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有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学校:龙泉中学 命题教师:高二语文组 审题学校:宜昌一中
    考试时间:2023年10月9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18世纪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莫扎特和贝多芬都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对这两位同样伟大的音乐巨子,许多人爱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音乐史或有关音乐评述的文章中这样的比较屡见不鲜,这确实是一种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柴可夫斯基这样对比:“莫扎特不像贝多芬那样掌握得深刻,他的气势没有那样宽广,他的音乐中没有主观性的悲剧成分,而这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是表现得那么强劲的。”丰子恺这样说:“贝多芬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实在是这英雄心的表现。在莫扎特,音乐是音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音乐美。至于贝多芬,则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故更有光辉。即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则是灵魂的艺术。”《音乐的故事》的作者保罗·贝克说:“人们有时把莫扎特和贝多芬称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前者注重结构的完美,后者则喜欢气势的恢宏。有时也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比作歌德和席勒,前者的作品纯朴自然,而后者的作品感情浓烈、内涵丰富。”
    很少有人拿莫扎特和其他音乐家对比。拿莫扎特和贝多芬对比,说明他们两人地位旗鼓相当,也说明拿二者对比的人的心目中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态度以及对艺术人生的态度。
    我更愿意从这一点来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即他们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之所以选择人生苦难这一点来作为比较基点,是因为这是他们两人共有的,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都是他们共有的磨难,也是他们共有的财富。
    疾病、贫穷、孤独、嫉妒、倾轧……如黑蝙蝠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他们。谁会比他们更悲惨呢?只不过,贝多芬比莫扎特多了耳聋的悲惨,莫扎特比贝多芬多了早逝的悲惨。而且,同样生活在维也纳,莫扎特要贫寒得多,贝多芬虽有过贫穷的童年,但到维也纳不久就得到宫廷顾问官勃朗宁夫人的资助。同样死在维也纳,莫扎特的葬礼比起贝多芬由维也纳政府出面举办的2万人参加的葬礼,显得凄凉万分,他没钱买墓地,他到底埋在哪里也无人说得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此深重的苦难,表现在他们的音乐中是那样不同。傅雷说莫扎特的音乐“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是的,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评价说:“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一个“天使”,一个“天籁”,傅雷特意用了这样两个词来形容莫扎特的音乐,这是他对莫扎特的独特理解。这不是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式的恬淡,不是“闲云不作雨,故傍青山飞”式的超然,不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式的喜悦……莫扎特对痛苦和苦难不是视而不见的回避和如禅家般的超脱,而是把它嚼碎化为肥料重新撒进土地,不是让它再长出带刺的仙人掌,而是让它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
    贝多芬和莫扎特不同,他对于苦难的反抗之心很强烈,这明晰地刻印在他的行为轨迹和乐思中。当得知自己患病将致耳聋的消息后,他痛苦地诉说:“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一切心爱的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自私的世界上!”“两年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当然,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苦难,他经过激烈的内心冲突,以起伏跌宕的姿态勾勒了自己的行为曲线。
    他的音乐里,听得到明确的主观意图,棱角鲜明的性格,抽象的哲学意义,史诗般宏大叙事的胸怀。他把苦难演绎得极其充分,不是渲染宣泄它,而是重视超拔它,以此反弹于乐思中乃至对传统音乐创作规范的突破上。因此,即使在苦难的深渊也有对欢乐的讴歌,如第九交响乐末乐章的《欢乐颂》,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那力量,是大众的,是你我都有的。
    贝多芬和莫扎特在生活经历上有那样多共同点,但在音乐表现上却是那样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莫扎特短暂的一生都沉浸在音乐中,音乐融化了他,他自己也化为了音乐;而贝多芬从小就喜爱哲学和文学,年轻时爱读莎士比亚、莱辛、歌德的作品,曾专门拜访过歌德,把自己根据歌德的诗谱写的康塔塔总谱献给了歌德,还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他比莫扎特吸收了更多营养。
    贝多芬说:“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在这一点上,贝多芬和莫扎特是一致的。他们的音乐在这一交叉点上汇合。所以,我们在贝多芬的某些音乐中听到莫扎特的影子,不会感到奇怪。
    傅雷说:“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么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双子星座。莫扎特在室内乐、交响乐、协奏曲和歌剧几个方面全方位出击,贝多芬以横空出世的交响乐震响世界,将器乐理想发挥到那个时代的极致,挥舞着时代大旗。在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中,没有谁比他们两人更适合于我们中国人了。他们两人的音乐也是抚慰和激励世界所有人的艺术,至今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摘编自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子恺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艺术,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他高度赞扬贝多芬的音乐更有光辉。
    B.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时候,他的生活比贝多芬更贫寒,也更凄凉,他不像贝多芬有人资助,直到去世都很拮据,因此他的音乐没有反抗之声,有的只是默默的忍耐。
    C. 贝多芬的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代表了他的世界性成就,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D. 莫扎特和贝多芬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他们地位相当,他们也都曾面临着人生的巨大的苦难,他们的音乐都同样抚慰和激励着世界所有的人。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有时会把莫扎特比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歌德,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结构完美、淳朴自然的特点。
    B. 贝多芬的《欢乐颂》里对欢乐的颂歌,拥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体现了贝多芬对耳聋等厄运痛苦的超越。
    C. 贝多芬的音乐更符合大众的欣赏需求,比莫扎特的音乐更贴近日常,离我们的生活更近。
    D. 贝多芬的音乐可以给我们以战斗的勇气,莫扎特的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信心。在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中,他们两人特别适合于中国人。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观点的一项是( )
    A.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
    B.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够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保•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
    C.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西方哲学家论音乐》)
    D. 没有音乐,生命会是一场错误。(尼采《偶像的黄昏》)
    4. 傅雷用“天使”“天籁”形容莫扎特的音乐,为了证明这样评价是恰当的,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
    5. 有人说:“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苦难限制了人的视野,压抑了人的个性与梦想,但卑微的人在强大的苦难前却表现了一种坚忍和顽强,表现了一种生命的倔强。唯有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中作者将莫扎特和贝多芬进行了比较,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他们面对人生苦难时在音乐中的表现。
    【答案】1. B 2. C 3. D
    4. ①引用古诗,列举中国古代诗歌体现诗人对待苦难的方式,与莫扎特音乐体现的他对待苦难的态度进行直观比较,突出不同。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证明莫扎特的音乐是“美丽的鲜花”,有“天使般的温柔”,是自然而然的(苦难“嚼碎”化为艺术“肥料”)
    5. ①莫扎特的音乐,把苦难嚼碎化为肥料撒进土地,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②贝多芬的音乐,把苦难演绎得极其充分,重视超拔,以此反弹于乐思中乃至突破传统音乐的创作规范。③“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贝多芬和莫扎特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他们的音乐在这一交叉点上汇合。贝多芬的某些音乐中有莫扎特的影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因此”强加因果。由原文“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此深重的苦难,表现在他们的音乐中是那样不同。……是的,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可见莫扎特的贫穷与忍耐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在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中,没有谁比他们两人更适合于我们中国人了。他们两人的音乐也是抚慰和激励世界所有人的艺术,至今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原文比较了他们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和创作风格的不同,但选项所说于文无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本观点是艺术家个人的生活阅历、审美情趣会成为他们创作的来源,会影响到他们的创作风格,而艺术也是他们表达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
    D.讲的是音乐的作用,与文本观点无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手法的能力。
    ①“这不是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式的恬淡,不是‘闲云不作雨,故傍青山飞’式的超然,不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式的喜悦……莫扎特对痛苦和苦难不是视而不见的回避和如禅家般的超脱”引用古诗,列举中国古代诗歌体现诗人对待苦难的方式,与莫扎特音乐体现的他对待苦难的态度进行直观比较,突出不同。
    ②“把它嚼碎化为肥料重新撒进土地,不是让它再长出带刺的仙人掌,而是让它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证明莫扎特的音乐是“芬芳美丽的鲜花”,莫扎特的音乐,把苦难嚼碎化为肥料撒进土地,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结合“把它嚼碎化为肥料重新撒进土地,不是让它再长出带刺的仙人掌,而是让它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可知,莫扎特的音乐,把苦难嚼碎化为肥料撒进土地,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
    ②结合“他的音乐里,听得到明确的主观意图,棱角鲜明的性格,抽象的哲学意义,史诗般宏大叙事的胸怀。他把苦难演绎得极其充分,不是渲染宣泄它,而是重视超拔它,以此反弹于乐思中乃至对传统音乐创作规范的突破上”可知,贝多芬的音乐,把苦难演绎得极其充分,重视超拔,以此反弹于乐思中乃至突破传统音乐的创作规范。
    ③结合“贝多芬说:‘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在这一点上,贝多芬和莫扎特是一致的。他们的音乐在这一交叉点上汇合”可知,“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贝多芬和莫扎特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他们的音乐在这一交叉点上汇合。贝多芬的某些音乐中有莫扎特的影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护
    孙犁
    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在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拉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
    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
    “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
    “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到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①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
    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头上是宽广的蓝天。忽然听到飞机的叫声,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去,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扯过河去。
    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
    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
    “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
    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
    ②中队上的医生老康跑上来说:“刚一出发你就负伤了!”
    “可是并不光荣。”我说,“正在用腿用脚的时候,你看多倒霉!”
    “每天宿营下来,我叫刘兰去给你换药!”他说着替女孩子搀扶着我,刘兰才有工夫坐下去倒出她鞋里的沙土和石块。
    “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
    从这天起,每天晚上到村庄找好房子,刘兰就背着药包笑嘻嘻地找了我来,替我洗好伤口换好药,才回去洗脸休息。情况越来越紧,可是我的伤口并不见好,组织上决定要把我转移到远处一座高山上去,叫刘兰跟随。我心里有些焦急,望望刘兰,她却没有怨言。
    我们按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
    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我同刘兰就住在这小小的山庄上。进村以后,她去找上关系,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
    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③这山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不就是养不下,要不就是活不大!
    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因为刘兰还不会做莜面,老四就派了两位妇女来帮忙。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头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
    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
    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
    不久就下了大雪,接到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④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
    (一九五○年五月护士节于天津,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不大写战争的残酷,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刻意雕镂,而是运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来书写抗日战争时期坚忍乐观的中国军民。
    B. 小说善用日常小事和细节来表现人物,如转移到小山庄后,刘兰的一系列动作,体现出这个小丫头勤劳能干、沉稳干练。
    C. 小说注重环境烘托的作用,如“坡高水急”“道狭村稀”“毛驴蹄印”不仅体现了高山的荒僻,也体现了战争形势的艰难。
    D. 小说主要讲述了刘兰精心看护伤员的故事。“我”是小说的重要角色,也是故事的参与者与叙述者,这种叙述是全知视角,使故事具有亲历性和真实性。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她总是要穿上鞋”一是因为缠过的脚穿上鞋后才更好走路,二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缠过脚。
    B. 句子②中中队上的老康医生说的那句话带有明显的责怪意味,认为“我”刚出发就负伤是给部队拖了后腿。
    C. 句子③在情节上为后文刘兰成立讲习班,普及卫生知识做了铺垫。
    D. 句子④刻画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刘兰们”的坚韧不屈、挺拔向上。她们是作者心中人民的代表,是“美”与“善”的化身。
    8. 小说中多次出现刘兰背东西,请谈谈它们分别表现了刘兰什么样的性格。
    9. 孙犁的小说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 D 7. B
    8. ①“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此处体现了刘兰吃苦耐劳,不搞特殊化;
    ②“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此处体现刘兰对伤员的照顾,体现了她的责任心;
    ③“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此处环境更恶劣,刘兰却在风雪中背起所有的东西,体现了刘兰的坚韧与担当。
    9. ①语言风格:本文语言洗练简洁,清新自然,具有抒情特色;
    ②淡化情节:本文故事情节平淡,讲述了看护员看护伤员的故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③主题表达:散文化小说的主题多是思考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人性的美好等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全知视角”,不是全知视角,为有限视角。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B.“那句话带有明显的责怪意味,认为‘我’刚出发就负伤是给部队拖了后腿”错,并没有责怪,只是担心。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此处体现了刘兰吃苦耐劳,不搞特殊化。
    ②“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此处的“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体现刘兰对伤员的照顾,体现了她的责任心。
    ③“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此处“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交代了此时环境更恶劣,刘兰却在风雪中背起所有的东西,体现了刘兰的坚韧与担当。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语言风格:小说语言清新隽永,鲜活优美、凝练简洁,具有抒情特色。虽然环境恶劣,但几段景物描写的语言使小说具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如“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在苍茫的夜色里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
    ②淡化情节:小说情节简单平淡,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正面叙写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讲述了看护员看护伤员的故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③主题表达:散文化小说的主题多是思考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人性的美好等等。小说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在艰苦环境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不畏困难的女性群体形象,表现百姓对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人情美、人性美。虽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但是不着意写残酷的战争场面,也不着意表现人物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是着意表现农村女性的成长,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发掘他们内在的灵魂美、情操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曰: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凶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囹圄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苛而无解舍,下愈覆鸷而不听从,上下交利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节选自《管子·五辅》)
    材料二
    是故子墨子曰:“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怠乎纺绩织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下以持养百姓,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以入守则不固,出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共抎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
    (节选自《墨子·非命下》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中实将A欲求B兴天下C之利D除天下之害E当F若执有命者之G言H不可不强I非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之以政,意为“以政教之”,是状语后置句,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一句结构相同。
    B. 疾,指憎恨,成语“疾恶如仇”“疾言厉色”等中的“疾”与文中词义相同。
    C. 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是服从君命,辅助国君进行统治的人。
    D.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从历史经验看,能建功立业、声誉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为得到了民心;而国破家亡的,无不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B. 田地开垦而城邑殷实,公法通行而邪道废止,仓库充实而监狱空虚,贤人得用而奸臣罢退。管子认为,只有做到这些的人,才能称之为“善为政者”。
    C. 墨子认为,对于行仁义之道的人来说,应当仔细辨别、努力反对“有命论”者的话,所谓“天命”都是暴君捏造出来的,是穷人传播出来的。
    D. 墨子认为,内守国而不牢固,出去杀敌不会胜利,三代暴君桀、纣、幽、厉丧失国家、颠覆社稷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顺天而为。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2)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
    14. 你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得出了哪些为政的方法?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EH 11. B 12. D
    13. (1)因此小祸是兵败地削,大祸是身死国亡。由此看来,处理政务就不可不谨慎对待这些问题了。
    (2)他们认为竭力必能治理,不竭力就有混乱;竭力必能安宁,不竭力就有危险。所以不敢懈怠。
    14. ①安天下,建功业,先得人(得民心);
    ②为政要勤勉不怠(勤政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内心确实希望为天下谋利,为天下除害,面对‘有命’论者的话,不可不努力批驳它。
    “兴天下之利”是“求”的宾语,后面断开,即D处;
    “兴天下之利”与“除天下之害”是并列结构,中间应断开,即E处;
    “有命者之言”中的“之”在这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与后面语义不连贯,“言”后断开,即H处;
    故选D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用政事来教化人。/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B.错误。“疾言厉色”的“疾”是急速的意思。句意: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根本原因在于不顺天而为”错,材料二都在批判那些自身不努力而非要以“命”为借口来为自己失败狡辩的人,强调不应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命”,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命运,而不是顺天而为。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是以”,因此;“政”,名词作动词,处理政务;“慎”,谨慎对待。
    (2)“以为”,认为;“强”,竭力、尽力、努力;“怠倦”,懈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可知,安天下,建功业,先得人(得民心)。
    ②由材料二“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可知,为政要勤勉不怠(勤政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圣王,所以能取得盛名广誉,丰功伟业,显赫于天下,为后世所不忘,不是得到人们拥护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暴君之所以丧失国家,危及社稷,宗庙颠覆,湮没无闻,不是由于失掉人们拥护的,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现今拥有国土的君主,都希望生活安定,办事有威信,战争胜利,防务巩固,大的想统一天下,小的要称霸诸侯,却不重视争取人。所以,小则兵败而地削,大则身死而国灭。所以说:为政者是不可不致力于得人的,这是天下顶重要的问题。
    我们说:得人的方法,莫如给人以利益;而给人以利益的方法,莫如用政事来教化人。所以,善于为政的,总是田地开垦而城邑殷实,朝廷安闲而官府清治,公法通行而邪道废止,仓库充实而监狱空虚,贤人得用而奸臣罢退。上层人士,总是崇尚公正而鄙视阿谀之风;士民,总是重视勇武而鄙视财利;平民,总是爱农而厌恶大吃大喝,从而财用充足而日常生活富裕。所以,君主要宽厚而有所减免,人民要听从而无所怨恨,上下协调而有礼仪,这才生活安定而办事有威信,战争胜利而防务巩固,因而一战而征服诸侯。不善于为政的,总是田荒芜而城邑空虚,朝廷惊扰而官府混乱,公废弃而邪道风行,仓库空虚而监狱人满,贤罢退而奸臣得用。上层人士,总是阿谈成风鄙视公正:士兵,总是重视财利而轻视勇武;民,总是喜好吃喝而厌恶耕作,于是财用缺而日常生活困难。君主非常残暴苛刻而无减免,人民特别固执凶顽而不肯服从,上下互相争利而不协调,所以生活不安定而办事无威信,战争不胜而防守不固,于是小则兵败而地削,大则身死而国灭。由此看来,为政就不可不谨慎对待这些问题了。
    材料二:
    所以墨子说:“现在的王公大人之所以要早上上朝,晚上退朝,听理讼狱治理政事,整日分配职事而不敢倦怠,是为什么呢?答道:他们认为竭力必能治理,不竭力就有混乱;竭力必能安宁,不竭力就有危险。所以不敢懈怠。……王公大人懒于断狱治国,卿大夫懒于治理官府,则我认为天下一定会混乱,农夫懒于耕田、种植,妇人懒于纺纱、织布,则我认为天下衣食之财一定会不足。如果以此来治理天下,向上以此来侍奉天帝、鬼神,天帝、鬼神必不依从;对下以此来养育百姓,百姓没有得到利益,必定要离开不能被使用。这样于内守国则不牢固,出去杀敌则不会胜利。所以从前三代暴君桀、纣、幽、厉之所以国家灭亡、社稷倾覆,原因就在这里啊。”所以墨子说:“当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内心确实希望为天下谋利,为天下除害,面对‘有命’论者的话,不可不努力批驳它。说道:‘有命’之说,是暴君捏造出来的,是穷人传播出来的,不是仁者的话。今天行仁义之道的人,将不可不仔细辨别而努力反对它,就是这个道理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放言五首(其一)①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②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③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④,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本诗是诗人因直言上谏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②底事:何事。③臧生,指臧武仲,当时人称他为圣人,孔子斥之为凭借防地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指宁武子,孔子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④燔柴:大火。照乘:明珠。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扣“辨伪”二字,直言作伪者难以被辨别,锋芒也指向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B. 颔联用“但爱”“可知”二词,表达了对世人追随伪圣、不识真贤的愤慨。
    C. 诗人否定“草萤”“荷露”的同时,也抒发了因自身力量微薄的无奈之情。
    D. 这首诗是针对辨别人才真伪的设喻说理,形象生动,发人深省。
    16. 本诗尾联和诗人在《放言五首(其三)》中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同样谈到了对人才的辨识之法,请谈谈你对这两处诗句的理解。
    【答案】15. C 16. 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别人才和试炼玉石、辨别木材一样,都不能靠短时间去辨别,真正的人才要经过时间的考验。②本诗:如果不取燔柴大火、照乘明珠与草萤、荷露来作比较,又如何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真正的人才要经过认真比照(写“对比”亦可)才能辨别。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也抒发了因自身力量微薄的无奈之情”说法有误,这里应当是借对“草萤”“荷露”的否定坚定地表示:真与伪有本质区别,并无无奈之情。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含义,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句诗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需要等待七年。此句富有理趣,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可见该句的辨识重点在于“时间”。
    本诗尾联“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诗句意思是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作比较,又何从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这就相当于谚语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可见,这里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在诗词中借黑发变白的现象,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也是这样。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漂泊之苦、思乡之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文质彬彬 ②. 然后君子 ③.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④. 朝如青丝暮成雪 ⑤. 谁家今夜扁舟子 ⑥. 何处相思明月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彬、暮、叶、匏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 A 。然而,“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有部分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声名狼藉。
    今天,①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②可谓五花八门,③因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④不到十分之一。⑤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⑥不用反而不行。⑦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⑧其作用主要是克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⑨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会产生肉毒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已经是在故弄玄虚了,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如腌渍食品(高盐)等。
    因此, B ,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18.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加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示例:A就是食品中没有添加剂 B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
    19. 示例:③“因而”改为“而”⑤删掉“目的”⑧“克制”改为“抑制”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此处是消费者对“零添加”的看法,和后文为转折关系,结合后文“‘零添加’并非事实”“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可知,消费者对“零添加”的看法是没有任何添加剂,故此处应填“就是食品中没有添加剂”。
    B处,后文“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解释的是怎样判断食品安全,因此该句可填“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不合逻辑,“因而”表因果,而语境前后是转折关系,改为“而”;
    ⑤“目的是为了”语意重复,删掉“目的”;
    ⑧“克制……生长繁殖”动宾不搭配,“克制”改为“抑制”。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法语“雨”)也好所能满足?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
    20. 原文画波浪线的语句可以改写成:“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表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都有加点字“说”,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
    (2)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
    【答案】20. 原文运用长句,一气呵成,层层传递,表现出清明时节雨的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气势非凡。
    21. 示例一:①加上逗号,造成停顿,起强调作用,更能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示例二:②加上逗号,使句子变成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富有节奏感,具有珠玉落玉盘的效果。
    22. ①I中的“说”是解释、定义的意思,说明“零添加”并非事实;②II中的说是奏鸣,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在瓦上发出的声音。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句式上看,原文“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是两个长句,中间没有停顿,一气呵成,与清明之雨的连绵特点呼应,内容与形式更加和谐;
    从效果上看,长句表意更丰富,而且中间不停顿,读来颇有气势。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①“杏花,春雨,江南”,三个名词中间用逗号隔开,逗号表示比顿号稍长的停顿,读起来需要一词一顿,起强调作用;结合后文“六个方块字,或许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就在那里面”可知,这三个词,六个字,就是作者心目中美丽的祖国,这样表达更能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②“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每个小句子中间加上逗号,使句子变成短句;短句的特点是活泼,灵动,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富有节奏感;因为所写内容为“雨”,这样的短句具有珠玉落玉盘的效果。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语言文字运用I谈的食品中“零添加”的问题。“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注意“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这里的“说”是解释、定义的意思,说明商家刻意隐瞒真相,“零添加”并非事实;
    ②语言文字运用II“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写的是下雨的情景,这里的“说”是雨落在瓦上的声音,“说”其实是奏鸣,而且“说”是人的行为,此处用来写“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在瓦上发出的声音。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调了我们要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还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舒适、安逸消磨着我们的意志,风雨、坎坷牵绊着我们的脚步,还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考验着我们。
    材料二:《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引用老子的名言及其他人的言论,强调“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私念。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指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诱惑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自我修身,战胜自己,才能做到真正的强大。
    材料二是对材料一的补充说明,曾国藩所言的强大有两种,一种是修养自身,提升品德智力,于“内修”中强大;一种是逞强斗狠,于战胜他人获得优越感中强大,这是一种“外在”的强大。曾国藩的观点非常明确,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命题人以曾国藩的名言进一步为考生指明了立意方向。可以说,两个材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自知”“自胜”“自修”等关键词,由此可以明确写作方向及写作内容,即我们应该自我修身,自律自强,了解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自我修身、战胜自我的内涵,自我修身的重要意义,如何修身战胜自我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自我修身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修身战胜自我”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当代青年应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坚守内心;当代青年应勇于克服自身缺点,自律自强,修身立德,抵制诱惑;当代青年应走出舒适圈,勇于超越自我,走向强大。
    立意:
    1.自修须求强,胜人莫骄人。
    2.常修己身,以求自强。
    3.自胜者谓之强,自修者谓之胜。
    4.看重自修,看淡胜败。
    相关试卷

    湖北省宜荆荆随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荆荆随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荆荆随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荆荆随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荆荆随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