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01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02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

    展开
    第2讲 文言虚词
    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
    学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掌握有关虚词的推断方法。
    一、高考考什么——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这里的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意义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我们在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尤其是掌握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虚”“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1.而〗—————————————————————————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而”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答案:(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既而”,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而已”,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一站归纳]
    (1)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2)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易混辨明]
    1.表修饰VS表递进,“而”表修饰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分别是句子的状语和动词谓语,其中前项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那么,判断“而”是不是修饰关系,只要看它是否处在状语和谓语之间就基本上可以断定了,此时的“而”不用翻译。如“夜缒而出”和“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皆表修饰关系。
    “而”表递进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分别是包含主语和谓语两个句子,并且在语意上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来说呈现更进一步的递进关系,此时的“而”要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表递进关系。
    2.表顺承VS表并列,如何判断“而”是表顺承关系还是表并列关系,主要看两点:(1)“而”前后的词语有无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如果有,则此时“而”表示顺承关系,如“图穷而匕首见”。(2)“而”前后的词语是否地位相等,是否可以互换位置而不改变语意,如果可以,那么,“而”一般表示并列关系,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3.表修饰VS表顺承,前者侧重“而”后面的动词,“而”前面的词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后者强调先后关系。例如:(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2)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而”,表顺承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应用体验]
    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1)秦王还柱而走连词,表修饰
    (2)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夫赵强而燕弱连词,表并列
    (4)毕礼而归之连词,表顺承
    (5)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连词,表递进
    (6)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顺承
    (7)荆轲和而歌连词,表并列
    ——————〖2.何〗—————————————————————————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何”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作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什么”。
    (6)即“以何”,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
    [一站归纳]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何故”“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作定语。什么,哪一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译作“拿什么”“凭什么”等。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李将军列传》)
    ④何乃:可译为“何况”。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将军列传》)

    ——————〖3.乎〗—————————————————————————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钝,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            (2)           
    (3)            (4)           
    (5)            (6)           
    (7)            (8)           
    参考答案:(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
    (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8)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吗”。
    [一站归纳]
    (1)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3)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表示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4.乃〗—————————————————————————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乃”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如此”“就这样”。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一站归纳]
    (1)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如: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3)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表条件。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③表转折。竟然,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⑤表判断。为,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魏公子列传》)

    ——————〖5.其〗—————————————————————————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其”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参考答案:(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6)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表希望或商量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一站归纳]
    (1)连词
    表选择关系。还是,抑或,是……还是……。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代词
    ①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②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六国论》)
    ③人称代词。我的,我,自己。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集注》)
    ⑤代词。其中的。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高祖本纪》)
    (4)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表婉商语气,相当于“还是”等。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6.且〗————————————————————————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且”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奸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4)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5)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1)            (2)           
    (3)            (4)           
    (5)           
    参考答案:(1)副词,暂且,姑且。
    (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3)副词,将要。
    (4)连词,表并列,并且。
    (5)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一站归纳]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士死者过半……且引且战。(《李将军列传》)
    ②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况且。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①暂且,姑且。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
    ②将要,快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
    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1)连词,表假设,如果。
    (2)指示代词,此,这个。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5)连词,相当于“或”。
    (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开头,表示转换,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一站归纳]
    (1)代词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3)复音虚词
    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转换。可译为“再说,至于”。如: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4)动词
    ①像,好像。
    其险也若(如)此。(《蜀道难》)
    ②比,比得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8.所〗————————————————————————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所”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6)教人向上者也。
    (1)            (2)           
    (3)            (4)           
    (5)            (6)           
    参考答案:(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
    (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一站归纳]
    (1)名词
    处所,地方。如: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指南录后序》)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为”和“所”连用,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9.为〗————————————————————————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为”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答案:(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3)动词,表判断,是。
    (4)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
    (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
    (6)(7)动词,作为,做。
    (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
    (9)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
    (10)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替”。
    (11)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一站归纳]
    (1)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译为“呢”。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②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③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介词
    ①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结构,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③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④跟,同。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10.焉〗———————————————————————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焉”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           (2)          
    (3)           (4)          
    (5)           (6)          
    (7)           (8)          
    参考答案:(1)(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
    (5)语气助词,不译。
    (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一站归纳]
    (1)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如: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2)词尾助词
    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如: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3)代词
    ①相当于“之”。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五人墓碑记》)
    ②哪里,怎么。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4)语气词
    ①用作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用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易混辨明]
    表代词或兼词VS表语气助词
    如何区分“焉”表代词或兼词还是表语气助词,我们只要注意辨别,就有规律可循。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代词或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中的“焉”表陈述语气。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助词,如“此之位三有礼焉”(《孟子·离娄下》)中的“焉”为陈述语气。
    (3)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原因、方式的词语或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如“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中的“焉”表疑问语气。
    [应用体验]
    解释下列句子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表陈述语气的助词,啊
    (2)且焉置土石表疑问的代词,哪里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4)万钟于我何加焉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呢
    (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表疑问的代词,哪里
    (6)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代指老师
    ——————〖11.也〗———————————————————————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也”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           (2)          
    (3)           (4)          
    (5)          
    参考答案:(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一站归纳]
    (1)语气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⑤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2)复音虚词
    ①也哉:语气助词连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②也欤:表感叹,相当于“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2.以〗———————————————————————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忠不必用,贤不必以(15)”之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参考答案:(1)名词,原因。
    (2)动词,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
    (4)介词,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引出对象,可译为“把”。
    (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可译为“在”。
    (13)介词,表示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一站归纳]
    (1)助词
    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如: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动词
    以为,认为。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3)通假
    通“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介词
    ①拿,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③把。
    木直中绳,以为轮。(《劝学》)
    ④在,从。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并诗》)
    ⑤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按照,依照,根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战国策》)
    ⑦“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秋以为期(《诗经·氓》)
    (5)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直接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修饰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表示目的,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6)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表原因,相当于“因此”。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②以为:把……当作。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③有以,无以:意思分别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易混辨明]
    介词表原因VS连词表原因
    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的成分:
    (1)“以”为介词:常与后面的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均是表原因的介词。
    [提示] “以”作介词时,有修饰或限制作用,介宾短语后可加“而”,如上面“不以物(而)喜,不以己(而)悲”“且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
    (2)“以”为连词:它后面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以”的前后是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或结果,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以”连接了前后两个句子,因此,应该看作表原因的连词。
    [提示] “以”作连词时,没有修饰和限制作用,只起关联作用,且因果配套使用,即有因必有果,可以加“所以”或“之所以”。如上面“(之所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用体验]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
    (2)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连词,因为
    (3)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
    (4)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连词,因为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13.因〗———————————————————————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因”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           (2)          
    (3)           (4)          
    (5)           (6)          
    (7)           (8)          
    (9)          
    参考答案:(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
    (2)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趁此。 (5)副词,于是,就。
    (6)介词,凭借。 (7)介词,经由,通过。
    (8)介词,因为。 (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一站归纳]
    (1)副词
    于是,就;因而。如: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介词
    ①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②趁,趁着,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③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因为,由于。
    因坐法华西亭。(《始得西山宴游记》)
    ⑤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3)动词
    ①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②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1)助词,不译。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3)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
    (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比。
    (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被。
    (6)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一站归纳]
    一般用作介词
    ①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为此义)(《劝学》)
    ②“在……方面”“在……中”。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③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④向,对,对于。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⑤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⑥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二个“于”为此义)(《劝学》)
    ⑦与,跟,同。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15.与〗———————————————————————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亲近,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替、给”。
    (7)介词,和,跟,同。
    [一站归纳]
    (1)介词
    和,跟,同。如:
    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
    “与”作连词时,也可以翻译为“和,跟,同”。如: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3)通假
    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复音虚词
    读yǔ。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5)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译为“与……相比,哪一个……”。如: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赵世家》)
    (6)用作动词
    ①给予,授予。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③交往。
    不得中行而与之。(《论语·子路》)
    ④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易混辨明]
    1.介词表“和、跟、同”VS连词表“和、跟、同”
    “与”译为“和、跟、同”是连词还是介词,可以这样辨别:
    (1)当“与”作介词时,前后内容不是并列关系,二者位置不能互换,若互换,基本意思发生改变,且在句中前面可以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如“当与秦相较”中的“与”作介词。
    (2)当“与”作连词时,前后内容为并列关系,二者能够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种成分,此时“与”前面不能增加状语成分,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与”作连词。
    2.实词“与”VS虚词“与”,分不清“与”的词性是虚是实,这是关于“与”的第二个难点。判断“与”是实词还是虚词,关键要看“与”的前后是构成完整语句,还是构成并列短语。例如:(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这里的“与”和后面的“嬴”构成动宾短语,因此“与”是实词,译为“亲附、亲近”。(2)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这里的“与”前后都是名词,因此“与”是连词,译为“和、同”。
    [应用体验]
    解释下列句子中“与”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见介词,和、跟、同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介词,跟、同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介词,和、同
    (4)吾与徐公孰美介词,和、跟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连词,和、跟
    ——————〖16.则〗———————————————————————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则”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           (2)          
    (3)           (4)          
    (5)           (6)          
    (7)          
    参考答案:(1)副词,表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2)连词,可译为“那么”。
    (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4)(5)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就”或不译。
    (6)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7)副词,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译为“原来”“原来已经”。
    [一站归纳]
    (1)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的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③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尽管”。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⑤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连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17.者〗———————————————————————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者”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           (2)          
    (3)           (4)          
    (5)          
    参考答案:(1)助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2)代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等,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等。
    (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
    (4)代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方面”“……样东西”。
    (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一站归纳]
    (1)代词
    ①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人、东西、事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用作“若”“似”“如”等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2)语气助词
    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③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18.之〗———————————————————————
    [一文串记]
    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之”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           (2)          
    (3)           (4)          
    (5)           (6)          
    (7)           (8)          
    (9)          
    参考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3)代词,可译为“他”。
    (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一站归纳]
    (1)动词
    到……去。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怎样准推断——意义、用法推断6技法
    解答文言虚词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把意义和用法代入到原文语境中去验证。比如“以”作介词时有“因”“用”“拿”等意思,当遇到文言语句中有“以”作介词的时候,就可把这几个义项代入原文中验证推断。
    但在牢记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方法,以提高解题的效率。
    1.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另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中“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一句,若判断“为”“所”的意思,可联系“为……所”在文言文中是表被动的特殊句式,所以此处译为“被”。
    2.对称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称位置,句中的“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由此可推断“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
    3.语法分析法
    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句中的“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第三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第三句中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4.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两个句子“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两个句子“秦伯说,与郑人盟”和“失其所与,不知”,前一个“与”是介词,“跟、同”;后一个“与”是动词,“结交、亲附”。
    5.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表疑问语气)”(《过秦论》);“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又例如“其”,用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指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代指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句意推断法
    理解句意是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因此,可以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再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中“诸葛诞以寿春叛”与“帝以芝清忠履正”这两句中的“以”,可分别由这两句的大意“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加以推断,由句意可确定两个“以”的意义分别为“凭借”“因为”。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译文: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
    译文: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
    译文:

     
    解析:(1)此句中的“以”,根据句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凭借”。(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宗质为寻找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季思去,所以说东南一带没有找到,一定在蜀地吧”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3)根据句意,“因宗质没有快速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参考答案:(1)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
    (2)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
    (3)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县的人。母亲展氏,是他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就遭遇了靖康之乱,母子走失。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跟随司马季思到蜀地去。船经过的州,无论郡县、村市,一定登岸,到处大声地呼喊:“展婆,展婆。”到了晚上,哭着回来,不吃东西。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母亲)。到了荆州,又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喊,咽喉痛身心疲惫,在茶铺中稍作休息,依然流着泪。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译文:

     
    (2)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译文:

     
    (3)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译文:

     
    解析:(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第二个“为”在句中放在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只能作介词,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作宾语,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民力”之后,表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在下句的开头,表示上下之间的关系为转折,“于”则引出了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宾语的“益”之前,表明“丝毫”修饰“益”,助词“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可译为“认为”;“以”后面带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应该为介词,译为“凭借”;“而”连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折关系;“之”作了动词“责”的宾语,应为代词,“他”。
    参考答案:(1)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
    (2)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3)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译文:

     
    (2)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译文:

     
    (3)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译文:

     
    解析:(1)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句中的两个“以”处于对称位置,第一个“以”为介词,译为“用来”,第二个“以”词性和意义与之完全相同;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均作“务”的宾语,第一个“其”为代词,译为“它的”,第二个“其”也应译为“它的”。(2)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此句中的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其”为代词,译为“他们”,第二个“其”仍为代词,译为“他们”;两个“为”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为动词,译为“建造”,第二个也应为动词,译为“建造”;两个“以”所处句子位置对称,第一个“以”为连词,译为“为了”,第二个“以”也应为连词,译为“为了”;两个“者”和两个“也”均处于对称的位置,第一个“者”和第一个“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词,第二个“者”和第二个“也”亦应是判断句的标志。(3)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此句中的加点的两个“之”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之”为助词,译为“的”,第二个“之”也应是此用法和意义;两个“而”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为“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第二个“而”也应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
    参考答案:(1)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
    (2)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3)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却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会来归附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圣贤之王穿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不是凭借衣服招致诸侯。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事,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德行而归向他们的道义,如果他们的衣服节俭人民大众也会喜欢他们。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的装饰不要精雕细刻。古代曾有居住在用柴薪搭建巢穴(的君王)不厌恶人,只施惠而不向百姓索取,天下人不朝拜他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庄重恭敬。衣服的轻重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明堂的形制是,(只求)地下的潮湿,不能上来;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绘上纹饰,木建筑物不加镂刻,这是向百姓显示懂得节俭。等到他们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足以培养恭敬的限度,宫室的华美已超过避开潮湿的限度,使用人力太多,使用钱财非常浪费,这是与民结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代圣王的服饰,不效法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未必能治理好,或许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却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恐怕国家危险,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一、“文言虚词”语段对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焉:      (2)乃上书切谏 乃:      
    (3)元昌览书而遽止 而:      
    (4)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与:      
    (5)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者:      
    参考答案:(1)语气助词,了 (2)连词,于是、就 (3)连词,表承接,无实义 (4)介词,跟、和 (5)代词,……的人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

     
    参考答案:(1)(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关键点:“尝”“就”“受”“卒”)
    (2)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关键点:“乃”“集止”“绳”“清肃”)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他的祖父随王褒向北迁移入关,才在咸阳安家了。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王弘直)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
    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唐高宗永淳年中,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广州在南海之滨,每年有马来人乘船运珍珠之类货物和中国做买卖。旧都督路元睿贪污他们的货物,马来人带着刀具(把他)杀了。王方庆在任几年,秋毫不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百姓有到官府诉冤的,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追查。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从唐代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性谦退和雅,有吏材。长兴四年,改太常丞。丁内艰。晋天福二年,拜太府少卿。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有言:‘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则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奏入,留中不出。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时与契丹失欢,河朔连兵,命光范出使修好。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
    乾德五年,兼桥道使,朝廷遣使督治道,常六七辈,一使所调发民皆数百人,吏缘为奸,多私取民课,所发不充数,而道益不修。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诏书褒美。
    (选自《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朕居深宫之中    之:      
    (2)则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 则:      
    (3)时与契丹失欢 与:      
    (4)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 以:      
    (5)所发不充数 所:      
    参考答案:(1)助词,的 (2)连词,就 (3)介词,跟、和 (4)介词,因为 (5)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事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
    译文:

     
    (2)光范计其工,以州卒代民,官给器用,役不淹久,人以无扰。
    译文:

     
    参考答案:(1)实在害怕(他们)治理百姓没有办法,管理下级官员没有策略,用这些人来管理百姓,那么百姓受到他们的好处就少了。(关键点:“术”“方”“牧”“赐”)
    (2)边光范计算修路的工值,用州卒代替征调民工,官府提供工具,修道路的工作就不会长久,不打扰百姓的耕作。(关键点:“计”“代”“役”“淹久”)
    参考译文:
    边光范,字子仪,是并州阳曲人。生性谦让、温和、文雅,有才干。长兴四年,改做太常丞。遭母丧。晋天福二年,边光范拜太府少卿,上书说:“我听说唐太宗有句话:‘我住在深宫之中,看不到也听不到远处,所依靠的就是都督、刺史。’这就知道这些地方长官实在是关系到国家的太平和动乱,特别需要选择得力的人。现在的刺史有的因为世代享有爵禄做官,有的因为贡奉家财做官,有的因为刚刚建立小的军功做官,有的只是遵循官吏的等级做官。实在害怕(他们)治理百姓没有办法,管理下级官员没有策略,用这些人来管理百姓,那么百姓受到他们的好处就少了。希望选择有能力的官吏来减少人民的疾苦,从而天下太平。”奏折上去后,皇帝把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复。少帝即位,边光范拜为右谏议大夫,掌管开封府,(并很快)迁给事中。那时后晋与契丹关系破裂,河朔地区连年战争,命令边光范出使修复关系。少帝因为边光范是自己做藩王时的旧臣,待遇尤厚。
    乾德五年,兼任桥道事,朝廷派遣专人负责各州治路,每年达六七次之多,每一任到地方后都要调发数百人,有些官吏就因此干些不法勾当,大多随意征收赋税,中饱私囊,发的钱财物资不够数,道路也不修。边光范计算修路的工值,用州卒代替征调民工,官府提供工具,修道路的工作就不会长久,不打扰百姓的耕作。宋太祖闻听后,下诏书夸奖边光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5.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乃以臻为征蜀将军      乃:      
    (2)帝方隆意于殿舍 于:      
    (3)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 之:      
    (4)非王者之事也 也:      
    (5)欲以偏军长驱 以:      
    参考答案:(1)连词,于是、就 (2)介词,表对象,无实义 (3)助词,的 (4)助词,表判断语气 (5)介词,用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
    译文:

     
    (2)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译文:
     

    参考答案:(1)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关键点:“制”“恶”“诚”“堕”)
    (2)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关键点:“频岁”“寇”“案”“故”)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陈留郡襄邑县人。明帝曹睿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说:“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节,让他都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当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等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给了明帝。明帝下诏说:“宫殿盖不成,我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卫臻上疏说:“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臣常常细究这类事情,大多如此,我恐怕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对明帝说:“毋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修整武器装备,习练战阵,而毋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
    李怀光节制邠宁,奏为从事,累转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怀光背叛,将归河中,郢言:“西迎大驾,岂非忠乎!”怀光忿而不听。及归镇,又欲悉众而西。时浑瑊军孤,群帅未集,郢与李鄘誓死驻之。属怀光长子琟候郢,郢乃谕以逆顺曰:“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况国家自有天命,非独人力。今若恃众西向,自绝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李琟震惧,流泪气索。德宗还京,命谏议大夫孔巢父、中人啖守盈赴河中宣慰怀光,授以太保;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杀守盈及巢父。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及怀光被诛,马燧辟郢为掌书记。
    (节选自《旧唐书·高郢传》)
    7.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     以:      
    (2)著《鲁议》,见称于时 于:      
    (3)怀光忿而不听 而:      
    (4)今若恃众西向 若:      
    (5)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 乎:      
    参考答案:(1)动词,认为 (2)介词,在 (3)连词,表并列,无实义 (4)连词,如果 (5)语气助词,呢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
    译文:

     
    (2)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
    译文:

     
    参考答案:(1)人臣应该效忠,况且从天宝以来阻止朝廷军队的,现在还有谁在?(关键点:“宜”“且”“阻”“复”)
    (2)孔巢父被杀的时候,倒在了地上,高郢就俯下身子抚慰他。(关键点:“之”“刃”“就”“抚”)
    参考译文:
    高郢,字公楚,他的祖先是渤海郡蓚县人。高郢九岁就通晓《春秋》,能写文章。后来考中进士,应试制举,考上茂才异行科,被授任华阴县尉。曾认为鲁国不应该用天子的礼乐,于是引用《公羊传》中的说法,著《鲁议》,被当时人称赞,因此被任命为咸阳尉。
    李怀光统治邠宁,上奏让高郢担任从事,多次调动担任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李怀光反叛,将要回到河中,高郢说:“向西迎接皇帝,难道不是忠臣吗!”李怀光愤怒,不予采纳。等回到河中,又想调动所用兵力向西进发。当时浑瑊(唐朝名将)军力孤危,众将领没有集中,(朝廷情势十分危急,)高郢与李鄘誓死驻守不动。恰巧李怀光长子李琟来拜访高郢,高郢就用逆顺的道理开导他说:“人臣应该效忠,况且从天宝以来阻止朝廷军队的,现在还有谁在?更何况国家自有天命,不只是靠人的力量。现在如果依靠人多势众向西攻打朝廷军队,这是自绝于天,十室之城,必定有忠信之人,怎么知道军队中没有逃跑的呢?”李琟震惊惧怕,眼中流泪,喘不上气来。德宗回到京城,命令谏议大夫孔巢父、宦官啖守盈赴河中安抚李怀光,授予他太保之职;可是李怀光恼怒,激怒他的亲兵责骂二人,并杀死了孔巢父和啖守盈。孔巢父被杀的时候,倒在了地上,高郢就俯下身子抚慰他。等到李怀光被杀,马燧征召高郢为掌书记。
    二、“文言文语篇”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
    [明]钱溥
    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非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荀、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
    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
    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有删节)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亟命工翻刻于郡横      亟:赶快
    B.予峻拒之弗获 峻:严肃
    C.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 尚:崇尚
    D.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 惠:聪明
    解析:选D 惠:给……恩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原来刊印的欧阳修全集本被内府收藏,天下好久没有欧阳修全集流传,于是海虞人程宗广泛寻求欧阳修全集,最终在胡文穆家发现内府本。
    B.钱溥在赴交南的行程中收到庐陵郡博郑钢赠送的欧阳修全集刻本,郑钢请他为欧阳修全集的刻本写序,他拒绝了这个请求,但没有能够成功。
    C.韩愈、欧阳修倡导文学革命都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但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救世的功效也不能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
    D.钱溥认为读欧阳修的文章可以让人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肯定了欧阳修作品的思想价值,也肯定了程宗重刻欧阳修全集的社会影响。
    解析:选C “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错误。原文是“文非不美也”。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
    译文:

     

     
    (2)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译文:

     

     
    参考答案:(1)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关键词“慨然”“斯道”“拯弱”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哪里只是文体变革那些陋习而已。(关键词“退”“徒”“习”各1分,句子大意2分)
    12.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欧阳修文学复古主张的意义。(4分)
    答:

     
    解析:“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已经指出了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只要找出与试题相关的关键语句,再把关键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话即可。从“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可以归纳出欧阳修的文学主张避免了党锢之祸;从“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可以归纳出扭转了当时的文风。
    参考答案:①避免了党锢之祸;②扭转了当时的文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欧阳文忠公,是庐陵人。庐陵过去有先生的全集本,不久被内府收藏,于是天下很久没有再得到这本全集了。海虞的程宗先生,广泛寻求它,在胡文穆先生家里得到了,大概是出自内府的版本。他赶快命令工匠在郡中的学舍翻刻。适逢我出使交南到了庐陵郡,庐陵郡博郑钢首先将刻本赠送给我并请求说:“让庐陵郡的文献得到足够的证明,从而使得天下再次有了这本文集,是太守的功劳。请求您写一些话作为序言放在开头。”我严肃地拒绝但没有成功,以至于不让我的船出行,于是我茫然自失地站了一会儿说:“读书人写文章不是难事,而用文章来救世是难事。”荀子、韩非子、黄老之学兴起,这种道统在秦国就消亡了。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韩愈曾经说“孟子死了,这种道统不得流传了”,这也就隐约承认自己担当起了道统流传的重任。后来又演变成了唐五代衰弱浅薄的风气,虽然宋朝兴盛了七十多年,但是做学问的人也没能轻易迅速复兴古代道统。忽然有一天欧阳修出现了,他把学识学问和思想品德作为尊崇敬仰的对象。至于范仲淹被贬谪到饶州,一时之间名士们被看成是他的朋党。当时欧阳先生在谏院,写了《朋党论》呈给朝廷,于是众人的言论就平息了,不这样的话,党锢之祸就形成了。嘉祐年间求学的人争着以崇尚怪异邪僻为奇特,作品的体裁、风格大大变坏了,先生担任向君王举荐人才的职务,摈弃险怪的文章而录用雅正的文章。读书人起初喧闹、沸腾着毁谤,之后不到五六年,文章的风格就发生变化并复兴了古代的道统,不这样的话,弊端将到怎样的地步才停止啊!这就是世人所说的文章一定以救世为难事啊!
    虽然这样,在当时,他们倡议后都有应和的人,韩愈这边有柳宗元,欧阳修这边有苏氏父子,其他的像李翱、张籍这些人,曾巩、尹洙这些人,他们的文章声势很大而气韵和谐,如钟撞击发声,磬随之响应,文章不是不精美,然而比较他们与前者的救世的功劳,就好比是恒星里面有五行,群山中有五岳,他们的功业与教化萌发显露,自然是不相等的。应该是韩愈、欧阳修在千百年之前崛起,在千百年之后一起闪耀,而后人看不清楚没有能够继承他们。平常的人却成为百代之师,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的规范,大概只有这两位先生了。
    这本全集发行,是程先生给后辈学者的最大恩惠。以使善于学习的人诵读欧阳修的文章,知道能够凭借自身担当国家安危的谋划。他们的任用或是弃置不被世人所重视,(他们)做官不知道富贵的快乐,(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哪里只是文体变革那些陋习而已。后辈学者松江府钱溥,在螺川驿敬书。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二板块专题一第一编第2讲 文言虚词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