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1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2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3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1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2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展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
    文言文知识清单3
    必背知识清单51 三峡
    【原文呈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在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有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天刚放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显出一片凄寒肃杀,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续不断,非常悲惨凄凉,空荡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学常识】
    1.郦道元(约470—527年 ),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有感于《水经》简而难通,立志为《水经》作注。经过实地考察,他旁征博引,征引群书四百多种,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极大地丰富了原书内容。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2.《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水经注》受楚辞、汉赋影响,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文体骈散相间,富有文学气息,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词汇积累】
    1.字音字形
    阙处( quē ) 襄陵(xiāng) 绝巘(yǎn) 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 曦月(xī)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g)
    2.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3.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4)泪沾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
    (5)不以疾也 (古义:快;今义:疾病)
    (6)良多趣味 (古义:真,实在;今义:好)
    4.一词多义
    (1)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非亭午夜分(如果)
    (2)绝: 沿溯阻绝(断绝) 绝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3)清: 回清倒影(清波) 清荣峻茂(水清)
    5.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4)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5)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内容理解】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巩固训练】
    (2022·天津中考)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 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C. 良多趣味 良:甚,很 D. 林寒涧肃 肃:严肃,严厉
    2.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 B. 至于夏水襄陵 C. 清荣峻茂 D. 空谷传响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 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 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D. 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寂静、幽静。故选D。
    2.本题考查通假字辨析。
    A.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意思是空隙、缺口。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本文第②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第③段写春冬三峡之景。“春冬之时”“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清荣峻茂”蔚为奇观。第④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秋季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故文章第②~④段依次写出了三峡夏、春冬、秋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选项中“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表述错误。故选D。
    (2021·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沿:______________       
    (2)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_   
    (3)发大溪口   发:_____________ 
    (4)仰视天如匹练然   如……然: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濒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___________ ;等到夏秋水涨时,___________。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顺流而下 (2)迅速,快  (3)出发  (4)好像……的样子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3. 江水低于滟濒堆(数十丈)  江水高于滟灏堆(数十丈)
    4.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可以看出。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如……然”是“好像……的样子”;“疾”是古今异义词,“迅速,快”的意思。
    2.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曦(日光)”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呼(呼喊)、于(在)、则(就)、屡(多次)”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填写作答。本题可依据“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和“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来概括填写作答。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甲]文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意思是: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乙]文画线句子“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突出了三峡山势高峻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乙]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杜甫有诗言道:“白帝城和夔州各有各的特点。”就是说语言也难以表达。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必背知识清单52 马说
    【原文呈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在它的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文学常识】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文学上,他主张言之有物,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当世并称“韩柳”。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有《昌黎先生集》。
    2.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通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如《爱莲说》等。
    【词汇积累】
    1.字音字形
    祗(zhǐ) 骈死(pián) 奴隶(lì) 槽枥(cáo)(lì) 粟(sù ) 外见(xiàn)
    一食(shí)  食(sì)马者而食(sì)也 无马邪(yé)
    2.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 喂)
    (2)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祗(只)”,只、仅。)
    3.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 (结构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不译)     
    (2)能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马鞭)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连词,表承接)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饲” ,喂) 
    (6)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4.古今异义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2)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3)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
    5.词类活用
    (1)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
    (3)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
    (4)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内容理解】
    1.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第一段: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三段:痛斥执策者的愚蠢,勾画出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伯乐——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巩固训练】
    (2021·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
    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4.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①
    如闻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③,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注]①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ǎn。

    【答案】
    1.D
    2.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3.A
    4.相同点:爱惜人才(或:重视人才)。
    不同点:韩愈认为人才多,但识才者少,呼吁要善于识别人才;张九成认为人才难得。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名贵/出名;B.食:吃/通“饲”,饲养;C.道:正确的方法/道路;D.临:都是面对的意思;故选D。
    2.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2)重点字词:第一个“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第二个“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
    3.B.有误。根据“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分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
    C.“鄙视与反抗”有误,文中没有此意思;
    D.“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有误。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故选A。
    4.本题考查对比分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马说》通过论述世上存在着千里马,而伯乐却很少有的情况,来表达出作者自己面对怀才不遇的境遇的愤懑与无奈之情,希望统治者,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也侧面揭露除了封建社会之下,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张诗中根据“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大意“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分析,张诗认为人才稀有,要重视人才。据此写出异同点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这不是当今社会独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2022·四川凉山中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问说(节选)
    清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完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C.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破:破解
    D.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耻:耻辱
    3. 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
    B.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 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D. 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答案】1. B 2. D 3. A
    4. (1)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2)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解析】
    1.本题考查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为: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根据句意可直接断句为: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故选B。
    2.D.句意: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耻,以……为耻。故选D。
    3.A.“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有误,丙文并没有用到托物寓意的写法。“抒发高雅的情趣”有误,甲文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丙文论证了“君子之学必好问”的观点。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重点字词:
    (1)益,更加;植,竖立;而,表转折;亵,亲近却不庄重。
    (2)非学,不学习;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疑,提出疑难;广识,增长知识。
    【点睛】参考译文:
    【丙】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必背知识清单53 陋室铭
    【原文呈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变得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文学常识】
    1.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用韵。
    【词汇积累】
    1.字音字形
    馨(xīn)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2.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
    3.一词多义
    ①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②是:斯是陋室(是)当是时(这)
    4.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②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蔓延到,长到。
    ③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劳:使……劳累。
    ④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乱:使……受到扰乱。
    【内容理解】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雅。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4.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巩固训练】
    (2022·四川成都中考)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
    B. 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C. 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D. 衡于虑 衡:平衡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 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
    B. 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 因此,感动(他)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 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 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 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D. 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答案】1. D 2. A 3. D 4. 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D.“衡:平衡”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思虑阻塞。“衡”是通假字,同“横”,意思是“梗塞,指不顺”。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A.副词,都是“就,便”之意;B.助词,提宾标志,不译/结构助词,的;C.介词,从/介词,比;D.连词,表并列,无意义/连词,表转折,却;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动心忍性”在此处应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据此排除AB;“曾益”是一个词,“曾”通“增”,增加。据此排除C。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说法错误,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的是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故选B。
    (2021·四川内江中考)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文本二: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本三:
    陋室吟
    ①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
    ⑤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⑥漫步青砖地面,抚摸沧桑石羊,聆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根据《陋室吟》中相关语句概括“德馨”的含义。

    2.“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并分析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本一颈联以“沉舟”“病树”反衬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B.文本三第②段中,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被贬谪二十三年后,刘禹锡被朝廷起用,踌躇满志。
    C.被贬他乡,刘禹锡高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被贬黄州,苏轼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二者在人生态度上有相似之处。
    D.文本二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E.文本三中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作者对回到长安的刘禹锡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答案】
    1.(1)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毅顽强,坚韧不拔的信念。
    2.二胡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渲染孤寂忧伤的气氛;悠悠的二胡声是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赞美,二胡声也是对如今陋室少有人来的叹息;二胡声是对“陋室吟”的阐释、演绎。
    3.排比修辞,增强了语势,表现出“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4.AE
    【解析】
    1.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筛选《陋室吟》第4段中的“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这些语句来概括刘禹锡的“德馨”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节安排的意图。“并不圆熟”的二胡声是看门人拉出的,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这“二胡声”贯穿全文,构成了文章的一条叙事线索;通过第2段“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第4段“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第5段“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等对二胡音色凄婉,尤其是“并不圆熟”的声音的描写,一方面渲染了陋室的空寂孤寂气氛,表现了对如今陋室少有人来的叹息;另一方面,用悲凉忧伤二胡声,衬托刘禹锡美好精神品格,引发对刘禹锡的追思和赞美。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文章第6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漫步青砖地面,抚摸沧桑石羊,聆听二胡悠悠地响”三个相同的句式,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语势强烈地表现出“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起到收束全文,引发人们深思,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从熟悉的自然现象中生发出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昂扬的情绪,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所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错误;
    E.有误,依据文本三第2段“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可知,作者对回到长安的刘禹锡表达了敬佩之情。并不是“对回到长安的刘禹锡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故选AE。

    必背知识清单54 小石潭记
    【原文呈现】
    从小丘 / 西行百二十步,隔 / 篁竹,闻 / 水声,如 /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 取道,下 /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 /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 翠蔓,蒙络 / 摇缀,参差 / 披拂。
    潭中鱼 / 可百许头,皆 / 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 下彻,影 / 布石上,佁然 /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 与游者相乐。
    潭 / 西南 / 而望,斗折 / 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 犬牙差互,不可知 / 其源。
    坐潭上,四面 /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 寒骨,悄怆 / 幽邃。以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就题字离开。
    同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词汇积累】
    1.字音字形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嵁(kān)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悄怆(qiǎo)
    2.一词多义
    (1)环:如鸣珮环(名词,玉饰);四面竹树环合(动词,环绕)
    (2)清: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3)以:全石以为底(介词,把);卷石底以出(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以其境过诸(介词,因为)
    (4)为: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5)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不可久居(动词,可以,能够)
    2.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4)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8)凄神寒骨(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悲伤,使⋯⋯寒冷)
    3.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
    (3)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也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他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故亦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另有《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内容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感受:①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②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③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巩固训练】
    (2022·重庆A卷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
    B. “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 “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
    D. “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B.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
    C. 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
    D. 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
    4. 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对《小石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
    【链接材料】
    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
    (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
    3. B
    4. 不写尽不游尽(或:留白、言已尽而意无穷)。
    示例1: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所见之景极多,但作者只写了溪身和岸势,(或:作者只写了潭西南方向之景,未写其他方向之景)这就是不写尽;潭上不久坐一段,作者游了小石潭之后,即无心再游,这就是不游尽。
    示例2:不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见溪流却不知其源,这应是不游尽;潭上不久坐一段,只写了对环境的感受,未写内心的贬谪之愁,这应是不写尽。
    【解析】
    1.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
    D.“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表述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而“隶而从者”意思是跟着同去的人,“从”为“跟从、跟随”;故选D。
    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见,看见;下,向下;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
    (2)句重点词语: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表述有误,联系文章内容可知,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C.“‘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表述有误,作者观鱼后坐潭上,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中感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反映了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D.“‘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表述有误,联系文中“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的内容可知,“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
    故选B。
    4.(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认真审读材料,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提取概括。通过材料中“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的内容可知,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不写尽不游尽”的观点。
    (2)考查对链接材料的理解和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时,围绕链接材料中“不写尽不游尽”的观点和“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的评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不论是否赞同,均应表明观点,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并言之有理。
    示例一:赞同。文章第三段写“西南而望”,只突出溪水若隐若现、岸势参差不齐,并没有写清楚其源头,此所谓“写尽妙境,不如不写尽为更佳”;第四段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表明作者一行并没有游尽小石潭,此所谓“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
    示例二:不赞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只描写了溪流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却没有描写或探究它的源头,这应是不游尽;“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指描写了作者对环境的客观感受,没有触及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失意和凄苦之情,这应是不写尽。
    (2022·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央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幕,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释】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1.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尤清冽”中的“清冽”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B. “斗折蛇行”中“斗”“蛇”指像北斗星、像蛇一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
    C. “明灭可见”中的“明灭”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
    D. “坐石弄泉”中的“弄”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
    2. 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 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 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_________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_______,后来途径槐林,_________,_________夜宿于连云阁。
    【答案】
    1. C
    2.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3. “乐”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美景;“忧”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
    4. 潭周围环境 到桃林村 环翠亭 明教院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可知,“明灭可见”的是流入小石潭的溪水的身影,而非表现“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下,向下照射。澈:透过。布:照映,分布。
    3.本题考查内容和理解。
    根据【甲】“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乐”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美景;
    根据【甲】“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忧”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结合作者经历可知,引发了作者的贬谪之忧。
    4.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1)根据题干“甲文段以‘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找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可知,此处应填:潭周围环境;
    (2)根据题干“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和“早上从林虑出发”,找到“亭午抵桃林村”,可提炼出游踪是:桃林村;
    (3)根据题干“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和“早上从林虑出发”,以及上一游踪是“桃林村”,找到“憩环翠亭”可提炼出游踪是:环翠亭
    (4)根据题干“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和“早上从林虑出发”,以及上一游踪是“环翠亭”,找到“薄幕,至明教院”可提炼出游踪是:明教院。
    【点睛】参考译文
    【乙】第二天,在林虑吃早饭,正午是抵达桃林村,原来这里才是山脚。山泉声在道路两旁叮咚作响,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珍奇花草,数不胜数。山回路转,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摆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了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景色清新脱俗,忽然怀疑自己在人世之外,我留连美景,慢慢前行。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

    必背知识清单55 岳阳楼记
    【原文呈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词汇积累】
    1.字音字形
    谪守(zhé) 属予(zhǔ) 浩浩汤汤(shāng) 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 jí) 薄暮冥冥(míng)忧谗(chán) 岸芷(zhǐ) 汀兰(tīng)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委托,嘱咐。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古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看)
    (4)横无际涯(古义:广远;今义: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义: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备矣(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8)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4.一词多义
    (1)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2)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感极而悲者矣:十分,特别。
    (3)去:去国怀乡:离开 委而去之:逃离,逃亡
    (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5)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通往
    5.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3)膝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4)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指说别人坏话)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指贤明之人)
    【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
    【内容理解】
    1.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深沉的抒情。如文章首段以记叙的笔法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第二段则运用描写的手法概述了洞庭湖的美景,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第三、四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湖的不同景象抒发了两种不同感受。末段兼用叙事、抒情和议论,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层层推进。
    3.“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迁客骚人”看到不同的自然景物会生发出“悲”与“喜”的感触,而“古仁人”则不同于“迁客骚人”,他们能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的政治理想。
    【巩固训练】
    (2022·湖南岳阳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②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③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⑤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殍殣:饿死的人。②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③术:方法,手段。④敖仓:敖,地名,秦时以敖地为仓,故称敖仓。⑤仰食于公私:依赖官府和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 ①所以宴游及兴造 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4.根据对甲段的理解,你认为乙段中的范仲淹符合甲段中“古仁人”的标准吗?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答案】
    1.①探求; ②……的原因。
    2.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
    4.范仲淹灾年赈灾,不拘常理,想朝廷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不计个人得失,不畏监司,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符合古仁人的标准。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2)句意: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所以:……的原因。
    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的意思是: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做佛事。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以(因为)、物(外物)、己(自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注意互文修辞。
    (2)句中的“是岁(这一年)、晏然(平安的样子)、徙(迁徙)、皆(全,都)”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乙】文中范仲淹“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希文乃纵民竞渡”“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等叙写的发放粮食救济百姓,组织鼓励人们开展渡船活动,兴建土木工程给百姓以实惠和:建官家粮仓宿舍等,都是“惠民政策”。结合“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可以看出,范仲淹灾年赈灾,时刻为国家和百姓着想,不计个人得失,不畏权贵,真正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是符合“古仁人”标准的。
    【点睛】参考译文:
    【乙】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做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
    (2022·山东东营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乙)
    ①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②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②,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③;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④,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为苟全⑤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④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⑥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⑦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⑧,曰:“乐哉游乎!”
    ⑤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⑨
    注:①餔,吃。啜,喝。糟,浊酒。醨,薄酒。②胶西,指密州,今天的诸城市。③蔽采椽之居,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④比,连续,常常。登,丰收。⑤苟全,大致完备。⑥庶几,表希望或推测。⑦卢敖,秦时人。遁,隐居。⑧秫,黏高粱,可以做烧酒。瀹(yuè),煮。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改任密州太守,勤政厉为,密州政局初定,于是修葺园圃北旧台一新,并作文记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
    ④南望马耳、常山 南:
    2. 分别概括两文所体现的“忧乐观”并说明其由来。

    3.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答案】
    1. ①迫近;②因为;③任知州;④向南。
    2. 甲文的忧乐观是“先忧后乐”,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来;乙文的忧乐观是“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从“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而来。
    3.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篇之中,借景抒情,对比手法。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②句意: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以,因为;
    ③句意: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守,任知州;
    ④句意:从台上向南望马耳、常山。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观点的把握,要结合相关句子来分析。
    阅读甲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这句话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即“先忧后乐”,也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阅读乙文,“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的意思是“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这句话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即“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者常乐的人。
    3.此题考查比较阅读,要求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共同之处。
    甲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篇之中。第①段叙述事情的本末,交代作记的缘由;第②段描写洞庭湖的大观胜览;第③④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游人的不同心情,借景抒情;第⑤段抒情议论,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第③④段运用对比手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乙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于一篇之中。第①段,从正面论述超然于物外的快乐;第②段从反面论述不超然必会悲哀的道理;第③段叙述自己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游而得乐的情景;第④段描写登台远望的景象,借景抒情,抒发了对“超然台”的喜爱之情;第⑤段交待了其弟苏辙(子由)为此台命名并作赋的事,画龙点睛。第①②段运用对比手法一正一反,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如果超然于物内,则必悲哀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乙: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60篇文言文知识清单3-新课标(2022年版)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推荐60篇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