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1
    【生物】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2
    【生物】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在①~⑤中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几处(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C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 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 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 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据图示可知,细胞外液中,③单向循环,故为淋巴,淋巴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它们共同组成了④内环境。体液免疫过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能发生在①血浆中,A正确;根据试题分析,②为组织液,B错误;血浆和淋巴的成分相似,不同点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为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D正确。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 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4.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③内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 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③是组织细胞,其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若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渗透压降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使②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图中①细胞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其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③细胞是组织细胞其具体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
    D、皮肤烫伤后,受热的皮肤组织因蛋白变性坏死,失去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动态平衡的调节能力,会有大量组织液渗出,不能及时回流,滞留在坏死层和表皮之间,将死亡组织撑开,形成水泡,D正确。
    故选C。
    5.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内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C.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D. 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都容易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C
    【解析】
    【详解】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内可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C正确;血浆渗透压增大,血浆会从组织液中吸收水分,组织液减少,不会造成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C。
    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淀粉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糖的含量有关
    C. 因感冒而持续高烧不退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
    D. 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淀粉酶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因为淀粉酶合成后通过外分泌腺分泌到消化道中发挥作用,而人体的消化道不是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错误;
    C、因感冒而持续高烧不退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C正确;
    D、人体内有酸碱缓冲物质,pH不会因吃酸性食品明显改变,D错误。
    故选C。
    7.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乙分别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 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 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一直维持在稳定不变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图中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正确;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C正确;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固定不变,D错误。
    故选D。
    8.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 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C. 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D. 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
    B、神经递质是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B错误;
    C、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正确;
    D、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所以可以含有Ⅰ部位的结构,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甲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乙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甲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中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 甲图所示的结构在乙图中仅有一处
    D. 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不会兴奋,d点会兴奋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依赖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
    B、题中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
    C、甲图所示的结构表示突触,据图可知,甲图所示的结构在乙图示中有两处,C错误;
    D、切断乙图中的c(传入神经)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d点不会兴奋,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 处形成
    B.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 当手被物体刺激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A错误;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是静息电位,电位分布是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即外正内负,B错误;
    C、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C正确;
    D、神经递质一般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大类,因此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B.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D. 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A正确;
    B、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中枢神经,B错误;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
    D、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正确;
    故选B。
    12.如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A为骨骼肌,C为反射中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
    B. 刺激b点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C. 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
    D. 若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刺激b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A正确;
    B、用a刺激神经是刺激的传出神经,骨骼肌接受到刺激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是属于反射活动,B错误;
    C、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图示反射弧可以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C错误;
    D、刺激a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D错误。
    故选A。
    13.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
    B、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正确;
    C、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C正确;
    D、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
    14.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 剧烈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血糖正常的浓度
    D. 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C
    【解析】
    【详解】A、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进入血浆,A错误;
    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剧烈运动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B错误;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反,分别具有降血糖和升血糖的作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正常的浓度,C正确;
    D、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D错误。
    故选C。
    15.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 mol·L-1)
    胰岛素
    1.7
    5.0~20.0
    (m IU·L-1)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答案】C
    【解析】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B、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推测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错误;C、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C正确;D、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推测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慢,D错误。故选C.
    16.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 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 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 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
    渗透压上升,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A对;由图可知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B对;图示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C对;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错。
    1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中的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也可以是CO2等其他调节因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A错误;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二者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
    C、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C正确;
    D、体液调节中的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也可以是CO2等其他调节因子,D正确。
    故选A。
    18. 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B. 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 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
    D. 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A 错误;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
    C、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 错误;
    D、二次免疫时,记忆 B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合成大量抗体,D 错误。
    故选B。
    19.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环境温度为25 ℃时,单位时间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 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 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 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D
    【解析】
    根据曲线图分析,从25℃下降到10℃时,内外温差加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后通过调节散热量减少。
    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即在环境温度为25℃时,人体散热量基本不变时,则产热量也不变,A正确;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时间在t3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20.某校学生社团“格物社”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成年小白鼠为实验材料,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注: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
    甲组
    手术切除甲状腺
    乙组
    X
    丙组
    Y
    丁组
    生理盐水灌胃
    A. X处的最佳处理方法为“不做处理”,以便与甲组相对照
    B. Y处的处理方法为“等量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C. 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
    D.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因变量可以用测定小白鼠耗氧量的方法来检测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组是甲组的对照组,因甲组对小鼠进行了手术和摘除甲状腺两种处理,因此乙组对小鼠也进行同样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错误;
    B. 丙组与丁组形成对照,根据实验目的及丁组中的处理,可知Y处的处理方法为“等量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B正确;
    C.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因此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C正确;
    D.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代谢活动,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耗氧量来分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D正确。
    故选A。
    21.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是( )
    A. 记忆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浆细胞 D. 效应T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不一定是第二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只有在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才迅速发挥作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主要依靠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C.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D. 骨髓是T细胞和B细胞成熟的场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机体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
    B、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错误;
    C、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C正确;
    D、骨髓B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D错误。
    故选C。
    23.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 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 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
    B、效应B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正确;
    C、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C正确;
    D、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24.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
    B. 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
    C. 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
    D. 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
    【答案】C
    【解析】
    【详解】A、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
    B、乙病获得的抗破伤风抗体是外界给予的,不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B错误;
    C、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诱发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强烈,会产生更多的抗体,C正确;
    D、甲病人的治疗方法通过二次免疫过程发挥疗效;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而乙病人直接接受抗体,机体免疫系统不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不会长久,D错误。
    故选C。
    25.下列关于免疫异常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因为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引起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A错误;
    B、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
    C、有些过敏反应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如药物过敏,C错误;
    D、艾滋病患者最终由于免疫功能丧失,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D正确。
    故选D。
    2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
    B. 植物的向光性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C. 生长素是一种信息分子,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 燕麦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A错误;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向背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都是促进作用,B错误;生长素是一种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调节生命活动,C错误;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作用于尖端下部,D正确。
    27.甲组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所示);乙组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  )

    A. 接受块甲含有生长素,接受块乙不含有
    B. 如果提供单侧光,会影响甲、乙两组中生长素的运输
    C. 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 此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正确;
    B、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B错误;
    C、第一组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则甲含有生长素;另一组实验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上端,则乙不含有生长素,C错误;
    D、此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幼嫩部位的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错误。
    故选A。
    28.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A错误;
    B、该实验设计不科学,含有两个变量(有无尖端和是否用锡箔纸罩住),B错误;
    C、该实验是拜尔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去尖端的胚芽鞘向放含有尖端的对侧弯曲,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
    D、该实验没有说明琼脂块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也没有对照实验,D错误。
    29.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
    B. 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 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
    D. 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二中的c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的b部位,A错误;
    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生长使植物生长,B错误;
    C、图二中的d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h部位,C正确;
    D、图二中的c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慢,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f部位,D错误。
    故选C。
    30.如下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
    B. 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
    C. 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固定并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单侧光下,b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在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c胚芽鞘没有尖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A错误;
    B、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因此单侧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直立生长,b生长素可以穿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B错误;
    C、d若果只转动盒子,胚芽鞘只有在小孔和光源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才能接收到来自右侧的光照,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
    D、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D正确;
    故选D。
    31.甲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 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 图乙中 a、b 两点生长素浓度都小于 10-8mol·L-1
    C. 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D. 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 A 段产生生长素先向 B 段极性运输,再横向运输至背光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甲显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在图乙中,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近地侧a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因根对生长素较敏感,a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b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根的生长,根表现出向地性,即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A正确;
    B、图乙中 a点生长素浓度小于 10-8mol·L-1,b 点生长素浓度都大于 10-8mol·L-1,B错误;
    C、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说明这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均起促进作用,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在这两种浓度之间,可能小于低浓度,也可能高于高浓度,C错误;
    D、丙图中如果在右侧给予光照,则 A 段产生的生长素在向 B 段极性运输的同时也会横向运输至背光侧,D错误。
    故选A。
    3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幼茎生长的影响。该植物幼茎表现出明显向光性,且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据图推测该植物幼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大于0小于g B. 大于f小于2f
    C. 大于g小于h D. 大于2f小于h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幼苗的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f,且促进生长的效应大于m,综合这两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小于2f,B正确。
    3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
    B. 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 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D. 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风梨,能让风梨提前上市,A正确;
    B、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芹菜产量与茎秆有关,B正确;
    C、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可用于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正确;
    D、脱落酸抑制种子的萌发,D错误。
    故选D。
    34.下列属于同一个种群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 B. 一块棉田中全部害虫
    C. 一片森林中全部毛白杨 D. 一块麦田中全部杂草
    【答案】C
    【解析】
    【详解】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的所有生物的统称。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是多个种群,A错误;一块棉田中全部害虫,害虫有多种,不是同一种,B错误;一片森林中全部毛白杨是一个种群,C正确;一块麦田中全部杂草,杂草有多种,不是同一种,D错误。
    35.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 “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
    J型增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并不是没有死亡率和迁出,B错误;
    b表示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末来变化趋势,C正确;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密度也达到最大并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36.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 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 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属于种群数量特征中的性别比例,A正确;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属于种群数量特征中的迁入率,B正确;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正确;
    D、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属于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特征,D错误。
    故选D。
    37.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 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该种群K值为K1
    D. 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通过曲线斜率和基数可知道,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A正确;
    B、通过曲线斜率可知道,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正确;
    C、该种群K值为K2,C错误;
    D、第4阶段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等因素,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D正确。
    故选C。
    38.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査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B. 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査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A正确;
    B、样方法也适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的密度,B错误;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由于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捕获的有标志的个体数目减少,因而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错误;
    D、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再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选A。
    39.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 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 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答案】D
    【解析】
    【详解】A、“J”型增长曲线中每年以恒定的倍数在增长,因此每年增加的个体逐渐增多,A错误;
    B、“S”型增长曲线中,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即E点,B错误;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K/2之前进行,C错误;
    D、渔业捕捞时为了持续获得较大产量,需要种群捕捞后能以较快的速度恢复,因此剩余量在K/2作用,即E点左右,D正确;
    故选D。
    40.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8~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 2010~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 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但是λ>1,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
    B、2010年~2015年,λ先增大后减小,但是始终大于1,该种群数量继续增加,B错误;
    C、本图只是体现了λ值,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
    D、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数学模型,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41.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___的控制。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_______(填Na+或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
    (3)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_______区参与。
    【答案】 (1). 脊髓 (2). 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 (3).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4). 抑制 (5). ③受体 (6). Cl- (7). 外正内负 (8). S(或运动性语言中枢)
    【解析】
    【详解】(1)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人脑中的高级中枢对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因此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这说明膝跳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③]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Cl-内流,静息电位加强,导致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3)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区参与。
    42.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图中丙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
    (5)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____________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答案】 (1). 神经调节和体液(或激素)调节 (2). A和D (3). 胰岛素 (4). 胰高血糖素 (5). C和D (6). 反馈调节 (7). 抗利尿激素
    【解析】
    【详解】(1)据图分析,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相关组织器官)和体液调节(下丘脑→甲→乙→A→相关组织器官);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A和肾上腺素D的含量增多,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丙为胰岛B细胞,激素B为胰岛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如果图中丙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3)据图分析,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激素D为肾上腺素,两种激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均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具有协同作用;
    (4)当A含量(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称为反馈调节;
    (5)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3.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免疫方式是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图中细胞______。
    (2)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终身不再感染麻疹病毒。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是___(用序号表示)。图中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______。
    (3)据图所示,细胞D是由___________增殖分化形成的。免疫学研究证明,如果细胞D产生了针对核蛋白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疾病在免疫学中属于______。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胶和油漆引起的,这在免疫中属于______反应。
    (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图中①表示第一次感染病原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___。

    【答案】 (1). 体液免疫 (2). D (3). ④⑦⑧ (4). 细胞A、细胞B (5). 细胞C、细胞E (6). 自身免疫病 (7). 过敏 (8). C
    【解析】
    【详解】(1)图1中抗体与抗原形成沉淀或凝集反应,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D浆细胞,其他细胞都能识别抗原,只是A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
    (2)根据题意分析,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引起免疫反应,产生了记忆细胞;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即图中的④⑦⑧过程;图中吞噬细胞(细胞A)和T细胞(细胞B)既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能识别和呈递抗原,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识别和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3)据图分析已知,细胞D是浆细胞是,由B细胞(细胞C)和记忆细胞(细胞E)增殖分化形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胶和油漆引起的,属于过敏反应。
    (4)①第一次感染病原体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的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②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记忆细胞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与第一次相比,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量更多,故选C。
    4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激素乙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髙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研究者用适宜浓度的激素甲类似物处理细胞,促进了细胞的纵向伸长,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激素甲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髙,乙烯的浓度也越髙,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______,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答案】 (1). 生长素 (2). 抑制 (3). 促进 (4). 激素甲类似物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促进作用 (5). 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6). 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7). 乙烯
    【解析】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在侧芽部位,甲激素在去掉顶芽后,含量降低,属于生长素,乙激素在去掉顶芽后浓度升高,随着一激素浓度升高,侧芽萌动并以较快速度生长,因此乙是细胞分裂素。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分别是抑制和促进;
    (2)由表可知,激素甲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激素甲类似物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促进作用;
    (3)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对照组的处理应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45.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
    (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 (偏大、偏小)。
    (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
    【答案】 (1). 样方  (2). 随机取样 (3). 性别比例 (4). 出生率 (5). 标志重捕 (6). 偏大 (7). J (8). (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9). 不变 (10). 增长型
    【解析】
    【详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影响害虫的出生率,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3)由于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算该种群的数量,若某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N=Mn/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m偏小,则由此算出的种群数量N= Mn/m偏大,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J型曲线,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田鼠生存的阻力。
    (5)图1中A曲线是J型增长,种群以λ倍增长,所以增长率不变。据图2可知,a点R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