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之江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9月)生物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之江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9月)生物试题01
    浙江省之江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9月)生物试题02
    浙江省之江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9月)生物试题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之江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9月)生物试题

    展开
    
    之江教育联盟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2019.9)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蛋白质参与构成的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可以完成加倍
    B. 有核酸参与的化学反应中核酸可以不是底物和产物
    C. 有糖类参与构成的植物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 有脂肪参与构成的动物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主要作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详解】有蛋白质参与构成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可以完成加倍,A错误;有核酸参与的化学反应中核酸可以不是底物和产物,比如某些RNA可以作为酶参与催化作用,此时核酸不是底物和产物,只是起到催化作用,B正确;有糖类参与构成的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只是对植物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而不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不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主要功能,要求学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主要化合物及相应的元素组成和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藻和蓝藻的细胞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B. 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C. 人浆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D. 人的肌细胞既有识别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 核 细 胞
    真 核 细 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
    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
    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
    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
    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
    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
    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3、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
    B、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因此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含核孔,B错误;
    C、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因此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快,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
    D、人的肌细胞既有识别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三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ATP;A、B两点表示不同温度下吸收NO3-的量,则载体相同,影响因素是能量,B、C两点表示在同一氧浓度下吸收K+和NO3-的量,则能量相同,影响因素是载体。
    【详解】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理解主动运输的条件,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
    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根据DNA的相似程度可以确定或排除亲子关系,①正确;
    ②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是利用的光合作用的原理,②错误;
    ③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利用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③正确;
    ④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④正确。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 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 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 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a是细胞增殖,b是细胞分化,随着分裂的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都下降,A项错误;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B项错误;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只发生于减数分裂,而①通过有丝分裂形成②③④,C项错误;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性,衰老后的细胞将逐渐形成凋亡小体而凋亡,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染色后用盐酸使细胞彼此分离,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
    B. 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C.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
    D.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先低后高的原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配制成解离液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2、纸层析法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光合色素,提取植物细胞光合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不是用纸层析法进行提取;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②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3、细胞内物质代谢途径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研究。
    4、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A液,使其形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斐林试剂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
    【详解】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观察(先低后高的原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配制成解离液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A错误;
    B、叶绿体光合色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因此提取色素用溶解法;分离色素用纸层析法,B错误;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C正确;
    D、鉴定蛋白质时,应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7.下列关于酶和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酶和ATP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B. 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 酶促反应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一定有酶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产物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详解】A、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需要RNA聚合酶等酶的催化,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少数酶和ATP不是蛋白质,因此少数酶和ATP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A错误;
    B、酶和ATP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
    C、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ATP没有表现出专一性,C错误;
    D、酶促反应不都是耗能反应,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离不开酶的催化,D正确。
    故选D。
    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细菌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细菌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能生长
    能生长

    能生长
    不能生长

    不能生长
    能生长


    A. ①是c;②是b;③是a B. 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 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 ①是c;②是a;③是b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外源基因插入a点,会破坏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的结构,导致细菌对青霉素没有抗性;外源基因插入b点会破坏抗四环素基因的结构,导致细菌对四环素没有抗性;外源基因插入c点,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与抗四环素基因的结构完好,细菌对青霉素与四环素均有抗性。
    【详解】第①组:细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与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与抗四环素基因均没有被破坏,因此外源基因的插入点是c。第②组:细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没有被破坏,但抗四环素基因遭到了破坏,所以外源基因的插入点是b。第③组:细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遭到了破坏,但抗四环素基因没有被破坏,所以外源基因的插入点是a。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故选A。
    【点睛】基因只有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表达,才能在含有相应的抗生素的环境中生长。
    9.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右图所示,a、b、c 表 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对应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是胚胎分割技术,则产生的①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
    B. 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形成②的过程属于克隆。
    C. 若c是核移植技术,则形成③的过程体现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 ①②③生产过程中的代孕母必须与供体母畜同期发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使用胚胎分割技术,分割后的细胞团所发育的个体是有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的,所以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表现型是有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尽管基因型相同,但外界的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其表现型,使之不一定相同,A错误;
    B、体外受精是有性生殖,而克隆是无性生殖,B错误;
    C、核移植技术体现的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是动物体细胞有全能性,C错误
    D、图中过程均需进行胚胎移植,供受体母畜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正确。
    故选D。
    10.图示曲线表示夏季时,某植物体在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天中适当遮光均会显著增强净光合速率
    B. 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只有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 M点时该植物体内叶肉细胞消耗的CO2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D. 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零时,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时,实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小于零时,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此基础上,对比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A、曲线图显示:在5∶30至7∶30时段,30%遮光时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不遮光时的净光合速率,在7∶30至17∶30时段,30%遮光时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不遮光时的净光合速率,A错误。
    B、a~b段进行80%遮光处理,此时净光合速率小于零,说明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
    C、M点时,该植物体的净光合速率为零,此时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消耗的CO2量等于所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由于植物体内存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因此该植物体内叶肉细胞消耗的CO2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C正确;
    D、6:30左右,光照强度弱,在不遮光的条件下,该植物体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究其原因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要是净光合速率为零,就认为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忽略了选项中强调的是“叶肉细胞”。
    11. 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受体基因是相同的
    B. 生长素不是蛋白质,起作用时不需与受体结合
    C. 一个效应B细胞带有只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D. 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位于突触前膜上
    【答案】A
    【解析】
    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受体基因是相同的,A正确。生长素是吲哚乙酸,起作用时需要与受体结合,B错误。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糖蛋白,位于突触后膜上,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受体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 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随机抽样调查
    B. 研究艾滋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 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
    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
    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且猫叫综合征不是单基因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
    B、艾滋病是传染病,是由病毒传染引起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错误;
    C、研究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错误;
    D、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方法与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方法的不同,主要考查学生选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能力。
    13.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卵裂期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
    B. 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总量不变或略有增加
    C. 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断增加,全能性增高
    D. G1期和G2期时间变长,为连续分裂准备大量所需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受精卵发育为桑椹胚的过程成为卵裂,卵裂就是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单个细胞的DNA含量不变,而卵裂球的DNA总量在不断增加,有机物总量减少。
    【详解】A、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A正确;
    B、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由于消耗而减少,B错误;
    C、每个细胞DNA含量不变,C错误;
    D、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卵裂期,G1期和G2期时间没有变长,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明确受精卵进行的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并且卵裂过程中,单个细胞的DNA含量不变,而卵裂球的DNA总量在不断增加。
    14.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
    B. 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
    C. 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D. 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题要点是对题图信息的解读。
    A.由图可知,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低,A错误;
    B.据题图曲线变化可知,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正确;
    C.停止选择后,甲虫蛹的体重在下降,说明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C正确;
    D.通过选择后,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结合题图分析生物进化原因: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由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知,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而停止选择后,甲虫蛹的体重在下降,说明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15.如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 Ⅲ﹣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Ⅰ﹣2
    D. 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Ⅰ-1和Ⅰ-2正常,而Ⅱ-1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Ⅰ-4患甲病而Ⅱ-3正常,说明甲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和Ⅱ-3正常,而Ⅲ-2患乙病,且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所以可判断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Ⅱ-2和Ⅱ-3正常,而Ⅲ-2患乙病,且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因Ⅲ-2患乙病,而Ⅱ-2正常,所以Ⅱ-2肯定为杂合子,B错误;
    C、Ⅲ-3正常,其X染色体来自Ⅱ-2,而Ⅱ-2的这条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Ⅰ-1,C错误;
    D、对于甲病(假设用A、a表示),Ⅱ-1患病,其父母正常,则都是Aa,所以Ⅱ-2为1/3的AA、2/3的Aa,Ⅰ-4患病,所以Ⅱ-3为Aa,因此Ⅲ-1个体为AA的概率为1/3×1/2+2/3×1/4=1/3,为Aa的概率为1/3×1/2+2/3×1/2=1/2,所以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5;对于乙病(假设用B、b表示),Ⅱ-2为XBXb,Ⅱ-3为XBY,所以Ⅲ-1个体为XBXB的概率为1/2,为XBXb的概率为1/2,因此,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5×1/2=4/5,D正确;
    故选D。
    【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遗传方式的判定,通过图示中个体的患病情况推测亲子代的基因型和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其中题干中信息“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是该题的突破点,由此可判定乙病不遵循常染色体的遗传。
    16.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性状
    D.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详解】A、①是转录过程,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错误;
    B、②是翻译过程,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外,还需要tRNA,B错误;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而直接控制性状,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故选C。
    17.如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表1记录得到图乙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 图乙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 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④点
    D. 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负电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表现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受到刺激后,由于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区和未兴奋区形成电位差,进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兴奋。
    【详解】A、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是测定动作电位的,因此电位变化会出现丙图所示,A错误;
    B、图乙②点时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与Na+的内流有关,①点处于静息电位,因此图乙②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①点时更大,B错误;
    C、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动作电位最大,因此图丙曲线正处于④点,C正确;
    D、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兴奋刚传到b点,a还处于静息状态,膜外为正电位,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8.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0条Y染色体
    C. 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均只含2个染色体组
    D.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1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关系。由C到D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断裂造成的,A错误;对于减数分裂来说,BC阶段可以认为是复制完成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为1条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1条Y染色体,而另一个含有1条X染色体,B正确;若为有丝分裂,则第一个图DE阶段表示后期和末期,一个细胞内可能含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而第二个图表示末期,每个细胞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注意纵坐标为核内DNA的含量),C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CD段发生着丝点分裂,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CD阶段表示DNA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为两个新的细胞核重新形成,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9.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 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
    C. 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D. 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甲的胰岛功能正常,所以其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的受体,从而导致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乙丙二人来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极低甚至没有,从而出现尿中含有葡萄糖症状。因此,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是蓝色、红黄色、红黄色。在运动的初期,由于机体需能激增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迅速增加。由于机体血糖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大于产生速率,从而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在机体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量会增加,其作用使血糖产生速率加快,最终达到血糖的动态平衡。
    【详解】A、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相对稳定,当人运动时运动初期bc段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从而血糖浓度降低,A正确;
    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反馈调节机制,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B正确;
    C、丙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能分泌出正常的胰岛素出来,但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C错误;
    D、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浅蓝色、红黄色、红黄色,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与糖尿病等知识,考查了考生识图能力,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难度适中。
    20.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 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与抗体结合
    D.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肠道病毒引起的免疫为细胞免疫,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详解】A、浆细胞不能与靶细胞接触,A错误;
    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错误;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与抗体结合,C正确;
    D、最终消灭肠道病毒的是抗体,不是干扰素,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仅起增强其他免疫细胞杀伤力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2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有几项( )
    ①“多莉”的诞生说明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点将相应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断开从而使DNA分子切断;
    ③生产基因疫苗时,为减少排斥反应,通常用人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④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传播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人白蛋白,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⑥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细胞的特定基因;
    ⑦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了抑制其分化,需加一层滋养层细胞;
    ⑧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多莉”的诞生利用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说明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①正确;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点打开磷酸二酯键,②错误;
    ③基因疫苗生产的是质粒DNA,不需要受体细胞,③错误;
    ④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传播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可能打破生态平衡,④正确;
    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人白蛋白基因导入牛体内,让牛合成人白蛋白,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⑤正确;
    ⑥胚胎干细胞与其他细胞的基因相同,⑥错误;
    ⑦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为了抑制其分化,需加一层饲养层细胞,⑦错误;
    ⑧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会对昆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⑧错误。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2.由于细胞中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如图甲),导致某女子的l4号和2l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女子体细胞中只有45条染色体但表现型可能正常
    B. 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 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可产生6种不同配子
    D. 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没有生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看出,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减少,该女子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5条,A正确;据甲图可知,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B正确;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应该产生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共6种生殖细胞,C正确;该女子可以产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因此与正常男子婚配,有可能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D错误。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3.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
    B. 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增多,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D. 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段乙醇浓度为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C段乙醇的量增加迅速,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增强,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大量消耗和环境逐渐恶劣。
    【详解】A、由图可知,从C点开始,葡萄糖的量已经降到较低值,这可能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A正确;
    B、曲线AB段乙醇浓度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B正确;
    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其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少,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C正确;
    D、曲线AB段乙醇浓度为零,说明此时酵母菌进行的有氧呼吸,曲线BC段乙醇的量增加迅速,说明此时酵母菌也进行了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产物,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4.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
    B.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属于作出的假说
    C. 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自交实验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属于作出的假说,B正确;
    C、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采用的方法,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5.已知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若该动物的精原细胞的核DNA均被15N充分标记,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若一个标记的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则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全部精细胞比例为5/8
    B. 若40个被标记的精原细胞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则含15N标记的细胞约有130个
    C. 若该被标记的精原细胞先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得到的精子和该物种未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2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D. 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为:1、4、0、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依题意,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核DNA均被15N充分标记。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核DNA经过1次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不含15N,且分别位于组成该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经过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由一条染色体产生的2个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是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不含有15N。依此类推,结合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即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A、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若一个标记的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则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都有1条链含有15N,每个子细胞再进行减数分裂所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或4个含有15N,所形成的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4个或6个或8个含有15N,因此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全部精细胞比例为1/2、3/4、1,A错误;
    B、1个被标记的精原细胞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或3个或4个含有15N,若40个被标记的精原细胞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则含15N标记的细胞约有80个或120个或160个,B错误;
    C、若该被标记的精原细胞先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则得到的每个精子中都含有2条染色体,而且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有1条链含有15N,因此得到的精子和该物种未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无论进行多少次有丝分裂,细胞中最多含有2条被标记的染色体,C正确;
    D、该精原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后期时,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4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免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合作用 (2). 有机物 (3). 草 (4). (②-⑤)/(①-③)x100% (5). 自身的呼吸作用和传到下一营养级 (6). (一定的)自我调节 (7). 负反馈调节 (8).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生态系统组成成份多少、食物网复杂程度)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非生物生物物质和能量(大气中的CO2)。
    分析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①表示兔的同化量;②表示狼的同化量;③表示兔未同化的能量;④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自身的呼吸作用、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未被利用。
    【详解】(1)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①表示兔的同化量,②表示狼的同化量,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②-⑤)/(①-③)x100%,③表示兔未同化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草中的能量。
    (3)如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4)图2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机制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该种能力大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及能量流动,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各生理活动的名称。
    27.(9分)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灌溉量最高指标的75%-90%(对照)、65%-85%(T1)、50%-70%(T2)、30%-50%(T3)、29%-35%(T4),结果如表(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项目
    对照
    T1
    T2
    T3
    T4
    叶绿素a(mg·g-1)
    1.35
    1.49
    1.54
    1.70
    1.54
    叶绿素b(mg·g-1)
    0.37
    0.41
    0.47
    0.43
    0.41
    净光合速率
    6.20
    5.68
    5.06
    3.66
    2.88
    气孔导度(mmol)
    0.182
    0.164
    0.147
    0.138
    0.110
    胞间CO2浓度
    242
    234
    240
    252
    290


    (1)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过程中,研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过滤时在漏斗基部放一块___________;不用滤纸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两种叶绿素比较,叶绿素___________对水分亏损的反应更加敏感。
    (3)据表分析,T3和T4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
    (4)另一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光照强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①图甲中a对应图乙中___________点的生理状态,b代表光照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
    ②若土壤中缺镁,则图乙中g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答案】 (1).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 单层尼龙布 (3). 滤纸会吸附色素 (4). 先增多后减少 (5). b (6). 与对照组相比,番茄叶片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却升高 (7). e (8). 小于 (9). 左下方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文描述和表中信息: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因变量是叶绿素的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表中叶绿素的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不断下降而先增多后减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则不断减少,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

    (2)分析图甲:单位时间内,O2产生总量表示(实际)光合速率,CO2释放量=细胞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零,说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3)分析图乙:纵坐标所示的CO2吸收量或释放量反映的是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的差值,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零时的e点表示呼吸速率;f点是光的补偿点,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X是光饱和点,即光合速率达到g点所对应的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f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g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详解】(1)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过程中,研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过滤时在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不用滤纸过滤的原因是:滤纸对色素的吸附性强,会有很多色素吸附在滤纸上,导致滤液中的色素含量降低。
    (2)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叶绿素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且叶绿素b含量先降低,说明叶绿素b对水分亏损的反应更加敏感。
    (3) 据表分析,T3和T4组番茄叶片气孔导度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升高,所以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引起,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4) ①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零时,该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细胞呼吸,此时纵坐标上的e点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f时,CO2吸收量或释放量为零,此时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光照强度小于f时,CO2吸收量为负值,说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在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零,CO2释放量为6个单位,说明该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速率为6个单位,因此图甲中a对应图乙中e点的生理状态。图甲中的光照强度为b时,O2产生总量与CO2释放量相等,该植株此时的(实际)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即细胞呼吸速率=2(实际)光合速率,则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因此b代表光照强度小于f。
    ②g点时光合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镁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若土壤中缺镁,则该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反应减弱,导致光合速率减弱,但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所以图乙中g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点睛】本题以图表结合为情境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8.(7分)某植物花瓣细胞中色素的产生由3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控制,基因A、B、D对花瓣颜色的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色素前体物质为白色。该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基因型EE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Ee的为小花瓣,ee的为无花瓣(无繁殖能力)。这4对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基因E和基因e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现有某一紫色小花瓣的植株M自交,所产生的子代植株既有大花瓣也有小花瓣,且在大花瓣植株中花的颜色的分离比为紫花∶红花∶白花=9∶3∶4,M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M植株自交后代共有_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有花瓣植株中,白色大花瓣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有一杂合的红色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色植株杂交,子代植株中花的颜色及比例是红花∶粉花=1∶1。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______________(不考虑E,e基因)。
    【答案】 (1). 不完全显性 (2). AaBBDdEe (3). 7 (4). 1/12 (5).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及题图可知:该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A_B_D_表现为紫花,A_bbD_、A_bbdd表现为粉花,A_B_dd表现为红花,aa_ _ _ _表现为白花;控制花色的3对等位基因与控制花瓣大小的1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这四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植株分别表现为大花瓣、小花瓣和无花瓣,因此基因E和基因e之间的关系是不完全显性。
    (2) 由题意可知:基因组成为A_B_D_Ee的紫色小花瓣的植株M自交,所产生的子代无粉花植株,而且大花瓣植株中花的颜色的分离比为紫花∶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M植株不含b基因,进而推知M的基因型是AaBBDdEe。M植株自交后代中,花的颜色有3种(紫花、红花、白花),花瓣的大小也有3种(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由于没有花瓣也就不会呈现花色,因此M植株自交后代共有3(紫花、红花、白花)×2(大花瓣、小花瓣)+1(无花瓣)=7种表现型。M植株自交所产生的子代有花瓣植株中,大花瓣(EE)植株占1/3,白色(aa_ _ _ _)占1/4,所以白色大花瓣所占的比例为1/3×1/4=1/12。
    (3) 不考虑E、e基因。粉花为A_bbD_或A_bbdd,红花为A_B_dd。一杂合的红色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色植株杂交,子代植株中花的颜色及比例是红花∶粉花=1∶1,说明该杂合的红色植株必然含有b基因,而含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dd。在书写遗传图解时,要注意写清亲代、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亲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相关的过程需用箭头连接。详见答案所示。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结合题干信息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答遗传问题。
    29.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减轻某些人群的乳糖不耐受症状。请回答问题:
    (1)为鉴别市售酸奶中的菌种.应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法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观察所获单菌落的特征,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乳酸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配制平板时加人(CaCO3),从而成功筛选出能产生乳酸的菌株.其筛选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并且单菌落周围______________越大,说明该菌株产生乳酸的能力越强。
    (4)发酵到后期时,酸奶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稀释涂布法 (2).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 灼烧 (4).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 生成的乳酸与CaCO3反应生成乳酸钙,周围形成透明圈 (6). 透明圈 (7). 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8).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解析】
    【分析】
    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用于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乳酸菌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培养基中加入CaCO3,成功筛选出能产生乳酸的菌株,其筛选依据的原理是生成的乳酸与CaCO3反应生成乳酸钙,周围形成透明圈,其透明圈越大说明该菌株产生乳酸的能力越强。
    (4)发酵到后期时,酸奶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5)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理由是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方法,识记培养基的类型、特点及用途,掌握消毒和灭菌的区别以及使用范围等,再结合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30.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导入草莓细胞中,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为预防乙肝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后,常利用______技术进行扩增。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要有________,以便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把基因转人农杆菌内时常用________处理农杆菌。
    (2)使用农杆菌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导入草莓细胞中后,还需要采用__________技术培育成植株。培育过程中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主要通过平衡的_________进行调控。从变异角度看,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
    (4)假定抗虫基因插入宿主染色体的部位是随机的。且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均正常表达。对这些转基因草莓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抗虫基因。让这些转基因草莓植株自交,发现大约有1/16的子代果实中未提取到相应的抗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PCR (2). 标记基因 (3). CaCl2(Ca2+) (4). 植物组织培养 (5). 植物激素配比 (6). 基因重组 (7). 抗原—抗体杂交 (8). 导入受体细胞的两个目的基因整合到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各自一条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分子运输车”--载体。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详解】(1)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要有标记基因,以便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把基因转入农杆菌内时常用CaCl2(Ca2+)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
    (2)使用农杆菌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导入草莓细胞中后,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植株。在培育过程中通过平衡的植物激素配比进行调控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从变异角度看,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检测转基因草莓果实提取液中有无相应的抗原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分析题干信息,让这些转基因草莓植株自交,发现大约有1/16的子代果实中未提取到相应的抗原,可能的原因是导入受体细胞的两个目的基因整合到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各自一条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作用,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难度适中。
    31.某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破坏动物体内与物质输送有关的一种特定的“VNUT蛋白”,就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进一步研究发现.VNUT蛋白能将三磷酸腺苷搬运和储存到细胞的囊泡内,三磷酸腺苷分子可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或使胰岛素难以发挥作用;若无VNUT蛋白,则三磷酸腺苷既不会蓄积在囊泡内,也不会释放到细胞外,胰岛素的分泌量不再受到遏制。现有人认为某种药物X可能会影响VNUT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最终影响小鼠的血糖浓度,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为确定药物X是否有此功能。某人欲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人类而言,目前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_,其作用机理之一是促进葡萄糖和_____________运进细胞。
    (2)若进行实验探究,需要检测的指标有VNUT蛋白含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将60只_________的小鼠(雌雄各50%)进行适应性饲喂5d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注射____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定期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
    (4)若题干所述观点是正确的,则与乙组小鼠相比,甲组小鼠检测到的指标是____________下降,_____________升高,根据该实验结果,可得出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答案】 (1). 胰岛素 (2). 氨基酸 (3). 胰岛素分泌量 (4). 血糖浓度 (5). 血糖浓度偏高 (6). 适量的药物X (7). 等量的生理盐水 (8). VNUT蛋白含量、血糖浓度下降(写全给分) (9). 胰岛素的分泌量升高 (10). 药物X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
    【解析】
    【分析】
    本题关键是理清实验原理,VNUT蛋白若正常则使胰岛素难以发挥作用若破坏VNLT蛋白后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药物x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即注射药物X后可能不利于VNLT蛋白合成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降低血糖值。
    【详解】(1)对于人类而言,目前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胰岛素,其作用的机理之一是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
    (2)由题干中某种药物X可能会影响VNUT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最终影响小鼠的血糖浓度的信息可以确定在进行该实验探究时需要检测的指标有VNUT蛋白含量、胰岛素分泌量、血糖浓度。
    (3)该实验要确定药物X是 否能降血糖故实验对象应为血糖浓度偏高的小鼠以检测其降血糖效果实验自变量是药物X的使用与否应分为2组,乙组作为对照注射生理盐水,甲组作为实验组注射适量的药物X。乙组注射生理盐水的量与甲组注射药物X的量应遵循等量原则。
    (4)题干所述观点为药物X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即其能降血糖再结合“破坏动物体内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特定的"VNUT蛋白就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的信息若题干所述观点是正确的即实验结论是药物X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则与乙组小鼠相比甲组小鼠检测到的指标应该是VNUT蛋白含量下降、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的分泌量升高,可得出药物X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的结论。
    【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