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速记清单】(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 (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速记清单】(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 (解析版) .docx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01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02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03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01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02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文件包含期中单元考点讲义速记清单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运动的世界单元考点讲义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考点讲义速记清单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运动的世界单元考点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机械运动及参照物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 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如图a所示,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当站在大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图b所示,请你判断,运动了的小孩有 1、2 (选填序号1、2、3、4)。

    二、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 不同 ,可见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3.在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要选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 .
    三.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4.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机械运动 .在我们认识的宇宙中,运动是 绝对 的,每时每刻,任何物体,任何事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静止是相对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运动的火车上坐着一个人,以路轨为参照物,人是 运动 的,火车是 运动 的;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 静止 的.
    考点2 长度与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m)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s) ,1 km= 103 m= 106 mm= 109 μm= 1012 nm,1 h= 60 min= 3600 s.
    7.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 ,符号 s ,常用单位:小时( h )、分钟( min )换算关系:1小时= 60 分= 3600 秒
    8.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7.2mm= m;0.25m3= 2.5×105 cm3;240s= 4 min
    考点3 刻度尺的分度值及使用方法
    9.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O”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并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 紧靠 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 放正 ;
    (2)使刻度尺的 零刻度 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垂直 .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 单位 .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 估读 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 一 位数值.
    (4)测量工具的选择与 测量物体 有关,测量要求越是精确,测量工具越要 精确 .
    考点4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10. 真实值 和 测量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 小 ,但误差是 不可 (填“可以”或“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取多次测量的 平均值。
    考点5 速度单位及换算
    11.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 路程 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 时间 的比,叫做速度。速度的公式是 v=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m/s ,读作 米每秒 ,符号是 v ,1m/s= 3.6 km/h。
    12.速度是反映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 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为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中常用 km/h 作单位。
    13.单位换算:3.6m/s= 12.96 km/h 0.8cm/s= 2.88×10-2 km/h
    考点6 平均速度的概念
    14.平均速度是反映做 变速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 粗略 描述,从 变速 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 龟 的平均速度大于 兔 的平均速度。
    运动的世界常考易错分析
    易错一:参照物很难确定,相对运动很难理解?
    容易忽视参照物而直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易错二:速度的理解不透彻易错?
    误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物体在这段路程上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例如,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物体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是速度平均值
    易错三:对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理解。
    解答图象题的方法步骤:(1)识图:弄清图象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并根据图象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析图:分析图象的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的含义,收集和概括相关信息。(3)用图:由问题入手,从图象中寻找相关信息解题。
    易错四:误差与错误易混淆。
    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且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
    【例题1】
    列车车厢里固定桌上有小球b,平直轨道旁有路灯a,情景先后如图,则( )
    A.b相对桌向东运动
    B.a相对车向东运动
    C.b相对a向西运动
    D.车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A
    【解析】AC、由图可知,小球b相对于桌和路灯a向东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因此,小球b相对于桌是向东运动的,小球b相对于路灯a也是向东运动的,故A正确、C错误;
    BD、由图可知,列车相对于路灯a向东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因此,车相对于路灯a是向东运动的,路灯a相对于车是向西运动的,故BD错误。
    【例题2】一个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如果前一半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该物体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B.12m/sC.24m/sD.25m/s
    【答案】C
    【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物体全程时间t=t1+t2,
    全程平均速度v======24m/s。
    【例题3】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
    【答案】D
    【解析】对于v-t图象,要读出随时间的变化速度如何变化;对于s-t图象,要读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如何变化,从而找到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
    甲是s-t图,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静止;乙是s-t图,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是v-t图,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是v-t图,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加速运动。综上所述,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乙和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4】关于实验过程中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消灭误差
    C.无论测量仪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答案】C
    【解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AD、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误差不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而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会产生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AD错误;
    B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强化1】如图所示,站台上,小红坐在列车甲中,正观察着对面的另一辆列车乙,请根据图中所示的情景判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①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
    ②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
    ③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
    ④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
    A.只有①③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小红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乙车的车身,说明甲、乙两车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①如果相对于车站,甲车向图中左方运动,乙车向右方运动,是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的,故“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反”是能出现的;
    ②如果相对于车站,甲、乙两车都向右运动,且乙车较快;或者相对于车站,甲、乙两车都向左运动,且乙车较慢,都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故“甲和乙均相对于站台运动,且方向相同”是能出现的;
    ③如果相对于车站,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也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故“甲相对于站台静止,乙相对于站台运动”是能出现的;
    ④如果相对于车站,甲车向左运动,乙车静止,也可以出现图中的情景,故“甲相对于站台运动,乙相对于站台静止”是能出现的。
    由此可知,①②③④都有可能。
    【强化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起点向北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公式v=,甲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在整个运动过程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始终向北运动
    C.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一定为25s
    D.甲车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相等,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故A错误;
    B、据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甲车的速度一开始大于乙车的速度,后来乙车速度大于甲车,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不可能做始终向北运动,故B错误;
    C、与图乙可知,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乙车是做变速直线运动,到达600m处的时间在20~30s之间,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故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车20s内通过的路程为600m,0~2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甲′===30m/s,
    乙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则乙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v乙′===30m/s,v甲′=v乙′,故D正确。
    【强化3】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当甲、乙间的距离在2~4m之间时,甲、乙从出发开始运动了( )
    A.0~2s B.1~3s C.2~4s D.3~5s
    【答案】C
    【解析】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路程差为2~4m,求出时间即可。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的速度v甲=s甲 /t甲 =12m /4s =3m/s,
    乙的速度v乙=s乙/ t乙 =12m /6s =2m/s,
    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2m时,设时间为t1,则s甲-s乙=2m,
    即v甲t1-v乙t1=2m,3m/s×t1=2m/s×t1=2m,得t1=2s,
    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4m时,设时间为t2,则s甲′-s乙′=4m,
    即v甲t2-v乙t2=4m,3m/s×t2=2m/s×t2=4m,得t2=4s,
    因此,当甲、乙间的距离在2~4m之间时,甲、乙从出发开始运动了2~4s。
    故选:C。
    【强化4】小桂使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15.8cm、15.6cm、15.7cm,关于这些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次测量结果都没有误差
    B.15.8cm中“0.8cm”是估读值,不可以舍弃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D.这三次测量结果中,15.6cm最接近真实值
    【答案】B
    【解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减小,不能消除;长度的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而言,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上判断其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了减小误差,我们还常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并且保留到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A、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所以这三次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故A错误;
    B、长度的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5.8cm中“0.8cm”是估读值,不可以舍弃,故B正确;
    C、根据测量结果,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值,所以倒数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分度值为1cm,故C错误;
    D、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
    故15.7cm最接近真实值,故D错误。
    故选:B。
    TOC \ "1-2" \h \u
    \l "_Tc9731" 一、动与静 PAGEREF _Tc9731 \h 11
    \l "_Tc15470" 机械运动的概念 PAGEREF _Tc15470 \h 11
    \l "_Tc17863" 参照物及其选择 PAGEREF _Tc17863 \h 12
    \l "_Tc20577"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PAGEREF _Tc20577 \h 12
    \l "_Tc22351"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PAGEREF _Tc22351 \h 13
    \l "_Tc15938"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PAGEREF _Tc15938 \h 13
    \l "_Tc1630" 长度的估测 PAGEREF _Tc1630 \h 13
    \l "_Tc9884" 刻度尺的使用 PAGEREF _Tc9884 \h 13
    \l "_Tc19937"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PAGEREF _Tc19937 \h 14
    \l "_Tc11015" 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PAGEREF _Tc11015 \h 14
    \l "_Tc6627"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PAGEREF _Tc6627 \h 14
    \l "_Tc31959" 三、速度及速度的变化 PAGEREF _Tc31959 \h 14
    \l "_Tc15895" 速度与物体运动 PAGEREF _Tc15895 \h 14
    \l "_Tc1472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PAGEREF _Tc14721 \h 15
    \l "_Tc2099" 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PAGEREF _Tc2099 \h 15
    \l "_Tc22407" 匀速直线运动 PAGEREF _Tc22407 \h 16
    \l "_Tc25726"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PAGEREF _Tc25726 \h 17
    \l "_Tc1327"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PAGEREF _Tc1327 \h 17
    \l "_Tc25356" 运动图像 PAGEREF _Tc25356 \h 18
    一、动与静
    机械运动的概念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B.骏马奔腾
    C.鲜花怒放D.枯叶飘落
    【答案】C
    运动是大家所熟悉的现象之一,我们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解析】ABD、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
    C、鲜花怒放是一个生长过程,不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C。
    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参照物及其选择
    2.如图所示,小岳坐公交车去上学,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此时小岳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公交车驾驶员B.沿途的路灯
    C.路旁的树木D.窗外的楼房
    【答案】A
    物理学中,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相对变化,我们就说发生了机械运动。
    【解析】解:小岳坐校车时,小岳的位置与沿途的路灯、路旁的树木、窗外的楼房都有了相对变化,与公交车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相对变化,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这一知识点,属基础题型。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如图所示,沿直线行驶的两辆车,小明所乘甲车桌面上的水杯和小红所乘乙车经历了图1到图2的情景,则( )
    A.乙车一定静止B.甲车一直静止
    C.甲车向西减速D.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
    【答案】D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析】解:由图可知,小明所乘甲车上的水杯中的水向东洒出,由惯性的知识分析可知,甲车可能向东减速或向西加速;
    从图1到图2,小明与小红的相对距离变小,说明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乙车可能向西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东运动,但车速比甲车慢。
    故选: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4.有害物质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B.2.5μm=2.5×10﹣6m
    C.2.5μm=2.5×10﹣6cmD.2.5μm=2.5×10﹣9m
    【答案】B
    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解析】解:A.2.5μm×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CD.∵1μm=10﹣6m=10﹣5dm=10﹣4cm,∴2.5μm=2.5×10﹣6m=2.5×10﹣5dm=2.5×10﹣4cm。
    故选:B。
    解析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倍数不能参与到计算中。
    长度的估测
    5.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教材长度最接近( )
    A.26cmB.26dmC.26mmD.26m
    【答案】A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的理解进行分析。
    【解析】解: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教材长度约为26cm,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刻度尺的使用
    6.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刻度尺的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析】解: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7.小刚四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17.29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31cmB.17.30cmC.17.305cmD.17.33cm
    【答案】A
    为了减小误差,可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将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解析】解:(1)用此刻度尺测量的数据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1mm;
    为了减小误差,用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课本的宽度为:L==17.305cm≈17.31cm,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注意用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时,要先错误的去掉,将正确的取平均值,若除不尽,保留小数与测量结果相同。
    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8.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A.秒B.分C.小时D.千米
    【答案】A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解析】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
    故选:A。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9.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答案】D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解析】解:
    A、误差是在遵守操作规则下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误差不是错误,故A错误;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故B错误;
    CD、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速度及速度的变化
    速度与物体运动
    10.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的定义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C.由速度的公式v=可知: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D.速度的单位有km/h和m/s,且1m/s=3.6km/h
    【答案】C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没有关系,只与它们的比值有关;
    (4)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常用单位有km/h。
    【解析】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C、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做物体的速度,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没有关系,只与它们的比值有关,故B正确、C错误;
    D、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常用单位有km/h,1m/s===km/h=3.6km/h,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对速度概念、速度的物理量意义以及速度单位的认识与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1.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小刘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前进;小王出行时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三人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小刘B.小韩C.小王D.一样大
    【答案】A
    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小王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解:小刘的速度:18km/h=18×m/s=5m/s;
    小韩的速度为:4m/s;
    小王的时间t=1min=60s,通过的路程s=270m,
    小王的速度:v===4.5m/s,
    比较可知,小刘的速度最大,小韩的速度最小。
    故选:A。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单位的换算等,细心运算即可,难度不大。
    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12.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k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②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
    A.①④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①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根据选择的参照物去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若物体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则物体是运动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为车长加隧道长,根据公式v=便可计算出列车通过隧道用的时间;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为隧道长减车长,根据公式v=便可计算出列车在隧道内行驶用的时间。
    【解析】解:①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与列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①正确;
    ②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与隧道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②错误;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通过路程:s=6000m+200m=6200m,v=288km/h=80m/s;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t===77.5s;故③错误;
    ④列车完全在隧道通过的路程:s'=6000m﹣200m=5800m,v=288km/h=80m/s;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t'===72.5s;故④正确。
    故选:A。
    匀速直线运动
    1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时,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答案】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解:AB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故ABC错误;
    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时,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4.甲、乙两地间距120m,某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5m/s。那么该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0.9m/sB.11m/sC.12m/sD.13m/s
    【答案】C
    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
    【解析】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物体全程时间t=t1+t2,
    全程平均速度v======12m/s。
    故选:C。
    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0cm/s
    B.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让小车从B点静止滑下
    C.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先不变后变大
    【答案】C
    (1)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得到AB和BC的路程,由图可知AB段、BC段和AC段所用的时间,再根据v=分析即可;
    (2)若要测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要知道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B点的速度不为零。
    【解析】解:AC、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则sAB=sBC=60cm,
    由图中记录的时间可知,tAC=8s,tAB=6s,tBC=2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C===15cm/s,vAB===10cm/s,vBC===30cm/s
    所以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C段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C正确;
    B、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零,因此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故B错误;
    D、由计算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运动图像
    16.根据如图中所给A、B两物体图像,判断对应的图像哪个是正确的( )
    A.B.
    C.D.
    【答案】D
    路程﹣﹣时间图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线表示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
    【解析】解:由图可知,A物体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因此A物体是静止的;B物体的路程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即B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图中A物体匀速运动,B物体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B、图中A物体加速运动,B物体减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C、图中A、B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D、图中A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试卷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单元 了解电路 单元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单元 了解电路 单元讲义,文件包含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单元了解电路单元讲义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单元了解电路单元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单元 内能与热机 单元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单元 内能与热机 单元讲义,文件包含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单元内能与热机单元讲义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单元内能与热机单元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单元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单元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讲义,文件包含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单元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讲义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单元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单元 运动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