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01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02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03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01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02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
    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多部历史文献都指向齐故城西门外,不过没有言明究竟是在齐故城大城西门外还是小城西门外。另有说法认为,稷下学宫在小城南门外,或稷山之下。但中国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而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齐故城小城西门外这处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献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发现,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如图所示)田氏代齐后,把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同时决定兴建稷下学宫。如此,既把官学置于肘腋之处,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将之与中枢相隔,内外判然有别。从这样的设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齐迁都与建设稷下学宫并举,争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摘编自蒋肖斌《稷下学宫遗址确认,那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材料二:
    为什么是在稷下学宫发生了百家争鸣?除了稷下学宫为学者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还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学术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其标志就是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道家、儒家和墨家。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是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以百家争鸣为主要标志。
    这两个阶段是前后衔接的,没有中断过。如果更加具体、细致地考察,就会发现学术思想在先秦时期并非匀速发展,而是越到后期发展越快。在前一阶段,学派数目还不多,主要是儒、道、墨三家,而且都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彼此之间交流较少。到了第二个阶段,百家争鸣才真正展开,并迅速达到了高潮。
    前一阶段学术思想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交流条件。首先是交通不便,列国之间都是山川阻隔,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即便坐车也要很久才能到另外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学者们分散而居,彼此隔绝。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促进。战国中期以前,一直缺少一个固定的场所,以便学术思想的交流、争辩。齐桓公田午创立稷下学宫,使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者们交流,一百多年间容纳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因此,进入稷下学宫时期,严格意义的百家争鸣才真正开始,可以说,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在稷下学宫中进行的。
    (摘编自朱子钰等《没有稷下学宫,就没有“百家争鸣”》)
    材料三:
    稷下学宫历经150余年,与古希腊的雅典学园几乎同时出现,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大学堂”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稷下学宫所处的时代背景广阔而复杂,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所涉史实多、容量大,取舍难度也非常大,此前缺少地下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支撑。将这一重要的历史题材制作成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十分考验创作者。
    《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以5集的体量探寻稷下之学,通过多种视听语言较好实现了古今对话,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创作者将思想的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纪录片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将两千多年前稷下学宫的漫长历史与丰富内涵展示出来,让人们在真实、具体、美好的体验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该片以稷下学宫发展史及影响轨迹为主线并贯穿始终,重大事件标注公元纪年,以增强历史感和清晰度。时间上,由战国时期延展到汉武帝时期;空间上,由齐都临淄而至秦汉都城,真实展现了稷下学宫如文化大树一般的巍峨雄姿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同时,围绕重点人物讲故事,通过具体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最大限度展示历史场景,还原稷下之学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内涵,以人物之间的师承关系和相互影响来串接史实、丰富主线,使所有人物和故事紧紧围绕稷下学宫展开,鲜活生动、引人入胜。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是该片的追求。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贯穿在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人物命运的转折处,观众可跟随专家的讲述,加深对稷下学宫历史及其深层次文化肌理的认知。该片还以点睛之笔,将一些与稷下学宫相关的成语典故,如“一鸣惊人”“门庭若市”“孙庞斗智”“滥竽充数”等,融入故事中,既突显主题,又增强了可看性。这些精心的构思和丰富的呈现穿插交织,较好地实现了历史题材的创造性转化,让观众获得酣畅淋漓的视听感受。
    (摘编自王志民《用影像展现稷下学宫的历史内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氏代齐后,将稷下学宫内迁至小城肘腋处,这种做法便于田氏加强对官学的利用和管控。
    B. 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战国中后期以百家争鸣为标志达到高潮。
    C. 稷下学宫的创立改变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D. 稷下学宫中学者们的争鸣方式,与《人应当坚持正义》所体现的古希腊的问答,辩论传统相似。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将稷下学宫称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在还原其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时辅以图片说明,较材料二、三更加直观。
    B. 材料二开篇点题,以设问方式引出话题,认为若没有齐桓公田午创立的稷下学宫,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就可能不会出现。
    C. 材料三认为《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的创作者克服了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为历史纪录片高质量影视再现开拓了创新路径。
    D. 三则材料以稷下学宫为中心话题,分别介绍了稷下学宫的遗址所在、学术意义和影视呈现,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
    3. 下列选项,有助于确认“稷下学宫遗址”实际位置的一项是( )
    A. 西汉刘向《别录》记载:“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
    B. 东汉徐干《中论》有云:“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
    C.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叹曰:“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
    D. 北宋司马光在《稷下赋》写到:“高门横闶,夏屋长檐,樽罍明洁,几杖清严。”
    4. 《孟子》记载孟子与告子二人曾在稷下学宫围绕“人的本性”多次论辩。请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 一部纪录片如何才能做到对复杂而庞大的历史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
    【答案】1. D 2. D 3. A
    4. ①孟子和告子在稷下学宫围绕同一话题多次论辩,这是战国中期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
    ②稷下学宫的创立,为古代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孟子和告子的学术论辩就是这一条件的产物。
    5. ①要解决表现对象内容复杂、资料不足等难题;
    ②通过多种视听语言实现古今对话,展现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③将创作者的思想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④要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
    ⑤通过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深度表现历史和深层次的文化肌理;
    ⑥融入相关的成语典故,突显主题,增强可看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将稷下学宫内迁至小城肘腋之处”错,张冠李戴。应该是将宫城从大城内迁至小城,同时在小城西门外,紧贴小城兴建稷下学宫。
    B.“波浪式前进的过程”错,曲解文意。波浪式前进侧重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文中强调的是“非匀速性”。
    C.“改变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错,曲解文意。稷下学宫的创立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以便学术思想的交流,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并未发生改变。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三则材料“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错,材料一侧重稷下学宫遗址的确认,材料二阐明稷下学宫在“百家争鸣”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材料三关注稷下学宫的影视呈现,三则材料是从不同维度对“稷下学宫”这一中心话题加以介绍的,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A.“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是地理位置的描写。虽不具体,但为后来“稷下学宫遗址”具体位置的记载提供了佐证。
    B.侧重于记录齐桓公创建稷下学宫、优待稷下先生的事实;
    C.侧重称赞齐国的稷下学宫促进优良的风气的形成;
    D.侧重对稷下学宫建筑的描述,体现其建筑规格较高。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学术思想在先秦时期并非匀速发展,而是越到后期发展越快……到了第二个阶段,百家争鸣才真正展开,并迅速达到了高潮”“孟子与告子二人曾在稷下学宫围绕‘人的本性’多次论辩”分析可知,孟子和告子在稷下学宫围绕同一话题多次论辩,这是战国中期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
    由“战国中期以前,一直缺少一个固定的场所,以便学术思想的交流、争辩。齐桓公田午创立稷下学宫,使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者们交流,一百多年间容纳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进入稷下学宫时期,严格意义的百家争鸣才真正开始,可以说,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在稷下学宫中进行的”分析可知,稷下学宫的创立,为古代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孟子和告子的学术论辩就是这一条件的产物。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稷下学宫所处的时代背景广阔而复杂,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所涉史实多、容量大,取舍难度也非常大,此前缺少地下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支撑。将这一重要的历史题材制作成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十分考验创作者”分析可知,要解决表现对象内容复杂、资料不足等难题;
    由“《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以5集的体量探寻稷下之学,通过多种视听语言较好实现了古今对话,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分析可知,通过多种视听语言实现古今对话,展现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由“创作者将思想的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分析可知,将创作者的思想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由“纪录片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将两千多年前稷下学宫的漫长历史与丰富内涵展示出来,让人们在真实、具体、美好的体验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分析可知,要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
    由“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是该片的追求。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贯穿在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人物命运的转折处,观众可跟随专家的讲述,加深对程下学宫历史及其深层次文化肌理的认知”分析可知,通过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深度表现历史和深层次的文化肌理;
    由“该片还以点睛之笔,将一些与稷下学宫相关的成语典故,如‘一鸣惊人’‘门庭若市’‘孙庞斗智’‘滥竽充数’等,融入故事中,既突显主题,又增强了可看性”分析可知,融入相关的成语典故,突显主题,增强可看性。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犯倔
    陆涛声
    他原是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也是杂文家,年已古稀,依旧写作。他脾气有点倔,这回遇上了一点麻烦,又发倔劲。
    是为一件小事:即主卧室门锁故障,内把手掉下来了。他自动手装上用螺丝刀把它拧紧,可是依旧会掉。老伴很急,催着他去找工匠来修,因为前年他家失窃过一次,正就是他主卧室柜里,被偷走三千元现金、四件金首饰和一只翡翠玉镯,好在后来公安部门破了案,大部分追回了。无论老伴还是他自己,从此谨慎小心了许多,每天晚上,不光是大门上的锁上保险,卧室门上的锁也必把保险拧上,才能安心睡觉。
    小区附近没有专门修锁的店,在离他家约一公里处找到一家五金店,兼卖锁,店主头有些秃顶。他问店主能不能修锁,店主说会,跟着来家里一看,却说坏得该报废了,得买新的,他店里有,买他家锁,他负责换装。其实锁才换了两年,不算旧,他真想另找个专业修锁的来看看。可是老伴怕拖误而来不及当天修好,说还是干脆换新的吧。店主推荐了一款好的,一百八十元。有点超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只好心一横买了。
    店主来给换装了。
    没想到,新锁第二天就发生故障——钥匙转不动。这让他心里直犯毛,只好赶到店里去叫秃顶店主来修。店主却说今天有事忙,明天上午去。
    这一夜卧室门不能锁,只能勉强关上。他和老伴都睡得不踏实。
    第二天从上午一直盼到傍晚都没有来。傍晚他再去找店主,店主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上午一定去。得又一夜房门不能锁,晚上又只能像昨夜一样随手把卧室门推上,心又悬了一宵。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身,那锁竟锁死,房门怎么也打不开,他与老伴无法出卧室,急得团团转。于是给儿子打了电话,儿子找了个做钳工的朋友赶来。可是,大门防盗锁上了保险,即使有钥匙也不能打开。好在住的是一楼,钳工从卧室窗户爬了进来,却因钥匙插在房门外的锁孔里挂着,必须到卧室外开,也出不去。门上有个气窗,因受层高限制,镶了块固定玻璃,不能开与关,钳工不得不把玻璃拆下,“气窗”口子高不到三十厘米高,爬过去真是艰难啊……
    钳工查出了故障的原因,是店主把锁心装反了。原来店主连装新锁都外行,说明修锁更一窍不通,却只想赚钱糊弄顾客。请来救急的若不是儿子的朋友,而是请工匠,会愿意从“气窗”硬挤爬过去吗?即使肯,又该付出多少费用?如果他住的是三层以上,那麻烦就大了。
    钳工又查看了原先换下的锁,说其实并没有坏,只是有颗小螺丝滑牙。被店主欺骗买新的,多费了一百八十元,连赶了三四趟来回十来公里路,还被锁在房里,多冤啊。他怨愤得胸口直发胀,一口气咽不下,决定去找区消费者协会维权,便请钳工把新锁拆下,重找个小螺丝把旧锁装上。
    早饭后他要赶到区消协,乘公交得八站路,转两回车。老伴劝阻他说:“锁已经弄好,就算了吧,赶那么远的路,还得费口舌,这么大年纪了,不赚烦心不赚累吗?去找店主把新锁退了就算了。”他说:“走了这么多趟路,儿子请了人家钳工还得对人家有交代,费这大劲,两夜提心吊胆,还遭受了这么多麻烦,可不能让店家这种欺骗行为合理化;再说,这种赖皮店主,未必肯收回新锁退还钱。”其实他正在赶编一本将要送出版社的杂文集书稿,时间宝贵着呢,可是他不管,一咬牙,还是坚持去了。
    区消协接待他的是姓周的秘书长,女的,四十多岁,随即给店主打电话,叫过来协商处理。店主来了。他提出,一是退回新锁,退还一百八十元;二是给他造成麻烦和精神负担,还有交通费,还浪费了他写作时间,得象征性赔偿三十元;三是请了钳工来爬窗开锁、纠错,得赔工钱五十元。消协认为他的要求合理,动员店主履行。
    店主却一条都不肯答应,还推说店里有急事离开了。隔了一天,消协召集双方进行第二次调解,店主又借口有事没到场。他问周秘书长怎么办?
    周秘书长说我们只能调解,你可以打市长热线投诉,给店主加加压。
    他就打了市长热线。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他接到了周秘书长的电话,说市长热线又把这事交给消协办理。消协警告了店主,如果再不改正,就要把这次不诚信经营行为录入监管系统,到互联网上公示曝光;店主终于答应主动上门解决。他接完电话不到半小时,秃顶店主果然上门来了,送来一百八十元锁钱加三十元赔偿和五十元钳工工钱。
    可是,他并不满意,认为店主还应该受到处罚,下午又要去消协。
    老伴说:“人家改正了你干吗还要去找人家麻烦?”
    他回老伴:“你不懂。”老伴没好气地说:“又犯倔!”
    他赶到消协。周秘书长也跟他老伴观点一样,说:“老先生你的要求都满足了,你的权益得到维护了,怎么还不完呀?”
    他说:“我个人的权益得到维护了,该谢谢市长热线谢谢消协。不过,我请他修锁,他就跟着上我家,还说锁坏得不能修了,说明他已涉及修锁业务,按理修锁之类要有公安部门备案,你们还得查查他是否有合法手续?如果没有,是否违法违规?要不要处罚?对顾客是不是欺骗,又该不该惩戒?”周秘书长两眼睁大发怔地看看他,那眼神也似在说:你老先生有点倔。
    他又接着说:“维权不应只是为我个人权益不受侵犯,更应为杜绝今后侵权行为发生,为法规的权威、整个消费环境改善尽一份力,让别人也少受损失少遭麻烦。这也是为你们维权部门树立权威出力。不是吗?”
    周秘书长终于敬佩地说,“老先生您说得对,觉悟真高,谢谢!我会按程序上报给我们分局的,也会督促分局对卖锁店进行检查,并且通报公安部门。”
    他离开消协回到家,对老伴说,过几天如果消协不给他反馈,他还要去。
    老伴没好气地说:“你这么发倔劲,赶西赶东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编杂文书稿都耽误了,值吗?”
    他反问她:“那你说说,我写杂文又是为了什么呀!”
    (选自《喜剧世界》,2021年第8期,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用朴实的语调将一件件小事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但小事中又隐含着诸多社会问题。
    B. 小说中的“他”的老伴虽是次要人物,但也性格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反衬出“他”的倔脾气。
    C. “店主给换装了”独立成段,意在突出换锁之迅速,同时也与后文的“故障”形成鲜明对比。
    D. 小说很有现实针对性,意在提醒各级消费者协会要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7. 关于小说中有关周秘书长的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他”的维权,周秘书长先是给店主打电话,后又建议“他”打市长热线,说明周秘书长有严重的推诿心理。
    B. 周秘书长认为“他”在权益维护之后就不要再继续追究了,说明她思想意识还没有上升到维护法规威严的高度。
    C. 周秘书长从“两眼睁大发怔地看看他”到“终于敬佩”,说明她的思想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认可了“他”的观点。
    D. 周秘书长最初称“他”为“你”,最后称呼“您”,这不仅仅是出于礼貌,更是从思想意识层面认可“他”的标志。
    8. 小说三次提及“他”写杂文的相关经历,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9. 杨晓敏在《以丰富阅历写世道人心——陆涛声小小说简论》一文中认为陆涛声的小说“始终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从认知生活的角度来反映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力求作品有穿透事物本质的力量”。请根据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 D 7. A
    8. ①小说开头写“他”是杂文家,点出了“他”的身份。
    ②小说中间写“他”在赶编杂文集的繁忙时间里,还抽出时间去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意在突出“犯倔”背后的精神品质。
    ③小说结尾点出“写杂文”和维权的相似性,都是在指出社会问题,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维护公平正义,是对主题的升华。
    9. ①小说取材于生活,能够反映现实问题。这篇小说反映出来的商家以次充好、不讲诚信的现象,通过“他”老伴、周秘书长等人反映出来的对维护权益和社会正义不到位的现象,都是社会上真实存在的现象和意识。
    ②小说反映出社会不同层面人的精神状态。普通百姓“嫌麻烦”“图省事”的心理助长了商家的歪风邪气;普通官员虽然能够尽心尽责为百姓解决问题,但也会有“息事宁人”的心态。
    ③小说有一定穿透事物本质的力量。这篇小说讲述的事情虽小,但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没有停留在个人层面,而是上升到公平正义的高度。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意在提醒各级消费者协会要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错误,小说意在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全力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说明周秘书长有严重的推诿心理”错误,结合“随即给店主打电话,叫过来协商处理”“动员店主履行”“周秘书长说我们只能调解,你可以打市长热线投诉,给店主加加压”等内容可知,周秘书长是按照原则办事,并积极帮助想办法,最后问题得到解决。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相关情节作用的能力。
    “他原是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也是杂文家,年已古稀,依旧写作”,小说开头写“他”是杂文家,点出了“他”作为主人公的身份。
    “其实他正在赶编一本将要送出版社的杂文集书稿,时间宝贵着呢,可是他不管,一咬牙,还是坚持去”,小说中间写“他”在赶编杂文集的繁忙时间里,还抽出时间去找消协,要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意在突出“犯倔”背后的精神品质。
    “老伴没好气地说:‘你这么发倔劲,赶西赶东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编杂文书稿都耽误了,值吗?’”“他反问她:‘那你说说,我写杂文又是为了什么呀’”,小说结尾点出“写杂文”和维权的相似性,都是在指出社会问题,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维护公平正义,是对主题的升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从内容看,这篇小说写曾是高级讲师,也是杂文家的主人公,因修门锁被商家欺诈,从而反映出来商家以次充好、不讲诚信的现象。“老伴劝阻他说:‘锁已经弄好,就算了吧……去找店主把新锁退了就算了’” “周秘书长也跟他老伴观点一样,说:‘老先生你的要求都满足了,你的权益得到维护了,怎么还不完呀’”,通过“他”老伴、周秘书长等人反映出来的对维护权益和社会正义不到位的现象,都是社会上真实存在的现象和意识。小说取材于生活,能够反映现实问题。
    “老伴说:‘人家改正了你干吗还要去找人家麻烦?’”“周秘书长两眼睁大发怔地看看他,那眼神也似在说:你老先生有点倔”,普通百姓“嫌麻烦”“图省事”的心理助长了商家的歪风邪气;普通官员虽然能够尽心尽责为百姓解决问题,但也会有“息事宁人”的心态。小说反映出社会不同层面人的精神状态。
    这篇小说讲述的事情很小,就是因换锁维权的问题。结合“维权不应只是为我个人权益不受侵犯,更应为杜绝今后侵权行为发生,为法规的权威、整个消费环境改善尽一份力,让别人也少受损失少遭麻烦。这也是为你们维权部门树立权威出力”可知,小说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没有停留在个人层面,而是上升到公平正义的高度。小说有一定穿透事物本质的力量。
    二、古诗文阅读(共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子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①。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父子、君臣,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则言而不行,言不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国,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所不为也。
    自王道休明,十有余载,威加海外,万国来廷,仓廪日积,土地日广。然而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情未尽于诚信,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其所由来者渐,非一朝一夕之故。昔贞观之始,闻善若惊,暨五六年间,犹悦以从谏。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时有所容,非复曩时之豁如也。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唯利之所在,危人以自安。
    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或不通。是誉毁在于小人,刑罚加于君子,实兴丧所在,亦安危所系,可不慎哉?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于倾败。况内怀奸利,承颜顺旨者,其为患祸,不亦深乎?故孔子曰:“君子或有不仁者焉。未见小人而仁者。”然则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妨于正道;小人或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立忠。今谓之善人矣,复虑其有不信,何异夫立直木而疑其影之不直乎?虽竭精神,劳思虑,其不可亦已明矣。
    (《旧唐书·魏征传》)
    【注】①格:来,至。意谓信服,归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
    B. 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
    C. 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
    D. 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上级对下级发出指示,如“令而不从”;或者指古代官名,如“令尹”之令。
    B. 王道,本指让百姓有恒产、受教化、知孝悌的统治之道,文中是执行王道的意思。
    C. 君子,原指位高的人,后通常指德行修养高的人,儒家以君子之道作为行为规范。
    D. 刑罚,刑是用刑,如肉刑、死刑,罚指以钱赎罪。“刑于寡妻”之“刑”即为此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认为德礼、诚信是国家的大纲,德礼是国家之本,诚信是君子之本,诚信立则臣无二心,德礼形成则远人归顺。
    B. 魏征奉劝君主要远离小人,因为小人内心藏奸,善于迎合奉承,不讲仁义;要任用善人,信任他们,不能敬而远之。
    C. 孔子认为一国之君要以礼对待臣子,臣子便会以忠侍奉国君反之,如果百姓不信任国君,那么国家就无法存立。
    D. 国君要正确对待君子与小人,一方面,君子和小人貌同而心异;另一方面,小人爱做不义之事,易害他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
    (2)君子或有不仁者焉,未见小人而仁者。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君子掩饰别人的缺点,褒扬别人的优点,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牺牲生命来成全仁义。
    (2)君子有不仁义的时候,没有见过讲仁义的小人。或翻译为“君子之中也许有不仁的人吧,没有见过小人之中有仁人”,也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想求得国家安定,一定要把朝政委任给君子;而国事的得与失,有时可向小人咨询。对待君子,尊敬却很疏远;对待小人,轻视却又亲近。
    “致治”是“求”的宾语,即追求天下太平,所以应在“致治”后断开,从而排除CD;
    “待君子也”与“遇小人也”“则敬而疏”与“必轻而狎”是对称结构,而且“也”是停顿的标志,故其前后宜断开,排除B。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刑于寡妻’之‘刑’即为此意”错误。“刑于寡妻”之“刑”,同“型”,是“作榜样”的意思,而不是“用刑”的意思。句意:刑罚施加于君子。/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魏征奉劝君主要远离小人”错误。依据原文“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可知,文中说国事的得与失,有时可向小人咨询,并非“远离小人”。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掩”,宽容;“善”,优点;“苟免”,苟且偷生;“杀身”,牺牲自我;“以”,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2)“或”,或许、有时;“仁”,讲仁义;“小人而仁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仁者小人”,讲仁义的小人。
    参考译文:
    我听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得靠德行和礼节;君子所要确保的,只在于诚信。诚信确立了,那么臣下就没有二心;德行和礼仪形成了,那么远方的人便来归顺。因此德礼、诚信是国家的大纲,(核心)就在于父子、君臣之道,这不能片刻废弃。所以孔子说:“君主以礼待臣,臣便以忠事君。”又说:“自古都有死,百姓不信任则国家不能存立。”文子说:“与民同爱而言能取信,是因在言之前已树立信了;与民同利而法令就能推行,是因为在法令之外已见其诚了。”然而说了不做,这是言而无信;颁布了法令而不执行,这是法令没有诚意。无信之言语,不诚之法令,对上可以使国家败亡,对下可能使自己身败名裂,即使在社会动荡时期,君子也不做这种事。
    自王道清明以来,已十几年了,国威震撼海外,万国前来朝拜,国库日益充足,土地日益广大。然而道德未见日益加厚,仁义也未曾日益广博,为什么呢?是因为对待臣下没有完全做到诚信,虽然有良好开端的勤谨,却不见有坚持到底的美誉。它的形成是逐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过去在贞观初年,听到善的言语很惊喜,五六年间,还乐意接受劝谏。自那以后,逐渐厌恶直言规谏,虽然有时勉强接受,时常也有容纳,但不再像过去那样豁达宽宏了。况且君子和小人,外貌相同而内心相异。君子掩饰别人的缺点,褒扬别人的优点,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牺牲生命来成全仁义。小人不因为不仁而感到耻辱,不因为不义而感到畏惧,惟利是图,危害他人以求取自安。
    现在想求得国家安定,一定要把朝政委任给君子;而国事的得与失,有时可向小人咨询。对待君子,尊敬却很疏远;对待小人,轻视却又亲近。狎昵就有说不完的话,疏远则感情难以沟通。这样褒贬就会决定于小人,刑罚施加于君子,这的确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也与社稷存亡紧密相连,能不慎重吗?中等才智的人,难道会没有一点聪明?(有),然而他们的才华不能够治理国家,不能深谋远虑,虽然竭尽力量和忠诚,还是不能避免国家灭亡的结局。何况那些内心怀有奸邪私利、迎合奉承的人,他们带来的祸患,不是更深更重吗?所以孔子说:“君子有不仁义的时候,没有见过讲仁义的小人。”但是君子不可能没有小过错,只要过错不积累,无妨行正道;小人有时也做一点善事,但为善不持久,不足以立忠正。如今称他们为善人,却还担心他们不诚信,这与立直木而怀疑它的影子不直有什么不同呢?即使竭尽心力、劳费思虑,那事情得不到好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二)课内文言词句(本题共3小题,9分)
    14. 下列加点字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共其乏困 ②蚕食诸侯 ③不霁何虹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⑤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⑥称心快意 ⑦朝秦楚 ⑧如会同,端章甫 ⑨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⑩良庖岁更刀
    A. ①⑨\②⑧\③⑩\④⑤\⑥⑦B. ①⑧\②⑩\③⑨\④⑤\⑥⑦
    C. ①⑨\②⑩\③⑧\④⑥\⑤⑦D. ①⑧\②③\⑨⑩\④⑥\⑤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句意: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②“蚕”,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句意: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
    ③“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句意: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现彩虹。
    ④“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句意: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⑤“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句意:交叉持戟的守卫想要阻止他不让他进。
    ⑥“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句意:遇事如意,心情舒畅。
    ⑦“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句意:使秦国楚国来朝拜。
    ⑧“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句意: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
    ⑨“肥甘”,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肥美甘甜的食物。句意: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
    ⑩“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句意: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
    ①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②⑩名词作状语,③⑧名词作动词,④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⑦动词的使动用法。
    故选C。
    15. 下列选项中均为同一种句式的选项是( )
    A. 百姓乐用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民以殷盛 掭以尖草 以吾一日长乎尔
    C. 斯亦伐根以求木长也 是寡人之过也 夫子之谓也
    D.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莫之能御也 沛公安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百姓乐用”,被动句。句意:百姓乐于为国效力。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宾语前置句。“见教”即“教见”“见”用在动词前代称“自己”。句意: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
    “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B.“民以殷盛”,省略句。补充省略成分为“民以(之)殷盛”。句意:百姓因此而殷实。
    “掭以尖草”,状语后置句。介词短语“以尖草”修饰谓语“掭”,后置了。现代汉语语序为“以尖草掭”。句意:用细草轻轻拨动。
    “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句。介词短语“乎尔”修饰谓语“长”,后置了。现代汉语语序为“以吾一日乎尔长”。句意: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
    “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吾”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了。现代汉语语序为“毋以吾也”。句意:不要因为我。
    C.“斯亦伐根以求木长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也就像砍断树根来要求树木长得茂盛。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是我的过错。
    “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谓”作谓语,“夫子”作宾语,前置了,现代汉语语序为“谓夫子也”。句意:说的就是先生您啊。
    D.“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了,“何为”应为“为何”。句意:那么众人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莫之能御”,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之”作谓语“能御”的宾语,前置了,现代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句意:没有人能抵御他。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安”作谓语“在”的宾语,前置了,现代汉语语序为“沛公在安”。句意:沛公在哪里?
    故选D。
    1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不是都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依乎天理
    B. 沛公居山东时 为之踌躇满志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 而听细说 故略上报 可怜焦土
    D. 刺客不行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以及,古义: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今义:表并列的连词。句意: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
    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特殊的,十分,极。句意: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天理,古义:牛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句意: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
    B.加点词不都为古今异义。
    山东,崤山以东;古义:今义:指山东省。句意:沛公在崤山以东地区的时候。
    踌躇满志,古今义相同,形容非常得意,心满意足。句意: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故事,古义:旧事、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句意:却自取下策反而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C.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地讲述。句意: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
    上报,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句意: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
    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句意: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D.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句意: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行刺。
    行路,古义:形同陌路;今义:走路。句意: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句意: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故选B。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7.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写道,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B. 颔联中“一尺”带有夸张意味,意在强调春日雨水充足,正是耕种的大好时机。
    C. 颈联写妻子和孩子前来田中探望和取悦老农,直接展现了农家春耕的紧张忙碌。
    D. 第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乌鸦和老鹰飞上飞下、相互追随的画面,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
    18.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7. C 18. ①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②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③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与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C.“直接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错误,妻子和孩子前来田中探望和取悦老农,从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全篇通过描绘农者在春耕时分的一片忙碌之景,在写劳动者的同时也用适当的笔调渲染了春日的景色。
    首联“阳气先从土脉知”,写从开动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起饲牛饥”,写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为农耕做准备。颔联“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写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耕种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这两联描写春耕的忙碌,赞美农民的辛勤劳作。
    颈联中“妇子同来相妩媚”,写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鸢飞下巧追随”,写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家庭和睦,景色优美,描绘了一幅和谐农家生活的图景。
    尾联“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纷纭政令曾何补”直接指出政令繁多于农事无益,农民和农事需要的还是风调雨顺,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现状。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句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____”句,以比喻手法分别表现了江水和湖水之美。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照应了前文的“朝歌夜弦”之语。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洵《六国论》中六国和秦国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实力比不上秦国,但“______________”,借此劝说北宋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千里澄江似练 ②. 玉鉴琼田三万顷 ③. 管弦呕哑 ④. 多于市人之言语 ⑤.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⑥.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澄”“鉴”“琼”“呕”“哑”“懈”“怠”“壅”“纳”“赂”“哉”。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一)语言运用(本题共2小题,6分)
    20. 按要求选择。
    (1)依次填入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超远之风,造就了魏晋独特的名士风度。其主流价值取向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的物质欲求,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意志的规矩樊笼,以士人的道统良知取代皇权的势统控驭,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 ),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还是_____①____的。何晏王弼,言谈称奇;王谢大族,____②_____;刘伶轻狂、阮籍醉酒,竹林名士放诞不拘;顾恺之写照传神,谢道韫巧对诗句,东晋名士大展才艺……这些____③_____的魏晋人物故事,历代为人们青睐,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本就_____④____。在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与魏晋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人们对魏晋风流向往的风潮和力度有增无减。这恰恰说明,我们在心灵深处与魏晋风流有共鸣。
    A. 不言而喻 臣门如市 脍炙人口 习以为常
    B. 不言而喻 簪缨不绝 脍炙人口 不足为奇
    C. 不在话下 簪缨不绝 喜闻乐见 习以为常
    D. 不在话下 臣门如市 喜闻乐见 不足为奇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特征固然不应是人们所需全盘吸收和继承的品质,但它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
    B. 它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虽说不是人们所需全盘吸收和继承的品质
    C. 这些特征固然不应是人们所需全盘吸收和继承的品质,但它作为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
    D. 它作为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虽说不是人们所需全盘吸收和继承的品质
    【答案】(1)B (2)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不在话下”,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此处语境是指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还是很明确的,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应该用“不言而喻”。
    第二空,“臣门如市”,形容权贵之家宾客如云,多用来指巴结奉承者很多。“簪缨不绝”,世代为高官显宦,没有断绝。此处语境是指王谢大族世代为高官显宦,应该用“簪缨不绝”。
    第三空,“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此处语境是指魏晋人物故事,历代为人们青睐,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是受人称赞的,应该用“脍炙人口”。
    第四空,“习以为常”,常常如此成了习惯,就当作应该的事情了。“不足为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此处语境是指这些的魏晋人物故事,历代为人们青睐,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本就没有什么奇怪的,应该用“不足为奇”。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前文“其主流价值取向就是,……”和后文“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还是……”的主语都是“主流价值取向”特征,与“这些特征”衔接更紧密,可以排除BD;
    联系前文的“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超远之风,造就了魏晋独特的名士风度”,根据表述顺序,应该先说“它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后说“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可以排除C。
    故选A。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1小题,6分)
    21. 阅读下面内容,联系你读到的《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回答问题。
    在《红楼梦》第三回“宝黛初见”的情节中,宝玉听黛玉说没有通灵宝玉,登时发作,“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此情节不大符合一般人的初次见面礼仪,我们把情节改为“宝玉听了,连忙从脖子上取下玉来,送给黛玉”。
    这一改写合不合适?请比较“摔玉”与“送玉”两个情节的表达效果之不同,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不合适。
    ①从表达效果来看,“送玉” 虽然符合一般人见面礼节,也能表达宝玉对林黛玉的珍视,但已经落入俗套,其表现力度远不如摔玉。唯有摔玉这么激烈反常的行为,才能充分体现宝玉的痴狂、任性的叛逆性格,才能更充分地表达黛玉惊人的美与灵,以及她在宝玉心中的分量之非同一般。②从小说主旨来看,摔玉的激烈暗示了宝黛爱情与封建家庭利益的冲突之激烈,不可调和,注定是个悲剧,黛玉由宝玉此举吓坏,开启还泪的历程,并照应了“木石前盟”。这些是“送玉”情节无法表现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首先明确回答“不适合”,然后进一步说明理由。
    文学作品任何情节的删改,都应从文学效果和主旨两个方面思考。本题比较两个情节的表达效果,应重点解读“摔玉”情节是如何塑造宝玉的性格,黛玉的美,宝黛关系等。比如宝玉之所以摔玉,是因为看到神仙似的黛玉也没有玉,气的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这表明黛玉的美十分独特,连宝玉都觉得她配得上美玉;而“摔玉”恰恰表明宝心中没有等级划分、男尊女卑那一套。因此摔玉充分体现宝玉的痴狂、任性的叛逆性格,表达黛玉惊人的美与灵,以及她在宝玉心中的分量。
    而“送玉”虽则符合一般礼节,但一是落俗套,二是无法体现上述内容。联系主旨则需考虑摔玉的冲突性与宝黛悲剧的暗示性,摔玉是很激烈的动作,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宝玉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暗示了宝黛爱情与封建家庭利益的冲突之激烈;摔玉因黛玉而起,因而黛玉觉得心中有愧,晚间还拭泪,开启还泪的历程,并照应了“木石前盟”。这些是“送玉”情节无法表现的。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配角综合征”反映的是一种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有人认为我们处于新时代,应当“争当主角”;有人认为“甘当配角”也是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正常选择。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以“配角·主角”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
    近日一则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有“配角综合症”,即甘当常青叶衬托盛开的红花,更有人觉得不想承受太多而选择做一名配角。在人才辈出的时代,还有人想退居后方做配角,此举实在让人惋惜。
    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往前走。不同的是,愿意的人是自己往前走,而不愿意的人是被拖着往前走。有一男子整日泡在网上各种社交上,年迈的父母为其找工作,他却因不会交流不上班,其父母说:“他虽然还活着,却如同死了一般。”他已经丧失了参与这个世界的资格,只是在幕后做一名衬托他人的网瘾君子。
    虽说有人在配角的行当里展现出最完美的故事,在影视界衬托出当红明星,他们由此获得最佳配角的奖项。但如此的奖项,也是辛苦打拼几年,甚至是半辈子,才有的殊荣。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去幕后,不出来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红花吗?
    我并不认同那些人说的,“不想承担那么多,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其实,年轻人甘为配角是一种社会退缩的表现,这不该是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应有的选择。站在新时代的大地上,你说你要做配角,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与无数片常青叶子一样,衬托红花,然后等待秋天的凋零?就连旧时的士兵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不是他不想当将军,就可以在战场上,退居到其他士兵身后?可能他认为保命最为要紧。
    而想当将军的人,想崭露头角的人,就不甘做绿叶,不甘做配角,敢于在沙场上浴血奋战。身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为国家为民族有所担当,才能绽放自己的理想之花。正如雄鹰不甘停留树梢,才会努力翱翔于蓝天;正如竹笋不甘被大石块压住,才会奋力破土而出。而我们这些年轻人,若不敢为领头羊,止步不前,终将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都要敢为时代的弄潮儿,像华为的任正非、腾讯的马化腾,始终引领着时代的风向。各行各业更有许多不甘做绿叶的人,在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航天团队、中国女足、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等等。我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甘当配角,他们的励志也许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
    宁为红花落,不做常青叶。我们是新时代青年,要勇做时代弄潮儿,这样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大红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注意概念的内涵:“配角综合症”是一种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可以指不思进取、畏缩不前、消极颓唐、习惯“躺平”、甘心做衬托或附庸、无先锋意识;也可以指虽有进取意识和能力,但因为各种主客观方面原因甘于作陪衬。 “配角”指次要角色,做辅助或次要工作的人,作用相对不突出,起到衬托、协助、补充等作用,“甘当配角”也有一定积极意义,表现为默默无闻、心甘情愿、主动付出、不计个人利益等品质。“主角”就是一部戏、一件事情、一个领域、一个时代中起到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有突出贡献、主导价值,能问鼎高峰、声名斐然的人物 。写作时举例及分析都要符合其内涵特征,不要泛泛而谈。
    材料以“配角综合症”作为引子,要求考生针对“配角·主角”这一话题进行写作,目的是展开针对“争当主角”或“甘为配角”的讨论。可以有三种立意:第一种,赞成“争当主角”,提出要做好人生的主角,而不应做配角;第二种,赞成“甘为配角”,提出配角也很精彩,甘当绿叶,当配角有何不可呢?第三种,认为两者皆可,也就是说“争当主角”同时也可以“做好配角”,正所谓可以有“配角的身份,主角的心”。
    注意写作的情境:文中要提到“配角综合症”,或者用“配角”代替“甘当配角”和“配角综合症”。这项调查是针对中国当下的青年进行的,所以作文要围绕“中国青年”这个主体来谈。注意论点的严密:命题人的情感价值偏重于“争当主角”,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将“甘当配角”的论调一棍子打死,所以文章还需要辩证分析。主角和配角都是有意义的,可就配角综合症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批评或肯定或理性看待等,也可探究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原因。
    立意:
    1.奋楫向前,争当主角。
    2.为甘当团队配角的人点赞。
    3.主角与配角,努力拼搏就是好角。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州大学附中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州大学附中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州大学附中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州大学附中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四校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四校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共23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州大学附中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铁一中、广州大学附中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