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八:几何证明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八:几何证明题01
    202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八:几何证明题02
    202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八:几何证明题03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八:几何证明题

    展开
    专题八:几何证明题
    【问题解析】
    几何证明题重在训练学生应用数学语言合情推理能力,几何证明题和计算题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几何证明题证明的方法技巧上要降低,繁琐性、难度方面要降低.但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把握推理能力,所以几何证明题是目前常考的题型.
    【热点探究】
    类型一:关于三角形的综合证明题
    【例题1】(2016·四川南充)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
    (1)求证:BD=CE;
    (2)求证:∠M=∠N.

    【分析】(1)由SAS证明△ABD≌△ACE,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
    (2)证出∠BAN=∠CAM,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由AAS证明△ACM≌△ABN,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
    【解答】(1)证明: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D=CE;
    (2)证明:∵∠1=∠2,
    ∴∠1+∠DAE=∠2+∠DAE,
    即∠BAN=∠CAM,
    由(1)得:△ABD≌△ACE,
    ∴∠B=∠C,
    在△ACM和△ABN中,,
    ∴△ACM≌△ABN(ASA),
    ∴∠M=∠N.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步练】
    (2016·山东省菏泽市·3分)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
    ①求证:AD=BE;
    ②求∠AEB的度数.
    (2)如图2,若∠ACB=∠DCE=120°,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BN为△ABE中AE边上的高,试证明:AE=2CM+BN.






    类型二:关于四边形的综合证明题
    【例题2】(2016·山东省滨州市·10分)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它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D,BC于点E,F,G,连接ED,DG.
    (1)请判断四边形EBG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C=30°,∠C=45°,ED=2,点H是BD上的一个动点,求HG+HC的最小值.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1)结论四边形EBGD是菱形.只要证明BE=ED=DG=GB即可.
    (2)作EM⊥BC于M,DN⊥BC于N,连接EC交BD于点H,此时HG+HC最小,在RT△EMC中,求出EM、MC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四边形EBGD是菱形.
    理由:∵EG垂直平分BD,
    ∴EB=ED,GB=GD,
    ∴∠EBD=∠EDB,
    ∵∠EBD=∠DBC,
    ∴∠EDF=∠GBF,
    在△EFD和△GFB中,

    ∴△EFD≌△GFB,
    ∴ED=BG,
    ∴BE=ED=DG=GB,
    ∴四边形EBGD是菱形.
    (2)作EM⊥BC于M,DN⊥BC于N,连接EC交BD于点H,此时HG+HC最小,
    在RT△EBM中,∵∠EMB=90°,∠EBM=30°,EB=ED=2,
    ∴EM=BE=,
    ∵DE∥BC,EM⊥BC,DN⊥BC,
    ∴EM∥DN,EM=DN=,MN=DE=2,
    在RT△DNC中,∵∠DNC=90°,∠DCN=45°,
    ∴∠NDC=∠NCD=45°,
    ∴DN=NC=,
    ∴MC=3,
    在RT△EMC中,∵∠EMC=90°,EM=.MC=3,
    ∴EC===10.
    ∵HG+HC=EH+HC=EC,
    ∴HG+HC的最小值为10.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找到点H的位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同步练】
    (2016·山东省济宁市·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B至点F,使CF=CA,连接AF,∠ACF的平分线分别交AF,AB,BD于点E,N,M,连接EO.
    (1)已知BD=,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2)猜想线段EM与CN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类型三:关于圆的综合证明题
    【例题3】(2016·山东潍坊)正方形ABCD内接于⊙O,如图所示,在劣弧上取一点E,连接DE、BE,过点D作DF∥BE交⊙O于点F,连接BF、AF,且AF与DE相交于点G,求证:
    (1)四边形EBFD是矩形;
    (2)DG=BE.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
    【分析】(1)直接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D=∠BAD=90°,∠BFD=∠BCD=90°,∠EDF=90°,进而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的度数是90°,进而得出BE=DF,则BE=DG.
    【解答】证明:(1)∵正方形ABCD内接于⊙O,
    ∴∠BED=∠BAD=90°,∠BFD=∠BCD=90°,
    又∵DF∥BE,
    ∴∠EDF+∠BED=180°,
    ∴∠EDF=90°,
    ∴四边形EBFD是矩形;

    (2))∵正方形ABCD内接于⊙O,
    ∴的度数是90°,
    ∴∠AFD=45°,
    又∵∠GDF=90°,
    ∴∠DGF=∠DFC=45°,
    ∴DG=DF,
    又∵在矩形EBFD中,BE=D
    【同步练】
    (枣庄市 2015 中考 -24)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类型四:关于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问题
    【例题4】(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8分)如图,在△ABC中,AD⊥BC,BE⊥AC,垂足分别为D,E,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ACD∽△BFD;
    (2)当tan∠ABD=1,AC=3时,求BF的长.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由∠C+∠DBF=90°,∠C+∠DAC=90°,推出∠DBF=∠DAC,由此即可证明.
    (2)先证明AD=BD,由△ACD∽△BFD,得==1,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证明:∵AD⊥BC,BE⊥AC,
    ∴∠BDF=∠ADC=∠BEC=90°,
    ∴∠C+∠DBF=90°,∠C+∠DAC=90°,
    ∴∠DBF=∠DAC,
    ∴△ACD∽△BFD.
    (2)∵tan∠ABD=1,∠ADB=90°
    ∴=1,
    ∴AD=BD,
    ∵△ACD∽△BFD,
    ∴==1,
    ∴BF=AC=3.

    【同步练】
    (2016·湖北武汉·10分)在△ABC中,P为边AB上一点.
    (1) 如图1,若∠ACP=∠B,求证:AC2=AP·AB;
    (2) 若M为CP的中点,AC=2,
    ① 如图2,若∠PBM=∠ACP,AB=3,求BP的长;
    ② 如图3,若∠ABC=45°,∠A=∠BMP=60°,直接写出BP的长.














    【达标检测】
    1. (2016·黑龙江哈尔滨·8分)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AQ⊥BE于点Q,DP⊥AQ于点P.
    (1)求证:AP=BQ;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四对线段,使每对中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长度的差等于PQ的长.






    2. (2016·四川内江)(9分)如图6所示,△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且AF=BD,连接BF.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D
    C
    E
    F
    B
    A
    图6




    3. (烟台市 2015 中考 -23)如图,以△ABC的一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与其它两边AC,BC的交点分别为D、E,且=.
    (1)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已知半圆的半径为5,BC=12,求sin∠ABD的值.




    4. (2015•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第22题7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
    (1)求证:△ADE≌△CBF;
    (2)若∠ADB是直角,则四边形BEDF是什么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

     




    5. (烟台市 2014 中考 -24)如图,AB是⊙O的直径,延长AB至P,使BP=OB,BD垂直于弦BC,垂足为点B,点D在PC上.设∠PCB=α,∠POC=β.
    求证:tanα•tan=.




    6. (2015•梧州,第25题1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AD上,且不与A、D重合,B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CD、AB于E、F两点,垂足为Q,过E作EH⊥AB于H.
    (1)求证:HF=AP;
    (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AP=4,求线段EQ的长.




    7. (2015•北海,第25题12分)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参考答案】
    类型一:关于三角形的综合证明题
    【同步练】
    (2016·山东省菏泽市·3分)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
    ①求证:AD=BE;
    ②求∠AEB的度数.
    (2)如图2,若∠ACB=∠DCE=120°,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BN为△ABE中AE边上的高,试证明:AE=2CM+BN.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①通过角的计算找出∠ACD=∠BCE,再结合△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可得出“AC=BC,DC=EC”,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即可证出△ACD≌△BCE,由此即可得出结论AD=BE;
    ②结合①中的△ACD≌△BCE可得出∠ADC=∠BEC,再通过角的计算即可算出∠AEB的度数;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顶角的度数,即可得出底角的度数,利用(1)的结论,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线段AD、DE的长度,二者相加即可证出结论.
    【解答】(1)①证明:∵∠CAB=∠CBA=∠CDE=∠CED=50°,
    ∴∠ACB=∠DCE=180°﹣2×50°=80°.
    ∵∠ACB=∠ACD+∠DCB,∠DCE=∠DCB+∠BCE,
    ∴∠ACD=∠BCE.
    ∵△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
    ∴AC=BC,DC=EC.
    在△ACD和△BCE中,有,
    ∴△ACD≌△BCE(SAS),
    ∴AD=BE.
    ②解:∵△ACD≌△BCE,
    ∴∠ADC=∠BEC.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且∠CDE=50°,
    ∴∠ADC=180°﹣∠CDE=130°,
    ∴∠BEC=130°.
    ∵∠BEC=∠CED+∠AEB,且∠CED=50°,
    ∴∠AEB=∠BEC﹣∠CED=130°﹣50°=80°.
    (2)证明:∵△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CB=∠DCE=120°,
    ∴∠CDM=∠CEM=×(180°﹣120°)=30°.
    ∵CM⊥DE,
    ∴∠CMD=90°,DM=EM.
    在Rt△CMD中,∠CMD=90°,∠CDM=30°,
    ∴DE=2DM=2×=2CM.
    ∵∠BEC=∠ADC=180°﹣30°=150°,∠BEC=∠CEM+∠AEB,
    ∴∠AEB=∠BEC﹣∠CEM=150°﹣30°=120°,
    ∴∠BEN=180°﹣120°=60°.
    在Rt△BNE中,∠BNE=90°,∠BEN=60°,
    ∴BE==BN.
    ∵AD=BE,AE=AD+DE,
    ∴AE=BE+DE=BN+2CM.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1)通过角的计算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出△ACD≌△BCE;(2)找出线段AD、DE的长.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但稍显繁琐,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利用角的计算找出相等的角,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边或角,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三角形全是关键.
    类型二:关于四边形的综合证明题
    【同步练】
    (2016·山东省济宁市·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延长CB至点F,使CF=CA,连接AF,∠ACF的平分线分别交AF,AB,BD于点E,N,M,连接EO.
    (1)已知BD=,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
    (2)猜想线段EM与CN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2)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得CE⊥AF,进一步得出∠BAF=∠BCN,然后通过证得△ABF≌△CBN得出AF=CN,进而证得△ABF∽△COM,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即可证得CN=CM.
    【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AB2=BD2,
    ∵BD=,
    ∴AB=1,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2)CN=CM.
    证明:∵CF=CA,AF是∠ACF的平分线,
    ∴CE⊥AF,
    ∴∠AEN=∠CBN=90°,
    ∵∠ANE=∠CNB,
    ∴∠BAF=∠BCN,
    在△ABF和△CBN中,

    ∴△ABF≌△CBN(AAS),
    ∴AF=CN,
    ∵∠BAF=∠BCN,∠ACN=∠BCN,
    ∴∠BAF=∠OC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
    ∴∠ABF=∠COM=90°,
    ∴△ABF∽△COM,
    ∴=,
    ∴==,
    即CN=CM.
    类型三:关于圆的综合证明题
    【同步练】
    (枣庄市 2015 中考 -24)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故对于题(1)可以连接OD,BD,由AB为圆O的直径,得到∠ADB为直角,从而得出三角形BCD为直角三角形,E为斜边BC的中点,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E=DE,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OA=OD,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由直角三角形ABC中两锐角互余,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DO与∠CDE互余,可得出∠ODE为直角,即DE垂直于半径OD,可得出DE为圆O的切线;
    对于题(2)首先可证明OE是△ABC的中位线,则AC=2OE,然后证明△ABC∽△BD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证得;
    对于题(3)在直角△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之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OE的长即可求得.
    解题过程:
    (1)证明:连接OD,BD,
    ∵AB为圆O的直径,
    ∴∠ADB=90°,
    在Rt△BDC中,E为斜边BC的中点,
    ∴CE=DE=BE=BC,
    ∴∠C=∠CDE,
    ∵OA=OD,
    ∴∠A=∠ADO,
    ∵∠ABC=90°,即∠C+∠A=90°,
    ∴∠ADO+∠CDE=90°,即∠ODE=90°,
    ∴DE⊥OD,又OD为圆的半径,
    ∴DE为⊙O的切线;
    (2)证明:∵E是BC的中点,O点是AB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AC=2OE,
    ∵∠C=∠C,∠ABC=∠BDC,
    ∴△ABC∽△BDC,
    ∴,即BC2=AC•CD.
    ∴BC2=2CD•OE;
    (3)解:∵cos∠BAD=,
    ∴sin∠BAC=,
    又∵BE=6,E是BC的中点,即BC=12,
    ∴AC=15.
    又∵AC=2OE,
    ∴OE=AC=.

    规律总结:
    熟练把握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
    类型四:关于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问题
    【同步练】
    (2016·湖北武汉·10分)在△ABC中,P为边AB上一点.
    (1) 如图1,若∠ACP=∠B,求证:AC2=AP·AB;
    (2) 若M为CP的中点,AC=2,
    ① 如图2,若∠PBM=∠ACP,AB=3,求BP的长;
    ② 如图3,若∠ABC=45°,∠A=∠BMP=60°,直接写出BP的长.

    【考点】相似形综合,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勾股定理。
    【答案】 (1)证△ACP∽△ABC即可;(2)①BP=;②
    【解析】(1)证明:∵∠ACP=∠B,∠BAC=∠CAP,∴△ACP∽△ABC,∴AC:AB=AP:AC,∴AC2=AP·AB;
    (2)①如图,作CQ∥BM交AB延长线于Q,设BP=x,则PQ=2x
    ∵∠PBM=∠ACP,∠PAC=∠CAQ,∴△APC∽△ACQ,由AC2=AP·AQ得:22=(3-x)(3+x),∴x=

    即BP=;
    ②如图:作CQ⊥AB于点Q,作CP0=CP交AB于点P0,
    ∵AC=2,∴AQ=1,CQ=BQ= ,
    设P0Q=PQ=1-x,BP=-1+x,
    ∵∠BPM=∠CP0A,∠BMP=∠CAP0,∴△AP0C∽△MPB,∴,
    ∴MP∙ P0C=AP0 ∙BP=x(-1+x),解得x=
    ∴BP=-1+=.


    【达标检测】
    1. (2016·黑龙江哈尔滨·8分)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AQ⊥BE于点Q,DP⊥AQ于点P.
    (1)求证:AP=BQ;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四对线段,使每对中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长度的差等于PQ的长.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BA,∠BAQ=∠ADP,再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QB=∠DPA,判定△AQB≌△DPA并得出结论;(2)根据AQ﹣AP=PQ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判断分析.
    【解答】解:(1)∵正方形ABCD
    ∴AD=BA,∠BAD=90°,即∠BAQ+∠DAP=90°
    ∵DP⊥AQ
    ∴∠ADP+∠DAP=90°
    ∴∠BAQ=∠ADP
    ∵AQ⊥BE于点Q,DP⊥AQ于点P
    ∴∠AQB=∠DPA=90°
    ∴△AQB≌△DPA(AAS)
    ∴AP=BQ
    (2)①AQ﹣AP=PQ
    ②AQ﹣BQ=PQ
    ③DP﹣AP=PQ
    ④DP﹣BQ=PQ

    2. (2016·四川内江)(9分)如图6所示,△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且AF=BD,连接BF.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D
    C
    E
    F
    B
    A
    图6

    [考点]三角形例行,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证明:∵点E是AD的中点,∴AE=DE.
    ∵AF∥BC,∴∠AFE=∠DCE,∠FAE=∠CDE.
    ∴△EAF≌△EDC.
    ∴AF=DC.
    ∵AF=BD,
    ∴BD=DC,即D是BC的中点.
    (2)四边形AFBD是矩形.证明如下:
    ∵AF∥BD,AF=BD,
    ∴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
    ∵AB=AC,又由(1)可知D是BC的中点,
    ∴AD⊥BC.
    ∴□AFBD是矩形.
    3. (烟台市 2015 中考 -23)如图,以△ABC的一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与其它两边AC,BC的交点分别为D、E,且=.
    (1)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已知半圆的半径为5,BC=12,求sin∠ABD的值.

    思路分析:
    (1)连结AE,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由=得∠DAE=∠BAE,由AB为直径得∠AE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ABC为等腰三角形;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E=CE=BC=6,再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8,接着由AB为直径得到∠ADB=90°,则可利用面积法计算出BD=,然后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再根据正弦的定义求解.
    解题过程:
    解:(1)△ABC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连结AE,如图,
    ∵=,
    ∴∠DAE=∠BAE,即AE平分∠BAC,
    ∵AB为直径,
    ∴∠AEB=90°,
    ∴AE⊥BC,
    ∴△ABC为等腰三角形;
    (2)∵△ABC为等腰三角形,AE⊥BC,
    ∴BE=CE=BC=×12=6,
    在Rt△ABE中,∵AB=10,BE=6,
    ∴AE==8,
    ∵AB为直径,
    ∴∠ADB=90°,
    ∴AE•BC=BD•AC,
    ∴BD==,
    在Rt△ABD中,∵AB=10,BD=,
    ∴AD==,
    ∴sin∠ABD===.

    规律总结: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

    4. (2015•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第22题7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
    (1)求证:△ADE≌△CBF;
    (2)若∠ADB是直角,则四边形BEDF是什么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分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AD=BC,AB=CD,∠A=∠C,又由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可证得AE=CF,然后由SAS,即可判定△ADE≌△CBF;
    (2)先证明BE与DF平行且相等,然后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连接EF,可以证明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EF,又AD⊥BD,所以BD⊥EF,根据菱形的判定可以得到四边形是菱形.
    解答: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A=∠C,
    ∵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
    ∴AE=AB,CF=CD,
    ∴AE=CF,
    在△ADE和△CBF中,


    ∴△ADE≌△CBF(SAS);
    (2)若∠ADB是直角,则四边形BEDF是菱形,理由如下:
    解:由(1)可得BE=DF,
    又∵AB∥CD,
    ∴BE∥DF,BE=D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连接EF,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
    ∴DF∥AE,DF=AE,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EF∥AD,
    ∵∠ADB是直角,
    ∴AD⊥BD,
    ∴EF⊥BD,
    又∵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FDE是菱形.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菱形的判定,利用好E、F是中点是解题的关键.

    5. (烟台市 2014 中考 -24)如图,AB是⊙O的直径,延长AB至P,使BP=OB,BD垂直于弦BC,垂足为点B,点D在PC上.设∠PCB=α,∠POC=β.
    求证:tanα•tan=.

    【解析】:连接AC先求出△PBD∽△PAC,再求出=,最后得到tanα•tan=.
    【解答】:证明:连接AC,则∠A=∠POC=,

    ∵AB是⊙O的直径,
    ∴∠ACB=90°,
    ∴tanα=,BD∥AC,
    ∴∠PBD=∠A,
    ∵∠P=∠P,
    ∴△PBD∽△PAC,
    ∴=,
    ∵PB=0B=OA,
    ∴=,
    ∴tana•ta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圆周角的知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BD∽△PAC,再求出tanα•tan=.
    6. (2015•梧州,第25题1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AD上,且不与A、D重合,B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CD、AB于E、F两点,垂足为Q,过E作EH⊥AB于H.
    (1)求证:HF=AP;
    (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AP=4,求线段EQ的长.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所有
    分析: (1)先根据EQ⊥BO,EH⊥AB得出∠EQN=∠BHM=90°.根据∠EMQ=∠BMH得出△EMQ∽△BMH,故∠QEM=∠HBM.由ASA定理得出△APB≌△HFE,故可得出结论;
    (2)由勾股定理求出BP的长,根据EF是BP的垂直平分线可知BQ=BP,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QF=BQ的长,由(1)知,△APB≌△HFE,故EF=BP=4,再根据EQ=EF﹣Q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1)证明:∵EQ⊥BO,EH⊥AB,
    ∴∠EQN=∠BHM=90°.
    ∵∠EMQ=∠BMH,
    ∴△EMQ∽△BMH,
    ∴∠QEM=∠HBM.
    在Rt△APB与Rt△HFE中,

    ∴△APB≌△HFE,
    ∴HF=AP;
    (2)解:由勾股定理得,BP===4.
    ∵EF是BP的垂直平分线,
    ∴BQ=BP=2,
    ∴QF=BQ•tan∠FBQ=BQ•tan∠ABP=2×=.
    由(1)知,△APB≌△HFE,
    ∴EF=BP=4,
    ∴EQ=EF﹣QF=4﹣=.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熟知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8. (2015•北海,第25题12分)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考点: 切线的判定.
    分析: (1)如图,连接OE.欲证明PE是⊙O的切线,只需推知OE⊥PE即可;
    (2)由圆周角定理得到∠AEB=∠CED=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推知∠3=∠4,结合已知条件证得结论;
    (3)设EF=x,则CF=2x,在RT△OE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52=x2+(2x﹣5)2,求得EF=4,进而求得BE=8,CF=8,在RT△AEB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6,然后根据△AEB∽△EFP,得出=,求得PF=,即可求得PD的长.
    解答: (1)证明:如图,连接OE.
    ∵CD是圆O的直径,
    ∴∠CED=90°.
    ∵OC=OE,
    ∴∠1=∠2.
    又∵∠PED=∠C,即∠PED=∠1,
    ∴∠PED=∠2,
    ∴∠PED+∠OED=∠2+∠OED=90°,即∠OEP=90°,
    ∴OE⊥EP,
    又∵点E在圆上,
    ∴PE是⊙O的切线;
    (2)证明:∵AB、CD为⊙O的直径,
    ∴∠AEB=∠CED=90°,
    ∴∠3=∠4(同角的余角相等).
    又∵∠PED=∠1,
    ∴∠PED=∠4,
    即ED平分∠BEP;

    (3)解:设EF=x,则CF=2x,
    ∵⊙O的半径为5,
    ∴OF=2x﹣5,
    在RT△OEF中,OE2=OF2+EF2,即52=x2+(2x﹣5)2,
    解得x=4,
    ∴EF=4,
    ∴BE=2EF=8,CF=2EF=8,
    ∴DF=CD﹣CF=10﹣8=2,
    ∵AB为⊙O的直径,
    ∴∠AEB=90°,
    ∵AB=10,BE=8,
    ∴AE=6,
    ∵∠BEP=∠A,∠EFP=∠AEB=90°,
    ∴△AEB∽△EFP,
    ∴=,即=,
    ∴PF=,
    ∴PD=PF﹣DF=﹣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届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八:几何证明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