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就是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因此,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题目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故“诗”的创制指一切文艺创作,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首诗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
    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叙事十分克制,简约洗练,从不铺张。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这便是诗意的震撼力。
    “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是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也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一层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这些空白就成了老庄哲学中的“无用之用”。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自《受戒》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
    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诗无达诂”形成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思想呼应。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时一味做加法,太过细腻会产生水分,无遮蔽,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自己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关于小说的诗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意是一种艺术境界,它涵盖了情理与形神两方面,而这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B. 从希腊文词源意义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谈论的对象应不限于诗歌创作。
    C. 解读小说的诗意要靠“诗无达诂”和“冰山原则”,但后者比前者的作用要大得多。
    D. 通常情况下,要想让小说更有诗意,那么小说的叙事就不能密不透风,不能太过细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小说诗意的解读分析,证明了小说诗意比诗歌的诗意更胜一筹。
    B. 文章第二段引用朱光潜的话,为解读小说的诗意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有说服力。
    C. 文章以鲁迅小说中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论证读者对小说的审美鉴赏存在差异性。
    D. 文章是从“诗无达诂”与“冰山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角度来分析中心话题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判断一部小说优劣的标准当中,是否具有诗意是其中的一个,尽管这种诗意和诗歌中的诗意不完全等同。
    B. 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现代简约主义的创作主张都是影响解读小说的诗意时很难实现“达诂"的因素。
    C. 依照“冰山原则”,读者读小说时只需发挥想象力,将感悟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契合即可。
    D. 具有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等特点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它也有可能只是平庸之作。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但后者比前者的作用要大得多”于文无据,文中只是提到了“解读小说的诗意”的两把钥匙为“诗无达诂”和“冰山原则”,但没有说哪一个的作用更大。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证明了小说诗意比诗歌的诗意更胜一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没有比较二者谁的诗意更胜一筹。
    C.“是为了论证读者对小说的审美鉴赏存在差异性”分析错误,由原文“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的小说……”可知,文章以鲁迅小说中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证明小说的诗意也要“达诂”也很不容易。
    D.“从‘诗无达诂’与‘冰山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角度”曲解文意,根据文中“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诗无达诂’形成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思想呼应”可知,二者不存在对立,而是呼应。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读者读小说时只需发挥想象力,将感悟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契合即可”分析不当。根据“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可知,读者是尽可以发挥想象力,但不等于只注重“八分之七”,发挥想象力就可以了,还应注意“八分之一”的内容,即“结合文本”。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今,代驾、代扔垃圾、代吃等千奇百怪的服务风靡全球。“代经济”是闲置经济和懒人经济的结合。很多人愿意花钱去买别人的时间来给自己跑腿办事,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时间、资源,帮没时间或者因为懒不愿亲自跑腿的消费者解决各种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各得其所、互惠互利的。现如今,各大高校“代经济”层出不穷且快速发展。


    (摘编自唐倩《高校中的“代经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代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需求更加丰富多样。人们对消费产品的追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与享受。
    “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分工持续专业化。与提供“代经济”服务的人相比,需要“代经济”服务的人往往从事专业化的工作,他们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更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将需要代办的事务交给提供代办服务的人,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优势。
    “代经济”发展迅速,涉及的行业类型、服务种类越来越多,而这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需求方一旦出现代劳服务的需求,打开网页、手机App,便可以迅速地找到相关价格信息、服务评价。有空闲时间和资源的人可以很方便地成为代劳服务的供给者,不需要过多的准入条件以及前期的投入成本。互联网可以将不同地方、不同需求的人迅速连接在一起,为“代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有人称“代经济”为“懒人经济”。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当然,“代经济”也不完全是“懒人经济”。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以“代扔垃圾”为例,部分市民表示垃圾分类制度与自己的作息时间不符,因此,垃圾只能交由专门人员代分类、代扔掉。
    (摘编自张明《“代经济”,代的是什么?》)
    材料三:
    各种各样的“代经济”正在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区分,各方面的完善才能促进“代经济”更好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立法”要突破传统立法的思维方式,根据“代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立法,为“代经济”发展营建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包容的市场竞争氛围和环境。其次,为了更好地促进“代经济”规范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平台应加强社会道德培养和法律知识宣传,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规范意识。对于已出现的不规范现象,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不规范行为的产消者或平台,给予一定的警告或处罚。平台是整个“代经济”平台的监控中心。平台应加大技术投入支出,保障系统硬件、软件设施正常地运行,从技术层面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增强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建立问责机制,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成立信息审核和用户反馈部门,优化信息审核结构流程,打造逐层递进、层层把关的审核机制;加强用户认证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在源头上对平台的信息进行监控。最后,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不断地推进精细化、差异化服务进程,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都会向着更大更强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李绒绒《浅谈“代经济”的现状、特征及发展方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校大学生选择代服务占比排前三位的是:叫外卖、代跑腿、代购,选择后两项服务可能和他们时间不够、懒惰等有关。
    B. 家庭所在地对“代经济”意愿影响程度最高,超过70%;影响程度最弱的为独生子女情况,不足10%。
    C. 作为新模式、新业态的“代经济”覆盖面越来越广,服务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成为各类电商平台的主要经营项目。
    D. 为了促进“代经济”更完善的发展,相关部门除了完善政策法规,规范产消用户行为,还要强化平台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消费产品多样化需求逐渐增加,由过去以追求物质层面为主,转向当下以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与享受为主。
    B. “代经济”现象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济发展伴随的消费多样化及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也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C. “代经济”是“懒人经济”,因为人们喜欢“宅"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代经济”又不是“懒人经济”,它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所致。
    D. 只要平台加大技术投入支出,增强相关人员保密意识,成立信息审核和用户反馈部门,就能强化平台信息安全管理力度。
    6. 材料一的调查表反映出高校“代经济”存在哪些不良现象?结合材料三给出治理建议。
    【答案】4 C 5. B
    6. 第一问:①出现了代上课、代考试、代写论文之类不合乎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代经济”行为。②出现了代表白、代叫醒、代养猫狗、游戏代练之类无厘头式的“代经济”行为。
    第二问:①要完善政策法规。对于已出现的不规范现象,高校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不规范行为的大学生,警告或处罚。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道德素养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区分,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代经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成为各类电商平台的主要经营项目”错误。由原文“‘代经济’发展迅速,涉及的行业类型、服务种类越来越多,而这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可知,“成为各类电商平台的主要经营项目”于文无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转向当下以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与享受为主”错误。由原文“人们对消费产品的追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与享受”可知,当下人们对消费产品的追求既有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不是“转向”。
    C.“人们喜欢‘宅’在家里”错误。由原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
    D.“只要……就……”说法绝对。由原文“平台应加大技术投入支出,保障系统硬件、软件设施正常地运行,从技术层面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增强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建立问责机制,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成立信息审核和用户反馈部门,优化信息审核结构流程,打造逐层递进、层层把关的审核机制”可知,这些做法只是平台应做的,是强化平台信息安全管理力度的必要条件。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以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第一问:
    根据图表一高校大学生选择“代经济”情况可知,在被调查的250人中,有79人代上课,有36人代考试,有66人代写论文,而代上课、代考试、代写论文是不合乎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所以高校出现了代上课、代考试、代写论文之类不合乎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代经济”行为。
    在被调查的250人中,有26人代叫醒,51人代表白,31人代养猫狗,所以高校出现了代表白、代叫醒、代养猫狗、游戏代练之类无厘头式的“代经济”行为。
    第二问:
    由原文“‘立法’要突破传统立法的思维方式,根据‘代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立法,为‘代经济’发展营建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包容的市场竞争氛围和环境”“对于已出现的不规范现象,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不规范行为的产消者或平台,给予一定的警告或处罚”可知,要完善政策法规。对于已出现的不规范现象,高校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不规范行为的大学生,警告或处罚。
    由原文“为了更好地促进‘代经济’规范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幸福度,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平台应加强社会道德培养和法律知识宣传,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规范意识”可知,高校要加强大学生道德素养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区分,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代经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南海
    蒋冬梅
    ①他在南海打鱼的时候,大马哈鱼正肥美,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洄游。打鱼人并不急着下网,他们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渔网撒成半开的花朵,网住的鱼一个人就已经拉不动了。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
    ②乌苏里江畔的男人,顺着大马哈鱼的来路,坐一条杨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的海参和森林一样的海菜。他们把自己“卖”给渔头,预支了银钱交给女人,打着单薄的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张薄薄的契约上,像他的父亲那样,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己交给了大海。
    ③母亲穿着棕色的袍子在江边送他,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从送走父亲的那一年开始,这块石头就伫立在江边。十几年的江风吹过,把石头吹矮了,终有一天会变成一颗石子,等着父亲回来握在手里。
    ④坐上杨木雕下海时,他穿着一件鱼褂子,持一柄钢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宝石一样的海参。人们看到他手臂上凸起石头一样的肌肉,就喊他“石头”。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他们渔帮里有一个老头,年老打不动鱼了,人家可怜他,让他蹲在杨木雕里绑海菜,一喊他就叫“绑菜”。“绑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会说话一样。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互相也不常说话。
    ⑤母亲说过,南海码头上的女人,是缠人的绳子,缠住了父亲的腿。有时候母亲又说,是南海的海菜缠住了父亲的腿。他刚一到南海,就急着向人打听父亲,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洇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个斑驳的影子。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用面目全非的样子,把自己交回故乡。
    ⑥他向人描述着父亲,酱色的脸庞,山石一样的身体,一顿能喝下一坛烧锅酒,用一只手就能拉上来一网大马哈鱼。人们听了指着“绑菜”说,他当年就是那样子啊。“绑菜”蹲在船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木然得像块石头,一双粗黑的大手,加紧在绑着海菜。那些海菜长得能绑住这片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绑完。“绑菜”站起身来,弯曲的身体像一只青虾,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头都被海里的湿气弄变形了。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个个都被蚀成海边的断崖。那时的“绑菜”踩着船像踩着一片树叶,吹着哨子,举着手里的鱼叉,有海豚涌过来敲击船帮,一齐引来硕大的海狗。“绑菜”会握紧鱼叉猛刺向海狗,胳膊上的肌肉凸起,像坚硬的石块。
    ⑦没有人见过他的父亲,打鱼人都不打听别人的事,譬如问他的家乡,问他的女人,问他的儿女。他们只说受了一天的海风,于是晚上点起火,围着喝酒。
    ⑧从前,父亲教他唱渔歌调子“跑南海”时就唱过:“东道走来,西道往来,海参崴[注]呀,撒大网呀。打好鱼来,大马哈来,叉海参呀,拧海菜。”父亲说,大马哈鱼群里,能游回乌苏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鱼。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他无数次地想,父亲为什么不是最勇猛的大马哈鱼呢,是不是他忘记淡水的气息了。
    ⑨有一天他路过出海口,看见大马哈鱼正在洄游,它们逆水冲浪,聚成一团,像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嘶鸣。“绑菜”很少见地居然没有绑海菜,他蹲在船头,望着碧青色的海水,突然说了一句:“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听他说这话,杨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望着海口的浪头。谁也不知道,从前和“绑菜”一起打鱼的人都去了哪,他们只知道,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绑菜”。
    ⑩“石头”踩着杨木雕靠过来,他突然对“绑菜”说了一句:“乌苏里江抚远来过一个林绍春,一顿能喝一坛烧锅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网大马哈鱼。”
    ⑪“绑菜”垂着头,俯身又开始从船帮往上拉海菜。他背朝着“石头”,背朝着出海口,背朝着大马哈鱼群,踩着杨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渐渐漂远了。
    (有删改)
    [注]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他”到南海打鱼写起,再介绍“他”的家庭情况,然后写“他”前来南海的目的,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父亲”和其他奔赴南海打鱼的人一样,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为生活所迫,先从渔头那里预支银钱给家人,其实就是把命交给渔头,难以翻身了。
    C. 母亲对父亲是十分惦念的,文中“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一句生动形象地将母亲眺望父亲归来的深情期盼表达了出来。
    D. 尾段写“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极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8. 文中多次提到了“大马哈鱼洄游”之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 有人称《跑南海》为“散文化小说”,请结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答案】7. D 8. ①用“大马哈鱼洄游”来揭示主旨,从而表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
    ②用“大马哈鱼洄游”的艰难来比喻跑南海渔人的回乡之难。
    ③多次提到“大马哈鱼洄游”,并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相互呼应。
    9. ①虚化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符合小说虚构性的特点。
    ②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儿子找父亲、“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趋向散文化。
    ③营造意境。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洄游”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有散文的特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于文无据,“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在这里只是强化了悲剧的色彩,并没有光亮色彩出现。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1)情节结构方面:文章第一段说“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洄游”;文章第五段说“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文章第八段说“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文章第十一段说“背朝着大马哈鱼群”。“大马哈鱼洄游”之事在文章中反复被提及,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相互呼应。
    (2)艺术手法方面:文章第一段说“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文章第八段说“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从中可见,大马哈鱼溯回出身地产卵的历程是多么的艰辛,而跑南海的人正如这大马哈鱼一样,把自己自己“卖”给渔头,对他们来讲,回乡之路正如这大马哈鱼的溯游之旅一般。文章通过“大马哈鱼洄游”的艰难来比喻跑南海渔人的回乡之难。
    (3)文章主旨方面:文章第九段说“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回家”是每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内心最渴望的事情,本文用“大马哈鱼洄游”来揭示主旨,表明即便路途艰辛,也应该有一颗回乡的心。进而表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淡化情节,多片段,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无完整的情节链。②虚化人物,无主要人物或主要人物无明显特征。③营造意境,摆脱对现实的叙写,着重营造……的氛围。④抒情性强,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就本文而言:
    (1)根据“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可知,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根据“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洇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个斑驳的影子”可知,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这些都符合散文化小说虚化人物的特点。
    (2)本文多片段描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无完整的情节链。小说的主线是儿子找父亲,其中穿插了对“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手法来淡化小说的情节,使得小说趋向散文化。
    (3)根据“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可知,作者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洄游”的描绘,“色彩鲜艳的旗”“像秋天的落叶”等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同时又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通过这种手法使小说摆脱对现实的叙写,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所以,本文也可以称之为“散文化小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公修《资治通鉴》,辟范梦得为官属。尝以手帖论缵述之要,大抵欲如《左传》叙事之体。又云:“几年号皆以后来者为定,如武德元年,则从正月,便为唐高祖,更不称隋义宁二年。梁开平元年正月,便不称唐天佑四年。”故此书用以为法。然究其所穷,颇有窒而不通之处。公意正以《春秋》定公为例,于未即位,即书正月为其元年。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若《通鉴》则不侔,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便以为恭皇帝上,直到下卷之末,恭帝立,始改义宁,后一卷,则为唐高祖。盖凡涉历三卷,而炀帝固存,方书其在江都时事。明皇后卷之首,标为肃宗至德元载,至一卷之半,方书太子即位。代宗下卷云:“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乃是德宗也。庄宗同光四年,便系于天成,以为明宗,而卷内书命李嗣源[注]讨邺,至次卷首,庄宗方殂。潞王清泰三年,便标为晋高祖,而卷内书石敬瑭反,至卷末始为晋天福。凡此之类,殊费分说。此外如晋、宋诸胡僭国,所封建王公,及除拜卿相,纤悉必书,有至二百字者。又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魏都坐大官章安侯封懿、天部大人白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王穆观、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平昌宣王和其奴卒,皆无关于社稷治乱,而周勃薨,乃不书。及书汉章帝行幸长安,进幸槐里、岐山,又幸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十二月丁亥还宫;又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夏四月乙卯还宫。又书魏主七月戊子如鱼池,登青冈原,甲午还宫。八月己亥如弥泽,甲寅登牛头山,甲子还宫。如此行役,无岁无之,皆可省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李嗣源:唐明宗的本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
    B. 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
    C. 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
    D. 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著作“六经”之一。
    B. 不次,不依寻常次序,即超擢、破格。此处指唐德宗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 社稷,指土神和谷神。因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 “及书汉章帝行幸长安”与“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句中的“幸”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聘请范梦得帮助自己编纂《资治通鉴》,并经常亲自指点他怎么样去仿照《左传》的叙事体例来记载历史事件。
    B. 作者对《资治通鉴》关于同一年内年号的记录方法持否定态度,认为它采用的以“后来者”的标准有阻窒不通的地方。
    C. 《资治通鉴》把潞王清泰三年标为晋高祖,但卷末的年号才是晋天福,而卷内又录有石敬瑭叛乱一事,这里是前后矛盾的。
    D. 本文列举《资治通鉴》记录的大量史实,并辅以精当的议论,对《资治通鉴》一书的内容和记录方法阐明了独到的见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凡涉历三卷,而炀帝固存,方书其在江都时事。
    (2)所封建王公,及除拜卿相,纤悉必书,有至二百字者。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这里总共涉及三卷,但是这时候隋炀帝还在世,内文写的是他在江都时的事情。
    (2)他们册封确立的王公位,以及任命的大臣、宰相,连细枝末节都详尽记述,有的达到二百个字。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但是昭公在上一年十二月死去,那么第二年的事,当然不能再放到昭公名下,所以这时定公虽然还没有当国君,自然得把前几个月追记在他的名下。况且,《春秋》经文十分简单,不过一二十个字,眼睛一扫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复”作“系”的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故”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B;
    “兼”表示加上另外一件事,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经文至简”主谓结构,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般文言实词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纪传体”错,《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说法正确。
    C.说法正确。
    D.本文中“幸”意思是“帝王到某处”;《鸿门宴》中的“幸”意思是“指君主宠爱女子”;两句中“幸”字含义不同。正确。句意:还有记载汉章帝出游长安。/妇女没有被宠幸的。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前后矛盾”错误,原文“凡此之类,殊费分说”意思是诸如此类的情况,解释起来十分费力。但并不是前后矛盾。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涉历”,涉及;“存”,生存、活着;“书”,名词作动词,写。
    (2)“封建”,册封确立;“纤悉”,“纤”细小,“悉”,详尽地表达;“至”,达到。
    参考译文: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聘请范梦得作为属吏(参加编辑)。曾经亲笔写一些手谕给他,讲述编辑要点,大体是想效仿《左传》叙事的体例。又说:“凡同一年内的年号,都要用后来延续下去的那个为准,如(唐高祖)武德元年(同时又是隋恭帝义宁二年),就从正月起,就是唐高祖,不称隋恭帝义宁二年。五代梁开平元年正月,就不称唐天佑四年。”所以,这部书凡遇到同一年内有两个年号的都采用这种办法。但仔细研究一下这种思路,就(觉得)很有阻窒不通的地方。司马光的本意是以《春秋》定公元年为例,在鲁定公没有即位时,《春秋》就记正月是他的元年。但是昭公在上一年十二月死去,那么第二年的事,当然不能再放到昭公名下,所以这时定公虽然还没有当国君,自然得把前几个月追记在他的名下。况且,《春秋》经文十分简单,不过一二十个字,眼睛一扫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资治通鉴》就不能同等看待,(比如)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资治通鉴》便标为隋恭帝上卷,但直至下卷末尾,恭帝即位,才改元义宁;后面一卷(紧接着)就是唐高祖(武德元年)。这里总共涉及三卷,但是这时候隋炀帝还在世,内文写的是他在江都时的事情。唐明皇后卷的开头,标明为唐肃宗至德元年,到一卷的一半,才写到太子即位。唐代宗下卷说:“皇上正在振奋精神努力治理好国家,不断破格提拔人才。”说的却是唐德宗的事。唐庄宗同光四年,就放到明宗纪年,而卷内记载皇帝命李嗣源(明宗本名)去征讨邺郡,到下一卷初,庄宗才驾崩。潞王清泰三年,就标为晋高祖,而卷内记载了石敬瑭叛乱,直到卷末,才有晋天福的年号。诸如此类的情况,解释起来十分费力。此外,还有晋、宋等不属正统、割据一方的少数民族国家,他们册封确立的王公位,以及任命的大臣、宰相,连细枝末节都详尽记述,有的达到二百个字。又比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病死,魏国的章安侯封懿的死,天部大人白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王穆观、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平昌宣王和他的奴仆等人去世,都和国家政权、社会安定无关。有关周勃的死,却没有记载。还有记载汉章帝出游长安,并游览槐里、岐山,又到长平,住进池阳宫,往东到高陵,十二月丁亥日回宫;又在乙未日游历东阿,向北登临太行山,到天井关,夏天四月乙卯日回到宫里。又记有魏国国君七月戊子日到鱼池,游览青冈原,甲午日返回宫里;八月己亥日来到弥泽,甲寅日登上牛头山游览,甲子日回宫等。像这样的巡游,没有一年没有,都可以省略不记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骤马冈①
    岳飞
    立马林冈豁战眸②,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③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④孰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⑤,北辕何日返神州⑥?
    誓将七尺⑦酬明圣,怒指天涯⑧泪不收。
    【注】①骤马冈,江西地名。此时,岳飞奉旨镇压南方农民起义军。②豁战眸:睁开眼睛看战场。③机舂:捣米机械。④黍秀宫庭:相传西周灭亡后,周大夫看到过去的宗庙官室都长满禾黍,作《黍离》;后来微子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官室毁坏,长满禾黍,非常哀伤,作《麦秀》;后遂以“黍秀宫庭”感慨亡国。⑤南服:南方。小丑:农民起义军。⑥北辕:典出汉·苟悦《申鉴·杂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神州:特指中原。⑦七尺:七尺之躯。⑧天涯:北方沦陷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写大战前,诗人骑马立于山冈察看战场情景,以小溪静流反衬即将来临的战争。
    B. 颔联由捣米机械联想到“黍秀宫庭”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的悲痛之情。
    C. 颈联表达了对朝廷让自己镇压内乱之事的不满,诗人一心想的是能够尽早回到京城。
    D.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发出捐躯报国誓言,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以及收复河山的决心。
    15. 本诗尾联写到“泪不收”,试与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到“揾英雄泪”,比较一下,分析其中“泪”的含义的异同。
    【答案】14. C 15. ①同:都是报国无门、爱国的英雄泪,抒发了对国家山河沦陷的悲痛。②异:岳飞之泪是因为自己手握雄兵只能镇压“内乱”不能去收复中原失地的悲慨;辛弃疾之泪是因为自己一腔热血率军归南宋,人已老去仍被弃置,有感抗金收复失地无望的苦闷。(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一心想的是能够尽早回到京城”说法有误。“北辕何日返神州”说的并不是诗人一心想尽早回到京城,而是指他一直耿耿于怀于何日麾师北伐,收复失地。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意象内涵,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岳飞和辛弃疾都是南宋时期的抗金爱国名臣,结合本诗的“北辕何日返神州”“怒指天涯泪不收”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无人会,登临意”等句子可知,他们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奔波,却至死都不能看到愿望实现,所以他们的“泪”,都是报国无门、爱国的英雄泪,抒发了对国家山河沦陷的悲痛。
    而根据注释可知,本诗中岳飞写作此诗的背景是“岳飞奉旨镇压南方农民起义军”,但这并非他的本愿,所以诗人才会在颔联说“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表达自己对朝廷只顾让自己镇压内乱,却不图收复北方大片失地的不满。诗中“黍秀宫庭”“北辕”的典故都暗喻了诗人对国土不整、国家恐有覆灭之忧的担忧。所以,岳飞之泪是因为自己手握雄兵只能镇压“内乱”不能去收复中原失地的悲慨。
    《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中,“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以少女的装束代指少女。意思是: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在宋代,游宴娱乐的场合一般都有歌伎在旁唱歌伴酒。而词人之所以失意,是因为自己怀着一腔热血率军投归南宋,却因为北归人的身份一直被怀疑,导致经常处于被弃置不被重用的处境。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苦痛。所以这里的“泪”是作者因为人已老去仍被弃置,有感抗金收复失地无望的苦闷而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猴的无计可施,来衬托西行入蜀之人行走艰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愤怒地指责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时一分一厘都不放过,用起钱财却毫不吝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虽然白发已生,却依然眷念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念之情从词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可以感受到。
    【答案】 ①.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②. 猿猱欲度愁攀援 ③.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④. 用之如泥沙 ⑤. 醉里挑灯看剑 ⑥. 梦回吹角连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鹤、猿、猱、攀、援、锱、铢、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工(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角料食品有多火?2022年一季度,某电商平台的边角料零食销售额同比增长1749%,相关店铺由2021年同期的不足百家增至1300余家。互联网平台上,知名艺人种草安利、网红达人吃播测评,以及“巨好吃又不贵”“按斤囤不心疼”等种草评价,无不透露着边角料食品的受欢迎程度。物美价廉、好吃不贵的产品定位与“酷抠一族”节俭时尚的生活方式① ,成为一门好生意。
    边角料食品走红的关键在于实惠。就个人而言,边角料食品让人们更好品尝到原先价格不菲的美食,在节省开支的同时尽量保持生活品质。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样的“② ”也见证着消费观念的嬗变。就社会而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将曾经的附属品作为销售的正品,也彰显了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
    当然,随着边角料食品订单量③ ,一些不良商家以边角料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出现生产日期缺失,甚至以次充好、价格不降反升等问题。边角料食品越是走俏,安全越不能溜边;价格可以打折,质量不能含糊。这需要从源头上加强规范,为边角料食品生产上一把安全锁;需要有关部门明确标准,为边角料食品生产画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也需要消费者辨别套路,避免“省钱宝藏”成为“零食刺客”。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7. ①一拍即合 ②精打细算 ③与日俱增
    18. ①“一把安全锁”、“一条红线”、“省钱宝藏”和“零食刺客”等喻体的使用使原本抽象乏味的阐释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使道理深刻有力,语言也更富内涵,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②三个“需……”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效果,加强语势,从三个方面突出了边角料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依据语境,此处是说产品的“物美价廉、好吃不贵”与“‘酷抠一族’节俭时尚的生活方式”二者的结合“成为一门好生意”,这种结合说明了二者具有相一致的利害关系,很容易结合起来。故可填“一拍即合”。一拍即合: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第二处:依据语境,前文说这种边角料食品能够“让人们更好品尝到原先价格不菲的美食,在节省开支的同时尽量保持生活品质”,后文说这种情况“也见证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嬗变”,由此可知,该处是表达年轻人在经济有限的情况下,边角料食品可以给他们“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从而让他们品尝到原先价格不菲的美食,故可填“精打细算”。精打细算: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第三处:结合前文可知,边角料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消费的数量越来越多,食品订单量一天比一天增长,故可填“与日俱增”。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首先,作者将“加强规范”比喻为“上一把安全锁”“画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将商店的套路比喻为“省钱宝藏”,将顾客被套路比喻为“零食刺客”,这样形象生动,将抽象的说教过程通过生动的比喻阐释出来,在语言丰富的同时,使得道理更深刻,突显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文段三句话连用三个“需要……”“需要……”“也需要……”,使文段句式整齐,增强了文句气势,同时增强了文句的节奏感,并且体现出层层递进的效果,分别从“源头”“有关部门”“消费者”三个方面说明了边角料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了地下含水层以外,冰川更是丰富的水源。地处库木塔格沙漠东部的甘肃省敦煌市就有不少“雪水渔场”。敦煌市阳关镇降雨极少,被称为中国的“旱极”,① ,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21世纪初,当地人民突发奇想——把祁连冰川融水引过来,② 。他们先用黏土固沙,再修筑了近十米高的屏障挡住沙尘暴,最后植树造林,利用这三道关卡解决了泥沙渗水的问题。通过地下暗河,使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由于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的原因,还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如今,阳关镇的养鱼业早已拓展为集养殖、旅游和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沙漠生态产业,帮助当地人发家致富。
    沙漠养鱼虽然看似不切实际,但③ ,沙漠养殖场有着一个巨大优势——许多疾病往往会经海水在各个沿海养殖场之间传播,而封闭式的养殖场则能让动物们免受其害。鱼儿们喜欢洁净的水和温暖的阳光,沙漠恰恰可以成为鱼的海洋,成为所在各国的经济资源之一。专家估计,全球沙漠养鱼场每年可产出3000多万吨鱼虾,产值高达2500多亿元人民币。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渔场命名的形式有很多,有用地点,也有用人名的,等等。请简述“雪水渔场”得名的缘由。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 ①在常年缺水的阳关镇养鱼
    ②作为鱼塘用水
    ③与沿海养殖场相比
    20. 这里极为干旱,养殖没有水源,只得利用冰川融化后的雪水作为渔场水,于是就用水的来源作为命名依据。
    21. 通过地下暗河,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还由于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挖空处前文说阳关因降水极少而被称为中国“旱极”,而挖空处后文则以挖空处为主语,说这一行为被人们认为几乎不可能。故挖空处所填的内容应是与前文缺水的现状完全不符合,需要大量水分的,而结合整个语段所述的内容“沙漠养鱼”可知,此处应填:在常年缺水的阳关镇养鱼。
    ②该语段讲述的是沙漠养鱼的背景和具体过程等的相关内容,根据前面阳关镇缺水的现状可知,沙漠养鱼应是从别的地方引入水源的,再结合语段最开头“雪水渔场”可知,此处把祁连冰川融水引过来是为了作为鱼塘用水的,故可填:作为鱼塘用水。
    ③该语段中所讲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封闭式的养殖场则能让动物们免受其害”,而这个优势的对比“许多疾病往往会经海水在各个沿海养殖场之间传播”的问题得出的,故前文应该也是对沙漠渔场和沿海渔场的对比,故可填:与沿海养殖场相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语段中有关“雪水渔场”的命名缘由主要在第一段。之所以以“雪水”命名,是因为这里的渔场用水主要是“把祁连冰川融水引过来”,使用的冰川水作为鱼塘里的使用水源。而之所以这么做,则是因为阳关镇降水极少,非常干旱,本身没有足够水源。故这里极为干旱,养殖没有水源是根本原因,人们只得利用冰川融化后的雪水作为渔场水,并把这一特殊的水源来源作为命名依据。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本题共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通过……使……”句式杂糅,导致句子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但后文中“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都是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所做出的改变,而非地下暗河,故“通过地下暗河”应作为句子的状语成分存在,故应删去“使”。
    第二处,语序不当,“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是由“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所引起的,且过滤应是在被导向阳关镇的过程中慢慢进行的,故“不仅”和“还”后面的对象应互换位置。
    第三处,“由于……的原因”句式杂糅,应删去其一,而此处“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这一原因后还跟着“转换为……”的后置结果,并非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应删去“的原因”。
    故可修改为:通过地下暗河,冰川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被顺利导向了阳关镇,还由于沙漠地下砂石的过滤,转换为清澈见底的水。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永远是困扰年轻人的问题。《中文桃李》中,女主人公徐冉问李晓东:“生活也可以分为歌类的、诗类的、小说类的、散文类的、报告文学类的、史诗类的,你憧憬哪一类生活?”两人商量一番,觉得没有谁的生活可以始终如歌,史诗类的离普通人又太远,诗类的太理想主义,小说类的太难把控、太复杂,而散文类的更适合老年人,还是报告文学类的更恰当——人生像一场自己给自己的报告,由不得虚构、自欺欺人,而又得有点文学性,加进小说、散文、诗歌的味道。
    阅读以上材料,你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安时处顺,诗意栖居
    恰如《中文桃李》中两位主人公所探讨的“憧憬哪一类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深沉厚重如史诗,有人认可娴雅淡然如散文,而我则选择安时处顺,诗意栖居。
    对于“诗意地栖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我最为赞赏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与祥和;是“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的悠然自得;是在寒冬凛冽时,与好友相聚,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惬意与安乐;是遇到挫折时,快然一笑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薏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从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生会显得无趣,更欣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但荣华不过是晨曦的露珠,富贵不过是秋冬的白霜。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任他天潢贵胄,浮华宫殿,在时间的长河里,也都不过是一抔尘土。闲来静处,何不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
    人,诗意地栖居,拂去贪欲功利,不忘初心。
    “行色匆匆”是这个时代人们的真实写照。正如艾青所言“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我们生活在快节奏与内卷的时代,争的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数字,逐渐变得麻木与疲倦。愈是追求功利,就陷得愈深,此时的人们与金丝笼假象中的鸟儿并无差别。
    人,诗意地栖居,回顾往昔,诗情处处可寻。
    高山苍苍,江河茫茫。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从来就是追求诗意的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我看见上古尧舜禹走来,从繁繁星辉的秦代走来,从皎皎月光的汉代走来,中华民族一路踏着诗意走来。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牧歌;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在流水;是“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的恣意快然。回往历史长河,我们从不缺乏诗意。当被现实迷雾蒙住眼睛,我想我们应去自然深处访道,于古籍中寻真谛。
    人,诗意地栖居,与内心和谐。
    闻清风鸟语,见明月彩云,看一场凌晨四点半未眠海棠花的花事,听一次盛夏阳光里蜻蜓相触的声音,一早便与彩蝶一起,等待那料峭春风吹开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
    诗意地栖居,是在繁杂的世界中抱朴归真,而内心的富足和本真,才是生命的奥义所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中文桃李》中两个主人公关于年轻人应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生活的话语。材料中提出了歌类的、诗类的、小说类的、散文类的、报告文学类的、史诗类的生活形态,并且用“人生像--场自己给自己的报告,由不得虚构、自欺欺人,而又得有点文学性,加进小说、散文、诗歌的味道”进行总结。考生可以结合这些文体的特点选定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综合几类文体的特点明确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子。
    写作任务有二:一是你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回答材料中“你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这一问题,要有明确的观点;二是要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作,对于材料中所提出的歌类、诗类、小说类、散文类、报告文学类、史诗类的生活形态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住“对自己的理想生活有怎样的期待”和自身发展这一对象及情境来写作。
    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中徐冉和李晓东关于理想生活的讨论开篇,明确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亮出观点,也可以使用“有人追求……有人追求……而我认为,年轻人应该追求……”这样的方式开篇,以此创设有我之境;接着围绕观点选择当代年轻人的事例进行论证,然后联系自身,明确自己的追求;最后发出呼吁,呼应开头。
    立意:
    1.从歌类、诗类的角度:年轻人要追求如诗如歌的人生;人生要有理想追求;让自己的人生多些诗意。
    2.从史诗类的角度:年轻人要追求深厚积淀;人生越深沉越有意义;人生需要厚重感,不能虚浮。
    3.从报告文学的角度:人生贵在踏实;过好真实的人生;人既要生活的苟且,但又要诗和远方。


    相关试卷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3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豫南名校2023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豫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