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练习含答案01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练习含答案02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练习含答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练习题,共9页。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地震灾害。知识点2:地质灾害。知识点3:海洋灾害。知识点4:生物灾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口下降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青藏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2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知识点2]读“醉林”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滑坡B.泥石流
    C.水土流失D.地震
    4.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准噶尔盆地
    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醉林”呈现东倒西歪的形态,主要是岩体整体滑动形成的,故A项正确。第4题,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破碎,坡度陡峻,最有可能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
    [知识点3]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据此完成第5~7题。
    5.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寒潮过境 ⑥极地高压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D.③④⑥
    6.我国温带气旋风暴潮常出现于( )
    A.夏秋季节B.冬春季节
    C.春夏季节D.春秋季节
    7.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①有众多港口 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沿岸为泥质沙滩 ④人口密集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 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答案】5.A 6.D 7.D
    [解析]第5题,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寒潮过境等天气系统引发。第6题,热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而温带气旋风暴潮则多形成于春秋季节。第7题,相同强度的致灾因子,在受灾体人类活动密集时,会放大灾情,使得自然灾害的危害更严重。
    8.[知识点4]下列灾害中,与干旱相关联的是( )
    ①地震 ②森林火灾 ③蝗灾 ④泥石流 ⑤水土流失 ⑥荒漠化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震属于地质灾害,与干旱没有关联,①错误;干旱导致草木枯黄,可能诱发森林火灾,②正确;干旱导致蝗虫滋生,诱发蝗灾,③正确;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一般由暴雨等多重因素诱发,与干旱关系不大,④错误;水土流失是由于植被破坏等因素导致,⑤排除;干旱致使土壤水分长期缺失,导致土地荒漠化,⑥正确。
    [知识点1](2023年辽宁大连月考)下图为2021年12月2日上海虹口区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地震预警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 )
    A.地理信息技术对地震的监测B.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不同
    C.现代化5G通信技术的应用D.地震工作人员及时人工通知
    10.由手机预警可推知( )
    A.距离震中越远,震级越小B.虹口区距离震源149 千米
    C.虹口区烈度低于天宁区D.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核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发生后,横波与纵波之间传播速度不同引起的时间差,以及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以减少设防区域的损失,B项正确。第10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多个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破坏力越大,天宁区离震源更近,烈度更大,A项错误,C项正确;震源是指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震中指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上一点,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作震中距, 虹口区震中距149千米,B项错误;由图中信息无法获取震源深度,无法判断其位于地球内部的哪一圈层,D项错误。
    [知识点2](2022年北京西城区期末)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12.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 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 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 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1.C 12.B
    [解析]第11题,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提示信息,可知北京地区此时有强降雨天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可以推断此时可能是7、8月,因此C项正确。第12题,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得活跃后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①错误;山区遇强降雨时,会因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②正确;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增强,会挟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③正确;山洪是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④错误。
    [知识点2](2023年湖南涟源期末)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下图为浙江省泥石流多年月平均发生次数统计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浙江省泥石流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及原因是( )
    A.6月,暴雨次数最多B.8月,暴雨强度大
    C.6月,植被较为稀疏D.8月,地形坡度大
    14.遭遇泥石流,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待在沟谷中等候救援
    B.沿泥石流来袭路径向两侧高处跑
    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跑
    【答案】13.B 14.B
    [解析]第13题,由图示可知,泥石流在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达120次左右,A、C项错误;浙江8月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发生高强度暴雨概率高,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由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引发,B项正确。第14题,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泥石流时在沟谷等待危险大,A项错误;泥石流从高处向下流动,沿泥石流来袭路径向两侧高处跑,可尽快远离泥石流影响范围,相对安全,B项正确;泥石流的破坏力往往较大,沟谷的大树易被泥石流冲倒或掩埋,C项错误;泥石流运动速度快,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跑不容易避险,D项错误。
    15.[知识点4]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A.原始森林面积大B.森林树种丰富
    C.单一人工林太多D.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差
    【答案】C
    [解析]森林病虫害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森林抗病虫害的能力与物种丰富度有关,单一的树种往往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较弱,受病虫害影响较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山东济南期末)某地历史上曾经发生滑坡,部分滑坡体残留在坡面。2021年,该坡面出现裂缝,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7月12日古滑坡体“复活”滑动,给当地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下图示意该滑坡剖面的结构。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诱发此次古滑坡体“复活”滑动的因素包括( )
    A.降水B.坡度
    C.裂缝D.人类活动
    17.滑坡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掩埋冲毁村庄B.威胁交通安全
    C.造成地表塌陷D.形成堰塞湖
    【答案】16.ABC 17.ABD
    [解析]第16题,根据材料可知,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随着雨水的下渗在滑坡体与基岩面之间形成滑动不稳固面,裂缝的方向与流水的方向一致,流水可以直接保持原先的速度和势能直接侵入到滑坡体底部,加剧滑坡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山体坡度较大,诱发了此次古滑坡体“复活”,A、B、C项正确;此次滑坡与人类活动无关,D项错误。第1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滑坡会掩埋冲毁村庄,威胁交通安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A、B、D项正确。滑坡不会造成地表塌陷,C项错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黑龙江绥化月考)2022年9月1日凌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据此完成第1~2题。
    1.滑坡通常会( )
    ①摧毁农田房舍 ②淤塞江河 ③增加土壤肥力 ④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2.防御滑坡的主要措施是( )
    A .提高植被覆盖率B.修建水利工程
    C.大面积开拓荒地D.清除河道淤泥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滑坡对居民点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居民点造成毁灭性灾害,①正确;山体崩塌,滑坡体堵塞江河,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②正确;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能增加土壤肥力,滑坡对增加土壤肥力影响不大,③错误;台风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滑坡不能缓解旱情,④错误。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修建护坡工程这些措施是有效防御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A项正确;水利工程的修建、清除河道淤泥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对于防御地质灾害影响不大,B、D项错误; 大面积开拓荒地会加剧水土流失,可能加剧滑坡发生,C项错误。
    二、综合题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6月11日13时12分,在中国台湾花莲县(23.91°N,121.58°E)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当日15时33分,花莲县又发生一次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1)台湾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2)本次地震中可能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30年来,地震中人员伤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为什么?
    (4)地震发生时,作为普通民众应如何防灾减灾?
    【答案】(1)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滑坡 泥石流
    (3)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4)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演练。准备防灾减灾应急包。掌握防灾减灾方法和技巧,如:不要慌乱,注意观察情况;尽可能关闭电源、煤气等;强震时就近躲避在坚固物体下或靠近墙角, 注意保护好头部;就近选择躲避在卫生间等较小空间;等等。(三点即可)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我国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练习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