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泗县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联考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则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样不分差序的爱的观念,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西方社会相比,乡土中国“家”的界限模糊,作者认为这正是中西方社会结构不同的表现之一。
    B. 在中国传统中,没有个人对团体履行义务的行为规范,也就不容易找到个人对团体的道德要素。
    C. 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礼”靠教化养成,“法”靠国家权力推行,二者皆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
    D. 维持礼的是传统,而乡土社会可靠礼来维持,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的前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乡土社会,亲属关系呈现水波似的同心圆,自己是圆心,根据血缘关系,逐步向外推展开。
    B. 传统道德的“忠”,有对朋友的“忠”,有对君王的“忠”,包含私人关系,最接近公共道德观念。
    C. 从行为规范看,礼和法律并无本质差异,它们都是约束人行为的规范,合乎礼的行为就是对的。
    D. 因为缺乏变化,礼只能在传统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它的效力无从发挥。
    3. 下列《红楼梦》中的情节,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凤姐弄权铁槛寺,干预张姓财主女儿金哥的婚事,导致金哥殉情而亡。
    B. 有一回晴雯不在,三等丫鬟小红给宝玉倒了一杯茶,招来一顿责骂。
    C. 柳湘莲因贞操名节的禁锢,拒绝了和尤三姐的婚约,尤三姐以死明志。
    D. 袭人是贾母拨过来侍奉宝玉的,因此宝玉不能直呼她的名字而称“姐姐”。
    4. 材料一与材料三都在谈乡土中国的特点,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下面的文字是小说《白鹿原》的结尾,请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分析白嘉轩对鹿子霖忏悔的原因。
    他一路思索,既然神灵把白鹿的吉兆显示给我白嘉轩,而不是显示给那块土地的主家鹿子霖,那么就可以按照神灵救助白家的旨意办事了。如何把鹿子霖的那块慢坡地买到手,倒是得花一点心计。要做到万无一失而且不露蛛丝马迹,就得把前后左右的一切都谋算得十分精当……一旦把万全之策谋划出来,白嘉轩实施起来是迅猛而又果敢的。
    这个村庄后来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长,商定族长老大那一条蔓的人统归白姓,老二这一系列的子子孙孙统归鹿姓;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的规矩,一直把同根同种的血缘维系到现在……白嘉轩看看鹿子霖(注:此时鹿子霖已经发疯,家业败落),忽然想起以卖地形式作掩饰巧取鹿子霖慢坡地做坟园的事来,儿子孝文的县长,也许正是这块风水宝地荫育的结果。他俯下身去。顶着鹿子霖的眼睛说:“子霖,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
    ——摘编自陈忠实《白鹿原》
    【答案】1. B 2. C 3. A
    4. 材料一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材料充实,生动幽默,在轻松活泼中呈现乡土中国的特点。
    材料三主要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有力精准,在理性中阐释礼治在乡土中国的独特性。
    5. ①白嘉轩与鹿子霖两人是有亲密血缘、地缘关系;
    ②白嘉轩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兄弟之情不顾,巧取慢坡地,体现了差序格局人际关系的伸缩性和以“己”为中心的特点;
    ③白嘉轩认为鹿子霖发疯及鹿家败落是自己不义的结果,同时两人关系的密切,因而忏悔。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没有个人对团体履行义务的行为规范”错。根据原文“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可知,“在中国传统里”没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
    A.“根据血缘关系,逐步向外推展开”错。根据原文“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可知,亲属关系不单包括血缘关系,如夫妻关系即根据婚姻事实发生的社会关系,而非血缘关系。
    B.“最接近公共道德观念”错。根据“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可知,这依然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它的效力无从发挥”表述绝对。原文的表述是“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并不等于礼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发挥效力。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三论述是乡土社会的“礼治”。
    A.结合文中“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凤姐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强行让张家退婚,致使金哥殉情,体现了王熙凤因自己的私利而谋财害命,并不能体现“礼”。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则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可知,材料一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材料充实,生动幽默,在轻松活泼中呈现乡土中国的特点。
    依据材料三“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可知,材料三主要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有力精准,在理性中阐释礼治在乡土中国的独特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及《白鹿原》中“这个村庄后来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长,商定族长老大那一条蔓的人统归白姓,老二这一系列的子子孙孙统归鹿姓;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的规矩,一直把同根同种的血缘维系到现在”可知,白嘉轩与鹿子霖两人是有亲密的血缘、地缘关系;
    结合材料一“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可知,白嘉轩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兄弟之情不顾,巧取慢坡地,体现了差序格局人际关系的伸缩性和以“己”为中心的特点;
    结合材料二“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可知,白嘉轩认为鹿子霖发疯及鹿家败落是自己不义的结果,同时两人关系的密切,因而忏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粮食的故事
    王愿坚
    “一天晚上,交通带了书面指示来找我了。指示很简单:‘即将作战,无论如何送一部分粮食上山,当夜送到。’下面是支队长、政委的署名。平常,我们往来都是不用信的,有时用信也不要署名,现在支队长、政委都亲笔签了字,又是‘无论如何’,又是‘当夜送到’,看来是万般紧急了。可是怎么送法呢?已经是半夜了,临时找人不方便,就是找到了,路也不熟悉;交通马上又要到别处去,只有我自己去了。我寻思了一下,就叫醒老婆商量。我说最好和她一道去,一来可以多带些,二来她是个妇道人家,白天回来报信方便些。她想了想说:‘还是让红七跟你去吧,红七大了,自己能回得来;村里的事我在家里好布置一下。’还是她谋虑得对,这指示要传达给那几位同志,万一我送不到,第二夜好再设法。我说:‘好吧,我们这就动身,你明天一早通知那几个同志,说我从双冲口那条路上去了,要是明晚见不到信,就是我们没送到;再派两个同志分头换两条路往上送!’”
    “当晚,我们收拾停当:弄了两副担子,我挑副大的,七八十斤;另一副有二三十斤,是红七的。这百十斤粮食,足够山上同志们吃一顿饱饭了。我把东西收拾好,把红七叫起来的时候,他还睡得迷迷糊糊的,问我:‘天还不亮,就去打雀子?’我说:‘今天不打雀子了,去给你红军叔叔送粮去。’他高兴得呼的一下蹦下床来,说:‘好哇,山上的叔叔有枪,阿爹你给我要一支好吧?我也可以打白鬼子!’临走,我老婆拿出两个粉渣做的饼子递给红七,怪不过意地对我说:‘就这两个啦,给他回来路上吃;你回不来,就只好在山上再喝两顿野菜汤吧!’又对红七说:‘回来的时候小心点。等你回来,妈给你弄点粉浆做顿糊糊犒劳你。’”
    “我们爷俩儿悄悄地走出了庄,估摸着敌人巡逻队的空隙,拣了条没人走的小山道,紧脚紧步地往山上爬,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真真的呢:月黑天,对面不见人影,白鬼们为了壮胆,像狼似的满山嗷嗷叫。我们沿着山道往上爬,不一会儿,连压加累就弄得汗直淌,气直喘了。我还得顾着孩子,走一段路就小声喊一声:‘红七!’他总是随口答应:‘噢,在呢!’听着他那奶声奶气的话,我确实有点心疼:十二三岁的孩子,没有根竹杠高呢,就得跟着我拼着性命深更半夜地爬山。要是将来红军再打回来,革命成了功,那时候,我一定对他这么说:‘孩子,打天下的日子你也过过,你该知道革命胜利不容易呀。好好地为党、为人民干工作,把咱整个国家建设得比以前的根据地还要好!’——同志,那时候还想不到自己的新国家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会怎样建设呢——我还得告诉他:等日后胜利了,吃好穿好的时候,别忘了山上同志们吃草根树皮的苦日子;是他们吃了这么多苦,你这年轻的一辈才享这么大的福哇!”
    “我正没边没沿地想着呢,红七紧步跑上来了,惊乍乍地说:‘阿爹,你听……’到底是孩子耳朵灵,可不是,前面远处树棵子里唰唰啦啦直响,仿佛是有人走动,听声音人数还不少。糟糕!一定是碰上白鬼的巡逻队了。我拉了红七一把,一折身就拐到另一条小路上。可是已经晚了——我们走得急,脚步重,米筐子刮着树枝发出了响声,被敌人发觉了。他们把枪栓拉得一阵响,乱吆喝起来。这时候,我们手无寸铁,没法抵抗,我想,反正不能叫敌人抓了活的,我们撒腿就跑。跑哇,跑哇,白鬼子紧跟在屁股后面追,虽然天黑看不清,听声音是越来越近了。我挑着个担子,又得顾孩子,越跑越没劲。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红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
    “背后敌人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我停住脚,放下担子,一把抱住了儿子。我觉得他那么小,他的肩膀多么嫩哪!我咬着牙说:‘孩子,把筐子给我,你,你顺着这山坡往西跑,跑,跑吧!’说完了这句话,我觉得我的眼泪呼的一下子涌出来了。孩子好像还不懂我的意思,我摸了摸他的头,把脸贴在他头上,又说:‘听爹的话,孩子,跑吧,把声响弄大点!’最后这句话我仿佛不是从口里说出来的,是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回他大概懂了我的意思了。他忽地直起身,把一把什么东西塞到我手里,拔腿就往西跑下去了。”
    “孩子跑了。他顺着山坡跑了。他脚步卷着碎石头,绊着草棵子跑了。他跑去的那个山坡上一阵响唰的声响,那声响,啊,那么响,那么响,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一样。”
    “这响声惊动了敌人,白鬼子们折转身向着我儿子跑去的方向追过去了,追过去了。”
    “我把孩子的两个箩筐叠在我的筐上,挑起了担子。嘿,好沉哪!这时我才发觉手里拿着东西。我捏了捏,那是红七他妈给孩子的两个粉渣饼子。我又向孩子跑的方向望了一眼:夜,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我挑着担子钻进了东边一丛小树林,折上了另一条小路。”
    “当我踏上小路的时候,在孩子跑去的方向,传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
    “我挑着担子往前走。不管石尖扎脚藤绊腿,我登山迈岭地走。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像两座山,我还是担着,担着。我觉得脚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我还是走着,走着。”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强调支队长、政委在书面指示上亲笔签字的细节,为下文主人公冒生命危险坚决把粮食送上山作铺垫。
    B. 红七得知要陪父亲上山送粮后非常开心,后文他听从父亲的话引开白鬼子,帮助父亲完成任务,这些情节反映出红七对红军的热爱和拥护。
    C. 被白鬼子的巡逻队发现后,主人公为了完成任务,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儿子引开白鬼子,体现了主人公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D. 红七为引开白鬼子,在跑去的山坡上发出唰唰的声响,那声音“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一样”,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悲伤。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撷了小人物、小故事,由小见大,展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图景,极其悲壮感人,可歌可泣,催人泪下。
    B. 小说情节很简单,笔墨都用在人物描写上,大量生动细致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了勇敢机智的父子形象。
    C. “老婆把两个粉渣做的饼子递给红七”,“我捏了捏,那是红七他妈给孩子的两个粉渣子”,前后细节的照应,令人心酸而又感人肺腑。
    D. “十二三岁的孩子,没有根竹杠高呢”,小说写红七年幼、矮小,更反衬出杀害他的白鬼子的残暴,使红七的形象更能打动人心。
    8. 小说采用主人公讲述的方式展开,这种叙事方式有什么效果?
    9. 小说结尾的画线部分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真实可信,有现场感: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讲述,凸显出革命的艰难,赞扬先辈们的奉献精神;②有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情:主人公的亲述,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同身受,对主人公为革命事业忍痛割爱的行为而悲伤、钦佩。
    9. ①“不管石尖扎脚藤绊腿,我登山迈岭地走”,表现了主人公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的精神;②“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像两座山,我还是担着,担着”,表现了主人公深知责任重大、勇挑中国革命重担的精神;③“我觉得脚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我还是走着,走着”,表现了一位父亲强忍儿子遇难后的痛苦与悲伤,坚持革命的决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毫不犹豫“错误。原文“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 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据此可知,主人公有过犹豫,但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忍痛抉择。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大量……形象描写”错误,文中并没有对父子二人进行形象描写,而是使用语言描写,如父子的对话,使用行动描写,如遇到白鬼子时,“撒腿就跑。跑哇,跑哇”“他忽地直起身,把一把什么东西塞到我手里,拔腿就往西跑下去了”;使用心理描写,如“我一边跑一边想……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叙事技巧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本文采用主人公讲述的方式展开情节,也就是意味着,文中所发生的故事是主人公亲历的;无论是当时革命的处境,还是送粮食上山的不容易,还是敌人追逐时所做选择的艰难,这些都是主人公亲身经历的,所以这就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展现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所做的牺牲。
    主人公讲述自己在送粮上山遇到敌人时的艰难抉择,“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当嘱咐完儿子“使劲跑”“把动静弄大点时”“我觉得我的眼泪呼的一下子涌出来了”;当儿子抛开后,“那声响,啊,那么响,那么响,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一样”,这些都通过主人公的讲述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产生共情,为主人公为了革命而做出牺牲的行为而感佩万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含义。从文中来看,划线句呈现的是主人公在儿子引开敌人以及儿子引开的方向传来枪声后的表现。
    “我挑着担子往前走。不管石尖扎脚藤绊腿,我登山迈岭地走”,“往前走”所指不仅仅是实际上的行走,更是革命道路上的前进;“石尖扎脚藤绊腿”说的是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对此主人公是“不管”,是“登山迈岭地走”,展现的是主人公不畏惧艰难险阻勇敢前行的精神。
    “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像两座山,我还是担着,担着”,这“担子”中是送上山的粮食,是儿子用性命保护下来的粮食,“重得像两座山”突出这责任之重大,“我还是担着,担着”展现的是主人公勇敢承担其革命重担的精神。
    “我觉得脚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结合上文“当我踏上小路的时候,在孩子跑去的方向,传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可知,儿子红七应该是牺牲了,这里所写是主人公在儿子牺牲后的表现,“软绵绵”表现出的是主人公的悲伤和痛苦,但“我还是走着,走着”,因为自己所担负的担子很重,所以即使悲伤依然不会停下脚步,表现坚持革命的决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B.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C.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D.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喜爱,与《齐桓晋文之事》“吾何爱一牛”中“爱”的意思不同。
    B. 引,带领,与《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中“引”的意思不同。
    C.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称为宗室。
    D. 序,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序”只能由他人来写。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能向家人讲《左氏春秋》,刚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他还不喜华靡,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B. 司马光敢于担当,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庞籍因此而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表示承担责任;他还重情重义,在庞籍死后把庞籍家人当成自己家人对待。
    C. 司马光直言敢谏,他对交趾进贡一种叫“麟”的野兽一事写赋进行讽谏,希望将“麟”送还;对表贺日食一事力陈己见,据理劝谏,朝廷最终都听从了他的劝谏。
    D. 司马光编写了《通志》八卷呈献给英宗,英宗很高兴,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后来,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2)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14. 为了解除西夏人的祸患,司马光向庞籍提出了哪些办法?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仁宗开始有病,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立,天下的人担心而没有人敢说。
    (2)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陛下竟然接受了。”
    14. 修筑两个城堡。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所说的全是危害政治的事情,所相好的都是危害政治的人,而陛下打算把他置于左右重臣的位子上,让他参与国家大事,这是成败盛衰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怎能危害政治,但是一旦身处高位,那么持不同意见的人会倚以为重。
    “置之左右”是“置之于左右”的省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异论之人”中“异论”是“人”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吾何爱一牛”中“爱”意思是“吝惜,吝啬”。句意:他特别喜欢;/我怎么会吝惜到舍不得一头牛的地步。
    B.正确。“虞常果引张胜”中“引”含义是“牵攀,招出”。句意:率兵在夜间渡河;/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C.正确。
    D.“‘序’只能由他人来写”错误。“序”也可以自己写,叫自序。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朝廷最终都听从了他的劝谏”错误。根据“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可知,交趾进贡“麟”一事并未说听从了他的劝谏。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豫”,皇帝有病;“国嗣”,皇位继承人;“莫”,没有人。
    (2)“谓”,认为;“不意”,没想到;“开纳”,接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根据“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等内容可知,为了解除西夏人的祸患,司马光向庞籍提出修筑两个城堡和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的解决办法。
    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欢,回家后将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岸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患。”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进贡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开始有病,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立,天下的人担心而没有人敢说。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当面对皇上说:“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陛下竟然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神宗即皇帝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推辞。司马光时常考虑到历代史书太繁杂,皇帝不能全部读完,于是写了《通志》八卷呈献英宗。英宗很高兴,命令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到这时,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让司马光每天进读。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神宗想任用司马光,去询问王安石。王安石说:“他所说的全是危害政治的事情,所相好的都是危害政治的人,而陛下打算把他置于左右重臣的位子上,让他参与国家大事,这是成败盛衰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怎能危害政治,但是一旦身处高位,那么持不同意见的人会倚以为重。”元祐元年又生病。这年九月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梦玉人引
    范成大①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②看客。箫鼓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
    舞余歌罢,料宣华③、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相忆。
    【注】①范成大,吴县(今苏州)人,南宋名臣、诗人,曾任成都路制置使。②桂娥,指嫦娥。③宣华,意思是鲜明的花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三句回忆与故友一起登高赏景、凭栏远望,蕴含着词人对以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B. 农人击鼓吹箫以庆祝春天到来,锦官城内美景如画,雪山与春天的勃勃生机相比黯然失色。
    C. “回首尽陈迹”和“万里秦吴”两句透露出词人的落寞,并通过时空变化增加了沧桑感。 D. “折梅”含有送别远方朋友的寓意,词人借此典故赞颂纯洁坚贞的情操,更显含蓄蕴藉。
    16. 后人认为“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有同工之妙。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5. D 16. ①“恍”有猛然、突然的意思。两句诗都用这个词,突出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从梦境当中猛然醒来,回到现实之后的失落不甘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②这两句诗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描写梦境,下启抒发感情。梦境里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失意,一虚一实,对比鲜明,表达效果显著。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词人借此典故赞颂纯洁坚贞的情操”错误,应是表达对朋友的相思之情。老友你如果遥望江南,暂且折一枝梅花表达你的思念。梅花,本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但是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并且赋予了许多内涵,其中一个就是折下梅枝寄给远方思念的人以表相思。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写了美好的时光如此短暂,如梦初成,恍惚间你我已然万里相隔;“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写了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恍”有猛然、突然的意思。两句诗都用这个词,突出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从梦境当中猛然醒来,回到现实之后的失落不甘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这两句诗在结构上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描写梦境,下启抒发感情。“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上句描写箫鼓的音乐奏起,春天来临,成都到处都是如画的美景,使得瑰丽多姿的西岭雪山也失去了它的光彩。农人击鼓吹箫以庆祝春天到来,锦官城内美景如画,描写了梦境中的美好景色。下阕写梦醒后抒发情感,美好的时光如此短暂,如梦初成,恍惚间你我已然万里相隔。“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料想宣华苑里的歌舞已经结束,美好的一切都已成为往事。“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你在万里之外的秦吴大地,应该常常问及我的音讯。老友你如果遥望江南,暂且折一枝梅花表达你的思念,表达对朋友的相思之情。李白在诗句“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之前是神游天上仙境,梦境破灭后返回现实,意识到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境里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失意,一虚一实,对比鲜明,表达效果显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暗示古代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开辟出蜀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自陈家外家里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地崩山摧壮士死 ②.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③.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④.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⑤.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⑥.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摧”“钩”“僮”“诞”“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笔______①_____,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笔生产逐渐恢复生机。到20世纪90年代,湖州、杭州等地的湖笔生产厂、笔庄及个体湖笔作坊已有60余家,从业人员约1万余人,年产湖笔700万支以上。
    走进位于湖州闹市区的王一品斋笔庄,四周_____②______的湖笔让人目不暇接。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胖的、瘦的,各种类型______③_____,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湖笔。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店员整天与湖笔相伴,似乎也沾染了湖笔身上的书卷气。他(她)们说话轻声细语,服务面面俱到。这里,湖笔的品名也十分庄重,拥有“玉兰蕊”“缶庐妙颖”“鼎堂遗爱”“元白锋”等等,国内外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很是喜爱。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命运多舛 ②琳琅满目 ③应有尽有
    19. 湖笔的品名也十分庄重,“玉兰蕊”“缶庐妙颖”“鼎堂遗爱”“元白锋”等等,深受国内外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结合语境“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可知湖笔命运坎坷,可以用“命运多舛”。“命运多舛”,比喻命运充满不顺。
    第②空,结合语境“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胖的、瘦的,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可知湖笔非常多,可以用“琳琅满目”。“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第③空,结合语境“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胖的、瘦的,各种类型应有尽有”“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湖笔”可知湖笔非常多,且样式齐备,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可以用“应有尽有”。“应有尽有”,意思是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国内外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很是喜爱”中途易辙,主语前后不一致,根据前文“湖笔的品名也十分庄重”可知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湖笔的品名”,可以改为:深受国内外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一是“拥有……等等”成分赘余,根据后文“国内外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很是喜爱”可知,应该是这些湖笔的品名深受国内外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可以把“拥有”去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大自然的聆听中,我渐渐明白:造物主真的高深莫测,无所不能啊!普天之下,她既赐予荡气回肠的万千美丽,也同样降临视之无睹的无数平庸。我们生于大自然,长于大自然,你用心感受过大自然吗?你可曾站在那棵树下聆听鸟儿的歌唱吗?那叽叽喳喳的声音,你可知道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用心聆听:鸟儿会告诉你答案。
    一个真正会用心聆听的人,不仅要会聆听出名山大川、瑰丽红颜的深婉乐章,还要会聆听出荒山野岭、小家碧玉的缠绵节拍。我想,如果对于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的红颜,集纳毓秀、幽静空灵的青山绿水,可以聆听出一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则证明我们的聆听保持着正常功能并未失聪。可是,如果对于相貌普通却心灵美丽的女子,无奇峰异岭却处处芳草萎萎的无名山野,依旧可以聆听出其中的舒缓从容、宁静淡泊,相比却要困难得多,需要千锤百炼我们聆听的本领。
    20. 文中第一段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叹时,由第一人称转为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红颜”“青山绿水”的修饰部分运用了词语连排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20. 使读者快速的融入到角色,便于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里去;更加亲切生动,便于交流抒情。
    21. 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细致入微,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22. 拟人。用心聆听指要真实的感受自然,鸟儿会告诉你答案指自然的魅力。将鸟儿拟人化,具体形象。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叙述人称的能力。
    “你用心感受过大自然吗”,第二人称更加亲切生动,便于交流抒情。
    “你可曾站在那棵树下聆听鸟儿歌唱吗?那叽叽喳喳的声音,你可知道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第二人称可以使读者快速的融入到角色,便于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里去。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集纳毓秀、幽静空灵”运用了整句,富有节奏,词语典雅,整饬中增强了语势,深化了中心,给人以美感。
    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修饰红颜,用“集纳毓秀、幽静空灵”修饰青山绿水,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最后用“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总写聆听美景的感觉,层次清楚。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用心聆听:“鸟儿会告诉你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鸟儿当作人来写,结合前文“从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大自然的聆听中,我渐渐明白:造物主真的高深莫测,无所不能啊……你用心感受过大自然吗”,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只要认真、用心感受自然,用心聆听鸟儿的声音,就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拙中得巧,清光自来
    古语曰:“宁拙勿巧。”有人又云巧干胜于蛮干。巧意味着机数,拙则意味着踏实稳干。二者看似相悖,但巧有巧的简便,拙有拙的稳妥,二者结合,先是有“词劣而后工”般拙的积淀,再随着它“新去月婆安”,巧妙应变,也会悟得那条“人道是,清光更多”。是故在拙中觅巧,清光自然来。
    老歌《笨小孩》近期刷屏网络,便是大众对拙这样持续努力的态度认可。无论是《阿甘正传》里的励志阿甘,还是《垫底辣妹》里逆风翻盘的女孩。全社会都在肯定这不怕重头再来的勇气,这沉心静气的心境。但他们,是有智慧地“拙”,是头脑请醒地拙。而反思当今,为何那么多人,在高中,是小镇做题家,不注意方法,肝脑涂地也换不来理想大学通知书;在工作里,被迫“乙里乙气”,带着乙方的“奴”姿态,仅被指挥付出全力,而不去主导局面,终究成了心底抑郁的、沉默的大多数。如阿麦克·韦斯的“后视镜”理论,只顾着当前之路,而忘记来因与去路。
    这是“拙”的悲哀,而反之,“巧”又如何不是一样?
    的确有人取巧夺胜:在改革开放初期,随意游深圳,获一身黄金,在文物并购低谷时二两拨千金,成顶级收藏家。但这样没有积淀的巧,不死守,很难出位。所以有明星乘直播快车敛财,终获诈骗丢脸一条龙服务进监狱,所以有《看不见的城市》云:所谓得巧而沉醉在城市者,终成欲望之奴。”
    “拙”与“巧”孤立则均有风险,然合则有无穷的制胜潜力。
    就文学领域而言,我们深知杜甫苦心孤诣,不成好文不罢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的是多么自然与灵巧,可反观时人授机取巧“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春鉏影外人”,博黍与春鉏就是黄鹏与白鹭,“萧萧”与“漠漠”也来自名篇的寻章摘句。怎的,就让该诗默默无闻?这倒反衬出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深谙平易近人的传唱之学。
    而生活中亦存拙巧皆用的现象。近日,世界技工大赛中,中国农民工如盘古开天辟地般首次为中国夺得金奖。他顺利创新了新式砖以补建筑之弊,我们却不能不去看他走出巧思之路后三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研究。靠搬砖以数量结算工钱,可他则是细细观察,暗悟“砖之道”。还有三个月在全网创造1200万粉丝的“张同学”,他巧妙地走着农村质朴生活的视频拍摄之路,而一个视频达200多个分镜头却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努力与积淀。
    拙中得巧,是一个人毫不放弃的咬牙坚持,还有从不麻木的敏捷。正如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样,当你有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努力,才有机会去选择哪一片海域,创造哪一方润土。
    且就坚持安而后工吧,待到新春能有丰富的枝条荡漾,再斫去月婆娑,得那清光更多。“拙”中得“巧”,清光不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拙”与“巧”“巧干”和“蛮干”等。材料一从“科研态度”的角度,提出“宁拙勿巧”的观点:诚实、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注意的是,此处的“拙”做褒义解,相关的词条有:拙朴、拙诚、守拙、古拙、大巧若拙。“巧”偏向于贬义的“取巧”:用巧妙的手段谋取利益(多指不正当的)或躲避困难,类似的词语还有:投机取巧,奇技淫巧,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巧立名目,巧伪夸饰等。材料二从“讲究方法”的角度,认为“巧干胜于蛮干”,即要学会使巧劲,用巧力,巧妙行事,灵巧变通。注意的是,此处的“蛮干”(不顾客观规律或实际情况去硬干)是贬义词,和前面的“拙”有所不同,所以不宜立意为“巧干不如蛮干”。
    试题说“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我们可以从某一则材料入手,也可结合两则材料。最佳角度应该是结合两则材料,辩证地思考“拙”与“巧”的关系,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没有限定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均可。“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最好结合现实,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充实。
    立意:
    1.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讲究方法。
    2.踏实做事,灵活处事。
    3.诚实人,不投机取巧。
    4.脚踏实地,宁拙勿巧。
    5.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相关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书写工整,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