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01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02
    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精练,共32页。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上,将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OA′B′C′的位置,若OB=23,∠C=120°,则点B′的坐标为( )
    A.(3,3)B.(3,-3)C.(6,6)D.(6,-6)
    2.由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菱形组成如图所示的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C都在格点上,∠O=60°,则tan∠ABC=( )
    A.13B.12C.33D.32
    3.在矩形ABCD中有一个菱形BEDF(点E,F分别在线段AB、CD上),记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矩形ABCD和S菱形BEDF,若S矩形ABCD:S菱形BEDF=(2+3):2,则tan∠EDF=( )
    A.3B.23C.33D.32
    4.如图,在▱OABC中,边OC在x轴上,点A(1,3),点C(3,0).按以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B,C为圆心,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E,F两点;作直线EF,交AB于点H;连接OH,则OH的长为( )
    A.5B.7C.22D.23
    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D是边AB上一点,连结CD,将△ACD沿CD翻折得到△ECD,连结BE.若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则BC的长为( )
    A.3B.3C.2 3D.3 2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RtΔABO 的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 ∠ABO=90° ,点A的坐标为 (1,3) ,将 △ABO 绕点О逆时针旋转,使点B的对应点 B′ 落在边OA上,则 A′ 的坐标为( )
    A.(−1,3)B.(−3,1)C.(−33,1)D.(−1,33)
    7.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 0,0),B(-2,2 3 ),若矩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60°,则第145秒时,矩形的对角线交点D的坐标为( )
    A.(-1, 3 )B.(-1,-3)
    C.(-2,0 )D.(1,-3)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边OC在x轴上,点A(1,3),点C(3,0).按以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B,C为圆心,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E,F两点;作直线EF,交AB于点H;连接OH,则OH的长为( )
    A.5B.7C.22D.22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BEFG中,AB=AD,BG=BE,点A, B, E在同一直线上,P是线段DF的中点,连接PG、PC,若∠ABC=∠BEF=60°,则 PGPC =( )
    A.2B.3C.22D.33
    10.如图,正△AOB的边长为5,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A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y= kx (x>0)的图象分别交边AO,AB于点C,D,若OC=2BD,则实数k的值为( )
    A.4 3B.923C.2543D.8 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在△ABC中,AB = AC= 5,tanB = 43 . 若⊙O的半径为 10 ,且⊙O经过点B与C,那么线段OA的长等于 .
    12.如图,Rt△ABC中,∠ACB=90°,∠A<∠B,以AB边上的中线CM为折痕将△ACM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则tanA的值为 .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2 3 ,点M、N分别在AD,BC上,且AM=CN,点P在CD上(且不与点D,C重合),当MP+PN最小时,tan∠MPN的值是 .
    14.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 1x (x>0)的图象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y= kx (k<0)的图象上,且OA⊥OB,线段AB交反比例函数y= 1x (x>0) 的图象于另一点C,连结OC。若点C为AB的中点,tan∠OCA= 3 ,则k的值为 。
    15.已知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 tan2α=2tanα1−tan2α (其中 α 和 β 都表示角度),比如求 tan105° ,可利用公式得 tan105°=tan(60°+45°)=3+11−3=−3−2 ,又如求 tan120° ,可利用公式得 tan120°=tan(2×60°)=2×31−(3)2=−3 ,请你结合材料,若 tan(120°+λ)=−33 ( λ 为锐角),则 λ 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共7题,共55分)
    16.
    (1)在计算−22−(−1)10+|−6|+333tan30°−364×(−2)−2+(−2)0时,小亮的计算过程如下:
    解:−22−(−1)10+|−6|+333tan30°−364×(−2)−2+(−2)0
    =4−(−1)−6+273×3−4×22+0
    =4+1−6+273−16
    =−2
    小莹发现小亮的计算有误,帮助小亮找出了3个错误.请你找出其他错误,参照①~③的格式写在横线上,并依次标注序号:
    ①−22=4;②(−1)10=−1;③|−6|=−6;
    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2)先化简,再求值:(2x−3−1x)⋅x2−3xx2+6x+9,其中x是方程x2−2x−3=0的根.
    17.已知,矩形ABCD中,点F在CD上,连接BF交AC于点E.
    (1)若AC⊥BF于点E,如图1.
    ①证明:△ACD∽△CBE;
    ②若DF=23AB,求∠BAC的度数;
    (2)若BCAB=23,点F是CD的中点,连接AF,如图2,求sin∠CAF的值.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2,0) ,点P为线段 AB 外一动点,且 PA=OA .点B为x轴上一点,现在以B为中心,将 PB 顺时针旋转 60° 至 BM ,连接 PM .
    (1)求证: △PBM 为等边三角形;
    (2)当 PA⊥x 轴, B(2+23,0) 时,求 AM 的长;
    (3)当点B的坐标为 (5,0) 时,求线段 AM 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19.
    (1)课本再现
    如图1,在Rt△ABC和Rt△A′B′C′中,∠C=90°,∠C′=90°,ABA′B′=ACA′C′,
    求证:Rt△ABC∽Rt△A′B′C′.我们在数学课上探索这一结论时进行了分析:要证Rt△ABC∽Rt△A′B′C′,可设法证BCB′C′=ABA′B′=ACA′C′,若设ABA′B′=ACA′C′=k,则只需证BCB′C′=k.
    请你根据以上分析,完成证明.
    (2)知识应用
    如图2,在四边形PMQN中,∠M=∠PQN=90°,PQ2=PM·PN,MQNQ=32,求∠N的度数.
    20.已知点E在△ABC内,∠ABC=∠EBD=α,∠ACB=∠EDB=60°,∠AEB=150°,∠BEC=90°.
    (1)当α=60°时(如图1),
    ①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求证:BD= 3 AE;
    (2)当α=90°时(如图2),求 BDAE 的值.
    21.如图,Rt△ABC中,∠C=90°,E是AB边上一点,D是AC边上一点,且点D不与A、C重合,ED⊥AC.
    (1)当sinB= 12 时,
    ①求证:BE=2CD;
    ②当△ADE绕点A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45°<∠CAD<90°).BE=2CD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sinB= 22 时,将△ADE绕点A旋转到∠DEB=90°,若AC=10,AD=2 5 ,求线段CD的长.
    22.某校组织数学兴趣探究活动,爱思考的小实同学在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查阅资料时发现,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图1、图2、图3中, AF 、 BE 是 △ABC 的中线, AF⊥BE 于点 P ,像 △ABC 这样的三角形均称为“中垂三角形”.
    (1)(特例探究)
    如图1,当 ∠PAB=45° , AB=62 时, AC= , BC= ;
    如图2,当 sin∠PAB=12 , AB=4 时, AC= , BC= ;
    (2)(归纳证明)
    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 AB2 、 BC2 、 AC2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并利用图3证明你的结论;
    (3)(拓展证明)
    如图4,在 △ABC 中, AB=43 , BC=25 , D 、 E 、 F 分别是边 AB 、 AC BC 的中点,连结 DE 并延长至 G ,使得 GE=DE ,连结 BG ,当 BG⊥AC 于点 M 时,求 GF 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过点B作BE⊥OA于E,过点B′作B′F⊥OA于F,
    ∴∠BE0=∠B′FO=90°,
    ∵四边形OABC是菱形,
    ∴OA∥BC,∠AOB=12∠AOC,
    ∴∠AOC+∠C=180°,
    ∵∠C=120°,
    ∴∠AOC=60°,
    ∴∠AOB=30°,
    ∵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OA′B′C′的位置,
    ∴∠BOB′=75°,OB′=OB=23,
    ∴∠B′OF=45°,
    在Rt△B′OF中,
    OF=OB′•cs45°=23×22=6,
    ∴B′F=6,
    ∴点B′的坐标为:(6,-6).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得∠AOB的度数,又由将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OA′B′C′的位置,可求得∠B′OA的度数,然后在Rt△B′OF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OF与B′F的长,则可得点B′的坐标.
    2.【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连接AD,如图:
    ∵网格是有一个角60°为菱形,
    ∴△AOD、△BCE、△BCD、△ACD都是等边三角形,
    ∴AD= BD= BC= AC,
    ∴四边形ADBC为菱形,且∠DBC=60°,
    ∴∠ABD=∠ABC=30°,
    ∴tan∠ABC= tan30°=33.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AD,易得△AOD、△BCE、△BCD、△ACD都是等边三角形,则AD= BD= BC= AC,推出四边形ADBC为菱形,且∠DBC=60°,则∠ABD=∠ABC=30°,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S矩形ABCD:S菱形BFDE=AB⋅BCBE⋅BC=ABBE=2+32,
    ∴AE+BEBE=2+32,
    ∴AEBE=32,
    ∵四边形BEDF是菱形,
    ∴DE∥BF,DE=BE,
    ∴∠BFC=∠EDF,
    ∵sin∠ADE=AEDE=AEBE=32,
    ∴∠ADE=6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C=90°,
    ∴∠EDF=90°−60°=30°,
    ∴tan∠EDF=33.
    故答案为:C.
    【分析】由S矩形ABCD:S菱形BFDE=AB⋅BCBE⋅BC=ABBE=2+32,可得AEBE=32,由sin∠ADE=AEDE=AEBE=32,可得∠ADE=60°,从而得出∠EDF=30°,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
    4.【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连接HC,OH,过A点作AM⊥x轴于M,如图,
    ∵点A(1, 3),点C(3,0)
    ∴OM=1,AM= 3,OC=3,
    ∴OA= OM2+AM2= 12+(3)2=2,
    ∵tan∠AOM= AMOM= 31= 3,
    ∴∠AOM=60°,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B=∠AOM=60°,BC=OA=2,
    由作法得EF垂直平分BC,
    ∴HC=HB,
    ∴△HBC为等边三角形,
    ∴BH=2,
    ∴AH=1,
    ∴H点的坐标为(2, 3),
    ∴OH= 22+(3)2= 7.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HC,OH,过A点作AM⊥x轴于M,如图,由A、B坐标可得OM=1,AM= 3,OC=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2,根据∠AOM正切函数值,可求出∠AOM=60°,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AOM=60°,BC=OA=2,再证△HB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BH=BC=2,从而求出AH=1,即得H点的坐标为(2, 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H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如图:设 BD,EC 相交于点 F
    由翻折可知: ∠A=∠DEC , CE=CA
    ∵ ∠ACB=90°
    ∴ ∠A+∠ABC=90°
    ∵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 CF=EF , DE//BC
    ∴∠EDB=∠ABC
    ∴∠DEC+∠EDB=∠A+∠ABC=90°
    ∴∠AFC=90°
    在 Rt△ACF 中
    ∵ AC=CE , CF=12CE
    ∴CFAC=sin∠A=12=sin30°
    ∴∠A=30°
    ∵BCAC=tan∠A=tan30°=33
    ∵ AC=3
    BC=3
    故答案为:A.
    【分析】设 BD,EC 相交于点 F,先求出∠AFC=90°,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求出∠A=30°,由BCAC=tan∠A=tan30°=33,即可求出BC.
    6.【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 A′ 点作x轴垂线,垂足为C,
    ∵ A的坐标为 (1,3) ,即 OB=1,AB=3 ,
    ∴OA=OA′=OB2+AB2=12+(3)2=2 ,
    则 tan∠A=OBAB=33 ,
    ∴∠A=30° ,则 ∠AOB=∠A′OA=60° ,
    ∴∠A′OC=180°−∠AOB−∠A′OA=60° ,
    ∴OC=A′O·cs∠A′OC=2×cs60°=1 ,
    A′C=A′Osin∠A′OC=2×sin60°=3 ,
    ∴A′ 的坐标为(-1, 3 ),
    故答案为:A.
    【分析】过A'点作x轴垂线,垂足为C,根据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OA=OA′=2,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出∠A=30°,故∠A′OC=60°,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OC=1,A′C=3,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
    7.【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探索图形规律
    【解析】【解答】解:∵矩形OABC的顶点O(0,0),B(-2,2 3 ),
    ∴D(-1, 3 ),
    过D作DE⊥x轴于点E,则OE=1,DE= 3 ,
    ∴OD=OE2+DE2=2 ,
    ∴tan∠DOE= DEOE=3 ,
    ∴∠DOE=60°,
    ∵60°×145÷360°=24 16 ,
    ∵16 ×360°=60°,
    又∵旋转24周时,D点刚好回到起始位置,
    ∴第145秒时,矩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24 16 周,此时D点在x轴负半轴上,
    ∴此时D点的坐标为(-2,0),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可知点D的坐标,过D作DE⊥x轴于点E,则OE=1,DE= 3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D,以及特殊三角函数值得出∠DOE=60°,通过计算得出得出 第145秒时 旋转24周,D点刚好回到起始位置,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
    8.【答案】B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延长BA交y轴于点M,则AM⊥y轴,如图所示:
    ∵点A(1,3),
    ∴AM=1,OM=3,
    ∵在Rt△AMO中,tan∠AOM=AMOM=13=33,
    AO=BC=AM2+OM2=12+(3)2=2,
    ∴∠AOM=30°,
    ∴∠AOC=∠B=60°,
    ∵EF为BC的垂直平分线,BC=2,
    ∴BN=1,∠BHN=30°,
    ∴HB=2BN=2,
    ∵点C(3,0),
    ∴OC=AB=3,
    ∴AH=AB−BH=1,
    ∴MH=MA+AH=2,
    ∴在Rt△HMO中,OH=MH2+OM2=22+(3)2=7,
    故答案为:B.
    【分析】延长BA交y轴于点M,则AM⊥y轴,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B,进而求BH,根据B点、C点坐标和平行四边形对边长度相等可知H点坐标,最后用勾股定理求OH
    9.【答案】B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延长GP交DC于点H,
    ∵AB=AD,BG=BE,
    ∴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BEFG都是菱形,
    ∵P是线段DF的中点,
    ∴FP=DP,
    由题意可知DC∥GF,
    ∴∠GFP=∠HDP,
    ∵∠GPF=∠HPD,
    ∴△GFP≌△HDP,
    ∴GP=HP,GF=H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D=CB,
    ∴CG=CH
    ∴△CHG是等腰三角形,
    ∴PG⊥PC,(三线合一)
    又∵∠ABC=∠BEF=60°,
    ∴∠GCP=60°,
    ∴PGPC = 3 .
    故答案为:B.
    【分析】延长GP交DC于点H,首先根据菱形的判断方法判断出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BEFG都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GFP≌△HD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GP=HP,GF=HD,进而判断出△CHG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G⊥PC,最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A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等边三角形AOB的边长为5,边OB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A在第一象限,
    ∴B(5,0),
    ∴OB=5,
    作CE⊥OB于E,DF⊥OB于F,
    ∴CE∥DF,
    ∴∠OEC=∠BFD=90°,
    ∵△AOB是正三角形,
    ∴∠AOB=∠ABO=60°,
    ∴△COE∽△DBF,
    ∴OEBF=CEDF=OCBD ,
    设C(a,b),
    ∴OE=a,CE=b,
    ∵OC=2BD,
    ∴aBF=bDF=2 ,
    ∴BF= 12 a,DF= 12 b,
    ∴OF=OB﹣BF=5﹣ 12 b,
    ∴D(5﹣ 12 b, 12 b),
    ∵反比例函数y= kx (x>0)的图象分别交边AO,AB于点C,D,
    ∴k=ab=(5﹣ 12 b)• 12 b,解得a=2,
    ∴OE=2,
    在Rt△COE中,∠AOB=60°,
    ∴CE=OE•tan60°=2 3 ,
    ∴C(2,2 3 ),
    ∴k=2×2 3 =4 3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B=5,作CE⊥OB于E,DF⊥OB于F,很容易判断出△COE∽△DBF,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OEBF=CEDF=OCBD,设C(a,b),故OE=a,CE=b,根据比例式用含a,b的式子表示出BF,CF,进而表示出OF,表示出带你D的坐标,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常数k,列出方程求解算出a的值,进而在Rt△COE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由CE=OE•tan60°表示出CE,求出点C的坐标,从而即可求出k的值。
    11.【答案】3或5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分两种情况考虑:
    (i)如图1所示,
    ∵AB=AC,OB=OC,
    ∴AO垂直平分BC,
    ∴OA⊥BC,D为BC的中点,
    在Rt△ABD中,AB=5,tan∠ABC= 43 = ADBD ,
    设AD=4x,BD=3x,由勾股定理得:(3x)2+(4x)2=52,
    解得x=1,
    ∴BD=3,AD=4,
    在Rt△BDO中,OD= (10)2−32=1 ,BD=3,
    则AO=AD+OD=4+1=5;
    (ii)如图2所示,AO=AD−OD=4−1=3;
    综合上述,OA的长为3或5.
    故答案为:3或5.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为顶角,根据tanB的值可以得出BC=8,经过B、C两点的圆的圆心在BC的中垂线上,然后根据圆心在三角形内和三角形外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12.【答案】33
    【知识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ACB=90°,CM是斜边AB的中线,
    ∴CM=AM=BM,
    ∴∠A =∠ACM,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MCD=∠MCA,AM=DM,
    ∴MC=MD,∠A=∠ACM=∠MCE,
    ∵AB⊥CD,
    ∴∠CMB=∠DMB,∠CEB=∠MED=90°,
    ∵∠B+∠A=90°,∠B+∠ECB=90°,
    ∴∠A=∠ECB,
    ∴∠A=∠ACM=∠MCE=∠ECB,
    ∴∠A=12∠ACB=30°,
    ∴tanA=tan30°=33.
    故答案为:33.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M=AM=BM,则∠A=∠ACM,由折叠的性质可知,折叠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A=∠D,∠MCD=∠MCA,于是∠MCD=∠D,从而可得∠A=30°,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tanA=tan 30°=33.
    13.【答案】3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点N关于CD的对称点E,连接ME,交CD于点P,此时MP+PN有最小值,过点M作MF⊥BC于F,
    ∴NC=CE,PN=PE,
    ∵∠A=∠B=∠MFB=90°,
    ∴四边形ABFM是矩形,
    ∴AB=MF=2,AM=BF,
    ∵AM=CN,
    ∴BF=AM=CN=CE,
    ∴BC=EF= 23 ,
    ∵tan∠E=MFEF=223=33
    ∴∠E=30°,
    ∵PN=PE,
    ∴∠E=∠PNE=30°,
    ∴∠MPN=60°,
    ∴tan∠MPN=3.
    故答案为:3.
    【分析】作点N关于CD的对称点E,连接ME,交CD于点P,此时MP+PN有最小值,过点M作MF⊥BC于F,则四边形ABFM是矩形,得到AB=MF=2,AM=BF,结合AM=CN可得BF=AM=CN=CE,利用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E=3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PNE=30°,利用外角的性质可得∠MPN=60°,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解答.
    14.【答案】-3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tan∠OCA= 3 ,∴∠OCA=60°,
    ∵OA⊥OB ,点C为AB的中点 ,∴OA=AC=BC,
    ∴△AOC是等边三角形,∴∠OAC=60°,∴tan∠OAB=tan60°=OBOA=3,
    过点A、B分别作AD⊥x轴,BE⊥x轴,
    ∴∠ADO=∠BEO=90°,
    ∵∠BOE+∠AOD=90°,∠BOE+∠EBO=90°,∴∠AOD=∠EBO,
    ∴△BEO∽△ODA,∴OBOA=OEAD=BEOD=3,
    ∵点A在反比例函数y= 1x (x>0)的图象上,可设点A(a,1a),即得AD=1a,OD=a,
    ∴OE=3a,BE=3a,∴B(-3a,3a),
    ∵点B在反比例函数y= kx 上,∴k=-3a×3a=-3.
    故答案为:-3.
    【分析】由tan∠OCA= 3 ,可得∠OCA=6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AC=BC,即得∠OAC=∠OCA=60°,从而可得OBOA=3.过点A、B分别作AD⊥x轴,BE⊥x轴,根据两角对应相等可证△BEO∽△ODA,可得OBOA=OEAD=BEOD=3,设点A(a,1a),即得AD=1a,OD=a,从而可得OE=3a,BE=3a,即得B(-3a,3a),将点B代入y= kx中,即可求出k值.
    15.【答案】30°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及检验;解分式方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设 tanλ=x 由题意得: tan(120°+λ)=tan120°+tanλ1−tan120°⋅tanλ
    ∵tan120°=−3,tanλ=x,tan(120°+λ)=−33
    ∴−3+x1+3x=−33
    解得 x=33
    经检验, x=33 是分式方程的根
    即 tanλ=33
    ∵λ 为锐角
    ∴λ=30°
    故答案为: 30° .
    【分析】设 tanλ=x ,先根据公式可得到一个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方程可求出x的值,再根据特殊角的正切函数值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1)解:其他错误,有:④tan30°=33;⑤(-2)-2=14,⑥(-2)0=1,
    正确的计算过程:
    解:−22−(−1)10+|−6|+333tan30°−364×(−2)−2+(−2)0
    =−4−1+6+273×33−4×14+1
    =−4−1+6+271−1+1
    =28;
    (2)解:(2x−3−1x)⋅x2−3xx2+6x+9
    =2x−x+3x(x−3)⋅x(x−3)(x+3)2
    =x+3x(x−3)⋅x(x−3)(x+3)2
    =1x+3,
    ∵x2-2x-3=0,
    ∴(x-3)(x+1)=0,
    x-3=0或x+1=0,
    ∴x1=3,x2=-1,
    ∵x=3分式没有意义,
    ∴x的值为-1,
    当x=-1时,原式=1−1+3=12.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1)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零指数幂性质解答即可;
    (2)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即可。
    17.【答案】(1)解:①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 ∠D=90°,
    ∴∠DAC=∠ECB,
    ∵AC⊥BF,
    ∴∠BEC=∠CDA=90°,
    ∴△ACD∽△CBE;
    ②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CD∥AB, CD=AB,
    ∴△FEC∽△BEA,
    ∴CEEA=CFAB,
    ∵DF=23AB,
    ∴CFAB=13,
    ∴CEEA=13,
    设CE=a,则EA=3a,
    ∵∠ABC=90°,AC⊥BF,
    ∴△AEB∽△BEC
    ∴BEAE=ECBE
    ∴BE2=AE⋅EC=3a2,
    ∴BE=3a,
    则tan∠BAC=BEAE=33,
    ∴∠BAC=30°;
    (2)解:过点F作FH⊥AC于H,
    设BC=2a,则AB=CD=3a,
    由勾股定理得: AC=BC2+CD2=13a,
    ∵点F是CD的中点,
    ∴DF=32a,
    则AF=AD2+DF2=52a,
    ∵S△AFC=12AC⋅FH=12CF⋅AD,
    ∴12×13a⋅FH=12×32×a×2a,
    解得: FH=31313a,
    则sin∠CAF=FHAF=31313a52a=61365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1)①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② 证明△FEC∽△BE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EA=13, 设CE=a,则EA=3a,证△AEB∽△BE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BE=3a, 根据tan∠BAC=BEAE=33即可求解;
    (2)过点F作FH⊥AC于H,设BC=2a,则AB=CD=3a,即得DF=32a 由勾股定理求出AC=13a,AF=52a,根据S△AFC=12AC⋅FH=12CF⋅AD可求出FH=31313a,由sin∠CAF =FHAF即可求解.
    18.【答案】(1)证明:∵线段 PB 绕B点顺时针旋转 60° 得到线段 BM ,
    ∴PB=BM ,且 ∠PBM=60° ,
    ∴△PBM 为等边三角形.
    (2)解:∵A(2,0) , PA=OA ,
    ∴PA=2,
    ∵PA⊥x 轴, B(2+23,0)
    ∴∠PAB=90°,AB= 23 ,
    ∴PB=PA2+AB2=22+(23)2=4 , tan∠ABP=PAAB=223=33 ,
    ∴∠PBA=30° ,
    ∵△PBM 是等边三角形,
    ∴∠PBM=60° , PB=BM=4
    ∴∠ABM=∠APB+∠PBM=30°+60°=90° ,
    ∴AM=AB2+BM2=27 .
    (3)5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3)如图,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将△APM绕点P顺时针旋转60°到△DPB,连接AD,
    则△DPB≌△APM,
    ∴AM=BD,∠DPA=60°,PA=PD,
    ∴△APD是等边三角形,
    ∴AD=PA=2,
    由BD≤AD+AB知,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BD最长,
    ∵B(5,0),A(2,0),
    ∴AB=3,
    ∴BD≤AD+AB=2+3=5,
    即AM的最大值为5;
    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同理可得AM的最大值为5,
    综上,AM的最大值为5.
    【分析】(1)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PB=BM,且∠PBM=60° ,据此即证△PBM为等边三角形;
    (2)由A坐标得出PA=2,由B坐标得出AB= 23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B=4,利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求出∠PBA=3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BM=60°,PB=BM=4 ,从而得出∠ABM=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M的长;
    (3)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将△APM绕点P顺时针旋转60°到△DPB,连接AD,证得△AP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D=PA=2,由BD≤AD+AB知,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BD最长,利用A、B的坐标求出AB的长,BD=AD+AB即得最大值;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同理求解即可.
    19.【答案】(1)解:设ABA′B′=ACA′C′=k,则AB=kA′B′,AC=kA′C′,
    在Rt△ABC,由勾股定理,得
    BC=AB2−AC2=kA′B′2−A′C′2,
    在Rt△A′B′C′,由勾股定理,得
    B′C′=A′B′2−A′C′2,
    ∴BCB′C′=kA′B′2−A′C′2A′B′2−A′C′2=k,
    ∴BCB′C′=ABA′B′=ACA′C′,
    ∴Rt△ABC∽Rt△A′B′C′;
    (2)解:∵PQ2=PM·PN
    ∴PQPN=PMPQ
    ∵∠M=∠PQN=90°
    ∴由(1)知:Rt△PMQ∽Rt△PQN
    ∴MQNQ=PQPN=32
    在Rt△PQN中,sinN=PQPN=32,
    ∴∠N=60°.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1)设ABA′B′=ACA′C′=k,则AB=kA′B′,AC=kA′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A′B′2−A′C′2,再求出BCB′C′=ABA′B′=ACA′C′,可得Rt△ABC∽Rt△A′B′C′;
    (2)先证出Rt△PMQ∽Rt△PQN,可得MQNQ=PQPN=32,再结合sinN=PQPN=32,可得∠N=60°。
    20.【答案】(1)解:①判断:△ABC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ABC=∠ACB=60°
    ∴∠BAC=180°-∠ABC-∠ACB=60°=∠ABC=∠ACB
    ∴△ABC是等边三角形
    ②证明:同理△EBD也是等边三角形
    连接DC,
    则AB=BC,BE=BD,∠ABE=60°-∠EBC=∠CBD
    ∴△ABE≌△CBD
    ∴AE=CD,∠AEB=∠CDB=150°
    ∴∠EDC=150°-∠BDE=90°∠CED=∠BEC-∠BED=90°-60°=30°
    在Rt△EDC中, CDED=tan30°=33 ,
    ∴AEBD=33 ,即BD= 3 AE.
    (2)解:连接DC,
    ∵∠ABC=∠EBD=90°,∠ACB=∠EDB=60°
    ∴△ABC∽△EBD
    ∴ABEB=BCBD ,即 ABBC=EBBD
    又∵∠ABE=90°-∠EBC=∠CBD
    ∴△ABE∽△CBD,∠AEB=∠CDB=150°, AECD=EBBD
    ∴∠EDC=150°-∠BDE=90°∠CED=∠BEC-∠BED=90°-(90°-∠BDE)=60°
    设BD=x在Rt△EBD中DE=2x,BE= 3x
    在Rt△EDC中CD=DE×tan60°=2 3x
    ∴AE=CD·BEBD=23x·3xx=6x=6BD ,
    即 BDAE=16 .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①由三角形ABC中有两个60°而求得它为等边三角形;②由△EBD也是等边三角形,连接DC,证得△ABE≌△CBD,在直角三角形中很容易证得结论;
    (2)连接DC,证得△ABC∽△EBD,设BD=x在Rt△EBD中DE=2x,由相似比即得到比值.
    21.【答案】(1)解:∵Rt△ABC中,∠C=90°,sinB= 12 ,
    ∴∠B=30°,
    ∴∠A=60°,
    ①如图1,作EH⊥BC于点H,
    ∵ED⊥AC
    ∴∠ADE=∠C=90°,
    ∴四边形CDEH是矩形,即EH=CD,
    ∴在Rt△BEH中,∠B=30°,
    ∴BE=2EH
    ∴BE=2CD;
    ②BE=2CD成立,
    理由:∵△ABC和△ADE都是直角三角形,
    ∴∠BAC=∠EAD=60°,
    ∴∠CAD=∠BAE,
    又∵ACAB=12 , ADAE=12 ,
    ∴ACAB=ADAE ,
    ∴△ACD∽△ABE,
    ∴BECD=ABAC ,
    又∵Rt△ABC中, ABAC =2,
    ∴BECD =2,
    即BE=2CD
    (2)解:∵sinB= 22 ,
    ∴∠ABC=∠BAC=∠DAE=45°,
    ∵ED⊥AD,
    ∴∠AED=∠BAC=45°,
    ∴AD=DE,AC=BC,
    将△ADE绕点A旋转∠DEB=90°,分两种情况:
    ②如图3所示,过A作AF⊥BE于F,则∠F=90°,
    当∠DEB=90°时,∠ADE=∠DEF=90°,
    又∵AD=DE,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EF=2 5 ,
    ∵AC=10=BC,
    根据勾股定理得,AB=10 2 ,
    在Rt△ABF中,BF= AB2−AF2 =6 5 ,
    ∴BE=BF﹣EF=4 5 ,
    又∵△ABC和△ADE都是直角三角形,
    且∠BAC=∠EAD=45°,
    ∴∠CAD=∠BAE,
    ∵ACAB=22 , ADAE=22 ,
    ∴ACAB=ADAE ,
    ∴△ACD∽△ABE,
    ∴BECD=ABAC = 2 ,即 45CD = 2 ,
    ∴CD=2 10 ;
    ③如图4所示,过A作AF⊥BE于F,则∠AFE=∠AFB=90°,
    当∠DEB=90°,∠DEB=∠ADE=90°,
    又∵AD=ED,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EF=AF=2 5 ,
    又∵AC=10=BC,
    ∴AB=10 2 ,
    在Rt△ABF中,BF= AB2−AF2 =6 5 ,
    ∴BE=BF+EF=8 5 ,
    又∵△ACD∽△ABE,
    ∴BECD=ABAC = 2 ,即 85CD = 2 ,
    ∴CD=4 10 ,
    综上所述,线段CD的长为2 10 或4 10 .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特殊角三角形函数值,可得∠B=30°,从而求出∠A=60°,①如图1,作EH⊥BC于点H, 可证四边形CDEH是矩形,可得EH=CD,利用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2EH ,从而求出BE=2CD;②BE=2CD成立,理由,根据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可证△ACD∽△ABE,可得BECD=ABAC, 由于Rt△ABC中, ABAC =2 ,可得BECD =2,即证结论;
    (2)根据特殊三角函数值可得∠ABC=∠BAC=∠DAE=45°,从而求出AD=DE,AC=BC.将△ADE绕点A旋转到∠DEB=90°,分两种情况,①如图3所示②如图4所示 ,分别解答即可.
    22.【答案】(1)65;65;213;27
    (2)解: AC2+BC2=5AB2 ,理由如下:
    设 PF=x , PE=y ,则 AP=2x , BP=2y
    ∵AF⊥BE
    ∴AB2=AP2+BP2=(2x)2+(2y)2=4x2+4y2
    AE2=AP2+EP2=(2x)2+y2=4x2+y2
    FB2=FP2+BP2=x2+(2y)2=x2+4y2
    ∴AC2=(2AE)2=4AE2=16x2+4y2 ,
    BC2=(2BF)2=4BF2=4x2+16y2
    ∴AC2+BC2=20x2+20y2=5AB2
    即 AC2+BC2=5AB2
    (3)解:连结 CG , EF 过点 F 作 FN∥BG 交 CG 于点 N ,交 MC 于点 Q ,
    ∵FN∥BG , BG⊥AC
    ∴FN⊥AC
    ∵F 是 BC 的中点
    ∴N 是 CG 的中点
    ∵D , E 是 AB , AC 的中点
    ∴DE=FC , DE∥FC
    ∵ED=EG
    ∴EG=FC , EG∥FC
    ∴四边形 EFCG 是平行四边形
    ∴Q 是 FG 的中点
    ∴△FCG 是中垂三角形
    ∵AB=43 , BC=25 ,
    ∴CG=BD=23 , FC=5
    有(2)中结论可知: 5FC2=CG2+FG2
    ∴GF=13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1)解:如图,连接EF
    ∵∠PAB=45° , AB=62 , AF⊥BE
    ∴AP=BP=6
    ∵AF 、 BE 是 △ABC 的中线, P 是交点
    ∴EF=12AB,EF//AB
    ∴EFAB=PEPB=PFPA=12
    ∴PE=PF=3
    ∵AF⊥BE
    ∴由勾股定理可得: AE=BF=35
    ∴AC=BC=65
    如图连接EF
    ∵sin∠PAB=12 , AB=4 , AF⊥BE
    ∴AP=23 , BP=2
    ∵AF 、 BE 是 △ABC 的中线, P 是交点
    ∴EF=12AB,EF//AB
    ∴EFAB=PEPB=PFPA=12
    ∴PF=3 , PE=1
    ∵AF⊥BE
    ∴由勾股定理可得: AE=13 , BF=7
    ∴AC=213 , BC=27
    故答案为: 65 , 65 , 213 , 27 .
    【分析】(1)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得到 AP=BP=22AB.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F//AB. EF=12AB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 EFAB=PEPB=PFPA=12 ,可求得PE、PE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得到结果;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得到 AP=BP=22AB.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F//AB. EF=12AB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 EFAB=PEPB=PFPA=12 ,可求得PE、PE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得到结果;(2)设 PF=x , PE=y ,则 AP=2x , BP=2y ,利用勾股定理用x、y、z分别表示出: AB2 、 AE2 、 FB2 ,再用x、y、z分别表示出 AC2=(2AE)2 , BC2=(2BF)2 ,由 AC2+BC2=20x2+20y2=5AB2 即可得出答案;(3)连结 CG , EF 过点 F 作 FN∥BG 交 CG 于点 N ,交 MC 于点 Q ,可得四边形 EFCG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 △FCG 是中垂三角形,即可知: CG=BD=23 , FC=5 代入(2)中结论可求得 GF=13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优秀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131131113…,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课一练,共8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