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01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02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乐本是内外相应,但就另一观点说,也可以说是相反相成,其义有三:
    第一,乐是情感的流露,意志的表现,用处在发扬宣泄,使人尽量地任由生气洋溢;礼是行为仪表的纪律,制度文章的条理,用处在调整节制,使人于发扬生气之中不至泛滥横流。乐使人活跃,礼使人敛肃;乐使人任其自然,礼使人控制自然;乐是浪漫的精神,礼是古典的精神;乐是《易》所谓“阳”,“元亨”,“乾天下之至健”,“其动也辟”,礼是《易》所谓“阴”,“利贞”,“坤天下之至顺”,“其静也翕”。《乐记》以“春作夏长”喻乐,以“秋敛冬藏”喻礼,又说“礼主其减,乐主其盈”,都是这个道理。
    其次,乐是在冲突中求和谐,礼是混乱中求秩序;论功用,乐易起同情共鸣,礼易显出等差分际,乐使异者趋于同,礼使同者现其异;乐者综合,礼者分析,乐之用在“化”,礼之用在“别”。在宗教大典中,作乐时,无论尊卑长幼,听到乐声,心里都起同样反应,一哀都哀,一乐都乐,大家都感觉到属于一个和气周流的人群;行礼时,则尊卑长幼,各就其位,升降揖让,各守其序,奠祭荐彻,各依其成规,丝毫错乱不得,错乱因为失礼,这时候每人都觉得置身于一个条理井然纪律森然的团体里,而自己站在一个特殊的岗位,做自己所应做的特殊的事。但这是一个浅例,小而家庭,大而国家社会,礼乐在功用上都有这个分别,《乐记》论这个分别最详尽、最精深的话是:“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第三,乐的精神是和、乐、仁、爱,是自然,或是修养成自然;礼的精神是序、节、文、制,是人为,是修养所下的功夫。乐本乎情,而礼则求情当于理。原始社会即有乐,礼(包含制度典章)则为文化既具的征兆。就个人说,有礼才能有修养;就社会说,有礼才能有文化。《乐记》中“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一句话的意义,就是如此(应与《易·系词》“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二语参看)。荀子也说吉凶忧愉之情人所固有,而“文礼隆盛”则为‘伪’(荀子所谓“伪”即人为)。
    总观以上所述,礼乐相反相成,不能相离。“乐胜则流,礼胜则离”,“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素,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偏”。礼经一再警戒人只顾一端的危险。一个理想的人,或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具备乐的精神和礼的精神,才算完美。
    (选自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
    材料二:
    儒家元典的重要关键词“礼”“乐”与“中”“和”及“礼乐”与“中和”,都指向礼乐相成的内在理路,彰显“礼乐”何以必须“相成”,何以能够“相成”乃至只有相成才能和合、中和的逻辑性。
    首先,礼乐文化的精髓是和同与定分。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原因就在于礼与乐的和同与定分功能。礼乐一统,则道德养成,民心向善;礼乐区隔,则难以达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汉书·礼乐志》)礼乐相互统一,促使民心向上、向善,求美、求真,正在于“礼”之强制规定性的等级、秩序的“分”的功用。所以,一方面我们必须节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以礼的强制规定性通过“分”来“定”人们之“用”。
    其次,当礼之“分”达不到完美的统一时,儒家又强调乐之“和”的补充功能。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政和为先,乐和为次。乐和也就是身和、心和。我们何以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儒家特别强调以礼乐化之,“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皆化。”(《礼记·乐记》)只有通过内外双修即利用外在的道德性强制力和内在的情感性认同感共同用以节制人们无尽的贪欲,调节人们无范的行为,才能使人(的主观欲求)和社会(的客观现实)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
    最后,礼乐相须为用,相辅相成,重在贵和。礼乐关乎人情,礼以节情,相须为用;礼乐相辅相成,乐以发和;礼不离乐,乐不避礼;礼乐相须相应,相辅相成,才臻于和合。孔子的“贵和”思想体现在中庸之道与克己复礼。前者言中和之旨,中正之心;中者不偏,庸者恒定。其社会效果是于己心安,于人友善,于社会有益。后者言礼崩乐坏之时,修身克己,恢复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偷》)其目的是克己复礼为仁。
    (选自刘金波《礼乐相成与中和之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是浪漫的精神,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能使人活跃,任其自然,也能使人完全地任生机洋溢。
    B. 礼是古典的精神,是行为仪表的纪律,它使人敛肃,控制自然,让人们在发扬生机而不过分。
    C. 孔子曾经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这引发了礼与乐的和同与定分功能。
    D. 儒家重视礼乐,认为通过内外双修节制贪欲,调节行为,就能使人和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程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场的每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行注目礼,这是国歌使人们趋同。
    B. 原始社会,人们的舞蹈只是模仿劳动动作和各种鸟兽动作,这些舞蹈虽简单朴素,但未必是文化的象征。
    C. 礼乐精神是一个理想的人或者理想的社会必须同时具备的,两者缺一不可,只注重礼或乐都是危险行为。
    D. 中庸之道和克己复礼是外在行为表象,两者内在的思想根源是礼乐相辅相成,体现了孔子“贵和”思想。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领跳《少司命祭舞》
    B. 诸侯祭祀时奏乐与演礼相伴而行
    C.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讲究钟鸣鼎食
    D. 成人礼上中学生鼓乐声中向师长行礼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祭孔活动绵延千年,流传至今。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B 2. A 3. C
    4. ①在论证结构上,材料一为整体上总分总,局部并列的结构。②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主要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

    5. ①礼乐流露情感,表现意志,使人有文化、有修养;②礼乐文化的合同与定分让人们各就其位,社会条理井然;③提倡礼乐能使人或社会成为理想的人或社会,进而达到完美状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也能使人完全地任生机洋溢”扩大范围,原文是“使人尽量地任由生气洋溢”,此处将“尽量”改为了“完全”。
    C.“孔子曾经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这引发了礼与乐的和同与定分功能”因果倒置,原文为“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原因就在于礼与乐的和同与定分功能”。
    D.“就能使……”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有通过内外双修即利用外在的道德性强制力和内在的情感性认同感共同用以节制人们无尽的贪欲,调节人们无范的行为,才能使人(的主观欲求)和社会(的客观现实)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为必要唯一条件,此处说成充分不唯一条件。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这是国歌使人们趋同”错,原文有“乐是在冲突中求和谐,礼是混乱中求秩序”,这说明升国旗行注目礼属于“礼”的“秩序”作用,而不是“乐”的作用“使人们趋同”。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为“儒家元典的重要关键词‘礼’‘乐’……都指向礼乐相成的内在理路,彰显‘礼乐’何以必须‘相成’……”强调“礼”“乐”相成。
    C.“钟鸣鼎食”属于豪门贵族的豪奢排场,无关“礼乐”。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在论证结构上,材料一为整体上总分总,先总写“礼乐本是内外相应,但就另一观点说,也可以说是相反相成”然后分述其含义的三个层面,最后总结“总观以上所述,礼乐相反相成,不能相离”。其中,中间分述部分为并列结构。
    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如“《乐记》论这个分别最详尽、最精深的话是:‘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还有举例论证,如“《乐记》以‘春作夏长’喻乐,以‘秋敛冬藏’喻礼,又说‘礼主其减,乐主其盈’,都是这个道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乐是情感的流露,意志的表现,用处在发扬宣泄,使人尽量地任由生气洋溢;礼是行为仪表的纪律,制度文章的条理,用处在调整节制,使人于发扬生气之中不至泛滥横流”可得出:礼乐流露情感,表现意志,使人有文化、有修养;
    由“乐是在冲突中求和谐,礼是混乱中求秩序;论功用,乐易起同情共鸣,礼易显出等差分际,乐使异者趋于同,礼使同者现其异;乐者综合,礼者分析,乐之用在‘化’,礼之用在‘别’”可得出:礼乐文化的合同与定分让人们各就其位,社会条理井然;
    由“乐的精神是和、乐、仁、爱,是自然,或是修养成自然;礼的精神是序、节、文、制,是人为,是修养所下的功夫”可得出:提倡礼乐能使人或社会成为理想的人或社会,进而达到完美状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影剧本《长津湖》(有删减)
    【浙江湖州,渔火点点,橹声咿呀,一片宁静祥和。水乡船上,伍千里抱伍百里骨灰上】
    千里:(下跪磕头)爹,妈,我没有把老大照顾好。
    伍妈:(祭奠)老大,吃吧。(夹菜给千里)老二,你也吃。(抹泪)
    伍爸:你在队伍,给人家弄啥?(答;当连长)管多少人?
    千里:150多号人。
    伍爸:那是大官啊!
    千里:嗯,大官,大官!(端一碗酒敬酒)我听下河滩的陈跛子说,政府给咱分了两亩三分地?四七年,我们打蒙阴,我在那儿看见一房子,硬山搁顶,两进院,那檐子底下,能住五窝燕子。咱家世世代代,在这水上漂着,等把那房子盖起来,看这十里八乡咋看咱家!(说完数钱,给母亲)妈,这是我津贴,咱明年二月二开工,立冬就能完活。等我再回来,给老三好好说个媳妇。
    伍妈:(哽咽)你还要走啊?还要打仗?
    千里:(安慰)妈,不打仗了,没仗打了!
    (晚上,伍千里躺在船上。)
    万里:(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
    千里:(把枪卸了弹夹递给万里)别拿枪指人(抢回来)!叫你别拿枪指人。
    (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
    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
    万里:哥——哥——
    千里:(看到父母无言的脸)……立春就回来。
    父母:好。
    千里:回来给你们盖房子。(转向万里笑笑,回头走了)
    万里:(跟上)我要跟你打仗去。
    千里:(转头看看他)大哥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捏万里的脸)包子,等我回来。回头见。
    【伍万里偷偷入伍,入七连。去往朝鲜火车上。】
    千里:(对雷睢生)那个新兵归炮排,待会儿登记入册。
    雷睢生:(收刀)不要,我这儿不缺人。
    千里:(耳语)他叫伍万里。……您教教他。
    雷睢生:这仗就要打起来了,我怎么教啊?
    千里:您怎么教我的就怎么教他,(低声)教他怎么活下去,哥。(看万里)你跟着雷班长。
    万里:(车厢里,对老兵)看什么看啊?
    余从戎:(吐出瓜子皮,喷笑)大闺女啊?还怕看?
    雷睢生:为啥要当兵啊?
    万里: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
    雷睢生:(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话?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万里:(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
    雷睢生:想要枪啊?战场上自己缴去。(问大家)是不是?(众人齐答:是)
    (余从戎捏着万里的领口推搡,挑衅地笑,看到万里生气,“哟”的一声转身就跑,万里追打他)
    ……
    雷睢生:他不识逗,差不多就行了。
    余从戎:来呀,瓜娃子,我给你介绍一下,我叫余从戎,第七穿插连一排长。(抽个空扑到万里身上)服不服?
    雷睢生:(万里甩掉他,去抢地上的枪,雷一脚踩着)不行!不许抄家伙!自己丢的人,自己挣回来,啊?
    余从戎:再介绍一下这位,炮排排长。
    雷睢生:(抱着手)我姓雷。
    余从戎:你大哥你二哥,都是他带出来的兵。(扶起伍万里)记住了,在七连,他就是雷爸,就是雷爹。(捏万里脸蛋,众人齐呼:叫雷爹)
    (车厢一侧,伍千里和最后一刻从上海赶回部队的梅生聊天)
    千里:又要打仗了,你怎么想?
    梅生:你呢?战场的二次恐惧。
    千里:书上说的,像当新兵的时候害怕,那感觉,一模一样。
    (战友拉住伍万里,打不过,就别打了。)
    万里:放开我。我干死他。
    千里:(进入乱成一团的车厢)我走错车厢了吗?
    雷睢生:是我让余从戎试试他的性子。
    万里:(委屈地)哥,他们欺负我!
    千里:欺负你?你打回去啊!
    万里;(不服气)他们人多!
    千里:(大声地)七连每一次遇到的敌人,都比我们多好几倍。你也去和敌人说,你们人多!(走过去,正正伍万里的帽子)现在举行伍万里的入连仪式,(长声喊)敬礼!礼毕!现在报数!……
    雷睢生: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
    千里:懂了吗?你现在是第七穿插连第677名战士。你会说,哪有那么多人啊,这个车厢不就是100来人吗?我们是把七连一直以来牺牲的、退伍的战士,全加在一起。
    梅生:为了记住他们,我再说一遍……
    千里:(打断)不用再说!该记得住的时候一定记得住!伍万里,你害怕老兵们不接受你,我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顿一顿)没准是只鹰!(环顾四方)我宣布,伍万里同志,无组织无纪律,原定授枪仪式,取消,解散!
    万里:(恨恨地)老子不干了!你从头就不想让我当兵!行,老子走!(拉开车厢门,车厢门打开,长城逶迤,山河壮丽,众人仰望)
    千里:(深情地)就罚你站在这,站到天亮。
    (伍万里似有所动,不再提退伍之事,笔直站立,直到深夜)
    雷睢生:(递枪给万里)拿着吧,记住啊,枪口永远不要对着自己人。你睡我上铺,走!
    万里:(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
    雷睢生:你们哥俩,没一个是让人省心的!
    (本剧本根据电影《长津湖》情节整理而成)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剧本中有很精彩的矛盾冲突,如火车上伍万里和老兵们产生了冲突,戏谑打闹间也体现出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剧本中伍千里离家时,父母表现得木讷迟钝,是因为失去大儿子让他们备受打击,面对儿子伍千里归队也麻木认命了。
    C. 雷睢生拒绝伍千里“我这儿不缺人”,千里耳语“他叫伍万里”,潜台词是“他是我和百里的弟弟,拜托了”,语含请求。
    D. 电影开篇展示了湖州宁静祥和的水乡美景,与下文“长城逶迤,山河壮丽”相呼应,暗合守卫家乡、保卫祖国的主题。
    7. 关于文中老兵们惹逗伍万里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雷睢生的台词意蕴丰富,舞台说明补充了不少的戏剧动作,塑造出一位爽直硬气、善于带兵、经验丰富的老兵形象。
    B. 方言“瓜娃子”暗示余从戎来自四川,伍千里来自浙江湖州,梅生来自上海,说明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汇聚了全民之力。
    C. 伍千里与梅生谈论“战场的二次恐惧”,呈现出真实的人性,营造出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氛围,穿插在此处显得突兀。
    D. 伍万里追随哥哥们步伐参军,是“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可见他还充满孩子气,还不能真正理解当兵打仗的意义。
    8. 文中多次提到“枪”,分别体现了人物不同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画线部分加以分析。
    9. 陈凯歌(《长津湖》导演)说:“(电影开篇)回到家乡与为国出征,连接起来就是家国。”请结合文本分析“家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 B 7. C
    8. ①伍万里要看哥哥伍千里的枪,表现了他对枪的好奇与喜爱。
    ②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 表现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枪,渴望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心情。
    ③伍万里真正拿到了枪,此时他对枪有了新的认识,对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有了更高的认知。
    9. ①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毅然从各自家乡归队,无畏艰险,不怕牺牲,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②前赴后继的集体主义精神。伍家三兄弟接连参军,为国效力;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前赴后继。
    ③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伍家三兄弟的父母,是中国万千百姓的代表,全力支持儿子们,舍小家为国家。
    ④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面对战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战士,响应号召;百姓不遗余力,全力支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面对千里归队也麻木认命了”错,由“看到父母无言的脸”可知,此时失去大儿子的父母面对即将归队的二儿子是无奈的,但他们没有阻止也是全力支持儿子的表现,而非“麻木认命”。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C.“穿插在此处显得突元”错,伍千里与梅生谈论“战场的二次恐惧”,呈现出真实的人性,营造出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氛围,这是战争将到时的真实反映,与整个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并不“突兀”。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由“(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可知,伍万里要看哥哥伍千里的枪,表现了他对枪的好奇与喜爱,此时的伍万里还不懂战争的真正意义。
    由“(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可知,此时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 表现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枪,渴望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心情,前文中“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也可证明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的意图。
    由“(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可知,伍万里真正拿到了枪,此时他对枪有了新的认识。结合前文哥哥对弟弟的话“我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顿一顿)没准是只鹰”可知,此时的伍万里对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有了更高的认知。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由“(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可知: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毅然从各自家乡归队,无畏艰险,不怕牺牲,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体现了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由“(下跪磕头)爹,妈,我没有把老大照顾好”“(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伍万里偷偷入伍,入七连。去往朝鲜火车上”可知:伍家三兄弟接连参军,为国效力。由“(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话?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可知:;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前赴后继。由此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的集体主义精神。
    由伍家三兄弟先后参军父母却从未阻挠,尤其是大儿子牺牲后他们虽不舍但仍然支持儿子可以看出:伍家三兄弟的父母,是中国万千百姓的代表,全力支持儿子们,舍小家为国家。体现了志愿军家属们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
    由伍家三兄弟先后参军父母却从未阻挠,以及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等情节可以看出:面对战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战士,响应号召;百姓不遗余力,全力支持。这体现了大战面前,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师在敖、鄗之间。郑皇戌使如晋师,曰:“郑之从楚,社稷之故也,未有贰心。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师为承楚师必败。”彘子曰:“败楚服郑,于此在矣,必许之。”栾武子曰:“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做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先大夫子犯有言曰:‘师直为壮,曲为老。’我则不德,而徽怨于楚,我曲楚直,不可谓老。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右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谓无备。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师叔入盟,子良在楚,楚、郑亲矣。来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逐往,以我卜也!郑不可从。”赵括、赵同曰:“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克敌、得属,又何俟?必从彘子。”彘子曰:“原、屏①,咎之徒也。”赵庄子曰:“栾伯善哉!实其言,必长晋国。”
    (节选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注释】①原、屏:原,赵同;屏,赵括。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师/为承楚师必败
    B. 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师为承/楚师必败
    C. 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师/为承楚师必败
    D. 楚师骤胜而骄/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师为承/楚师必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常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B. “师直为壮,曲为老”中的“老”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第一个“老”的含义不同。
    C. “以至于昏”中的“以至”古今含义相同,常用于表示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伸和发展。
    D. “唯敌是求”中的“唯”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君图之”含义相同,都是“希望”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栾武子知己知彼,审时度势,着眼全局,阻止晋国攻楚,他的主张得到了知季的赞同。
    B. 楚国自从攻克庸国以来,励精图治,时常告诫百姓要居安思危,保持警戒、畏惧之心。
    C. 栾武子善于引用史实展开论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有力驳斥了彘子的观点。
    D. 《左传》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有勇无谋的赵括、智勇双全的烛之武等。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栾伯善哉!实其言,必长晋国。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4.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栾武子反对攻打楚国的原因。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栾武子说得太好了!按他的话去做,必能使晋国长治久安。
    (2)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者往来,(郑国可)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14. ①楚国军民长期防备,毫不松懈;②晋国伐楚理亏,不合道义;③郑国劝战,以晋国为占卜,于晋国无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楚军因屡胜而骄傲,士卒疲劳,又不设防,你们攻击他,郑军为后继,楚军必败。
    “楚师骤胜而骄”语意连贯完整,“其师”是“老”的主语,应断在后句。排除AB。
    “子”“郑师”为两个主语,分属两句,“郑师”前断,排除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以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气衰/尊敬。句意: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二者不同。
    C.正确。句意:直到黄昏。
    D.错误,两句含义不同。“唯……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希望。句意:所求的就是与敌交战/希望您(君主)考虑谋划这件事。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栾武子善于引用史实展开论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表述错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楚王规劝百姓的话,而不是栾武子的话。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善”,说的对;“实”,按……的话去做;“长”,使动用法,使……长治久安。
    (2)“以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义:出使的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做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可概括出:楚国军民长期防备,毫不松懈;
    由“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先大夫子犯有言曰:‘师直为壮,曲为老。’我则不德,而徽怨于楚,我曲楚直,不可谓老”可概括出:晋国伐楚理亏,不合道义;
    由“来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逐往,以我卜也!郑不可从”可概括出:郑国劝战,以晋国为占卜,于晋国无利。
    参考译文:
    晋军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郑国派卿大夫皇戌出使晋军,说:“郑国跟从楚国,是为了国家社稷的缘故,对晋国并无二心。楚军因屡胜而骄傲,士卒疲劳,又不设防,你们攻击他,郑军为后继,楚军必败。”彘子说:“打败楚国,降服郑国,就在这一战,一定要答应郑国要求。”栾武子说:“楚国自攻克庸国以来,国君没有一天不在治理楚民,并教导他们:人生之艰难不易,灾祸没几天就会到来,警戒、畏惧之心不可懈怠。在军中,没有一天不在治理将士,并一再告诫他们:胜利无法长保,殷纣王虽然百战百胜,但最终亡国绝后。又用若敖、蚡冒乘着简朴柴车穿着破旧衣服,以开辟山林的事迹来教导楚人。还用良言规劝道:‘人之生计在于勤,勤则不匮乏。’故而不能说楚军已经骄傲了。先大夫子犯曾经说过:‘军队理直则士气盛壮,理曲则士气衰老。’这次是我们做事不符合道德,跟楚结下怨恨。我们理曲,楚国理直,不能说楚军士气衰老。楚君亲兵的战车,分为左右二广,每广又另配有步兵一卒,每又有一偏与一两为卒后备。右广在鸡初鸣时即驾车巡视,时至中午而止;然后由左广接替,直到黄昏。近臣依次值夜班,以防不测,故不能说楚军无备。子良,是郑国的贤良。师叔,是楚人所崇敬的大夫。师叔入郑结盟,子良在楚为质,楚、郑亲密极了。郑国来劝我们与楚交战,我们胜了他们就来归附,不胜就倒向楚国,这是以战之胜负作占卜来决定是否归服我。郑国的要求不能答应。”赵括、赵同说:“率军而来,所求的就是与敌交战。战胜敌人、得到属国,还等什么?一定得听彘子的话。”彘子说:“按照赵同、赵括的话去做,那是取祸之道。”赵庄子说:“栾武子说得太好了!按他的话去做,必能使晋国长治久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邹判官往陈留
    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①去,诸侯拥节迎。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旷。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注】①轺(yá):古代轻便的小马车。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四句,通过叙事交代背景,揭示了长年战争造成停织废耕、民生凋敝的现实。
    B. “仁”“荷”“恤”等词语,赞颂了唐王朝实行仁爱举措,招揽人才,体恤百姓。
    C. 九、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原犹热”“海未平”写战争正酣、四海未平,生动形象。
    D. 本诗语言整体上“不雕而自饰”,与诗人的名篇《枫桥夜泊》含蓄蕴藉的风格不同。
    16. 本诗蕴含着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对战争频仍、民生凋敝的忧虑(或对战争的厌恶,或对百姓的同情);②勉励邹判官仁德理政,轻徭薄赋,体恤百姓;③期盼邹判官不避艰险、不计顺逆、勇担重任。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赞颂了唐王朝实行仁爱举措,招揽人才,体恤百姓”错,“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旷”两句为诗人勉励邹判官仁德理政,轻徭薄赋,体恤百姓之词,而非“赞颂唐王朝”。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几句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创伤:停织废耕、民生凋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频仍、民生凋敝的忧虑,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旷”两句为勉励之词,勉励邹判官面临战争正酣、四海未平之境,能仁德理政,轻徭薄赋,体恤百姓。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两句为期盼之词,期盼邹判官不避艰险,于逆境之中勇担重任,不忘职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境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沦陷区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加之以师旅 ④. 因之以饥馑 ⑤. 佛狸祠下 ⑥.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旅、饥馑、狸、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的白桦林美丽非凡,沿山峰绵延起伏,直到远方。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泛着微蓝的波光,多情地绕过白桦林。春天的白桦林,嫩嫩的黄绿,一片郁郁葱葱,散发诱人的芬芳①,让人____①______。春天的阳光下,白桦林曼妙地舞着春之歌圆舞曲。夏天的白桦林____②______,枝叶舒展,如同波浪起伏。蔚蓝色的天空衬托出它的高洁,五彩缤纷的野花妆点着脚下的原野。高挑的枝条笑迎白云送春风,潺潺流过的河水滋润着无边的绿色。秋天的白桦林将阳光揉进了自己的枝叶,叶片由绿变黄,金光灿灿的,淡红的枝梢____③______,在秋风里摇曳生姿,妖娆可爱,落叶沙沙地在喝着一支无言的歌②,霜重色愈浓。冬天,它们傲雪凌霜,巍然屹立,就像_____④_____的军人。
    高高的白桦林,有我的青春在流淌,③高高的白桦林,有我的青春在闪光。不仅故乡的白桦林留下了我青少年时的很多趣事,而且还有那些美好回忆难以忘怀④。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白桦林。
    18. 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成语。
    19. 对于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处画线句子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进行景物描写
    B. 文中“绵延”一词若换“蔓延”,不影响语义表达。
    C. 文中②处画线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
    D. 文中③处标点应把逗号改为分号,可使层次更加清晰。
    20. 文中④处画波浪线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①心旷神怡 ②生机盎然 ③楚楚动人 ④顶天立地 19. D
    20. 将“不仅”移至“白桦林”后(或“留下”前);删去“难以忘怀”(或将“难以忘怀”移至“美好”前并加“的”)。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前文“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泛着微蓝波光,多情地绕过白桦林。春天的白桦林,嫩嫩的黄绿,一片郁郁葱葱,散发诱人的芬芳,让人……”可知,此处想表达看到美景时的愉快心情,故填“心旷神怡”。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第二空,此处形容“夏天的白桦林”生命力旺盛,故填“生机盎然”。生机盎然:意思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第三空,此处形容“淡红的枝梢”风姿优美,故填“楚楚动人”。楚楚动人: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第四空,此处用来形容白桦林像“军人”一样高达豪迈的形象,故填“顶天立地”。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A.“视觉、听觉、嗅觉”错,“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泛着微蓝的波光,多情地绕过白桦林。春天的白桦林,嫩嫩的黄绿,一片郁郁葱葱,散发诱人的芬芳”一句只是从视觉、嗅觉进行景物描写,并没有“听觉”。
    B.“不影响语义表达”错误,“绵延”意为延续不断的样子,“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此处形容白桦林沿着山峰延续不断,只能用“绵延”。
    C.“运用比喻、拟人手法”错,“在秋风里摇曳生姿,妖娆可爱,落叶沙沙地在喝着一支无言的歌”一句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无“比喻”。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语病有二:
    语序不当。句子只有一个主语“故乡的自桦林”,因此关联词语要用在其后,应将“不仅”移至“白桦林”后(或“留下”前);
    句式杂糅。“还有……难以忘怀”杂糅,可删去“难以忘怀”,或将“难以忘怀”移至“美好”前并加“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跳跃、投递,飞盘在空中画出抛物线;奔跑、飞扑,场内的人跑位接盘……这就是当今最新流行的运动——飞盘。用来投掷的盘直径大约25厘米,厚约5毫米。玩法很简单,用手指和手腕发力使之旋转飘飞传至目标即可。
    _____①_____?一身运动服、一双跑鞋、一副手套及一个飞盘,就是全部的必要装备。飞盘运动不仅参与门槛很低,_____②_____,新手小白只要接受半个小时左右的培训,选学会传接盘,就能上场比赛,感受飞盘的乐趣。另外,飞盘运动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比赛过程不设裁判,选手是否犯规,需要由双方队员友好交流来加以裁判。
    虽然飞盘本身很轻,即便飞到人身上一般也不会受伤,但只要是运动,_____③_____。由于飞盘比较轻,变向性很大,下落的时候玩家要想去接,少不了要做跑跳、急停急刹等动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崴脚、腿部肌肉拉伤等伤痛。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请结合材料前两段内容,给“飞盘”下定义。
    【答案】21. ①飞盘运动为什么这么火热
    ②而且简单易学
    ③就有可能出现运动损伤
    22. 飞盘是一项用直径约25厘米厚约5毫米的盘向目标进行投掷的门槛很低包容性强的当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后文“一身运动服、一双跑鞋、一副手套及一个飞盘,就是全部的必要装备。飞盘运动不仅参与门槛很低……就能上场比赛,感受飞盘的乐趣”可知,此处是在讨论飞盘运动受欢迎地原因,故填“飞盘运动为什么这么火热”。
    第二空,句式上,上文有“不仅……”,故此处用“而且……”;内容上,结合后文“新手小白只要接受半个小时左右的培训,选学会传接盘,就能上场比赛,感受飞盘的乐趣”可知,此处突出飞盘运动易学,故填“而且简单易学”。
    第三空,句式上,前文有“只要……”故此处用“就……”;内容上,结合后文“由于飞盘比较轻,变向性很大,下落的时候玩家要想去接,少不了要做跑跳、急停急刹等动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崴脚、腿部肌肉拉伤等伤痛”可知 ,飞盘运动还是会由危险性的,故填“就有可能出现运动损伤”。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前两段内容”,从第一段“这就是当今最新流行的运动——飞盘”可提炼出此定义的主干“飞盘是一项当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由“用来投掷的盘直径大约25厘米,厚约5毫米”“飞盘运动不仅参与门槛很低”“盘运动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提炼出“当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的修饰词,即“用直径约25厘米厚约5毫米的盘向目标进行投掷的门槛很低包容性强的”。整合在一起,为“飞盘是一项用直径约25厘米厚约5毫米的盘向目标进行投掷的门槛很低包容性强的当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
    三、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跳水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完成规定与自选两种动作。规定动作难度较小,为必做动作,每个运动员需要在比赛前两轮完成,裁判员可以从运动员的完成效果中判定其功底;自选动作为运动员根据自身训练水平而选择,难度越大,得到高分的可能性也越大。两种动作的总分,决定最后的排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或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介绍跳水比赛中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运动员要获得高分,必须建立在漂亮地完成规定动作和有难度系数的自选动作。“规定动作”是基本的、基础的;“自选动作”是发展的、创新的。“规定动作”是基础,“自选动作”是提升,“规定动作”是根基,“自选动作”是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或条件与结果的关系:过不了“规定动作”的关口,也迈不过“自选动作”的门坎;没有扎实的基础,难以实现发展的创新,后者以前者为前提。
    作文表面上在谈体育竞赛问题,实际上通过体育竞赛问题来揭示人生成长或事业精进的问题。强调做事的成功或人生的精彩,在于既要有牢固的基础,又要有创新的表达。考生要从材料所给的有关体育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自然地“跳”出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思考。比如,科技的发展也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就是各个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自选动作”就是以基础性研究为普遍基础的创新性发展。具体说,如果不能把基础性的研究做好、做到位,达到准确的要求和标准,创新性的发展也难以起步。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基础为根基,创新是灵魂。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谈及创新;只有先练好基本功,才有创新发展超越前人的充足底气和更多可能。循序渐进,符合规律,这是通往创新的终南捷径。只有完成创新,实现对基础的突破,才能展现个人能力,获得成功。
    立意:
    1.夯实根基,创新精彩人生。
    2.极致常规,谱写璀璨人生。
    3.注重积累规范,行稳致远。
    4.练好基本功,方有大成就。
    相关试卷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文章中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和解析pdf、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