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01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02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展开
    
    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一、区域特征分析
    1.区域的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区位特征)。
    (2)区域内有表现相对一致的特性,区域间有明显差异性。
    (3)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边界等。
    3.区域的划分
    (1)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类型: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4.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
    (1)方法:比较法。
    (2)主要内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间、区域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3)意义: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基本因素,而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位置
    东部临海
    深居内陆
    西南青藏高原
    面积
    45%
    30%
    25%
    地形
    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高原、高山和盆地为主
    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
    特征
    多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多内流河、咸水湖,以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内外流区兼具,湖泊众多,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土壤
    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原始土壤
    植被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高寒荒漠、高山草甸和灌丛,森林集中于东部和南部边缘山谷地区
    (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农业活动
    最主要的农业区,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交通状况
    交通发达
    交通不便
    经济和文化
    发达
    相对落后
    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

    北方
    南方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湖
    结冰
    不结冰
    矿产
    煤、石油、天然气
    有色金属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
    南方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耕地
    旱地
    水田
    农作物
    小麦、棉花、杂粮
    稻谷、茶叶、蚕丝
    水果
    苹果、梨、桃、杏
    柑橘、香蕉、荔枝、龙眼
    民居建筑
    平顶
    屋顶坡度大
    交通运输
    铁路、公路
    铁路、公路、内河运输
    文化
    面食为主、说话直率、方言较少
    米食为主、说话婉转、方言繁杂
    工业
    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3.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范围(暂未包括港、澳、台)
    ①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②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皖、赣、湘、晋、豫、鄂。
    ③西部经济地带: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渝。
    (3)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①经济发展的差异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差距逐渐扩大。
    b.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②区域位置差异:东部经济地带海运便利,区位条件优越,中、西部距海较远,交通不便。
    ③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的差异:东部开发历史和对外开放较早,西部内陆地区较晚。
    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2)不同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阶段
    因素
    分布
    典例
    人地关系
    采集和狩猎阶段
    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

    依赖自然
    农业社会阶段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四大文明古国
    改造环境、驯化禽畜、栽培作物
    工业社会阶段
    能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交通发达的地区
    德国鲁尔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山东东营
    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南部
    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②具体表现
    阶段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航海技术落后时期
    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大陆内部,海洋不被重视,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
    航海技术发展阶段
    大洋逐渐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人口和城市开始向沿海地带集中
    航海技术进步阶段
    使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和加深,开始开发海底矿产,如海底锰矿和石油等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阶段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工业化开始以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文化、技术多由大陆传入
    人口一般比较稀少
    工业化开始后
    利用岛屿的海运和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
    利用波浪、阳光、海鸟、海滩等发展旅游业
    岛屿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得到重视

    微点1 区域与地域的异同
    两个概念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等。
    微点2 区域的界线并非都是明确的
    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而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微点3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区域内部各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其内部就不存在差异。例如,南方水田区作为一个区域,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但内部也有旱地。
    微点4 地理环境差异不仅仅影响产业活动
    地理环境的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产生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地区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
    微点5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1)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具有差异性。
    (2)人类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合理和不合理两种。合理开发自然环境,人类就能与环境协调发展,不合理开发自然环境,就会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微点6 区域发展的阶段
    区域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因此,探究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初期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小,产业结构简单
    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扩大,产业结构逐渐复杂
    转型阶段
    区域经济呈现衰落、萎缩状态
    再生阶段
    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微点7 目前人类对岛屿的开发主要表现为海洋交通运输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岛屿资源的开发并不是主要方式。
    微点8 海洋资源优势
    (1)生物资源:生物种类丰富,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海洋生态系统既能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2)渔业资源:渔场面积大,浅海、滩涂面积广大,港湾众多,适宜发展远洋捕捞业和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
    (3)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是我国未来的油气基地。
    (4)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季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
    (5)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

     区域特征分析

    (2018·高考全国卷Ⅲ)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回答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A

    1.区域定位
    (1)区域的位置特征

    (2)区域定位的方法
    ①记住世界各大洲的特殊参照点或经纬线,构建心理地图。例如,非洲——开罗(30°N,30°E),赤道穿过非洲中部,30°S纬线穿过非洲南部;欧洲——伦敦(51°N,0°),45°N纬线穿过地中海北岸;亚洲——恒河三角洲(23°26′N,90°E),120°E经线纵穿大陆东岸;大洋洲——(30°S,150°E)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45°S,170°E)位于新西兰;亚欧界线——乌拉尔山脉(大致位于60°E);北美洲——120°W经线穿过西岸,75°W经线穿过东岸;南美洲——赤道穿过北部,60°W经线贯穿南北;南极洲——60°W经线穿过南极半岛东侧等。
    ②通过海陆轮廓进行辅助定位。可以描绘各大洲的陆地轮廓,以加深记忆。
    ③基于世界和中国地形分布进行定位需记住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区和中国主要地形区。
    ④利用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进行定位。
    在实际的区域定位中,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
    2.区域特征分析
    (1)区域的地理特征


    (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


    (2020·北京丰台区模拟)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法国尼斯,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法国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巴黎比尼斯(  )
    A.正午太阳高度大    B.自转速度快
    C.日出较晚 D.白昼略短
    2.法国(  )
    A.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盆地为主
    B.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C.罗讷河下游有凌汛现象,夏季径流量大
    D.建运河连接河流,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
    解析:第1题,3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略偏北的地方,巴黎纬度高于尼斯,尼斯离太阳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大,A错;巴黎的昼长略长于尼斯,D错;地球自转速度包含线速度和角速度,角速度二者相等,线速度尼斯大于巴黎,B错;巴黎在尼斯的西边,根据地方时的概念,尼斯的日出时间较早,巴黎的日出时间较晚,C正确。第2题,据图分析,法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A错;法国北部受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B错;据图可知,罗讷河向南注入地中海,气温越来越高,不存在凌汛现象,C错;法国南部地区通过修建运河连接天然河道,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D正确。
    答案:1.C 2.D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内(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4.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A选项正确;区域内湖泊为淡水湖,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河流径流,故B选项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年降水量较大,以水田为主,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严重,故C选项错误;当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D选项错误。第4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区域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调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繁荣。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区域互补,不会使乡镇数量明显增多,但会使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会导致第三产业结构趋异;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答案:3.A 4.C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2017·高考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D 3.D

    地理环境差异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

    (2020·广州一模)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靠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目前,四大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此回答1~3题。
    1.湾区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气候 D.文化
    2.影响湾区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和市场 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政策和税收优惠 D.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3.目前,四大湾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  )
    A.海运繁荣 B.产业集聚
    C.科技创新 D.市场广阔
    解析:第1题,湾区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海湾,具有海运优势,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湾区具有资源条件。气候、文化一般不是经济发展快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外向型产业需要进口原料,加工后要大量出口产品到市场,而湾区位于沿海,便于进口原料、产品出口海外市场,所以外向型产业大量集聚在湾区。第3题,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要有创新、领先的产品,则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动力。
    答案:1.A 2.A 3.C
    (2020·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下图为我国农业地域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农业区的形成因子主要为地形的是(  )
    A.1、2、3 B.2、3
    C.2、4 D.2、3、4、5
    5.下列关于各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农业区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充足,主要种植水稻
    B.3农业区依赖水源灌溉,有土地盐碱化的风险
    C.4农业区的夏季光照条件是所有农业区中最为优越的
    D.5农业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地势较低有水源出露的地区
    解析:第4题,据图并结合图例分析可知,1为耕作业,2为云贵高原的坝子农业,因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因此农业主要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3为灌溉农业,主要考虑水源;4为河谷农业,在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因此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5为新疆的绿洲农业,主要考虑水源。形成因子主要为地形的是2和4,故选C。第5题,据上题分析可知,1为耕作业,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A错误;3为西北的灌溉农业区,因不合理地引黄河水灌溉,加之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可能有土地盐碱化的风险,B正确;4为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区,夏季光照条件不是所有农业区中最为优越的,C错误;5为绿洲农业区,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D错误。故选B。
    答案:4.C 5.B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肇庆模拟)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多种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
    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B 3.C

    1.综合分析区域发展过程
    (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转型阶段主要表现为产业衰落、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人口外迁。
    (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①交通
    ②人口分布:乡村→城市。
    ③工业、城市:密度小→密度大。
    ④乡村与城市:乡村地域面积减小;城镇地域面积增大。
    (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2.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
    各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对地理环境的要素需求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图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开展和布局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减小。表现如下:
    ①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地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②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
    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
    3.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域的归属
    许多海岛既无淡水,也无平地,长期无人居住,却引起许多国家之间的归属纷争,主要原因是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新的岛礁,谁便拥有对该岛礁的领属权,从而就可以控制以岛礁为中心、以200海里为半径的广大海域。
    (2)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的区别
    领海与专属经济区不同,领海的范围是指从海岸线直至12海里处的界限。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一定范围内为一个国家所管辖的海域。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自然资源(海洋、海底)归沿海国家所有,其他国家只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自由。

    (3)以我国海南岛为例说明海岛的合理开发
    受地势高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海岸带、丘陵和台地环带及山地丘陵带三部分,如下图所示。各环带资源特色不同,因此开发其资源需要充分研究、认识各环带资源和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具体如下所示:


    (2020·重庆模拟)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该乡镇企业最先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家具制造 B.丝绸纺织
    C.奶酪生产 D.甘蔗制糖
    2.关于该地区近30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B.M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
    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
    D.N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答案:1.B 2.B
    (2020·兰州模拟)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4.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解析:a时期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时期由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差,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结构比重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答案:3.A 4.D

    地理特征类

    角度一 描述地理特征及分析成因

    角度二 比较区域特征差异及分析成因


    1.自然地理特征描述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地处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
    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西岸),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
    气候
    气温
    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
    降水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
    地形
    地形类型
    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
    地势起伏状况
    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河流
    水文特征
    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贫乏)
    水系特征
    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疏)
    土壤
    类型及肥
    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植被
    类型、覆盖率
    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以草原、荒漠为主,植被稀少
    资源
    种类、数量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短缺);水资源丰富(短缺)
    2.人文地理特征描述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农业
    农业地
    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
    其他
    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工业
    工业类型
    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
    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
    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环境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

    (2018·高考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
    要点获取依据及生成
    位置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北纬30°~40°之间
    地形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气候
    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植被
    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
    淮河以北有海河、黄河,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流量较小;以南有长江、钱塘江,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流量较大
    【尝试解答】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用法国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简述法国的地形特征。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简述塞纳河的水文特征。
    (4)根据材料,推测法国甲、乙两地中哪个地区更适合种植葡萄,并说明理由。
    解析:(1)作答时要注意特征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势起伏状况、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方面进行。(2)降水差异要从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主要描述: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冬季或夏季),或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3)要注意区分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进行描述,而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形态等方面进行描述。(4)葡萄属喜热喜光植物。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光照相对不足,不适宜种植葡萄。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中糖分的积累;热量充足,葡萄能够充分成熟。
    答案:(1)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或东高西低)。
    (2)差异: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冬季(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
    原因: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3)径流量(水位)变化较小,无明显汛期;无结冰期;流速较慢等。
    (4)乙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一、选择题
    (2020·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幅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据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的划分要素是一样的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不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2.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3.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其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解析:第1题,区域的划分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性指标。区域是有等级的,边界不一定都是明确的。第2题,甲区为东北地区,丙区为山东半岛,两区自然景观存在差异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第3题,甲区为东北地区,乙区为宁夏平原,丙区为山东半岛,它们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故A正确。
    答案:1.B 2.B 3.A
    (2020·湖北八市联考)“下沉式窑洞”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向下挖深6~7米、长宽12~15米的土坑做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窑洞。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被人们遗弃,受原生绿色建筑思想的影响,现又被人们重视和保护。读我国黄土高原某“下沉式窑洞”景观图(右图),回答4~5题。

    4.与工业文明所建造的钢筋混凝土式房屋相比,“下沉式窑洞”逐渐被遗弃,最可能是因为(  )
    A.成本高 B.通风差
    C.面积小 D.通信好
    5.为延长“下沉式窑洞”的使用寿命,下列保护措施最可行的是(  )
    A.窑顶多种树 B.石磙碾窑顶
    C.院内多建门 D.洞内贴窗花
    解析:第4题,“下沉式窑洞”位于地表以下,其通风条件较地上房屋差,因此在追求居住条件的现代社会,“下沉式窑洞”逐渐被遗弃。第5题,“下沉式窑洞”的使用寿命,受窑洞顶部渗水与否影响很大,一般为延长其使用时间,会采取措施使窑洞顶部土层更紧实,以减少雨水下渗与表土侵蚀。窑洞顶部种树,树木根系会使顶部土层疏松,从而雨水下渗严重、表层土也易被侵蚀,不利于窑洞保护。院内多建门和洞内贴窗花对窑洞使用寿命没有影响。
    答案:4.B 5.B
    (2020·绵阳诊断)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示意图,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读图回答6~8题。

    6.随海拔的升高,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
    A.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 B.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C.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 D.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7.在海拔2 600~3 500 m的地区,②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A.夏季风 B.年降水量
    C.纬度因素 D.地势起伏
    8.①②③④四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6题,植被返青需要该地区的气温升高到某一温度,而枯黄期的出现需要该地区的气温降低到某一温度。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植被返青时间越晚、枯黄时间越早。故A项正确。第7题,植被返青期的早晚主要受气温影响,与①区相比,②区位置更偏北,纬度高,气温低,返青期晚,故C项正确。该地区均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受夏季风影响小,A项错误;年降水量对植被返青期影响小,B项错误;该地区海拔在2 600~3 500 m,各地区的地势起伏差异不大,D项错误。第8题,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的自然带变化依次为山地针叶林区,山地针叶林、草原区,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寒草甸草原区。因此,④地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返青期最晚,故D项正确。
    答案:6.A 7.C 8.D
    (2020·安徽十校联盟段考)下图为世界两著名岛屿分布简图。据此回答9~11题。

    9.读图可知(  )
    A.甲是大陆岛,乙是火山岛
    B.都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C.两岛屿人口密度都比较大
    D.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10.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  )
    ①地价便宜 ②港口众多,海运便利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
    ②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
    ③受高纬度大陆气团控制,气温低
    ④土壤贫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9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岛屿为塔斯马尼亚岛,乙岛屿为火地岛,两岛屿都是大陆岛,A错;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并不处于消亡边界,B错;两岛屿人口稀少,C错;结合纬度来看,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第10题,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此外,北部地区距离本土消费市场近。第11题,乙岛屿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且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所以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
    答案:9.D 10.D 11.A
    二、非选择题
    12.(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2)据图文信息,对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予以评价。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
    解析:(1)读图可知,该市河谷两岸地区有许多短小的河流支流且与河谷基本垂直,说明河谷两岸地区为海拔较高的山地。山地坡度大,地形崎岖,地势高,热量、水源等相对不足,土层瘠薄,不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因而聚落较少。(2)评价要注意辩证分析,应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方面主要分析珲春市邻近边境,可设立贸易口岸;有交通线通往国外等;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说明有政策支持。不利条件主要从缺少我国自己的海港、距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和消费地较远等方面分析。(3)主要分析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对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等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三点即可)
    (2)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有贸易口岸;有政策支持;有铁路、公路通往邻国。
    不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缺少我国自己的海港(不能与其他国家直接通航;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距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和消费地较远(服务范围较小)。
    (要求:评价必须涉及有利、不利两方面,答出四点即可。)
    (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
    13.(2020·郴州监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道:“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3)说明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的主要原因。
    解析:(1)“渠成”无“凶年”,说明因修建水渠,减少了凶年危害;则凶年是指因干旱、降水少而田地收成减少的年份。干旱的气候成因可从降水少、蒸发大角度分析,而降水可从夏季风的不稳定(年际、季节变化大)角度分析。(2)“填淤之水”“其泥数斗,且灌且粪”,体现了增加土壤水分、肥力的作用;“泽卤之地”“关中为沃野”,体现了改良盐碱地的作用。(3)图示渠首向泾河上游移动,则渠首地势不断升高。结合该地位于黄土高原而河水含沙量大,易淤积抬高渠床分析即可。
    答案:(1)旱灾。 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泾河上游方向移动。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2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