的试管中

    (1)甲组、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请将方案中①空白处补充完整:   。要探究的问题是   。
    (2)方案中,该组同学将乙组、丙组也设为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是否需要光照”请将方案中③空白处补充完整:   ,其中②空白处与①空白处所填内容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你的理由是   。
    (3)请写出本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4)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发现两组对照实验中,都只有乙组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1.(2019•营口)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破坏性极强的农业重大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并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下表为某中学生物学小组在探究3种不同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效果时,得出的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 别
    农药种类
    秋黏虫三天内死亡率
    对人的毒性
    第一组
    农药甲
    95%

    第二组
    农药乙
    67%

    第三组
    农药丙
    91%

    (1)本实验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应保证三组农药的用法、用量、浓度要   。三组实验中,每两组可形成   实验。
    (2)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防治草地贪夜蛾应选用农药   ,原因是   。
    22.(2019•辽阳)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   。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   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   。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23.(2018•鞍山)下面是某实践活动小组在完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设计的探究实验:
    ①取同一植株上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枝条A保留叶,枝条B摘除叶,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标有1号和2号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
    ③在量筒液面上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④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避免量筒中的   。
    (3)24小时后,你看到的实验现象是1号量筒液面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号量筒液面;这种现象说明   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某地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    (填“上升”或“下降”)。

    24.(2018•锦州)如图1表示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色圆纸片在B处两面遮盖,移到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此步骤是利用了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   。
    (2)图2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   ,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   。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
    (4)B处和C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5)通过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和场所分别是   。
    (6)由B处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25.(2018•锦州)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若按图示进行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2)操作D中,在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清水和唾液,目的是   。
    (3)操作C中,烧杯内水温应控制在   ℃左右。
    (4)操作A中,用滴管加入试管内的液体是   ,其中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   。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6.(2018•抚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时发现:蚂蚁常聚集在甜味食品周围,很少聚集在辣味食品周围。难道是蚂蚁喜欢吃甜味食品吗?为了验证这一点,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个大小、材质相同的洁净棉团,分别标记为1号、2号。
    ②将1号棉团滴入糖水,2号棉团滴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并排放置在玻璃槽内的一侧。
    ③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小窝蚂蚁放在玻璃槽内的另一侧。
    ④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实验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2)上述实验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
    (3)2号棉团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
    (4)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   号棉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吃甜味食品。
    (5)科学家研究证明,蚂蚁一旦发现甜味东西,触角就会自主地硬起来,这种行为是蚂蚁的本能,属于动物的   (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
    27.(2018•丹东)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某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该方家中的A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①用一个玻璃罩罩住一杯适量的清水和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密封不漏气(如图)。

    ②用与甲组相同的玻璃罩罩住一杯与甲组清水 A   溶液和一株与甲组一样的盆栽绿色植物,密封不漏气(如图)。

    ②将甲、乙两组装置都放入暗室中进行“饥饿”处理,“饥饿”一定时间后取出,把它们移到光下,照光若干小时。
    ③若干小时后,从甲、乙两组植物上各取一片叶,分别放入装有适量酒精的烧杯中 B   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漂洗,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实验现象。
    (1)该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的变量是   。
    (3)请将实验方案中的A,B空白处补充完整。
    A.   ,B.   。
    (4)甲,乙两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判断的依据是   。
    (5)实验现象:甲,乙两组叶片颜色的变化分别是   。
    (6)实验结论是   。
    28.(2018•盘锦)请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进行该生理过程的“门户”是   。
    (2)乙 装置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3)丙装置可用来探究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
    (4)丁装 置中,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29.(2018•阜新)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   是否存在。
    (2)同学们要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以下是几个同学的对话:
    A.教室和草地中的细菌、真菌一样多吗?
    B.怎样利用培养基证明教室中有细菌和真菌呢?
    C.教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比草地中的多。
    D.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并冷却。
    据此回答:
    ①适合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同学所说的。
    ②可以作为假设的是   同学所说的。
    (3)如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据此回答:
    瓶号
    种子及环境条件
    1
    干燥餐巾纸 10粒黄豆种子 温暖橱柜中
    2
    潮湿餐巾纸 10粒黄豆种子 温暖橱柜中
    3
    潮湿餐巾纸 10粒黄豆种子 冰箱冷藏室中
    4
    餐巾纸和10粒黄豆种子完全浸没于水中 温暖橱柜中
    ①表中的三组对照实验都是以   号瓶为对照组。
    ②每个瓶内都放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是为了避免   性。
    (4)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
    A.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B.用清水漂洗叶片,向叶片滴加碘液。
    叶片的见光部分经历步骤A和B后的颜色变化是绿色→A   色→B   色。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依次出现以下视野,图中A、B、C、D、E表示操作步骤,其中表示对光的步骤是   。

    (6)显微镜是生物学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实验用到显微镜的是   (填选项字母)。
    ①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观察草履虫 ③观察种子的结构
    ④观察蚯蚓 ⑤观察叶片的结构 ⑥观察鸡卵的结构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②⑤D.④⑤⑥
    (7)下列实验中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不需用碘液染色的是   (填选项字母)。
    ①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②观察草履虫
    ③观察酵母菌 ④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0.(2018•大连)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依据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实验前将大小、长势基本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枝条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上述处理材料分别放入甲、乙两套密闭装置中,如下图所示。

    ③将两套装置同时移到光下照射2小时后,揭开玻璃罩,从甲、乙两个装置内的枝条上各摘取一片叶片,再分别进行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然后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实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使叶片原有贮存的   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2)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来自甲装置的叶片   、来自乙装置的叶片   ,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小烧杯中的清水可以向上被运输到枝条上部的叶片,主要依靠植物的   作用。
    (4)请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可以增加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
    31.(2018•鞍山)请根据下列科学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显微镜的使用】
    ①对光时,要转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③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d”时,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
    (2)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分组
    淀粉糊
    清水
    唾液
    处理方式
    滴加碘液
    颜色变化
    试管1
    2ml
    2ml

    37℃温水中10分钟
    2滴

    试管2
    2ml

    2ml
    2滴

    ①此实验的变量是   ;
    ②滴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的是   。(填“试管1”或“试管2”)
    (3)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的   全部转运和消耗;
    ②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叶片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是设置   实验。

    32.(2018•营口)塑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树脂材料,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开创了新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我国科学家在不断探索降解塑料的新途径和方法。科学家在对黄粉虫的硏究中发现,饲养黄粉虫的泡沫塑料养殖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1)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2)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   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它培养条件要保持   。
    (3)本实验的变量是   。
    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3.(2018•铁岭)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血的幸存者数。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  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   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昆血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   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得出结论:   。
    四.解答题(共7小题)
    34.(2019•丹东)(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你会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   (填“亮”或“暗”)。
    (2)做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取新鲜的叶片放在小木板上,一手捏紧并排的   刀片迅速切割叶片,找出最薄的一片制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35.(2019•大连)生物圈中生活着许多由单细胞构成的生物。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儿种单细胞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于观察,所以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为了追踪观察一只草履虫的运动状态,应一边通过目镜观察,一边移动   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靠   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为了观察到酵母菌里的淀粉粒和细胞核,需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3)下列关于图中4种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具有细胞壁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
    C.大肠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衣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有的同学认为病毒也是单细胞生物,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其原因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   结构。
    36.(2019•盘锦)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节约与合理使用资源。近几年,我国城乡公共绿地建设发展迅速,但枯枝落叶等垃圾不断增多,为了使这类垃圾物尽其用,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项目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
    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菌和真菌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   。
    (6)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如图中的   (填序号)垃圾箱里。

    37.(2019•大连)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
    ②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从人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④   ,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下图所示。
    ⑥分析下图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   。可见仓鼠的   
    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2)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3)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38.(2019•阜新)请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首先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然后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   ;在显微镜的视野内,可以看到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   通过的。
    (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教师提供制备好的已灭菌的材料用具,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设计,请据此回答:
    ①以上三个培养皿中都装有   ,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水、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培养皿“B”、“C”中,“按指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②在无菌环境中完成图1所示的步骤后,将三个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如果培养皿   (填字母)内菌落最多,则说明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3)下表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和实验现象,请据表回答:
    方法步骤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
    根据表中信息,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①   ,②   。
    (4)在“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需要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由于水蚤的心脏很小,所以需要借助   进行观察,图2中   (填字母)表示水蚤心脏所在的部位。

    39.(2019•营口)如图中,甲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示意图,乙为果实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适宜温度条件下,三粒完整、生命力旺盛的种子中,最可能萌发的是   。
    (2)乙图中,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和   ,雌蕊中的[   ]   ,发育成果实,5   发育成种子。
    40.(2018•铁岭)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花盆中分别装人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1粒同种大花生种子。适当浇上清水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大小情况。请据实验设计回答:
    (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什么?   。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为什么?   。
    (3)该实验在设计上有何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

    辽宁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鞍山)“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降低天竺葵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答案】A
    【解答】解: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有机物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有机物对实验的干扰。
    故选:A。
    2.(2020•鞍山)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应当设计的实验变量是(  )
    A.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
    B.水中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
    C.不同的温度
    D.不同的饵料
    【答案】B
    【解答】解:实验的变量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来设置,本实验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故B正确。
    故选:B。
    3.(2020•鞍山)如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血管①是小动脉
    B.血管③是小静脉
    C.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其乱跳
    【答案】D
    【解答】解: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A正确;
    B、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
    C、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是毛细血管,C正确;
    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D错误。
    故选:D。
    4.(2019•葫芦岛)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1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  )

    A.1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碘液
    B.2毫升唾液和2毫升碘液
    C.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
    D.2毫升唾液和1毫升清水
    【答案】C
    【解答】解:“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已知1号试管加入的是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唾液,则2号试管中应加入2毫升淀粉液和2毫升清水。
    故选:C。
    5.(2019•盘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叶片可以从上表面和下表面接受光照,因此在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是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这样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故选:C.
    6.(2019•葫芦岛)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欲将②移至视野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B.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②的数量会增多
    C.①②④中数量最多的是④,过少会引起贫血
    D.人体受伤流血时,①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答案】B
    【解答】解:A、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物像②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欲将图中右上方的②移至视野中央,可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错误。
    B、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②的数量应比正常多,正确。
    C、①②④中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过少会引起贫血,错误。
    D、人体受伤流血时,④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错误。
    故选:B。
    7.(2018•盘锦)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动脉血管 B.②是静脉血管
    C.③是毛细血管 D.③比①的血流速度快
    【答案】A
    【解答】解:A、①是血液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因此①是动脉,A正确;
    BC、②是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因此②是毛细血管,③是血液由分支到主干,属于静脉血管,BC不正确;
    D、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③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因此是③静脉,③比①的血流速度慢,D不正确。
    故选:A。
    8.(2018•盘锦)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分解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置阴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做对照
    【答案】D
    【解答】解: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由于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A正确;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B正确;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人体细胞的生活状态,C正确;
    D、探究实验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即设置阴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做对照,D错误。
    故选:D。
    9.(2018•沈阳)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用于检验淀粉的是(  )
    A.酒精 B.燃烧的火柴
    C.碘液 D.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C
    【解答】解:在探究“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故选:C。
    10.(2018•鞍山)甲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图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象,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
    B.①是毛细血管
    C.③是小静脉
    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
    【答案】C
    【解答】解:A、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以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用活鱼更有利于实验,可以看清血液流动情况。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小动脉,B错误;
    C、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小静脉,C正确;
    D、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2019•锦州)小明同学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具体实验设置如下图,3小时后,发现甲烧瓶上原来被挤瘪了的气球鼓了起来,乙烧瓶上的气球并没有鼓起来。请分析实验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温度 。
    (2)甲烧瓶上的气球鼓起来是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将白糖分解产生了 二氧化碳 。
    (3)根据实验现象,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
    (4)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比较,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 。
    (5)酵母菌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列举一例: 酿酒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据图可见:甲装置的温度是30℃,乙装置的温度是5℃,其他条件均相同,可见甲和乙的变量是温度。
    (2)甲瓶上的气球会鼓起来,乙瓶上的气球没鼓起来,说明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甲和乙的变量是温度。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4)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细菌有长长的她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酵母菌在食品制作中应用,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做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时酵母菌的作用是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温度:
    (2)二氧化碳;
    (3)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4)细胞核;
    (5)酿酒(正确即可)。
    12.(2019•锦州)请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此装置必须放在 有光 环境中。
    (3)大棚种植农作物时,常通过延长 光照 时间、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田生产多采取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来提高光照的利用率,增强 光合 作用。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 起重要作用。
    (5)丙装置可用来验证 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在低温下贮藏蔬菜、水果和粮食,目的是抑制 呼吸 作用。
    (6)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则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 将塑料袋口扎在植物的基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甲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内没有产生淀粉,因此甲装置中新鲜的叶片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不变蓝色。因此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将乙装置放置在阳光下,漏斗内的金鱼藻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被收集在试管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是否有氧气的产生。因此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台作用是否产生氧气。
    (3)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即碳﹣氧的相对平衡。
    (5)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加清水的目的是把瓶中的气体挤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了尽量防止有机物的消耗,所以贮存水果、蔬菜时应保持较低温度,一般应保持在3~7℃最好,低温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6)丁装置的塑料袋连同花盆一起包裹了,这样塑料袋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花盆内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此要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应做如下改进:将塑料袋口扎在植物的底部。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光
    (3)光照;光合
    (4)碳﹣氧平衡
    (5)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呼吸
    (6)将塑料袋口扎在植物的基部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小题)
    13.(2020•鞍山)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甲组
    10粒
    有光、适量的水、25℃
    10粒
    乙组
    10粒
    ①、适量的水、②℃
    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①应为 无光 ,②应为 25 ℃。
    (2)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 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 光照 ;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适宜且 相同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光照对该种子萌发 没有影响 。
    【答案】(1)无光;25
    (2)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光照;相同
    (4)没有影响
    【解答】解:(1)探究种子萌发与光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①向两组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无光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因此表中①应为无光,②应为25℃。
    (2)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因此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误差。
    (3)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就要以光照(光照或黑暗)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都适宜且相同。
    (4)实验的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说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
    (1)无光;25
    (2)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光照;相同
    (4)没有影响
    14.(2020•营口)连花清瘟胶囊多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抗病毒药物。连花清瘟胶囊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是否有效?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人带领团队开展这项研究。请根据下表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分组
    连花清瘟治疗组
    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患者人数
    142例
    142例
    治疗天数
    14天
    14天
    总体症状治愈率
    91.5%
    82.4%
    (1)实验设计:研究纳入了284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单独的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与连花清瘟胶囊的组合治疗(连花清瘟治疗组)。单独的常规治疗组起 对照 作用。
    (2)实验变量是 连花清瘟胶囊 ,其他条件都 相同 。
    (3)实验结果:治疗14天后,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明显 高于 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4)得出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够有效 提高 总体症状治愈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提出的问题是连花清瘟胶囊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是否有效,要探究连花清瘟胶囊的作用,需要设置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单独的常规治疗组起对照作用。
    (2)设置的对照实验变量是连花清瘟胶囊,为保证变量的唯一,除了此药物外,两对照组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3)治疗14天后,观察实验结果,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为91.5%,而常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2.4%,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够有效提高总体症状的治愈率。
    故答案为:(1)对照(或对比、比较、作对照);
    (2)连花清瘟胶囊;相同(或一致、一样);
    (3)高于(或大于);
    (4)提高。
    15.(2020•辽阳)某同学对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进行如下探究,请根据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加入物质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馒头屑+唾液2mL
    37℃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唾液2mL
    10℃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水2mL
    37℃
    10min
    碘液2滴
    (1)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 乙 组和 丙 组实验。
    (2)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唾液 。
    (3)由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淀粉被消化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唾液 和适宜的温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
    (1)(3)阅读表格可知,该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甲和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现象是淀粉不变蓝,得出的结论是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甲和丙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现象是淀粉变蓝,得出的结论是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淀粉酶。
    故答案为:(1)乙;丙
    (2)唾液
    (3)唾液
    16.(2020•辽阳)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瓶中,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玉米种子,戊瓶中放入20粒煮熟后并冷却的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 乙 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 甲 和 乙 (填编号)。
    (3)丁瓶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充足的空气 这一条件,戊瓶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种子已死亡 。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不同意 。理由是 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
    (5)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共有 四 组对照实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以上装置中能发萌发的是能萌发的只有乙装置的种子,因为只有它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而甲缺少水分、丙温度不适宜、丁缺少空气都不能萌发。
    (2)本实验中,装置乙可以正常萌发,起到对照作用,其余组为实验组。因为只有装置乙 分别与其他几个装置的变量是惟一的,也就是说装置乙分别与装置甲、丙、丁为对照组。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甲和乙装置组合有唯一变量﹣﹣水分,所以看出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丁加满水,置于25℃的条件下。因此种子与空气不接触,缺少空气(氧气)种子无法呼吸,故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空气(氧气)。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外,种子自身还必须满足: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而且还度过了休眠期的,戊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种子自身原因,即种子已死亡(或种子结构损坏或种子结构不完整)。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5)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四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戊以种子的活性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的活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答案为:
    (1)乙
    (2)甲;乙
    (3)充足的空气;种子已死亡
    (4)不同意;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5)四
    17.(2019•抚顺)通常人们认为大蒜具有抑菌作用。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某生物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取等大的10片滤纸片,5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10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操作如下: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培养条件
    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实验现象
    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大蒜滤液 。
    (2)乙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对照 。
    (3)每组使用了5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
    (5)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 分裂生殖 。它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因此大肠杆菌常被用作实验材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据表中信息可见:甲组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乙组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气温要将相同且适宜,可见甲与乙形成以大蒜滤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中乙组起对照作用。
    (3)实验中往往要设计重复实验,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题干中的每种液体做5个培养皿,就是重复实验。
    (4)实验结果:甲组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乙组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由此可见: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
    故答案为:(1)大蒜滤液;
    (2)对照;
    (3)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分裂生殖。
    18.(2019•沈阳)入春以来,降雨量少,农民播种在土壤中的种子迟迟没有出苗。近期,由于降雨量的增加,旱情得到缓解,农民及时进行补种,以确保今年的粮食产量不受影响,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生物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设置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前提下,应选择 甲与乙 两组实验装置。
    (2)不能选择 甲与丙 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连续六天,每天定时观察甲、乙、丙三组种子萌发的情况,并进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分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甲组种子的发芽数
    0
    0
    0
    0
    0
    0
    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3
    32
    45
    49
    49
    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2
    33
    44
    46
    48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① 适量的水分 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② 光照 不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4)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中的 子叶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甲与乙以水分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表中的甲与丙有水分和光照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3)①甲与乙的变量是水分,结果甲不萌发,乙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②乙与丙的变量是光照,结果乙与丙都萌发,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
    (4)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所以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
    故答案为:(1)甲与乙;
    (2)甲与丙
    (3)①适量的水分;②光照
    (4)子叶
    19.(2019•鞍山)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培养皿
    种子所处环境
    萌发数
    A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酒清水,置于25℃橱柜中
    90粒
    B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pH=5.5的模拟酸雨,置于25℃橱柜中
    75粒
    C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酒pH=4的模拟酸雨,置于25℃橱柜中
    0粒
    (1)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酸雨 。若探究“酸雨”的酸性强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可选择 B与C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根据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酸雨酸性越强,影响越大,当酸雨的PH═4时,种子不萌发 。
    (3)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环境影响生物 。
    (4)A组有10粒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A与B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酸雨,可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与C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酸雨酸性强弱,可探究酸雨酸性强弱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表中三组种子的萌发率,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酸雨酸性越强,影响越大,当酸雨的PH═4时,种子不萌发。
    (3)由实验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A中有10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故答案为:(1)酸雨;B与C;
    (2)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酸雨酸性越强,影响越大,当酸雨的PH═4时,种子不萌发
    (3)环境影响生物
    (4)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20.(2019•丹东)某小组同学想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他们准备了多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足量的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多支相同的试管。他们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以外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请根据准备的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组别
    玉米幼苗所处的环境条件
    甲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30毫升蒸馏水的试管中
    有光照
    乙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①的试管中
    有光照
    丙组
    将1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②的试管中

    (1)甲组、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请将方案中①空白处补充完整: 30毫升土壤浸出液 。要探究的问题是 玉米幼苗需要土壤浸出液(无机盐)吗? 。
    (2)方案中,该组同学将乙组、丙组也设为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玉米幼苗生长是否需要光照”请将方案中③空白处补充完整: 无光照 ,其中②空白处与①空白处所填内容是否相同?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你的理由是 控制单一变量 。
    (3)请写出本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每组实验材料太少,缺乏重复实验 。
    (4)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发现两组对照实验中,都只有乙组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光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甲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30毫升蒸馏水,乙中盛放①30毫升土壤浸出液,从而形成以土壤浸出液(无机盐)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探究的问题:玉米幼苗需要土壤浸出液(无机盐)吗?
    (2)乙和丙中盛放等量的土壤浸出液,乙进行光照,丙放在③无光照的地方,这样变量唯一,从而乙、丙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探究:玉米幼苗生长需要光照吗?
    (3)据表可见:该实验设计不科学,原因是每组实验材料太少,缺乏重复实验。
    (4)在两组对照实验中,乙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在光照条件下生长健壮,叶子颜色鲜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光照。
    故答案为:(1)30毫升土壤浸出液; 玉米幼苗需要土壤浸出液(无机盐)吗?
    (2)无光照;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3)每组实验材料太少,缺乏重复实验
    (4)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光照
    21.(2019•营口)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破坏性极强的农业重大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并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下表为某中学生物学小组在探究3种不同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效果时,得出的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 别
    农药种类
    秋黏虫三天内死亡率
    对人的毒性
    第一组
    农药甲
    95%

    第二组
    农药乙
    67%

    第三组
    农药丙
    91%

    (1)本实验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应保证三组农药的用法、用量、浓度要 相同 。三组实验中,每两组可形成 对照 实验。
    (2)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农药种类 。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防治草地贪夜蛾应选用农药 丙 ,原因是 农药丙的杀虫效果好同时对人体的危害弱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对照试验要保证单一变量。该实验是探究不同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效果,所以除农药种类不同外,三组农药的用法、用量、浓度要相同。表中每两组都可形成以农药种类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比较三组不同农药使用后秋黏虫三天内死亡率,可见农药甲的杀虫效果最好,可是对人体危害强;农药丙的效果仅次于甲,但是对人体的危害弱。所以两者比较综合应该选择农药丙,原因是农药丙的杀虫效果好同时对人体的危害弱。
    故答案为:(1)相同;对照;(2)农药种类;(3)丙;农药丙的杀虫效果好同时对人体的危害弱
    22.(2019•辽阳)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 胚 。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 1 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 缺少充足的空气 。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2和5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2和5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提出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是: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为幼苗的根,随后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3)2的条件适合会萌发,1干燥缺水不萌发,要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变量是水分,应该选择1和2号作为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浸没在水中,缺少种子萌发的充足的空气。
    (5)该生物学习小组设置的每组实验中只用了一粒种子,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胚;
    (3)1;
    (4)缺少充足的空气;
    (5)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23.(2018•鞍山)下面是某实践活动小组在完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设计的探究实验:
    ①取同一植株上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枝条A保留叶,枝条B摘除叶,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标有1号和2号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
    ③在量筒液面上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④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叶片是否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2)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避免量筒中的 水分蒸发 。
    (3)24小时后,你看到的实验现象是1号量筒液面 低于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号量筒液面;这种现象说明 叶 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某地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题中A和B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观察两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叶片是否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植物油比水轻,漂在水的上面形成一层油膜,能防止试管量筒中水的散失。
    (3)1和2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1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2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原因是,1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
    (4)某地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上升,空气中氧气含量将会增多。
    故答案为:
    (1)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吗?
    (2)水分蒸发
    (3)低于;叶
    (4)上升
    24.(2018•锦州)如图1表示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色圆纸片在B处两面遮盖,移到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此步骤是利用了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 呼吸作用 。
    (2)图2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 酒精 ,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 叶绿素 。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淀粉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没有叶绿体,不能产生淀粉) 。
    (4)B处和C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光 。
    (5)通过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和场所分别是 光、叶绿体 。
    (6)由B处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合理密植(或“延长光照时间、加强光照、间作套种”)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中将植物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图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酒精,经脱色后的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银边天竺葵的绿色部分B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滴加碘液变蓝色;非绿色部分A,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黑纸片B部分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A处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光。C处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处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由(3)、(4)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和场所分别是光、叶绿体。
    (6)“由B处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密植(或加强光照、或延长光照时间等)。
    故答案为:
    (1)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呼吸作用
    (2)酒精;叶绿素
    (3)淀粉;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或没有叶绿体,不能产生淀粉)
    (4)光
    (5)光、叶绿体
    (6)合理密植(或“延长光照时间、加强光照、间作套种”)
    25.(2018•锦州)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若按图示进行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B→D→C→A (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2)操作D中,在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清水和唾液,目的是 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
    (3)操作C中,烧杯内水温应控制在 37 ℃左右。
    (4)操作A中,用滴管加入试管内的液体是 碘液 ,其中不变蓝的是 2 号试管,原因是 其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正确实验步骤:1、向1、2号试管中各注入2ml浆糊,2、向1号试管、2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清水和唾液,3、对实验装置进行恒温水浴,4、向1、2号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观察现象。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D→C→A。
    (2)D表示向1号试管、2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清水和唾液。目的是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这说明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保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4)为了观察是否还存在淀粉,应滴加碘液染色;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的话,1号试管内加入等量的清水,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号试管中的颜色不变色,原因是淀粉被分解掉了。
    (5)比较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B→D→C→A;
    (2)形成对照实验;
    (3)37;
    (4)碘液; 2;其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5)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6.(2018•抚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时发现:蚂蚁常聚集在甜味食品周围,很少聚集在辣味食品周围。难道是蚂蚁喜欢吃甜味食品吗?为了验证这一点,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个大小、材质相同的洁净棉团,分别标记为1号、2号。
    ②将1号棉团滴入糖水,2号棉团滴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并排放置在玻璃槽内的一侧。
    ③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小窝蚂蚁放在玻璃槽内的另一侧。
    ④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实验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
    (2)上述实验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糖水 。
    (3)2号棉团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对照 。
    (4)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 1 号棉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吃甜味食品。
    (5)科学家研究证明,蚂蚁一旦发现甜味东西,触角就会自主地硬起来,这种行为是蚂蚁的本能,属于动物的 先天性 (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由我们的生活经验可做如下假设: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2)将1号棉团滴入糖水,2号棉团滴入等量的清水,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糖水。
    (3)对照组是变量没有改变、条件正常的一组,因此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加清水的棉花团。
    (4)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1号的棉花团处聚集,较少的或没有蚂蚁聚集在2号的棉花团附近,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5)蚂蚁一旦发现甜味东西,触角就会自主地硬起来,这种行为是蚂蚁 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2)糖水;
    (3)对照;
    (4)1;
    (5)先天性
    27.(2018•丹东)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某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该方家中的A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①用一个玻璃罩罩住一杯适量的清水和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密封不漏气(如图)。

    ②用与甲组相同的玻璃罩罩住一杯与甲组清水 A 等量的氢氧化钠 溶液和一株与甲组一样的盆栽绿色植物,密封不漏气(如图)。

    ②将甲、乙两组装置都放入暗室中进行“饥饿”处理,“饥饿”一定时间后取出,把它们移到光下,照光若干小时。
    ③若干小时后,从甲、乙两组植物上各取一片叶,分别放入装有适量酒精的烧杯中 B 水浴 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漂洗,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实验现象。
    (1)该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
    (2)实验中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请将实验方案中的A,B空白处补充完整。
    A. 等量的氢氧化钠 ,B. 水浴 。
    (4)甲,乙两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判断的依据是 二氧化碳气体是两套实验装置的单一变量 。
    (5)实验现象:甲,乙两组叶片颜色的变化分别是 黄白色、蓝色 。
    (6)实验结论是 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已知“A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故A溶液为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该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4)氢氧化钠溶液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因此乙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甲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乙两装置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甲,乙两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气体是两套实验装置的单一变量。
    (3)由(1)可知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B为水浴加热。
    (5)、(6)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制造淀粉,因此加碘不变蓝,叶片为黄白色;甲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加碘变蓝,所以实验结果:变蓝的是甲装置内的叶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原料。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二氧化碳
    (3)等量的氢氧化钠;水浴
    (4)二氧化碳气体是两套实验装置的单一变量
    (5)黄白色、蓝色
    (6)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8.(2018•盘锦)请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蒸腾 作用,进行该生理过程的“门户”是 气孔 。
    (2)乙 装置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进行 呼吸 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3)丙装置可用来探究 光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形成对照 。
    (4)丁装 置中,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二氧化碳 (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所以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现象为: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 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在乙装置中,植物通过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3)丙装置所示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
    (4)丁装置中A内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B内清水有二氧化碳,因此用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蒸腾; 气孔 (2)呼吸 (3)光;形成对照 (4)二氧化碳
    29.(2018•阜新)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 淀粉 是否存在。
    (2)同学们要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以下是几个同学的对话:
    A.教室和草地中的细菌、真菌一样多吗?
    B.怎样利用培养基证明教室中有细菌和真菌呢?
    C.教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比草地中的多。
    D.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并冷却。
    据此回答:
    ①适合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A 同学所说的。
    ②可以作为假设的是 C 同学所说的。
    (3)如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据此回答:
    瓶号
    种子及环境条件
    1
    干燥餐巾纸 10粒黄豆种子 温暖橱柜中
    2
    潮湿餐巾纸 10粒黄豆种子 温暖橱柜中
    3
    潮湿餐巾纸 10粒黄豆种子 冰箱冷藏室中
    4
    餐巾纸和10粒黄豆种子完全浸没于水中 温暖橱柜中
    ①表中的三组对照实验都是以 2 号瓶为对照组。
    ②每个瓶内都放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是为了避免 偶然 性。
    (4)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
    A.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B.用清水漂洗叶片,向叶片滴加碘液。
    叶片的见光部分经历步骤A和B后的颜色变化是绿色→A 黄白 色→B 蓝 色。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依次出现以下视野,图中A、B、C、D、E表示操作步骤,其中表示对光的步骤是 A 。

    (6)显微镜是生物学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实验用到显微镜的是 C (填选项字母)。
    ①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观察草履虫 ③观察种子的结构
    ④观察蚯蚓 ⑤观察叶片的结构 ⑥观察鸡卵的结构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②⑤D.④⑤⑥
    (7)下列实验中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不需用碘液染色的是 D (填选项字母)。
    ①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②观察草履虫
    ③观察酵母菌 ④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提出问题: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3)①、1号与2号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2号与3号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2号与4号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2号瓶的作用是对照。
    ②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实验中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5)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要先对光再观察,然后将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轻轻扭转细准焦螺旋,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图中的A表示对光。
    (6)①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
    ②观察草履虫,需要借助显微镜,
    ③观察种子的结构,不需要借助显微镜,
    ④观察蚯蚓,不需要借助显微镜,
    ⑤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
    ⑥观察鸡卵的结构,不需要借助显微镜。所以需要显微镜的是①②⑤。
    (7)①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碘液染色,便于清晰的观察细胞核;
    ②观察草履虫,不需要碘液染色;
    ③观察酵母菌,需要碘液染色,便于清晰的观察细胞核;
    ④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需要碘液染色;可见D正确。
    故答案为:(1)淀粉;(2)A;C;(3)2;偶然;(4)黄白;蓝;(5)A;(6)C;(7)D。
    30.(2018•大连)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依据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实验前将大小、长势基本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枝条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上述处理材料分别放入甲、乙两套密闭装置中,如下图所示。

    ③将两套装置同时移到光下照射2小时后,揭开玻璃罩,从甲、乙两个装置内的枝条上各摘取一片叶片,再分别进行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然后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实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 呼吸 作用,使叶片原有贮存的 淀粉 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2)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来自甲装置的叶片 不变蓝 、来自乙装置的叶片 变蓝 ,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小烧杯中的清水可以向上被运输到枝条上部的叶片,主要依靠植物的 蒸腾 作用。
    (4)请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可以增加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使天竺葵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氢氧化钠溶液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因此甲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乙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经碘液染色后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来自甲装置的叶片不变蓝、来自乙装置的叶片变蓝;甲乙两装置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部位:成熟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自然界中的水分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然而在植物体内根吸收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片,提供动力的是叶片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
    (4)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合理密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
    故答案为:(1)呼吸;淀粉
    (2)不变蓝;变蓝
    (3)蒸腾
    (4)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增加光照时间”,合理即可)
    31.(2018•鞍山)请根据下列科学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显微镜的使用】
    ①对光时,要转动 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物镜 。
    ③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字母“d”时,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p 。
    (2)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分组
    淀粉糊
    清水
    唾液
    处理方式
    滴加碘液
    颜色变化
    试管1
    2ml
    2ml

    37℃温水中10分钟
    2滴

    试管2
    2ml

    2ml
    2滴

    ①此实验的变量是 唾液 ;
    ②滴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的是 试管2 。(填“试管1”或“试管2”)
    (3)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的 淀粉 全部转运和消耗;
    ②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叶片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是设置 对照 实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①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
    ②旋转粗焦螺旋慢慢降低镜筒时,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眼睛必须从侧面注视物镜。
    ③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
    (2)①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为为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3)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转换器;物镜;p;(2)唾液;试管2; (3)淀粉;对照。
    32.(2018•营口)塑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树脂材料,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开创了新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我国科学家在不断探索降解塑料的新途径和方法。科学家在对黄粉虫的硏究中发现,饲养黄粉虫的泡沫塑料养殖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1)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黄粉虫吃塑料 。
    (2)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 对照 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它培养条件要保持 相同且适宜 。
    (3)本实验的变量是 泡沫塑料 。
    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黄粉虫吃塑料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根据提出的问题: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作出假设:黄粉虫吃塑料。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对照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它培养条件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3)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对照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 泡沫塑料。
    (4)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由此可见:黄粉虫吃塑料。
    故答案为:(1)黄粉虫吃塑料
    (2)对照;相同且适宜
    (3)泡沫塑料
    (4)黄粉虫吃塑料
    33.(2018•铁岭)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
    2.作出假设: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血的幸存者数。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  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 绿色 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灰色 昆血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 非常相似 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4.得出结论: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提出问题: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2)作出假设: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3)A:由于绿色的昆虫适应了环境不容易被敌害发现,灰色的不适应环境容易被敌害发现,造成绿色幸存的增多,灰色幸存的减少
    所以“第三代中”,绿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灰色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一致)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得出结论: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故答案为:
    (1)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2)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3)A.绿色; 灰色;
    B.非常相似(一致); 自然选择
    (4)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四.解答题(共7小题)
    34.(2019•丹东)(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你会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红细胞 。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 暗 (填“亮”或“暗”)。
    (2)做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取新鲜的叶片放在小木板上,一手捏紧并排的 两片 刀片迅速切割叶片,找出最薄的一片制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从形态上看,这种血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若要仔细观察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可使用高倍物镜,此时视野会变暗。
    (2)在制作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时,一是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二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三是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四是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故答案为:(1)红细胞;暗;(2)两片
    35.(2019•大连)生物圈中生活着许多由单细胞构成的生物。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儿种单细胞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于观察,所以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 。为了追踪观察一只草履虫的运动状态,应一边通过目镜观察,一边移动 载玻片 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靠 纤毛 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为了观察到酵母菌里的淀粉粒和细胞核,需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碘液 ,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3)下列关于图中4种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草履虫具有细胞壁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
    C.大肠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衣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有的同学认为病毒也是单细胞生物,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其原因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 细胞 结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要盖上盖玻片;同时为便于观察要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为了追踪观察一只草履虫的运动状态,应一边通过目镜观察,一边移动载玻片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靠纤毛的摆动在水里旋转前进。
    (2)用稀碘液染色。染色时,应该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3)A、草履虫属于动物,没有细胞壁,A错误;
    B、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
    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D、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4)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故答案为:(1)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载玻片;纤毛;
    (2)碘液;
    (3)B;
    (4)细胞。
    36.(2019•盘锦)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节约与合理使用资源。近几年,我国城乡公共绿地建设发展迅速,但枯枝落叶等垃圾不断增多,为了使这类垃圾物尽其用,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项目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
    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适宜的温度、湿度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细菌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
    (5)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 。细菌和真菌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 分解者 。
    (6)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如图中的 ① (填序号)垃圾箱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提出的问题: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据表中内容可见:甲与乙形成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所以表中A处是“适宜的温度、湿度”。
    (3)甲与乙形成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组用10片树叶而不是一片。
    (4)据实验现象可见: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5)细菌只有 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和真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它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垃圾分为以下三种:
    矿泉水瓶和废旧纸张可循环使用,属于①可回收垃圾。
    故答案为:(1)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适宜的温度、湿度
    (3)细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5)细胞核;
    (6)①
    37.(2019•大连)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
    ②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从人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④ 让仓鼠重复多次进行取食 ,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下图所示。
    ⑥分析下图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 越短 。可见仓鼠的 走迷宫 
    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2)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3)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具有说服力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④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具有说服力,让仓鼠重复多次进行取食。
    ⑥据柱状图可见: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可见仓鼠的走迷宫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
    (2)对照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可见D正确。
    (3)由于不同小白鼠有个体差异,学习能力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1)④让仓鼠重复多次进行取食;⑥越短;走迷宫
    (2)D
    (3)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具有说服力
    38.(2019•阜新)请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首先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然后用
     低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 物镜 ;在显微镜的视野内,可以看到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 单行 通过的。
    (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教师提供制备好的已灭菌的材料用具,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设计,请据此回答:
    ①以上三个培养皿中都装有 培养基 ,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提供水、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培养皿“B”、“C”中,“按指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接种 步骤。
    ②在无菌环境中完成图1所示的步骤后,将三个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如果培养皿 C (填字母)内菌落最多,则说明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3)下表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和实验现象,请据表回答:
    方法步骤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
    根据表中信息,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①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②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
    (4)在“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需要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由于水蚤的心脏很小,所以需要借助 显微镜 进行观察,图2中 B (填字母)表示水蚤心脏所在的部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毛细血管管径极细,只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血流在毛细血管中最慢,且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2)①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而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所以三个培养皿中都装有培养基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②B和C是以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其变量是细菌数量。如果培养皿C内菌落最多,则说明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3)根据碘遇到淀粉变蓝色的特性,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洗去碘液,叶片乙见光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见光将变为蓝色。叶片甲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因此实验得出结论:①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②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由于水蚤的心脏很小,所以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在观测水蚤心率前,我们必须先找到水蚤心脏。水蚤心脏位于背部中央偏向头部,呈白色甚至是透明的圆形结构,如图中的B。
    故答案为:(1)低;物镜;单行;(2)培养基;接种;C;(3)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4)显微镜;B。
    39.(2019•营口)如图中,甲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示意图,乙为果实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适宜温度条件下,三粒完整、生命力旺盛的种子中,最可能萌发的是 ② 。
    (2)乙图中,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和 受精 ,雌蕊中的[ 3 ] 子房 ,发育成果实,5 胚珠 发育成种子。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图甲中:上面的种子③由于没有一定的水而不萌发,下面的种子①因浸没在水中缺乏空气而不能萌发,而中间的种子②由于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萌发的条件会萌发。
    (2)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5胚珠。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3子房。
    故答案为:(1)②
    (2)受精;3子房;胚珠
    40.(2018•铁岭)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花盆中分别装人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1粒同种大花生种子。适当浇上清水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大小情况。请据实验设计回答:
    (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什么? 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 。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为什么? 不能。种入1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种子样本的不确定性太大),不足以说明问题 。
    (3)该实验在设计上有何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种入的花生粒不应该是1粒,应多种几粒(如10粒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中除了在A、B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实验变量是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土壤营养条件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2)不能。种入1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种子样本的不确定性太大),不足以说明问题。
    (3)应在每组土壤中放置相等数量的多粒花生种子作为重复实验,然后观察平均生长状况。这样可以排除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1)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
    (2)不能;种入1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种子样本的不确定性太大),不足以说明问题;
    (3)种入的花生粒不应该是1粒应多种几粒(如10粒)。(或从浇清水的量、放置的温度、光照等等方面修改。)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辽宁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0)——生物实验探究(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