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01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02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0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
    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
    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3.(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选择的结果
    D.繁衍后代的结果
    4.(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下列植物类群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5.(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定向变异 D.主动适应
    6.(2023·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沙漠狐的肾脏会产生高浓度尿液,以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狐的肾脏是形成尿液和储存尿液的器官
    B.沙漠狐的肾小管能重吸收原尿中的营养物质
    C.沙漠狐通过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沙漠狐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7.(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下图分别是细菌、真菌、病毒示意图,以下说法数误的是(  )
      
    A.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B.②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
    C.③是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
    D.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选择的结果
    8.(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蛎鹬是一种在烟台长岛海域常见的水鸟,喙长而锋利,常插入双壳类(如蚌)贝壳内觅食。大型蚌的壳难以戳开,甚至会发生壳夹喙的现象。依据蛎鹬选择不同长度双壳类的比例(如图),相关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
    B.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
    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
    9.(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下列争论错误的是(  )
    A.因为长期滥用抗生素,所以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
    C.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10.(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B.“超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越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1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12.(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低等到高等 B.体型由小到大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13.(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有关常见育种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来的
    B.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C.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D.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
    14.(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生物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证据是(  )
    A.地层 B.化石 C.火山喷发 D.岩浆
    15.(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
    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
    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
    16.(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的白化苗属于不利变异 B.农业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是农药引起的
    C.父母都是双眼皮,子女可能是单眼皮 D.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也可能遗传
    17.(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河源恐龙博物馆收藏的恐龙蛋化石超2万枚,数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是无脊椎动物 B.恐龙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越高等
    18.(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后代,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生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都在子宫内完成
    B.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出现遗精,女生来月经都是正常现象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19.(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
    B.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D.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夏天蚊虫肆虐,许多家庭都会使用蚊香、驱蚊液、灭蚊片等灭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它们的灭蚊效果变得越来越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灭蚊产品使蚊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蚊虫抗药性增强是灭蚊产品选择的结果
    C.灭蚊产品增强了蚊虫的繁殖能力 D.产生了变异的蚊虫都能生存下来
    21.(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式蕴含的相同原理是(  )
    A.直接改变了生物体的某些性状 B.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相应改变
    C.生物体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D.生物体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23.(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D.自然选择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定向积累,可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
    24.(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关于这一学说及其实验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相同,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米勒实验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D.米勒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降雨现象
    25.(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B.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C.某些古代的爬行类可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D.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科学家是巴斯德
    26.(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肆虐全球长达三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C.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新冠病毒经常发生变异
    27.(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
    B.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推测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
    C.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28.(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都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生物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进行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能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将被淘汰
    29.(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人们不断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根据已有研究作出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研究表明,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
    C.在现有条件下地球上还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D.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30.(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科学家及其成就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B.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C.孟德尔——“分类学之父”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31.(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C.进化可能导致新物种产生 D.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3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从重量小的生物到重量大的生物
    C.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33.(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进化和发展原因的生物学家是(  )
    A.达尔文 B.巴斯德 C.林奈 D.海尔蒙特
    34.(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
    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
    D.生物的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5.(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植物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海带    ②葫芦藓    ③满江红    ④苏铁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③④⑤②① D.④⑤③②①
    36.(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对云南昭通熊猫“桡侧籽骨”(伪拇指)化石研究后推测,该结构与竹子作为食物需要抓取的功能相适应。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  )
    A.地质变化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经常使用的结果
    37.(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早在2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被称为“活化石”,其存在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杏所属的被子植物是目前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C.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
    D.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38.(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菌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菌体被淘汰,这一过程属于(  )
    A.生存斗争 B.自然选择 C.遗传现象 D.人工选择
    39.(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科学推测是根据已有证据通过逻辑思维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的看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推测,下列证据与推测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的是(       )

    证据
    推测
    A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
    B
    米勒原始大气模拟实验
    原始海洋中的无机物可以产生有机物
    C
    露西骨骼化石的特征
    从森林古猿到人是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的
    D
    孔子鸟化石的特征
    地球上现存的脊椎动物来自共同的祖先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40.(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____学说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41.(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_____到陆生。
    42.(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 、由低等到高等、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43.(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保障大豆种质安全,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大豆育种和改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经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我国研究团队从201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找到了与大豆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有关的183个基因。栽培大豆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有许多优良基因“走失”,因此栽培大豆的抗逆性明显下降。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科学家从野生大豆里找到该病的抗性基因,将含有该抗性基因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植株数
    抗病
    感病
    I
    抗病×抗病
    118
    38
    II
    抗病×感病
    128
    0
    (1)查看表格,I组亲代均为抗病个体而子代出现了感病个体,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子代植株有抗病与感病两种性状表现,决定于子代植株的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数据,有___________组数据可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用II组子代抗病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性状表现比例,是否与表Ⅰ组子代植株性状表现的比例相同?___________(填“是”或“否”)。
    (4)从进化的角度分析,现在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性状表现存在差异,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
    44.(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完善有关生物进化的概念图:
      
    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
    45.(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广东小耳花猪是华南地区特色猪种,繁殖力强、瘦肉率低;巴克夏猪生长快、瘦肉率高。我国有种工作者利用这两种猪繁育出生长较快、瘦肉率适中的巴花猪(如图)。
      
    请回答:
    (1)广东小耳花猪的培育是劳动人民长期______(填“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的结果。
    (2)巴花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在受精过程中广东小耳花猪提供______,巴克夏猪提供____________。
    (3)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在毛色方面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____________。巴花猪兼具母本和父本的优点,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猪瘟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疫苗,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挑战。养猪场定期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同时,我国正在努力研发非洲猪瘟疫苗,使猪注射疫苗后产生相应的______,提高抵抗力,这种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_____免疫。
    46.(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两年的生物学学习,我们通过模型构建、观察、实验探究、比较分析、调查等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了一些生物体的结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进化等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了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图1是鸟呼吸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小气球模拟__________;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当向充气口充气时,模拟的是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这时气孔处于__________状态。
    (2)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小莉观察了蝗虫、青蛙、家兔的生殖发育过程,绘制了它们的关系图(图3),①表示__________发育方式,②表示__________生殖方式。
    (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野生大豆具有该病的抗病基因,抗病与感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现有纯种野生抗病大豆与纯种栽培感病大豆,如何判断抗病和感病谁是显性性状?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
    (4)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比较分析图4(某群岛上物种的进化),A物种进化为B和C两个物种,是因为甲岛和乙岛的环境不同,导致__________的方向不同;D和C两个物种之间,最可能形成__________关系。
    (5)生物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同学们对劳动基地的动物进行了调查,发现蚯蚓比涡虫运动更加灵活,蚯蚓的运动结构和运动灵活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有__________(答两点)。
    47.(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果蝇生活史短,每个雄性个体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图1是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图2是果蝇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图3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 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 图2中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依据性染色体来判断,该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 一对灰身雌雄果蝇交配后,产生了一代子代果蝇,子代既有灰身、又有黑身,子代中黑身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请比较图1和图2中染色体数目,分析果蝇是良好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4)果蝇属于节肢动物,它在图3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A
    【分析】1.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步,据此解答。
    【详解】A.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但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A错误。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正确。
    C.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C正确。
    D.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故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D正确。
    故选A。
    2.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生物的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由环境决定,适应环境的一般为有利变异,不适应环境的一般为有害变异。因此,细菌发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A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细菌不能通过主动的变异,产生抗药性,来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B错误。
    C.细菌群体中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但它的生殖方式还是分裂生殖,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存斗争是手段、动力,适者生存是结果。
    【详解】A.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A错误。
    BD.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体色和外形与兰花更接近的螳螂,能在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伪装和隐藏自身,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躲避天敌和抓住猎物,而更容易生存。那些体色、体态与环境不匹配的螳螂个体,往往更容易被猎物发现,从而减少了其生存几率。可见,这些具有与兰花相似颜色、形态态的个体更有可能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将这一特征遗传给下一代,B正确、D错误。
    C.生物的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是不定向的。可见,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C错误。
    故选B。
    4.D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的进化进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可见,植物类群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被子植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A
    【分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与环境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6.A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排尿对于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详解】A.沙漠狐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储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A错误。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B正确。
    C.沙漠狐通过排尿不仅能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沙漠狐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7.C
    【分析】题图中:①是细菌,②蘑菇是真菌,③是病毒。
    【详解】A.①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①是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A正确。
    B.②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B正确。
    C.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C错误。
    D.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药物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药物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药物对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群体耐药性的增强,是药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8.B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太小或太大的选择率低,正确。
    B.从题干和题图不能分析得出,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错误。
    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才能凿开贝壳,吃到食物,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D.“鹬蚌相争”原因可能是太大的贝壳力量大而夹喙,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正确。
    故选B。
    9.A
    【分析】在某种抗生素使用之前,细菌中的某些个体就已经具有了对该抗生素的耐药性。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易感细菌,但少数细菌因为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详解】A.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细菌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不是“因为长期滥用抗生素,细菌才产生了抗药性”,A错误。
    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B正确。
    C.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正确。
    D.生命的起源是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A。
    10.B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C.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C错误。
    B.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细菌中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极个别的能抵抗抗生素的个体。每一次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就对细菌进行了一次选择,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原先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可见,“超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是不定向的,不是环境导致变异的发生,生物自身也不能为了适应环境而主动产生定向的变异。因此,“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的观点是不正确的,D错误。
    故选B。
    11.D
    【分析】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
    【详解】A.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A正确。
    B.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B正确。
    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D错误。
    故选D。
    12.B
    【分析】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由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

    【详解】AC.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C正确。
    B.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的形态和大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会逐渐变得更加庞大;相反。有些动物则会逐渐变得更加细小,B错误。
    D.科学家根据化石证据推测,前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原核生物,并发生了从异养到自养,从原核到真核生物,由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转变,D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①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②抗倒状高产小麦——杂交(基因重组);③太空椒——诱导基因突变;④合成人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详解】A.对普通奶牛进行多代人工选择,得到高产奶牛,属于人工选择培育,A正确。
    B.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B正确。
    C.在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有些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产生变异,这是可遗传变异。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C正确。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D错误。
    故选D。
    14.B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
    【详解】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这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C
    【分析】 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草原古马已从林中生活转为草原生活,高齿冠臼齿适于碾磨干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兽袭击。到了上新世初期又出现了上新马,身体更大,齿冠更高,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
    【详解】A.人类的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使前肢获得解放而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这是人类祖先开启狩猎生活的基础;两足直立行走促进了头部和脑的进化,使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此外,原始人类由采摘生活到狩猎生活,加强了彼此交流的活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A正确。
    B.达尔文地雀:因最初于1835年9、10月间达尔文环球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首先发现,故得此名。达尔文注意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栖息的13种地雀虽然有共同的祖先,但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与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它们的食物不同,喙形和大小也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B正确。
    C.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马的化石得知,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马的体形渐渐由小变大,四肢增长;前后肢的中趾长成唯一着地的趾,趾端形成硬蹄,具备了快速奔跑的能力,C不正确。
    D.原始大气中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氨、水蒸气等。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由无机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大多数科学家込力,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地壳运动形成了高原、山脉、低地、山谷。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在低地和山谷形成了原始的河流和海洋,为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提供了适合的场所,D正确。
    故选C。
    16.B
    【分析】抗药变异在使用农药之前已产生,农药只对害虫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能够存活的是产生抗药性突变的个体。
    【详解】A.玉米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不易存活,所以属于不利变异,A正确。
    B.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B错误。
    C.当父母都是双眼皮,基因型都为Aa时,子代中有可能出现单眼皮(aa),C正确。
    D.只要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特殊的环境条件也能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如:X光射线照射、宇宙射线照射等,因此,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也可能遗传,D正确。
    故选B。
    17.C
    【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详解】A.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恐龙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
    B.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错误。
    C.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D错误。
    故选C。
    18.A
    【分析】(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2)青春期是一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这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3)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A错误。
    B.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出现遗精,女生来月经都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引起的正常现象,B正确。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因为环境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
    故选A。
    19.A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毛茛叶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2)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经过自然选择让有利的变异留下来,最后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不是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A错误。
    B.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
    C.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所以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20.B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蚊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
    【详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灭蚊药时,把抗药性弱的蚊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蚊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灭蚊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蚊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灭蚊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灭蚊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
    故选B。
    21.C
    【分析】1.生物的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这些都是不定向的。但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所以生物进化是定向的。
    2.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3.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
    【详解】A.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结合分析可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B错误。
    C.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C正确。
    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人工选择(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22.B
    【分析】1.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生物中的育种方式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它们利用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详解】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其引起诱发突变的育种方法。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可见,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式蕴含的相同原理是:使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相应改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3.B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A正确。
    B.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B错误。
    C.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C正确。
    D.达尔文认为,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D正确。
    故选B。
    24.A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米勒证明了第一步,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
    【详解】A.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A正确。
    B.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不相同,B错误。
    CD.米勒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米勒在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D错误。
    故选A。
    25.B
    【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3)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A.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故A错误。
    B.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地球上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故B正确。
    C.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因此,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两栖类,故C错误。
    D.托马斯•赫胥黎,英国生物学家、著名博物学家,他用比较解剖等方法证明人和大猩猩的脑部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方法,对于人类的起源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故D错误。
    故选B。
    26.D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将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进行隔离是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病原体等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B正确。
    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可见,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新冠病毒不能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经常主动发生变异”,D错误。
    故选D。
    27.B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A.米勒的这个经典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A错误。
    B.孔子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孔子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因此可以证明古代鸟类与古代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古代鸟类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B正确。
    C.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现在的地球已经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C错误。
    D.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气体,没有氧气,D错误。
    故选B。
    28.C
    【分析】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详解】A.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故A正确。
    B.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故B正确。
    C.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能遗传,有的不能遗传,有的对生存有利,有的对生存不利,故C错误。
    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获得了生存机会,并大量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故D正确。
    故选C。
    29.D
    【分析】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然后通过火花放电。最终,模拟装置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详解】A.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A错误。
    B.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B错误。
    C.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因此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一般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的化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可见,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30.C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详解】A.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巴斯德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鉴于他对微生物学的贡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故A正确。
    B.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B正确。
    C.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故C错误。
    D.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故D正确。
    故选C。
    31.D
    【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的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详解】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正确。
    B.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B正确。
    C.生物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各种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使生物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性状,不断的进化,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生存,D错误。
    故选D。
    32.B
    【分析】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研究生物进化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比较法,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化石是最直接的、较全面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而“从重量小的生物到重量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总体趋势。
    故选B。
    33.A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详解】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进化和发展原因的生物学家是达尔文,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4.C
    【分析】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说比较多,大部分学者认同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详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
    C.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C错误。
    D.生物的遗传变异(属于内因)和环境因素(属于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正确。
    故选C。
    35.A
    【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根据植物的进化历程可知: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用孢子繁殖;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茎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
    【详解】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②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③满江红 属于蕨类植物,④苏铁属于裸子植物,⑤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因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海带→葫芦藓→满江红→苏铁→向日葵。
    故选A。
    36.B
    【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云南昭通熊猫“桡侧籽骨”的形成与竹子作为食物需要抓取的功能相适应,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37.D
    【分析】1.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2.达尔文认为:古代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肢长和肢短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肢和颈长能够吃到高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肢和颈短个体,吃不到高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这样,长颈鹿一代代进化下去,就成今天上们看到长颈鹿。可见长颈变异产生和逐代积累是长颈形成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
    3.米勒实验的实验结果:模拟装置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详解】A.银杏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错误。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
    C.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因此,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C错误。
    D.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正确。
    故选D。
    38.B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在幽门螺杆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个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个体被淘汰,这一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9.D
    【分析】科学推测是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和判断,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从某些现象或证据中,做出合理的推测。
    【详解】A.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说明了肉汤中的微生物来自瓶外原有的微生物,而不是瓶内自发产生的,A正确。
    B.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的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有机大分子物质,但还不能形成原始生命,B正确。
    C.观察露西的化石特征发现,她的上肢骨较细,下肢粗壮,有利于直立行走,C正确。
    D.观察孔子鸟的化石发现它的前肢变成翼,具有鸟的特征,翅膀上有利爪,有牙齿,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说明孔子鸟是爬行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型,D错误。
    故选D。
    40.自然选择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因此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41.水生
    【详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2.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试题分析: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43.(1) 变异 基因型/遗传物质
    (2) 2/二/两 抗病
    (3)是
    (4)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3)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详解】(1)I组亲代均为抗病个体而子代出现了感病个体,这是亲代与子代间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基因型),其次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子代植株有抗病与感病两种性状表现,决定于子代植株的基因型。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I组亲代都是抗病,子代新出现感病的,说明感病是隐性性状,抗病是显性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II组是抗病和感病,而后代只有抗病,没有感病的,由此可知,抗病是显性性状,感病是隐性性状,因此,分析表格中数据,有2组数据可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显性性状是抗病。
    (3)由(2)可知,抗病是显性性状,感病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抗病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感病的基因组成是aa,从表格可知,II组子代抗病:感病=1:0,II组的基因组成是AA×aa,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子代的基因组成为Aa,子代抗病个体进行杂交,其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
      
    由该图可知,用II组子代抗病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性状表现比例为:抗病:感病=3:1;Ⅰ组子代植株性状表现的比例为:抗病:感病=118:38,也是3:1;因此用II组子代抗病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性状表现比例与表Ⅰ组子代植株性状表现的比例相同。
    (4)现在的栽培大豆具有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栽培大豆具有这些优良性状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而野生大豆保留下来的性状都是适应环境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现在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性状表现存在差异,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44. 化石 对比/比较 原始生命 自然选择 适应
    【分析】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详解】①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可见,①处可填写:化石。
    ②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见,②处填写对比(或比较)。
    ③从进化观点来看,现代生物都是由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③处可填写:原始生命。
    ④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自然选择学说合理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因此,④处可填写:自然选择。
    ⑤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因此,⑤处可填写:适应。
    45.(1)人工选择
    (2) 受精卵 卵细胞 精子
    (3) 相对性状 有性生殖可以使它同时获得来自父母双方优质的遗传基因
    (4)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获得性

    【分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预防传染病的3个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又叫获得性免疫。
    【详解】(1)广东小耳花猪的培育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的品种,属于人工选择的结果。
    (2)有性生殖的个体发育的起点为受精卵,由图可知广东小耳花猪为母本,提供卵细胞,巴克夏猪是父本,提供精子。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在毛色方面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巴花猪兼具母本和父本的优点,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可以使它同时获得来自父母双方优质的遗传基因,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很强的生活适应能力。
    (4)养猪场定期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猪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称为特异性免疫。
    46.(1) 气囊 张开
    (2) 变态 有性
    (3) 相对性状 将纯种野生抗病大豆与纯种栽培感病大豆杂交,如果后代全是抗病,则抗病是显性,反之,则感病是显性(合理即可)
    (4) 自然选择 竞争
    (5) 肌肉和刚毛 身体分节 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肺比较发达;头后面有颈;身体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等(合理即可)

    【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1)身体呈流线型。(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3)鸟类比较长的骨大多是中空的。(4)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等。图3中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详解】(1)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图1是鸟呼吸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大气球模拟肺,小气球模拟气囊。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能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图2是植物气孔模型,当向充气口充气时,模拟的是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这时气孔处于张开状态。
    (2)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主要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兔的生殖发育特点:受精卵是发育的起点,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所以图3中①表示变态发育方式,②表示有性生殖方式。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野生大豆具有该病的抗病基因,抗病与感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形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将纯种野生抗病大豆与纯种栽培感病大豆杂交,如果后代全是抗病,则抗病是显性;如果后代全是感病,则感病是显性。
    (4)达尔文认为:环境中因生存资源有限,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图4中A物种进化为B和C两个物种,是因为甲岛和乙岛的环境不同,导致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所以同在乙岛上的D和C两个物种之间,最可能形成竞争关系。
    (5)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得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有利于其捕食或逃避敌害。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其运动结构是肌肉和刚毛,蚯蚓运动灵活的原因是身体分节。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其特征有: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所以,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有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肺比较发达;身体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等。
    47.(1) 3对+XY 2/两
    (2)25%
    (3)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
    (4)②

    【分析】(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雄性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3对+XY,依据性染色体来判断,产生两种生殖细胞: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
    (2)一对灰身雌雄果蝇交配后,子代中有黑身个体,说明新出现的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子代中黑身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5%。
    (3)果蝇常用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因为果蝇体积小,繁殖速度快、饲养容易;相对性状明显,便于观察;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因此比较图1和图2中染色体数目分析果蝇是良好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
    (4)生物进化树如图:
      
    两图对照可知,节肢动物果蝇在图3中的位置是是②。

    相关试卷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人体生理综合考查(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人体生理综合考查(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0人体生理综合考查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0人体生理综合考查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