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二三单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二三单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1
    第一二三单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2
    第一二三单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二三单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二三单元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25页。

    第一-三单元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端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节选自徐霞客《游大理日记》) 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略无阙处     略无: (2)不以疾也     疾: (3)颇大         颇: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峡 中 西 望 重 峰 掩 映 最 高 一 峰 当 其 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甲文中画横线句子表现了水流湍急,请写出乙文中类似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5.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充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天高地厚华夏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③竞来;企水④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萝⑤被⑥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里散赏⑦。 (选自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汉:银河。③翼:鸟儿。④企水:口渴求饮。⑤春萝:即女萝,学名松萝,一种地衣类植物。⑥被:同“披”,覆盖。⑦信足荡累颐物,悟里散赏:这样美好的景致,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流连忘返。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3)绿嶂百重( )  (4)秋露为霜(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归飞之鸟”中“之”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何陋之有 C.水陆草木之花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9.这两则书信共同反映了当时部分文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龙井①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并有辨才②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并所遣篮舆③,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④,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②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③篮舆:竹轿。④霁:雨过天晴。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赏析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黄冈竹楼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②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③,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注:①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②丁丁(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③氅:(chǎng)用鸟类的羽毛缝制成的外衣。 1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为乐者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宜鼓琴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1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B.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C.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D.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17.记承天寺夜游和黄冈竹楼记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谪居之时写下的散文,他们的情感抒发有何异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C.则素湍绿潭   则其心洒然而醒 D.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19.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二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D.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2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21.甲、乙两文都写了山,结合具体内容,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 【注】①形容:形状,形象。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任意东西             ②泉水激石 ③窥谷忘反             ④非日中夜半 2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一百来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景象。 C.两文内容上均写景,文体上也相同。 D.(甲)文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乙)文则单纯写景。 2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绝壁或千许丈。 25.(甲)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婴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2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负势竞上( )    ②互相轩邈( ) ③经纶世务者( )  ④窥谷忘反( )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乙] 故郭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④,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⑤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①故郫县:古地名。②汉:银河。③春罗:绿萝,一种爬蔓植物。④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⑤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2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川万转(河流) B.企水之猿(祈求,盼望得到) C.春罗被径(遭遇、遭受) D.鸡鸣不已(停止) 3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要求断3处) 故 郭 县 东 三 十 五 里 有 青 山 绝 壁 干 天 孤 蜂 入 汉 31.甲,乙两文都写了山,请谈谈两文内容、主题、手法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比较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⑤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⑥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过:苏轼的小儿子。⑥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32.解释加点字 (1)相与步于中庭 (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归舍已三鼓矣。 34.【甲】文中作者夜游承天寺见到的景象是“ ”;【乙】文中作者上元日夜游见到的景象是“ ”。 35.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画线句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美以及因月色不期而至引发的愉悦之情。 B.乙文结尾用韩愈的典故,把人生比作钓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失的辩证思考。 C.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之笔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夜繁荣之景、淳朴民风。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无法排遣,寻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歌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3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2)由是如挂钩之鱼: 37.用“/”标注画线句子的句读(标点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B.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C.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D.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题目虽都标明“记游”,但本文重在 ,《记承天寺夜游》却熔 、 、 于一炉,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40.《记承天寺夜游》和本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场景不同,却情怀共通,请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 完全没有 快 很 2.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3.(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进入峡谷。 4.溪破其中出。 5.山险水急三峡景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中间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 (2)句意为:没有那么快。疾:快; (3)句意为:水很大。颇:很。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峡中西望”点明望的位置和方向,“重峰掩映”是望到全景。“最高一峰当其后”是指聚集在最高的一座山峰。故断句为“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1)至于:到了;襄:冲上,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绝:断绝; (2)乃:于是,就;西向:向西;觅:找;小径:小路。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立足于对文意的理解,结合题干找到原文相关语句。 甲: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是: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这句没有正面写流水快,而是通过写水上的船快,体现水流急; 乙:写水流急的句子:溪破其中出,句意: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结合文中意思:上边高耸,下面陡削,溪流能够冲破其中流出去,可见水流湍急。注意要原句归纳答案。 5.本题考查对联运用。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下联是由并列短语+偏正短语组成。拟写上联时,应遵循对联“仄起平收”的格式,抓住《三峡》描写景物的语句,扣住“山”、“水”的特点,进行构思。结合“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上联可拟写为“山峻水清三峡美”或“山险水急三峡景”。 参考译文: (甲)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都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乙)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走,有山峰向东方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溪北踏着山冈向西上登,行了二里,有坟丘在左面山冈之上,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一扇门,上边高耸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 6. 消散 坠落 山峦 成为 7.C 8.(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2)风雨交加,天色灰暗,鸡(见不到太阳)便慌乱地不停鸣叫。 9.醉心山水;避世归隐。 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歇:消散。 (2)句意:夕阳快要落山。颓:坠落。 (3)句意: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嶂:山峦。 (4)句意:秋露成为了霜。为:成为。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归飞之鸟”的意思是:归巢的鸟儿。之:助词,的。 A.句意:学习并且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之:代词,代指学习过的知识。与题干中“之”意思不同; B.句意: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与题干中“之”意思不同; C.句意:水里陆地上的植物的花。之:助词,的。与题干中“之”意思相同; D.句意: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这里的“之”与题干中“之”意思不同; 故选C。 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青林翠竹: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时:四季。俱:都。 (2)晦:天色灰暗。鸣:鸣叫。不已:不停。“鸡鸣不已”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是“鸡(不见日则)鸣不已”。 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分析情感。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发端,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赞美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乙文描绘了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的美丽景色,“信足荡累颐物,悟里散赏”更是体现了作者观赏如此优美的景色之后的感悟,美丽的景致在作者看来能消除烦恼、怡情养性,徒增避世归隐的想法。因而这两则书信共同反映了当时部分文人具有醉心山水、避世归隐的思想。 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流水千折百回。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一年之中)秋露成为了霜,春夏则藤萝铺径。风雨交加,天色灰暗,鸡见不到太阳,便慌乱地鸣叫。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 10. 考虑,想到 只是 1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描绘出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13.《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表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龙井题名记》表达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写内心的欢愉。 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2)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空明:形容水清明澄澈;藻、荇:水草;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 1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把月光比成“庭院中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成纵横交错的藻、荇,水中的水草纵横交错,清晰可见,用此侧面写出了“积水”的清澈,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澄澈; “庭下如积水空明”是静景,“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动景,动静结合,水草在水中摇曳,竹柏影子在月光中摇曳,给人疏影摇曳、似真似幻之感。 1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蕴含着被贬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作者先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自比“闲人”,透露出作者在被贬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用与“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相对的“闲人”来写自己,表现了对“忙人”的鄙夷与讽刺,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胸。 《龙井题名记》首段写作者龙井这个地方游玩;第二段“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等语句,写作者夜晚月光皎洁,游兴不止,爬岭饮泉,看到草木青葱,水流发出悲怆的声响,不禁感叹“非人间之境”,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发内心的欢愉。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了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14.(1)门户(2)考虑,想到(3)只是(4)弹 15.(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 (2)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实在无法详细描述出来。 16.B 17.相同点:甲乙两文都书写了谪居之乐,展现一份悠闲怡然的情致。 不同点:①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知音共赏的慰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从文中“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字里行间都能看出;②黄冈竹楼记则表达了恬淡的生活情趣和闲适的幽居心态,从文中“夏宜急雨”“冬宜密雪”“消遣世虑”“谪居之胜”等字里行间看出。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1)句意: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户:门户; (2)句意: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3)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 (4)句意:这里适宜弹琴。鼓:弹。 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空明(清明澄澈)、交横(交错其中)、盖(大概,原来是)”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远(远眺),吞(吞没,尽览),具(详细),状(描述)”要理解正确。 1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分析,“竹工破之”中“竹工”是主语,“破”是谓语,“之”是宾语,故在“之”后断句; “用代陶瓦”中“用代”是动词,“陶瓦”是名词,组成动宾词组,故在“瓦”后断句;“比屋皆然”中“比屋”是主语,“皆”是谓语,“然”是宾语,故在“然”后断句;再结合句意“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可断句为: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故选B。 17.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相同点:结合【甲】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可知,两文都写了谪居生活中的乐趣,展现了一份悠闲怡然的情致,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 不同点:结合【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作者还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结合【乙】文“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可知,文章开篇即写黄州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接着作者以声写楼,以声抒情,详写了在楼中可以领略到的种种别处无法领略的清韵雅趣。黄冈竹楼,是作者洁身自好的人格和高远情志的载体,是作者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作者把竹楼写得情趣盎然,实际上抒发了自己的飘泊无定之苦、仕途失意之叹;同时也传达出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以及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8.C 19.D 20.(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于是心胸潇洒脱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长久地留在此地,忘记了回去。 21.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广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高度)。乙文“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直接写出了群山环绕的样子;“草树众而泉石嘉”写出了山上草树茂盛,泉水山石秀美的特点,运用白描,简洁凝练。 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的一词多义。 A.阻绝、阻断/消失、终止; B.清波/水清; C.于是,就; D.在/如果; 故选C。 19.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分析。 D.有误,《三峡》一文中,先写“山”再写“水”,而后“依水势行文”按照水势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的,而与之对应的季节应该是“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的,而不是春夏秋冬的顺序; 故选D。 2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 (1)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不以:不如。疾:快。 (2)洒然:不拘束的样子。醒:清醒。归:返回。 21.本文考查文言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 甲文中第一段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 乙文中“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草树众而泉石嘉”可知,群山相环,云烟弥漫,旷野无垠,草木茂密,泉水清冽,山岩峻秀的景色,同时运用了白描手法,简洁凝练。 参考译文: (甲)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如果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乙)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 22. 向东或向西 冲击、撞击 同“返”返回 不是 23.C 24.①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②岸上陡峭的山崖有的高达千丈。 25.示例一: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水,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突出江水之“异”。示例二:作者善于运用感官描写,从视觉角度写山的形貌,从听觉角度写山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奇”。示例3: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26.示例: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传达出爱慕美好大自然,忘情山水、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字词意思的能力。 ①句意为: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向东或向西; ②句意为:泉水拍打在山石上。激:冲击、撞击; ③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④句意为:不是中午或半夜。非:不是。 2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甲文的文体是书信,乙文的文体是山水散文。故选C。 2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鸢:像鹰一样;戾:到;经纶:治理;窥:看到。 ②重点词有:或:有的;许:大约。 25.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先扬后抑、欲扬先抑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运用的写作手法。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第三段写“奇特的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26.本题考查作者情感。《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通过对山水之美的生动描绘,从而引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受,作者望山峰之雄奇,平息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思,望山谷之幽美,忘记了繁琐的事务,沉醉在自然之境中,流连忘返;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参考译文: [甲]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地啼叫不绝。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乙]《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27. 负:凭借 邈:往/向远处伸展。或者:远,用作动词 经纶:筹划、治理 同“返”,返回 28.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迅猛的巨浪(凶猛的大浪)好像飞奔的马。 ②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29.C 30.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31.①都抓住山高峻,植被茂密的特点;②都采用了多感官的写法,有视觉,有听觉;③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山的动感与生机;④都使用了夸张等修辞手法;⑤都写了观赏山水产生的感受,热爱山水的情感或者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2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 (2)句意: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邈,往/向远处伸展; (3)句意: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4)句意: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28.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1)“甚箭(‘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若(好像)”“奔(飞奔的马)”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2)“戾(至、到达)”“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有误,“春罗被径”的意思是“绿萝覆盖了小路”,“被”的意思是“覆盖”; 故选C。 3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故鄣县东三十五里”表处所,后边应该停顿;“有青山”点出了描写的对象,后边应该停顿;“绝壁干天”和“孤峰入汉”分别描述悬崖和山峰的情态,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31.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分析其共同之处。 结合甲文第③段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和乙文中的“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可以看出,两文都描写了山势之高峻绵延,生机勃勃; 从感官角度来看,甲文第②段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和第③段中的“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为视觉,第③段中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为听觉,乙文中的“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为视觉,“鸡鸣不已”为听觉; 甲文第②段中的“水皆缥碧”为静态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为动态描写,乙文中的“绝壁干天”为静态描写,“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为动态描写,二者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甲文第②段中的“千丈见底”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乙文中的“孤峰入汉”“清川万转”等句子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结合甲文第③段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乙文中的“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可知,两文表达了淡泊名利的主题。 参考译文: 甲: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迅猛的巨浪(凶猛的大浪)好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乙: 故鄣县向东三十五里地,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插天际;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流水千折百回。归巢的鸟儿,争相飞来;饮水的猿猴,成群结队。秋天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花,绿萝覆盖了小路。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鸡一直鸣叫。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32. 共同,一起 只是 33.(我)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 3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35.D 32.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句意: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 (2)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 3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注意关键词: 归:回来;三鼓:三更。 34.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 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的意思“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可见作者夜游承天寺见到的景象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结合“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的意思“于是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可见作者游上元夜见到的景象是: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根据题意用原文回答即可。 35.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 D.有误,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不正确,从甲文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放杖而笑,孰为得失?”一句可知,作者的心情是达观的。 参考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 己卯年上元,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的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36. 曾经 的 37.C 38.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或这里有什么不能歇息的呢?(句式正确,“此间”“歇”翻译正确即可) 39. 议论; 叙事(记叙) 写景(描写) 议论 40.本文表达了作者乐观(达观)、旷达、随遇而安(在逆境中自得其乐、自解自适)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 3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尝:曾经。 (2)句意为: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之:助词,的。 37.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句意“如果人们都能领悟这个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这句话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人”为主语,“悟”为谓语。第二个分句:“兵阵”为主语,“相接”为谓语。第三个分句:“鼓声”为主语,“如”为谓语。 正确划分为: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故选C。 3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此间:这里。歇不得:不能歇息。 3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本文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由此可知,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记承天寺夜游》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第三部分(第五句)抒情: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4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游松风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居广东惠州时所作的一篇小品文,记叙了作者游松风亭路途中的小事及感想。作者在谪居生涯中常常苦中作乐,信步山野中排遣愁怀,领悟自然玄机。此次登松风亭未遂,却再次觉悟到“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作者为人坦诚、天真、乐观豁达的一面。两文同为贬谪,游览时都是兴致所至。《记承天寺夜游》邀友赏月自然随意,《记游松风亭》登山歇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都表现了作者游览时悠闲的心情,和旷达自若的情怀。 参考译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