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情诊断
    高一语文试题(八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杜甫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杜风格分别为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两人在诗歌创作中具体意象的运用上的不同。
    B. 李白诗歌以超越现实和互相没有逻辑的意象,于广阔的时空甚至虚拟之境中驰骋想象,具有强烈艺术效果。
    C. 杜甫诗歌往往于实处用力,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上,小中见大,细腻之中不乏家国情怀。
    D.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用大胆的夸张与精妙的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不粘不滞的意象和飘逸之感。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李杜诗中都有夸张,但是杜诗的夸张偏于写实,给人以逼真之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B. 杜诗多取材于现实,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之景,既有大处着眼,又有小处落笔,借此表现内心情感的波澜。
    C. 《北征》一诗既有对当时重大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纵论,又穿插有对儿女衣着的细节刻画。
    D. 李杜均有反映战争之诗,如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但在虚实的处理上各有不同。
    3. 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 C 2. A
    3. ①首段提出李杜诗风上的差异聚焦于意象虚实这个视角,提出观点,清晰立论。
    ②二至四段,本论部分。第二、三段主要运用引证法围绕李杜意象的取材和夸张手法进行分析阐述;第四段着眼于同一题材对李杜虚实不同处理进行对比论证,突出李杜风格的迥异。
    ③末段得出结论,辩证揭示李杜虚实手法上的差异对风格形成的影响,呼应开头并深化观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取决于两人在诗歌创作中具体意象的运用上的不同”错。强加因果,意象的运用是两人风格不同的具体表现,而非成因;并且原文有明确的表述“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
    B.“互相没有逻辑的意象”错。曲解文意,原文是“表面上看来互相没有逻辑的意象”,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D.“精妙的刻画”错。张冠李戴,原文为“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应为“妙在烘托”;末段“妙在刻画”应是沉郁的具体表现,而非李诗风格。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错。无中生有,原文为“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只展示两人的各有千秋的夸张,未将其一较高下。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1)原文“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首段提出李杜诗风上的差异,聚焦于意象虚实这个视角,提出观点,清晰立论。
    (2)原文“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第二、三段主要运用引证法,分别引用李白、杜甫的诗句,围绕李杜意象的取材和夸张手法进行分析阐述;
    原文“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安史之乱”“《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了”,第四段着眼于同一题材对李杜虚实不同处理进行对比论证,突出李杜风格的迥异。
    可见,第二至四段,是本论部分。
    (3)原文“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体现了李杜虚实手法上的差异;“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显得沉郁”,末段得出结论,辩证揭示李杜虚实手法上的差异对风格形成的影响,同时照应开头“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深化了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文本二:
    2020年12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迟子建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评委会认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始终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突出的个人风格。以地域文化为基点,以底层生存为焦点,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使迟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识度,更使她具有了卓尔不群的重要性。
    (摘编自《澎湃新闻》)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这鼓角声令我心烦”“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描述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B. 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心理的转变,对“我”的言论由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内心产生了触动。
    C.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浑身一股逼人的英气,这正是“我”仰慕的英雄气概,遇到心目中的英雄令“我”颤抖不已。
    D. 文中划横线处有关于周瑜“敲鼓”的描写,既照应了前面的鼓角声,又塑造周瑜沉醉战争的形象。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先交代“我”遇见周瑜的结果,再详细叙述两人相遇的过程,这种倒叙的手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不惧怕失败,哪怕在战场倒下去了,仍是响当当的英雄。
    C. 第二段用“月亮很好”“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渲染宁谧气氛,为“我”与周瑜相见营造浪漫氛围,并引出对帐篷和军马等的描写。
    D. 小说善于运用特定意象表达感受,“艾草”气味的反复出现,将“我”与周瑜相遇、交谈、离去等情节贯串起来,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6. 文本二中说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与周瑜相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诗意美学”?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环境描写体现诗意美:故事始终有月光笼罩,艾香萦绕;人物出场时的环境开阔、宁静、素雅;“我”喜欢的声音里呈现出的温馨、祥和。②人物形象的诗意美:“我”是砍芦苇喂猪奶孩子的村妇,却对英雄有自己深刻的看法,能让战争的参与者放下武器,人物内外对比体现诗意美;周瑜开始时身穿铠甲,后来穿白粗布的长袍,人物先后对比体现诗意美。③情节设置的诗意美: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梦境之中,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相遇,穿越时空进行交流。④主题的诗意美:小说通过“我”对于战争和英雄的理解,表达对和平的期待,对平凡、朴素、美好的世俗生活的喜欢和向往。⑤语言的诗意美:小说用语简洁、凝练、隽永,善用短句,使用多种修辞,“艾草”和“鼓角声”两个意象具有深远的象征意味。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这正是‘我’仰慕的英雄气概”错误。“我”不喜欢身披铠甲的周瑜,认为“穿布衣更英俊”,“英雄就该倒下”,表明“我”更喜欢平凡的英雄。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不惧怕失败,哪怕在战场倒下去了,仍是响当当的英雄”错误,结合原文“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可知,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要在战场上,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成为一个布衣,成为和平的使者,更是作者心中的大英雄。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和风格的能力。
    结合“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一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一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可知,文章选取的场景宁静而优美,温馨而祥和,展现出环境的诗意美。
    结合“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可知,“我”虽身份普通,但人物形象有一种对英雄的独特理解,身上有一种独特的诗意美;“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颜抖不已一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周瑜前后的变化揭示了形象的改变,对和平的渴望,人物身上闪烁着诗意美。
    结合“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我说”周瑜笑了起来~我们相对着”可知,整个故事就是一个梦境的展现,在梦中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相遇,穿越时空进行交流,情节设置体现诗意美。
    文中,“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等语句运用比喻修辞,语言生动。而“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帐篷前篱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一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等用词生动有趣,不落俗套,且“艾草”和“鼓角声”的渲染,使文章意象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可知,本文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生动,抒情味浓厚,语言体现诗意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坠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选自辛文房《白居易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B.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C.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D.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较年少,故称“弱冠” 。
    B. 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从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C. “左迁”意为降低官职。与之意义相似的有“补”“出官”“迁谪”等,与之意义相反的有“右迁”“拜”“除”等。
    D. 琵琶女本长安歌伎,由于年长色衰而至门庭冷落,最终只能嫁做商人妇。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答案】7. C 8. C
    9. (1)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
    (2)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被这个人的话打动,这天傍晚才有被贬谪的感觉。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
    “元和元年”为时间状语,同时“乐府及诗百余篇”为“作”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BD;
    “规讽”的宾语是“时事”,“时事”后断开,排除A。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与之意义相似的有‘补’……等”错误,“补”是补任空缺官职,并非贬谪之意。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汹汹”,议论纷纷;“首”,第一个;“亟”,紧急。
    (2)“出官”,离京调外任职;“斯人”,这个人;“始”,才。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生活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选自辛文房《白居易传》)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容貌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作歌用来赠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这首词作于被贬黄州期间。
    10. 下列对本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壁怀古》从长江入笔,用“浪淘尽”将滔滔江水与已然消逝的“千古风流人物”相联系,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
    B. 《赤壁怀古》善用衬托手法,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正面衬托周郎,又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C. 《夜归临皋》起笔就用“醒复醉”三字,淋漓精致地表现了诗人纵情饮酒的豪兴,又以“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D. 《夜归临皋》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滔滔江声,以有声衬无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烘托出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情。
    11. 入世从政和出世隐退是中国文人面临的人生课题,苏轼这两首词都体现了其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0. D 11. ①《赤壁怀古》中诗人与周郎作比,表现苏轼积极入世的精神,而“一尊还酹江月”则透露了出世的情怀。
    ②《夜归临皋》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侧面写出了词人忙于事务的入世之心;“江海寄余生”等句,表现了苏轼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摆脱世俗束缚、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人生观。
    ③入世和出世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仕途遭遇挫折时,苏轼既没有执着于功业,也没有厌倦、逃避社会,形成了旷达的人生观。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烘托出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情”错误,“倚杖听江声”“夜阑风静縠纹平”等句应体现了词人心境的开阔、豁达和自适。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赤壁怀古》这首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者想象了周瑜当年风流倜傥的模样,此处是将自己以周郎作比,表明自己也想取得像周郎那样的功业,这体现了苏轼积极入世的一面。但在后文中,作者又写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遭受政治上的一系列打击之后,此时的作者似乎要远离政治,透露了出世的情怀。
    而《夜归临皋》一词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此处是写词人忙于世间的俗务,对自身的利益很是关注,侧面写出了词人忙于事务的入世之心。但后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是作者明确表达出要远离世俗,归隐江湖的意向。这表现了苏轼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摆脱世俗束缚、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人生观。
    苏轼在两首词中都体现了其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但两者并不矛盾,在仕途遭遇挫折时,苏轼既没有执着于功业,也没有厌倦、逃避社会,形成了旷达的人生观。所以这种出世和入世的态度是对立统一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8分)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杜甫《登高》中,表现诗人杜甫忧心国事愁思难遣的深沉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秦观的《鹊桥仙》中,词人一反以往哀怨的主旋律,歌咏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器代酒,通过祭酒行为表达某种人生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②.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 霓为衣兮风为马 ④. 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⑥.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⑦. 人生如梦 ⑧.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霜鬓”“潦”“霓”“鸾”“暮”“尊”“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晚唐五代,词作开始从青楼楚馆走出来,到宋代已经 。以北宋词作家柳永的《八声甘州》和《定风波》为例,前者“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后者“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则体现了民间女子的生活追求与内心情事。由此我们看到宋代词作家“ ”与“ ”并存的审美风尚。
    唐代的李白与宋代的苏轼,都是一流的文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是歌咏庐山的名作。两相比对,我们会感觉到,二者诗作风格与追求的不同,正像钱锺书先生所说,( )。
    在宋人心目中,通常认为诗适合严肃庄重的题材,词宜于表达妩媚细腻的题材。以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她生活在两宋之交,生活从安逸到颠沛流离,对当时的社会状态有着深切的感受,凡慷慨悲怆的心绪,往往用诗表现;而幽约委婉的情调,则会用词来 。她的诗《乌江》与词《声声慢》,内容主题不同,体裁选择也就不同。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蔚为大观 清雅 俚俗 阐发 B. 方兴未艾 高雅 俚俗 阐述
    C. 蔚为大观 高雅 鄙俗 阐发 D. 方兴未艾 清雅 鄙俗 阐述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川气象、风情神韵是唐人所注重的,人文意象筋骨思理则为宋人所追求。
    B. 宋人追求人文意象、筋骨思理,唐人则注重山川气象、丰神情韵。
    C. 人文意象筋骨思理是宋人所追求的,山川气象、丰神情韵则为唐人所注重。
    D. 唐人注重山川气象、丰神情韵,宋人则追求人文意象、筋骨思理。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宋人通常认为,诗适合表达严肃庄重的题材,词宜于表达妩媚细腻的题材。
    B. 在宋人心目中,通常认为诗适合严肃庄重的题材,词宜于表达妩媚细腻的情感。
    C. 宋人通常认为,诗适合严肃庄重题材,词宜于表达妩媚细腻的情感。
    D. 在宋人心目中,通常认为诗适合严肃庄重的情感,词宜于表达妩媚细腻的情感。
    【答案】13. A 14. D 15. C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蔚为大观: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方”与前“已经”矛盾,故选“蔚为大观”。
    清雅与高雅:一个侧重清新,一个侧重高超,高尚。语境说的是审美风格,应选“清雅”。
    俚俗:带有世俗、民间的意味。鄙俗:更强调庸俗、粗鄙之意。语境说的是审美风格,与“清雅”对应,强调民间通俗性,应选“俚俗”。
    阐发:阐述并发挥,有使幽深不明的情理彰显之意。阐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语境是说用词来表现情调,应选“阐发”。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D.根据前文举例,应该先唐后宋,排除BC;
    前句说“二者……追求不同”,主语是人,所以排除A。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在宋人心目中,通常认为……”介词淹没主语,改为“宋人通常认为……”;
    “表达……题材”动宾搭配不当,“妩媚细腻题材”定中搭配不当,应改为“表达……情感”。
    修改最恰当的是C项。
    故选C。

    四、写作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暖花开,许多花选择在春天开放,然而,也有些花会在其他季节开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开放于夏天;“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盛开在秋天;“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枝寒梅,傲立雪中。是的,不是所有的花只在春天开放,花开四季。自然如此,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花开不只在春天
    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配药、给病人打针、拔针,脑海中浮现出她带我去看的那片在秋天盛开的花丛,美得胜过春天的花。是的,花开不只在春天。
    还记得几年前的中考,表姐考得很不好。继续读高中就要花很多钱,而另外的选择,就是念职业学校。似乎上高中、读大学是绝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没有大学文凭,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将来步入社会,残酷的现实就会像巨石,将你压得粉身碎骨。上大学是拥有光明未来的唯一途径,这一观念在我们家也是根深蒂固。然而表姐却最后选择了去学习护士专业,家里人劝说无效,也就同意了。
    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表姐到我家来住,我家离她的学校更近些。夜里,我被冻醒了,房间的窗户没关。想起身去关,却看见表姐坐在地板上,用手抹着眼泪。她在无声地哭泣。我一直缩在被窝里偷偷看着她,直到她回床上睡觉。天,已经有些微亮了。
    再见到表姐,已是三年后的秋天。我上学,她住校,一直都没有联系。从妈妈那儿听说,表姐利用星期天在小门诊里实习。正赶上我膝盖跌破了要去医院换药,我决定去找表姐。
    小门诊在一个小区的门口,里面挂吊针的人还挺多。一进去就看见那穿着护士服的身影,快速地将药水配好,在病人手上仔细地找注射的静脉,拿起针头,排出空气,冷静地扎进手背,出现回血,解开橡皮筋,贴上胶布,拿起瓶子带病人走到位置上,完成。表姐的动作如此熟练,冷静而又精准,完全像个经验丰富、工作多年的护士!转身看到我来了,她眼神里闪出惊喜的光芒,将我扶进去。看着我膝盖上的伤口,她到配药室去,然后带着另一个护士来了。“让她来换药,我不忍心下手。”说着冲我吐了下舌头,我笑了。
    等到她下班,我们一起回外婆家。“学护理怎么样啊?”表姐沉默了一会儿,说:“原本我以为学了护理,一生的道路就已经定好,但真正接触后,才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让我想不停地往前走。”路旁有一丛红色的小花,艳似火。表姐指着花笑着说:“秋天的花也好美啊!”我笑而不语,在那花丛旁我看到了一朵正在绽放、更光彩夺目的花。
    是的,那朵小花在泪水浸润后的另一片天地里更美地开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是一个富含寓意和诗意的文题,文题中的“花”可以指事业之花、成功之花、幸福之花、爱情之花,“春天”则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人生处境等。“不只”告诉我们春天是花开的美好时节,但不是唯一的时节,错过了春天开放,我们还有夏、秋、冬。结合题干中“这是主观、客观的条件使然,是内因、外因的影响使然”可以分析出“春天”的含义。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成功条件、工作环境、人生处境等。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可以分析出,当自己面临秋的萧瑟,冬的严寒时应当如何应对,让人生之花绽放。
    从生命阶段上看,有人早慧,少年得志。如少年宰相甘罗、雄姿英发的周郎。少年心事当拿云,他们心怀凌云之志,年轻的生命如春花般绚烂;而有人则大器晚成,如八十拜相的姜尚、六十创业的肯德基。他们是老当益壮,用生命的云翳,来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少年得志,固当堪羡。大器晚成,亦实可嘉。从这个意义上看“花开不只在春天”这个含蓄的话题就可以转化成“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
    从人生处境上看:有人身处顺境,青云平步;有人经受人生的严冬,却越挫越勇。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懦弱者选择的是痛苦、绝望、逃避;而坚强者则能在生命的盐碱地里开出美丽的花。几米的《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环境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含蓄的话题又可以转化为“环境与成材”。
    写作时可以由自然到人生,写成层进式结构;在人生部分,应当着重论述如何让自己的“花”开在合适的季节,适合的时机;还应当论述当别人的花朵开放,而自己的春天还没有到来时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如何面对这样的境况。此外花开四季提示我们,要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懦弱者选择的是痛苦、绝望、逃避;而坚强者则能在生命的盐碱地里开出美丽的花。
    立意:
    1.努力奋斗,四季皆可开花。
    2.做好准备,静待花开。
    3.花开有早晚,切莫太贪婪。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王夫之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Ⅰ,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诊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诊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