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 (原卷版).docx
    • 解析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 (解析版).docx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01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02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03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01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02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自然环境的组成
    1.涉及的圈层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2.自然地理要素
    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形等。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整体性: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2)原因: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3)表现: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方向、强度、形式会发生变化。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
    三、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1.意义
    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原因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3)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
    核心点一 自然环境的组成
    自然环境要素包含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完成下面小题。
    1.气候要素主要位于哪个圈层( )
    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
    2.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形成有关的主要自然要素为( )
    A.岩石、生物B.地貌、气候C.气候、水文D.水文、地貌
    【答案】1.B 2.A
    【解析】1.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要素主要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由气候的概念可知,气候要素主要位于大气圈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煤、石油是地质时期积累的生物质能(太阳能),保存在沉积岩层中。故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形成有关的主要自然要素是岩石和生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
    4.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
    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
    5.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答案】3.C 4.B 5.B
    【解析】3.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
    4.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矿物质进入水圈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
    5.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
    读“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 ②植被遭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
    ③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④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该图反映了( )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差异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③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6.C 7.D
    【解析】6.①表示的是河流对气候的影响,而题目中表述的是气候对河流的影响,①错误;②表示的是土壤对植被的影响,而题目中表述的是植被对土壤的影响,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
    7.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向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故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所以该题选D。
    核心点二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下图所示区域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发现,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出现“小老头树”,其体现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B.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C.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D.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2.“小老头树”现象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 )
    A.尽可能提高植被覆盖率B.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C.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D.适当加大人工干预力度
    【答案】1.A 2.B
    【解析】1.“小老头树"的出现,与当地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作用(如水分不足、冬春季节风力大、土壤贫瘠等)息息相关,是当地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A正确。“小老头树”的出现,没有体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BCD错误。故选A。
    2.在降水量不足的地区,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生长不良,出现“小老头树”,此现象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而并不是一味的加大人工干预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露土层,其沙粒较大,遇雨即溃,逢风即散。读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裸露土层的物理性状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
    A.外力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C.温带季风气候影响D.人类活动的改造
    4.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 )
    A.甘草种植B.土壤保护C.有机牧业D.特色旅游
    5.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C.有限性D.无序性
    【答案】3.A 4.A 5.B
    【解析】3.该裸露土层的物理性状特点是土层沙粒较大,成因主要归结为成土母质,其沙粒是岩层风化后形成的碎屑物质,而风化属于外力作用,因此该裸露土层的物理性状特点的主要成因是外力作用,而气候、生物、人类活动会改造成土母质,使其颗粒变得细小,这不是土层沙粒大的原因。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由图可知,甘草种植是改善沙漠环境的第一步,其他治理环节均以此为基础,所以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甘草种植。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正确;差异性主要体现区域之间的不同特点,A错误;体现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能体现有限性、无序性,CD错误。故选B。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若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甲地低于乙地
    B.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甲是郊区,乙是市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山谷地区,则甲是山坡,乙是山谷
    7.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答案】6.A 7.B
    【解析】6.若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则M表示下垫面,图中显示,甲处气流上升,应表示空气受热上升,即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而乙处气温下沉,应表示空气冷却下沉,即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因此A正确,B错误;城市地区排放的废热较多,且不易散失,城区气温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甲处气流上升,应为城区,乙处气流下沉,应为郊区,C错误;若该环流发生在山谷地区,山谷风环流在白天和黑夜不同,因此则甲可能是山坡,也可能是山谷,乙也是一样,D错误。故选A。
    7.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往往形成热低压,而海洋气流下沉,往往是高气压,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A错误;图中显示,乙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以晴朗为主,B正确;前面判断可知,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①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水汽较少,而③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丰富,较湿润,C错误;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④气流表示上升气流,不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气流,D错误。故选B。
    核心点三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向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呈动态变化,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下图示意海伦、扎兰屯两个采样点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其中在海伦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正阳坡和正阴坡,在扎兰屯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海伦与扎兰屯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坡向B.蒸发量C.纬度D.坡度
    2.扎兰屯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率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蒸发量小B.太阳辐射差异小
    C.河流补给量较小D.年总降水量较大
    3.近年来,海伦土壤含水率总体增加,可能会( )
    A.增加作物产量B.提升作物品质C.加剧黑土侵蚀D.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1.D 2.B 3.C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海伦阴坡和阳坡的土壤含水率总体上都较扎兰屯高,因此坡向不是影响两地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海伦纬度更低,太阳辐射更强,蒸发量更大,土壤含水率应更低,与图示不符,BC错误;海伦坡度小,水土流失较轻,土层厚,有利于留存土壤中的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率,D正确。故选D。
    2.两坡纬度差异很小,蒸发量的差异也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很小,A错误;由材料可知,扎兰屯的两个坡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太阳辐射差异较小,因此土壤含水率差异小,B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得知该地的河流分布,无法判断河流补给量对两坡土壤含水率的影响,C错误;扎兰屯为温带季风气候,年总降水量并不大,且降水量越大反映在不同坡向上的土壤含水率差异应越大,D错误。故选B。
    3.适度的土壤水分含量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根据材料可知,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读图可知,海伦土壤含水率为25%-33%,较适宜植物生长,若其土壤含水率进一步增加,会不适宜植物生长,植物长势可能会变差,作物品质和产量可能会下降,A、B错误;土壤含水率增加可能会加剧黑土侵蚀,不一定会扩大耕地面积,C正确、D错误。故选C。
    琴德里佩小镇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因形似平躺在山脊上的巨人而闻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琴德里佩小镇的形态根本上取决于( )
    A.地形B.水源C.交通D.文化
    5.琴德里佩小镇较少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B.崩塌C.山洪D.滑坡
    【答案】4.A 5.C
    【解析】4.由图可知,琴德里佩小镇地处山地,形似平躺的巨人是因为其沿着相对平坦的多道山脊延伸。与当地地形相关性大,A正确;水源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因形似平躺在山脊上的巨人而闻名”可知交通、文化对小镇的分布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项。
    5.意大利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多发地震,A不符合题意,A错误;该地区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山体崩塌和滑坡会威胁相对平坦的山脊面,导致边缘后退,可开发面积减小,直接对原有城镇造成破坏,威胁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该地区地势起伏大,需要防范崩塌与滑坡,BD错误。琴德里佩的小镇位于山地上,山脊地势较高,缺少形成山洪的条件,故基本上无需防范山洪,C正确。故选C。
    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有3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酸、香、甜、绵、醇”享誉国内外。它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除煤气、平衡体内酸碱度、助消化等作用。山西陈醋选用优质原料经“蒸、酵、熏、淋、陈”五步酿制,但只有经历“夏伏晒,冬捞冰”过程才能叫做老陈醋。该酿造过程需历经9~12个月的陈酿期。目前山西地区为扩大市场份额在不断探求新方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6.根据“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推断错误的是( )
    A.当地煤炭工业发达,空气中煤气含量大 B.当地水土较“硬”,碱性大
    C.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易滋生细菌 D.当地多以杂粮面食为主,较不易消化
    7.可采用“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醋工艺是因为山西( )
    A.光照时间长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气温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
    【答案】6.C 7.C
    【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山西老陈醋“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除煤气、平衡体内酸碱度、助消化等作用”,针对“山西煤炭工业发达,空气中煤气含量大”、“山西水土较硬,含碱性大”、“山西多以杂粮面食为主,较不易消化”这些现状,山西老陈醋可以缓解这些问题,ABD表述正确。山西属于温带,距海较远,降水季节变化大且降水少,并不具备“温暖湿润”的特征,C错误。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在老陈醋制成后,夏季开缸放在太阳下暴晒;冬季放在室外冷冻,并剔除醋中的冰块。通过这两道工序醋中的水分被基本去除,醋的口感变得更加醇厚,还具备了夏天不霉,冬天不冻的特点。因此“夏伏晒,冬捞冰”说明区域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C正确。“夏伏晒,冬捞冰”涉及的是温度变化,和光照、降水关系不大,利用的是气温年较差大,不是气温日较差大,AB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下面两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据此回答问题。
    图1 图2
    1.若图1中A是绿色植物,则图1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调节功能B.选择功能C.消费功能D.生产功能
    2.图2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生产功能B.稳定功能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
    【答案】1.D 2.B
    【解析】1.图1反映了绿色植物吸入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O2,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故D项正确,排除ABC。故选D。
    2.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B正确,排除ACD。故选B。
    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
    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4.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 )
    A.围湖造田B.修建水库
    C.梯田建设D.植树种草
    5.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有的演化比较快,有的则很稳定
    B.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不具备统一性,各要素按各自的规律演化着
    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和其他要素无任何联系
    D.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答案】3.D 4.A 5.D
    【解析】3.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所以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永和,D错误,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故选D。
    4.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调节区域小气候的能力下降,且生物多样性减少,使得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其他选项均使得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良性方向发展。故选A。
    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AB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与气候、地形、土质、植被等要素均有密切的关系,C错;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D正确。故选D。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7.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
    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
    D.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
    【答案】6.B 7.A
    【解析】6.地理环境包括由大气、水、生物、地貌、岩石和土壤等组成自然地理要素,还有农业、工业、交通、商贸、旅游等人文地理要素等,A错误。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B正确。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C错误。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D错误。故选B。
    7.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A正确,B错误。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不是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C错误。平衡功能是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A。
    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下列问题。
    8.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9.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
    A.雨林生态农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
    C.基塘农业D.河谷农业
    【答案】8.C 9.A
    【解析】8.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的,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9.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超过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可以判定这里发展的是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故A正确。热带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而西双版纳地区种植多种作物,故B错误。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低洼易有洪患的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故C错误。材料显示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分布区地形为低山、丘陵,故D错误。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我国的地理格局和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所示自然地理过程,反映了地理环境( )
    A.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B.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C.整体性的稳定功能D.整体性的生产功能
    11.图中所示自然地理过程所涉及到的自然环境要素包括( )
    ①地形地貌②生物③土壤④水文⑤气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10.B 11.D
    【解析】10.青藏高原隆升,引发了我国地理格局和气候的变化,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表现,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B正确;各地理要素演化是逐渐形成的,不是统一演化的,A错误;图示过程反映了整体性的不稳定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了整体自然环境的演变,C错误;生产功能是指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该过程没有反映整体性的生产功能,D错误。故选B。
    11.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升促使黄土高原的形成,这是地形地貌要素;青藏高原隆引发并加强亚洲季风,使中亚、西亚形成“干旱核心”,这体现了气候要素;青藏高原隆升,引发并加强亚洲季风,使亚洲太平洋地区物种丰富、生产量高,这体现了生物要素;青藏高原隆升促使黄土高原形成,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体现了水文要素;黄土的高原的形成,并在黄河河口形成河三角洲,体现了土壤要素,因此图中自然地理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涉及到了选项中所有的自然地理要素,故选D。
    图示意世界某山脉及其植被类型分布,该山脉1200米以下原常绿阔叶林已变为以甘蔗和菠萝为主要农作物的热带农田,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该山脉东西部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温度C.水分D.土壤
    13.该山脉海拔1200米以下原常绿阔叶林的变化及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 )
    A.对外界干扰的整体响应B.对气候变化具有适应性
    C.对植被类型具有任选性D.对内部协调的孤立响应
    【答案】12.C 13.A
    【解析】12.读图可知,山脉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区域为大陆的东岸,结合所学应为季风性气候,受地形影响,东部为海洋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背风坡降水少,水分差异大,导致植被类型不同,C正确。东西部同一纬度光照温度差异不大,材料无土壤具体信息,ABD错误。故选C。
    13.材料可知该山脉1200米以下原常绿阔叶林已变为以甘蔗和菠萝为主要农作物的热带农田,森林覆盖率降低,植被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植被的变化导致土壤水文的变化,即对外界干扰的整体响应,A正确,D错误。材料无气候明显变化,植被选择有明显的单一性,BC错误,故选A。
    下图所示区域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发现,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地出现“小老头树”,其体现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B.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C.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D.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15.“小老头树”现象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 )
    A.尽可能提高植被覆盖率B.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C.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D.适当加大人工干预力度
    【答案】14.A 15.B
    【解析】14.“小老头树"的出现,与当地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作用(如水分不足、冬春季节风力大、土壤贫瘠等)息息相关,是当地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A正确。“小老头树”的出现,没有体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BCD错误。故选A。
    15.在降水量不足的地区,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生长不良,出现“小老头树”,此现象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而并不是一味的加大人工干预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30°N纬线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甲地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多冻土,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物种繁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17.影响乙地区曲线②数值较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B.地形C.洋流D.海陆位置
    【答案】16.C 17.B
    【解析】16.从纬度位置和图中数据可知海拔超过6000米,气温低,太阳辐射量大的甲是青藏高原,其受板块挤压运动影响,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山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但是,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因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物种繁多与青藏高原环境不符,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择C。
    17.从曲线②数值变化看青藏高原最大,四川盆地最小,说明曲线②是年太阳辐射量,影响乙地区(四川盆地)曲线②数值较小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该地年太阳辐射量小,B正确;与受到夏季风影响有关,但不是主要因素,与洋流、海陆位置关系不大,排除ACD。故选择B。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
    19.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推断下列环境特征与其相符的是( )
    A.光照弱B.风力大C.冰川冻土广布D.河流多,流量丰富
    【答案】18.B 19.B
    【解析】18.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它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改变。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B正确。单一性和差异性无法体现,AD错误。区域性强调区域内的趋同性,C错误。故选B。
    19.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云量也少,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A错误。因为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在地貌上沙漠广布,而不可能是冰川广布,C错误。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的补给量少,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量也小,D错误。由于气候干旱,地面缺少植被阻挡,在冬季风力大,B正确。故选B。
    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比重高。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还着力打造风电、光伏、绿色氢能(由水电解而成)和储能产业链,以新能源发电带动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发展,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促进其经济发展。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
    (1)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东南多,西北少。受季风影响,夏季风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水汽含量逐渐减少,降水减少。
    (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200mm—400mm,处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间变率)大;冬春季多风沙天气;植被稀少;土壤易受侵蚀,土地容易退化。
    【解析】(1)由图中2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且自东南向西北,数值减小,故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东南多,西北少。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夏季风为东南季风,其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推进,随着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水汽含量逐渐减少,降水减少。
    (2)读图可知,鄂尔多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400mm,处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多疏松沉积物,土壤容易退化;夏秋季降水较多,冬春季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受亚洲高原影响,冬春季多大风,多风沙天气等,植被覆盖较低,土壤易被风力侵蚀,造成土地退化。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优秀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会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湘教版地理】选修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