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01
    专题0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02
    专题0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补充,常考实验问题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考点梳理
    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2.实验器材: 激光笔、水槽、一个可折转的光屏、一块玻璃砖、刻度尺、量角器、支架等。
    (1)玻璃砖(或水): 发生光的折射。
    (2)激光笔:发出光(光学)。
    (3)可折转的光屏: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3.实验步骤
    步骤①如图所示,让光从空气进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步骤②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步骤③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步骤④换用玻璃砖,将上面的实验过程重复一次。
    步骤 = 5 \* GB3 ⑤让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
    4.实验结论
    (1) 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 两线异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3) 角不等: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空气中角大)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B.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5.实验补充
    (1)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2)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
    (3)光的折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4)在光的折射中角的变化规律: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5)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6)我们会把河水看浅了,原理如图所示:
    ①如图: s’是所有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也是虚像。
    ②光的传播方向:由水中斜射入空气,进入人眼。
    (7)水中的鱼会把我们看高了(原理如图):
    6.常考实验问题如图
    小刚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他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如图甲)和玻璃(如图乙)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通过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
    (2)对比表一和表二可知:入射角不为0的情况下,对光偏折角度较大的是 玻璃 。
    (3)若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是24°,根据光路可逆,则折射角是 45°。
    精选真题汇编
    1.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图所示,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同学们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半圆形玻璃砖和量角器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玻璃砖和量角器按如图所示放置,圆心重合在O点。入射光线AO沿图示位置从玻璃砖内射向玻璃砖和空气的分界面。
    (1)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若入射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5°,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__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___。
    5.小华偶然间竖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________(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________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________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据如图戊所示。
    ①分析图戊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__cm;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________观察者(选填“靠近”或“远离”)。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________。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____(选填“浅”或“深”)。
    6.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
    (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发现,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选填“>”“=”或“<”)入射角。
    (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7.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
    8.如图所示,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的实验中。
    (1)有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请你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当入射光线靠近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9.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________(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会/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________。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___________。如图丙,他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________度。
    10.利用激光笔和水槽等器材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的折射现象,如图是光束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径迹。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2)为了提高光在水中传播径迹的可见度,可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某实验小组将一束光斜射到一块平行板玻璃砖的上表面,并让其出射光线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他们得到以下结论:
    (1)当入射角θ减小时,折射角也________;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的;
    (4)若透过平行板玻璃砖上表面观看置于玻璃砖下表面的一枚硬币,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的________(选填“深”或“浅”)。
    12.小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对比两图,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两幅图,请你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1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_______。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
    (4)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_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14.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 ,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16.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0°
    20°
    30°
    40°
    折射角
    15.1°
    30.7°
    48.6°
    73.8°
    入射角α
    10°
    30°
    45°
    60°
    折射角β
    7.1°
    20.7°
    30°
    37.8°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________
    35°
    41°
    参考答案
    1.(1)大于;增大;(2)光路可逆。
    【解答】解:(1)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是: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对照表格数据可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故答案为:(1)大于;增大;(2)光路可逆。
    2.(1)见解答图;(2)40°。
    【解答】解:(1)首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原来入射角为45°,若入射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5°,则入射角为45°﹣5°=4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40°。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40°。
    3.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利用光具盘表面的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同时能直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20.7°,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所以当入射角等于35°时折射角20.7°≤β≤30°;
    (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且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
    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小于;(4)45°。
    4.(1)45;(2)小于;增大。
    【解答】解:(1)图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此时入射角的大小为45度;
    (2)由表格数据和图示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故答案为:(1)45;(2)小于;增大。
    5.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提出问题;
    (2)①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也标记了像的位置,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像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不会影响成像位置。
    (3)①从图中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2.13cm;
    ②一块玻璃砖时像到物的距离为l1=2.13cm,
    两块玻璃砖时像到物的距离的增加量Δl2=2.15cm>l1,
    三块玻璃砖时像到物的距离的增加量Δl3=2.35cm>Δl2,
    随着玻璃砖的增多,像到物的距离的增加量逐渐增大,但是像到观察者的距离在靠近,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靠近观察者。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到物体的距离越大,像与物的距离越远。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浅。
    故答案为:(1)提出问题;(2)①像;②不会;(3)①2.13;②靠近;(4)越远;(5)浅。
    6.(1)80°;(2)>;(3)让入射光逆着光路2射入;折射光逆着光路1射出。
    【解答】解:(1)由图可知,光路1和3是关于90°线对称,所以90°线是法线,0°线是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光路2是折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80°。
    (2)由实验现象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光路1与法线夹角40°,即入射角为40°,根据(1)可知,折射角>入射角;
    (3)为了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也可以让入射光逆着光路2射入,如果看到折射光逆着光路1射出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80°;(2)>;(3)让入射光逆着光路2射入;折射光逆着光路1射出。
    7.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图中可以看到反射光线,同时也看到折射光线,故选D。
    (2)光源射出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入射角,空气中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折射角;
    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即增大了入射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也就是折射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但不能得出成正比的关系,故选B。
    (3)光垂直射到界面时不改变方向;所以,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其传播方向不偏转,故选C。
    故答案为:(1)D;(2)B;(3)C。
    8.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法线已画出,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当入射光线靠近水面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折射光线将靠近水面。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靠近。
    9.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②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可以在水面上方喷一些烟雾。
    (2)①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靠拢法线,说明入射角减小,折射光线靠拢法线,说明折射角也减小。
    ③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光线垂直入射不改变传播方向,则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0度。
    故答案为:(1)向左移动;会;烟雾;(2)在同一平面内;减小;0。
    10.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图可知,绿色的线为水面,水面上方的光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水面下方的光线为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与法线是重合的;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所以水面上方左侧的光线为入射光线,水面上方右侧的光线为反射光线,水面下方的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折射角,如图所示:

    (2)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水是无色透明的,为了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可以使用彩色的激光笔,也可以在水中加一些杂质,例如牛奶。
    故答案为:(1)如图;(2)①使用彩色的激光笔;②在水中加一些牛奶。
    11.(1)减小;(2)可逆;(3)平行;(4)浅。
    【解答】解:(1)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会减小;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原理可知,光线在下表面上的折射角等于在上表面上的入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当光从下表面射出后,一定与射入上表面前的光线平行,即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是平行的;
    (4)硬币反射的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玻璃面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故答案为:(1)减小;(2)可逆;(3)平行;(4)浅。
    12.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如图,入射角都是60°,甲图中介质是水,乙图中介质是玻璃,介质不同,折射角不同,可以得到结论是:在入射角相同时,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那么为什么介质不同,折射角不同呢?影响折射角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故答案为:在入射角相同时,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影响折射角大小的因素是什么?(答案合理即可)
    13.(1)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AO和OB;(2)入射光线重合;介质;(3)玻璃;(4)玻璃。
    【解答】解:
    (1)光线AO到OC,光的传播路线没有改变,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所以可以判断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本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要记录光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以要记录的两条光线是AO和OB。
    (2)探究光在玻璃和水的折射能力,要控制入射光线相同,还要空中A所在的介质相同,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所以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光线重合,并且介质相同。
    (3)如乙丙图,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AO入射,OC传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O入射,OE传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AO入射,OB传播,比较OB偏离OC更多,所以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玻璃。
    (4)光路是可逆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偏折能力强,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偏折能力也强,所以远离法线。
    故答案为:(1)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AO和OB;(2)入射光线重合;介质;(3)玻璃;(4)玻璃。
    14.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图知,折射角为:90°﹣65°=25°;
    (2)由表格数据可知,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比值分别为:
    =0.65,=0.625,=0.583,=0.5125,
    则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比值不是定值,所以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成正比。
    (3)观察表格数据知,
    入射角:20°→40°→60°→80°,每次入射角都增加 20°,
    折射角:13°→25°→35°→41°,每次分别增加 12°、10°、6°,
    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的增加量小于入射角的增加量。
    故答案为:
    (1)25°;(2)不成正比;(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的增加量小于入射角的增加量。
    15.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由图甲可知,物距为40cm,则u>2f,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D,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2)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2f>u>f;
    ②由图丙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即u=18cm),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实像,根据图丙可知,像可能在100cm之外,所以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
    实验中,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即说明该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光线提前会聚而成像在光屏上),故这副眼镜是凸透镜,即是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D;照相机;(2)①2f>u>f;②增大;(3)像在100cm之外;远视镜。
    16.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2)若杯中的水增多,如图所示:
    可见,当水增多时,液面升高,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光斑向左移动。
    (3)从硬币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比实际的位置要高。
    故答案为:(1)法线;增大;(2)左;(3)高。
    相关试卷

    专题02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 这是一份专题02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前器材组装,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补充,常考实验问题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 这是一份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前器材组装,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补充,常考实验问题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7 实验题——热 备战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题突破: 这是一份专题27 实验题——热 备战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题突破,文件包含专题27实验题热备战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题突破原卷版docx、专题27实验题热备战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题突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