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01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02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01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02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本次考试采用网上阅卷,考后试卷由学生自行保管,答题卡必须按规定上交。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选择题答案进行填涂时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试题卷上无效。
    3.主观题作答时,不能超过对应的答题边框,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曾一度被称为“甘肃的仰韶文化”。这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 历史悠久B. 世界领先C. 多元一体D. 魅力独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及所学可知,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甘肃仰韶文化”,这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发展趋势,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悠久的特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信息,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 孔子编著的《春秋》,强调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他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孔子的这一观点( )
    A. 表明华夏认同已经形成B. 是诸侯实施文化歧视政策的根源
    C. 蕴含一定华夏认同观念D. 使“华夷之辨”观念得到普遍接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依据材料“他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可知,孔子认为华、夷可互变,若夷用夏礼,即夷的行为符合周的礼乐文明,则夷可进而为夏,这说明孔子已经有华夏认同观念,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仍在形成之中,排除A项; “华夷之辨”并非文化歧视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华夷之辨”被普遍接受,没有强调“华夷之辩”传播与接受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3. 据学者统计,秦自武王到始皇时代的百年间共有丞相21位,其中异国人占到了60%以上,如楚人李斯、魏人吕不韦等。这一现象表明( )
    A. 秦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B. 用人唯贤成为诸侯共识
    C. 士人活跃加剧诸侯争霸D. 人才聚集推动统一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到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自武王到始皇时代的百年间丞相21位,诸如楚人李斯、魏人吕不韦等的异国人就占到了半数以上,可知秦国的发展过程中聚集了大量人才,从而推动统一趋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对秦国经济文化和同时代他国作比较,不能够说明其相对发达,排除A项;材料只有秦国的用人情况,看不出其他诸侯对国家用人的共识问题,排除B项;士人活跃加剧诸侯争霸的说法因果关系颠倒,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 始皇帝“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皇帝之明,临察四方”。材料中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 巩固秦王朝的统治
    C. 确立以法治国理念D. 完善国家制度建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从所给材料来看,这些都是始皇帝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它们都推动了统一国家的发展,B项正确;“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只体现材料的“皇帝之明,临察四方”部分,信息不完整,排除A项;本题主旨“巩固的秦朝统治”,“确立以法治国理念”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完善国家制度建设”只是对材料信息的总结,没有体现其实质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5. 据图1、图2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B. 国家走向局部统一
    C. 地方行政区划扩大D.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东汉末年时军阀较多,形成军阀割据的形势,到三国时期,主要的政权呈现三国鼎立的局面,政权变少,由此可知国家走向局部统一,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往情况,不能说明民族交融不断加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地方政权的建立,不是统一国家地方行政区划扩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权力受到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
    A. 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 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 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D. 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光武帝(中国)。汉光武帝和汉明帝时期整理儒学章句是为了借助皇权的力量强化主流意识形态,A项正确。本题主旨“儒学的官方化”,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规范儒学经典章句研究是表现现象,不是本质要素,排除C项;传统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经历过改造,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 5世纪后期,北魏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
    A. 缓和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B. 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 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D. 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5世纪后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冯太后主政时的改革措施主要针对地方豪强势力隐匿人口行为,旨在加强国家对人口的了解和控制,保证国家赋役征派,D项正确;冯太后推行这些改革措施与缓和与汉族的矛盾无关,排除A项;单凭材料信息无法对比冯太后改革前后农民的赋役水平,无法得出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结论,排除B项;单凭材料信息无法对比冯太后改革前后农民的赋役水平,无法看出农民的负担减轻,因此无法得出缓和阶级矛盾的结论,并且材料内容与缓和社会矛盾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8. 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 )
    A. 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B.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直接管理
    C. 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D. 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和亲”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主要是受唐朝先进文明吸引的影响,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C项正确; “从根本上改善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唐代的“和亲”并不是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直接管理,排除B项;唐“和亲”现象“避免了”少数民族的战争的说法也过于绝对化,只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排除D项。故选C项。
    9. 根据史料统计,唐代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姓氏的士族中共出现了102名宰相。这说明唐代( )
    A.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 九品中正制依然存
    C. 科举制固化了阶层D. 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材料“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在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等信息可知,唐代时期,虽然广大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制进入权力阶层,但仍由士族为主导,说明这时期士族政治仍有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士族政治仍具影响力而不是地方割据势力强大,排除A项;隋朝时九品中正制已经被废除,排除B项;科举制可以促进阶层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
    A.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 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 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程颐程颢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等信息可反映出北宋时期存在儒学与佛教融合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儒佛的融合,而不是强调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无法体现地位动摇的现象,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问题,并且在南宋时理学才逐渐成为官方哲学,C项错误;阳明心学出现于明代,D项错误。
    11. 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时看到了被人翻刻的苏轼文集《眉山集》,写信给苏轼: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苏轼作品得以在辽境广泛传播的客观条件是( )
    A. 印刷行业发展迅速B. 宋辽达成和议
    C. 文官受到广泛尊崇D. 民族差异消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由材料可知,苏轼的诗词文章被人翻刻,在辽国境内广为流传,这表明印刷术的发展助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A项正确;宋辽和议与文学作品传播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B项;文官受到推崇是宋朝的现象,无法使得苏轼文集在辽国广泛传播,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民族差异没有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
    12. 下表唐宋诗人的地域分布,据表可知,宋代( )
    A. 取士人数增加B. 人口流动加剧C. 北方政局动荡D. 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唐宋诗人的地域分布”可知,宋代南方地区的诗人比例远超北方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该现象反映了唐代至宋代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文化重心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诗人在南北方的占比情况,看不出科举取士人数的变化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唐宋时期人口流动加剧的结论,排除B项; “北方政局动荡”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周干、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 )
    A. 惩治地方腐败官吏B.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 强化中央的控制力D. 构建政权政治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洪熙元年(中国)。根据材料“就是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代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可知,明朝最初设置巡抚是使其代表中央监察和安抚地方,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惩治地方腐败官吏不属于巡抚设立的根本目的,A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巡抚制度无关,排除B项;构建政权政治认同主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和巡抚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 清初的票拟和明朝不同,不是阁臣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采纳的,而是阁臣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不可丝毫专擅。这一变化反映了清初( )
    A.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 中枢机构的异变
    C. 盛世局面得到保障D. 官僚机构被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与明朝相比,清初内阁官员“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这实质上反映了君权的强化,A项正确;对比明朝,清初中枢机构变化不明显,都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排除B项;盛世局面开始于康熙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官僚机构被控制”的说法过于夸大,清初的阁臣揣摩皇帝旨意起草谕旨不代表整个官僚机构被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5.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 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 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 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 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海国图志》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6. 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
    A. 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D. 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可知,列强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A项正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腐朽,排除C项;宗藩关系是指明清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豳风·七月》是中原地区最早记载葡萄的文章。《史记·大宛列传》清晰记录了在张骞通西域后,汉朝迅速把西域葡萄种类引入中原并开始种植栽培。到了北魏时期,皇城洛阳许多地方都种了葡萄。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出产的葡萄在中原地区享有盛名。唐朝时引进了西域的马奶子葡萄,扩大了中原葡萄的种植规模。南方的葡萄种植技术在南宋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南方还培育出了多种品种。元朝政府在太原等地开辟葡萄园,并就地酿制葡萄酒;元代三大农书中,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对葡萄的种植方法和生长环境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总结。清朝时期,哈密、部善等地都是葡萄的主要产区,品种有萨伊必、裕租木、奇石蜜食等。
    材料二 元世祖十分重视农桑,使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有了很大发展。当时,除了河西与陇右地区大面积种植葡萄外,北方的山西、河南等地也是葡萄和葡萄酒的重要产地。政府非常重视葡萄产业,并积极组织建造葡萄园,集体酿造葡萄酒。在政策方面,元朝放宽了有关酿酒的法令,私人也可以酿制酒类。元代人民开始用蒸馏技术来提纯葡萄酒,利用蒸馏方法制作的葡萄酒酒味醉冽甘芳,其制法与现代水果蒸馏酒白兰地相同。在元代,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饮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平民百姓也饮用葡萄酒。此外,元代葡萄酒文化逐渐融入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除了大量的葡萄酒诗外,在绘画、词曲中都有体现。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玉珏《中国古代葡萄和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葡萄种植与传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得到很大发展的原因与意义。
    【答案】(1)特点:时间早、历时久;品种多;种植区域广;种植技术成熟;政府重视。
    (2)原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广;酿酒技术的改进;农书促进了葡萄种植的推广;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扩大;元代人民的劳作与智慧。
    意义: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和饮料种类;为元代文学艺术等领域提供了素材来源;促进了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的葡萄酒酿制技术的进步和中华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张骞通西域后,汉朝迅速把西域葡萄种类引入中原并开始种植栽培”可知中国古代葡萄种植时间早、历时久;根据材料一“清朝时期,哈密、部善等地都是葡萄的主要产区”可知中国古代葡萄种植区域广;根据材料一“南方还培育出了多种品种”可知中国古代葡萄品种多;根据材料一“南方的葡萄种植技术在南宋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可知中国古代葡萄种植技术成熟;根据材料一“元朝政府在太原等地开辟葡萄园”可知政府重视。
    【小问2详解】
    本题第一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国家统一为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政府非常重视葡萄产业,并积极组织建造葡萄园,集体酿造葡萄酒”可知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广助推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根据材料二“元代人民开始用蒸馏技术来提纯葡萄酒,利用蒸馏方法制作的葡萄酒酒味醉冽甘芳,其制法与现代水果蒸馏酒白兰地相同”可知酿酒技术的改进助推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得到发展;根据材料一“代三大农书中,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对葡萄的种植方法和生长环境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总结”可知农书促进了葡萄种植的推广;根据材料二“在元代,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饮用葡萄酒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平民百姓也饮用葡萄酒”可知社会各阶层对葡萄酒的需求扩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人民的劳作与智慧是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得到很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和饮料种类;根据材料二“元代葡萄酒文化逐渐融入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除了大量的葡萄酒诗外,在绘画、词曲中都有体现”可知为元代文学艺术等领域提供了素材来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酒业得到发展,促进了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在元代,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可知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元代人民开始用蒸馏技术来提纯葡萄酒,利用蒸馏方法制作的葡萄酒酒味醉冽甘芳,其制法与现代水果蒸馏酒白兰地相同”可知为后世的葡萄酒酿制技术的进步和中华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8.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答出两点即可)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答出两点即可)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一中“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可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根据“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根据“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可知,商人资本雄厚;根据“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活跃。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根据“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可知,政府开放海禁;根据“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可知,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要背景:根据材料二中“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根据“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可知,中国的手工业品在海外广受欢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美洲大量白银(贵金属)。
    【小问3详解】
    作用:综合材料一、二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货币、商业和中外经济交流等方面分析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国内的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利玛窦给万历皇帝的礼品单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利玛窦的礼品单”,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利玛窦给万历皇帝的礼品单反映了中西交流的时代风貌。
    论述:从明朝中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利玛窦通过赠送天主像、圣母耶稣像油画、祈祷书、十字架等达到传教的目的,他礼品单中的自鸣钟、三棱镜、三角形玻璃杯、世界图册开阔了士大夫的眼界,使西方近代科学得到传播。此外,利玛窦还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如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何、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数学概念,这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如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
    总之,传教士与中国文人在“礼尚往来”中找到了对话的切合点,打破了中西文化的隔阂,从而促进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为东西文明的沟通搭建了桥梁。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观点阐述类,时空是明朝中后期(中国)。题干要求围绕“利玛窦的礼品单”,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从利玛窦的礼品单可以看出有当时西方的科技成果(自鸣钟、三棱镜、《月相》),也有西方的文化成果(天主像、祈祷书、十字架),可以看出利玛窦来华有传播宗教的目的,同时也让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的科技成果,因此考生可以将论题拟定为“利玛窦给万历皇帝的礼品单反映了中西交流的时代风貌”。考生在进行论述时的思路主要是阐述东西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利玛窦具体给中国带来了那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同时中国文化也传入西方,对西方产生了影响。
    第一步,考生先交代利玛窦来华的时代背景,即从明朝中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强调利玛窦来华主要是传播基督教,考生可以列举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表现:赠送天主像、圣母耶稣像油画、祈祷书、十字架等物品,同时利玛窦为了减轻传教的阻力,还带来了自鸣钟、三棱镜、三角形玻璃杯、世界图册等物品引起中国人对西方的兴趣,开阔开明士大夫的眼界。第二步,考生要论述中西合作和交流,考生可以列举利玛窦还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同时传教士们也把中国的文化传入西方,如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为欧洲的系列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提供理论,考生可以列举典型代表启蒙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
    最后,考生得出结论,利玛窦等人物来华并不是单纯西学东渐,同时也伴随着东学西传,反映了中西交流的时代风貌。
    北方
    南方
    唐代
    86.2%
    13.8%
    宋代
    43.7%
    56.3%
    天主像一幅
    油画两幅:圣路加教堂圣母像摹本、圣母怀抱幼年耶稣像
    镀金边金丝封面每日祈祷书一本
    镶宝石十字架一具
    报时自鸣钟一座
    三棱镜两块
    缀纯银链三角形玻璃杯两个
    大西洋琴一张
    奥泰疏斯《月相》一书
    世界图册《万国图志》一套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始皇帝“端平法度,万物之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湖南省百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百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