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01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02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八年级(上)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4分)小明放学回家,他和小红并肩前进,以什么为参照物(  )
    A.小红 B.路面
    C.身边行驶的自行车 D.太阳
    2.(4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心潮澎湃
    3.(4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4.(4分)小明连续四次测量同一铅笔的长度,结果分别是3.61cm、3.62cm、3.63cm、3.2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作(  )
    A.3.5175cm B.3.52cm C.3.62cm D.3.63cm
    5.(4分)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人步行速度约1m/s
    C.中学生正常走一步大约为0.5m
    D.中学生脉搏1秒钟正常跳动约1.2次
    6.(4分)小明连续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能减小误差
    7.(4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4分)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9.(4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研究(  )

    A.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音色和声源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4分)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声音变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11.(4分)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12.(4分)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少选或漏选得4分,错选不得分)
    (多选)13.(6分)以下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正确的是(  )
    A.长度——米(m) B.速度——千米(km)
    C.时间——秒(s) D.速度——米/秒(m/s)
    (多选)14.(6分)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多选)15.(6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17.(1分)图中的秒表读数为    s。

    18.(2分)期末检测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里。
    19.(2分)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
    20.(3分)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21.(4分)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22.(4分)如图所示,利用钢尺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钢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五、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23.(8分)如图所示的绿化洒水车从水源地装满水后,沿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距离3km的目的地。求喷洒车从水源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为多少s?

    24.(8分)用超声波测海深,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如发出超声波后4秒收到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大培文学校八年级(上)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4分)小明放学回家,他和小红并肩前进,以什么为参照物(  )
    A.小红 B.路面
    C.身边行驶的自行车 D.太阳
    【答案】A
    【分析】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若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
    小红和小明并肩前进,两个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小明是静止的;
    小明与路面、身边行驶的自行车,以路面、太阳为参照物,故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会根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确定选择的参照物。
    2.(4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心潮澎湃
    【答案】D
    【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
    A、“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心潮澎湃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
    3.(4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答案】A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研究的是树的运动状态,“远树来”说明树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那么它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树是运动的,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中“不疑行船动”和“唯看远树来”两句研究的对象不同,所选的参照物也不相同,应注意区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的辨别之间的关系。
    4.(4分)小明连续四次测量同一铅笔的长度,结果分别是3.61cm、3.62cm、3.63cm、3.2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作(  )
    A.3.5175cm B.3.52cm C.3.62cm D.3.63cm
    【答案】C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些,根据三次(需要把错误的数据去掉)测量的数值求平均值,注意平均值所取位数应该和原来的测量值位数相同。
    【解答】解:3.21cm与其他三个数据偏差较大,所以该数据错误,
    物体的长度为:L==6.62cm。
    故选:C。
    【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更精确些,同学们应该记住,平均值所取位数应该和原来的测量值位数相同。
    5.(4分)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人步行速度约1m/s
    C.中学生正常走一步大约为0.5m
    D.中学生脉搏1秒钟正常跳动约1.2次
    【答案】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不合理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65cm左右;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行走一步的距离大约6.5m;
    D、某中学生脉搏1秒钟正常跳动约3.2次,故D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6.(4分)小明连续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能减小误差
    【答案】D
    【分析】(1)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不认真造成的;
    (2)误差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解答】解:
    A、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量仪器,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是不该发生的,所以误差不等于错误、B错误;
    C、错误可以避免,不可避免,故C错误;
    D、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概念的了解,只要知道误差产生的原因就能了解为什么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注意的是误差不是错误。
    7.(4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解答】解:
    ①图像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此图像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此图像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
    ④此图像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
    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将物理规律以函数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8.(4分)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答案】C
    【分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解答】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气体都可以发声,发声也停止,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属于基础题。
    9.(4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研究(  )

    A.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音色和声源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A
    【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振幅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能根据实验的操作特点得出用不同的力是为了改变音叉的振幅,进而改变响度。
    10.(4分)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声音变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答案】C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故A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可传递能量和信息。
    11.(4分)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答案】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能辨别物体。
    【解答】解:“引吭高歌”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低指的响度小。
    故选:C。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2.(4分)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答案】A
    【分析】(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即都是振动了四个波形,所以音调相同;
    (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B错误;
    (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少选或漏选得4分,错选不得分)
    (多选)13.(6分)以下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正确的是(  )
    A.长度——米(m) B.速度——千米(km)
    C.时间——秒(s) D.速度——米/秒(m/s)
    【答案】ACD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A、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故A正确;
    BD、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故B错误;
    C、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故C正确。
    故选:AC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多选)14.(6分)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答案】ABD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A符合题意;
    B、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故B符合题意;
    C、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不能减弱噪声;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产生和减弱噪声的途径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噪声的危害,自己要学会减弱噪声并且不要制造噪声,学用结合。
    (多选)15.(6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
    【答案】BC
    【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解答】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地震、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故选:BC。
    【点评】知道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该物体的长度为 3.31 c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5.1cm;
    (2)物体末端对应刻度值为3.31cm,物体长度为6.31cm。
    故答案为:0.1;5.31。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7.(1分)图中的秒表读数为  367.5 s。

    【答案】367.5。
    【分析】秒表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秒表的中间小表盘上,每个小格代表0.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所以每个小格代表4.1s,停表的读数为6min8.5s=367.5s。
    故答案为:367.3。
    【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是一道基础题。
    18.(2分)期末检测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振动 产生的,是通过 空气 传入考生的耳朵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解答】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
    19.(2分)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次 声波产生;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能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2)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
    【解答】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2)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次;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知道超声波具有频率高、能量大、穿透性强等特点、次声波的范围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
    20.(3分)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乙 是噪声的波形,图 甲 是乐音的波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不同的发声体发声时的音色是不同的。
    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所以接听电话时。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乙是无规则振动。
    故答案为:音色;乙;甲。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同时还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21.(4分)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45.0 cm。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答案】(1)v=;(2)小;(3)45.0;(4)大于。
    【分析】(1)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v=;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运动的慢;
    (3)刻度尺读数的时候应先确定分度值,再读数,要注意估读;
    (4)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AC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探究“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v=;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sAB=45.0cm;
    (4)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全程的时间小于上半段的2倍,因而AC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AB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v=;(2)小;(4)大于。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测量,关键理解实验的原理与刻度尺的读数。
    22.(4分)如图所示,利用钢尺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钢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动越  快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高 (选填“高”或“低”);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小 (选填”大”或“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振幅 有关。

    【答案】(1)快;高;(2)小;振幅。
    【分析】(1)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1)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频率越高。
    (2)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振幅越小。
    故答案为:(1)快;高;(2)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各特征的因素,难度不大。
    五、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23.(8分)如图所示的绿化洒水车从水源地装满水后,沿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距离3km的目的地。求喷洒车从水源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为多少s?

    【答案】喷洒车从水源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为200s。
    【分析】已知速度和路程,根据v=计算时间。
    【解答】解:洒水车运动的速度:v=15m/s,
    运动的路程:s=3km=3000m,
    由速度公式v=可得==200s。
    答:喷洒车从水源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为200s。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是基础题。
    24.(8分)用超声波测海深,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如发出超声波后4秒收到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回到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海底深度。
    【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t=×3s=2s,
    ∵v=,
    ∴海底深度:s=vt=1500m/s×2s=3000m。
    答:海底的深度为3000m。
    【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雷达测距)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应用,确定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贯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0月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贯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0月物理试卷,共2页。

    广东省惠州市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贯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0月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贯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10月物理试卷,共2页。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