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03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01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02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论性善,与一种道德责任意识有关,严格地说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然后推己及人,扩充为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立足于人自身,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应负有道德责任,他称之为“尽心”。
    性善说的基本意思是,人人有天生的善性,但这个善性是“四端”“萌蘗”,不是成熟的品质,需要生长。善的生长需要努力。“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心上》),“尽心”才能“知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是自我努力才有的结果。“尽心”就是道德上对自己承担责任,不放任,不随波逐流,然后可以使善的天性成为自身主流、主宰。
    关于道德生长,《论语》说“学”“修己”,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尽心”“存心”,虽然“尽心”有内在的根源和动力,但“尽心”要养“大体”戒“小体”,“小体”就是自身弱点、欲望,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似乎是寻常词,含义却非同小可,意味自我节制,近于苦行。
    天性之善是萌芽,生长要靠人的努力,人要对自己负责,性善论的这一层意思是确定无疑的。性善论在儒学思想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巨大,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激发道德的激情和责任感。可是明确了性善与道德责任的关联,内含的问题就出来了。性善引申的道德责任,是谁的责任?所有人的责任,还是部分人的责任?
    孟子说性善是对所有人的判断,“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
    孟子多次说到,许多人事实上是难以尽心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人之异于禽兽就是善性,可是“庶民”就丢掉了。也就是说,虽然有善性,“庶民”却未能使善性生长成熟。其他还有类似说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梁惠王上》)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事实上能够“尽心”的是士,未能“尽心”的则是“民”。
    那么可否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阶层的问题,能够尽心的是上层社会,底层社会则不行?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肯定与孟子思想不符。所有人不分阶级、出身,只要愿意努力,就能成为君子圣贤,这应该是孟子的本意。为避免社会阶层问题可能引出的分歧,本文取一稳妥的说法:不是社会上层与下层,而是人群中的少数与多数,愿意“尽心”的是少数人,无此意愿的是多数人。事实上《孟子》一些章的叙述表明,上层阶级的人未必能“尽心”,所以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划分,简略的意义上是稳妥的。
    人群中许多人不能“尽心”是事实,对这个事实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的观念,他并不认为所有人都该“尽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所不为,这当然不能放任不管。但是孟子没有批评“民”,也没有提到教育“民”,而说制民之产,这是仁政思想,包含了人性意识。教育“民”向善,与“制民之产”然后导“民”向善是不一样的。从人性意识说,前者是认为“民”应该在道德上对自己负责,后者是认为“民”受社会环境影响,向善还是向恶,要看外部条件。有恒产,生活有保障,导以向善即容易;无恒产,生活困顿艰难,教他们在道德上自立几乎做不到。
    “尽心”作为“性善”内含的道德责任,从道理上说,是当下立决的。不能说,等有了恒产,吃饱穿暖再来尽心,也不能说,等政治社会环境变好以后再来尽心。这样不受外因干扰的道德责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也不该要求所有人都承担,而是个人的自觉、自愿。这个问题,虽然在《孟子》中不是一个明确显现的问题,但是看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可知其中有严峻的含意,理论上一旦有偏差,可能导出严重的后果。清代戴震疏解孟子字词,对宋明理学猛烈批评,斥理学“天理”“人欲”说荒唐,禁锢日常欲望,乃至“以理杀人”。这个批评后世反响甚大,现代学者大体认为这个批评击中理学要害,但清人方东树写《汉学商兑》,曾激烈批评戴震故意混淆:
    程朱所严辨“理”“欲”,指人主及学人心术邪正言之,乃最吃紧本务,与民情同然好恶之欲迥别。
    这个批评确实点出问题的关键,理学“天理”“人欲”说原本不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指责其“以理杀人”是混淆了对象。不过,理学在成为官学之后,确实一定程度上变成对民众的要求(如妇女守节之类),所以戴震的批评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但也只能是“一定意义上”,这要结合理学在历史上的发展来分析。我们关注的是理论源头上的理学,其“天理”“人欲”说,是士人群体的自我戒律,而不是施于普通民众的普遍规范。
    事实上,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是孟子“尽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孟子所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体有贵贱”“从其小体为小人”与宋代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一个路子,表述有轻重。如果不区分理论的对象是士君子还是民众,说“灭人欲”是“以理杀人”,犹如可以说孟子是“以尽心杀人”。这听起来十分荒唐,可里面的道理就是这样。如果普通民众衣食无着,饥寒交迫,仍被要求承担“尽心”责任,那这样的理论真的就是以某种道德观杀人了。
    (摘编自冯洁、颜世安《士与民:性善的不同意义》)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的“尽心”的意思是个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不断推广,要求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积极承担起道德责任。
    B. 关于道德生长,《孟子》主张要戒“小体”,要“寡欲”,这是其在继承《论语》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C. 在尽心的问题上,孟子将人分为“君子”“士”与“庶民”“民”两个群体来阐述,本文则将其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
    D. 孟子的性善论包含了人性意识,他对于“民”“无恒心”的情况,不主张批评教育“民”,而要考虑到“民”所处的外部环境。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提到的善性的“四端”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论述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B.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是一致的,《孟子》指出人人皆善,是因为人人都“尽心”。
    C. 在孟子看来,个体的自觉向善是很高的道德要求,百姓如果无恒产就难以做到,但是统治者可以通过施行仁政,使之有产,进而引导其向善。
    D. “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进一步发展,把《孟子》学说中的隐性问题明确出来。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尽心”“知性”“小体”“天理”等概念作出了清楚的阐释,使读者更易理解。
    B. 第四段承上启下,在总结上文的内容之后,用疑问句引出下文的论述,使文章行文流畅。
    C. 第七段采用驳论法,先用问句引出靶子观点,再彻底否定该观点,然后论述自己观点。
    D. 文章通过对比戴震和方东树关于《孟子》性善说的论述,明确了“尽心”责任的主体。
    4. 根据原文,下列选项中填入图表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有恒产 ②不能尽心 ③能尽心B. ①有恒产 ②能尽心 ③不能尽心
    C. ①能尽心 ②无恒产 ③有恒产D. ①能尽心 ②有恒产 ③无恒产
    5. 本文中戴震和方东树的观点各是什么?本文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1. A 2. B
    3. B 4. C
    5. 第一问:①戴震认为,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日常欲望,是“以理杀人”。②方东树认为,戴震将“天理”“人欲”说大而化之,“天理”“人欲”说针对的是士人群体,而非普通民众。
    第二问:本文从“天理”“人欲”说的社会影响角度,指出戴震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本文更赞同方东树的观点,指出“天理”“人欲”说本质上与《孟子》“尽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两个理论都对“士”和“民”作了区别来对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并不断推广,要求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积极承担起道德责任”错,根据第一段可知,“尽心”主要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并没有要求他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孟子》指出人人皆善,是因为人人都‘尽心’”错,根据原文“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且人人皆善,但未必人人都“尽心”。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原文没有对“天理”这一概念作出阐释。
    C.“再彻底否定该观点”错,根据第七段“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可知第七段没有彻底否定这一观点。
    D.“文章通过对比戴震和方东树关于《孟子》性善说的论述”错,文章中戴震和方东树的论争围绕着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展开,并非关于《孟子》性善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图表,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图中可填入的文字有“无恒产”“有恒产”“不能尽心”“能尽心”。根据原文,“士”是能尽心的少数人,他们可以有恒产,也可以没有恒产;“民”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即不能尽心,有了恒产,才可能有恒心,即能尽心。
    ①包含了全部的“士”和少部分的“民”,如果①填入“有恒产”,那么全部的“士”都有恒产,与原文不符,所以①填入“能尽心”最恰当,据此也可排除AB两项。
    根据原文,“民”无恒产,一定不能尽心,有了恒产,未必都能尽心,那么②填入“无恒产”最恰当,③填入“有恒产”最恰当,可排除D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第一问:
    ①由“清代戴震疏解孟子字词,对宋明理学猛烈批评,斥理学‘天理’‘人欲’说荒唐,禁锢日常欲望,乃至‘以理杀人’”,可见戴震认为,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日常欲望,是“以理杀人”。
    ②由“清人方东树写《汉学商兑》,曾激烈批评戴震故意混淆:程朱所严辨‘理’‘欲’,指人主及学人心术邪正言之,乃最吃紧本务,与民情同然好恶之欲迥别”“这个批评确实点出问题的关键,理学‘天理’‘人欲’说原本不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指责其‘以理杀人’是混淆了对象”,可见方东树认为,戴震将“天理”“人欲”说大而化之,“天理”“人欲”说针对的是士人群体,而非普通民众。
    第二问:
    “不过,理学在成为官学之后,确实一定程度上变成对民众的要求(如妇女守节之类),所以戴震的批评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本文从“天理”“人欲”说的社会影响角度,指出戴震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
    “但也只能是‘一定意义上’,这要结合理学在历史上的发展来分析。我们关注的是理论源头上的理学,其‘天理’‘人欲’说,是士人群体的自我戒律,而不是施于普通民众的普遍规范”“事实上,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是孟子‘尽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孟子所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体有贵贱’‘从其小体为小人’与宋代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一个路子,表述有轻重”,本文更赞同方东树的观点,指出“天理”“人欲”说本质上与《孟子》“尽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两个理论都对“士”和“民”作了区别来对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
    这是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
    第一个上来的是个花胡子,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
    “告诉我!笑什么……笑什么……”孩子王根拉住了他旁边的女同志,摇着她的胳臂。“笑他滑稽,笑他那样子。”那女同志一边用手按住嘴,一边告诉那孩子。那孩子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来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
    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不知道是谁提议叫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起来。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有开口,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如游丝般轻微。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
    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湖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不是还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想马上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讲下去!”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一样。他的跟泪已经浸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做什么。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上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讲得好,别哭啊……再讲再讲……”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天晚上的欢迎会,一直继续到半夜。
    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来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橱上那么粗蛮,他手里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在手心里冒着气。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想逃走,可是总逃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和他同屋睡觉的另外两个比他年纪大一点的小勤务的鼾声,证明了他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地在睡,而不是在讲演。
    但是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妈妈……”这是他往日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
    1938年10月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胡子因为形象滑稽而被听众嘲笑,不仅表现了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也为王根出场埋下了伏笔。
    B. 王根开口讲演之前,他圆圆的小脸、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笑声中洋溢着对他的爱悦。
    C. 讲演过程中,听众的情绪与王根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反差,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
    D. 王根在讲演之后持续做梦,表明他对这次的讲演耿耿于怀,紧张和懊悔等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取材巧妙,作家通过体察入微的笔触,以欢迎会上孩子的讲演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
    B. 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透过儿童对他人的细心观察,对自己的细腻反思,呈现出自然流淌的朴实情感。
    C. 小说语言风格多样,叙事语言沉静冷峻,人物语言既有成人的戏谑,也有孩童的天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
    D. 小说和孙犁的《荷花淀》一样,表现了抗日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宏大主题。
    8. 小说的主角王根虽然还只是一个九岁孩子,但战争让他“把自己也变作大人”。作为孩子和大人,他有什么不同表现?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两处。
    9. 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6. D 7. B
    8. 孩子的表现:
    ①王根一边看讲演一边吃东西,表现出孩子贪吃的天性;
    ②在讲演过程中,他误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现出孩子的幼稚;
    ③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大人的表现:
    ①讲演还没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
    ②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这样超越儿童年纪的话语表现出他在思想上努力成为大人;
    ③噩梦中惊醒,却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
    9. ①巧用一个“站”字将月亮拟人化,既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听众的态度由之前的戏谑变为庄重严肃;
    ②巧妙地将拟人和比喻相结合,连月亮都成了“一个伟大的观众”,突出王根虽然是个孩子,可是讲演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③巧妙地以月亮的“冷静”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有利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表现。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的能力。
    A.“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错误,文中只说“笑他滑稽,笑他那样子”,没涉及听众状态,选项于文无据。
    B.“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错误,原文有“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起来”,可知王根开口讲演之前的表现并不“冷静”,观众禁不住笑起来源于他行军礼的小大人模样。
    C.“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理解不当,王根讲演并不失败,反而很成功,打动了听众。是他自己不理解听众的反应,觉得失败。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小说以孩童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多角度的,既有儿童视角也有成人视角。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孩子的表现要幼稚些,大人的表现相对成熟,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孩子的表现。“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来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王根不停的吃这吃那,一边看讲演一边吃东西,表现出孩子贪吃的天性;
    “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在讲演过程中,他不能理解大家的笑是对他的喜爱,误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现出孩子的幼稚;
    “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来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橱上那么粗蛮,他手里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在手心里冒着气”,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大人的表现。“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有身份意识,讲演还没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
    “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从语言形式到内容这样的话语都超越了儿童年纪,这表现出他在思想上努力成为大人;
    “‘妈妈……’这是他往日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噩梦中惊醒,他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可从表达技巧、人物塑造、氛围的营造、表现主题等角度考虑。
    以“站”来描写月亮,赋予月亮人的的店,运用了拟人修辞。巧用一个“站”字将月亮拟人化,地上人们聚会,头上一轮明月,“站着”,突出了月亮的存在,表明周围环境的静谧;月亮都站了起来,人们自然要严肃起来,此处暗示听众的态度由之前的戏谑变为庄重严肃;
    “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月亮喻为伟大的听众。这样拟人和比喻相结合,连月亮都成了“一个伟大的听众”,说明孩子的讲演的精彩和成功。侧面突出王根虽然是个孩子,可是讲演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前文说“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会场氛围已经庄重起来,此处更巧妙地以月亮的“冷静”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表现人们对王根讲演内容的认同,共同抗日的决心。此处对月亮的刻画有利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孙子曰:“上兵伐谋。”又曰:“士卒熟练。”又曰:“亲而离之。”
    (选自《孙子兵法》有删改)
    材料二:
    李抱真,字太元,抱玉从弟也,沈虑而断。仆固怀恩反于汾州,陷焉,挺身归京师。代宗以怀恩倚回,所将朔方兵精,忧之,召抱真问状,因奏曰:“郭子仪尝领朔方军,人多德之。怀恩欺其下曰:‘子仪为鱼朝恩所杀。’今起而用,是伐其谋,兵可不战解也。”既而怀恩败,奔遁,如抱真策。迁陈郑泽潞节度留后。既谢,因言:“百姓劳逸在牧守,愿得一州以自试。”更授泽州刺史,兼怀泽潞观察留后。徙怀州,仍为怀泽潞观察留后,凡八年。抱真密揣山东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乘战伐后,赋重人困,无以养军士。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比三年,皆为精兵,举所部得成卒二万,既不廪于官,而府库实。抱真缮甲淬兵,遂雄山东,天下称招义军步兵冠诸军。德宗嗣位。初,田悦反,围邢及临洺。诏抱真与河东马燧策兵救之,斩其将杨朝光,遂解临洺、邢之围。复与悦战洹水,走之。进围魏,悦战城下,大败。会朱滔、王武俊反,救悦,抱真退保魏。于时,李希烈陷汴,李纳反郓,李怀光相次反河中,抱真独以数州孑然横绝溃叛中,离沮其奸,为群盗所惮。兴元初,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朱滔悉幽蓟兵与回纥围贝州。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天子下罪己诏,并赦群盗。抱真乃遣客贾林以大义说武俊,使人从击滔。武俊许诺,而内犹豫。抱真自造其壁,曰:“仆今日此举,系天下安危。仆死不还,领军事以听朝命,亦唯子;奋励士马,东向雪仆之耻,亦唯子。”又曰:“希烈窃帝号,滔攻贝州,此其志皆欲自肆于天下。足下既不能与竞长雄,舍九叶天子而臣反虏乎?且诏书罪己,禹、汤之心也。方上暴露播越,公能自安乎?”因持武俊,涕下交颐,武俊亦感泣,左右皆泣。武俊感之不疑,待之益恭,指心誓天曰:“此身已许公死敌矣!”约为昆弟而别。旦日合战,大破滔经城。进检校司空。抱真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至与语无可采者渐退之。晚年好方士,贞元十年因饵丹卒,时年六十二。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十》有删改)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小善A皆卑B辞厚币C数千里D邀致之E至与语F无可G采者H渐退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熟练,意为勤于练习,与现代汉语所说的“熟练”意思不同。
    B. 德,意为感恩戴德,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必积其德义”的“德”意思不同。
    C. 牧守,州郡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意为守护治理某地的地方官。
    D. 肆,意为延伸、扩张,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又欲肆其西封”“肆”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抱真亲自征兵训练,不到三年,缮甲淬兵,称雄于山东,练成了二万“冠诸军”的精兵。
    B. 李抱真大败田悦后,又独自以数州之力抗拒李希烈、李纳、李怀光的反叛,被众贼忌惮。
    C. 李抱真亲自造访王武俊的军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以坦诚打动了他,共破反贼。
    D. 李抱真听闻当世有才之人,就一定要与他交往,晚年却迷信方士,最后因服用丹药而死。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乘战伐后,赋重人困,无以养军士。
    (2)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
    14. 李抱真的哪些事迹体现了材料一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10. AEH
    11. D 12. A
    13. (1)这时,正值战争之后,赋税繁重,百姓贫困,没有办法供养军士。
    (2)李希烈窃取帝号后,就企图使各地叛贼臣服于他,(使)众人逐渐背离了他。
    14. ①李抱真请皇帝起用郭子仪,挫败仆固怀恩的阴谋,从而不战而胜;② 李抱真让士兵在农闲时勤于训练,年底举行检测;③在王武俊与朱滔合谋叛乱时,李抱真离间王武俊,与之合力大败朱滔。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有一小点优点,也要用谦卑的礼节优厚的礼物,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请他们来。至于那些与他们交谈后没有什么可采纳的人,逐渐让他们返回。
    “虽小善”是假设的情况,后面“皆……”是假设情况的做法,A处断开;
    “卑辞厚币数千里”都是邀致之”的状语,中间不断开,应在宾语“之”后E处断开;
    “至”表示另提一种情况,“与语无可采者”是偏正结构,作句子的主语,“者”后H处断开。
    故选A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勤于练习;指对技术精通而有经验;熟知并做来顺手。句意:军队要勤于练习。
    B.正确。感恩戴德;道德。句意:人们多感念他。/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C.正确。
    D.错误。都是“扩张”。句意:他们的志向都是想在天下延伸和扩张自己的领土和势力。/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不到三年”错误,根据材料二“比三年,皆为精兵”,“比”意为“等到”,即李抱真修缮铠甲,磨砺兵器,称雄于山东,练成了“冠诸军”的精兵,是用时三年,而不是“不到三年”。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乘”,正值;“困”,贫困;“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2)“臣”,使……臣服;“稍”,逐渐;“离”,背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材料一观点有“上兵伐谋”。材料二皇帝担忧仆固怀恩依靠回纥且兵马强壮,抱真说:“郭子仪尝领朔方军,人多德之。怀恩欺其下曰:‘子仪为鱼朝恩所杀。’今起而用,是伐其谋,兵可不战解也。”李抱真请皇帝起用郭子仪,挫败仆固怀恩的阴谋,从而不战而胜;
    ②材料一观点“士卒熟练”。材料二“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李抱真让士兵在农闲时勤于训练,年底举行检测;
    ③材料一观点“亲而离之”。材料二“武俊许诺,而内犹豫。抱真自造其壁,曰……因持武俊,涕下交颐,武俊亦感泣,左右皆泣。武俊感之不疑,待之益恭,指心誓天曰:‘此身已许公死敌矣!’约为昆弟而别。旦日合战,大破滔经城”。在王武俊与朱滔合谋叛乱时,李抱真离间王武俊,与之合力大败朱滔。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孙子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又说:“军队要勤于练习。”又说:“敌人若亲和团结,就设法离间他。”
    材料二:
    李抱真,字太元,是李抱玉的堂弟,为人沉稳有谋而果断。仆固怀恩在汾州反叛,攻陷了汾州,李抱真勉强支撑身体回到了京城。唐代宗因仆固怀恩倚仗回纥,所带领的朔方军又强大,非常担心,(于是)召见李抱真问仆固怀恩的情况,李抱真于是上奏说:“郭子仪曾经统率朔方军队,人们多感念他。仆固怀恩欺骗他的下属说‘郭子仪被鱼朝恩杀死了。’(如果)现在恢复郭子仪的官职,这就会挫败仆固怀恩的阴谋,朔方军就可以不战而被瓦解了。”不久仆固怀恩败战,奔逃,正像李抱真所说的计谋一样。李抱真升任陈郑泽潞节度留后。他谢恩后,趁机说:“百姓辛苦或安逸全在刺史,(我)希望得到一州之职来考验自己。”朝廷改授他为泽州刺史,兼任怀泽潞观察留后。后来(他)改任怀州,仍然担任怀泽潞观察留后,总共八年。李抱真私下揣度山东会有变乱,况且上党正处于军事要地。这时,正值战争之后,赋税繁重,百姓贫困,没有办法供养军士。(他)就登记每户的男丁,三人中选一个(有才能有力气的),免除他们的徭役租税,发给他们弓箭,命令他们在农闲时练习射击,在年底举行考试检测,亲自按名册根据成绩优劣给予奖赏或惩罚。等到三年后,(他们)都成了精兵,从统率的人中选拔得到两万训练有素的士卒,既然没有从官府中获得补给,就使府库更加充实了。李抱真修整铠甲磨砺兵器,于是在崤山以东称雄。天下人称赞招义军的步兵是各军中最好的。德宗即位。一开始,田悦谋反,围困邢和临洛。(朝廷)下诏命李抱真和河东节度使马燧领兵救援,(他们)斩杀了叛军将领杨朝光,于是解了临洺、邢之围。(他们)又和田悦在洹水交战,使田悦逃跑。(他们)前往围困魏,(与田悦)在城下作战,大败(田悦)。正赶上朱滔、王武俊谋反,援救田悦,李抱真退守保卫魏。在这时,李希烈攻陷汴州,李纳在郓城谋反,李怀光相继在河中谋反,李抱真独自率领数州孤身阻挡众叛贼,离间挫败他们的阴谋,为众贼所忌惮。兴元初年,(李抱真)担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朱滔率全部幽蓟军队和回纥兵围攻贝州。李希烈窃取帝号后,就企图使各地叛贼臣服于他,(使)众人逐渐背离了他。天子颁布罪己诏,并赦免了众贼。李抱真于是派遣门客贾林用大义劝说王武俊,派人联合攻打朱滔。王武俊答应了,但内心犹豫不决。李抱真就亲自造访王武俊的军营,说:“我今天的举动,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我如果死了不能回来,管理军队听从皇帝的命令,也靠你;指挥军队,到东边为我报仇,也靠你。”他还说:“李希烈窃取帝号,朱滔攻陷贝州,他们的志向都是想在天下延伸和扩张自己的领土和势力。您既然不能和他们争雄,难道要舍弃九世天子而向叛贼称臣吗?况且皇帝(已经)颁布罪己诏,这是禹、汤的心胸啊!如今皇帝流亡不定,您能独自安乐吗?”于是(他)拉起王武俊,泪流满面,王武俊也感动哭泣,身边的人都哭了。王武俊对他不猜疑自己而感动,对他更加恭敬,指着心对天发誓说:“我这条命已答应您誓死杀敌了!”两人结为兄弟后才分手。第二天会战,在经城打败了朱滔。他因功晋封为检校司空。抱真喜欢与士人(结交),听说有当世贤能的人,一定要和他交往。即使有一小点优点,也要用谦卑的礼节优厚的礼物,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请他们来。至于那些与他们交谈后没有什么可采纳的人,逐渐让他们返回。(李抱真)晚年喜好方士,贞元十年因服用金丹而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妇
    戴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①暖烟②青满地,细分③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④。
    【注】①紧束:指扎束秧把。②暖烟:玉的代称。此指柔嫩秧苗翠绿如玉。③细分:精心细致地分秧栽插。④马上郎:指骑马的富家公子哥儿。
    1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野妆”展现插秧女素朴、自然的美感,“莲步”勾勒出插秧女轻盈、洒脱的劳动风姿。
    B. 颈联中描写秧苗栽种后的情景,“青满地”“绿成行”写出秧苗的勃勃生机,充满乡野清新之气。
    C. 尾联运用对比,描写富家公子难以应和插秧女的歌声,意在嘲笑富家公子不通民乐。
    D. 这首诗格调轻快,描写出了农事生产的愉悦感,语言清丽,声调流转,富有民歌情调。
    16. 此诗的颔联和杨万里《插秧歌》中的“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都描写了插秧时节劳动者的形象,请比较其手法的异同。
    【答案】15. C 16. 相同点:
    ①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戴诗中描写女子插秧时,裙摆像蝴蝶一样随风抚摆,插秧的动作如同蜻蜓点水,生动形象。杨诗中,将“笠”和“襞”比喻为“兜鍪”和“甲”,写出了农夫插秧时作战般的紧张感。
    ②都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戴诗中描写了女子插秧时的动作美,杨诗中正面描写农夫穿戴的笠和蓑,突出了农夫抢插秧苗的迫切情态。
    不同点:杨诗中还采用了侧面衬托。杨诗中以雨之大衬托出农夫抓紧农时,插秧不辍的形象,体现了农夫吃苦耐劳的精神。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嘲笑富家公子不通民乐”错,“羞杀扬鞭马上郎”的意思是富家公子游手好闲、闲散无聊,在勤劳美好的插秧女面前应非常惭愧,突出了插秧女的可贵和可敬。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相同点:
    ①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戴诗“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描写女子插秧时,裙摆像蝴蝶一样随风抚摆,插秧的动作如同蜻蜓点水,生动形象。杨诗“笠是兜鍪蓑是甲”,将“笠”和“襞”比喻为“兜鉴”和“甲”,写出了农夫插秧时作战般的紧张感。
    ②都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戴诗“手学蜻蜓点水忙”,描写了女子插秧时的动作美,充满灵动的活力,画面感十足。杨诗“笠是兜鍪蓑是甲”,意思是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通过对农夫穿戴的笠和蓑的描写,突出了农夫抢插秧苗的迫切情态。
    不同点:杨诗中还采用了侧面衬托。杨诗“雨从头上湿到胛”,描写雨从农夫头上流下沾湿了肩胛,以雨之大衬托出农夫抓紧农时,插秧不辍的形象,体现了农夫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了《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
    (2)《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答案】 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 臣生当陨首 ④. 死当结草 ⑤. 狗吠深巷中 ⑥. 鸡鸣桑树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易错字:迩、陨、吠、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埃尔顿注意到,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数量总是很多,而顶端生物如老虎, A 。①通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②处于食物链两级的生物数量有着巨大差别,③顺着食物链层次往上呈现逐级递减的方向。埃尔顿称之为“数量的金字塔”。
    ④根据“数量的金字塔”,使动物的区域性数量达到平衡是可能的。⑤问题是,这种种群密度的保持是如何实现的?⑥动物种群如何在过量增长与濒临灭绝两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⑦埃尔顿认为,数量扩张受到上层捕食者、病原和食物供应的限制。⑧捕食对象数量急剧锐减会对捕食者的捕食行为造成压力。捕食者会应激转向第二或第三选择, B 。这就是自然界中种族灭绝不会轻易发生的原因,也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韧性”。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 语段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A.其数量往往十分稀少 B.原来的捕食对象得以休养生息(幸免)
    19. ③搭配不当,“方向”改为“趋势” ④成分残缺,去掉“使” ⑧重复赘余,去掉“急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依据前文“数量总是很多”和后文“数量有着巨大差别”,可以确定此句的意思是“数量很少”,所以应该填:其数量往往十分稀少。
    B处,依据前文“转向第二或第三选择”,说明捕食者的捕食对象发生了变化,依据后文“种族灭绝不会轻易发生”,说明之前的捕食对象得以幸免,所以此处可以填:原来的捕食对象就得以幸免。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动宾搭配不当,“呈现……方向”改为“呈现……趋势”。
    ④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缺少必要的主语,去掉“使”。
    ⑧重复赘余,“锐减”即“急剧减少”,可以去掉“急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姥姥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20. 文学作品中问号用法丰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结合文本,分析画波浪线句子中问号的作用。
    21. 请赏析划横线句子语言特点。
    22. 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加点词“韧性”的表意有何不同?
    (1)也可以称之为“大自然的韧性”。
    (2)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
    【答案】20. ①连用三个问号,强化了作者对栗子来头的好奇心,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与后文“不知道”形成语气上的落差。
    21. ①运用一连串动词“丢”“蹦”“抓”“倒”“出气”等,描绘烤栗子、吃栗子的过程,有趣生动,引人遐想。②以拟声词“砰”形象直观地再现烤栗子的场景,令人如临其境。③多用短句,语言活泼生动。
    22. (1)句中“韧性”指捕食者根据捕食对象数量对捕食对象进行调节(2)句中“韧性”指相比生栗子更有嚼劲。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内容情感上,连用三个问号,对栗子来头连续提出疑问,对到底“是贾蓉送来的”“是刘姥姥送来的”“是自己在外面买的”,强化对栗子来头的好奇心,同时,在读者看来,也是模糊的,引发阅读兴趣。
    结构形式上,与后文坚定的回答“不知道”形成语气上的落差;句式上前后一繁一简,错落有致,增强节奏感。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划横线的句子描绘了烤栗子、吃栗子过程,运用了一连串动词“丢”“蹦”“抓”“倒”“出气”等,还原了烤栗子、吃栗子的场面,具有画面感,生动有趣,引人遐想。
    尤其是运用了拟声词“砰”,更形象再现烤栗子时可能发生的场景,声形并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句式上,多用短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活泼生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词语含义的能力。
    (1)句中“韧性”,指“捕食对象数量锐减”时,“捕食者会应激转向”其他选择,这种转变和调节。
    (2)句中“韧性”,指和生栗子相比而言,“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也就是比生栗子更有嚼劲。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屏幕上阅读,而非书本上,书本阅读甚至都已显得不自然。这种背景下,你认为书本阅读还重要吗?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绕着“阅读”这一话题展开,讲述了当下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新兴屏幕阅读与传统书本阅读之区别。从材料所指出的现象来看,当下似乎存在数字化屏幕阅读超越书本阅读的趋势,并且对大部分人而言,数字化屏幕阅读比传统书本阅读来得更为方便。而材料最后一句,命题者抛出问题,从而引发我们思考:前面所展现的现象是否存在即合理?我们对书本阅读的重要性是否忽视了?
    诚然,拥有高科技加持的屏幕阅读,可以让书本上的静态图文变成动态立体感知,而有时候声音的加入更是让阅读更直观真实,更有现场感,趣味更足,这是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并且,屏幕阅读因为其极高的容纳量,十分轻便,可以随意携带,也比书本阅读相对更为方便。但是,正因为其过于方便易行,此种阅读可能沦为碎片化的浅阅读,虽然可以保证量,但难保质。而书本阅读是经过人类几千年的思辨而保留的阅读方式,有它独到的好处。传统纸质书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特别是学术领域。传统出版物,要经过严格的校对、编审才能与读者见面。而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几秒钟就能发表。所以,书本阅读的严谨、深刻、细腻是屏幕阅读无法达到的。所以,毫无疑问,无论什么时候,书本阅读都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写作时,考生首先可以在行文过程中,辨析屏幕阅读和书本阅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可以说,屏幕阅读更方便而且趣味性更强,但书本阅读可以给予我们更专业、更深度的阅读与思考,然后由此引出书本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则可再次结合两者,说明对于那些可以泛读的内容,可以采取屏幕阅读,但对于需要认真精读的书籍,最好还是读纸质书;至于那些可以泛读的书籍,则可以选择电子书。当然,也可以说不管是电子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其实都是阅读,虽然媒介不一样,但是阅读的本质没变,关键还是看人怎么利用它们。
    立意:
    1.何必书斋深埋首,随时趣读屏幕书。
    2.屏幕冰冷难深入,墨香盎然读妙文。
    3.电子书纸质书,都是书;浅阅读深阅读,都在读。
    相关试卷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