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docx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01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02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03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01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02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文件包含模块跟踪检测卷三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docx、模块跟踪检测卷三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通过第1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模块跟踪检测卷 物质的化学变化02
    考点细目表
    (考试时间:90min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39题,选择题30道,非选择题39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门捷列夫
    C.侯德榜D.道尔顿
    【答案】B
    【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验证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错误;
    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B正确;
    C、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C错误;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D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我国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屠呦呦
    【答案】C
    【解析】A、钱学森主要研究空气动力学、导弹等,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锌、锗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题意;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符合题意;
    D、屠呦呦主要研究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B.屠呦呦C.门捷列夫D.道尔顿
    【答案】B
    【解析】A、侯德榜发明了制碱法,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编写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青砖雕刻图案B.粮食酿制老醋
    C.贺兰石刻制砚台D.黏土塑制各种形象
    【答案】B
    【解析】A、青砖雕刻图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制老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贺兰石刻制砚台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黏土塑制各种形象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5.(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B. 火箭发射
    C. 钢铁冶炼D. 冰块融化
    【答案】D
    【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箭发射,包含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钢铁冶炼,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块融化,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6.(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的本义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云清雾散B.木已成舟C.风吹草动D.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A、云清雾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风吹草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过程中有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
    A.海水晒盐B.干冰制冷
    C.风力发电D.火箭发射
    【答案】D
    【解析】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C、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D、火箭发射,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选项正确。
    故选D。
    8.(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冰、下雪,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瀑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狂风怒号,卷走茅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9.(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10.(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答案】A
    【解析】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均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带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说法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高温下也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说法正确;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A。
    1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D.火山烈燃
    【答案】C
    【解析】A. 铜雕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 枯木腐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冰雪消融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火山烈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BD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C。
    12.(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B.沸点低C.能支持燃烧D.不易溶于水
    【答案】C
    【解析】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紫红色B.导热性C.延展性D.易锈蚀
    【答案】D
    【解析】A、紫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易锈蚀需要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放烟花B.贴对联
    C.剪窗花D.包饺子
    【答案】A
    【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
    15.(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答案】B
    【解析】A、玻璃透光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B、钛合金耐腐蚀是说钛合金不易与氧气、酸、碱等反应,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是化学性质。
    C、不锈钢硬度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D、橡胶弹性良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选择B。
    16.(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用于制列车电刷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D.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
    【答案】D
    【解析】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
    B、石墨用作电刷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C、金刚石划玻璃是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D、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则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17.(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 )
    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
    【答案】D
    【解析】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是因为小汤圆和其它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是因为武德合金熔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是因为盐酸显酸性,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故选D。
    18.(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现有 8g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22gC 和 18gD, 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
    A.4: 11B.1 :2C.1 :4D.11 : 9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反应的B质量:22g+18g-8g=32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8g:32g=1:4。
    故选:C。
    2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1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15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根据题意,甲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17g-3g=14g即反应了14g,乙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20g-5g=15g即反应了15g,丁反应后增加的质量是32g-3g=29g即生成了29g,故反应甲和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丁生成的质量,因此丙的质量不会变化,据此分析。
    A、根据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因此x=1,选项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C、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与该反应无关,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15,选项正确;
    故选:C
    2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反应物B.丙一定是化合物
    C.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物质乙的质量=7.6g+2.0g+0.2g−3.2g−5.8g−0.4g=0.4g。
    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为0.4g,反应后质量减少,由图可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也减少,所以甲和乙是反应物,选项正确;
    B、由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物质丙和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即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则生成物丙不一定是化合物,选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为0.4g,即x=0.4g,选项正确;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2.0g−0.4g):0.4g=4:1,选项正确,故选B。
    2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 )
    A.B.C.木炭D.CO
    【答案】B
    【解析】A、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气中不含碳元素,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x=20.1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D.乙是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知,24.0g+2.0g=2.0g+xg+1.9g,x=22.1g,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为生成物,乙的质量无变化,反应为甲加热生成丙和丁。
    A、由以上分析知,反应物只有一种,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B、由以上分析知,x=22.1g,选项错误;
    C、由图知,加热样品1后,固体质量减少,最后质量大于2g,则生成物中有气体,有固体,选项错误;
    D、由表格知,反应前后乙质量未变;对比样品1、2的曲线知,相同温度,样品1固体质量减少更快,即加入乙反应速率更快;将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说明乙化学性质不变,故乙是催化剂,选项正确。
    故选D。
    25.(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答案】D
    【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4g+5.4g+2.8g-8.0g=4.6g,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2g):0.6g=4:1,故B说法正确;
    C、由A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由B可知,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1.2g=3.6g,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2.4g+0.6g=3.0g<4.6g,故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生成的戊为CO,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设2.8g一氧化碳充分氧化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1.6g,故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1.6g,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6.(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甲物质燃烧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含两种有机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
    C.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5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C3H8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中C3H8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O2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C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5,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2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aOB.Ca(OH)2C.H2CO3D.CO2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Ca、2个C、2个H、6个O,故X中含有1个C和2个O,即为CO2,故选D。
    28.(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由于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用标气体符号,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9.(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将铁丝浸入稀盐酸中:
    D.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D
    【解析】A、胃酸主要成分是HCl,所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
    C、铁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书写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故选D。
    30.(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柠檬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则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0.84gB.1.26gC.1.68gD.2.10g
    【答案】B
    【解析】柠檬酸过量时,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成正比。从表格数据中可知,前三次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2mL:224mL:336mL=1:2:3,所以前三次实验中加入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2:3。而第四次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与第三次实验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所以第四次实验中消耗的碳酸氢钠与第三次实验中消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相同,所以第四次实验中消耗的碳酸氢钠质量为;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31.(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
    (2)有水生成的反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
    【答案】(1)
    (2)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利用化学方法可消除家居装修过程中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图中表示甲醛分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甲醛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
    (2)6:1
    (3)CH2O+O2CO2+H2O
    【解析】(1)由甲醛的化学式CH2O可知,一个甲醛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图中符合这个结构的是A物质,所以A可以表示甲醛分子的结构,故填:A;
    (2)甲醛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6:1,故填:6:1;
    (3)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故填:CH2O+O2CO2+H2O。
    33.(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氮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如图1所示。

    (1)NH3•H2O的物质类别X是 。
    (2)“乙→甲”是汽车尾气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物质会导致雨水的pH减小,形成 。
    (4)结合价类二维图信息,从含氮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 ↑+2H2O。
    【答案】(1)碱
    (2)
    (3)酸雨
    (4)NO2
    【解析】(1)NH3•H2O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2)乙为NO,甲为N2,微观示意图可知,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其氧化物是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会导致雨水的pH减小,形成酸雨;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后的铜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的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的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空格中的化学式为NO2。
    34.(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
    【答案】(1)
    (2)
    (3)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3)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5.(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 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 g。
    (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 效应。
    【答案】(1)化学
    (2)CH3COOH
    (3) 33
    (4)温室
    【解析】(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2)醋酸由醋酸分子构成,醋酸分子是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填:CH3COOH。
    (3)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生成醋酸质量最多为。
    设生成45g醋酸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4)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反应生成醋酸,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温室。
    36.(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室无需任何植物,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根据该图回答:

    (1)生成物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2)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H2O
    (2)1:3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生成物丙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生成物丁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生成物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1:3。
    37.(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消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原子
    (2)甲
    (3)
    【解析】(1)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原子。
    (2)由图可知,甲、丙都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甲为CH3OCH3,属于有机物,丙为CO2,不属于有机物,故填A。
    (3)由图可知,乙为O2、丁为H2O,则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38.(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第1组设计甲图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 。
    (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 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3)第3小组善于创新,设计了丙图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的,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 (选填“好”或“不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任答1点);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 。
    【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浮力
    (3)好 白磷足量 注射器反应前后的体积
    【解析】(1)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浮力造成的影响;
    (3)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强光引燃白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白磷足量;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注射器反应前后的体积。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39.(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国产技术打造的氢燃料客车,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天然气中的甲烷和水进行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计算: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理论上生产2t,所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t?
    【答案】(1)75%
    (2)6t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水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生成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故填:75%;
    (2)解:设理论上生产2t,所消耗水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生产2t,所消耗水的质量是6t。
    题号
    题型
    对应知识点
    1
    选择题
    化学发展史;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侯氏制碱法;
    2
    选择题
    化学发展史;
    3
    选择题
    化学发展史;
    4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5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工业炼铁的原理及装置;
    6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7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8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9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10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
    11
    选择题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12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3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4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5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6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石墨的相关知识;电解水原理;
    17
    选择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金属之最和分类;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酸的通性;
    18
    选择题
    分解反应;
    19
    选择题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0
    选择题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1
    选择题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化合反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22
    选择题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23
    选择题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甲烷的燃烧;
    24
    选择题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根据图像分析结论;
    25
    选择题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26
    选择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27
    选择题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28
    选择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碱的通性;
    29
    选择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金属与酸反应原理;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30
    选择题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31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32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33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碱的概念、组成;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34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35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36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含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物的定义;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37
    填空与简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有机化合物;
    38
    实验与探究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盐类参与的反应;
    39
    分析与计算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物质
    质量




    反应前质量/g
    17
    20
    1
    3
    反应后质量/g
    3
    5
    x
    32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实验序号




    柠檬酸质量/g
    0.96
    0.96
    0.96
    0.96
    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
    0.42
    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
    112
    224
    336
    336
    相关试卷

    模块跟踪检测卷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 这是一份模块跟踪检测卷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文件包含模块跟踪检测卷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docx、模块跟踪检测卷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跟踪检测卷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 这是一份模块跟踪检测卷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文件包含模块跟踪检测卷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docx、模块跟踪检测卷物质的性质与应用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九年级全册初三化学【·初中夺冠单元检测卷】(人教版)-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九年级全册初三化学【·初中夺冠单元检测卷】(人教版)-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九年级全册初三化学·初中夺冠单元检卷人教版-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参考答案pdfpdf、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九年级全册初三化学·初中夺冠单元检测卷人教版-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项复习卷pdf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