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讲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讲义01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讲义02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讲义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一、城市化的演进
    (1)近代世界
    ①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②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2)现代世界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②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近代中国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4)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表现
    具体内容
    意义
    建筑技术的革新
    19世纪50年代,电梯在楼房住宅中普及(美国)
    19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比利时)
    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
    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种服务设施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彩。

    社区功能的扩展
    二战后,城市中社区蓬勃发展,社区功能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个方面。
    服务设施的完善
    ①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起来。
    ②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等设施逐渐增多,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19世纪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排水
    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照明
    煤气灯、点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通信
    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交通
    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等得到普及。
    近代
    特点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
    表现
    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问题
    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现代
    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表现
    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中外的城市化进程
    时期
    中国
    外国
    古代社会
    (1)伴随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及手工业者与商人聚集兴起集镇,还与政治、军事密切相关
    (2)中国古代城市分区设置,界限分明,呈现等级化特征
    (3)北宋以后出现工商业者聚集的集镇,呈现更多的经济色彩,明清集镇出现了专业分工
    (1)在居民中心结合的基础之上产生,时间很早,地区分布广泛,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古希腊罗马城市是西方的典型,城市布局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3)欧洲中世纪出现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
    近代社会
    (1)鸦片战争后,伴随开埠通商,中国沿海城市逐步发展为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城
    (2)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公用事业逐步发展,但水平有限,且不平衡
    (1)工业革命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推动了城市化的加速,欧美各国都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2)19世纪西方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城市的配套设施水、电、暖气以及交通条件逐步改善
    (3)楼房建筑技术不断提高,电梯和钢筋混凝土出现
    现代社会
    (1)中国城市化比例开始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
    (1)城市化提供了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居民娱乐生活多样化,社区蓬勃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2)城市化进程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
    二、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对比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与速度
    起步早,现代发展速度慢:真正的城市化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是英国,英国是世界城市化最早的国家,随后在其他发达国家陆续开始
    起步晚,发展快: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水平
    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70%左右
    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发展趋势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发展不合理--畸形
    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表现:国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1.环境污染
    ①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囱将烟尘排放到大气中。
    ②由于工厂往往沿河而建,又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流,对城市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③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中又出现汽车尾气污染等新问题。
    2.贫富分化
    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3.交通拥堵
    ①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区与工作区逐渐分隔,为解决远距离出行的交通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
    ②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众多城市的普遍问题。
    4. 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

    城市化的积极影响
    1.人口转移。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2.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4.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课堂检测】
    1.晚清时期,国内东部沿海的开埠通商或铁路沿线城市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广大内陆地区与边疆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市民时间观念普遍加强 B.中国近代化进程存在空间差异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海关主权意识得以显著的提升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统一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说明其经济联系紧密,近代化进程快;而经济落后的内陆、边疆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即中国近代化进程存在空间差异,故选B项;材料强调国内东部沿海、内陆与边疆地区的时区不同,而不是市民的时间观念,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晚清海关主权旁落,“提升”说法错误,排除D项。
    2.1903年英商济安公司芥园水厂在天津建成供水,举行通水典礼,津海关道前往祝贺。但是,祖辈“喝河水长大”的百姓对来自铁管子中的水心存疑虑,称其为“机器水”,传言喝了会断子绝孙。为此,济安公司采取免费品尝的推销方式,还“粘贴水价并有县示一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强侵略导致百姓民族意识增强 B.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无作为
    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社会生活 D.英商的营销方式带有欺诈性
    【答案】C
    【解析】英商济安公司芥园水厂在天津建成供水,说明天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进步,百姓对来自铁管子中的水心存疑虑并传言喝了会断子绝孙,说明新的生活方式引发了民众的反响,济安公司采取免费品尝的推销方式,还“粘贴水价并有县示一纸”,这就有利于推广自来水,所以可以得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社会生活,故选C项;题干中英商在天津建成自来水管道和公司,是客观上推动了天津的近代化,其经营体现不出侵略的特征,民众对自来水的质疑并不是民族意识,而是对接受新事物存在保守意识的体现,排除A项;由题干中的“津海关道前往祝贺”可得,清政府的官员是有支持济安公司的行为的,而不是无所作为,排除B项;由题干中的“济安公司采取免费品尝的推销方式”可知,英商并不是采用了欺诈性的营销方式,排除D项。
    3.有学者统计,从1936年到1942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78万人,从1945年到1949年初,上海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净增208万人。上海人口激增的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开埠加快城市化进程 D.社会危机加深与时局紧张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36—1942年、1945—1949年中国恰好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以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前往租界,反映了当时社会危机的加深和时局紧张,故选D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萎缩状态,战争环境是导致当时租界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但是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随即终止,排除B项;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开埠成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
    4.
    表1 近代上海人口变化
    1853—1865年
    上海总人口从54万增加到70余万
    1865—1870年
    上海公共租界人口从92000人减少到76000人(总人口数不详)
    1936—1941年
    上海总人口从380万增加到390余万
    1945年
    上海总人口从391万下降到337余万
    1945—1948年
    上海总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余万
    1949年
    上海总人口从545万左右下降到506余万
    根据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人口与战事密切相关 B.近代外来人口持续迁入上海
    C.上海近代化进程曲折反复 D.战乱导致上海城市人口锐减
    【答案】A
    【解析】从题目中不同时段人口的增减可以知道,上海人口与战事关系密切,故选A项;从1945年和1949年的人口变化可知,人口并未持续增加,排除B项;近代化以工业化为核心,包括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生活文明化等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从表格人口变化可知,人口锐减不准确,排除D项。
    5.图1是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出现的新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B.近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C.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D.城市化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所学工业革命相关知识可知,图1的轨道交通、电线、电报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19世纪以来的中国很多城市出现,说明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故选C项;城市化主要指城市人口增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与题目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19世纪以来,近代化交通工具出现的同时,传统交通工具仍然大量存在,排除B项;城市化主要指城市的人口增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以民族工业为主,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6.【中国城市供水设施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远古时代,先民一般利用天然河水、湖水或泉水维持生计。夏商周时期,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在无天然河湖可资利用的地方,只好开泉、凿井取水。秦汉以后,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对生活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井、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统治者不得不开发水源,修渠引水,以解决城镇居民的用水问题。汉武帝元狩三年修昆明池,并引池水入汉都长安,供居民使用。隋唐长安有比较完备的供水系统,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城,与城中众多的水井相辅相成,共同解决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问题。唐代以后,宋元明清诸代在大中型城市中也普遍建有供水设施。
    ——摘编自王双坏《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及其特征》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影响下,各地沿海通商口岸如天津、上海先后建设了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20世纪初,北京供水不足问题进一步引起各方人士重视。1908年北京连续发生火灾,清廷寻求防火方法,袁世凯称自来水为解决之道并获得政府支持。因国力衰微,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自来水公司只得采取招商集股的方式筹集资金,随后发行300万元股票。又因技术落后无力自产,供水设备只得向外国购买。但外国公司只计自身利益,对中国的自来水系统建设不负责任,建设过程很快出了问题。在铺设安装水管时,部分宗室以管线可能会经过其祖坟为理由阻挠,甚至将官司打到了宗人府。
    ——摘编自张凯昭《民生之首:清末民初北京的自来水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城市供水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自来水系统建设的因素。(8分)

    【答案】(14分)
    (1)水源以天然河流、井泉为主;供水渠道主要依靠修建渠道;政府重视城市供水问题;逐步形成引水与井泉结合的供水系统。(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促进因素:西方城市供水系统的影响;城市饮水的现实需求;消防的现实需求;(或者城市饮水和消防的现实需求)(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阻碍因素:国力衰微,修建供水系统经费不足;技术落后,受制于西方列强;传统观念的束缚。(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先民一般利用天然河水、湖水或泉水维持生计。夏商周时期,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在无天然河湖可资利用的地方,只好开泉、凿井取水”可知水源以天然河流、井泉为主;据材料一“统治者不得不开发水源,修渠引水,以解决城镇居民的用水问题”可知供水渠道主要依靠修建渠道;政府重视城市供水问题;据材料一“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城,与城中众多的水井相辅相成,共同解决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问题”可知逐步形成引水与井泉结合的供水系统。
    (2)从促进和阻碍两个方面分析,促进因素:据材料二“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影响下,各地沿海通商口岸如天津、上海先后建设了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可知西方城市供水系统的影响;据材料二“20世纪初,北京供水不足问题进一步引起各方人士重视”可知城市饮水的现实需求;据材料二“1908年北京连续发生火灾,清廷寻求防火方法,袁世凯称自来水为解决之道并获得政府支持”可知消防的现实需求;(或者城市饮水和消防的现实需求)。
    阻碍因素:据材料二“因国力衰微,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可知国力衰微,修建供水系统经费不足;据材料二“又因技术落后无力自产,供水设备只得向外国购买”可知技术落后,受制于西方列强;据材料二“在铺设安装水管时,部分宗室以管线可能会经过其祖坟为理由阻挠”可知传统观念的束缚。
    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得最为明显,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11世纪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开始设置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城市中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法国仅5个。以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为例,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在1万人左右,仅有几条又脏又暗的街道,没有市政机关,也无权选派议会议员。1786年阿克菜特纱厂在此创办,仅过15年后,该地已经建成50家纱厂,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参与城市治理的主要力量。(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城市治理方面的调整。(5分)

    【答案】(10分)
    (1)原因:城市商业兴起与繁荣;市民(或商人)长期斗争;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传统。 (3分)
    主要力量:城市手工业和商人组成的行会或商会,基督教会。(2分)
    (2)发展状况:工业人口剧增;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发展。(3分,每点1分,任意3点即可)
    调整:颁布法律,确立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以社区组织形式探索社会救济新方法。 (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可得,城市商业兴起与繁荣;由材料一“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可得,市民(或商人)长期斗争;由材料一“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等信息可得,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传统。第二小问主要力量,结合所学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相关知识可得,城市手工业和商人组成的行会或商会以及基督教会是当时参与城市治理的主要力量。
    (2)第一小问发展状况,由材料二“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城市中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可得,工业人口剧增;由材料二“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可得,环境污染严重;由材料二“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可得,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由材料二“到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可得,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发展。第二小问调整,结合所学近代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相关知识可得,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有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工业革命以来,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以社区组织形式探索社会救济新方法。
    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碚之父”卢作孚。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曾感慨地说,“中国的这些乡建运动尽管一时轰轰烈烈,最终都遭遇不佳,日本人的入侵把它们全部清除干净”。但费正清并不知道,由卢作孚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从二十年代一直延续,陶行知誉之为“(这)是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
    卢作孚认为:政府机关是用以管理经济建设的,法律是用以保障经济建设的,教育是用以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科学研究是用以克服经济建设所遭遇的困难的;乡村经济事业如没有同样的速度进展,亦必引起城市原料的恐慌;乡村不断供给城市人口,如因乡村教育缺乏,那不惟于城市文明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不小,必将变成城市问题。

    1927年,卢作孚任团练局局长,在北碚创办第一所高级小学、设立“民众教育处”,他提出“学生将来应侧重于职业方面之训练,将成绩通知各事业团体,以应各事业团体之需要。”他先后办有力夫学校、船夫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等民众学校十一所;建立北碚民众图书馆、民生公司图书馆;以民生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大明纺织印染厂、合川水电厂;创办峡区农村银行,附设消费合作社(1930年峡区农村银行发展为北碚农村银行,消费合作社改组成为峡区民众消费合作社);设置气象台,建立农事试验场和苗圃,修建公共水利设施;开通合川——北碚——重庆嘉陵江航线,修筑北川铁路;修建北温泉公园、北碚公园、缙云山黛湖公园和北碚街心花园……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的重要价值。(10分)

    【答案】(10分)
    关注整体设计,注重不同领域的相互配合,形成关于乡村建设的系统理论;强调由政府主导经济建设、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将培育产业作为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形成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运输为先行;推动城乡互补发展;关注民生保障,将职业教育作为培育产业人才、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重视文化事业、社会公共事业和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
    近代中国是东西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者及实验者充满理想与情怀,希望通过乡村改造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总体改造,他们立足国情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为农业大国实现代化提供启示,为今天规划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卢作孚从城市与乡村关系、乡村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等方面整体设计乡村建设实验,说明他关注整体设计,注重不同领域的相互配合,形成关于乡村建设的系统理论;据材料“政府机关是用以管理经济建设的,法律是用以保障经济建设的,教育是用以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科学研究是用以克服经济建设所遭遇的困难的”可知,强调由政府主导经济建设、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保障;据材料“以民生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大明纺织印染厂、合川水电厂”可知,将培育产业作为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形成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据材料“设置气象台,建立农事试验场和苗圃,修建公共水利设施……开通合川——北碚——重庆嘉陵江航线,修筑北川铁路”可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运输为先行;据材料“乡村经济事业如没有同样的速度进展,亦必引起城市原料的恐慌;乡村不断供给城市人口,如因乡村教育缺乏,那不惟于城市文明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不小,必将变成城市问题”可知,卢作孚重视推动城乡互补发展;据材料“学生将来应侧重于职业方面之训练,将成绩通知各事业团体,以应各事业团体之需要”可知,关注民生保障,将职业教育作为培育产业人才、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据材料内容可知,在卢作孚的乡村建设实验中,设立民众教育处重视教育建设、修建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修建公园重视环境建设,说明他重视文化事业、社会公共事业和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据材料“由卢作孚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被誉为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可知,近代中国是东西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者及实验者充满理想与情怀,希望通过乡村改造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总体改造,他们立足国情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为农业大国实现代化提供启示,为今天规划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9.【武汉街道地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明清时期,司门口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所在地,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相当于当地的户部。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粮道街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个粮道署。
    武汉有一批以数字命名的道路,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七里庙、八大家等。一元路是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语句中摘取得来的,“日月光曜”二曜路,“三阳开泰”三阳路,“国之四维”四唯路,“寿、富、康、德、命称五福”为五福路,“六合同春。天地四方”为六合路。
    武汉还有一批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如兰陵路,如彭刘杨路,彭指的是彭楚藩,刘指的是刘复基,杨指的是杨洪胜,三人在辛亥革命中献身的。如中山大道,是纪念孙中山对武汉的贡献,黄兴路是以黄兴的名字命名,黎黄陂路是以黎元洪的名字命名。
    1938年和1946年,武汉两次将原日租界内的街道全部改为与抗日相关的名字。如山海关路、卢沟桥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刘家麒路、张自忠路等。在日本司令官签订投降书的那一刻,武汉诞生了一条胜利街。这条街是将本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
    三层楼这个地名是近代才产生的,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茶馆、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等,生意兴隆,远近闻名,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
    ——摘编自《长江日报》等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相关材料,提炼相关主题(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12分)
    评分建议:观点3分+说明8分+结论1分。
    示例一:
    主题:地名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3分)
    阐述:地名的形成受到所在区域功能的影响,反映了旧时武汉的政治、民生的遗迹和地理旧貌等。如粮道街、户部巷、司门口等。地名的形成演变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如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彭刘杨路;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英烈在原日租界内命名了张自忠路等;地名的形成演变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为了表达人们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地名中经常会使用一些表示传统文化含义的词,如一元路、三阳路、五福路等。(8分)
    总之,城市地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其形成和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分)
    示例二:
    主题:武汉地名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内涵。(3分)
    阐述:地名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有的地名打上武汉社会发展的烙印,如三层楼。有的地名是历史事件的浓缩,如胜利街。有的地名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如三阳路、六合路。有的地名寄托着对伟人的铭记,如“中山路”、黄兴路。有的地名表现出明清政府机关的延续,如“粮道街”。(8分)
    总之,地名是建构历史的重要因素,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凝固着历史变迁的脉络。(1分)
    示例三:
    主题:辛亥革命首义影响武汉城市命名。(3分)
    阐述: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执行武昌起义任务时,先后被清军逮捕,他们受审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彭、刘、杨三人牺牲,非但没有使得起义中断,反倒激起革命党人百倍勇气,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彭刘杨路因此得名。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经过一夜苦战控制了武昌,迅速组建军政府以应付清军反扑成为当务之急。彼时,同盟会领袖黄兴、宋教仁远在港、沪,共进会首领孙武被炸伤,文学社蒋翊武逃往外地,革命党人一时群龙无首。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黎元洪是黄陂人,是为黎黄陂路的由来。(8分)
    总之,地名铭刻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记,作为“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发生之地武汉,留下了许多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地名。(1分)
    (其他参考论题:胜利街的命名体现武汉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与庆祝等。
    说明:此题可以可以看整体,也可以就其中一部分地名,也可以就一个地名进行阐述。回答此题如果没有归纳只是抄材料,最高得分不超过3分)
    【解析】
    据材料“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武汉有一批以数字命名的道路”、“武汉还有一批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如兰陵路,如彭刘杨路,彭指的是彭楚藩,刘指的是刘复基,杨指的是杨洪胜,三人在辛亥革命中献身的”、“三层楼这个地名是近代才产生的”等一系列命名的原则可知,地名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区域功能、政治因素、传统文化观念等。故可以“地名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论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需要结合道路命名的规则并补充相关史实内容进行论述,部分地名的形成受到所在区域功能的影响,反映了旧时武汉的政治、民生的遗迹和地理旧貌等:如粮道街、户部巷、司门口等;
    部分地名的形成演变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如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彭刘杨路;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英烈在原日租界内命名了张自忠路等;部分地名的形成演变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为了表达人们对某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地名中经常会使用一些表示传统文化含义的词:如一元路、三阳路、五福路等。故城市地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其形成和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据材料“武汉有一批以数字命名的道路,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七里庙、八大家等。一元路是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语句中摘取得来的”、“三层楼这个地名是近代才产生的,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茶馆、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等,生意兴隆,远近闻名,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可以“武汉地名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内涵”作为论题展开论述。其中有的地名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有的地名打上武汉社会发展的烙印,如三层楼;部分地名是历史事件的浓缩,如胜利街,部分地名还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如三阳路、六合路;同时还有地名寄托着对伟人的铭记,如“中山路”、黄兴路;部分地名表现出明清政府机关的延续,如“粮道街”。故地名是建构历史的重要因素,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凝固着历史变迁的脉络。
    据材料“武汉还有一批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如兰陵路,如彭刘杨路,彭指的是彭楚藩,刘指的是刘复基,杨指的是杨洪胜,三人在辛亥革命中献身的。如中山大道,是纪念孙中山对武汉的贡献,黄兴路是以黄兴的名字命名,黎黄陂路是以黎元洪的命名命名”,故:也可以“辛亥革命首义影响武汉城市命名。”作为论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需要补充有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其中: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执行武昌起义任务时,先后被清军逮捕,他们受审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彭、刘、杨三人牺牲,非但没有使得起义中断,反倒激起革命党人百倍勇气,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彭刘杨路因此得名。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经过一夜苦战控制了武昌,迅速组建军政府以应付清军反扑成为当务之急。彼时,同盟会领袖黄兴、宋教仁远在港、沪,共进会首领孙武被炸伤,文学社蒋翊武逃往外地,革命党人一时群龙无首。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黎元洪是黄陂人,是为黎黄陂路的由来。总之,地名铭刻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印记,作为“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发生之地武汉,留下了许多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地名。
    10.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石油大会战,大庆地区开始了城市化演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据1960年4月的统计,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人员已达4万多,其中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大学教授、工程师和地质师等各类工程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参加会战的大多数人员成为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最早的一批永久居民。
    表1 1960年4月全国各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数一览表
    人员单位分布
    松辽
    玉门
    四川
    北京
    新疆
    青海
    银川
    高校
    黑龙江
    解放军
    总计
    人数
    5644
    6299
    2395
    149
    1831
    1320
    168
    811
    1609
    29479
    49705
    注:数据出自《大庆市志》【M】.大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南京出版社。1988.
    材料二
    随着石油开发地域的不断扩大,职工家属不断来到大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形成了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城镇体系,人口达70.95万。1979年12月14日,大庆建市后。正式开始了有计划地调整矿区建设总体布局,出台了大庆第一轮总体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城镇建设与油田生产之间的矛盾,引导城镇居民点建设由高度分散向相对集中发展,以促进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
    材料三
    随着30多年的石油开采和城市建设,大庆市已经今非昔比,依赖于石油产业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也在同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经济上占比增加。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极大的减少了大庆城市化进程中分散式空间布局的影响,促使了各个城镇和中心村的协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材料一、二、三摘编自张满《大庆城市化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第一批永久居民的构成特点,这对大庆城市化演进有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以后大庆建设发展的趋势,并说明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大庆建市以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答案】(13分)
    (1)特点: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占主体;基本都是大庆油田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整体较高。(3分,任答3点即可)
    影响:为大庆的城市化演进打下了良好的居民基础。(1分)
    (2)趋势: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1分)
    原因:大庆石油开发区域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三级城镇体系;大庆建市,出台了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3分)
    (3)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大庆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大庆地区石油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庆经济的产业升级;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铁人精神的激励。(5分,任答4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表1中1960年4月全国各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数分布可知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占主体;据材料一“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人员已达4万多,其中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大学教授、工程师和地质师等各类工程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可知基本都是大庆油田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整体较高。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参加会战的大多数人员成为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最早的一批永久居民”可知为大庆的城市化演进打下了良好的居民基础。
    (2)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引导城镇居民点建设由高度分散向相对集中发展,以促进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可知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随着石油开发地域的不断扩大,职工家属不断来到大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可知大庆石油开发区域扩大,人口迅速增长;据材料二“形成了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城镇体系”可知形成三级城镇体系;据材料二“大庆建市后。正式开始了有计划地调整矿区建设总体布局”可知大庆建市,出台了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
    (3)据材料三“随着30多年的石油开采和城市建设,大庆市已经今非昔比,依赖于石油产业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也在同步建设”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大庆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大庆地区石油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据材料三“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经济上占比增加”可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庆经济的产业升级;据材料三“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可知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结合经济体制的改革可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可知铁人精神的激励。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优秀随堂练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含义,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影响,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一册:第0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一册:第0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一册第0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一册第0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讲义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