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01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02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1小题,共4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书中的“月光宝盒”,哪怕你把它放在尘埃中,它也不会因蒙垢而失去光彩。这是一部常看常新的书,是一部值得永久 甲(品位/品味)的小说“极品”。那样的一些人,在那样的一个园子里 乙(偶然/偶尔)相遇了,过了一阵不闲不淡的日子又纷纷散去。那些“花模样玉精神”的世外仙姝们如何经过纷纭人事,挨到一个天下难逃的“散”字?那些命若蝼蚁的卑微之人如何度过蹉跎岁月,守住风雨中的生命之烛?
    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特别喜欢给里面的人物贴标签,比如薛宝钗是个八面玲珑、满腹心机的坏女孩;贾宝玉是个情种,这“浊物”对有姿色的女孩都“怜香惜玉”;至于丫鬟中的睛雯和袭人,一个是可爱到极点,一个则阴损到极致。所谓少不更事,特别容易给人物下论断,把一部丰富的、磅礴大气的作品看简单了。
    人到中年后,再读《红楼梦》,体会到了薛宝钗的那种无奈,贾宝玉热闹生活背后的那种孤单 .贾母行将就木时体味到繁华将逝的那种内心的 丙(悲愤/悲凉)。《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没有一个不是性情多重的,它不像《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那么脸谱化,它深刻挖掘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文学价值也就更高。
    (节选自迟子建《“红楼”的哀歌》,有增删)
    材料二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才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
    1.在材料一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2.对材料一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盛赞《红楼梦》,不仅将之比喻成书中的“月光宝盒”,而且不吝用到“极品”一词。
    B.《红楼梦》是一部常看常新的书,同一读者在不同年龄会对作品中人物有不同的解读。
    C.“把一部丰富的、磅礴大气的作品看简单了”,“磅礴”在这里是指文章风格豪放旷达。
    D.文中提及《三国演义》中人物塑造脸谱化,是为了衬托《红楼梦》中人物性情的多重性。
    3.对材料一材料二加点词语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蹉跎”指光阴白白过去,“度过蹉跎岁月”属误用。
    B.“少不更事”是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更”解释为“经历”。
    C.“行将就木”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木”在这里是棺材的意思。
    D.“敛声屏气”指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恭敬小心的样子,可用“屏气凝神”替换。
    4.《红楼梦》中有很多人物判词,下列选项属于王熙凤的判词是 ______
    A.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C.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D.勘破三春景不长,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5.《红楼梦》中,用了很多的谐音隐语,如甄士隐、贾雨村为“真事隐、假语存”。贾母的四个嫡亲孙, ______ 、贾迎春、贾探春、 ______ 对应着谐音“原应叹息”;而“四春”的丫鬟抱琴, ______ 、 ______ 、入画,喻“琴棋书画”四艺,同时也暗喻她们主人的特点、爱好和艺术修养。
    6.材料一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没有一个不是性情多重的”,请结合材料二中相关内容,分析王熙凤的多重性格。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白光
    鲁迅
    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去得本很早,一见榜,便先在这上面寻陈字。 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他于是重新再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看的人全已散尽了,而陈士成在榜上终于没有见,单站在试院的照壁的面前。
    凉风虽然拂拂地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却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
    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是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匾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 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不自觉的旋转了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这回又完了!”他忽而举起一只手来,屈指计数着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来,拿着往外走, 刚近房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只好缩回里面了。
    他又就了坐,眼光格外的闪烁;他目睹着许多东西,然而很模胡,——是倒塌了的糖塔一般的前程躺在他面前,这前程又只是广大起来,阻住了他的一切路。
    月亮缓缓的出现在寒夜的空中,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眼里颇清净了,四近也寂静。但这寂静忽又无端的纷扰起来。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他耸然了,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的复述道:“右弯!”
    他记得了。这院子,是他家还未如此凋零的时候,一到夏天的夜间,夜夜和他的祖母在此纳凉的院子。那时他不过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讲给他有趣的故事听。伊说是曾经听得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对于这谜语,陈士成便在平时,本也常常暗地里加以揣测的,可惜大抵刚以为可以通,却又立刻觉得不合了。但今天铁的光罩住了陈士成,又软软的来劝他了,他或者偶一迟疑,便给他正经的证明,又加上阴森的摧逼,使他不得不又向自己的房里转过眼光去。
    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
    “也终于在这里!”
    他说着, 狮子似的赶快走进那房里去,但跨进里面的时候,便不见了白光的影踪,只有莽苍苍的一间旧房,和几个破书桌都没在昏暗里。他爽然的站着,慢慢的再定睛,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而且便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
    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他移开桌子,用锄头一气掘起四块大方砖,蹲身一看,照例是黄澄澄的细沙,揎了袖爬开细沙,便露出下面的黑土来。他极小心的,幽静的,一锄一锄往下掘。
    土坑深到二尺多了,并不见有瓮口,陈士成正心焦,一声脆响,颇震得手腕痛,锄尖碰到什么坚硬的东西了;他急忙抛下锄头,摸索着看时,一块大方砖在下面。他的心抖得很利害,聚精会神的挖起那方砖来,下面也满是先前一样的黑土,爬松了许多土,下面似乎还无穷。但忽而又触着坚硬的小东西了,圆的,大约是一个锈铜钱;此外也还有几片破碎的磁片。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浑身流汗,急躁的只爬搔;这其间,心在空中一抖动,又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这似乎约略有些马掌形的,但触手很松脆。他又聚精会神的挖起那东西来,谨慎的撮着,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上面还带着一排零落不全的牙齿。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
    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朝笏一般黑魆魆的挺立着,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
    而且这白光又远远的就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他决定的想,惨然的奔出去了。
    第二天的日中,有人在离西门十五里的万流湖里看见一个浮尸,当即传扬开去,终于传到地保的耳朵里了,便叫乡下人捞将上来。那是一个男尸,五十多岁,“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经县委员相验之后,便由地保抬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这回又完了!”这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不仅起到增强陈士成失望心理的效果,也为下文他出现幻觉并发疯埋下伏笔。
    B.陈士成坚持科举考试十六次,但一直未中,他将失败归结于考官有眼无珠,其实他也应该反省是否因自身学识不够而未能录取。
    C.小说在陈士成临死之前对灯火进行了描写,此时残油烧尽,灯花炸裂,渐渐缩小以至消失实际上是暗示了他的命运。
    D.本文描写了陈士成落榜后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因追逐白光落水而亡的悲惨经历,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9.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运用拟人修辞,生动描绘出陈士成渴望在榜单上找到自己名字的急切心情。
    B.(前程)“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运用比喻修辞,真切地体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状态。
    C.“刚近房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运用夸张修辞,是陈士成再次落榜后,内心极度恐惧的真实感受。
    D.“狮子似的赶快走进那房里去”,“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均运用比喻修辞,这是“白光”带给陈士成的力量。
    10.有人说: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是害死了陈士成这样的读书人,其更大危害是也荼毒了周围人的心灵。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试从原文中列举三例,并任选一例加以分析。
    11.陈士成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自卑,固执,癫狂,可怜……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评析这一人物。不少于150字。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选文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信公三十年》
    选文二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14.根据文意,下列括号中补充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许之。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晋君)许君焦、瑕”。
    C.“不可。……吾其还也。”(杞子、逢孙,杨孙)亦去之。
    D.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成而去,(秦)何移之速也!
    1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表明“围郑”原因与秦国自身关系不大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军埋下伏笔。
    B.烛之武回应郑伯的话既表明了他谦逊的老臣风范,也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不被郑伯重委屈、牢骚和怨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C.在重提秦、晋旧事的基础上,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将进而侵犯秦国,让秦伯警惕晋的野心。
    D.吕祖谦认为“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穆公“以利”而背弃晋国,一旦大利益出现,他也一定会与烛之武翻脸。
    1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晋侯、秦伯,指的是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和美称,相当于现在的“先生”。
    C.“敢以烦执事”中,“敢”是自言冒昧的谦辞,“执事”在这里代指对方,表示恭敬。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所作。
    17.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
    18.吕祖谦认为“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请从选文一中找出烛之武劝退秦伯最关键的话,并请分条列举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劝退秦伯。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本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秋,诗人时任太和县令。
    19.下列选项对《登岳阳楼》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诗是五言律诗,相比古体诗而言,律诗属近体诗,有五言、七言之分。
    B.首联“昔闻”“今上”重在表达因向往洞庭湖却迟迟未能登临的遗憾。
    C.尾联以“凭轩”收束全诗,与题目“登楼”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
    D.本诗意蕴丰厚,抒情沉郁顿挫,写景虚实相生,语言风格雄浑豪放大气。
    20.《登快阁》大量用典,下列选项对典故运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句活用晋人杨济致书傅咸“生子痴,了官事”句,诗人以痴儿自比,了却官事,故得闲快阁一游,表现了诗人的孤傲不羁。
    B.颈联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谢朓“澄江静如练”及柳宗元“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句,巧妙自然,不露斧凿痕迹。
    C.第五句用到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朱弦”指琴,“佳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诗是说知音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
    D.第六句巧用阮籍善用青白眼的典故,意思是说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横”字在此理解为“横亘”。
    2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两诗首联都以叙事开篇,黄诗“倚晚睛”为绘景做了铺陈渲染。
    B.两诗颈联都写了登高所望之景,黄诗空明澄澈,杜诗气势磅磷。
    C.两诗颈联或用典或叙事,皆表达因怀才不遇引发的对现实不满。
    D.两诗在创作上都将景、事、情融于一体,景中含情,事中寓志。
    22.有人说黄庭坚写《登快阁》,意在“寻归意”,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归意”是如何体现的。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______ , 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歌台暖响, ______ ;舞殿冷袖, 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______ , ______ 。(苏洵《六国论》)
    (4) ______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______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诗人笔下的景物大多是至美的。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勾画出“千里澄江似练, ______ ”的优美,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中呈现了“玉鉴琼田三万顷, ______ ”的静美。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人,不可避免的会有痛苦,烦恼,甚至绝望的时刻,走出困境,拥抱希望,不仅需要亲朋的关心与爱护,鼓励与帮助,也需要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汗水与坚持。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答案和解析
    1~6.【答案】B、C、D、A、贾元春,贾惜春,司棋,侍书、略
    【解析】(1)“品味”是动词,品尝、感觉、感受的意思;“品位”是名词,指格调、对事物的理解或欣赏水平。结合语境“值得永久”可知,这里需要动词,应选用“品味”。
    “偶然”是碰巧的意思,“偶尔”是不经常的意思。结合“那样的一些人,在那样的一个园子里”,此空应选“偶然”。
    “悲愤”指形容悲痛而又愤怒;“悲凉”的意思是哀伤凄凉。与“内心”搭配应选用“悲凉”。
    故选B。
    (2)C.“‘磅礴大气’在这里是指作品风格豪放旷达”错误,依据后文“它深刻挖掘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知,“磅礴大气”在这里的意思是“丰富、复杂”。
    故选C。
    (3)D.“可用‘屏气凝神’替换”错,“屏气凝神”意思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与“敛声屏气”表达含义不同,不能替换。
    故选D。
    (4)《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故选A。
    (5)贾母的四个嫡亲孙,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对应着谐音“原应叹息”;而“四春”的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喻“琴棋书画”四艺,同时也暗喻她们主人的特点、爱好和艺术修养。
    (6)结合文本内容“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等内容分析可知,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人物的人格,需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着装打扮可知,生性奢侈;结合语言“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等可知,精明狡黠、圆滑之至等。
    答案:
    (1)B
    (2)C
    (3)D
    (4)A
    (5)贾元春 贾惜春 司棋 侍书
    (6)生性奢侈、爱慕虚荣;精明狡黠、机变逢迎、圆滑之至。
    (1)本题考查结合语境辨析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识记能力。应对这类问题,考生平时要有一定的储备,作答时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明确题目相关人物的判词,再判断选择。
    (5)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名著内容,再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6)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筛选相关信息,再概括作答。
    整合文本重要信息
    l.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归纳整合。
    4.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7~11.【答案】D、B、C、、
    【解析】(1)A.“隽秀才(juān)”的“隽”应读“juàn”;“惘惘(máng)”的“惘”应读“wǎng”。
    B.“小觑(qū)”的“觑”应读“qù”;“蓦地(mù)”的“蓦”应读“mò”;“禁不住(jìn)”的“禁”应读“jīn”。
    C.“徘徊(huí)”的“徊”应读“huái”;“确凿(zuó)”的“凿”应读“zá”。
    D.正确。
    故选D。
    (2)B.“其实他也应该反省是否因自身学识不够而未能录取”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因此没有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故选B。
    (3)C.“运用夸张修辞”错误。本处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C。
    (4)由原文“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眼里颇清净了,四近也寂静”可知,因为陈士诚科举考试的失败,周围的人并没有关心陈士诚的异常。
    由原文“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可知,作为邻居,并不关心陈士诚的死活,懒得去照看这个连续落第十六年的读书人,可见科举制度对普通百姓的荼毒。
    由原文“于是经县委员相验之后,便由地保抬埋了”可知,当地官员对一个科举考试失利者的默然。
    所以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是害死了陈士成这样的读书人,其更大危害是也荼毒了周围人的心灵。
    翌日清晨,人们在城外的河里见到一具飘上来的浮尸,地保派人将尸体打捞上来,确认死者是陈士成以后,并无一人前去认领,邻居也懒得去照看陈士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陈士诚连续十六次的科举落第,在当时那个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科举考试,在人们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科举失利,尤其是连续十六次落第,使得周围的人失去了对陈士诚最起码得尊重,认为他失去了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机会,从而可见科举考试使得人们之间感情的淡漠。
    (5)陈士诚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自卑,固执,癫狂,可怜,我认为他更加地可怜。
    由原文“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是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匾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可知,作为一名读书人,陈士诚内心深处仅仅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单一价值观念,他读书的动力仅仅是为了实现治国齐家、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那点虚荣和自尊,所以陈士诚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更是一位可怜的读书人。
    由原文“对于这谜语,陈士成便在平时,本也常常暗地里加以揣测的,可惜大抵刚以为可以通,却又立刻觉得不合了。但今天铁的光罩住了陈士成,又软软的来劝他了,他或者偶一迟疑,便给他正经的证明,又加上阴森的摧逼,使他不得不又向自己的房里转过眼光去”可知,陈士诚在科举失利的情况下,在家中四处寻找,希望找到祖先埋藏的宝藏,从而让自己摆脱困境。他这种对祖宗遗留的、虚无财富的奢求与他多年来读书所得背道而驰,所以他的内心是可怜的。
    由原文“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经县委员相验之后,便由地保抬埋了”可知,陈士诚在别人眼中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即使去世也没人在意和关注,所以他是可怜的。
    答案:
    (1)D
    (2)B
    (3)C
    (4)①因为陈士诚科举考试的失败,周围的人并没有关心陈士诚的异常。
    ②作为邻居,并不关心陈士诚的死活,懒得去照看这个连续落第十六年的读书人。
    ③当地官员对一个科举考试失利者的默然。
    示例:陈士成死后,邻居也懒得去照看,是因为陈士诚这个读书人连续落第十六年,在当时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落第意味着这个读书人不能使自己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失去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别人对他的尊重,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心灵的荼毒。
    (5)陈士诚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自卑,固执,癫狂,可怜,我认为他更加地可怜。
    作为一名读书人,陈士诚内心深处仅仅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单一价值观念,他读书的动力仅仅是为了实现治国齐家、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那点虚荣和自尊,所以陈士诚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更是一位可怜的读书人。陈士诚在科举失利的情况下,在家中四处寻找,希望找到祖先埋藏的宝藏,从而让自己摆脱困境。他这种对祖宗遗留的、虚无财富的奢求与他多年来读书所得背道而驰,所以他的内心是可怜的。陈士诚在别人眼中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即使去世也没人在意和关注,所以他是可怜的。
    (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词语的读音,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含义,再判断想。
    (4)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表达观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解答时,要明确人物的特点,再分析作答。
    文学类选择题解答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
    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
    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
    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
    12~18.【答案】D、A、C、B、D、、
    【解析】(1)D.句意: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怵:诱惑。
    故选D。
    (2)A.以:连词,因为;连词,因为。
    B.焉:助词,不译;代词,哪里。
    C.其:代词,那;语气副词,还是。
    D.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目的,来。
    故选A。
    (3)C.“亦去之”前省略的是“晋军”。
    故选C。
    (4)B.“烛之武回应郑伯的话既表明了他谦逊的老臣风范”错,由“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可知,烛之武此时内心有不满的情绪。
    故选B。
    (5)D.“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错,《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故选D。
    (6)①东道主,东边大道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害,害处。译文: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②说,游说;立谈之间,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存,保全。译文: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
    (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几句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几句也是从事理上说的,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
    答案:
    (1)D
    (2)A
    (3)C
    (4)B
    (5)D
    (6)①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②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
    (7)①烛之武首先是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灭郑对秦的害处和存郑对秦国的好;
    ②列数晋国历史上对秦国的失信。
    参考译文:
    选文一: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晋文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王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有那人的力量,我今天也到不了这一地位。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选文二: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招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走向危难。(如果)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也可以借助语境、语法知识来推断。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3)本题考查学生对补充内容正误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明确省略的内容,再判断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内容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明确相关的文化常识知识,再判断选择。
    (6)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9~22.【答案】B、D、C、
    【解析】(1)B.“重在表达因向往洞庭湖却迟迟未能登临的遗憾”错误。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故选:B。
    (2)D.“意思是说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
    (3)C.“皆表达因怀才不遇引发的对现实不满”错误。《登快阁》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并没有“因怀才不遇引发的对现实不满”。
    故选:C。
    (4)“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了却”二字,称处理官事为“了却”,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
    “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写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
    结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答案:
    (1)B
    (2)D
    (3)C
    (4)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杜诗译文:
    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黄诗译文:
    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远阔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明澄澈。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我从万里之外的远地乘船归来,在船上吹起长笛;我的这颗心,将愿与白鸥结为朋友。
    赏析: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诗。
    一般说来,文章或诗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黄山谷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晖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
    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脁“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曾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张宗泰《鲁斋所学集》)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潘伯鹰评语)。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全诗明白如话,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紧扣,层层关联,用典贴切,无一字无来处,体现了江西诗派用字新奇、笔力雄健的特点。
    此诗极受后人称赏。姚鼐称此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评析说:“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句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这些评析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纲评黄山谷诗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造化元气发泄透矣。”细吟此诗,当知无愧。
    (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文体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要在理解相关诗句的基础上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要在理解相关典故的基础上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归意”体现的过程。
    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23.【答案】【小题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小题2】春光融融,风雨凄凄
    【小题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虽欲强聒,不复一一自辨
    【小题4】翠峰如簇,着我扁舟一叶
    【解析】故答案为:
    (1)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重点字:纵)
    (2)春光融融风雨凄凄(重点字:融)
    (3)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重点字:弥)
    (4)虽欲强聒不复一一自辨(重点字:辨)
    (5)翠峰如簇 着我扁舟一叶(重点字:簇)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平时要加以识记。
    理解性默写注意要点: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
    24.【答案】走出困境,需自强与关怀 人,不可避免的会有痛苦,烦恼,甚至绝望的时刻。在这失意的时刻,如何走出困境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走出困境和绝望,既需要亲朋的关心、鼓励与帮助,也需要自己的努力、智慧,汗水与坚持。只有外在的关怀与内在的源动力在一起,才能够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需要亲朋的鼓励与支持。
    史铁生在花样年纪双腿残疾,他想不开,他甚至想到了死,但是母亲在背后默默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让他从这个痛苦中摆脱出来,最终他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他懂得了自己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让母亲为自己感到骄傲。很多时候,亲朋好友的安慰、鼓励,帮助和支持,真的是我们走出困境不可缺少的。试想,一个人处于困境中,得不到亲人的鼓励和帮助,取而代之的是讽刺和挖苦,甚至是打击,这个人想要走出困境是很困难的。这些鼓励会让你对生活充满信心,帮助你正视现实。
    走出困境,更需要自身的坚强与乐观的态度。
    “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境是上天在你们成功路上设置的一道关卡。紧锁的愁眉只会徒增逃避的害怕感,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是纵身烈火痛苦的涅槃。自身的强大,才能帮助你忘掉过去的不快。而这种强大,需要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汗水与坚持。感动中国人物杨宁在创业初期遇到了融资难、乡亲不支持甚至嘲讽等各种困境,可她没有逃避没有放弃,而是虚心接受,自我消化,重新思考,用时间与汗水博取了乡亲的信任,用坚定与努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在这个人人自强的新时代,在这个离中国梦更近的新时代,这种精神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反观当下,有些人被“精致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蒙蔽了双眼,受“躺平”“佛系”“丧”等思想影响而变得消极颓废。我们有“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钟南山,有怀揣“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有无数个像他们一样努力拼搏的平凡的奋斗者,你又何必悲叹生不逢时难以逃脱困境呢?吾辈青年也应当有自我坚强的态度,才能反过来博得更多亲朋好友的认可与鼓励,这才是我们走出困境的方式。
    心中有了自强不息的信仰,脚下才会有坚持不懈的无穷力量。我们的未来将在亲友的鼓励下越发辉煌!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讲人想要摆脱痛苦、烦恼,走出困境和绝望,既需要亲朋的关心、鼓励与帮助,也需要自己的努力、智慧,汗水与坚持。也就是说,别人的关心与自己的努力、坚持是摆脱痛苦,走出困境不可缺少的。从材料来看,人想要摆脱痛苦,从困境中走出来,亲朋好友的关心与爱护,鼓励与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当然,一个人想要走出困境,只有亲朋好友的帮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有想要走出困境的意愿,才可能有更强的动力支撑自己走出困境,战胜困难。史铁生在母亲的支持下从痛苦中走了出来,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可能在写作中闯出一条道路也是困难的。人更多的时候靠的是自救。
    因此,写作的时候,需要结合上面所谈的两个方面。比如,开篇表明观点:人想要走出困境,离不开亲朋的鼓励,更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文章主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写,第一部分写亲朋的鼓励,第二部分写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这里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作为论据支撑。最后,再照应开篇。
    参考立意:
    1.走出困境,需要亲朋的鼓励和个人努力。
    2.是亲朋的支持和个人努力让我战胜困难。
    3.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少了亲朋支持和个人努力。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A.品味
    偶尔
    悲凉
    B.品味
    偶然
    悲凉
    C.品位
    偶然
    悲愤
    D.品位
    偶尔
    悲愤
    A、隽秀才(juān)
    轻薄(bó)
    惘惘(máng)
    B、小觑(qū)
    蓦地( mù)
    禁不住(jìn)
    C、摇曳(yè)
    徘徊(huí)
    确凿(zuó)
    D、动弹(tan)
    黑魆魆(xū)
    战战兢兢(jīng)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
    B.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
    中:符合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
    与:交往
    D.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怵:恐惧
    A.以其无礼于晋
    亦必以利而离
    B.子亦有不利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D.朝济而夕设版焉
    秦、晋连兵而伐郑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